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明末之扬我中华-第1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就直接开门见山地问:“刘参将手下是不是没有骑兵部队?不管火器如何犀利,骑兵可是必不可少的兵种哦!”
第375章 交易()
吴三桂这话一出,刘烨顿时无话可说,这一点确实是琼州营的软肋。
在机枪、坦克这样的大杀器还没有出现之前,现在的火器还不足以克制骑兵的情况下,骑兵仍然是最强的兵种,其无以伦比的机动性以及自由选择战斗时间、地点的主动性,是任何兵种都无法比拟的。刘烨不是不想设立骑兵部队,而是琼州那种地方根本不产马啊!就算是整个南方,马匹也是极少的,云贵那边的滇马,用来驮货物走山道还行,用来载人冲锋陷阵就抓瞎了。
看到刘烨的神情,吴三桂知道自己说到了对方的软处,于是乘胜追击:“辽东那边倒是有个好处,可以从蒙古各部用铁器、茶叶换取战马,如果刘参将有兴趣的话,我们也不介意做个中人”
刘烨依稀知道明朝末期马政衰败,主要的马匹来源主要是通过各边镇与蒙古的互市,除此之外,没有稳定而充足的来源了。
蒙古马虽然体形矮小,其貌不扬,但是头大颈短,体魄强健,胸宽鬃长,皮厚毛粗,不畏寒冷,能适应极粗放的饲养管理,生命力极强,能够在艰苦恶劣的条件下生存,长途奔袭的速度和耐力都很强。经过调驯的蒙古马,在战场上不惊不诈,勇勐无比,来是一种良好的军马。蒙古人就是通过这种战马一度打遍欧亚大陆无敌手,从西伯利亚到多瑙河畔,从印度到日本,各个国家的军队都败在了蒙古骑兵的铁蹄下,如果不是一场海上风暴,日本都会成为中国的属国。
如果说在今天之前,刘烨对于建立骑兵部队的愿望还不是特别迫切的话,那么亲眼见证了关宁军全歼叛军骑兵的一幕,这个愿望就变得无法遏制了。琼州营的火器化部队虽然强悍,但是遇到叛军的大队骑兵,所能做到的也只是击退对方而已,对方要撤的话,只能眼睁睁看着,一点办法都没有。而拥有一支精干的骑兵,在击溃敌人后,就能进行追击歼灭,取得更大的战果。
面对吴三桂的诱惑,刘烨权衡一番之后,发现自己很难拒绝,除此之外,自己并没有更好的战马来源。他叹了口气:“吴将军说的不错,没有骑兵,终究是一条腿走路的瘸子,自保有余,却掌握不了战场的主动权。你的意思我明白了,不过打造枪炮确实很耗费时间现在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回到营中再慢慢商量其中细节,可好?”
见刘烨终于松了口,吴三桂和祖大弼、吴襄等人相视一笑,心中很是得意。祖大弼心情大好,主动开口:“刘参将真是个爽快人啊,某就喜欢和你这样的人打交道,痛快!今日的战功,李九成的人头给你,聚歼叛军的功劳给我,如何?”
旁边的祖宽、吴襄、吴三桂等人闻言有些吃惊,李九成可不是一般的叛军头领,是此次兵变的叛军灵魂人物,虽然全歼叛军几千骑兵的功劳也丝毫不逊色,可是这么大的功劳轻易让给别人,可不是祖大弼的一贯风格。祖大弼来以作战骁勇、身先士卒着称,人称“祖二疯子”,抢起功劳来也是毫不含煳,从不会分润战功给友军。
刘烨点点头,这个分配方案还算合理。击毙李九成和全歼叛军的功劳,琼州营和关宁军都有份:如果不是关宁军抄后路,李九成也不会往枪口上撞;反过来,如果不是琼州营的阻拦,关宁军也没有机会一鼓作气歼灭其他叛军。
他拱手谢过祖大弼:“谢祖将军成全。不过其余两支山东兵马怎么办?”
祖大弼斜眼看了远处的登州总兵吴安邦的人马,鄙夷地说:“姓吴的从头到尾都没出一份力,就算一个首级不给他,便有如何?他屁都不敢放一个。至于刘泽清那个王八羔子,好像带着几个亲兵逃走了,不过他兵都打光了,和死人也没什么区别了,管他作甚。”
刘烨微微一笑,这说法正合我意,他还有一点小小的顾虑,问道:“今日我和刘泽清有了摩擦,会不会不好向抚台和监军交代?”
