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明末之扬我中华-第1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潘达绷着脸,表面上看似乎不为所动,其实内心已经翻江倒海,额头上也流下了冷汗。

第592章 硬扛还是认怂?() 
潘达在天津卫三年,知道只要温体仁还是首辅,自己就不会有重返京城的那一天,颇有些自暴自弃,除了捞银子,就是和小妾厮混,两耳不闻窗外事,对于刘烨的这些“斑斑劣迹”还真是不知道。一个布衣时就敢关押知县、逼总督辞任,受抚后连南京神机营都敢怼、镇守太监都敢烧死的人,还有什么是他不敢干的?

    他并不怀疑这些事情的真实性,涉及南京镇守太监这样的人物,是造不了假的,如果是假的立马就会戳穿。只是碰到这样一个人物,该如何应对?硬扛还是认怂?

    就在潘达纠结之际,秦天也来凑趣:“将军,要说得罪人,林三也不差。当初被皇帝召见时,稀里糊涂打了一个叫太监,一直追了几个殿,听说叫曹什么淳,还是什么东厂厂公”

    “啪”的一声,潘达重重坐到了椅子上,脸色已经变了。要说文官最害怕的是什么,那就是厂卫了,尤其是东厂,简直是文官心目中的噩梦。而眼前这个壮汉却在皇宫内院把东厂提督太监曹化淳打了,居然还安然无恙,这都是些什么人啊?

    潘达决定认怂,自己不过是个政治斗争失败、远离权力中心的兵备道,脑袋不比两广总督、镇守太监、东厂厂公这些大佬更硬,俗话说“秀才碰到兵,有理说不清”,面对这群蛮不讲理的武夫,还是忍让一些,不吃眼前亏为妙。这支客军要借粮,就让他们借好了,就算事后不归还,自己也有的是办法补上这个缺口,就当花钱消灾了。

    他有气无力地说道:“既然贵部是为了抗击鞑子,本官没理由不支持,明日我就命人盘点粮库,调拨部分粮草暂借给贵部,还请回去耐心等待一日”

    眼见目的达成,刘烨很满意,拍了拍潘达的肩膀,“潘大人识大体、顾大局,很好,很好!”然后带着大伙转身出门。

    转身走到门口时,严光说了一句话,声音不大,却被潘达听到了。

    “将军,其实对付兵备道这种芝麻小官,以您和首辅的关系,只要找到他发句话就行了,何必大动干戈”

    “杀鸡焉用牛刀,没必要这么折腾”

    原本焉了的潘达一听到这话,顿时怒火中烧,原来这个总兵官是温体仁那个老匹夫的人!

    一想到自己沦落到天津卫这个穷乡僻壤,断送了大好前程,最好的结局也不过是赚些银子回家做个富家翁,封疆大吏、入阁拜相这些荣光从此与自己毫无关系,潘达就恨温体仁入骨。

    仇恨瞬间取代了畏惧,潘达咬牙切齿地目送刘烨等人离去,心中打定了一个主意。

    刘烨不知道这个变化,出了兵备道衙门大门后,他叮嘱林三:“既然粮草没问题了,接下来就是调动天津、保定一带的兵马协助我军阻截阿巴泰。你去过京城、也进过皇宫,轻车熟路,赶紧带着首级入京,找到温首辅,让他说服皇帝,命令兵部认可咱们这次行动,并调令周边的军队配合我军作战。”

    林三应下:“是,将军,属下立刻就出发。”

    “记得,最迟在三日之内,要把兵部的命令带回来,别错过阿巴泰途经天津的大好机会。”天津离京城只有两百多里,骑马日夜兼程,理论上三天是可以来回的。

    “遵命!”

    离开兵备道衙门后,天津卫指挥使徐忠主动找到刘烨,称营房已经腾出来,只等琼海军入驻。

    这样的办事效率,让刘烨很满意,只有休整好了,才有力气和后金拼命。他本想开口致谢,转念想了想,卫所虽然糜烂,但是徐忠是天津的地头蛇,说不定还能帮上什么忙,不如给点实际的表示谢意,拉拢一下。反正也花不到自己的银子,借花献佛而已——每次打了胜仗都有丰厚的缴获,上次打流寇是,这次打鞑子也是,船上好几百口箱子,都是鞑子抢来的金银细软。

    “有劳徐指挥使了。我军临时驻扎天津,人生地不熟,少不了还要麻烦徐指挥使,稍候我让人送些广东带来的土产到府上,以表谢意。”

    都是官场上混的人,徐忠自然也知道所谓“土产”是什么意思,刘烨这种级别的人物不可能真的从广东带几条咸鱼来做礼物,定是黄白之物,大家心照不宣而已。他大喜过望,传闻平南伯能打仗,也跋扈的很,没想到还是挺好打交道的,连忙推辞:“举手之劳而已,怎么敢收平南伯的土产?”

