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混在唐朝大理寺-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种方法成功率高,因此,最先取出米粒的便是想出了这种方法的人,而这个人是高尘,高尘取出米粒之后,立马被侍卫领去吃饭,而当其他人看到这个方法可以取出米粒之后,这便要纷纷效仿,可就在这个时候,程孝突然站出来道:“大家都是聪明人,何须学他人之法,引人耻笑?”
规矩并没有规定说不能效仿,可他们都是读书人,最爱面子,也最是傲气,别人用过的方法再用,还真让他们觉得很没面子。
所以,虽然方法可用,大多人还是选择了放弃使用高尘用的那个方法,当然,也不排除一些没脸没皮的人,他们的目标只是成功,至于途中用了什么方法,他们才不管呢,以至于,他们还是用别人用过的方法进行比赛,不过他们虽然晋级了,可他们的那种行为落在评委的眼里,却是一种不屑和厌恶。
大家都在想办法,除了高尘的那个外,还有人想出了其他的办法,比如那个元中温,就想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办法,他先向洞内滴蜡,待蜡凝结之后,再扎根很细的木棍扎进去,当然,木板的底端是挖了一个凹槽的,这样一来,那混合了米粒的蜡油就沾进了木棍上,取出木棍,也就取出了米粒。
这个方法若是直接用木棍,也有机会成功,只要米粒夹进木棍的凹槽就行了,不过成功的几率很小,元中温先想办法将米粒固定,便提高了好几倍的成功几率。
想出办法的人一个接着一个的离开,整个乐坊大厅只剩下了十几人,其中有几个人的木板洞穴里还满是水,而他们正望着那满是水的东西发愁。
这个时候,苏无名觉得时间也差不多了,于是对身旁的侍卫小声吩咐了几句,那侍卫听完之后,颇有不解,可还是连忙出去了,因为苏无名身份特殊,名气又大,因此注意他的人可不少,本来见苏无名一直没有动静,以为苏无名想不出什么方法来,为此有人失望有人幸灾乐祸,可当他们看到苏无名终于行动之后,不由得都露出了一丝好奇,他们还真想看看,苏无名能想出什么方法来。
不多时,出去的侍卫赶了回来,而在侍卫的手中,有一个小盒子,那侍卫将盒子递给苏无名后,苏无名微微颔首,然后将盒子打开,只见盒子开后,从里面突然爬出几只大蚂蚁来。
惊蛰之后,很多昆虫都出来了,如今已是春暮夏初,蚂蚁更是多的很,只是附近的人都不怎么明白,苏无名拿蚂蚁做什么?
苏无名嘴角淡淡一笑,然后将那些蚂蚁都赶进了那个小洞里,要将米粒弄出来,办法很多,人力难为的东西,不如借势,苏无名要做的,便是借势,借蚂蚁的势。
那些蚂蚁爬进去之后,有的又爬了出来,又的则继续向里走,苏无名坐在一旁并不着急,只要有一只蚂蚁发现那颗米粒,他就有胜算了。
而且,就算这些蚂蚁不是那么的听话,他还是有很多种办法将米粒取出来的,之所以选这个方法,是因为这个方法最轻松,最有意思罢了。
很多人睁大了眼睛看着苏无名的一举一动,虽然苏无名根本就没有做过什么,他只是神色平静的看着那个小洞,不时有蚂蚁爬出来,可是却并没有将那粒米给带出来,很多人已经开始失望了,可就在这个时候,一只蚂蚁咬着那粒米赫然出现在了洞口,蚂蚁东张西望一番,然后便快速的出了洞口。
米粒已出,苏无名淡然一笑,朝在座的那些人微一拱手,然后便向吃饭的地方走去。
众人唏嘘不已,眼看身边的人越来越少,也都不由得着急起来。
经过这一局的比试,有二十多人入围,而在这二十多人当中,有三四个是用了别人用过的方法的,有一两个人的办法很笨拙,可运气好,还是把米粒弄出来了,有一个人则是死马当活马医,瞎碰上了。
