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明末之扬我中华-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分管陆军分校和海军分校。”

    众人羡慕地看着石英和高杰两人。刘烨不可能有太多时间过问军校的事情,那么石英和高杰就成了军校实际上的“话事人”。文人参加科举有座师,朝中大臣主持一届会试,中举的都是其门生,这就是一种政治资源,现在设立军校后,能够担任校长一职,也能获得与文人科举类似的人脉资源,届时军中各级军官都是自己的门生,在军队中的影响力可想而知。

    严光有些担忧,这样一来,两人对军队的影响力是不是太大了?尤其是石英,本身就是将军心腹,如果再兼任军校副校长,将来门生遍布各营各连,这样的影响力,如果要动了什么歪念,后果不堪设想。

    不过他的担忧有些多余,古人尚且知道分权制衡,担任过公司老总的刘烨又怎么会不知道这一点?虽然石英的忠诚毋庸置疑,但是合理的制度永远比人性更可靠。

    他清了清嗓子,继续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会有,军队人多了,难免良莠不齐。之前琼州营能够连战连捷,除了火器,主要就是靠严明的军纪。为了保证扩军之后的纪律和战斗力,军中还要设立军法司,专门负责维护军纪、惩处违纪之人,另外还负责军功的审核和上报。军法司司长由二团团长徐一凡兼任,但是还要另设副司长,负责日常的管理。”

    众人听明白了,石英以军事主官身份兼任军校副校长,而徐一凡以同样的身份兼任军法司司长,这就是再明显不过的制衡啊!

    严光仔细品味了一番,一个将来的门生遍布全军,影响力巨大,一个负责军功的评定和违反军纪的惩处,权力不小,这样就能互相制约,不会让一方独大,而且这种天然的对立关系也不会出现两方抱团的现象对于上位者来说,手下结成小团体绝非好事心里佩服不已,这位主公从贩卖私盐发迹,却比许多浸淫官场半辈子的高官还懂得腹黑和权谋之术,看来是天降奇才,注定是要登上那个至高无上位置的。他当然不知道,世上没有人生而知之,这位主公可不是什么盐贩子出身,是来自后世的企业老总。

    正在品味主公的人事安排时,话题又转到了严光自己身上。刘烨看着严光说:“行军打仗既要靠将士们在前方奋勇杀敌,也要依仗后方的运筹帷幄。我决定,把临时的参谋会议升格为军机参谋处,由严先生任参谋长,负责协助我分析军情、制定作战计划、调派军队。”

    众人哗然,又是一个重量级的人事安排,这神马军机参谋处,不明觉厉,听起来很牛逼的样子啊。

    严光按捺住心中的激动,谨慎地问道:“请问将军,这军机参谋处和石、徐两位团长的职权是否重叠,如何划分?”

    “不重叠,你负责总览全局,他们负责一线的战斗指挥,换句话说,你指哪,他们打哪!当然,重大的军事安排必须由我亲自同意。”

    严光心里乐开了花,这不就是自己毕生追求的境界吗?运筹帷幄之中、杀敌千里之外。

    刘烨看样子是做了充足的准备,马不停蹄再次抛出下一个任命:“一支军队的后勤保障是打仗取胜的基础,扩军之后,以往那种针对几百几千人的小而精的后勤供应方式已经不适应了,但我们又不能像鞑子一样靠抢劫保障军需,就必须建立强大的后勤保障机制。我决定,在军中设立军需局,负责武器、弹药、器械的产需调配和战时的保障供应,由孙先生主管。”

    众人闻言纷纷看向严光和孙元化,这就是另一种方式的互相制衡了,两大智囊一个管指挥,一个管军需,谁都不能压过对方。

第427章 与关宁军的交易() 
安排了石英、徐一凡这两大将领和严光、孙元化两个文人后,刘烨接着对直接隶属于自己的两支武装力量作出了改编。

    “林三的警卫队改名为近卫营,编制暂时按一个营核定,以后根据需要增加,负责我出行时和战场上的保卫;岛津千代手下的武士编为拔刀队,负责我的贴身护卫;秦天的特战队也要扩编,人数也暂时定在一个营左右,名称不变。这三支部队直接对我负责。”

    如果说琼海军是代表了整个团体,凝聚了所有人的利益,那么这几支武装力量就是直接为刘烨个人效忠了,类似于皇帝亲军。近卫营、特战队与后来的前锋营、骁骑营类似,拔刀队就相当于御前带刀侍卫。

