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喋血宝藏-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能放在哪里?就算有人收留,可是不放心啊!毕竟她是萍儿,老鸭的妹妹,特殊!现在好了,咱们一起去找另外两支家族,她再也不用离开我们了。正好杨姐也要走,两人一路作伴,真是太好了!”
“杨毅,我们决定去寻找另外两支家族,可不是因为萍儿。当然,肯定跟萍儿有关系。下一步,咱们要齐心协力,更要千万小心,绝不能出任何差错。尤其唐剑和萍儿,他们可是代表了唐家庄,代表了他们家族,更不能有半点闪失。我只是历史学家,对于这方面不是太懂。你和刘春、唐剑都是军人,哪怕穿一天军装也是军人,就拜托你们了!”杨先生对杨毅、刘春抱抱拳。
第二十四章西夏故事(一)()
“杨老师,老鸭唐剑的事情就是我们的事情,再说这也不是唐剑个人的事,而是唐家庄的事情,往大了说那是咱们中国的事情。我们以中国军人的名义发誓,用鲜血和生命保卫藏宝图,誓死捍卫国家尊严!”
“誓死保卫藏宝图,用鲜血和生命捍卫国家尊严!”唐剑和刘春、杨瑾、萍儿等人都举起了拳头。
唐剑他们又在镇上呆了一天。杨先生和杨瑾走了好几天路,得让休息一天。还得做些准备,以前都是按照找部队来准备的,现在得按去南方来准备了,自然得更加充分。
小镇地处偏僻,并不繁华。不过,对唐剑他们足够了。每个人都多准备了几件衣服,又给杨瑾和杨先生都准备了毛毯和被子。天气渐渐凉了,几个小伙子还能扛住,但是杨先生和两个女孩就得注意保护了。杨瑾还专门准备了一些女孩用品,尽量用好的,都是娇惯的千金,不能委屈了。
最重要的是鞋子,破旧的,稍稍不舒服的赶紧换掉,换上新的、舒适的鞋子。小镇以山路为主,百货铺子卖的鞋子不怎么高档,但穿着很舒适,尤其适用走路。唐剑给每个人都准备了几双,够穿一年半载的了。
药品也极其重要!镇上有两家药铺,大部分都是中药,只有很少一点的西药。杨毅和刘春死缠烂打,硬是从老板家里搜出了一些稀有的药品,掏高价买了下来。其他药品也而尽量多的准备一些,这没办法,他们这支小队伍人数不多,却成分复杂,不管什么都得准备的很充分。
最后就是吃的了,尽量多的准备干粮,还准备了一些粮食。在一家铺子看见了不少饼干糕点之类的,刘春一股脑全买了下来。萍儿嘴馋,又来了个杨瑾,再加上杨先生,有好吃的就得带上。只是几个人负担更重了,但也没办法,他们是男人,更是军人,再沉重也得担着。
清晨,六个人告别小镇,踏上了征途。唐剑、杨毅、刘春都背着大包,足足有七八十斤重。三个人都是壮小伙,又常年习武,倒也没觉得有多沉。比别人多背了一把战刀的刘春自嘲说负重前行,到地方了肯定都身轻如燕,功夫就此练成了。三个人都拿了一把小铁铲,回唐家庄时,小铁铲起了大作用,可惜最后不知道扔哪了,这次他们又搞了几把小铁铲,既能防身又能修路。
杨先生和杨瑾也背着包裹,不过比唐剑他们要小多了,也轻多了。本来他们也要多背点东西,无非走慢点,可是杨毅和刘春坚决不让,争执了几下,两人只好让步,只背了些吃的喝的,再就是些常用的东西。杨先生还背着几本资料,那本厚厚的笔记本也背着,对他来说,这些东西比命都重要,时刻都得带在身边。
萍儿也背个小包裹,很小,也很轻,无非一点吃的,再就是自个用的一些东西。前几天就没怎么走路,这几天又一直歇缓着,她精神头十足,蹦蹦跳跳的跑前跑后,跟这个说说,跟那个笑笑,逗的大伙笑声不断。杨瑾好几次提醒她不要把体力消耗光了,她也不听,依旧开心的蹦跳着。杨静无奈的摇摇头,稍稍放缓了脚步,尽量让萍儿少走几步。
