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通史-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十分之三,畜产去掉十分之五,匈奴竟变做一个弱国了。然而还没肯服中国。直到前六○年,虚闾权渠单于死,壶衍鞮单于的兄弟,前六八年立。握衍朐鞮单于立,国中又起了内乱。五单于争立,后来都并于呼韩邪单于。而呼韩邪的兄呼屠吾斯,又自立做郅支骨都侯单于,杀败了呼韩邪。于是前五二年,汉宣帝甘露二年。呼韩邪款五原塞。如今绥远道的五原县。明年,就入朝于汉。郅支单于见汉朝帮助呼韩邪,料想敌他不过,恰好这时候,康居见下章。给乌孙所攻,来迎接他去并力抵敌乌孙。郅支大喜,便住到康居国里去。前三六年——元帝的建昭三年,西域都护甘延寿,副都护陈汤,矫诏发诸国兵,把他攻杀了,传首京师。前汉时代的匈奴,到这时候便算给中国征服。
skbshge
第44章 西域()
汉时所谓“西域”,其意义有广狭两种。初时所谓“西域”,是专指如今的天山南路,所谓“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南山,是如今新疆和青海、西藏的界山;北山,是如今的天山山脉;河,就是塔里木河。这是狭义。但是后来交通的范围广了,也没有更加分别,把从此以西北的地方,也一概称为“西域”。这“西域”二字,便变成广义了。
狭义的西域,有小国三十六,后稍分至五十余。其种有“塞”,有“氐”、“羌”。氐、羌是“行国”,塞种是“居国”。诸国大概户数不过数百,口数不过千余或数千。最大的龟兹,户数六九七○,口数八一三一七,胜兵数二一七六。最小的乌贪訾离,户数四一,口数二三一,胜兵数五七。不过是一个小部落,实在不足称为国家。其中较大而传国较久的,只有焉耆、如今新疆的焉耆县。龟兹、如今新疆的库车县。疏勒、如今新疆的疏勒县。莎车、如今新疆的莎车县。于阗如今新疆的于阗县。五国。汉时当交通孔道的,有车师、北道,如今新疆的吐鲁番县。楼兰南道,如今已沦为白龙堆沙漠。二国。余均无足齿数。从此以西北,却有几个大国。
原来葱岭以西,是白种人的根据地。现在欧亚两洲的界线,在地理上并不足为东西洋民族的界线;东西洋民族分布的界线,还要推葱岭、帕米尔一带大山。试观葱岭帕米尔以西诸国,和欧洲的历史关系深,和中国的历史关系浅可知。白种有名的古国,要推波斯。后来为马其顿所灭。亚历山大死后,部将塞留哥(Seleucus)据叙利亚(Syria)之地自立,是为条支。后来其东方又分裂而为帕提亚(Parthia)、巴克特利亚(Bactlia)两国,便是安息和大夏。大夏之东,也是希腊人所分布之地。西域人呼为Ionian,就是Yavanas的转音,这是大宛。大宛之北为康居,再西北就是奄蔡了。奄蔡,就是元史上的阿速,到将来再讲。安息是如今的波斯。大夏在阿母、西尔两河之间。大宛在其东,大约在如今的吹河流域。其北就是康居,康居的地理,《元史译文证补》把他考得很清楚的。原文甚长,不能备录,可以翻出一参考。奄蔡,也见《元史译文证补》。据近世史家所考究,蒲萄、苜蓿,亦系希腊语Botrus、Medike的译音(参看近人《饮冰室丛著·张博望班定远合传》)。这一节又须参考西史。这都是阿利安族。《汉书》上总叙他道:“自宛以西,至安息,虽颇异言,然大同,自相晓知也。其人皆深目高鼻,多须髯。善市贾,争分铢之利。贵女子,女子所言,丈夫乃决正。”又颜师古说:乌孙“青眼赤须,状类猕猴”。据近代人所研究,这种形状很像德意志人。《元史译文证补》卷二十七。这些国的种族属于阿利安大约可无疑义了。