    对于这种安排,所有人都能理解。从护卫队到琼州营,再到琼海镇,整个体系在刘烨的领导下蒸蒸日上,目标是什么大家都心知肚明的,虽然刘烨曾经亲口说过未必要当皇帝,做个天下兵马大元帅也是可以的,但是除了孙元化等个别人除外,所有人都把这个当做一种退路甚至是借口既然刘烨将来很有可能坐到九五之尊的位置上,那么未雨绸缪效仿皇帝建立亲军的雏形又有什么不可以。

    琼海军上层建筑的设计初步完成,基层的军官和士兵并不知道这些,他们只关心自己的职务和军饷都随着扩军升级了。

    原琼州营的两个营都是经历了数次战斗的老兵了,在这次扩军过程中,几乎人人都升职加饷了。石英、徐一凡从少校营长直接升为上校团长,其余人班长升排长,排长升连长、连长升营长,就算没有升为军官的也由一等兵变成了班长,挂了个“长”字,至于军衔,绝大部分都往上提了一两级。

    在屯田时期打架打出个赌约的蓝林和朱金虎如愿以偿结束了屯丁的身份,进入了琼海军,成为了两名新兵,开始了职业军人的生涯。

    身材高大强壮的蓝林原本以为弱的朱金虎会在残酷的军事训练中早早被淘汰,可是没想到这家伙居然坚持下来了,而且军中的伙食比山东逃难时强上百倍,吃得好练得好,一段日子下来,他还长肉了,看着比刚来临高那会结实了不少。一个月的新兵训练结束后,两人同时以优良的训练成绩,被分配到了琼海军第一团第一营,不过不在一个连队。

    与逞英雄、好面子的蓝林不同,朱金虎对于加入琼海军是抱着远大理想而来的,可不仅仅是为了所谓的赌约。他失去了父母至亲和一切,通过当兵改变自己的命运,让父母含笑九泉,成了他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动力。

    完成军队的扩编后,与关宁军约定的交易日期也到了。

    被派往山东完成交易的牵头人本来应该是孙元化。他负责军需这块,战马和枪炮都属于装备器械,都归他管。但是毕竟是被朝廷免职的前登莱巡抚,而且不来临高的话,其原本的命运是要下狱斩首的,公然出现在登州一带总归不太妥。于是孙元化另派了人选。

    这人选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居然是曾经刺杀刘烨未果的前昌华知县卢庚余。

    卢庚余当初刺杀失败后,刘烨在孙元化的劝说下,大度地放过了他,没有取其性命。卢庚余右腿已经残疾,又辞去了官职,原本是抱着同归于尽的念头来临高的,刺杀成功就慷慨就义,刺杀失败也从容赴死,根本没想过能活命,没想到孙元化出面保住了他的性命,并收留在府中。卢庚余通过这些日子冷静下来之后,那一股对琼州营和刘烨的无名之火也慢慢消散了。

    在滞留临高的这段日子,卢庚余感受到了临高日新月异的变化,看到百姓都能安居乐业,生活水准远胜昌华等县,加上孙元化的开导,他慢慢想通了:不管刘烨的做法如何霸道,临高百姓过上了好日子是实实在在的,而且必须承认,哪怕昌华县百姓为其挖矿,收入也比起从前好了太多。既然刘烨能造福百姓,又何必纠结于他的某些做法和处事方式呢?于是,卢庚余接受孙元化的安排,成了其属下,协助处理军械生产、调配的相关事宜。

    这件事孙元化也向刘烨做了报备。刘烨倒是很开明,刺杀的事情都过去了,卢庚余不过是一时冲动,彼此没有其他深仇大恨,多一个曾担任知县的文人为自己效劳自然是好事,他手下的读书人不是太多,而是太少。百草园倒是培养了一批苗子,但是多数是作为技术骨干培养的,缺乏行政管理人才,而且这些少年结束学业走上各行各业的岗位尚需时日。

