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明末之扬我中华-第2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呵呵,重心向北倾斜是毫无疑问的。”刘烨笑道,“至于具体怎么操作,不是打下京城这么简单的,否则咱们上次承天门兵谏就可以做到了。一方面,西北的流寇和辽东的鞑子,甚至山海关的明军,都是咱们要防备的对象;另一方面,如何稳定局势,不让天下陷入长期动乱,更是一个大考验。向北方进军,是一个庞大的工程,绝非打一两场仗这么简单。”
朱大典赞道:“侯爷说得有理。革故鼎新之际,往往是群雄并起、天下大乱之时,如果只顾埋头打仗,最多也只是个楚霸王,考虑周全、运筹帷幄,才能像汉高祖一样取而代之,开创一个盛世皇朝。”
刘烨眉毛一挑,笑道:“延之先生,你一年前还是朝廷的漕运总督、凤阳巡抚呢,为何现在赞同我行大逆不道之举?”
朱大典毫不犹豫地回答:“今上绝非圣明之君,如今只是勉力支撑而已。如果鞑子和流寇去掉一个,朝廷还能应付得来,可是两边都不是省油的灯,大厦将倾也只是迟早的事,更别说还有侯爷您在一旁虎视眈眈了。良禽折木而栖,侯爷给了我一条康庄大道,我为何还要走朝廷那条不知何时会垮的独木桥?”
“哈哈,延之先生说得好,识时务者方为俊杰。”
接下来的几天,刘烨又在徐一凡的陪同下,视察了屯丁编练的新军,和新建的台南军营,还随同林传宗登上了武毅级战舰,勉励了一番舰队官兵。
结束了为期六天的台湾视察之行后,刘烨乘坐“扬明”号又回到了临高。
回到南园的第二天,刘烨马不停蹄召集严光和王启年等人商议琼海军下一步的计划。由于亲眼见证台湾的垦殖势头良好,他有了底气,北上的计划可以加快脚步了。
他首先问王启年:“李自成那边有什么动静?”
王启年回答:“李自成的实力急剧扩张,听刘黑子和张革明两边报来的消息,他似乎在谋划打下一个大城池,目标好像是洛阳。”
刘烨眼睛一亮,这是好事,李自成打下洛阳,就能打乱朝廷的军事部署,而且极大地鼓舞闯军的士气,怂恿他攻进京城就更容易了。
“很好,让刘黑子煽动李自成攻打洛阳,有什么困难,我们能帮就帮,也可以适当给点甜头,比如多给点枪炮什么的,务必让他在两月之内,攻下洛阳。”
严光问:“将军为何这么急?”
“这不叫急,是从被动变为主动。”刘烨解释,“以前咱们是顺从大势,小心翼翼地发展。现在琼州、两广、山东、台湾都在咱们掌控之下,又能源源不断得到流民,地盘、人口都不缺了,而且台湾的粮食产量和前景很是喜人,加上两个税关收入稳定,现在咱们要钱有钱,要人有人,粮食储备充足,不管是与朝廷还是鞑子拼消耗都拼得起了,完全可以主动推动天下大势朝咱们预想的方向发展。”
严光领悟得很快:“将军的意思,是推着李自成往北走,京城攻破的那一天,就是琼海军大举北上的时候?”
“正是如此。不过咱们的准备要做在前面,不能等崇祯死了才急急忙忙北上。我的想法是:一面推动李自成往北走,一面集结大军,枕戈待旦,必须保证在京城被攻破的同时到达,让动荡减弱到最低程度,为咱们掌控中枢、号令天下创造条件。”
严光懂了:“李自成做掉皇帝之后,咱们就来个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刘烨笑了:“严先生所言深得我心。”他接着问王启年,“鞑子那边动静如何?”
“回将军:楚生昌带着人已经混入了鞑子那边做了包衣,接触的层次太低,打探不到确切的消息,不过各牛录之间盛传,鞑子伪皇为了洗刷上一次入寇失败的耻辱,正在筹备一次更大的入寇计划,分成两路,一路由睿亲王多尔衮统领,另一路由成亲王岳托统领。”
刘烨想了想,说:“入寇对于鞑子而言,就是来抢劫的,亲王、贝勒要战功,甲兵、余丁要财富和奴才,这对他们上上下下都是大事,空穴不来风,他们不会无缘无故瞎传,十有**是真的了。不过鞑子人丁不旺,上次阿济格和阿巴泰损失惨重,镶白旗和正蓝旗都伤了元气,总要时间恢复,补充实力,而皇太极为了平衡,也不可能抛下两旗,只从其余六旗派兵,就算阿巴泰肯,阿济格也不会肯,再说正蓝旗的旗主还是皇太极的儿子豪格这样一来,这次入寇可能不会太快,今年是不可能了,明年的可能更大,甚至拖到后年也不是不可能”
严光说:“万一鞑子不管不顾,今年就动手,到时局势岂不是乱成了一锅粥?这对咱们不利啊!”
