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明末之扬我中华-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夸张后的数字震撼了尼崎兵介。要知道,在日本,几千人规模的战斗就可以称作“合战”了。至于几百艘战船,虽然还不及郑一官,但是放在日本也是了不得的水上力量,超过了一些强藩的水师总和。
听了刘烨的话后,他态度变得愈发恭敬:“刘桑今后的生意若是能放在长崎做,尽管提出您的条件,我们都可以答应。”
刘烨装作沉吟一番,说道:“我也不让尼崎先生为难,这样,若是准许我们在长崎设立商馆,人员出入不受限制,船只也可以自由出入港口,我就答应你。”
颁布锁国令后,除了荷兰和明国的船只都不准进入长崎港,就算荷兰人也只能在长崎外的一个叫出岛的半岛上设立商馆,不能在长崎出入,同时要受到肥前藩和福冈藩的轮流监视。
刘烨提出这样条件,也算是一种特权了,若是寻常商人,别说尼崎兵介一个町官,就算肥前藩主都不会同意,毕竟这是幕府严令禁止的。
不过刘烨亮出自己的实力之后,情况就不一样了。尼崎兵介考虑了一番,回答道:“这个超出了我的职权范围,我必须要上报奉行官大人,也许还要征得锅岛家家老以上的人物同意才行,不过问题应该不大。”
听他这么回答,刘烨知道事情多半是成了,心里暗自高兴。
在击败郑芝龙以前,利用“远航号”做贵重物品的生意是一条迅速积累财富的重要渠道,日本是最重要的市场,必须要在这里站稳脚跟——当然,打败郑氏集团和荷兰人之后,就可以学另一个时空郑芝龙的做法,向来往商船收保护费,来钱更快,还不用本金——另外,日本的硫磺等物品也是重要的军需物资,设立商馆并自由出入,收购、转运这些物资也更方便。
双方都觉得自己从中受益,自然兴致颇高,几杯清酒下肚以后,兴头上的尼崎兵介拍拍手,叫来了一群和服女子,比刚才端茶倒酒的侍女姿色更好一些。
这些女子脸上带着谦卑讨好的笑容,坐了下来,依偎进客人的怀里,喂客人喝酒。看样子,这些人是尼崎兵介专门用来招待宾客的。
刘烨穿越以前作为一家企业老总,阅女无数,穿越之后身边的唐钰、素问也颇有姿色,来苏州之前更是见识了董小宛这种级别的美女,对于这类中人之姿的日本女人提不起太大兴致了。何况古代没有安全套,这些女人不知道接待过多少宾客,有花柳病也难说。为了不扫尼崎兵介的兴致,他喝了一口女人敬的酒,但是并没有进一步的动作。
——————————————————
注1:上洛本为上京,前往都城之意。日语中的上洛,主要是谓前往京都,而京都的别称就是洛阳,故谓“上洛”。在日本明治维新之前,战国大名带兵攻入京都的行动被称为“上洛”,主要是用于形容实力最强的地方藩首(大名)集结大军开往京都表明地位的过程,有些类似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的“会盟”。
第280章 满载而归()
几杯清酒下肚,作陪的奉行所的官员在酒精的刺激下开始放浪形骸起来,一个个搂着女人又啃又摸,还有人趁着酒劲唱起了俚曲,刘烨虽然听不懂日语,但看他们那猪哥样,定然是***小调,不由得暗自鄙视了一番,几杯寡淡的清酒就这么放荡,给他们整两瓶五六十度的二锅头岂不是要上天?