大道自然不能走,只能走小道。可是走了半天,连小道也觉得不安全了。六个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小,还都背着大小不一的包裹,总有那么几个人顿足观望,有的还故意走到跟前仔细打量。大部分人只是好奇,但也不能排除有些人不怀好意。
要搁平时,唐剑根本不在乎,只要鬼子不来,几把小铁铲足以走遍天下。可是现在有杨先生,有杨谨和萍儿,最主要的是有藏宝图,他必须格外小心,绝不能出半点差错。跟杨先生和杨毅刘春几人简单商量后,他决定避开大小道路,进入山林。
这边的山林跟他们回老家跋涉的山林基本差不多,虽然都不很高,但却无比的崎岖难行。唐剑他们有时沿着山根潜行,有时在半山坡上攀爬,更多是翻山越岭,行进的很慢,却一直没有停步,风餐露宿,一点点的往南移动。
两天后,出现情况了。萍儿到底是孩子,从没有走过这么长的路。先是两脚打起水泡,继而溃烂,鲜血直流。唐剑和刘春几人一直拉着她走,可是只要双脚着地,她就感到钻心的痛。她一直咬牙坚持着,眼泪几乎没有停止过,嘴唇都被咬烂了,就是不吭一声。
杨谨也出现了不适。双脚相继溃烂,还出现了其他一些症状。无奈之下,唐剑决定休息。刘春很快找到一处山坳,几个人都钻了进去。
“是得好好休息,把身体休养的差不多了再走。后面的路还长得很,不能刚开始就把身体弄坏,以后就没法行动了。”杨先生卸下背包,活动了几下腿脚,靠着背包坐了下来。他虽然年过半百,但身子骨相当硬朗,倒没有多少感觉。
“老师说得对,休息两天,等身体恢复的差不多了再走。这一带全是山区,越往南山越低,再走几天就出了山区,到了平原地带,那就好走了。”唐剑慢慢撕掉萍儿粘在脚上的袜子,一点点的把脚上溃烂的地方清洗干净,再涂上药粉,用纱布包上。
给萍儿包扎完,唐剑又给杨谨清洗包扎。一开始杨谨还有些不大好意思,萍儿哄说了一气,刘春和杨毅又阴阳怪气的数落了一气,杨谨也就不管了,伸出双脚大大方方让唐剑清洗。唐剑手法熟练,不多时就都处理好了。
“姐,我哥还真行,都不咋痛了。来,咱们吃饼干。”萍儿掏出几块饼干递给杨谨。
“萍儿,你吃吧!姐不大喜欢吃太甜的,有干粮就成。”杨谨从背包里掏出干粮慢慢吃着。
“春哥,给你吃。”萍儿又把饼干往刘春手里塞。
第二十四章西夏故事(二)()
“我的小萍儿,你就饶了哥吧!哥打小放羊,这胃口只跟糠窝窝打交道,要是放进去这些东西,根本承受不了,肯定得出毛病。所以啊,你千万别害哥了,万一哥有个三长两短,谁给你背包啊?”刘春表情十分夸张。
“春哥,你哄三岁小孩是吧?别忘了,我也是念过中学的人”
“吆,瞧我,居然忘了我们的萍儿还是堂堂的中学生,大学问家!可是,不管咋说,哥就是不能吃这玩意,绝对不能吃!”
“为啥啊?”
“萍儿,有些人不识好歹,你就别问了,也别让来让去的了,好好吃吧!”杨毅摸摸萍儿脑袋。
“老师,您吃!”萍儿又把饼干递给杨先生。
“萍儿,老师跟你姐一样,也不喜欢吃甜的。这干粮很香,老师很久都没有这么痛快的吃过了,得多吃点。”杨先生扬了扬手里的干粮。
“嗯,那您就多吃点。哎,老师,您是老师,学问大,讲个故事好吗?”萍儿往杨先生跟前靠了靠,扬起小脸祈求着。
“萍儿,别捣乱了,让老师好好休息。”唐剑笑道。萍儿从小就爱听故事,天天都要缠着让他讲故事。现在虽然十几岁了,可还是爱听故事,并且爱听历史故事。今天居然又缠上了杨先生,有点不大像话了。
“哥,我没捣乱,就想听听故事。反正也没啥事,老师给我们上上课,好让我们多学点东西,您说是不是啊,老师?”
“这孩子,想学东西,这理由还真让人没法拒绝。也好,我就讲点故事,历史故事!只是从哪讲起?你喜欢听哪个朝代的?”杨先生问萍儿。
“哪个朝代?这个”萍儿挠挠小脑袋,转身问唐剑:“哥,你不是学历史的吗?给个建议好不好啊?”