    安排营房对他而言真的只是举手之劳,天津三卫和其他卫所一样,军户逃籍和吃空饷现象严重,诺大的卫所营房其实没几个兵,很多军户都是各有住处,除了种的地是卫所的,与寻常农户没有什么区别,只需打扫打扫,营房就腾出来了。

    刘烨笑道:“徐指挥使不要客气,往后几日要劳烦你的地方多着呢。”

    第二日,刘烨派秦天带人去找潘达调粮草。原本以为是说好了的,板上钉钉的事情,没想到秦天却扑了个空。

    “将军,兵备道衙门大门紧闭,兵丁也都不见了,据看门的说,潘达去天津三卫巡视,点检兵马、发放粮饷去了。”

    刘烨有些奇怪,昨天不是把潘达已经震住了吗,为什么还会这样?点检兵马、按人头发放粮饷,本是兵备道的份内之事,但是早不去晚不去,偏偏在这时候去,就有些蹊跷了。况且潘达在天津卫已经呆了三年多,天津三卫有多少实额、领多少空饷,难道还不知道,为何还要做这官样文章?

    他不知道潘达和温体仁之间的矛盾,也不知道事情坏在严光一句话上面,不清楚来龙去脉,自然弄不懂潘达的心思,只好吩咐杨由基:“让人盯着兵备道衙门,巡视三卫、点检兵马估计也是走走过场,今天不在,明天总会回来的。”

    可是秦天派人从早蹲到晚,第二天大门还是紧闭,潘达似乎人间蒸发了。

第593章 崇文门外小鬼难缠() 
找了一天多没发现潘达的踪迹,这下刘烨终于明白潘达是故意避开了。天津三卫都在卫城附近,潘达再怎么磨蹭,一天时间都该回衙门了。

    刘烨怒了,拍案而起。“给我派人去天津三卫找,天津卫总共只有这么大,就不信找不着他。发现潘达后,动手把他‘请’回来!”既然好好说不管用,就要撸袖子上了。

    京城。

    林三快马加鞭赶到了京城,本想快点找到首辅温体仁,办好将军交代的事,没想到九门戒严,城门紧闭,根本没法进去。

    他来到崇文门外,守军看到他带领不少兵马靠近,连忙高声喊道:“鞑子入寇,京师戒严,任何人不得入内。来者何人,勿再靠近,否则我们放箭了!”

    林三回答:“我是广东琼海镇千总林三,负责押送鞑子首级进京,快打开城门让我进去。”

    城上守军仿佛是听到了天底下最好笑的事,纷纷嘲笑起来。

    “还鞑子首级呢,你以为在路边捡大白菜呢?兄弟们吃了这么多年的饷,连一个鞑子首级都没见过。谁都知道现在鞑子主力在顺义一带,你一个广东的千总,又哪来的鞑子首级,说大话也不怕闪了舌头!”

    林三忍住脾气,耐心解释道:“我们在山东和鞑子贝勒阿巴泰打了一仗,杀了几千鞑子和蒙古人,还没来得及报捷,现在连人头一并带来了。”

    城头的笑声更大了,有人讥讽道:“你说打败了鞑子贝勒阿巴泰,我还说我打败了鞑子大汗皇太极呢!空口白牙胡说一气,谁不会啊?”

    林三不耐烦地说:“跟你们这些不清楚,快去禀报你们上官,让他来跟我说。”

    这句小喽啰刺激到了城头守军,笑声停了下来,一个:“我们上官不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来,你打哪来就打哪回吧。”

    林三没想到这些守军油盐不进,怒不可遏,喝道:“我除了押运首级,还要向皇帝请求调兵,和琼海军一起夹击阿巴泰,军情紧急,耽误了大事你们担不起责任!”

    那个小旗阴阳怪气地回答:“还要找皇上调兵,好大的口气!既然是这样的大人物,我们也不敢怠慢,你等着,我们去通报。”

    林三问:“通报要多久,半个时辰够不够?”