“你说得在理,也不排除这个可能。”刘烨想,历史已经因为自己发生了改变,原本这次大规模的入寇本应该是在阿济格和阿巴泰之后的第三年,中间隔了两年,可是现在也有可能提前。到时闯军和清军齐聚京城,自己再一头扎进去,就成了三方混战了,局势就不受控制,自己的计划也会被打乱。
考虑一番后,刘烨决定做两手准备:“为了防备这个可能,咱们双管齐下,驱使李自成北上照常进行,另外,派一支部队攻占东江镇,然后做出登陆金州、袭扰鞑子腹地的态势,牵制其大军南下。就算不能拖住鞑子主力,至少要延缓他们大举入寇的步伐。”
“可是派谁去?”严光为难道,“苏将军在山东,徐将军在台湾,石将军拱卫琼州本土,各有各的任务,哪个都离不得。”
“你忘记了一个最佳的人选。”刘烨笑了起来,“李飞组建陆战队,正好去东江练练兵,还有海军掩护,没有比这支部队更合适的了。”
第709章 朝鲜水师的龟船()
李飞站在永乐级战舰“山东”号的船头,眺望着远处的海面。
这是他带领新成立的陆战队离开博辅的第二十起随行的还有“山东”号和八艘武毅级战舰组成的特遣舰队。刘烨给他的任务是占领皮岛,以此为基地对辽东腹地发动几次袭击,未必要造成多大的伤害,主要是让清军产生顾忌,延缓、强制清军南下的步伐。
“你要做的就是告诉皇太极,我来了,就在你屁股后面,随时可以爆你菊花,就问你怕不怕!”刘烨的原话是这样的。
“这次你们陆战队配备的是最新的线膛枪,我把它命名为爱国者九年式步枪,射程和穿透力远远超过爱国者三年式步枪。你在作战中的具体效果和使用感受,要及时总结,反馈给我,我好作出改进。对了,顺便告诉你,这种枪的子弹不能保证互相换用,也就是一人一枪专弹专用,每次行动时记得带足弹药,尽量不要使用旁边战友的子弹。当然,紧急情况下也可以试试,但是用了别人的子弹出现哑火或者炸膛,别怪我事先没提醒”这是梁小明临行前的叮嘱。
有强大的舰队保护,有最新的武器,加上优中选优的精锐士兵,李飞很有信心完成牵制清军的任务,尽管陆战队目前的编制只有一千人。但是“船小好调头”,人数少也有人数少的优势,战术可以更灵活,无论进攻还是撤退都从容许多,目标也小,摆脱清军的追击也更容易。
在来到皮岛之前,舰队停靠登州进行了补给,并且从当地找了辽东籍的向导。向导是个中年人,叫刘兴,是从辽东逃到东江镇的汉人,对皮岛一带和辽东都很熟悉。
他指着前方若隐若现的岛屿告诉慕李飞:“军爷,那里就是皮岛了。”
李飞取出单筒望远镜,视野中是一个布满岩石的岛屿,植被很稀疏,岸边也见不到一个人。他疑惑地问:“朝廷的邸报上说东江总兵沈世魁被鞑子杀了,怎么岛上不见人影,鞑子不派人驻守此处的吗?”
刘兴感概道:“这事俺在登州也听说了。当年李九成、孔有德叛乱,东江总兵黄龙移镇旅顺,协助平叛,后来被鞑子攻破,兵败自杀,这沈世魁就接管了皮岛。不过两三年功夫,他也死在鞑子手里,岛上的军民数万都被屠了,这东江镇算是完了。不过为什么不见鞑子驻守,估计是嫌这里太苦,呆不下去吧”
“太苦?”李飞问,“怎么个苦法?鞑子呆的地方本就是苦寒之地,这里怎么着也比辽东强吧?”