李福本来循规蹈矩坐着喝酒,可是几杯酒下肚,身旁再坐个日本娘们,一股香味直往鼻子里钻,再也把控不住,一边偷偷去捏女人的屁股,一边看刘烨的眼色。见刘烨没有任何不悦的意思,胆子大了起来,把手伸进了女人的胸口。女人不仅不躲闪,反而极力迎合。
严光和梁小明虽然没有像李福那般急色模样,但是面对异国他乡的侍女,有些拘谨,手脚都还老实。
李飞却悠闲的喝着酒,满屋的莺莺燕燕,他似乎根本没有兴趣看一眼。旁边的日本女人在他的气度面前自惭形秽,连酒都不敢敬。
刘烨看到李飞,恍惚间有种错觉,他什么话都不说,静静坐在那里,就有一种掩盖不住的贵族气质,仿佛一个流落民间的王子。
刘烨摇摇头,似乎要把这些念头甩出脑海。
酒过三巡,尼崎兵介笑眯眯地对刘烨说:“刘桑,这些侍女看上了哪个,可以带回房间随意享用的。”
刘烨笑道:“好意心领了,可是旅途劳累,今日还是早点休息的好”
“原来是这样”尼崎兵介笑道,“长途跋涉确实辛苦,那就请刘桑好好休息。”
酒足饭饱,在尼崎兵介的安排下,众人各自被带到房间休息。刘烨虽说是为了婉拒日本人送女人侍寝的好意,但是确实有些疲惫,倒在榻榻米上就睡着了。
一夜无话。
第二日起床后已经是日上三竿,刘烨才伸了个懒腰,才现已经有侍女等候在榻榻米前准备服侍他洗漱,看样子已经跪了很久了。他知道日本的礼节和习俗向来如此,再说此时的天朝也差不多,穿越之后已经习惯了,便坦然接受了侍女的服务。
不得不说,日本女人服侍人的本事比中国女人更温柔细致,刘烨穿戴整齐出了房间后,一瞬间有了找几个日本少女回去做侍女的念头。不过想到家里女人已经有几个了,唐钰也很温柔细致,在她的服侍下也不错,便暂时打消了这个念头。
在前厅遇见了严光,才知道李飞和李福早就跟着尼崎兵介出去了奉行所,办理生丝的交易事宜。据尼崎兵介介绍,生丝这类紧俏的货物,在日本很受欢迎,有多少要多少,一般当天就能办妥称重、计数、支付货款所有的流程,只是这次五十万斤的数量实在太过庞大,加上调拨白银需要一点时间,所以昨天没有完成,预计最晚今天太阳落山之前能够搞定。
刘烨很满意:“日本人的办事效率很高嘛,一天半时间能办好很不错了。收到银子,我们就能返航了。”
“不去逛逛了?”身后一个声音响起,却是梁小明,他也刚刚才起床。
刘烨回头看看满脸期待的梁小明,秒懂了他的意思,笑了起来:“在苏州被所谓的名妓吊足了胃口,想到日本‘为国争光’?恐怕要让你失望了,这里是长崎不是东京,没有新宿那样的歌舞伎町,再说这个时代的歌舞伎还不是你想象中的那种风月场所,和咱们的京剧差不多,是正儿八经的歌舞表演。想要品尝日本女人的滋味,昨晚的陪酒侍女就能满足你。”
梁小明有些不好意思的抓了抓脑勺:“我也只是随便问问,没那意思。不过日本的硫磺是咱们需要的,要不要买点回去?”
“这次就算了,我们的时间很紧,再说还要保证把几百万两银子安全带回去。我已经提出了建设商馆的要求,到时通过商馆购买硫磺另行组织船队运回临高就是。”
因为昨天生的不愉快事情,刘烨等人没了逛街的兴致,免得又碰上岛津家武士那种一根筋。傍晚时分,李飞和李福跟着尼崎兵介回来了。
李福兴奋地禀告刘烨:“将军,事情都办妥了,五十万斤生丝全部交易,其中三十五万斤良品、十五万斤上等湖丝,扣除交给奉行所的费用,得银二百二十八万两,已经装船了。属下粗粗查看了一下,这边的银子都是成色极好的雪花银,一点瑕疵都没有。”
虽然早就知道了这趟日本之行的暴利,但银子到手,众人还是雀跃不已,一次交易就有将近两百万的净收入,世上还有什么比这来钱更快的?
刘烨也很高兴,下令道:“今天太晚了就不出海了,明早出回临高。晚上林三带人上船看守这些银子,不能出任何意外。李福你留下来,负责筹建琼州商行驻长崎商馆。”
尼崎兵介笑着走过来:“刘桑,如果不是急着走,留下来让我略尽地主之谊吧。”
刘烨婉拒了,“感谢尼崎先生的好意,家里还有事情必须急着回去处理,不过我的商行总管要留下来,处理筹建商馆的事宜,还请你多多照顾。”
尼崎兵介答应下来:“这是应该的。这件事我已经禀告了奉行官大人,可能要经过家老伊东义佑的肯,甚至要藩主同意,不是几天就能办好的,李桑可能要在这里等候一段时间。”
李福拍着胸脯说:“请将军放心,属下一定尽心竭力办好此事。”
刘烨点点头:“你办事我放心。这边暂时由你撑着,我给你留一笔经费,需要人手可在当地招募,尽量找明人,跑腿的事情也可以招纳些本地的日本人。商馆建成后,可能需要购买硫磺等物资运回临高,呆会让梁老爷写个清单给你。”
李福点点头:“属下明白。”
第二日,在尼崎兵介为的长崎奉行所官员和役人欢送下,刘烨等人登上了“远航号”,带着整船的银子,满载而归。
第281章 福建的局势()
码头的一角,岛津千代带着几名武士,目送着刘烨等人的离开。身后那名挑起事端的武士询问道:“千代小姐,就这么眼睁睁看着他们走了?”
