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通史-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倍<岬母盖酌郏彩擒藓榈亩印S昧送趺停拚繁浦枨俊H摺鹉辏趺头パ啵寺逖簟C髂辏テ屏粟恰D饺荼恢矗把嗑痛嗣鹜觥U馐焙颍狈降墓钟
(1)前凉前凉张轨,三○○年做晋朝的凉州刺史。这时候,中原丧乱,轨就保有了凉州。张轨和他的儿子实,都还“事晋,执臣礼”。张实卒,他的兄弟张茂立。刘曜来攻,才力屈称藩。张茂卒,张实的儿子张骏立。张骏卒,子张重华立。石虎来攻,屡败其兵。张重华卒,子曜灵立。为重华的兄祚所弑。祚淫虐不道,又为其下所杀。立了张重华的儿子玄靓。张骏的少子天锡,又弑之而自立。三七六年,为前秦所灭。
(2)代代就是拓跋氏,详见第九节。也是三七六年,为前秦所灭。
(3)陇西鲜卑乞伏氏《晋书·载记》述他的源起道:“在昔有如弗斯、出连、叱卢三部,自漠北南出大阴山。遇一巨虫于路,状若神龟,大如陵阜。乃杀马而祭之。祝曰:若善神也,便开路;恶神也,遂塞不通。俄而不见,乃有一小儿在焉。时又有乞伏部,有老父无子者,请养为子,众咸许之。老父欣然,自以有所依凭,字之曰纥干。纥干者,夏言依倚也。……四部服其雄武,推为统主。”这一段神话虽荒唐,却可见得这一族是从漠北迁徙而来的。后来有一个部长,唤做祐邻,乞伏国仁的五世祖。才南迁到秦州的边境。在如今兰山道的北境。祐邻六传至司繁,为前秦所击破,降于前秦。
其余诸小部落,一时也无不慑服。于是苻坚“三分天下有其二”,就要想灭掉东晋以统一天下。——于是西陷梁、益,东扰徐、豫。三八六年,就起了大兵八十万来伐晋。
skbshge
第68章 淝水之战和北方分裂()
北方的苻秦,虽然盛强;南方的东晋,形势却也变了。这是为什么?从谢安秉政之后,就叫他的侄儿子玄驻扎广陵。谢玄募了一支精兵,号为“北府兵”。统带这一支兵的人,名唤刘牢之,也是一个战将。
苻坚的伐晋,所靠的就是兵多。既然“多而不精”,就一定“多而不整”,这本是兵家所忌的。当时他的大军,还没有到齐,前锋就给刘牢之打败。南军的战气已经加倍。谢玄等遣使请战,苻坚要放他渡水,“半渡而击之”。谁知自己的兵,多而不整,一退不可复止。给晋兵杀得大败亏输。这种战事的始末,本书限于篇幅,不能详叙。欲知其详,参考《通鉴纪事本末》最便。其余的战役仿此。
苻坚盛强的时候,北方的羌人和鲜卑人等,本是被他硬压服的,并不是心服。然而苻坚却待他们甚厚,而且措置之间,似于本族反疏。当时劝他的人很多,他都不听。这也有个原故,氐本是个小族,若要专靠了几个本族人,而排斥异族,如何能站得住呢?这也是苻坚眼光远大之处。然而一朝败北,向来“力屈而非心服”的人,就如雨余春笋,一时怒发了。于是
慕容垂据中山,如今直隶的定县。为后燕。
慕容永据长子,如今山西的长子县。为西燕。
姚苌据长安,为后秦。
吕光据姑臧,如今甘肃的武威县。为后凉。吕光,潞阳氐人。苻坚的骠骑将军。替苻坚讨平西域的。
乞伏国仁据陇右,为西秦。居勇士川,在如今甘肃金县的东北。乞伏乾归徙苑川,在如今甘肃靖远县的西南。