    “这可不一定,我们禀报给当值的把总,把总再禀报给守备,守备再禀报给参将,参将再禀报给负责崇文门、正阳门防务的京营副将,层层报上去,快的话三五天,慢的话十天半个月,你如果有耐心,可以慢慢等”

    林三明白过来,这是在消遣自己,这些人根本没打算帮自己通报。他眼中露出凶光,手伸到腰间去摸手铳,嘴中说道:“如果你们不愿禀报上去,那么劳烦向当朝首辅温大人府邸捎句话,就说琼海镇刘总兵有话带给他。”

    守军们哄堂大笑,那个小旗笑道:“一下要找皇上调兵,一下要给首辅带话,来头这么大,我们好怕啊!可惜我们都是小喽啰,没资格见到首辅,所以你这句话恕我们没法带到。”

    终于失去耐心的林三拔出了手铳,对准城头,大喝道:“你们这些不识好歹的喽啰,非要逼我动粗吗!”随行的士兵也纷纷端起了手中的爱国者步枪,对准了城头。

    守军都是皇城根下的人,见多识广,知道这些是鸟铳,射程和威力都比弓箭大,不敢怠慢,纷纷张弓搭箭瞄准城下,两方迅速进入了对峙,气氛一下子变得非常紧张。那名小旗喊道:“敢在京城亮家伙,吃了雄心豹子胆了,想造反不成?”

    这边动静太大,惊动了附近城墙巡视的一名京营守备,他来到崇文门城楼,问道:“怎么回事?剑拔弩张的,是鞑子来袭吗?”

    小旗讪讪地回答:“大人,城下有个失心疯的家伙,自称姓林,是广东来的千总,有鞑子首级要献入京,还说有重要军情禀报皇上和首辅。这么离谱的话咱们怎么能上当,也不知道他是不是鞑子派来的细作,盘问两句就恼羞成怒,还亮家伙兄弟们身负守城职责,被鸟铳指着,自然要有所动作了”

    守备负责崇文门一带的防务,闻言不敢大意,来到墙边喊话:“下面是林千总吧?我是京营神枢营守备,也姓林,都是本家,你先把鸟铳放下,京师重地,真打起来大家都不好交代。”

    林三见总算来了个肯讲道理的,看样子官还不算太小,松了口气,放下手铳,尽量把语气放缓,答道:“这位兄弟,我是琼海镇千总。我们琼海军在山东与鞑子贝勒阿巴泰打了一仗,阿巴泰败走,现在我们走海路抢在他前面,想在天津阻截他。这次来京师有两个目的,一是向皇帝献鞑子首级,二是来请兵部的命令,调动天津一带驻军协助我们打鞑子。还请开门放我们进来,要不然帮忙通报一声告诉首辅大人也行。”

    林三毕竟是少数民族出身,不懂汉人的套路,更没有政治经验——无论是搬救兵还是献首级都是大事,都必须按官面程序走,不能一上来就急吼吼地直接找首辅。首辅虽然官大,权力接近于前朝宰相,但名义上还是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高级秘书,不能直接出面处理这些事情,很犯忌讳,容易引起皇帝猜忌、言官弹劾。

    不过他运气不错,这个与他本家的守备与温体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能够做到守备一职,温体仁也出力甚多,虽不算首辅的门人党羽,但也算军中亲近首辅的派系。听到林三口口声声提到首辅,林守备明白肯定这个林千总和其身后的总兵肯定与首辅有某种不足为外人道的关系。他说道:“如果属实,自然会开门。我现在命人放下一个筐子,请林千总将腰牌和几个首级放在筐子中,等我们查验无误后再打开城门。鞑子离京城不远,兄弟职责所在,勿怪。”

第594章 入城() 
只要对方愿意开门,查验什么倒是无所谓,林三取出特意带在身边的琼海镇千总腰牌,再命人拿出几个装着首级的木盒子,放在城头垂下的筐子里一并带上去。

    林守备先看了腰牌,对方果然是琼海镇千总,再亲手打开盒子,里面果然是鞑子首级。

    明末杀良冒功的现象非常猖獗,为了领赏,甚至有人学会了一门手艺,把普通汉人百姓的头颅改头换面变成鞑子首级。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为了验明这种伪装的首级,军中很多人也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通过观察头皮、牙口、颧骨等特征,就能分辨出是真鞑子还是假鞑子。