岛津千代冷冷地回答:“不然还能怎么样?这里是肥前藩的领地,锅岛家执意偏袒他无可奈何。不过岛津家的武士不能白白受辱,这个仇我们一定要报。记住这几艘怪船的样子,下次他们再出现在日本的任何港口,被岛津家的人现,就是我们复仇的时候。”
“哈依!属下知道怎么做了。”
“远航号”乘风破浪,十几天的时间就赶回了临高。得益于交通工具的便利,加上在苏州和日本都算顺利,此行只耗费了两个月多一点的时间,在刘烨的计划之内。
抵达博辅港后,刘烨先安排运送八十万两银子送回广州琼州钱庄,偿付六十万两的本息,其余一百四十多万两银子留在临高,用来运转琼州营这台即将动的战争机器。
因为贸易成功,带回了海量的现银,知晓此事的琼州营高层人员都兴高采烈。在喜气洋洋的气氛下,留守的孙元化被刘烨召见,通报了这两个多月生的情况。
出乎刘烨意料的是,从朝廷邸报得知,以强硬态度维护海禁政策的福建巡抚邹维琏被撤职,继任者一改前任的严苛,对郑芝龙采取放任不管态度,加上刘香战死、荷兰人一蹶不振,没有了官府约束和海上对手的郑芝龙几乎独霸了东南的制海权。
对于郑芝龙的展轨迹刘烨并不意外,原本的历史就是这样子,只是邹维琏驱逐荷兰人有功,居然落得如此下场,实在让人费解。
孙元化解释道:“根据邸报和官场流传的消息,应该是当朝首辅温体仁忌恨其功劳,指使闽南籍官员诬陷弹劾,圣上听信了谗言,才会使功臣蒙冤。”
“温体仁为什么要处心积虑对付一个有功的巡抚呢?”
孙元化叹息一声:“温长卿素来以‘孤臣’自居,而邹德辉是东林党一脉”
原来如此!刘烨立刻明白了。在崇祯铲除了魏忠贤之后,盘根错节的东林党尾大不掉,成了崇祯的心病,而以‘孤臣’面目出现的温体仁立刻得到了宠信,挤走周延儒,当上了辅。邹维琏身为福建巡抚,又立下了大功,肯定会重用,在朝堂上东林党就会得一大助力,这样必定会被独斗东林党的温体仁忌惮,诬陷排挤也是意料之中。
不过邹维琏的去留,与琼州营关系不大,反正不管有没有人延缓郑芝龙前进的步伐,琼州营都会和郑家有一场决战,这个趋势是无法改变的。刘烨不再继续讨论这位前福建巡抚的命运,转而问道:“王启年可有消息过来?”王启年是否能够成功打入郑家内部,及时送出关键的情报,才是眼下更值得关注的事情。
孙元化拱手道:“恭喜将军,王启年不负厚望,已经潜入了郑家安平老宅,当上了账房先生,梁栋也趁着郑家补充人手的机会,混进了郑家船队。”
刘烨听了之后大喜,两人一内一外,提前侦探到郑家的动静就不是难事。
“王启年还真是干这行的料,怎么就混进安平当上内宅账房了呢?”
