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喋血宝藏-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个意思啊?”杨毅再次碰碰唐剑。
第四章回到学校(二)()
“回学校!”唐剑抬起头。也不知怎的,他突然想起了学校,学习和生活了将近四年的大学,就在这座城市里。大半年没有回去了,也不知道怎么样了,他急切想回去看看。
“啥?回学校?”杨毅伸手摸摸唐剑脑袋:“没发烧啊,怎么就说开了胡话?人家问怎么去找部队,他可倒好,居然说回学校。我说老鸭,你都当兵了知道不?学校早就哦,想起来了,一准是想去看他的老师,对,就是想去看老师,一定是!”
“杨子,瞧你那阴阳怪气的酸样,什么老师,你就直说是想去看师姐不就完了,绕那么大圈子有意思吗?”刘春讥讽道。
“老春,咱可是大学生,文化人,不要那么直白好不好?”
“行了,天色不早了,咱们得抓点紧。”唐剑大踏步向前走去,杨毅和刘春屁巅屁颠跟着,一路上还不停地吵闹。
学校距离集结地并不很远,不到一个小时就到了。三个人把武器弹药存放在门房,走进了熟悉的大门。进入校园就分开了,各自找老师和同学,并约好了会合的时间地点。
同班的已经毕业,不同班的唐剑也不想找。杨毅说的没错,他就是要去看望自己最敬重的老师、历史学家杨铭苓杨先生。可惜啥礼物都没有,倒是有几块钱,那是孙卫华留在母亲的,不能动!只能两个肩膀抬张嘴,去吃老师一顿了。
“当当当”唐剑轻轻敲响了老师家门。
“谁呀?”屋子里传来银铃般的声音。
“瑾姐,是我,小剑!”
“什么?小剑?天哪”
门开了,一名姑娘站在门口。这姑娘容貌秀丽,体态丰盈,多一厘米显高,少一厘米不够;多长一两为胖,少长一两显瘦,宛若画中的仙女,举手投足显现出大家闺秀的风范。
唐剑认识这姑娘,刚进校没多久就认识了。她叫杨瑾,杨先生的女儿,比自己大两岁,本校历史系研究生,名副其实的师姐。此时他望着美丽的瑾姐,心里一热,却不知要说什么,就那么傻傻的站在门口。
杨瑾望着唐剑,那略带忧郁的眼神里,有激动,有疼爱,还有那么一点点怨恨!没良心的,这么长时间都没有消息,怎能不让人担心?可是看到那黝黑的面色,还有破烂不堪的军装,她心都要融化了,所有的一切全都烟消云散。
“瑾姐”唐剑轻声叫道。
“傻样”杨瑾娇嗔道,随即把唐剑拉进屋子,回头喊道:“爸,是小剑,小剑回来了。”
“谁?小剑?”里屋走出一名健壮的中年汉子,头发梳的整整齐齐,先是满脸的惊讶,随即泪光闪闪:“小剑,你咋成这样?受伤了?”
“老师,就擦破了点皮皮,早就没事了。”唐剑笑道。
“快坐下,小瑾,快去倒水。”
“老师,没事,真的没事!”