    林守备查验后,发觉几个木盒子里装的都是真鞑子,惊讶不已。明末的规矩,一个鞑子首级就能换一百两赏银,三个首级就能换个把总的前程了,看来这个广东的千总没说谎话,他们打仗还真有两把刷子。

    他羡慕地看了这些首级几眼,然后下令:“打开城门,放他们进来。”

    经历过一番小小的波折后,林三终于进了京城。

    那名京营的林守备守在城门口,等林三进来后,靠近他小声耳语:“林千总,这么多鞑子首级,只要献上去肯定惊动圣上,如果你不按规矩来,直接奔首辅去,本末倒置,你们和首辅都会有些麻烦”

    林三人虽然粗犷,但是粗中有细,略一思索,也想明白了其中的关键。任谁做皇帝,都不希望手下打成一片,自己什么事都蒙在鼓里,尤其是献首级这样长脸的事情,肯定要给皇帝脸上贴金,自己如果带着首级往首辅那跑,皇帝知道肯定会生气。

    他感激地对林守备说:“多谢兄弟提醒!我粗人一个,很多事想不周全。”想了想,在身上摸了摸,掏出一片金叶子——这是处理鞑子尸首时,顺便从鞑子身上翻出来的,当时留下两片也不过是觉得打造得精致,很好看,也不知道鞑子是从哪个达官贵人家中抢来的——递给了林守备。

    “兄弟,好人做到底,不妨指点下该如何做?”

    林守备眼睛发亮,瞟了一眼金灿灿的金叶子,然后接过迅速收起来,口中说道:“这个容易。你带着部下和首级直接去兵部衙门,照实说便是。同时派人去首辅大人府上报信,让他老人家第一时间知道这件事,到时不管是内阁商议还是直接报圣上,就有了回旋余地。要是不认识路,我派两个手下,一个带着你去兵部衙门,一个带着你手下去首辅大人的府邸。”

    “好,就这么办。多谢兄弟。”林三谢过之后,带着人穿过崇文门,在林守备派出的人带领下,兵分两路,分别奔向兵部衙门和首辅府邸。

    城墙上的守军亲眼看过鞑子首级后,不敢再出言讽刺,只是站在墙上,羡慕地看着装满了首级的马车过了一辆又一辆,这些首级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林三让护卫队的一个队副黄敢带着首级去兵部衙门,自己则在京营林守备派出的人带领下直奔首辅温体仁的宅邸。

    他来的不是时候,这个点温体仁还在文渊阁。温体仁上班打卡非常积极,早出晚归,离皇帝越近,就越能掌握皇帝的心态和动向。

    在门房问了温体仁的去向,得知首辅一般酉时才会回府,林三很失望。将军让自己三日内带着兵部的调令赶回天津,这路上已经耽误一天多时间,等温体仁又要耗费半天时间,一晃两天就过去了,三日之内如何能赶到?

    他急得团团转,忍不住问门子:“能不能进宫给首辅大人递句话,让他早点回来?”

    门子像看傻子一样盯着他,嗤笑道:“老爷日理万机,在内阁处理国家大事,怎么可能因为你一句话就跑回来?你要是急的话,自己进宫去找啊!”

    俗话说“宰相门前七品官”,首辅与宰相地位类似,连带着府里的门子也心气颇高,他边说边打量这个铁塔般的汉子,心里腹诽:白长了这么大块头,一点规矩都不懂,不给门包也就算了,张口就让首辅回府,以为自己是什么人啊?他甚至都懒得问林三是什么人。京师文武官员多如狗,来首辅府邸拜访的人络绎不绝,巡抚、总兵也常见,像这样级别的武将根本排不上号。

    林三在战场上如猛虎下山,所向披靡,可是到了迎来送往的场合却觉得束手束脚。他见门子不愿带话进宫,自己没有召见也无法进宫,眼看着只能傻等,白白消耗时间,又急又气,在门房来回转圈。

    一名机灵点的士兵悄悄提醒他:“队长,是不是该给点好处,门子才会办事?”

    林三顿时醒悟。汉人都说“有钱能使鬼推磨”,在崇文门口给了那黄守备一片金叶子,人家就格外热情,还主动派人当向导,这门子虽然地位不高,可是却是决定自己能否见到首辅的关键人物,是该给点甜头。

    他问身边几个士兵:“身上有没有银子?”

