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明末之扬我中华-第2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于陕西流民出身的学员来说,天灾**和沉重的赋税枷锁是他们不愿触及的痛苦回忆,之所以轻易被流寇裹挟,就是出于对旧秩序压迫的反抗,如果能有机会让昔日高高在上的官员和地主士绅跪倒在他们这些泥腿子脚下求饶,那是多么痛快的场景?整个人生似乎都圆满了。

    对于京畿一带的学员而言,在天子脚下,这几年没有大旱大涝,赋税再重总还过得去,唯独鞑子的乱入打破了他们世代的平静,家园毁于一旦,亲人阴阳相隔,而加入琼海军之前,他们对造成这一切恶果的仇人毫无办法。现在有机会亲手斩下仇人的头颅,告慰家人在天之灵,付出这条命似乎也是值得的。

    而刘烨许诺让他们超越清贵无比的读书人,成为大明最受尊崇的一群人,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是逆天而行,但是琼海军已经创造了很多奇迹,再造一个奇迹,貌似也是有可能的。如果能实现这一切,祖坟都要冒青烟了,自己就不再是低贱的草民,摇身一变成为人上人,光宗耀祖,死后够资格让子孙辈建生祠、立牌位了。

    目标太美好,所有人都不太相信这一切能轻易实现,反而发愣了,没有人答话,一时陷入了冷场。

    刘烨摇了摇头,说:“你们是不是跪久了,站不起来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人都是爹妈生的,凭什么你们就要比别人下贱?凭什么你们就不能把那些士绅、读书人比下去?”

    向羽听得心里彭拜不已,觉得胸口有一股火在烧,闷得难受,举起拳头喊了一句:“我愿意!”

    刘烨的目光投了过来,追问道:“你愿意什么?”

    向羽一下站了起来,双手紧紧攥成拳,大声喊:“我愿意手刃鞑子,给爹娘报仇!我愿意跟着将军,压过那些读书人一头,成为人上人!”

    一个与向羽在台湾就针锋相对的陕西人站了起来,也大声喊道:“额愿意把那些欺负咱的县太爷、衙门的爪牙、地主老爷都打趴下,向额跪地求饶!”

    在几个胆大的带领下,其余人也渐渐回过神来,参差不齐地跟着喊了起来。

    刘烨伸出手掌做扇状放在耳边,说:“我听不清,你们愿不愿意打回北方,手刃满清鞑子,脚踢贪官劣绅?”

    上千人的声音逐渐汇成一股整齐的声音:“我愿意!”

    “大声点,我听不见,你们一个个都是娘们吗,连句话都说不清?”

    向羽在人群中,激动地张开嘴巴,和身边的人一起声嘶力竭地喊道:“我愿意!”

    整齐的喊声划破天际,回荡在马袅军校的上空,周围树林的鸟都被惊动,呼啦啦飞向了别处。

    “好,够爷们,要得就是你们这股劲!”刘烨满意地说,“想要实现这一切,很简单:你们只要努力学习和训练,然后跟着我北上,我保证,一年之内,这些目标统统都要实现!”

    学员们忍不住欢呼起来,操场一时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经过刘烨的训话,这上千名预备役军官的训练热情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这也是刘烨所期望的结果。对于这次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军官培训,刘烨非常重视,这直接关系到大规模扩军之后的琼海军是否能够在基层军官的帮助下,保持原来的战斗力水准,不至于变成大而空的空架子部队。

    军校训话后第三天,随着最后几批预备役兵员的到来,最后出发负责压阵的徐一凡和苏宏图也回来了,陆军几大巨头都到齐了。刘烨接见了两人,好好勉励了一番,肯定了他们在山东和台湾出色的表现,并交代他们休息两日,然后再着手对所有的一线部队进行重新整合编制。

    好事成双,徐一凡和苏宏图回来没几天,刘烨的盟友,负责传达圣旨的司礼监随堂太监方正化也千里迢迢从京城乘船赶到了临高。

    南园。

    “什么,调我入京抵挡李自成?”刘烨先是一愣,然后开怀大笑,“果然一切都在我的算计之中,分毫不差”

    方正化收好圣旨,奇道:“侯爷说什么?”