“有事没事都得让我看看。瞧瞧,脏成啥了?多少天没洗脸了?还说没伤,一、二、三、四哎吆,看看腿上,都伤成这样了小瑾,去端盆水。小剑,把衣服脱了,躺床上,我得好好看看”
在这里,唐剑就跟回到自个家一样,无拘无束。他顺从的脱掉满是血污的军装,也不管身上有多脏,气味有多难闻,仰面躺在宽大洁白的床上。不知道多久没有享受这么柔软的床铺了,他彻底放松了自己,眼皮立马开始打架,很快就沉沉睡去
就跟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杨先生悉心给唐剑擦洗着身子,把唐剑身上大大小小的伤口都擦洗了一遍,然后涂上药粉,用纱布包扎好。小瑾打了一会下手就去厨房忙乎去了,得给唐剑做顿好吃的。
杨先生今年五十岁,老家距北平不远,家族是当地有名的大户。他从小衣食无忧,唯一需要做的就是读书,再读书,继续读书!中学读完读大学,大学读完接着深造,毕业后留校任教,从事自己挚爱的历史研究,一直到今天。他对历史研究颇有造诣,尤其钟爱辽宋夏金元时期,每年都要外出一两个月时间,就是为了给自己从事的研究寻找佐证,或是探寻某个还不为人知的神秘地方。他常常对学生说,这个时期需要研究的东西太多了,尚未解开的秘密也太多了,光凭他一个人,或是一个团队根本无法完成,即使这些学生都来研究这段历史,哪怕研究数十载,恐怕也无法解答这期间的许多问题。
杨先生还特别给学生们提出,后世没有给西夏修史,西夏史料和文化几近遗亡,成了“死了的民族,死了的文字,死了的历史”。但是这段历史是真实存在的,西夏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必须要尽可能的挖掘清楚。只可惜连年战乱,加上日寇入侵,到处民不聊生,杨先生的研究时续时断,无法顺利开展,许多历史之谜也就无法一一解开。
除了研究历史,杨先生还酷爱武术。别人喜欢武术是“练”,而他喜欢武术是“说”,就坐在那儿,一杯清茶,侃侃而谈,探讨武术的起源、传承,以及各种动作套路等等。几杯茶喝完了,一场武术交流也结束了,双方还挺开心。他常常对别人说,中华武术源远流长,绝不应该是整天比来比去,打打杀杀,更重要的是要深入研究,探寻挖掘其中的精髓,并发扬光大。也曾经有人提出跟他切磋比武,他婉言谢绝了,自己是历史学家,跟别人比什么武艺?这不是天大的笑话吗?
杨先生原本有个非常幸福美满的家庭,妻子也是同校的教师,温柔贤惠,善良体贴。两人就生了一个女儿,取名杨瑾,那可是真正的掌上明珠,但却从不溺爱。杨瑾五岁多就开始读书,从此以后一直都是诗书为伴。大学受父亲影响,也学了历史,后来又读了研究生,攻读的方向就是辽宋夏金元史。不过,导师不是父亲,而是学校的另外一位教授。只是她还年轻,所学知识主要还在消化父辈以及其他人的研究成果上,对尚未掌握的一些领域研究还不很透彻。
第五章家里来信(一)()
天有不测风云!杨瑾十岁时,母亲因病永远离开了她,离开了钟爱的父亲。从此后,杨瑾就跟父亲相依为命。这期间许多人都劝说杨先生再找一个,可杨先生怕女儿受屈,始终没有再续,总说等女儿长大了再说。现在女儿长大了,杨先生也在一天天变老,再续的事情也渐渐的不提了。
足足用了一个多小时,杨先生才给唐剑收拾完毕。他坐在床沿上,看着这个最得意的门生,有些心疼。其实,这孩子刚进大学时学业并不突出,常常缺课,只要有时间就跟人切磋什么武艺。他观察了一段时间后,很正式的跟唐剑长谈了一次。结果,这个心气浮躁的年轻人慢慢沉下了心气,再也不逃课了,学业也日渐精进。
如果不是日寇入侵,唐剑肯定还会继续大学生涯,成为自己的研究生。可是国难当头,只能放弃学业,报效国家。他支持唐剑去当兵,就像送自己的孩子一样把唐剑送到了军营。本来女儿小瑾也要去当兵,可他思来想去还是没有同意。老伴去世的早,自己一手把女儿拉扯这么大,确实舍不得。女儿吵闹了几天,也就没有再坚持,她也舍不得离开这个家,更舍不得离开渐生花发的老爸
“爸,饭好了,要不要把小剑叫起来?”杨瑾轻轻走过来。
“再让睡会吧,也不知多少天没好好睡了,唉”
“噢,对了,他家里来了封信,我昨天就拿回来了,还没来及给他转过去呢,别是有啥急事吧?”
“是吗?那我把他叫起来,别真把事情给耽搁了。”
唐剑十分不情愿的睁开眼睛,艰难的爬起身,略带歉意的笑了笑:“老师,不好意思,好久都没这么放松了”
“本来还想让你多睡会,可是你家里来了信,怕耽误了事情。饭也好了,吃了再睡。”
“真的来信了?在哪?”当兵以后,唐剑给家里写信,说军营东奔西跑的没个固定的地方,让有啥急事就把信寄给杨老师,杨老师会想办法转的。没想到还真来了信,就是不知道有什么急事?