吴襄插嘴道:“刘泽清私下勾结叛军,战场上阻挡我关宁军攻击叛军在先,伙同李九成冲击琼州营阵列在后,在场的几千人都看得清清楚楚,罪无可辩,现在刘参将替朝廷除去一害,这是件大功劳,又有什么不好交代?”
刘烨又惊又喜,惊的是关宁军指鹿为马的本领一流,说起假话来脸不红心不跳,喜的是只要对方主动放出了诬陷这个大招,而且愿意配合,那么自己对付刘泽清的事不仅没有后患,反而成了功劳。他呵呵笑道:“还是吴老将军考虑周全,是我想岔了,刘泽清勾结叛军,确实该死,铲除此獠的功劳,自然是琼州营和关宁军平分功劳了,我不可敢全占为己有。”
祖大弼在内的诸将都笑了起来,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省心。于是,刘泽清这个地头蛇的命运,就在两支客军的三言两语间被决定了。
沙河军营,中军大帐。
刘泽清跪在地上,一把鼻滴一把泪向朱大典和高起潜哭诉。
“末将本来协助关宁军夹击叛军,却不料遭遇那些广东兵的背后黑手,淬不及防之下,末将的人马损失殆尽,仅余几骑狼狈逃回,请抚台和高公公为我做主啊!”他只敢把锅推给琼州营,却不敢提及关宁军故意放任叛军围殴自己的事实,除了不愿同时树敌太多,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上首的这位监军大人关宁军的当红炸子鸡小吴将军吴三桂可是这位高起潜公公的义子。向高公公投诉他的义子,不是找死吗?
高起潜对刘烨不愿向自己下跪一事耿耿于怀,身体残疾之人对这些脸面上的事格外敏感他阴阳怪气地说:“广东蛮子居然敢战场倒戈?难道吃了雄心豹子胆不成?”
第376章 指鹿为马()
朱大典倒是没有轻信刘泽清的一面之词,而且刘泽清所言有诸多疑点:例如关宁军、叛军投入的都是骑兵,刘泽清参战的也是骑兵,作为步兵的琼州营又如何背后捅刀子?难不成他们鸟铳的铅子还长了眼,知道该打谁不该打谁?
不过他没有妄下结论,既没有顺着刘泽清和高起潜的话给琼州营盖棺定论,也没有当面揭穿刘泽清的话不尽不实,等到当事人琼州营和关宁军都到场,事情的真相自然水落石出。
刘泽清见朱大典没有说话,但是高起潜明显站在自己这边,心中稍微有了一些底气。都是拜琼州营所赐,他手下唯一能打的一千多骑兵损失殆尽,虽然营中还留着近千步兵,但都是老弱病残,上不得台面,现在已经是没有多少利用价值的废将。如果不能站在道义制高点狠狠咬琼州营一口,那么他在战场之上贪功冒进、阻挡关宁军的行为就会成为千夫所指,被上官抛弃甚至治罪的可能性非常大。唯一的指望,就是抚台和监军能够相信自己,而且关宁军袖手旁观,看着自己把琼州营推入火坑,这样自己才有机会东山再起。
至于关宁军会不会计较自己战场上的行为,刘泽清也不敢肯定。不过山东兵马毕竟是地头蛇,这次平叛的主帅也是山东巡抚,关宁军犯不着为了一个广东来的客军大费周章,两不相帮的可能性还是大一些。大不了时候自己出点血,把平叛期间劫掠来的银子分一半给祖大弼他们就是。
思来想去,刘泽清觉得自己胜算还是颇大,便收拾心情,等待琼州营回营“对质”。
没过多久,大帐外传来阵阵笑声,由远及近,祖大弼等辽东诸将和刘烨一起进了帐内,双方脸上都挂着笑容,看样子心情很不错。
刘泽清心里一个“咯噔”,这是什么情况?这两家不应该是井水不犯河水吗,怎么好像认识多年的老友一般,有说有笑的?
祖大弼率先向朱大典和高起潜报喜:“启禀抚台、监军,适才一战,斩杀敌酋李九成,全歼其部数千人,我部大获全胜!”