此外又有所谓“塞种”,大约是白种中的“塞米的族Semites”。其居地,本来在如今的伊犁河流域。后来为大月氏所破,才分散。《汉书》上说:“昔匈奴破大月氏,大月氏西居大夏,而塞王南居罽宾。如今印度的克什米尔。塞种分散,往往为数国。自疏勒以西,休循、捐毒之属,皆故塞种也。”此外又有乌戈山离,“其草木、畜产、五谷、果菜、食饮、宫室、市列、钱货、兵器、金珠之属,皆与罽宾同。”难兜国,亦“种五谷,葡萄诸果,与诸国同属罽宾”,大约亦系塞种。《汉书》上明指为氏羌的,是“蒲犂与依耐,无雷皆西夜类也。西夜与胡异,其种类氐羌。行国,随畜,逐水草”,此外更无明指为氐羌的。只有婼羌、鄯善,亦系行国;温宿则“土地物类所有,与鄯善诸国同”。可以推定其为氐羌。据《后汉书》,则西夜子合,各自有王。又有德若,“俗与子合同”,又载车师,蒲类,移支,且弥,亦均系行国。移支“俗勇敢善战,以寇抄为事。皆被发。尤酷与羌类”。此外都不明著其种族。西域诸国前后《汉书》载其道里方位很详,如今的新疆省,设县不多,若把县名来注,反觉粗略,若把小地名来注,太觉麻烦,反不如检阅原书的清楚而正确了。所以除几个大国之外,不再详注今地。若要精密研究,看徐松的《汉书·西域传补注》最好。
汉初,中国西北的境界限于黄河。渡河而西,祁连山脉之北是大月氏。后来河西四郡之地。从大月氏再向西,便是西域三十六国了。大月氏本来是个强国,冒顿和老上单于时,两次为匈奴所破,逃到伊犁河流域,夺了塞种的地方。塞种于此时南君罽宾。乌孙本来和大月氏杂居的,尝为大月氏所破,到这时候,便借兵于匈奴,再攻破大月氏。于是大月氏西南走,夺了大夏的地方。乌孙便住在伊犁河流域。汉武帝听得大月氏是个大国,想和他夹攻匈奴,募人往使,张骞以郎应募前往,路经匈奴,给匈奴人留住一年多。张骞逃到大宛。大宛派个翻译,送他到康居,康居再送他到大月氏。这时候,大月氏得了“沃土”,殊无“报胡之心”。张骞留了一年多,不得要领而归。恰好这时候匈奴的浑邪王,杀掉休屠王降汉,汉朝得了河西的地方。张骞建言,招乌孙来住。汉武帝就派他到乌孙,乌孙不肯来;而张骞的副使,到旁国去的,颇带了他的人回来。汉武帝由是锐意要通西域,一年之中,要差十几回使者出去。
使者走过各国,各国是要搬粮挑水供给他的。加之当时出使的人,未必个个都是君子,颇有些无赖之徒想借此发些财的。因为所带金帛甚多。这种金帛,回来时候,未必有正确的报销。要是无赖一点,沿路还可以索诈。或者还可以带着做点买卖。其行径,颇不敢保他正当。因此当道诸国,颇以为苦。于是楼兰、车师先叛。前一○八年,汉武帝发兵打破了这两国。后来又有人说大宛国里有一种“天马”,汉武帝差人,带了“金马”去换他的。大宛王不肯,和汉使冲突,把汉使杀掉。武帝大怒,派李广利去打大宛。第一次因为路远,粮运不继,不利。武帝再添了兵去,前一○一年到底把大宛打破。大宛离汉甚远,给汉朝打破之后,西域诸国见了汉朝就有些惧怕。加之以乌孙也是一个大国,他起初和中国颇为落落寡合,后来因为时常同中国往来,匈奴人要想攻他,乌孙人急了,就尚了中国的公主。从此以后,乌孙和中国往来极为亲密。这都是汉朝的声威所以远播的原因。至于三十六国,当老上单于攻破月氏之后,就臣服匈奴。“匈奴西边日逐王,置僮仆都尉,使领西域,常居焉耆、危须之间,赋税诸国,取给足焉。”从浑邪王降汉之后,而汉通西域之路始开。攻破大宛之后,则“敦煌西至盐泽,如今的罗布淖尔。往往起亭。而轮台、如今新疆的轮台县。渠犁,轮台东。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外国使者。”然而当这时候,匈奴还时时要和中国争西域。前六八年,郑吉攻破车师,屯田其地,保护了南道。前五九年,匈奴内乱,日逐王降汉。于是匈奴所置的僮仆都尉消灭,而中国叫郑吉并护南北两道,谓之都护。治乌垒城,在如今库车县东南。元帝时又设立戊己校尉,屯田车师。西域诸国,就全入中国的势力范围了。南道,是如今从羌婼、且未经于阗到莎车的路。北道,是从吐鲁番经焉耆、库车到疏勒的路。当时的争夺西域,只是争两条通路,而汉朝以屯田为保护路线的政策。