杨瑾急忙拿出信,唐剑一看封面娟秀的字迹,就知道是小妹萍儿写的。撕开一看,满满两页纸,几乎全是问候唠叨,最后才说爷爷让这几天想办法告假回去一趟,有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要说。
“明知道我当了兵,还要我告假回去,有多重要的事情啊?”唐剑又看了一遍信,还是看不出有什么事情。
“小剑,这种时候让你回去,肯定是真的有事,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不然就不会来信了。”杨先生接过信看了一遍。
“那如果我正在打仗,或是去了别处,甚至牺牲了,岂不是啥事都说不成了?”
“你这孩子,哪来那么多如果?爷爷一个古稀老人,哪能管得了那么多啊?你让家里有事就把信寄到这里,爷爷就把信寄到我这里快吃饭,吃完了回去一趟。”
就在吃饭的功夫,唐剑简单说了一下保卫南苑、向北平撤退的情况,还大致说了佟麟阁将军殉国的经过,听的杨先生和杨瑾热泪盈眶,唏嘘不已。
“在撤退的路上,听说赵登禹将军也殉国了。赵将军受了伤,乘坐汽车,结果被日军飞机盯上了哎,那么大个将军,就这么走了”唐剑眼圈也红了。
“泱泱中华,被个弹丸之国恣意蹂躏,这是我辈的不幸,更是耻辱!如果倒退三十年,我一定扛枪上战场,誓与倭寇干到底!”杨先生挥舞着拳头。
“爸,那我要去当兵,您还不让。现在国将不国,每一个有血性的中华儿女,都要抛弃一切私心杂念,投奔到火热的抗日战场。小瑾虽然一介女流,但也决不输给热血男儿,您说是不是啊?”杨瑾撅着小嘴。
“话是这么说,可老爸就你这么一个女儿,舍不得啊!难道你就舍得抛下老爸,让老爸整天提心吊胆吗?”
“爸”
“好了好了,说小剑回家的事,怎么又扯到抗日上了?小剑,吃完就赶紧回去一趟,把家里事情都处理好了再去部队。反正已经迟了,也不在乎这几天的功夫。”
“老师,真要回去啊?我得找部队,不然就成了逃兵!”唐剑还在犹豫。
“小剑,你杀了那么多鬼子,保护将军遗体,还掩护部队撤退,简直就是天大的英雄,谁敢说你是逃兵?再说这咋能是逃兵?在寻找部队的途中,顺便回趟家看看,人之常情,无可厚非。家里有急事,就算在部队你也得请假回去。现在你跟部队走散了,正好回去一趟,处理完家事再找队伍,没人说你的。”杨瑾劝说道。
“小瑾说的对,国家是重要,但是小家也得顾。都不要小家了,那国家岂不乱了套了?听老师话,回去一趟,然后再去找部队,这样也就没有遗憾了。”杨先生开导着。
“那好吧,我听你们的。”唐剑下定了决心。他当然想回去看看,自己的家,能不想吗?只是自己是军人,军纪严明,又是现在这种时候,他肯定有所顾虑。听了杨先生和杨瑾的劝说,他也想通了,决定回家一趟。
唐剑要穿军装,杨先生挡住了:“你要回家,军装就别穿了。你学校的衣服都还在,找几件穿上。军装先放这儿,回头给你洗干净了,缝补好了,等你从家里回来再穿。”
“那也行,军装就放您这。要是不穿军装,这武器就不好携带了。进来时我们把武器放在门房了,回头”
“这个你不用操心,我给学校说说,让给保管好,你回来再拿上。事不宜迟,家里还有些吃的,都带上,再拿点钱,收拾一下就走吧!”