    “这个我的意思是说,我早就预料到皇上会这么做。”虽然对方是盟友,但是这样隐秘的事情,刘烨并不打算透露给他,只是含糊带了过去,然后转移对方的注意力,“只是我有些不解,我曾经以下犯上,带兵围困皇城,皇上和朝中诸位大佬难道不是视我为肉中刺、眼中钉吗,怎么还能放下芥蒂,调我入京?”

    方正化轻轻笑了笑,回答:“事有轻重缓急嘛。打个不恰当的例子,万岁爷和侯爷之间的恩怨,就像是父子之间的矛盾,是家事,得关起来门来解决。而闯贼打出了‘均田免粮’的旗号,妄图颠覆朝纲,这就是外人要夺占家产了,孰轻孰重,万岁爷还是分得清楚的。况且放眼天下,除了镇守辽东的关宁军,也就侯爷的这支队伍靠谱了,不调您,还能调谁?难不成指望京营那帮公子哥?”

    “哈哈,公公真是风趣”刘烨伸手指了指他,“要是我没猜错的话,皇上对是否能够说动我并无把握,公公此行肯定背负了‘劝服’我入京的任务。如果顺利‘说动’我带兵入京,公公是不是有什么好处?”

    “啥都瞒不过你。”方正化掩饰不住心中的喜悦,“万岁爷金口玉言许下了话:只要侯爷入京,就把司礼监秉笔太监的位置给我。”

    刘烨眼睛一亮,如此一来,他和温体仁、方正化同盟的含金量就大大提高了,对自己也是好事。

    他拱手道:“那就提前贺喜公公了。”

    “同喜同喜,侯爷加太子太保,也是可喜可贺。”

    “哈哈哈”两人各怀心思,相视一笑。f

第741章 方太监的见闻() 
数万预备役部队的到来,让临高变成了一个大军营,走在街上,士兵的数量比百姓还多。不过由于琼海军优厚的待遇和严格的军纪,军队扰民的事情几乎没有发生,百姓和大头兵各自相安无事。

    方正化走在大街上,啧啧称奇,规整、整洁的街道和建筑让他耳目一新,虽然看起来不如皇宫大殿有气势,但是方方正正的竹筋混凝土建筑也是别有一番风情,是京城大街所没有的味道。他几次来传旨,还没有好好在临高逛过,现在有望得到司礼监秉笔太监的位置,心情轻松加愉快,在刘烨的挽留下,便顺势逗留几日,欣赏一下这个原本偏僻的海岛在刘烨的经营下变成了一番什么模样。为了更好地观赏风景,方正化没有乘轿,而是选择沿街步行。

    当看到一群身穿同样服装的女子成群结队行走在街上时,方正化诧异地问随行的刘全:“李总管,虽然咱家没念多少书,但是礼教大防还是懂一点的,女子没有家人陪伴独自上街就颇为不妥了,怎么这里还有这么多女子成群结队上街?她们是做什么的?”就算在现代,街上突然出现一大群统一着装的女性,也会吸引行人的关注,更别说在封建社会了。在方正化看来,虽然底层百姓的女眷没有大户人家那么多规矩,不讲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但组团出门逛街也太离谱了。

    李福是刘烨指定陪方太监出游的,他管家出身,干惯了伺候人的事,懂得察言观色,又能放低身段,给方太监做“导游”再合适不过了。他也看到了这群女子,闻言笑道:“公公,这不是百姓家的女眷结伴出游,而是工厂里的女工去上工了。”

    “女工?”方正化更是目瞪口呆,“女子不都该在家里纺纱织布、服侍公婆、相夫教子吗?”

    “公公,这些女工确实是纺纱织布,只不过是从家里搬到了工厂里而已。”李福介绍,“这些是纺织厂的女工,还有军用被服厂、兵工厂弹药车间,都是女工,有年轻的,也有年纪大的。在临高,女工是很正常的事,百姓都习以为常了。”

    方正化想追问,当地官府和人会不会对此有所非议,但是看到一排又一排的士兵穿街过巷后,很识趣地闭上了嘴巴。拳头肯定比嘴硬,以琼海军的实力,又有哪个酸儒敢议论?

    这群娘子军与方正化一行擦肩而过,一个看上去很精明能干的年轻女子走在她们旁边,看到了李福,笑着打招呼:“李总管,今日怎么有空上街?”

    李福赔笑道:“见过梁夫人。小的今日奉侯爷之命陪贵客出游,倒不是上街闲逛怎么女工们去工厂还要劳驾您亲自出马?”