skbshge
第45章 朝鲜()
貉族的情形,第一篇第六章第三节已经讲过了。当汉武帝时,貉族在如今奉天、吉林两省之间,大约从东辽河的上游起,北据松花江流域。当时辽东郡的塞外。汉人称之为秽,亦作岁。役属“卫氏朝鲜”。
朝鲜是亚洲一个文明的古国。他的始祖,就是中国的箕子,这是人人知道的。但是箕子的立国,究竟在什么地方呢?这个却是疑问。朝鲜的古史,当箕氏为卫满所灭时全然亡失。朝鲜人要讲古史,反得借资于中国。朝鲜人所自著的,只有新罗的僧人无极所作的《东事古记》。然而这部书不大可靠。据《东事古记》说:唐尧时代,有一个神人,唤做檀君,立国于如今的平壤,国号朝鲜。到商朝的中叶,传统才绝。这一段话,近来史家都不甚信他。箕子的立国,向来都说在平壤,近来也有人疑心,说箕子所走的朝鲜,实在如今的辽西。到后来,才逐渐迁徙而入半岛部的,但也没有十分充足的证据。
朝鲜当战国时代,曾经和燕国交兵,给燕国打败了。这时候,辽东地方全为燕国所据。朝鲜和燕国以浿水为界。如今的大同江。秦灭燕之后,又扩充到浿水以东。秦灭汉兴,仍以浿水为界。卢绾之乱,燕国有个人,唤做卫满,逃到朝鲜,请于朝鲜王准,愿居国的西境,替朝鲜守卫边塞,朝鲜王许了他,所住的,大约就是秦朝所占浿水以东的地方。后来卫满势力大了,就发兵去袭朝鲜,朝鲜王战败,逃到马韩部落里,卫满就做了朝鲜的王。
三韩在朝鲜半岛的南部。马韩在西,占如今忠清、全罗两道,马韩之东是弁韩,弁韩之东是辰韩,占如今的庆尚道。汉武帝时,要想到中国来朝贡。这时候,卫满已经传子及孙,名为右渠,阻碍三韩,不许他到中国来。又袭杀中国的辽东都尉。前一○九年,汉武帝发兵两道,把朝鲜灭掉,将其地分置乐浪、如今的黄海、平安两道。临屯、汉江以北。玄菟、咸镜南道。真番地跨鸭绿江。四郡,从此以后,朝鲜做中国的郡县好几百年。直到东晋时代,前燕慕容氏灭亡,中国在辽东的势力才全失坠。
秽貉的酋长南闾,前一二八年,曾经率男女二十八万口内属,汉武帝替他置了个沧海郡,隔几年,又废掉了。朝鲜灭后,秽人有一支,迁到半岛的东部去的,唤做东秽,又唤做不耐秽。留居故地的,就是后来的夫余。
skbshge
第46章 闽粤南越和西南夷()
以上三节所说,都是对外的事情。“中国本部的统一”,却是也到汉武帝手里规模才大定的。秦始皇略取南越地,置桂林、南海、象三郡,已见第一章。秦朝灭亡的时候,龙川令赵佗并了这三郡之地,自称南越武王。越国灭亡之后,“诸族子争立,或为王,或为君,滨于江南海上,服朝于楚”。《史记·越勾践世家》。秦有天下,取其地置闽中郡,粤王无诸,和他的同族名摇的,都佐诸侯灭秦有功。汉高帝立无诸做闽越王,都治,如今福建的闽侯县。惠帝又立摇做东瓯王。如今浙江的永嘉县。前一三八年,闽越攻东瓯,武帝发兵救之,兵还没有到,闽越兵先已退去,东瓯请“举国内徙”。于是徙其人江淮间,东瓯的地方就空了起来。前一一二年中国灭掉南越,又灭掉东越,福建、广东两省,就永入中国版图。
当时又有所谓西南夷,《汉书》叙述他的形势是:
南夷君长以十数,夜郎最大。如今贵州的桐梓县。其西,靡莫之属以十数,滇最大。如今云南的昆明县。自滇以北,君长以十数,邛都最大。如今四川的西昌县。此皆椎结,耕田,有邑聚。
其外,西自桐师以东,北至叶榆,名为隽、昆明。如今云南的大理县。编发,随畜移徙,无常处,亡君长,地方可数千里。自隽以东北,君长以十数,徙,莋都,最大。徙,如今四川的天全县。莋都,如今四川的清溪县。自莋以东北,君长以十数,冉最大。如今四川的茂县。其俗或土著,或移徙,在蜀之西。自以东北,君长以十数,白马最大。皆氏类也。