“老师,瑾姐,你们也要小心,日本人已经打了进来,没事别出去了。”
“放心吧!我们又不是军人,日本人不会把我们咋样的。”
第五章家里来信(二)()
赶到约定的地方,杨毅和刘春已经等候多时了。两人都穿着学生装,每人背个包裹。
“你们这是要当逃兵吗?”唐剑指着两人的学生装。
“老鸭,咋说的那么恐怖?啥叫逃兵?军装太脏,也破烂不堪,先包裹起来,找到部队之前就穿学生服,回到部队再穿军装。你不是也没穿吗?军装呢?”杨毅问。
“我得回家一趟。”唐剑把家里来信的情况简单说了一下。
“老鸭,你回家了,那我们怎么办?”刘春挠着脑袋。
“你们继续找部队。我回家也用不了多久,很快就能追上你们的。”
“追啥啊?到处都是鬼子,谁知道部队在哪里?估计刚打听到位置,没走几里部队就转移了,咋能追上?不如这样,咱们都去你家,办完事情后,再一起找部队。”杨毅建议。
“好主意,我同意,就这么定了!”刘春顿时高兴了
“那也行吧,互相有个照应。武器就先不拿了,正好咱都没穿军装,回来再拿,老师会给咱们保管好的。”唐剑同意了杨毅的建议。
“行倒是行,就是我还是舍不得那把战刀,这刚离开一会就浑身不舒服,丢了魂似的。枪可以不拿,但是那把刀得拿上。”刘春站了起来。
“老春,枪都不拿,你拿刀干嘛?再说不就是把刀吗?又不是媳妇,至于让你那么魂不守舍?”杨毅讽刺着。
“杨子,你是不知道,那可是把宝刀,削铁如泥!不要媳妇可以,但是不拿刀绝对不可以!不行,我得把刀带上。”
“老春,战刀那么长,你怎么带啊?万一让被人认出那是把日本战刀,咱们不是有麻烦了?”唐剑有些担心。
“老鸭,不打紧的。我找块布子包上,别人还以为是包裹。到你家路程不短呢,兵荒马乱的,总得有件武器不是?走吧,拿刀去!”
杨瑾给唐剑准备了一些东西,但也只够唐剑一个人用几天。好在杨先生又给了点钱,唐剑就用这些钱又买了些吃的,每人背了一只水壶,还买了几只手电筒。杨毅心细如发,给每人买了一双结实的鞋子带上,还买了两把小铁铲,爬山时能修路,关键时候也可以当武器。
太阳快落山时,三个人背着不很沉重的包裹,拄着铁铲和棍子,踏上了回家的路。
唐剑家在北平西北边,距离北平直线距离大约百十里地,但是因为山高林密,绕来绕去得走差不多二百里地。靠近北平那一段相对平缓些,再往西往北几乎全是山路,有些还非常陡峭。有条弯弯曲曲的公路通向西北,三个人就沿着这条公路往回走。
公路上拥挤不堪!各种车辆,还有逃难的人潮,把本来就不很宽敞的公路挤得水泄不通。三个人在人潮中慢慢向前挪着,一直挪到深夜也没走出几里地。
“老鸭,都快半夜了,咱们是不是要走一夜?”杨毅问。
“再走一会吧,走累了咱再歇。”唐剑看着黑压压一望无际的慢慢蠕动的人群,心急如焚,可又没有一点办法。
“唉这么多人,还有这么多车,要走到啥时候啊?难道就这么一条路?再没有其他小路了吗?”刘春问。
“老春,你又不是不知道这一带的地形,全都是大山,山高林密的,哪来的小路啊?”唐剑摇摇头。
“可是照这么下去,恐怕半月也回不到家里。万一小日本打了过来,怕是连这条路也走不成了。”
“听那炮声,估计很快就会打过来。咱们得赶紧走,不然又要跟小鬼子肉搏了。”杨毅回头听着北平城里持续不断的炮声。
“老鸭,杨子,公路全是人和车,根本过不去,还不如翻山呢!就凭咱们这身功夫,多高的山也不怕。”刘春提议。
“也是,这边山上都有树,攀着树就上去了,下山也一样,不会有啥问题的。”杨毅附和着。
“杨子,老春,这里好多山咱们都攀爬过,哪有你们说的那么容易?特别是晚上,根本不敢攀越,摔断骨头都是轻的。”唐剑还是不同意。
“老鸭,咱们晚上睡觉,白天攀爬,估计用不了几天就回去了。哎,说走就走,别在这瞎耽误功夫了,走走走!”刘春和杨毅合力拉着唐剑离开了公路。唐剑前后看了一阵,只好同意了,三个人打着手电向山里进发。
快到山下了,唐剑望着山坡上不断闪烁的点点星光,摇头苦笑着:“杨子,老春,大伙跟咱们一样,都嫌公路太拥挤,想翻身越岭。你们看,山坡上人还不少呢!”