    这人正是梁小明的妻子柳如。常言道,“居移气、养移体”,在管事的位置上干了多年,又是临高第二夫人,受人尊崇,柳如早就不是当年那个天真的小姑娘了,人情练达、办事精明不说,举手投足之间也是透露着一股女强人的气质。

    柳如回答:“今日招了一批新工人,是番豹山那边清水峒的姐妹,与我们提南峒只隔着一座山头,低头不见抬头见,又是第一次进厂做工,我反正也是闲着,就陪她们一起去呗!”

    李福竖起大拇指赞道:“梁夫人体恤下属,小的佩服。”

    打过招呼后,两拨人各自往不同的方向走,就此别过。留下方正化一脸懵圈,女子居然也能做管事,还能凌驾于男子之上?要知道,这个李福可是梁小明旗下商行的大总管,打理着金山银海的买卖,在琼海军内部地位不低,方正化还想着和他多亲近亲近呢!可是这样的一个人物见了刚才的女子,还要低声下气说话,那姿态比起见了刘烨也差不到哪去。

    世上之事偏偏如此凑巧,方正化还在想柳如是什么来头时,一顶软轿从他们身旁经过,当看到李福时,轿中传来一声“咦”,帘子掀开,一张俏丽的脸蛋露了出来,张口打招呼:“李总管?”

    李福看清来人之后,也是不敢怠慢,问道:“段姨娘,这匆匆忙忙地是上哪呢?”

    段梦柔认真地回答:“老爷让我打理所有开支账目,不敢懈怠。昨日查账,发现广州钱庄那边开支和流水的账目有些不对,数目还不算虽然都是老伙计,我相信他们不会有大问题,但还是亲自过去看看更安心。”

    李福也严肃起来:“钱庄的账目有问题?那是该仔细查查,若没事还好,若是有事,必须惩治,否则出了乱子没法向侯爷交代。”他刚刚负责提取钱庄的流水用来做军费,如果出了岔子,他也要惹一身骚,自然不愿出事。

    段梦柔点点头:“急着赶路,就不陪李总管说话了,先行一步。”

    等轿子走远之后,方正化呆呆地问:“李总管,这银钱大事也是由女子来打理吗?看上去娇滴滴一个小姑娘,她到底经手多大数目的银钱呢?”

    李福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场面,不觉得有什么问题,点点头:“没错,段姨娘打理账目是一把好手,这里没人比得过她。至于经手的数目嘛,全部加起来,几百万两吧”

    “几百万两”方正化差点一口老血喷了出来。作为司礼监的人,朝廷缺银子他是知道的,四处打仗花钱如流水,户部天天哭穷,万岁爷连龙袍都舍不得换新的,打打补丁继续穿,天天就是想着从哪里扒拉银子补上窟窿。这临高倒好,一个小姑娘手里就管着几百万两银子,几乎相当于大明朝廷一年的收入啊!

第742章 富可敌国() 
见识过临高的妇女能顶半边天后,一行人继续前行。

    毕竟常年在皇宫里打转,方正化很少长距离步行,走了一会以后腿脚有些酸痛,忍不住伸手锤了锤腿。李福看在眼里,朝身边的人吩咐了几句,过了一会,“叮铃铃”的铃铛声响起,一辆没有乘客的有轨马车停在了他们面前。

    “公公,若是走累了,上车坐坐吧。”李福指了指有轨马车,介绍道,“这种马车是在平地上跑的,稳当得很,一点也不颠簸。”

    方正化好奇地打量了一番马车,除了轮子是架在两道铁轨之上,车厢也比普通的马车长了很多,轮子多了一对,另外也看不出多少异常。等他进去后,才发现别有洞天,长长的车厢异常宽敞,桌椅都有,桌子上甚至还摆放了茶水点心,看起来就是一个大户人家的房间。

    他啧啧称奇:“听说万历爷那时候,张太岳的轿子是32人抬,里面卧房、厨房、茅厕一应俱全,还有两名小厮伺候,听的咱家羡慕不已,想必这马车也和他的差不多了吧?”