以上所述,第一类是濮族(倮罗),从黔江流域到金沙江流域。文明程度最高。第二种大约也是氐羌一类。因为若是粤族,便要断发,氏羌则或编发(就是辫发)或被发。又粤族本居沿海,没有畜牧的。这一族人“随畜移徙”,明是从北方高原之地迁来。所以知道他是氐或羌族。在澜沧江流域。文明程度极低。第三种是氐族,在岷江、大渡河流域和嘉陵江上源。
汉武帝时,有一个人唤做唐蒙,出使南越。南越人请他吃蜀的“枸酱”,唐蒙问他你这枸酱从什么地方来的,南越人说:从夜郎国里,走牂牁江来的。如今的北盘江。唐蒙才晓得走牂牁江可以通南越。回来时候,就上书武帝。请通夜郎,以为是“制粤一奇”。武帝就拜唐蒙做中郎将,去晓谕夜郎。于是把夜郎的地方置了个犍为郡。隔了几年,公孙弘做了宰相。说“事西南夷繁费”,于是“罢事西南夷”。后来张骞从西域回来,说在大夏时看见蜀的布和邛的竹杖,问他从什么地方来。他说从身毒国来的。如今的印度。如此看来,从蜀走西南夷,一定可通身毒,到得身毒,就可以通大夏。这一条路,比走“匈奴中”安稳得多了。于是再事西南夷,要想找通身毒的路。找了几年,到底找不到。伐南越这一年,发了夜郎的兵沿牂牁江而下。夜郎等国起初以为汉朝离他远,断不能占他的地方的。且乐得弄些缯帛,所以都听了唐蒙的话,愿意等中国去置郡。到这时候,见中国要发他的兵出去打仗,就有些不愿意,于是夜郎附近的且兰如今贵州的平越县。先反,给汉朝打破了,把他的地方置了个牂牁郡。于是“西南夷振恐”,纷纷都请“置吏”,就邛都、越帯ぁGg都、沈黎郡。冉、汶山郡。白马武都郡。的地方都置了郡,后二年,又灭掉了滇,把他的地方置了个益州郡。
从汉武帝通西南夷之后,云南、贵州也算入了中国的版图,本部十八省的规模就此定下来了。然而因“枸酱”而通西南夷,因“蜀布”、“邛竹杖”而再事西南夷,都是以商人的贩运为其动机的,这种事情,研究起来觉得殊有趣味。
skbshge
第47章 汉武帝的内政()
汉武帝这个人,武功文治亦有可观。他的文治见第八章第六节。然而他这个人太“不经济”。他所做的事情,譬如“事四夷”、“开漕渠”、“徙贫民”,原也是做得的事。然而应当花一个钱的事,他做起来总得花到十个八个。而且绝不考察事情的先后缓急,按照财政情形次第举办。无论什么事情,总是想着就办,到钱不够了,却再想法子,所以弄得左支右绌。至于“封禅”、“巡守”、“营宫室”、“求神仙”,就本是昏聩的事情。我如今且把武帝手里罗掘的事情,举其大者如下。
(一)募民入奴婢,得以“终身复”,其本来是“郎”的,就再增加爵秩。后来又命民“买爵”,“赎禁锢”,“免赃罪”,特置“武功爵”十七级卖给百姓,共直三十余万金。
(二)用齐的大盐商东郭咸阳、南阳大冶孔仅管盐铁。铁器皆归官铸,制盐的,都得用官发的器具。又榷酒酤。
(三)算缗钱舟车。做卖买,放利息的人,有资本二千个钱,出一算。一百二十个钱。做手艺的人,有资本四千个钱,出一算。有轺车的人出一算。商贾有轺车的出两算。船长五丈以上出一算。
(四)置均输用洛阳贾人子桑弘羊做大农丞,又代孔仅等尽管天下盐铁。桑弘羊想了一个法子,叫各处地方把本地的“出口货”做“贡品”,官却把他贩卖到别处。
(五)改钱法。秦有天下,仍定以黄金铜钱为货币。黄金用“镒”计重。铜钱仍照周朝的旧样子,每一个重“半两”,上面就铸着“半两”两个字。汉兴,黄金仍用斤计重,钱文的轻重屡次改变,最后才定为“五铢”。初用“荚钱”。高后二年,行“八铢钱”(就是半两),六年行五分钱(就是荚钱)。文帝时,铸四铢钱,武帝初午,改做三铢,后来又行半两,最后才改做五铢。五铢通行以后。铜钱的轻重,就没有改变。汉朝的五铢钱,在唐铸“开元通宝”以前始终算做良好的货币。文帝时,“除盗铸令,使民放铸”,铜钱本已很多。武帝时,用度不足,就即多铜的山铸钱,“钱益多而轻”。“乃以白鹿皮方尺,缘以缋,为皮币,直四十万。王侯、宗室,朝觐、聘享,必以皮币荐壁,然后得行。又造银锡白金。”白金三品,其一曰重八两。圆形,其文龙。名白撰,直三千。其二较轻,方形,其文马,直五百。其三更轻,其文龟,直三百。销半两,铸三铢,禁私铸。后来为三铢钱轻,又铸一种“赤仄钱”,一当五。然而白金、赤仄,毕竟俱废不行。到后来,到底“悉禁郡国毋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铸。钱既多,而今天下非三官钱不得行。诸郡国前所铸钱皆废销之,输入其铜三官。”钱法才算大定。这一次的办法,却颇合于“货币政策”的原理。所以钱法就此定下来。可见天下事不合学理是不行的。