“军爷有所不知。这地方没有辽东冷,但是岛上到处是麻岩、沙石,没办法种地,别说粮食了,连蔬菜都吃不上,全靠岛外补给,鞑子自然不会守着这鸟不拉屎的地儿了”
“原来如此。倒是省了不少事。”李飞一边说话,一边举着望远镜确认岛上无人防守后,下令,“舰队径直前进,陆战队直接登陆。”
九艘战舰组成的舰队升起风帆,朝皮岛行驶过去。
就在大家都以为登陆只是例行公事时,“山东”号上的了望手大声喊了起来:“报:东面出现了不明船只,正在向我方船队靠近!”
李飞当即下令:“立即确认船只大小、数量。”然后来到右侧船舷,用望远镜察看。
甲板上的视野不及望斗,李飞只能看到海平面上若隐若现的黑影,不仔细辨认,看不出是船帆。
过了一会儿,了望手再次报告:“大约是四五百料的小船,数量较多,有十三四艘左右。”
听见了望手的报告,甲板上的气氛顿时轻松起来。那个黑人席尔瓦调侃地说:“这种小船如果要跟我们作对的话,甚至不需要动用12磅长管炮和32磅卡隆炮,直接撞上去就行了。”他是李飞做海商的时候招揽的水手,这几年一直跟在李飞身边,现在已经是“山东”号的大副、代理舰长——李飞作为原舰长已经主动辞去舰长一职,担任陆战队指挥官。几年下来,他的汉话水平显着提高,除了发音略怪,说话已经相当流利了。
四百料的船,在本时空的亚洲,是主流的中大型战船配置,比如郑家的主力战船“大青头”,可是在琼海军的序列里,只相当于最小的武襄级巡逻舰,无论是500吨(一千料)的武毅级战舰还是1000吨(两千料)的永乐级战舰,对于四百料的船而言都是庞然大物,也只有琼海军才有这样底气和资格称对方是小船。
李飞皱眉道:“席尔瓦,你现在是这艘的代理舰长,不是水手了,得稳重一些,别让下面人看轻了。”
席尔瓦吐了吐舌头:“我知道了。”
李飞下令:“打旗号,让所有船放慢速度,暂缓登岛,观察这十几条船的动静,是否有敌意。”
在离皮岛十里左右的海域,两支船队相遇了。
“居然是朝鲜人的船!他们来这里做什么?”李飞看到了这种船古怪的造型和船上悬挂的“李”字旗,加上这里离朝鲜非常近,基本已经能够判断这支船队的来历了。
“我的上帝,这是些什么东西?我见过明国的平底硬帆船、尼德兰人的大肚子盖伦船、西班牙大帆船,可是从没见过这样的怪船,它看上去就像一只趴在水面上的海龟?”席尔瓦望着这种古怪的船,张大了嘴巴。
“你说的没错,这就是朝鲜水师的龟船。你去过日本和南洋,却没来过朝鲜,没见过也不稀奇,这种船只会出现在朝鲜近海,因为它们不能进行远洋航行。”
所有人都趴在船舷打量着这种船:船首有一个雕刻得狰狞的龙头,背部是一个硕大无比的船壳,把甲板全部笼罩在内,从外面无法看到甲板上的水手,只能看到下方伸出来的一排桨,桨孔的上方开了一排孔洞,于琼海军战舰的炮船类似。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背部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尖锥。
第710章 不对称的海战()
席尔瓦好奇地问:“这种船是怎么进行作战的?我很想知道他们的水手能不能看见我们?”
李飞摇了摇头:“我也只是几年前偶尔见过这种船,没见过它在海战中的表现。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这船背部的尖锥看起来很锋利,估计是为了防止接舷战吧。这种拱形的船壳,钩爪无法找到稳固的受力点,攀上去就是个难题,而且站在上面脚板会被尖锥刺伤”
席尔瓦问:“朝鲜人会攻击咱们吗?看起来他们的接近并不友善。”
还没等李飞回答,一艘龟船慢慢靠近了“山东”号,船首龙头下面打开了一扇门,一个朝鲜官员模样的人从里面探出头,仰着脖子喊话:“我们是朝鲜水师的人,奉仁祖(注1)之命巡逻椵岛,此处是禁区,闲杂人等不得靠近。”说得却是流利的汉话,发音比席尔瓦要字正腔圆的多。
“禁区?这里不是明国东江镇驻地吗,怎么又成了禁区?”李飞皱眉回答,“还有,这里明明是皮岛,怎么又成了椵岛?”