    几名士兵在身上掏出了几锭散碎银子,凑了十两左右,递给了他。

    林三走到门子面前,挤出一丝笑容,把银子递过去,说道:“走的匆忙,身上没带多少银子,麻烦帮帮忙,我真的有非常要紧的事求见首辅。”

    门子掂量了一下,这把碎银子差不多有十两,很不少了,顿时就有了笑容。他把银子收好,问道:“这位军爷是那个营头的,身居何职,找首辅究竟是什么事啊?”

    “我是琼海镇的千总,姓林,来找首辅是为了请他说动皇帝调天津的兵”

    “琼海镇?”门子愣住了,继而站了起来,“可是广东那边的琼海镇?为什么不早说?”

    林三有些无语,你刚才也没问啊,眼睛都看天上呢。

    门子有些慌张。老爷曾经再三叮嘱过,凡是广东琼海镇来人找他,必须第一时间通传,哪怕在宫里当值也要及时告知,谁要耽误了事,打一顿板子扫地出门。

第595章 秘议() 
门子自然不知道老爷和琼海镇之间是盟友关系,他只知道如果误了事,自己这份很有前途的职业可能会不保。他反应也快,对林三交代:“军爷不嫌弃的话,就在门房等着,我去找老爷。”

    林三还以为是银子起了作用,松了口气,点头道:“很好,我就在这里等。”

    此刻,温体仁正在文渊阁内翻阅各地送来的奏章。

    内阁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帮助皇帝阅览奏章,提出初步意见,写在纸上,这叫“票拟”,然后经过司礼监审阅后,由秉笔太监用朱笔批改,也就是俗称的“批红”,层层审阅后,到达皇帝手中,由皇帝圣裁。

    温体仁自就任首辅以来,逐渐掌握了内阁的话语权,次辅吴宗达明哲保身,其余几人要么事不关己,要么紧跟他的步伐,不说一言堂,至少内阁的票拟基本上体现的都是他的意志,只要司礼监不半路“截胡”,他的意见多半会被崇祯采纳,这是最能体现一个首辅地位和权势的地方。所以每日翻阅奏章,是他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整个内阁除了翻动奏章的“哗哗”声和撰写票拟的“沙沙”声,非常安静。突然一个当值的侍卫走到门边,:“首辅大人,玄武门那边的弟兄传话过来,说你的家人有急事在找您,您看是带句话过去,还是先打发走”

    内阁中所有的人闻言都停下了手中的事情,目光全部盯着温体仁。

    “胡闹!”温体仁把毛笔重重拍在案几上,“没看见我正在处理政务吗?我家里人不懂事,你宫里当值的也不懂规矩,还陪着他们胡闹?有什么事能比国家大事更重要,有什么事等我回去再说!”

    侍卫缩了缩头,心里觉得很委屈。要是不通报,首辅事后恐怕会责怪,通报了吧,还要被扣个不懂规矩的帽子,在宫里当差真是进退两难。他讪讪地说:“小的这就把首辅大人的话带过去”

    他转身正要走,温体仁似乎漫不经心地问了一句:“我家人有没有说什么事啊?”

    侍卫想了想,回答道:“好像是说广东那边来了人,有很紧急的事情”

    温体仁眉头跳了跳,这是他事先给府里人安排好的说辞,广东来人就是指琼海镇,免得让同僚知道他和刘烨之间的关系。现在鞑子在北直隶肆虐,京城戒严,这个节骨眼跑来找他,肯定是有大事。

    他摆了摆手,“知道了,你退下吧。”

    等侍卫走后,他又开始专心致志地阅读奏章,似乎什么事都没发生过。内阁其他人见没有热闹可看,也都提起了笔各做各的事。

    过了一会儿,温体仁皱起了眉头,伸手按住额头,轻声呻吟了几声。一旁的吴宗达见状,关切地问:“长卿身有微恙?”

    温体仁轻声说:“不知是不是昨日感染风寒,今日看了几本奏折,忽然觉得头晕脑胀,眼冒金星”

    吴宗达关心地说:“既然感染风寒,不可大意,赶紧去找个郎中诊治要紧。”

    “可是还在当值”

    “无事,这里有我呢,你放心去便是。”

    其余人听到了对话,纷纷表态:“阁老身体要紧,这里有我们呢。”不管他们真心还是假意,反正姿态是要做的。

    温体仁感激地说:“那就有劳上于(吴宗达的字)和各位同僚了。哎,上了年纪,身子骨比不了年轻人了。”

    战战巍巍走出文渊阁后,温体仁立刻挺直了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