“什么?”朱大典和高起潜不约而同站起身来。这个消息实在太过震撼,李九成何许人也,乃是叛军的领袖人物,将其击杀,并且歼灭其精锐部下,可是一场泼天的功劳。
高起潜急忙追问:“可否属实?有没有夸大?级现在何处?”他虽然不是主帅,但是大军取得的功劳也有他的一份,到时候回到京城向皇爷禀告,又可以往自己脸上贴金,巩固“知兵”的美誉,继续提升自己在皇爷心中的位置。所以,对于这个战果的真实性,他比其他人更关心。
祖大弼回答:“战场由登州总兵吴安邦的人马在打扫,叛军的级暂时没法立即带回来,但是李九成的级可是带来了,如果高公公要查验,末将立刻让人送进来。”
“这个不用急,查验可以稍候进行,祖将军的话本抚自然是相信的。”朱大典开口说道,“倒是这仗是如何打的,叛军是如何被歼灭的,刘总兵的兵马又是怎么折在战场的,还请祖将军和刘参将仔细说说。”平叛的战争打了两年,李九成、孔有德等叛军的脑人物早就被官兵找人画了像,是不是谎报军功,对照一看便知。不过朱大典相信祖大弼不会在这样很容易验证的事情上撒谎,他说的多半是事实了。虽然心中非常高兴,但是庆祝大捷之前,还是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弄清楚再说。
祖大弼闻言,不屑地看了刘泽清一眼,鼻孔中哼了一声,鄙夷地说:“刘泽清这厮,在我部即将击溃叛军先锋部队,马上就要冲击叛军本阵之际,忽然冲上来,名为抢夺军功,实际上是为了掩护叛军,为李九成赢得喘气之机,差点葬送这场大捷,末将怀疑,这厮是早就和李九成勾结好的。”
帐中众人哗然一片,这话与刘泽清所说完全不同,一个“受害者”,转眼之间就变成了“卧底”,身份生了一百八十度的改变。
刘泽清眼前一黑,没想到关宁军不但没有袖手旁观,反而给自己捅了一刀,这是要把自己往死路上推啊!他哆嗦着说:“一一派胡言,刘某对朝廷忠心耿耿,怎么怎么会和叛军勾结?”
朱大典沉默不语,仿佛在思索祖大弼所言的真实性。高起潜沉不住气,主动问吴三桂:“吾儿,此事可否属实?”
刘烨听到高起潜这么称呼吴三桂,依稀记起来历史上吴三桂好像是认了个大太监做义父,难道就是这个高起潜?他忍不住朝吴襄看了一眼,只见吴襄脸上笑容可掬,一点也没有气恼的模样,心下不由感叹,这个当爹的心真大,看着一个阉人对着自己亲生儿子一口一个“吾儿”,居然无动于衷。
吴三桂回答:“回禀义父,祖将军所说句句属实。刘泽清阻挡我部攻击叛军之后,害怕我部看穿其真面目,调转头引着叛军冲击琼州营的阵列,意图一举冲垮琼州营。不料刘泽清过于轻敌,一脚提到了铁板,被琼州营的鸟铳加火炮打得溃不成军。但是其不轨之心已昭然若揭,如果不是勾结叛军,怎么会阻挡我部在先、冲击琼州营在后,件件都是‘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高起潜狐疑地盯着刘泽清,沉吟起来。比起刘泽清,他自然无条件相信自己的义子、相信关宁军。如果按吴三桂所说,不管刘泽清是不是真的勾结叛军,其战场上的所作所为都可以按军法处置,砍头都不为过。
吴三桂接着说:“正是琼州营拖住了刘泽清部和李九成部,我部才能顺利形成夹击之势,让二贼无路可逃。最终刘泽清侥幸逃脱,李九成被鸟铳打死,其麾下骑兵被我部全歼,无一人漏网。”
第377章 弃卒保车()
听了吴三桂的话,高起潜心中打定主意,不管事情如何,反正站在关宁军这边,便尖声说道:“朱大人,事情已经很明了,还不下令将刘泽清拿下?”
中军大帐众人听见祖大弼和吴三桂均一口咬定刘泽清“从贼”,高公公也推波助澜,都暗中摇了摇头,关宁军本就强横,深得巡抚和监军大人信任,现在又携大胜之威,不管是不是事实,刘泽清都会成为弃子,说不定小命都难保。山东、天津、河北等地的武将看着已经瘫倒在地的刘泽清,心中更是起了兔死狐悲之感。
朱大典没有直接给刘泽清的行为定性,而是转而询问刘烨:“刘参将,你对这事怎么看?”