    李福笑道:“小人见识少,张首辅的轿子是什么样不知道,但是在临高,制作这样规模的马车并不难,也不需要几十人来抬,一匹马不够,加一匹马便是。”

    临高的有轨马车技术逐渐成熟,从最开始实验性质的几辆马车增加到了二十几辆,铁轨的长度也从几里的总长度慢慢增加到十几里,把码头和城区的交通时间缩短了一大半,构建了一个“半小时”经济圈原本从博辅码头到临高主城区步行需要一个多小时的路程,现在乘坐有轨马车只需要半小时。

    为了更好地发挥这种新式交通工具的作用,在梁小明的建议下,刘烨还专门成立了一个管理所,人员编制暂时挂靠在“临高技术研究院”的名下,由专人负责马车、铁轨的维护、保养,并调度整个铁轨路线的运行,保证不同时段的马车不会出现“撞车”的窘迫虽然以马车的速度,即使撞上了也不会发生重大事故,但也会让整套系统陷入停滞甚至瘫痪。

    经过一年多的运行,有轨马车已经成了博辅与临高城区之间最重要的交通工具,虽然和真正的铁路无法相提并论,但总算是正儿八经的轨道交通系统了,在装载量、运行速度和平稳性上把本时空传统的交通工具甩出了十几条街。随着百姓对这种新玩意的适应,还发展出了不同的衍生车型,有客运型,也有货运型,前者运人,后者专门运货海运回来的货物、商品用有轨马车运回城区,效率比肩挑手提要高得太多甚至为了满足高层出行的需要,还出现了车型,拆掉了部分座椅,打造出一个明朝版的“豪华”房车,也就是方正化看到的这种。

    方正化虽然贵为司礼监随堂太监,放在整个大明政治地位也不低,好歹也是紫禁城中央办公厅的重要人物了,但终究是个宦官身份,又是在天子身边这位爷的龙袍都是打补丁的,你在他眼皮底下挥霍享受不是找死吗就算捞了一些银子,可是起居哪敢触碰奢靡逾制的红线,所以日子过得算是比较朴素了。现在看到这种能和传说中的32人抬大轿相媲美的玩意,方正化心里自然是跃跃欲试,很想坐一坐,过过瘾,但是又有些忌惮。

    他纠结地问:“本朝乘坐肩舆、软轿、八抬大轿,都有定制,咱家坐这样的马车,会不会逾制?”

    李福嘿嘿一笑,回答:“朝廷规定的是轿子,可不是马车,再说了,公公将来是司礼监的秉笔太监,宫中数一数二的人物,何来逾制一说?再说公公身边的随行人员都被我支开了,这天高皇帝远的,你不说我不说,谁又知道呢?”

    方正化见对方安排得妥妥帖帖,放下心来,踏上了马车,李福跟着上了车。

    马车缓缓启动,果然如李福所说,这车极为稳当,比起出京时乘坐的马车强上百倍。方正化是个阉人,从京城到天津出海,一路上马车颠簸,吃了不少苦头,是身体正常的男子所无法体会的,所以对于这样的舒适感格外受用。

    没过多久,马车到达了“终点站”博辅码头。方正化掀开窗口的布帘往外望去,港口船帆蔽日,码头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他忍不住问:“咱家有个疑惑,下船时便想问,只是找不到人解答:这些五湖四海的海商齐聚临高,据说是来交银子,到底是个什么章程?另外,朝廷在运河沿途设立钞关,那是因为运河是船舶必经之路,可大海茫茫,不可能设卡阻挡,你们又怎么让这些海商乖乖地来临高呢?”

    李福咳嗽几声,解释道:“公公,其实临高设立了一个税关,用意和朝廷的钞关是一样的,就是对往来船舶征收货税。至于海商为什么乖乖地来临高缴税嘛,其实也简单:琼海军水师纵横四海无敌手,海上是咱们的天下,谁敢不缴税,几炮下去就搞定,连船带货全部没收,让他们血本无归。这样一来,谁敢逃税?”

    方正化瞪大了眼睛,这种法子简单粗暴,毫无顾忌,可见琼海军在海上比陆上更肆无忌惮。作为盟友,他也没有提出私自设卡收税的“非法性”,而是对收税的效果更感兴趣。

    “那么,这样收税到底岁入几何?朝廷的几大钞关岁入也算不少了,从成华年间十几万两白银,到天启年间五十余万两,总数一直在增加,海商比内河的商贾更阔绰,只怕也不会低于这个数吧?”