苻坚先为西燕所攻,弃长安,奔五将山。在陕西岐山县东北。后来被姚苌捉到,杀掉。他的儿子丕,镇守邺城,为慕容垂所逼,逃到晋阳,自立。和慕容永打仗,败死。苻坚的族子登,自立于南安。如今甘肃的平凉县。和后秦相攻,三二一年,给姚苌的儿子姚兴杀掉。儿子崇,逃到湟中,给乞伏乾归杀掉。于是前秦灭亡。
前秦灭亡这一年,慕容垂也灭掉西燕,并幽、冀、并三州,又南定青、徐、兖三州。后秦也攻破洛阳。并有淮汉以北,又破降乞伏乾归。并称为北方大国。然而拓跋氏和赫连氏,也就起来了。
skbshge
第69章 拓跋氏的兴起()
鲜卑诸族以慕容氏为最大。然而慕容氏所遇的机会,不如拓跋氏之佳(慕容氏直氐、羌、胡、羯方张之时,而拓跋氏直诸族都已凋敝之后),所以拓跋氏就成了统一北方的大功了。拓跋氏的起源,《北史》上说:
魏之先,出自黄帝轩辕氏。黄帝子曰昌意,昌意之少子,受封北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其后世为君长,统幽都之北,广漠之野,畜牧迁徙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结绳而已。时事远近,人相传授,如史官之纪录焉。黄帝以土德王,北俗谓土为拓,谓后为跋,故以为氏。其裔始均,仕尧时:逐女魃于弱水北,人赖其勋;舜令为田祖。历三代至秦汉,獯粥、俭狁、山戎、匈奴之属,累代作害中州,而始均之裔,不交南夏,是以载籍无闻。积六七十代,至成皇帝,讳毛,立,统国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威振北方。
拓跋氏的有传说,大概是起于成皇帝的,以前都是捏造出来。成帝以后,《北史》叙述他的世系:五传而至宣帝推寅;宣帝以后,又七传而至献帝邻。《北史》记他之事迹道:
宣帝南迁大泽,方千余里,厥土昏冥沮洳。谋更南徙,未行而崩。……献皇帝邻立。时有神人,言此土荒遐,宜徙建都邑。献帝年老,乃以位授于圣武皇帝,案,名诘汾。令南移。山谷高深,九难八阻,于是欲止。有神兽似马,其声类牛,导引历年乃出。始居匈奴故地。其迁徙策略,多出宣献二帝,故时人并号曰推寅,盖俗云钻研之义。
这其中固然杂有神话,然而他本来的居地,和迁徙路径,却可以推测而得。如今的西伯利亚,从北纬六十五度以北,号为冻土带。自此以南,到五十五度,为森林带。更南的平地,号为旷野带。又南,为山岳带;就是西伯利亚和蒙古的界山。冻土带极冷,人不能生活的地方极多。森林带多蚊虻。旷野带虽沃饶,然而正是《北史》所说“昏冥沮洳”之地。拓跋氏最初所居,似系冻土带,因不堪生活的困难而南徙,又陷入旷野带中。后来才越过山脉,而到如今的外蒙古,就是所谓“匈奴故地”了。有人说“大泽方千余里”,是如今的贝加尔湖,这句话是弄错的。贝加尔湖,是古时候的北海,是丁令人所居(参看下篇第一章第二节),在北荒要算乐土了。“大泽方千余里”,明是广大的沼地。
诘汾的儿子名为力微,神元帝。居于定襄的盛乐。如今归绥县的北边。四传至禄官,力微的儿子。众分为三部:禄官居上谷之北,濡源之西。如今的滦河。禄官的兄子猗,居参合陂。如今山西的阳高县。猗卢,居盛乐。二九六年。三○八年,禄官卒,猗卢合三部为一。这时候,刘琨和匈奴相持,而拓跋氏同铁弗氏的交涉也于是乎起。