    卢庚余代替孙元化前往山东,主要是为新成立的军需局调配和运送爱国者步枪和山地炮的,验收战马的另有其人,就是苏宏图在山东招纳的前宣府镇边军马威。

    马威帮助苏宏图制止了饥民冲击官府设立的粥棚之后,得到苏宏图的欣赏,建议他投靠琼州营。马威正值壮年,也不愿浪费在宣府打磨出的这一身本领,在得知了琼州营让人垂涎三尺的福利待遇后,毅然选择加入。苏宏图是石英的亲信,他推荐的人选得到了石英的重视,但是当时琼州营并无骑兵这个兵种,让骑术精湛的马威拿起步枪充任大头兵未免太浪费,于是石英把这事禀报给了刘烨。

    刘烨听到石英说了马威的表现和边镇经历后,非常的重视,加上当时已经和关宁军谈妥了枪械火炮换战马的买卖,便指定了马威为第一批骑兵的教官,至于招收骑兵和进行训练的地点则设在登州,以避免吴三桂所说的蒙古马到了炎热的琼州府出现水土不服掉膘的现象。反正登莱巡抚是刘烨的未来老丈人,在他的庇护之下暗自训练一支骑兵部队,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第428章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带着以军火换战马的重任,卢庚余和马威为首的一行人乘坐满载枪械火炮的货船,来到了登州。

    此时的登州已经不是之前乌云压城、百姓随时性命不保的那个叛军老巢了,逐步恢复了往日的生机。林天明别的不说,做事的能力还是有的,短短几个月就把满目疮痍的登州城打理的井井有条,依稀找回了当初北方重镇的影子。

    关宁军的人比琼海军还要积极,两天前就到了。得知刘烨的手下到来,林天明很给一行人面子,亲自出面在巡抚衙门接待,同时派人通知关宁军的人过来。在关宁军的人到来之前,热情地陪着卢庚余一行人说话。

    卢庚余是正经的知县出身,应付这类场面不在话下。他虽然性格倔强,为人正直,但不代表不通人情世故,对官场的迎来送往还是能应付得了的。马威和其余随从要么不善于与四品大员打交道,要么身份低微,应酬的担子就交给了卢庚余。

    林天明热情地告诉他们:“我知道你们将军和关宁军的这桩买卖。照规矩,战马不能私下买卖,关宁军的战马除非自用,否则到了山东地界,这些马都归太仆寺管。”

    卢庚余在偏远地方做了几年知县,对于朝廷的马政一概不知,闻言有些吃惊:“请问抚台,山东境内的马都归太仆寺管吗?我们换个地方交易成不成?”

    林天明笑道:“你能换到哪儿去?除了山东,京畿、北直隶、河南、辽东、平凉、甘肃等地的马政也是由太仆寺管理,所饲养和购置的马匹除了供给京营,其余由兵部调配。像你们这种通过辽东购买蒙古战马,再转运山东,绕过太仆寺,明面上是不合规矩的。不过现在马政废弛,很多规矩早就无人遵守了,太仆寺也只是个泥菩萨摆设,大明早就没人养战马了。你们这笔交易,只要不大张旗鼓,就算被人知道,也不过是睁只眼闭只眼而已,没有谁费力不讨好去兵部告状,或者向圣上参你们一本。你们只管放心去做就是”

    卢庚余松了口气:“原来如此。”

    “其实不光马政,鸟铳、大炮等火器也是由兵部统一管理,关宁军想要添置火器,按规矩只能向兵部申请,兵部依次上报内阁、圣上后再命人打造,然后拨付给关宁军。万万没有一个军镇私自打造火器再卖给另一军镇的道理。”

    这下卢庚余似乎有些明白了,他举一反三,试探地问:“只要没人去兵部告状,咱们悄悄地交易就是?

    林天明抚须笑道:“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嘛!”

    这时关宁军的人来了,居然就是吴襄和吴三桂两父子。两人满怀期待地进来一看,刘烨居然没来,来的两个人压根就不认识,估计是刘烨随便派来的手下。吴襄还好,一脸笑眯眯地,看不出喜怒,吴三桂毕竟年轻,当即脸色就不好看了。

    吴三桂年纪轻轻就从游击做到了参将,又背靠关宁军这棵大树,平步青云是迟早的事,心高气傲的很,除了面对与自己年纪相仿、而且独当一面的刘烨高看一眼之外,其余人都不大放在眼里,更别说几个无名之辈了。

    他斜眼看着卢庚余等人,慢条斯理地问道:“你们是刘参将的手下,他自己没来吗?我们关宁军可是有很大诚意的,我和父亲亲自押运战马千里迢迢来到山东,刘参将都不露个脸,谱也太大了吧?”