当然,也有一个人,他原先往洞穴内灌了水,后来那粒米被水泡开了,最后那粒米竟然慢慢飘了上来。
当然,其他人可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有几个人见那个灌水的米粒竟然自己飘上来了,于是便又充满了希望,可是他们左等右等,直到时间结束,他们也没有等到米粒飘上来。
第295章 对子()
春末夏初的午后,有一种说不出的静谧来。讀蕶蕶尐说网
长安城的街道上也出现了短暂的空寂,而在乐坊外,那些吃过午饭的人又陆陆续续的来了。
乐坊提供的饭菜不错,很符合苏无名的口味,而在苏无名吃过午饭之后,因为闲来无事,便决定在乐坊到处转转,其他才子没有官位,自然是不能到处走的,只能在特定的地方走,可苏无名是大理寺司直,在乐坊中走走,还是一点问题没有的。
权力,有时就是特权。
乐坊除了前面那个供人比试的大厅外,还有一个后院,后院就相当于是一个很大的府院,府院之中有亭台楼阁,有小桥流水,有分割成一块又一块的小小庭院,而这些庭院,都是歌姬舞姬居住的地方,当然,除了这些外,还有其他许多地方,比如说专门排练的地方,比如说吃饭的地方,换洗衣物的地方,等等。
不过这些地方,就算苏无名是个官,也是去不得的,乐坊之中大部分都是女子,苏无名一个男人怎好乱闯,所以苏无名吃过午饭之后,走过了几座亭台楼阁,便到了一处人工湖,人工湖并不是很大,大概有五六亩的样子,此时湖里遍植莲藕,荷叶亭亭,有几个甚至露出了尖尖角,荷叶之下,有鱼儿群游,好不惬意,苏无名看到这些之后,便不想再动,于是在湖边坐了下来,托着下巴看那湖里的景色。
不时有清风吹来,吹起苏无名的衣袂,也吹的那些荷叶摇摇晃晃,这里的一切都是那般静谧,让人好生喜欢,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声音突然传来:“你……你是什么人,怎么能到这个地方来的?”
那是一个女人的声音,声音中带着惊讶,当然,也有三分怒意三分惊恐,毕竟乐坊后院,很少有男人光临的。
苏无名也有些惊,有些怕,于是连忙起身想要道歉以说个明白,而就在苏无名起身抬头的那一刹那,他看到了那个刚刚说话的女子,那女子很美,美的惊艳,美的无依,聘聘婷婷间有着让世间男人为她粉身碎骨的魅力。
女子着一袭白衣,清风吹来,吹的她衣袂翻飞,仿若人间仙子,女子眉头微蹙,似乎对苏无名的举动有些恼怒,而她这微蹙的眉头,更让她的美平添了一分说不出的魅力。
苏无名不由得痴了,以至于连刚才想要说的话都忘记了说,他只是傻傻的看着眼前的女子,心中暗想,这女子,怎么这般的美,袅袅身姿,淡淡容颜,美的这般脱俗,美的让人一时间都有些不知所措了。
被苏无名这般看着,女子终于忍无可忍,怒道:“喂,你到底是什么人,好大胆子,怎么敢进这里来?”
女子发怒的摸样也是美的,不过她这一怒倒是把苏无名给唤醒了,苏无名连连行礼说道:“姑娘莫生气,在下苏无名,因为吃过午饭闲极无聊,所以来此小坐,还请姑娘恕罪,我这就离去。”
说着,不等那女子作答,便急匆匆的逃了去,而直到苏无名回到乐坊大厅,才突然意识到,刚才怎么忘记问那女子名字了?
而就在苏无名作这般想的时候,湖边的美人,也不由得愣了一愣,心中暗想,他便是那个名动长安城的大才子苏无名吗?
风仍旧在吹,似乎想要吹散一些东西,可是有些东西印在了人心,便任凭风吹雨打,只怕也消除不掉吧,比如说,一段美丽的邂逅。
大厅内有些嘈杂,那些吃过午饭的才子坐在一起聊天,他们什么都聊,天南地北,诸子百家,他们都是读书人,他们从各地而来,他们有的是东西聊,他们仿佛一见如故,他们甚至忘记了,他们是对手,是要在才子大赛上拼杀的。
也许,这就是大唐人的胸怀吧,比试固然重要,可所谓的名次又怎比得上朋友在一起的畅意与风发?