铁弗氏是匈奴南单于的苗裔,居于新兴。“北人谓胡父鲜卑母为铁弗,因以号为姓”。《北史》本传。铁弗氏的酋长唤做刘虎,和刘琨相攻。刘琨借兵于拓跋氏,击破之。于是把陉北的地方赏他,封为代王。三一五年。猗卢死后,国多内难,中衰。到三三八年,什翼犍立,昭成帝。才再强盛。什翼犍徙居云中,如今山西的大同县。仍和铁弗部相攻。三七六年,刘虎的孙子刘卫辰,刘荛死后,子务桓立。和拓跋氏讲和。务桓死,弟阏陋头立。和拓跋氏构畔。后为务桓的儿子悉勿祈所逐,逃归拓跋氏。悉勿祈死,弟卫辰代立。请兵于前秦。前秦遣兵伐代。什翼犍病不能战,逃到阴山之北。秦兵退了,才回来。给儿子实君所弑。前秦听得,再发兵攻代,把实君杀掉。于是把代国的地方,分属于刘卫辰和刘库仁。刘武的宗人,昭成帝以宗女妻之。什翼犍的孙子珪,这时候年纪还幼小。他的母亲贺氏带着他去依刘库仁。后来刘库仁死了,儿子刘显想害他。他就逃到贺兰部。三八六年,自称代王。旋称帝,是为北魏道武帝。后灭刘显三八七年。和刘卫辰两部,迁居平城。三九一年。代北的种落本来是很强悍的,他东征西讨,把这许多种族都渐次收服,就依旧变做一个强部了。
从前秦灭亡以来,北方连年兵争,凋敝已极。后秦和后燕虽然并地稍广,国力也都不充实。三九五年,慕容垂的儿子宝带兵攻魏,大败于参合陂,死者无数。明年,慕容垂自将攻魏,魏人敛兵避他。垂入平城。退军时候,看见魏国人所筑的“京观”,又羞又气,走到上谷,死了,慕容宝立。魏人大举南伐,陷并州,从丹陉东下,从娘子关到获鹿县的隘道。郡县望风而溃,中山以外,只剩了邺和信都如今直隶的冀县。两城。慕容宝逃到龙城。魏兵退后,出兵想收复中山,手下的军队哗变起来,只得退回龙城。叛兵追上,把他围住。慕容宝就给手下的人所弑。少子长乐王盛,定乱自立。因用刑甚严,又为手下的人所弑。兄弟河间公熙立,奢淫无度,为部将冯跋所篡,是为北燕。四○九年。魏道武南侵的时候,慕容皝的小儿子范阳王德镇邺,弃之,南走广固,自立,是为南燕。
后燕破败到如此,后秦也日就衰颓。刘卫辰灭亡,他的小儿子名唤勃勃,逃到鲜卑的叱干部,后来又转入后秦。姚兴叫他守卫朔方,以御后魏。谁知勃勃既得兵权,就叛起后秦来。四○七年,自立为夏王,改氏赫连。连年攻剽后秦的边境,后秦用兵,总是不利,国力更形疲敝。赫连勃勃居统万城,在如今陕西的怀远县。
这时候的北方诸国,大都已到末运了。南方的东晋,却是怎样呢?
skbshge
第70章 宋篡东晋和魏并北方()
东晋从淝水战后,形势也大变了。这是为什么?就因为有了一支北府兵,下流的形势骤强。