“是你要听故事的,怎么又让我哎,对了,老师,您不是判断我们唐家庄的先祖很可能是从西夏国逃出来的吗?那就讲讲西夏,让我们也认识一下老祖先,怎么样?”唐剑问。
“对,老师,这些天我们耳音里灌满了西夏,却对西夏毫无所知。不瞒您笑话,我虽然读过大学,但还是第一次听说还有西夏这么个朝代。”杨毅有些不好意思。
“嘿嘿我这个不学无术的所谓大学生也是第一次听说历史上还有个西夏国,就是还不知道这个西夏国具体的范围,其他的就更不知道了。这次有幸跟老师一路同行,一定得多听听老师的教诲!”刘春非常谦逊。
“哎呀,你们给我出了一个非常大的课题啊!我一直研究历史,特别对西夏研究了几十年,可是越研究问题越多,有时候感觉以前所有工作都白做了。因为很多时候走入了死胡同,不得不推翻之前的研究成果,重头再来。所以,要系统的,全面的,深层次的讲述西夏的前世今生,我还真无能为力。只能提纲挈领式的、浅显的讲述一些故事,还要提出许多问题,让你们以及其他有志于研究这段历史的人士去解答。”
“老师,我就喜欢听故事,那些问题就让我哥他们去研究解答吧!”萍儿拍手道。
“嘿,你个小东西,倒是把自个撇的干干净净啊?”杨谨笑道。
“姐,本来就是嘛,我可不喜欢研究这研究那的,就让他们研究好了,我享受就是了。”
“小小年纪就学会享受了,这都谁给娇惯的啊?”
“嘿嘿我才不管那么多呢”
“萍儿,别逗了,听老师讲。”唐剑拍拍萍儿脑袋。
“好,那我就给你们讲讲西夏国的情况。很久很久以前,具体是什么时候,还得进行海量的调查研究,这就交给你们这些年轻人吧!在辽阔的青海湖一带,生活着一支马背上的民族,叫党项羌,据说是汉代西羌的后裔。他们身强体壮,骑着骏马,来如风,去如电,武艺高强,尤其善于弓箭刀枪。他们在青海湖一带丰美的水草养育下,逐渐壮大,成了这一带的主人,整天风来雨去,倒也逍遥快活。”
“后来,一支同样是马背上的叫鲜卑的民族看到青海湖一带水草丰美,就慢慢的向这里渗透。其首领吐谷浑经过多年发展,建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强大的吐谷浑王国,称雄于这片丰美的草场。许多党项羌为了活命,选择融入了吐谷浑,成了吐谷浑的臣民。也有一些党项羌族群为了追求千百年来的自由,也为了保留自己独特的血脉,选择了一条艰难而又漫长的迁徙之路,这也是他们经历的第一次比较大的迁徙。他们历尽艰辛,一边迁徙一边寻找适合生存的地方,最后到达青海湖东南部的河曲地区。这里有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同样水草丰美,非常适合党项羌这样的游牧民族生存。于是,他们又在这一带扎下了根,艰辛却又顽强的生存着。这些族群中,最大的一支族群叫拓跋部落,带领所属部落在这一带苦苦寻求生存之道。他们凭借强壮的身体,以及在严酷的高原环境下磨炼出来的生存技能,周旋于各个强大的部落之间,不但顽强的活了下来,还不断的扩展自己的领土。到了隋朝时期,他们已经拥有数千里的领土,大一点的部落有四五千匹马,小一点的也有上千匹马,逐渐成为这一带不可忽视的强大力量。”
“哎呀,这个土什么王国,人家的领地,他跑来霸占不说,还把人给挤走了,简直一点道理都不讲。还好,总算又找到了地方,不但活了下来,领土又扩大了不少,马匹也多了。”萍儿很认真的说。
“萍儿,这就叫生存法则,适者生存,强者生存!这些党项羌人凭借自己的精明和强大,逐渐闯出了一片天空。其实,他们的不断扩张,也是向其他势力渗透。东边是中原王朝,西边是吐蕃政权,北边还有强大的吐谷浑王国,他们的扩张过程,实际上也是侵袭这些领地的过程,必然招致这些政权的攻击。他们就在这样的夹缝中顽强的生存,其实也是相当的不容易。”杨先生说。
第二十五章偶遇赵雷(一)()
“吐蕃政权,吐谷浑王国,在当时都十分强大,一个以游牧为生的部落无法跟他们抗衡。中原王朝就更不用说了,其他政权只能仰视。生活在这样的夹缝中,其状况可想而知,估计连睡觉都得睁着眼睛。”唐剑感叹道。
“哎,老鸭,如果是我,就不会长期这么夹缝下去,肯定要联合一个政权,或者说依附于一个政权,这样就不怕另外两家了。”杨毅思谋着。
“可是那样一来,恐怕就没有了自由,也很难保全自己的纯正血统了。”刘春反驳道。
“那不一定!这就要看联合谁,依附谁!如果联合强大的中原王朝,估计要好很多,因为中原王朝胸怀宽广,各个民族和谐共处,相当融洽。”
“杨毅说的很有道理!当时,吐蕃政权不断向东侵扰,气势逼人。而就在这时候,大唐帝国结束了中国四百余年的分裂与战乱,统一了中国。党项人夹在吐蕃和大唐之间,不管偏向任何一方,必然会招致另一方的兴兵讨伐。”
“唉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领地,麻烦又来了”萍儿感叹道。
“确实是这样!吐蕃政权咄咄逼人,让党项人要么投降,成为吐蕃的子民;要么战斗,死于吐蕃锋利的刀剑之下。党项人面临着生死抉择,而且生的屈辱,死的凄惨!”