刘烨回答:“回禀抚台,祖将军和吴将军所说的情形都是事实。至于刘总兵是不是从贼,末将初来乍到,也不敢妄下定论,一切自有抚台和高公公做主。”
朱大典点点头,表示明白了。他不是真的要征询刘烨的意见,而是试探关宁军和琼州营私下是否达成了统一口径。如果刘烨的回答与关宁军南辕北辙,他就要重新考虑如何处置这起“从贼事件”,免得造成平叛大军内部不合;如果刘烨的口吻与关宁军如出一辙,那么代表两支战力最强的部队达成了共识,那么就可以从大局出发,放弃基本上是光杆司令的刘泽清了——经此一役,琼州营的战斗力指数在朱大典心中扶摇直上,仅次于关宁军,无他,连眼高于顶的关宁军都承认琼州营的厉害,并且愿意分摊军功,说明这支广东客军是真的有两把刷子。
朱大典轻飘飘看了一滩烂泥般的刘泽清一眼,挥了挥手:“左右,把刘泽清拿下,听候发落。”虽然不到不得已的地步,身为山东巡抚,他也不想对山东本地武将下手,但是此刻的情形,弃卒保车才是最正确的选择。关宁军和琼州营可以帮他夺得平叛的最后胜利,而以刘泽清为代表的山东本地兵马显然不行。
刘泽清最后的期望也落空了,不知哪来的一股力气,奋而从地上站起,往朱大典的方向走了几步,哀求道:“抚台明见,末将是被冤枉的”
朱大典稳坐不动,倒是他旁边的高起潜站了起来,指着刘泽清厉声呵斥:“匹夫,休得靠近!人呢,都死绝了吗,还不速速拿下!”
几名抚标亲兵冲了进来,一把揪住刘泽清,牢牢抓住双臂,然后押了出去,刘泽清的哀求声由大变小,最后消失不见。
处理完“从贼”的义勇总兵,高起潜“提醒”朱大典:“朱大人,接下来是不是要商量怎么上报这次大捷了?”
所谓怎么上报,就是如何分配功劳。作为作战的一线部队,关宁军和琼州营要分配战功,而作为主帅和监军,朱大典和高起潜运筹帷幄的功劳也跑不掉,其余的武将和文官是不是要雨露均沾,分给他们几成的战功,就全看报捷的折子怎么写了。
朱大典呵呵一笑,不急不忙地回答:“报捷自然是要的,大军入境山东平叛已有两年的功夫,旷日持久,圣上已经发了几次脾气,这次大捷正好宽宽他的心。不过捷报怎么写,还是要和高公公好好商榷一番,从长计议,暂时就不在这里浪费诸位的时间了。”
原本都竖起耳朵的众人都失望不已,感情不当场开奖,要搞“暗箱操作”?不过这次的大捷主角是关宁军和琼州营,其余人能沾光是运气,沾不到光也不能怨天尤人,也没什么好争的。
高起潜性子比较急,恨不得当场就把关宁军尤其是义子吴三桂的战功,以及自己该得的功劳定下来,可是朱大典偏偏要“从长计议”,让他有些郁闷。不过对方点明了要和自己商量,给足了面子,也就随他去了。
朱大典面向众人,朗声道:“今日能取得如此大胜,既说明将士上下用命,奋勇杀敌,也证明圣上慧眼识人,用人不虚。如今李九成已死,叛军定然军心不稳、士气低落,正是一鼓足气攻下登州的好机会,诸位回营之后早作准备,三日之后拔营,围攻登州城!”
诸将打起精神,就算这次分不到多少军功,收复登州也是一次捞取军功的大好机会,纷纷应下:“末将遵令!”
正在众人逐一退出大帐的时候,朱大典看似无意地对刘烨说了一句:“刘参将练兵有方,作战勇猛,实乃圣上和朝廷之福,只可惜驻地在广东可惜了。”
刘烨心中一动,隐约捕捉到了朱大典话中的含义,不过此时此地不是挑明的时候,只是含糊应道:“不管南北,都是为朝廷效力,为圣上效力。”然后告退。
出得大帐,一名青袍官员闪身而出,挡住刘烨去路,低声说:“找个僻静地方说话,随我来。”正是山东巡按御史林天明。
刘烨也正好有事要和他商量,便随他转到一处无人经过的帐篷背阴处。
林天明提醒他:“你可知抚台临行前那句话的意思?”
刘烨试探着回答:“莫非有招揽之意,可惜我身在广东,不是他能左右的?”