孝武帝委政于自己的兄弟会稽王道子。道子也是个“嗜酒昏愚”的,又委政于王坦之的儿子国宝。谢安的女婿。孝武帝的母舅王恭镇京口,和道子不睦。桓温的儿子桓玄在荆州,郁郁不得志,也游说刺史殷仲堪造反。三九六年,孝武帝崩,安帝立。明年,王恭、殷仲堪同举兵反,以诛王国宝为名。道子大惧,把王国宝杀掉,差人去求和,二人才罢兵。于是道子又引用谯王尚之宣帝弟进的玄孙。做腹心。用他的计策,新立了一个江州,用王愉国宝的兄。做刺史,割豫州所属四郡归他管辖。豫州刺史庾楷庚亮的孙子。大怒,说王恭、殷仲堪,再举兵内向。道子的世子元显,遣人运动刘牢之,袭杀王恭。谯王尚之也杀败庾楷,而殷仲堪用桓玄、杨佺期南郡相。做先锋,直杀到石头城。朝廷不得已,用桓玄做江州刺史,殷仲堪做荆州刺史,杨佺期做雍州刺史。三人才罢兵而还。三九八年。未几,仲堪和佺期都给桓玄所并。三九九年。于是上流的权势又归于桓玄一人了。元显年纪虽小,却颇有才气,从经过一次事变以后,朝廷的实权尽入其手。四○二年,荆州大饥,元显趁势发兵以讨桓玄。桓玄也兴兵东下。元显就仗一个刘牢之,桓玄差人运动刘牢之,刘牢之又叛降桓玄。元显弄得手足无措,兵遂大溃。桓玄入都,杀掉道子和元显,并且夺掉刘牢之的兵权。刘牢之要谋反抗,手下的人都恨他反复,没有人肯帮他的忙,牢之自缢而死。于是桓玄志得意满,四○三年,废掉安帝而自立。
然而北府兵的势力,毕竟还在。宋武帝(刘裕)便是这一支兵里最有实力的人。四○四年,刘裕和何无忌、刘牢之的外甥。刘毅、孟昶、诸葛长民等,起兵京口、广陵,以讨桓玄。桓玄大败,挟安帝走江陵,为益州刺史毛璩所杀。安帝复位,于是刘裕在中央政府总揽大权,同时起事诸人,分布州郡。东渡以后,中央政府,常为外州所挟制起初为荆州所挟制,后来也兼为北府所挟制。形势,到此一变。
后燕、后秦的衰弱,已如前述。北魏道武帝,从破燕之后听信了方士的话,吃了寒食散,大概是一种金石剂,性质极其猛烈。初服的时候,觉得诸病悉除。但是到后来,毒发起来,也非常猛烈。六朝人受其害的很多,巢元方《诸病源候总论》里,载有解救的法子,还可以考见其中毒的情形。躁怒无常,国政颇乱。所以也不过谨守河北,不能出兵。刘裕“休兵息民”了几年,四○八年,出兵伐南燕(这时候,慕容德已死,儿子慕容超在位)。明年,把南燕灭掉。又回兵平定了卢循、徐道覆的乱。这件事情,虽然不过是妖人创乱,于当时的时局却颇有关系的。先是有琅邪人孙泰,习妖术于钱塘杜于恭。孝武帝时孙泰做了新安太守,就想反。事觉,伏诛。他的侄儿子孙恩,逃入海中,聚党为乱,众至数十万。屡剽扬州沿海,直至京口。这时候,刘裕还在刘牢之麾下,拒战有功。刘牢之便把这件事情专委他。到底把孙恩打平(恩穷蹙赴水死)。刘裕的“崭然见头角,自此始”。桓玄篡位,孙恩的妹夫卢循,南陷广州,玄不能讨,就用他做刺史。卢循又用自己的姊夫徐道覆做始兴相(始兴如今广东的曲江县)。刘裕北伐,卢循、徐道覆乘机分两道北犯(从如今的湖南、江西),直出长江,军势甚盛。何无忌败死,刘毅拒战,也大败。刘裕赶归守御。这时候,“北归将士,并皆创病,建康战卒,不过数千”。诸将都要奉安帝渡江,刘裕坚持不可。徐道覆劝卢循急攻,卢循不听,久之,无所得,要想回兵。给刘裕袭破,卢循、徐道覆逃回广州。却广州又已给刘裕遣兵袭取了。卢循攻交州,兵败自杀。徐道覆在始兴,也兵败而死。灭掉割据四川的谯纵。毛璩的参军。四○五年,攻杀毛璩,据蜀。四一四年,刘裕遣朱龄石把他讨平。历史上也称谯纵为后蜀。渐次剪除异己。荆州刺史刘毅,豫州刺史诸葛长民。谯王尚之的兄弟休之做荆州刺史,也给刘裕攻破,逃奔后秦。四一六年,出兵伐后秦(这时候,姚兴已死,他的儿子姚泓在位)。从合肥向许洛,所至克捷。明年,就攻破长安,把后秦灭掉。后秦求救于魏,魏人不能出兵,但列兵河上为声援,给刘裕打败。