苏无名显得跟这些人格格不入,他还在沉思,还在沉迷,沉迷那个美貌的女子,沉迷她那无人可比的风姿。以至于耳边所有的嘈杂,都被他自动的屏蔽掉了。
就这样,不知道过了多久,第四场比试终于登上了舞台。
第四次的出题人是张端,张端的年龄已经不小了,可因为读书的关系,他虽然年纪不小,可却仍然显得颇有风度,一身衣衫更是搭配的恰到好处,胡须修剪的整齐,若是离的进了,会觉得他连眉毛都修的两半对齐的,这样一个人,似乎正迎合着他的名字,张端,端正。
张端的确是一个一丝不苟的人,他甚至有着后世人所戏称的强迫症,无论任何事情,他都不允许乱,亦或者不对阵,他的眉毛要修的两边一样,他的衣衫要穿的最为得体,而就连这些才子的座位,他都要两边坐好,后面的向前坐,要做到对齐工整。
这是一个对事情很喜欢较真的人,那几个评委好像对张端的这个习惯已经习以为常,因此并没有说什么,而那些才子,虽然心中颇有些不满,可因为对方身份尊贵,他们也不敢多言,只私底下偶尔抱怨一两句,苏无名发现张端有强迫症后,不由得耸耸肩,淡然笑了笑,强迫症可是很难遇到的,而像张端这么大年纪的强迫症患者,苏无名更是第一次见。
张端在上面看众人都坐好之后,这才开口道:“今天的第四场比试,由我出题,不过我出的题仍旧是文,可又跟文比不同,这次我们比一个特殊的题材,对子,这是老夫我研究多年才研究出来的,今天,姑且试一试尔等的机智程度吧。”
张端说出这番话后,众人在下纷纷提出了不解,这些人都是读惯了诗词歌赋的,还从来没有听说过对子,如今突然让他们对对子,这不是难为他们吗?
而就在众人这样嚷嚷的时候,苏无名心中却是乐了的,别人不知道对子是什么,他却是再了解不过的了,因此他倒一点不为此担心,只是他有些疑惑,根据他所知,对子的起源应该是五代后蜀的孟旭,要比现在晚上个百十来年,这张端,怎的就突然提出了对子呢?
不过很快,苏无名便给自己找了一个理由,对子,顾名思义就是对仗工整的句子,而从古到今,无论是诗词还是歌赋亦或者诗经等等,里面都有许多对仗的句子,而这些对仗的句子,往往是这些诗词歌赋当中最受人喜欢的部分,张端六十多岁,博学的很,因此将那些对仗工整的句子一番整理,先那个孟旭而出世,也并非不可能吧。
就在苏无名做这般想的时候,张端已经在上面开始为大家讲解何为对子,如何作对了,这些人都是才子,诗词歌赋虽不是样样精通,可也都有惊世之才,因此当张端将他总结出来的规矩说了一遍后,这些才子便明白了,而且是真的明白了,换言之,所谓的对子,不过是把诗词歌赋当中对仗的句子挑选出来罢了,而对子首先要对仗,再者便是意境了。
这样一番教授,大家纷纷对此喜欢上了,对仗短小精悍,颇有趣味,怎不让人喜欢?
规则讲好之后,接下来便是比试了,而比试的规矩是这样的,由张端给每人出一对子,对出来的方可晋级,当然,如果张端想被谁多出几个,那么那个人也必须接着,对不出来,不好意思,出去。
不过,至于什么情况会让张端对那人多出几个对子,那就不是大家能够猜测的了,也许张端看那人不顺眼,要把他难住出局,也许张端心里不开心,就是想为难他。
剩下的人已经不多了,只有二十几个,因此一个一个对子,倒也不怎么浪费时间,大家坐的很整齐,张端首先对坐在首位的那个人出了一个对子,曰:围棋赌酒,一着一酌。
张端出了这么一个对子后,那名才子颇有些紧张,不过他毕竟是个才子,很快便想出了一个,于是连忙答道:“坐漏读书,五更五经。”
张端听了那名才子的对之后,很是欣赏,微微点头后,便又去问另外一个人,另外一个人是元中温,因为元稹的名气,张端对元中温很是客气,不过客气归客气,题还是要出的,而且出了一个比较难的,曰:心口十思,思子思妻思父母 。
这个对子比之诗词中的一句对仗有些不同,不过要的也不过是对仗工整,元中温略一思索,便脱口说道:“寸身言谢,谢天谢地谢君王。”
元中温此对一处,整个大厅只是皆是赞许之声,先不说对仗如何,就元中温句中的意思,就足够说上一说的了,如今的这里的才子,那个不是唯皇命是从?就算那句对子有拍皇上马屁的嫌疑,那也是听来破为顺耳的,他们读书考取功名,为的是什么,不就是想谢天谢地谢君王吗?