“完了,简直太可怜了”萍儿眼泪出来了。
杨先生摸摸萍儿脑袋,继续讲述着:“这时候,一个帝王改变了党项人的命运。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发出了‘朕以天下为家’的昭告,并提出了‘夷夏一家’的国策,显示了大唐帝国博大的胸怀。这也是包括党项人在内的游牧部落梦寐以求的事情,因为他们终于得到强大的唐朝帝国承认和平等的对待了。大批党项人归顺了大唐,而且大唐还给了他们前所未有的政策——羁縻,也就是相当于让他们自治。这样既免除了他们的血刃之灾,同时也壮大了大唐的实力,可以说是双赢!”
“太好了,终于可以活下来了哎,老师,那西边的吐蕃不向党项人开战吗?”萍儿又问。
“嗯,问的好!要回答这个问题,我得先说一个人。这人叫拓跋赤辞,就是我刚才说的拓跋部落的大酋长。其他党项人都归顺了大唐,唯独这个拓跋赤辞带领的部落没有归顺,娶了吐谷浑首领的女儿,长期跟吐谷浑联合侵犯大唐边境。大唐多次派兵讨伐,都没有得逞。后来拓跋赤辞的侄子归顺了大唐,唐太宗就派他去劝降,终于说服拓跋赤辞归降了大唐。唐太宗封拓跋赤辞为都督,并赐皇姓‘李’。自此,漂泊的党项人正式被大唐接纳了。大唐对党项羌的政策,也从侧面改变了吐蕃对大唐的态度。就在大唐赐党项羌赐姓的没多久,大唐王朝和吐蕃之间发生了一件影响了后世历史的重大事情,文成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吐蕃和大唐王朝结成了甥舅关系,修好了!这样,夹在吐蕃和大唐之间的党项羌也得到了短暂的和平与安宁。”
“哈哈修好了,这样就不担心被吐蕃攻打了。可是老师,刚才您怎么又说是短暂的和平?莫非又要出事情了?”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啊?还要等到下回啊?”
“去场子听书,不都这样吗?老师年纪大了,好些事情记得不很清楚,得整理一下思路,查阅资料,不然出错了怎么办啊?”
“萍儿,让老师先休息,以后有的是时间,等有空了咱们再慢慢听老师讲。”唐剑说。
“嗯!”
在山坳里休息了两天,萍儿的脚结疤了,杨瑾也恢复的差不多了,唐剑他们又踏上了南行的征途。有了前几天的教训,这次他们走得更慢,也更加小心了。萍儿大部分时间都让人拉着,稍微陡峭一点的山坡就用绳索拉上去,虽然费了不少力气,但却再没有发生脚底溃烂那样的情况。
山势越来越平缓,相对好走一些了。唐剑他们碰见几个在山林间跋涉的老乡,就向老乡打听情况。老乡说前面不远处那几天打过仗,死了不少人,到处都是尸体,他们不敢走,钻进了山里。老乡还奉劝他们也不要过去,免得惹上麻烦,说完就匆匆走了。
唐剑望着老乡的背影,又看了看萍儿和杨瑾等人,不敢往前走了,扭头钻进了深山。
约莫走了七八里地,唐剑观察了一下周围的地形,转身继续往南缓缓而行。刚走了几里地,前面开道的刘春突然趴在山坡上,连连摆手让后面人赶紧隐蔽。
“老春,怎么了?”唐剑跑到刘春跟前。
“下面好像有情况!”刘春指着山根下。
不远处山根下草丛里,好像趴着一个人。唐剑环视了一下四周,小声命令:“杨子保护老师,老春跟我下去。”
唐剑提着小铁铲,刘春紧握战刀,两人悄然摸下山坡,小心翼翼摸到那人跟前。
这是一名国军,还是少校军官,脸朝下趴在地上。再仔细看,少校头上全是血污,身上也沾满了血污。唐剑摆手让刘春监视四周,轻轻把少校翻了过来,伸手搭在少校鼻孔上。
居然还有气!只是很微弱,不注意都感觉不到。唐剑赶紧把耳朵贴到少校胸口,能听到微弱的心跳,顿时激动了:“老春,人还活着!去把背包拿下来,快!”