这时候,晋国大有可以恢复北方之势,而刘裕急于图篡,引兵南归,只留着一个儿子义真,留守长安。诸将不和,长安就给赫连勃勃打破。四一八年。“裕登城北望,流涕而已。”四一八年,刘裕弑安帝而立其弟恭帝。明年,就篡晋自立。
宋武帝篡晋之后,三年而殂。子少帝义苻立为徐羡之、傅亮、谢晦、檀道济等所弑。立了武帝第三个儿子义隆,是为文帝。庐陵王义真是次子,徐羡之等也和他不睦,先诬以罪,把他废掉。文帝和檀道济谋,讨除徐羡之等三人。不多时,又把檀道济杀掉。于是和武帝同时起兵的人,既给武帝除掉,就武帝手下的宿将,到此也翦灭无余,更无力经营北方,北方就都并于后魏了。
北魏道武帝,以四○八年,为儿子清河王绍所弑。明元帝讨绍自立,又服寒食散,不能治事。四二三年,传位于太武帝,国势复强。赫连勃勃取了长安,就是这一年死了。儿子赫连昌立。魏太武帝立后二年,自将伐夏,攻统万,赫连昌逃奔上邦。又给魏人追攻擒获。他的兄弟赫连定自立于平凉。后来为魏人所破,逃到吐谷浑。吐谷浑人把他执送北魏,于是西夏灭亡。四三一年。
凉州地方,从苻坚淝水败后,就为吕光所据。三八六年。三九七年,匈奴沮渠氏叛,《载记》说“其先世为匈奴左沮渠,因以官为氏焉。”推吕光所命的建康太守段业为主,据张掖。四○一年,沮渠蒙逊杀段业而自立,是为北凉。业所署沙州刺史李暠,也据敦煌自立,是为西凉。四○○年。河西鲜卑秃发乌孤,《载记》说:“其先与后魏同出。”按拓跋秃发,就是一音的异译。又据乐都如今甘肃的碾伯县。自立,是为南凉。三九七年。后凉的地方,就此分裂了。吕光死后,儿子绍继之。绍兄纂,杀绍自立。纂弟超,又杀纂而立其兄隆。北凉南凉,时来攻击,遂降于后秦。四○三年。南凉秃发乌孤,传弟利鹿孤,利鹿孤又传弟傉檀。傉檀降后秦,姚兴以为凉州牧,移镇姑臧。后为西秦乞伏炽磐所灭。四一四年。西秦乞伏国仁,传弟乾归,为姚兴所破,降于后秦。后来逃归苑川,见上节。自立。传子炽磐,袭灭西秦,炽磐死后,子暮末立,为赫连定所杀。四三一年。西凉李暠,迁居酒泉,并有玉门以西。传子歆,为沮渠蒙逊所灭。四二一年。南凉亡后,沮渠蒙逊并有姑臧。又灭西凉,取敦煌。在凉州诸国中,最为强大。传子牧犍,为后魏所灭。四三九年。还有冯跋所立的北燕,传子冯宏,也给后魏灭掉。于是天下就剩宋魏两国了。
skbshge
第71章 宋齐的治乱()
宋文帝的时候,虽然宿将垂尽,兵力已靠不住,然而前此灭南燕,灭后秦,总算是“累胜之余”,而且这时候的拓跋魏,也不过草创,所以还有恢复中原的念头。宋武帝死时,魏明元帝乘丧伐宋,取青、兖、司、豫四州,置戌于虎牢、在如今河南汜水县。滑台。如今河南的滑县。四二九年,宋文帝遣刘彦之伐魏,魏人敛兵河北,宋人恢复虎牢、滑台。到冬天,魏人纵兵南下,宋人不能抵当,所得的地方又都失去。文帝“经营累年”,到四四九年,又遣兵伐魏。然而“兵多白徒,将非才勇”,才进就败。魏太武帝自将南伐,至于瓜步。在如今江苏六合县。宋人沿江置戌,极其吃紧。幸而盱眙、如今安徽的盱眙县。彭城,如今江苏的铜山县。都坚守不下,魏太武帝乃勒兵而还。然而“所过郡邑,赤地无余”,至于“燕归巢于林木”。元嘉文帝年号,四二四年至四五三年。之政,在南朝中本算是首屈一指的,到此也弄得“邑里萧条”了。四五二年,魏太武帝被弑,文成帝立。宋文帝再想北伐,也没有成功。南北分立,“北强南弱”之势,到此就算定了。明帝时,和魏交兵,又失掉淮以北的地方。