    卢庚余听出了对方的不满,想说些什么,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才能不卑不亢,毕竟他加入这个体系的时间不长,许多事情都不了解,怕说错话。

    林天明看气氛有点不太友好,就打起了圆场:“琼海镇初建,事务繁多,刘总兵可能忙不过来,也是可以理解的嘛”

    吴襄和吴三桂闻言一愣,琼海镇、总兵?这个年代通讯不发达,朝廷的圣旨到了临高,但是关于琼州开镇的消息还没有通过邸报传到辽东,加上关宁军对辽东之外的所有事都不怎么关心,吴襄父子这两个月又都在运输战马的路上,所以到现在都不知道这一切。

    看见这父子两人的神情,林天明反应过来,感情两人还不知道。他解释道:“琼州营前几个月剿灭浙江的倭寇和福建的红毛有功,刘烨已经被朝廷封为平南总兵官,挂龙虎将军印,加右都督,在琼州开镇,名为琼海镇。”

    吴三桂一滞,心中有些不是滋味。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对方年纪比自己大不了几岁,可是这升官的速度就跟打了鸡血似的,本来自己二十来岁就官至参将,也算青年俊杰一枚,但被这刘烨一比,就什么也不是了。之前山东平叛时,自己是游击,对方是参将,战后好不容易追上来了,好家伙,突然冒出一个总兵,而且是和自己舅舅祖大寿平起平坐的那种,不是什么杂牌总兵。

    吴襄眼睛一亮,脸上的笑容更多了,笑眯眯地说:“刘总兵年少有为,无法拨冗前来,派部下来也是一样嘛!反正都条款都谈妥了,无非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而已。”这年头,多个朋友多条路,刘烨造枪炮厉害,升官又升得快,值得下力气结交,些许面子问题,都是浮云。

    见关宁军这边没什么意见了,林天明便说:“两边都是与本抚并肩平叛的老相识,本抚别的事不能帮忙,给你们提供交换的场地,事后尽地主之谊招待各位还是能做到的。你们先忙,等忙完了本抚设宴款待诸位。”

    吴襄与卢庚余都道谢:“怎敢劳动抚台?”

    “应该的,应该的。”林天明客气几句后便以处理公务为由离开了。

    双方也不废话,直接去关马的地方进行交易。

    关马的地方在登州城南的马厩,这里原来是登州驻军豢养战马的地方,曾经还是骑兵参将孔有德的驻地,现在登州百废俱兴,营兵都在重建过程中,这马厩也就空了出来,被林天明拨给关宁军暂时使用了。

第429章 招募骑兵() 
当初双方议定的价码是二千把鸟铳、五十门山地炮交换战马一千五百匹。但是枪炮是死物,运多少过来就是多少,战马却是活物,途中稍不留意就会倒毙,为了保证这笔交易顺利进行,关宁军自掏腰包添加了两百匹战马,以免数量不足导致交易流产。途中果然死了几十匹马,好在关宁军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到了现在为止还有一千六百多匹,对于和刘烨的交易够用了,说不定还可以送一个人情,以后好办事点。

    得知了刘烨荣升总兵的消息后,吴襄的笑容就一直未曾断过,考虑到当时准备充分,多出来一百多匹战马出来,拉回去又费力,而且万一在路上出点意外就不好了,何不把这一百多匹战马送给不琼州军呢?又得到一个人情,好方便以后继续合作。打定主意,装出豪气的样子地说:“我们怕途中战马水土不服死得太多,多准备了一些,现在比预定的数量多出了一百多匹,也就不另行处置了,全部作为添头送给琼州营,哦不,送给琼海军,以表示我们关宁军的诚意!”

    不管对方的心里如何想,多出了这些战马是实打实的,卢庚余向两人道谢:“敝人代表将军谢过二位。”

    马威一见马就两眼发光,不等双方寒暄交代完毕,就径直走到马厩栏杆旁,抚摸审视着一匹匹战马,查看牙口以及马的状态。

    吴三桂眉毛一挑:“哟,一看这位的架势就是行家,怎么样,我们这些马不错吧?”