唐剑轻轻抱起少校,慢慢往嘴唇滴水,尽可能的给少校湿润嘴唇和喉咙。滴了一会,他让杨瑾继续喂水,开始检查少校的伤势。
少校二十八九年纪,略显瘦削,但很结实。他脑袋上包着纱布,腹部两处伤口用纱布和绑腿缠着,腿上也有用绑腿缠着的伤口。四处负伤,也不知道几天了,在这无人的山林里能活下来真是奇迹。
“哎,他动了。”杨瑾小声叫道。
少校嘴唇动了一下,接着又动了几下,似乎在品尝甘美的香醇。唐剑心里一热,接过杨瑾的水壶朝少校嘴唇滴了一些水珠,轻声叫道:“长官,长官!”
第二十五章偶遇赵雷(二)()
“哦”少校慢慢睁开了眼睛。
“长官,您醒了?喝点水,多喝点!”
少校张开嘴唇,一连喝了好几口水,精神顿时好多了,眼睛也活泛了。他看了看唐剑,又侧目看了看杨瑾等人,再次微微张开了嘴唇。
唐剑赶紧把水壶凑到少校嘴边,一口一口的喂着。一连喂了十几口水,才放下水壶:“长官,吃点东西吧?”
“谢谢”
“给,吃这个,软乎!”萍儿赶紧递过来几块糕点。
杨瑾接过糕点,一点一点的给少校喂着。少校看样子饿坏了,糕点刚到嘴里就迫不及待的咽了下去,张嘴又要继续吃。
“慢点吃,别噎着!”杨瑾泪水出来了,把一块糕点喂进少校嘴里。
吃了好几块糕点,又喝了几口水,少校神色好多了,话也多了起来。
“谢谢你们!请问,你们是”
“长官,我们是中国人,都是中国人!”唐剑回答。这是长官,应该打敬礼的。可是自己没穿军装,再说也不能轻易暴露,只好说自己是中国人。
“中国人中国人”
“长官,这里不是久留之地,咱们转移到安全地带再说话好吗?”唐剑看了看四周。老远就被刘春发现了,肯定不安全,必须赶快转移。少校那是没法走了才趴在这里,不然怎么会选择在这里休息?
“嗯!”
“老春,抱着长官。杨子,寻找隐蔽地点。”
前面山坡上找到了一处破庙,有几孔小洞子。杨毅简单打扫了一下,杨瑾拿出被子和毛毯铺子地上,刘春把少校轻轻放在被子上面。
“长官,您忍着点,我得仔细检查一遍,重新给您换药包扎。”唐剑轻轻擦洗着少校的伤口,杨先生悉心给少校换药包扎。他们没有专门学过医术,但是经常遇到各种伤势,时间长了也就成了半个医生了。
“脑袋是擦伤,腿部是贯通伤,腹部两处刀伤也都不深,也就是说长官没有一处致命伤,倒在这里估计是饿的累的。哎呀!长官身手可不一般,刺了两刀还能全身而退,确实不简单啊!”杨先生分析道。
“谢谢这位先生,请问您是”少校挣扎着想坐起来,唐剑赶紧按住:“长官,刚换过药,千万别动,好好躺着。这位先生姓杨,您叫杨老师就是了。我姓唐,他们几个都是我的亲人和朋友。”
“哦,杨老师,唐兄弟,你们是我的救命恩人,我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们”少校非常激动。
“长官,都是中国人,谁遇到这种事情都得管,就别再说什么感谢了!对了,您怎么称呼?跟谁打仗啊?能跟我们说说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