那官员不耐烦地挥了挥手:“休得啰嗦,说了不能靠近,你们听不懂吗?本官看你们是上国来的船,才跟你们说几句,否则早就驱逐了。赶紧给我速速离开,否则就不要怪我们不客气了。”
席尔瓦裂开嘴笑了,露出了雪白的牙齿。
“嗨,我说,你们的船在我们面前只是个小不点,哪来的信心驱逐我们?”
官员打量了一下这九艘小山一般的大船——战舰甲板上没有设置炮位,侧面的炮窗又是关闭的,看上去这些大船只是商船——轻蔑一笑:“大又有何用,徒增蠢笨尔。如果你要不自量力,本官可以让你们见识见识本朝水师的厉害。想当年鸣梁一战,倭国的铁甲船不可一世,还不是败在忠武公(注2)的手下?”
这话一出,甲板上笑成一团。琼海军纵横四海无敌手,不可一世的郑芝龙与红毛都成了手下败将,朝鲜水师居然还大喇喇地要驱逐他们。要知道,一艘永乐级和八艘武毅级战舰组成的舰队,在渤海湾一带甚至整个中国沿海,都是是无敌的存在,即便郑芝龙死而复生、红毛去而复返,派出最精锐的主力船队,也不是对手,又何况这区区十几艘龟船?
席尔瓦捧着笑得发痛的肚子向李飞请示:“老大,咱们很难向他们解释炮舰和小舢板之间的区别,干脆直接撞沉了他们吧?”
李飞也露出了难得一见的微笑,说:“不急,不妨看看朝鲜水师是怎么作战的?”不管朝鲜为什么对明国船队怀有敌意,既然打算占据皮岛,近在咫尺的朝鲜水师免不了要打交道,在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不妨趁机摸摸朝鲜水师的底细。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即便这个对手很弱,多了解一些总不是坏事。
那名官员见对方没有按自己说的乖乖撤退,还对己方指指点点,似有讥笑之意,恼羞成怒,手一挥,喝道:“言尽于此,既然你们不识好歹,就让你们见识见识我们的手段!”
说完退回了船舱,舱门也啪的一声关上。
一声令炮声响,十三艘龟船并列排成横阵,朝琼海军舰队靠近,将船头对准了战舰的右侧。
在甲板上人们居高临下的注视下,那些狰狞的龙头口中忽然喷出了一股淡黄色的烟雾,顿时舰队的右侧被这股烟雾笼罩了。不过龟船的龙头够不到战舰的甲板高度,烟雾在侧面炮窗萦绕片刻就被海风吹散了,对甲板上的人没有什么影响。
席尔瓦疑惑地问:“这是什么武器?”
李飞轻轻嗅了嗅空气中传来的味道,想了一下,说:“估计是硫磺和硝之类的东西,点燃之后朝敌方喷射,一来可以使敌人慌乱,二来烟雾有毒,也可以伤敌”
席尔瓦目瞪口呆,海战还有这种操作?他已经习惯了琼海军依靠强大的火力进行的不接触作战,这种原始的战术在他看来简直匪夷所思。
见毒烟无效,龟船又将船打横,露出了侧面的孔洞,伴随着“噼噼啪啪”的响声,齐刷刷射出了火矢、铁砂之类的攻击性武器,估计里面装了不少铳炮。这些火矢、铁砂击中了厚实的船体,发出了“噗噗噗”,“叮叮叮”的响声,大多无力地落进了海里,少数火矢插在了船体下部,燃烧了一会,最终还是在不时溅起的浪花中熄灭了。龟船似乎没想到对手这么难对付,有些束手无策,半天都不见新的动作。
李飞耐心等待了一会儿,见龟船只有这些手段,黔驴技穷了,便下达了命令:“打旗号,全体战舰右侧卡隆炮齐射一轮。”这么近的距离,大口径短射程的卡隆炮是最佳选择。
所有战舰右侧的炮窗齐刷刷打开,露出了黑洞洞的炮口。
朝鲜水师虽然攻击力孱弱,但显然是识货的,看见了这么密密麻麻的炮口,大吃一惊,所有龟船不约而同地调头想要逃跑,只是动作不如刚才摆阵势时那么齐整了。
李飞不屑地冷笑一声,这时候想跑,晚了。
“轰轰轰”——
震耳欲聋的炮声响彻海面,近百门32磅卡隆炮发出了整齐的怒吼,沉重的球形实心弹化作金属风暴飞向乱成一团的龟船。
“噼里啪啦”的声音此起彼伏,看似坚固无比的龟船被30斤的铁球砸开了花,“龟壳”被砸出一个个大洞,木屑四溅,洞中的惨叫声连绵不绝。有几艘倒霉的龟船被砸中了吃水线部分,海水徐徐灌入,船身开始缓缓下沉,里面的士兵争前恐后爬了出来,忙不迭地往海里跳,像是下饺子一样,煞是热闹。
————————————————————————
注1:朝鲜仁祖,名李倧,李氏朝鲜王朝的第16代君主。
注2:忠武公是朝鲜王朝着名海军将领李舜臣的尊称,他于十六世纪壬辰倭乱时带领朝鲜水师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鸣梁海峡击败了日本水师,所用的战船就是龟船。
第711章 带路党()
舰队只动用了卡隆炮,一轮齐射之后,十三艘龟船就被打残了。这还是在没有动用轰击炮的情况下,如果动用了这种大杀器,就龟船那小体格,渣都剩不下。
那名喊话的官员命大,在炮击中没有丧命,还及早跳进了海水里保住了一块木板,被发现后打捞了上来。
李飞亲自审问:“朝鲜不是奉明国为宗主国吗,怎么还敢攻击明国的船队?”