张端对元中温的回答颇为满意,因为这个回答很符合他们这些臣子的心思,而且也让人说不得坏来。一
。|d!μ*0*0。
第296章 记忆()
乐坊之中,气氛一时有些紧张起来。
不过在这紧张之中,却也有一丝说不出的兴奋来,在短短的一盏茶的功夫里,这些在座的才子纷纷喜欢上了作对,他们觉得对子真是一件雅俗共赏的事情,而且颇有趣味。
此时,张端已经从元中温旁走开,来到了另外一个人身旁,这次他出的对子是:。绿水本无忧; 因风皱面;他面前的才子似乎还未明白对子该如何做,以至于在听到这个对子的时候,突然变得支支吾吾起来,张端倒也不急,毕竟对子这东西是他最先提出来的,总要给人机会慢慢理解和消化吧。
只是一盏茶的功夫过去了,那个人也没有想好,最后说了一句不伦不类的应答,张端微微凝眉,冷哼了一声,好像觉得那不伦不类的应答简直是对他所出对子的侮辱。
所以,张端一挥衣袖,来到了另外一人旁边,那人恰是高尘,高尘看到张端神色,不由得心头一紧,不过多年军旅生涯,早让他学会了冷静,因此看到张端走来之后,他只淡然一笑。
而在张端走来之后,只见张端指了指高尘,道:“你来对刚才那句!”
这无疑对高尘来说是一件很有利的事情,毕竟刚才那个对子,他比别人想了好长时间的,张端那句话一出,高尘略一思索,随即答道:“靑山原不老; 为雪白头。”
此对一出,张端顿时喜笑眉开,连连赞道:“只有这般清雅的才配得上我的对子,刚才那句,完全是狗屁不通。”
刚才对对子的那位才子还未离去,听到狗屁不通这句话后,脸色很是难看,而后又变成通红,可在这里又发作不得,最后只得人气吞声,躬身离去。
那人离去之后,张端一点不在意,拍了拍高尘的肩膀,道:“好,你再来对一句,刚才那句不算!”
高尘心头一沉,心想这张端真是可恶,不算你干嘛让我对啊,心中虽是不忿,可也说不得其他,只得连连拱手称是。
张端略一思索,随即又出了一句:虚心竹有低头叶。
高尘听得上句,微微凝眉,不过很快便做了回答:傲骨梅无仰面花。
张端见高尘的反应速度还可以,微微颔首,向旁边走去,这才算高尘过关。
高尘旁边的人是马戴,张端见马戴年龄这么大了还来参加才子大赛,心中颇有些不以为意,想他张端是年少得意,对年纪四十了还未有任何成就的人,自然是心中不屑的,因此,他的题也就出的刁钻了一些。
张端抬眼望了望马戴,随即出了一题:围棋赌酒,一着一酌。
马戴听完,不假思索,随即应道:坐漏读书,五更五经。
张端见自己的对子竟然没有难住马戴,心中不由得起了争胜之心,于是又出了一题:蚂蚁树下马倚树。
马戴微微一笑,又是不解思索的应道:鸡冠花前鸡观花。
张端见马戴真有大才,便不再多做为难,微微颔首之后,随即走向下一个人,如此大半个时辰,轮到苏无名的时候倒是淘汰了四五个人。
来到苏无名跟前,张端先是微微一笑,道:“苏大人才思敏捷,这对子应该难不住你吧?”