孙元化回答:“据周百户通过福建锦衣卫传过来的消息,郑家老四因为屡次犯错,被郑芝龙冷落,回到了安平老宅休养,正好郑家在安平镇起新宅子,这事便交给郑老四打理,需要几个得力的账房先生,王启年就趁这个机会混进去了。”
“很好,让周国新随时保持与福建锦衣卫的联系,好让王启年的消息传递过来,让他不要吝啬银钱,拿银子把福建那边的同行喂饱了,钱不够就找我要。”
孙元化答应下来,又说了另一件事:“红毛那边派人来过,说是想赎回他们的长官,不过将军不在,我做不了这个主”
刘烨哼了一声,“想把普特曼斯赎回去,等我打赢了郑芝龙再说。现在把这家伙放回去,说不定会煽动巴达维亚继续派船过来困兽犹斗,破坏我的计划。”只要普特曼斯没死,还有返回台湾的希望,东印度公司也许就不会急着选派新的行政长官过来,琼州营和郑家的战争就不会有第三者搅局。虽然荷兰人在中国沿海的势力被摧毁殆尽,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把巴达维亚的那些人逼急了,吕宋那边和荷兰本土还是能凑出不少武装商船的。
“另外还有个好消息要禀报将军:船厂的管事报告说,月底前两艘两千料大船可以下水了。”
刘烨激动地站了起来:“千吨级的战舰可以下水了?太好了,这样就能赶上与郑芝龙的战事了。”
正如梁小明所说,现有的排水量500吨的武毅级战舰和排水量280吨的武襄级巡逻舰,依仗更为先进的船体设计和火炮的性能优势,面对荷兰舰队能占据上风,但是还不足以形成碾压态势,而荷兰舰队不管实在后世的历史还是本时空中,都输给了郑芝龙,所以琼州营仅靠现有的舰队面对郑芝龙并没有必胜的把握。海上赢不了郑家,琼州营就只能窝在海岛上展,这对志在控制中国沿海制海权、通过海贸获取巨额财富、从海洋走向大陆的刘烨是致命的打击,做一个边缘海岛的土霸王并不是他的终极目标。
而排水量1000吨的战舰就是改变战场平衡的杀手锏,配合梁小明所说的大口径轰击炮,足以更改17世纪的海战游戏规则。
刘烨迫不及待地叫来了梁小明,询问大炮研制的进展。
梁小明无奈地回答:“我也是跟着你刚回来,家门都还没来得及进呢。不过刚才去看了工匠们记下的数据,这两个月还是有收获的,控制水温和冷却度的火候把握的差不多了,如果顺利的话,给我半个月应该能够试制出第一门样炮用于测试。”
第282章 郑成功()
刘烨期待地问:“样炮出来后多久能够量产,能不能赶上与郑芝龙打仗?”
“这得看测试的结果。这种大口径的重炮不同于壁厚相对较薄的卡隆炮和12磅舰炮,必须保证持续高强度的射击后不会出现裂纹导致炸膛——我跟你说过的,这种炮一旦炸膛就是灾难性的后果,不仅会让战舰严重受损,还会让炮手产生畏惧心理,影响以后的战斗——只有经历了严格的测试并通过,才能正式投入制造并装备到新的千吨级战舰上。”
刘烨有点失望:“说了半天,也就是不一定能赶上打仗了?”
梁小明点点头:“另外我还要给你泼点冷水,因为每门炮需要我亲自把关冷却环节,而且制造工艺比卡隆炮复杂的多,所以这种炮就算投入制造,也无法大规模量产,只能保证千吨以上级别的战舰的供应。”
“这个问题倒不大,跟大白菜一样随便造也不叫大杀器了,我关心的是能不能在战舰下水的同时装备并形成战斗力。”
“我只能说尽力,不能保证跟上战舰下水的进度。”
刘烨无可奈何地说:“好吧,你尽力就好,就算没有它,靠现有的舰队也能拼一拼了。”
梁小明倒是比他乐观:“相对于荷兰人,我们有一个他们没有的优势:博辅船厂能够同时开工建设四到六艘武毅级战舰,补充战损的能力强很多,如果换成更小吨位的武襄级进度会更快,而荷兰人只能寄希望于巴达维亚的东印度公司总部或者是遥远的荷兰本土派来新的武装商船,这在以数量取胜的风帆时代是一个能够改变战局的因素。”
刘烨询问一旁等候的孙元化:“孙先生,后勤的统筹由你负责,船厂的总体情况是怎么样的?”