文帝皇后袁氏,生太子劭。淑妃潘氏,生始兴王濬。淑妃很为得宠,袁皇后“恚恨而殂”。太子劭因此深恨潘淑妃和始兴王。始兴王惧,“曲意事劭”,劭又喜欢了他。劭和濬多过失,怕文帝觉察,“因为巫蛊”。事觉,文帝要废太子而赐始兴王死,犹豫未决。潘淑妃告诉了始兴王。始兴王告诉太子,太子就举兵弑帝。并杀潘淑妃。江州刺史沈庆之,奉武陵王骏,讨诛劭、濬。骏立,是为孝武帝。四五三年。
孝武帝天资刻薄,武帝、文帝的子孙,差不多都给他杀尽。孝武帝卒,前废帝子业立,四六四年。荒淫无度,而刻薄同孝武帝一样。孝武帝的旧臣,多给他杀掉。又要杀江州刺史晋安王子勋。也是孝武帝的儿子。子勋的长史邓琬,奉他起兵。刚好前废帝为左右所弑,明帝立。四六五年。谕子勋罢兵,邓琬不听,奉子勋称帝于寻阳。四六六年。这时候,“四方贡计,并诣寻阳”,朝廷所保,只有丹阳、淮南等几郡而已。不多时,子勋给沈攸之等讨败。明帝因此更加猜忌,孝武帝的子孙,也差不多给他杀完。四七二年,明帝卒,后废帝立,荒淫更甚于前废帝。江州刺史桂阳王休范反,文帝的儿子。昼夜兼程袭建康,为萧道成所讨平。萧道成自此威权渐大。道成刺兖州,镇淮阴。四七七年,道成弑后废帝,而立安成王准。荆州刺史沈攸之和中书令袁粲,镇石头。起兵讨道成,都败死。四七九年,萧道成遂篡宋自立,是为齐高帝。
齐高帝篡宋之后,四年而殂。四八二年。子武帝立。武帝和高帝同起艰难,留心政治,在南朝诸帝中,比较算是好的。四九三年,武帝卒。武帝太子长懋早卒,次子竟陵王子良,颇有夺宗之意。武帝兄子西昌侯鸾,扶立太孙昭业,是为郁林王。子良忧惧而死。郁林王荒淫无度,在位一年,为鸾所弑,立其弟昭文。旋废之而自立,是为明帝。大杀高、武二帝子孙。四九八年,明帝卒。子宝卷立,是为东昏侯,昏淫为南朝诸帝之最,而亦“果于杀戮”。豫州刺史裴叔业治寿阳,如今安徽的寿县。降魏,南朝因此失掉淮南之地。江州刺史陈显达反,崔慧景讨平之。慧景还兵攻帝,为豫州刺史萧懿所杀。东昏侯又把萧懿杀掉。萧懿的兄弟萧衍,时为雍州刺史;东昏侯发道密旨给荆州刺史南康王宝融,叫他暗中图谋他。宝融举兵反,五○一年自立于江陵,是为和帝。这时候,萧衍也起兵襄阳,和帝就用他做征东将军,发兵东下。东昏侯战败,为宦者所弑。明年,和帝禅位于萧衍,是为梁武帝。
skbshge
第72章 北魏的盛衰()
北魏太武帝时候虽然强盛,然而连年用兵,国颇虚耗。太武帝还有北征柔然、高车的事情,见下篇第一章第三节。文成帝立,“守之以静”,民乃复安。四六五年,文成帝卒,子献文帝立。好佛,传位于孝文帝。四七一年。太后冯氏旋弑献文帝而称制。四七六年。四九○年,冯太后卒,孝文帝才亲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