以上几条,第一条波及吏治,固不必言。而且“买复”去民太多,则“征发之土益鲜”,就不得不再兴别种苛法。官莞盐铁,则物劣而价贵。算舟车,则商贾裹足,物品缺乏。设均输的时候,桑弘羊说:“如此,富商大贾,亡所牟大利,则反本,而万物不得腾跃。”则明是和商贾争利,而其害人最甚的,尤要算“算缗”和“变乱钱法”。《汉书·食货志》说:“……告缗遍天下,中家以上大氐皆遇告。……乃分遣御史廷尉正监分曹往,师古曰:曹,辈也;分辈而出为使也。往即治郡国缗钱,得民财物以亿计,奴婢以千万数,田:大县数百顷,小县百余顷,宅亦如之。于是商贾中家以上大抵破。民偷甘食好衣,不事畜藏之业。”这种行为,简直和抢劫无异。论钱法,则文帝时听民铸钱,本已害人不浅。贾生说:“法使天下公得……铸铜锡为钱,敢杂以铅铁为它巧者,其罪黥。然铸钱之情,非段杂为巧,则不可得赢。而殽之甚微,为利甚厚。夫事有召祸,而法有起奸,今令细民人操造币之执,各隐屏而铸作,因欲禁其厚利微奸,虽黥罪日报,其势不止。乃者民人抵罪,多者一县百数,及吏之所疑,榜笞奔走者甚众。夫县法以诱民,使入陷阱,孰积于此。”又说:“今农事弃捐而采铜者日蕃,释其耒耨,冶镕炊炭。”可谓“怵目刿心”了。到武帝时,“法钱不立”,而突然禁民私铸,这时候的钱并不是不能私铸的,而且私铸了是很有利的。大抵禁止私铸,只有两个法子:其(一)是国家所铸的钱技术极精,人民不能效为;其(二)是“铸造费”极多,私铸无利。此外都不足恃的。武帝专令上林三官铸钱之后,所铸的钱大约颇为精工。《汉书·食货志》,说私铸的人“计其费不能相当”,就自然没有人铸了。政府想借铸钱取利,专靠严刑峻法去禁止人民私铸。于是“自造白金五铢钱后五岁,而赦吏民之坐盗铸金钱死者数十万人。其不发觉相杀者,不可胜计。赦自出者百余万人。然不能半自出,天下大氐无虑皆铸金钱矣。”就演成极大的惨剧了。
文景以前,七十年的畜积,到此就扫地以尽,而且把社会上的经济,弄得扰乱异常。这都是汉武帝一个人的罪业。然而还有崇拜他的人。不过是迷信他的武功。我说:国家的武功,是国力扩张自然的结果,并非一二人所能为。以武帝时候中国的国力,傥使真得一个英明的君主,还不知道扩充到什么地步呢?“汉武式”的用兵,是实在无足崇拜的。参看第八章第四节。
skbshge
第48章 霍光废立和前汉的外戚()
武帝因相信神仙之故,许多“方士”、“神巫”都聚集京师,就有“女巫”往来宫中,教“美人”把“木人”埋在地下,说可以度厄。到后来,就互相告讦,以为“咒咀”。于是“巫蛊”之狱起。水衡都尉江充和太子有隙。武帝派他去治此狱,他就说在皇后、太子宫里,得到木人更多。太子急了,要见武帝面诉,江充又不许,太子无法,只得矫诏发兵,把江充杀掉,因而造反,兵败自杀。于是武帝就没有太子,到晚年,婕妤赵氏,生子弗陵,武帝想立他做太子,恐怕身后儿子幼小,母后专权。先把赵婕妤杀掉,然后立他。武帝崩,弗陵立,这个便是昭帝。霍光、金日、上官桀,同受遗诏辅政。武帝的儿子燕王旦,因为年纪比昭帝大,反不得立,有怨望之心。和上官桀、桑弘羊同昭帝的姊姊盖长公主等结连谋反,事觉伏诛。自此大权尽归于霍光。昭帝死,无子,此时武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