孙元化回答:“梁老弟说的没错,现在除了两条二千料大船,其余的船坞也在建造千料的战船,只不过前端时间银钱周转吃紧,工匠的奖金也延迟放了,木材、桐油、黄麻、白麻、铆钉等材料的采买供应也优先保证两条大船,进度有些放缓。现在有了足够的银子,材料供应不成问题,工匠也可以日夜赶工,五六条千料战船不久后也能下水。”
刘烨听完心里有了底:“既然没有把握一次决战击溃郑芝龙,那就做好持久战的准备。现在有了稳定的海贸收入,能够支撑长期的消耗战,咱们磨也磨死郑芝龙。”
琼州营私下做好了与郑芝龙一决雌雄的准备,而郑芝龙并不知道,他现在正是意气风的时候。一直敌视郑家并严格执行海禁政策的福建巡抚邹维琏被免职了,压在郑家头上的一座大山被搬走了,郑芝龙感觉自己就像脱离了五指山桎梏的齐天大圣,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为所欲为。
料罗湾一战,红毛和刘香战败,而留了后手躲在台湾抄底的琼州营无意中给郑芝龙扫清了障碍。原本的历史上,郑芝龙为了彻底肃清刘香的残余势力,死咬刘香不放,“一破之于石尾,再破之于定海,三破之于广河,四破之于白鸽,五破之于大担,六破之于钱澳。”这场海上剿匪记一直上演到崇祯八年(1635年)广东海战才落幕,将刘香逼得在决战中**溺死,才算彻底铲除了这个老对手。
而打红毛就更加旷日持久了,崇祯十二年(1639年),荷兰人再度派朗必即里哥率大型战舰9艘卷土重来,数次击败明朝水师的小型船队,最终被郑芝龙遣人携带盛满火药的竹筒泅水攻击,一连焚毁5艘,朗必即里哥大败而回。直到此时,郑家才最终夺取了从日本到南海的全部东亚制海权,郑芝龙才走上了人生巅峰,被称为“闽海王”,此后东南海疆唯郑芝龙是从,来往内外商人皆用郑氏旗号,史载:“每一舶例入三千金,岁入千万计,并筑城于安平(郑芝龙老家,今福建省市安海镇)”。
琼州营为了吸纳刘香和荷兰人的残部,以逸待劳,轻松获胜,不仅获得了扩军急需的水手、海员,同时也扼杀了刘香率领残部流窜并反攻的势头,并且普特曼斯和残余舰队的的被俘,打乱了东印度公司正常的部署,大员的行政长官一直处于空缺状态,东亚缺乏领头人,热兰遮城内的留守人员只能苟延残喘,巴达维亚卷土重来的计划也就此耽搁了。
东亚海面的势力空窗期给了郑芝龙绝佳的机会,历史就此改写,在原来的历史时空中需要五六年时间才能到达的目标,眼下似乎近在咫尺,郑芝龙开始考虑向福建沿海的商船放郑家旗子,收取每年三千两银子的保护费,同时老家安平也开始大兴土木,在老宅附近修建占地近百亩的豪华宅邸。这些举动比原来的历史足足提前了六年。
中左所城衙署内,郑芝龙志得意满地听取诸位兄弟和部下汇报的好消息。
郑彩取代了郑鸿逵的位置,负责对日贸易,他面带喜色向郑芝龙禀报:“此次平户交易顺利,补上了上次被刘香劫掠的损失。没有了红毛插一脚,平户的町人们对郑家更加热情了。”在商业贸易上,荷兰人依仗郑芝龙供应中国的货物,但是凭借南亚的香料等货物,仍然是郑家最大的商业竞争对手。而料罗湾之战后,大员商馆一蹶不振,中断了前往日本的商船队,一时间日本口岸郑家船队一家独大。
郑芝龙满意地点点头:“你做的不错。下次去日本,带上福松一起,让他历练历练,正好他也想娘了。”
郑彩恭恭敬敬地回答:“是。”
福松就是郑芝龙与第二个妻子细川氏生的儿子,小名郑福松,后来教他的先生帮他取了个名字叫郑森,出生于平户,外公田川昱皇是平户藩的家臣。福松一直随母亲在平户生活,直到前两年才被郑芝龙接回福建学习四书五经,准备参加科考,而其母细川松则按照幕府日本人不得离界的规定,仍然留在平户。福松今年虚岁已经有十岁,素以聪明机智着称,已经到了历练的年龄了。
他成年后还会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叫郑成功。
第283章 僭侈逾制()
小福松此时正在安平镇,观看新宅子忙碌的工地,身旁是郑鸿逵,身后是一群随从。
郑鸿逵看着这个侄子,不解地问:“阿松,你不去跟先生读论语,跑到这里看什么?”
郑福松叹了口气:“四叔,我从书上看到一个道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高于岸流必湍之’,如果一颗树木高于整个森林,那么大风来的时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