官员浑身湿漉漉地打着冷颤,结结巴巴地回答:“阁下有有所不知。几个月前,清帝皇太极率率十万大军御驾亲征,十二天内就攻到京城,炮轰城内,并遣遣睿亲王多尔衮攻破江华岛,俘虏王妃、王子、宗室76人作为要挟,仁祖无奈只能出城求和,筑坛盟誓,废废明朝年号,缴纳明朝所赐诰命敕印,奉清朝正朔”
“不就是向鞑子投降吗,还什么求和盟誓,明明就是城下之盟。”李飞不屑地评价,然后问,“然而这和皮岛又有什么关系,你们为什么要攻击我们?”
“皇太极班师途中,命武英郡王阿济格率部大举进攻皮岛,自守将沈世魁以下,军民数万人全部被屠。清廷命仁祖废皮岛之名,恢复原本椵岛(注1)的名字,而且水师要定期巡逻,禁止禁止上国船队进入这一带”
“原来如此。”李飞明白了,现在朝鲜已经成了皇太极的跟班小弟,放弃了原来的宗主国明王朝,顺带把原东江镇驻地变成了军事禁区,这才有了主动攻击琼海军舰队的一幕。这么重要的消息,居然在朝廷的邸报上看不到,估计朝廷也不想让这么耻辱的事情公布天下。
虽然李飞对明王朝及皇帝非常仇视,但是现在琼海军披着明朝官兵的皮,他暂时也只能站在明王朝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他想了想,对那官员说:“我们是大明平南侯、琼海镇总兵的人马,来皮岛有要事在身,没空和你们朝鲜水师纠缠,就只能送你和你的部下上路了,那些剩下的龟船,就只能凿沉了”
那官员大吃一惊,“扑通”一声跪下,哀求道:“原来是上国天兵!求将军看在两国历来交好的份上,饶下官一命。”
李飞不置可否:“你们已经侍奉鞑子为宗主,两国交好之类的话休得再提。另外给我一个不杀你的理由。”
那官员擦了擦脑门上混合着海水的汗珠,眨巴了几下眼睛,试探地问:“敢问这位将军,上国朝廷是否要收复皮岛,重建东江镇?”
“何出此言?”
“如果不是收复皮岛,如此强大无匹的水师又怎么会无缘无故出现在这里?下官斗胆猜测,将军是要效仿毛文龙,以皮岛为依托,攻击旅顺、金州、复州一带”
李飞笑了笑,这厮倒是猜了个**不离十。他说:“然后呢?就算我们有这想法,与是否杀你有和干系?”
“只要不杀下官,下官愿意说服平安道水军节度使停止派船巡逻皮岛,并向上国天兵提供粮秣补给——将军可能不知道,皮岛遍地麻岩、沙石,无法耕种,全靠岛外补给。”
“呵呵,你们这些小舢板,来再多也无济于事。至于补给一事对我部而言,并非难事,登州离皮岛不远”
这官员插嘴道:“登州再近,往返也是数百里,而平安道平壤府辖地离皮岛、身弥岛只有一江之隔,最窄处不到5里,哪边更便利,一目了然”
李飞哼了一声,抽出刀架在了他的脖子上:“你以为我会信你的鬼话?既然你们已经向鞑子屈服,又怎么可能给我们提供粮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