    马威没有立即回答,而是一口气查看了十几匹马后,才点点头回答:“都是上好的蒙古马,牙口整齐红润,肉满膘肥,而且多半是五六年的马,不是幼马,来之则用。”

    吴襄笑眯眯地说:“这位老弟果然是行家。为了表示我们的诚意,我们这批马都是在蒙古人那里精挑细选的,仔马不要,老马也不要,全都是壮年的成马。”

    卢庚余对如何甄别马的好坏一窍不通,全靠马威,见他说好,就放下心,对吴襄说:“吴老将军,枪炮都在船上等待卸货,不过敝人建议不走陆路。虽然火枪、小炮都不算重,比兵部拨付的鸟铳和大炮轻得多,但是数量多了也沉,运输终究不便,还是直接在码头卸货换船转运走海路更便捷。”

    吴襄父子二人对视一眼,觉得这个说法有道理。他们押运马匹不需要太多民夫,随行的都是骑兵,把枪炮运回辽东则不同,不仅需要大量马车,还要雇佣大量民夫,多了许多手脚。

    吴襄说:“可是我们这次来,没有准备船只,仓促之间,又上哪找这么多船呢?”辽东处在内陆,出海口旅顺又被鞑子挡住,平时根本用不上海运的货船,就算想到这一点,也凑不出几条船来。

    卢庚余主动示好:“既然关宁军愿意多备马匹防止损耗,我们也愿意拿出诚意来。枪炮就不要卸下船了,直接运往辽东,往返的开销人工全由我们负责,关宁军只需要安排人手到码头装运即可。”

    吴三桂大喜:“这样最好不过了。不过走旅顺不安全,就到天津大沽上岸,再转陆路,也省了不少路程。”

    吴襄笑得更是眼睛眯成一条缝:“贵部这么有诚意,以后还有合作的机会。请转告刘总兵,如果还需要战马,关宁军随时可以提供方便,不管是用银子还是枪炮都可以商量。”

    卢庚余也笑着对吴襄说道:“好说,好说,以后肯定要唠叨唠叨的。”

    双方把战马交割完毕,议定了货船出发的时间后,吴襄和吴三桂就返回住处了。

    等吴氏父子走后,马威好奇的问道:“卢先生,咱们对关宁军这么示好作甚?反正就是一锤子买卖,以后大路朝天各走半边。”

    卢庚余摇了摇头:“临走的时候,孙先生再次交代过,说将军很重视战马,而且通过关宁军买战马是我们眼下唯一靠谱的途径,以后说不定还要靠他们买马,与他们的关系要处好一点。孙先生给了我一点相机行事的权限,只要咱们不吃亏,给他们点小恩小惠不妨事,包括出船帮助他们运送枪炮。”

    “既然是将军的意思,那我就不多嘴问了。”马威是刘烨亲口许诺的骑兵教官,只要训练骑兵的事情做好了,一个千总的位置是跑不了了,对于继续购买战马扩编骑兵,他自然是乐见其成。

    两天后,吴襄和吴三桂乘坐琼海军的广船,押运满船的枪炮离开了登州,往天津方向去了。马威和卢庚余就留在登州,招募人手,组建骑兵。

    山东毕竟是经历过战事的地方,不是承平已久的南方,而且朝廷在山东境内推行过马政,不少百姓有养马的经验,也会骑马,算是有些底子,培训起来也容易些。卢庚余请求林天明以登莱巡抚衙门的名义在登州、莱州、青州等地广告示,以重饷招募骑兵,半个月下来,也有不少人报名。

    但是马威挑人的标准很苛刻,他自己是宣府夜不收出身,看不上资质太过平庸的人,年纪大点、身体弱点想来混日子的也不要,严格的筛选后,至少刷掉了一半以上,最后只剩下不到四百人。

    卢庚余看到这情况非常的着急:“你这么选人,猴年马月才能组建起一支骑兵啊?将军和孙先生对我们寄予厚望,我们可不能把事情办砸了。”

    马威也很委屈说道:“山东这几年叛军作孽,死的人太多了,我们招人的地方又只限于东三府,能选出这些人就不错了。我不严苛些,才是真的对不起将军呢!他要的是能打硬仗的骑兵,我要把那些走路都不利索的老头子和病秧子招进来,打仗是不用指望了,咱们还得给他们治病养老呢!再说了,不少青壮都迁移到琼州府去了,挑选的余地又小了些”

第430章 雪中送炭() 
听了马威的解释,卢庚余觉得也有道理,他沉吟道:“你说得没错,不过收拢饥民去琼州是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