苏无名拱手道:“还请张大人出题。”
张端微微颔首,也不再多言,随即吟道:朝官多戴朝冠。
苏无名淡淡一笑,对道:宫婢常持宫被。
张端似乎不想就此放过苏无名,于是又出一题:调琴调新调,调调调来调调新。
此联是为双音对联,很是不好对,不过苏无名只略一思索,随即应道:种花种好种,种种种成种种香。
张端微微颔首,苏无名见此,不由得大松一口气,可就在这个时候,张端突然又道:红娘子身披石榴裙,头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从容贯众,到天竺寺降香,跪伏神前,求云母天仙早遇宾郎;
这对联很长,而且其中夹杂着不少药名,极其难对,张端这番吟出,其他人不由得感到头大脑大,这般对子,比只要对仗工整可要难的多了,其他那些人心想,若是他们来对这个,只怕是对不出的吧。
不由得,大家将目光投向了苏无名,他们的眼中有期待,也有担忧,当然,也有几个不怀好意的人有幸灾乐祸。
苏无名却只淡淡一笑,不解思索的说道:白头翁手持大戟子,脚跨海马,与草寇甘遂战百合,旋复回乡,上金銮殿伏令,拜常山侯,封车前将军立赐合欢。
此对一出,众人皆是无言,那张端却不由得乐了,道:“好,好,妙,妙啊,这个对子我想出来许久了,却一直没有下联,如今竟然让你给对出来了,不错,不错。”
张端一连两个好两个妙外加两个不错,是个傻子也知道张端对苏无名的对子极其满意的。
到此为止,所有应对,也算是结束了,此次一共淘汰了五个人,剩下的人中,不足二十个。
张端满意的离开之后,接下来要出题的是李瑞,李瑞是个身材有些发福的老人,不过气质却是极其优雅的,来到众人跟前之后,他先是笑了笑,然后说道:“诸位都是经过了数关的才子,是我大唐真正的栋梁之才,今日老夫的题,极其简单的,是一篇文章,给大家一炷香的时间来记,而后谁背的最多,谁就胜出,背的最多的十人,晋级,接受下一轮的考验。”
李瑞说完,命人在上面卷开了一张大布,布上龙飞凤舞的写着一篇文章,一篇辞藻极佳的文章,而这文章,对苏无名来说并不陌生,因为前世的语文课上,他是背过多遍的。
文章的名字,叫做《阿房宫赋》
这是杜牧写的一篇文章,只是苏无名却不明白,李瑞怎的把这篇文章拿了出来,根据苏无名所了解的,杜牧写这首赋的时间是唐敬宗宝历元年,是十几年前,如今李瑞将之拿出,其他人是不是都有看过呢?
想到这里,苏无名去望了一眼众人,只见众人眼中皆是惊叹之神色,想来是没有看过的,不过就在这个时候,元中温突然问道:“李大人,这可是杜才子的阿房宫赋?”
李瑞微微点头:“没错,这正是杜牧的阿房宫赋,此文是他十几年前所写,不过一直不曾流传民间,对诸位来说也算是公平的。”
元中温连连应道:“以前早听闻杜先生写过这样一篇文章,只是一直无缘一见,如今一见,当真是惊为天人,丝毫不输汉赋文章。”
李瑞也是微微点头,只是他的神色,却微微一紧,这篇文章是杜牧对当时统治者的劝谏,也因为是劝谏,所以才没能流传,如今大唐刚易主,李瑞倒十分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够让当今圣上明白他这个老臣的良苦用心,可圣意难测,如果圣上对之大为愤怒,那他李瑞,也只好借此机会,告老还乡了。
虽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可很多事情,只有志是不行的,还要有那个能力和本事才行。
一炷香的时间开始了,那些才子纷纷在大布跟前记忆,苏无名站在外围,眼睛虽望着那篇阿房宫赋,可心中却在想事情,当年杜牧因为这样一篇文章,想来没少受罪,如今李瑞竟然敢拿出来,想来他的心中也有一番家国吧。
李瑞比杜牧要大个十几岁,不知道他是否认识杜牧,仔细算算,此时的杜牧还在外放吧,应该在黄州当刺史,据闻是得罪了李德裕才被外放的,想到这里,苏无名对那李德裕的讨厌不由得又加重了几分。
本来,若杜牧在京城,他倒可以去拜访一番,见一见这位早已仰慕的诗人。
这番想着想着,苏无名突然听到一声咳嗽,不过这声咳嗽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咳嗽,而是有警示意味的咳嗽,苏无名抬起头,便看到李瑞正向他这边张望,而那声咳嗽便出自他的口中。
意思再明白不过了,苏无名连忙去看布上的阿房宫赋,阿房宫赋洋洋洒洒近千言,若是第一次见到,还真不好背,不过苏无名在应试教育下,却是早被熟了的,只要现在再看一遍温习一下,流利的背出应该不是问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