林天明赞道:“果然伶俐。等平叛之后,河北、天津、辽东兵马都要各归原镇,山东本地兵马成色如何你是看到了的,依靠这样的废物收拾战后残局,压制各地饥民、剿灭叛军余孽、防止新乱产生,即使诸葛孔明再世,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刘烨点了点头,果然如此。当听到“压制各地饥民”时,心中暗喜,真是要打瞌睡就有人送上枕头。既然这是巡抚大人的心病,那么适时献上自己的移民计划就可以投其所好,免得绞尽脑汁寻找借口。
“那么,林巡按是否能为下官引荐,去私下拜访抚台?能安排在今夜最好。”
林天明摇摇头:“今夜不是好时机。各地总兵肯定走马灯一样轮流求见,既为此次的功劳,也为三日后攻打登州时的安排。起码要等到明日或者后日。”
刘烨想想也是,眼下的叛军成了各路总兵眼中的肥肉,登州城也是予取予求的香饽饽,安排攻城的先后秩序,都会影响到最后的功劳分配,自然是要提前给抚台打打招呼,要不然肉吃不到,汤都喝不到热乎的。
第378章 鸟铳换战马()
想到各路总兵都要削尖脑袋寻找机会攫取战功,刘烨忍不住问了一句:“依林巡按看,我求见巡抚时是否也要争取一番?”
林天明瞪了他一眼:“争取什么?争取攻城时去送死?”
刘烨尴尬一笑,“毕竟我也是武将,也要靠军功赢得晋升之资嘛”
“糊涂!”林天明低声喝道,“看在慕巡抚和文君的面子上,我提醒你几点,至于听不听就由你。第一,你已经有了击毙李九成的大功,只要接下来不犯错,凭借这份功劳升到副将问题不大;第二,不管叛军是否今非昔比,但攻城总要死不少人,你辛苦练出来的精兵就舍得去当炮灰?再说了,一次功劳不能太大,否则朝廷不好封赏,你这一次就算功劳盖过天,难道还能给你封爵不成?”
刘烨惭愧不已,毕竟是官场老手,几句话就点明了其中关键所在。既然一份功劳就能吃饱,又何必贪多求全?
“林巡按所言极是,我差点犯糊涂了。既然如此,攻城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我就不去和诸位总兵抢食了。”
林天明脸色缓和了一些:“孺子可教。你已有大功在手,只要和抚台多走动走动,关系亲近些,最后不会亏待你。”
刘烨心想,和朱大典关系亲近的最好法子就是接受他的招揽,成为他手中稳定战后局势的武力保障,只有自己人的关系才是最亲近的。不过这些话没必要和林天明在这种场合下详谈,当下不提,把话题扯到了家常上:“三日后拔营,是否在此之前把贵千金从长岛接来?”
“这个由你安排,接来也无妨,就暂时安置在你营中,等局势稳定,我就派人送她回家。”
刘烨苦笑两声,这保姆还是要继续当下去,估计要到登州收复之后了。
两人交谈完毕,为了避嫌,分头回营,毕竟让人看到负责粮草军械的巡按御史与外地客军武将来往过密总是不太好,尤其被山东武将看见,指不定编出什么难听的话来。
舅爷回营途中,不时遇到其他各营的参将、游击、千总之类的武官,无一例外都主动向他打招呼,与刚到沙河时对他视而不见的情形完全是天上地下的区别。刘烨心知肚明,武人之间只认拳头硬,谁的实力强,谁就能得到尊重,与关宁军联手全歼李九成一战打出了自己的名气,现在琼州营已经是全军皆知的强军了。
回到营中,刘烨找来林三,命他带着警卫队去长岛接林诗悦,连同岛津千代和日本武士一并接来,这样在营中两个女子可以作伴,也好给自己避嫌。这次出征,虽然岛津千代也跟了来,但是考虑到战场上不需要这种贴身保护,刘烨就把她也留在了长岛。现在既然要接林诗悦,那就一并都接来算了。
在林三临行前,刘烨再三交代,要保护林诗悦的安全:“现在我和她爹林巡按关系不错,林巡按也能给我们帮不少忙,要是他的女儿有个三长两短,我们也不好办,而且这条人脉线也就这样断了。”
林三拍着胸部保证:“请将军放心,莱州附近已经没有大股叛军出没,就算遇到零星溃兵或者山贼土匪,管叫他有来无回。”
送走林三后,刘烨也没有片刻安宁,因为吴襄、吴三桂父子找上了门。
来得好快,自己还没得来及想好怎么办呢!刘烨心里嘀咕着,脸上却笑容可掬,将两人迎进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