    李福有些欲言又止,吞吞吐吐地说:“这个实不相瞒,这运河钞关一年的进账,和临高税关一个月差不多”

第743章 北上攻略() 
李福透露了临高税关一个月的收入相当于运河钞关一年的收入,把方正化着实吓到了。如果他知道还有一个台南税关,这个收入的数目还要翻倍,只怕会当场晕厥过去。

    即便如此,方正化还是震惊于临高的财力,他试探着问:“琼海镇手面如此阔绰,你们这些管事的月例银子只怕也不低吧?”

    李福闻弦歌而知雅意,没有回答自己的收入,而是笑眯眯地拿出一个小包裹,递给方正化:“琼海镇进账颇丰,要想长久,还得靠公公和首辅多帮衬。将军也不是吝啬之人,他说了,有财大家一起发”

    方正化不动声色接过来,在袖中轻轻一捏,不是银锭,是细长条状物体,估计是金条了,顿时笑逐颜开:“侯爷和咱家是什么交情,还用得着这么见外?”

    “公公过谦了,将来您可是司礼监数一数二的人物,跺跺脚宫内都要抖三抖,在皇上面前说几句好话顶的过咱们千言万语,以后凡事还要您多关照呢。”

    其实琼海军气候已成,司礼监能帮的忙有限,最多只能锦上添花,但是刘烨目光放得很长远,结交温体仁和这个未来的司礼监二把手,投资小收益大。将来若想入主紫禁城,能否平稳过渡,避免朝政过于动荡,这两个人能起到关键的作用。

    方正化嗔怪道:“瞧这话说的,侯爷的事,咱家哪敢不上心?”

    “公公仁义,我们将军可算是没看错人。”

    两人各怀心思,哈哈大笑。

    李福奉命款待方正化的时候,刘烨和军机参谋处的人正在商量北上的行动计划,石英、徐一凡、苏宏图、高杰、李飞等陆海军高级将领也被邀请参加。

    一个年轻的参谋负责讲解军机参谋处制定的策略:“初定计划是陆军在山东登陆,海军直抵天津卫,海陆并进,以勤王的名义跟在李自成后面入京,保持五十到一百里的距离,等到京城告破的时候就迅速靠近,驱逐李自成的人马,掌控京城的局势”

    刘烨不置可否,转头问石英等人:“对于军机参谋处的意见,你们怎么看?”

    石英回答:“这个计划可行,李自成已经到达了北直隶大名府,陆军只能在山东登陆,如果直接从天津卫上岸,赶在了李自成前面,就没有理由不拦截,到时变成假戏真做,必须和李自成打一场了,驱使他攻打京城的计划就会泡汤”

    高杰说:“海军可以占领天津港,不过对于内陆的支持有限,发挥不了太大作用,除非让姐弟的陆战队上岸。不过这种大规模会战,两千人的陆战队可以忽略不计,很难发挥奇兵作用,似乎我们只能在后方摇旗呐喊了”

    “从战术的层面说,你们两人说得都不错,可是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刘烨摇了摇头,“战争永远是为政治服务的,不是为了打仗而打仗。”

    李飞揣摩了一番刘烨的用意,开口道:“与李自成翻脸的时机不对,应该等他杀了崇祯皇帝才动手,这样大义名分就有了”

    徐一凡醒悟过来,附和道:“没错,否则就是为他人做嫁衣,白忙活一场。救了皇帝又如何,除了爵位和封赏,他还能给将军什么?以将军今时今日的实力,难道还真贪图他那点封赏不成?”

    刘烨笑了,这种话由自己说出来终究不妥,吃相太难看,还是让手下捅破这层纸更好。他说:“你们两个说得有道理,就按你们说的办,参谋处的计划这一块要做出修改。”

    他转向那名年轻参谋,示意对方继续。

    参谋继续介绍:“与李自成翻脸后,务必做到一战定乾坤,不能和其纠缠,避免打成消耗战和持久战,给关外的鞑子机会——毕竟流寇几十万兵力,哪怕精锐老营人数不过万,依然是难缠的对手。我们的建议是:先麻痹李自成,部队进城占据各处要害,将流寇的人马分割成互不联系的几大块,然后集中特战队、近卫营等装备新式火器的精锐,给李自成的心腹直属部队给予雷霆一击,最好当场击杀李自成,让流寇群龙无首,然后再各个击破。”

    刘烨连连点头:“这个安排不错,只要能够说服李自成让咱们入城,这样的伤亡是最小的。不过也要制定第二计划,防备李自成攻占京城后膨胀,对咱们开始警惕,那么不得已就要硬攻了。当然,这样的伤亡较大,而且京城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