“老鸭,那就说明咱们走对了,别人能上去,咱们也能上去。走,顺着别人爬过的地方,指定能上去。”刘春有点兴奋。
“老春,你当真准备走一夜啊?得找个地方好好睡一觉,攒足了体力才能爬上去。”杨毅仰望着陡峭的山峰,有些隐隐发愁。
“咱们往那边走走,找个僻静的地方好好睡一觉,天亮再爬山。”唐剑往旁边走去,很快就找了个平缓一点的地方,三个人躺了下来。
杨毅和刘春打起了呼噜。可是唐剑却无法入睡,躺在地上,仰望着漫天的星斗,思绪万千。
这几天发生的事情太大了,大到一时半会都无法消化。唐剑回想着在学生兵团训练的日日夜夜,回想着紧急开赴南苑前线的慌乱和仓促,回想着守卫南苑时遭受日军飞机大炮狂轰滥炸的惨烈与无奈,回想着跟日寇浴血奋战的英勇和悲壮
可是仅仅过了不到两天,自己又躺在这里,准备回家,这反差有点太大了。想起家,唐剑眼睛有些湿润了。大学后期就再没有回去过,当兵以后更没有时间回去了,这期间仅仅只是给家里写了几封信,每次写信也都是寥寥数语,想想真不应该啊!说啥都应该回去一趟,写信时多写几个字也不知萍儿长高了没?爷爷肯定又老了,家里那些房子都谁来修葺?那么多的好地,爷爷肯定种不动了,恐怕都得租给乡里四邻
第六章帮助女人(一)()
唐剑老家在一座林木葱郁的大山脚下,村里有二百多口人,都是一个家族,全部姓唐,故名唐家庄。他从小就在家里办的私塾读书,还跟几个教师习武。担任族长的爷爷对他要求极为严格,无论习文还是练武都不得有半点马虎,他每天都要被这种残酷的折磨弄哭好几次。爹娘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每次看见他哭鼻子,就想过来抱抱他,安慰他一下,可是看见爷爷异常严厉的目光,他们又悄悄退了下去,半句话都不敢说。所以,他从小恨透了爷爷,总想把爷爷的山羊胡须拔下来几根,也让爷爷好好享受一下疼的滋味。
稍大一些,爷爷把唐剑送到镇上中学读书,但是对他的要求依然没有放松。每次回家,爷爷都要布置一大堆“作业”,主要是武艺,要他必须每天坚持,绝不能有半点拖懒。他早已习惯了这样的“作业”,每次都坦然接受,也能兢兢业业的完成。后来,上了大学,到了北平,爷爷不再布置“作业”,可他已经放不下了,除了每天坚持练武,还找人切磋武艺,不断学习各家之长。杨毅和刘春就是切磋中认识的,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杨毅是山西人,家境比较富裕。他家在县城,从小就在学校读书,一直读到大学。每天除了读书,早晚还要练习武艺,家里聘请了好几个教师,可以说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欠缺的只是火候。上大学后,他每天找人交流切磋,很快就跟刘春搅合到了一起,两人见面就掐,常常耳红脖子粗,但丝毫不影响友谊。后来又结识了唐剑,三个人整天习文练武,就差桃园结义了。
刘春是西北汉子,也是三个人中唯一出身穷苦人家的孩子。他从小跟爹给人家放羊,早晚还要伺候主人家的公子习文练武。那公子人倒是挺好的,就是有点调皮,常常让他听先生讲课,跟教师练武,自己跑出去玩耍。后来,主人见他体格壮实,读书也用功,干脆就让他跟公子一起读书练武,条件就是爹得一直给放羊干活。爹一心指望儿子出息,二话不说就答应了。就这样,他跟公子从小一直读到大,最后一起去考大学。公子名落孙山,他却考进了北平,跟唐剑、杨毅成了校友和朋友。直到现在爹还在给人家放羊干活,因为他读大学的费用都是那家主人给的,得给人家还债。他本想着大学毕业后找个薪水高的工作,把欠下的债务都还了,让爹也享几天清福,可是日本鬼子打了进来,这一切又得推后了,也不知要推到什么时候。
唐剑扭头看着鼾声如雷的刘春,想起他爹还在给人家干活,也想起了自己的爹娘。爷爷权势太大,不光他得听爷爷的,家里人得听爷爷的,全村人都得听爷爷的。爹娘也一样,凡事都要听爷爷的,想疼爱一下自己都要看爷爷的脸色。只有晚上爷爷睡了,他才偷偷跑到爹娘的房间里,钻进爹娘的被窝里,让爹娘抱着睡一会。在他读中学时,爹跟几个村民进山打猎不小心摔下了山,再也没有活过来。娘郁郁寡欢,身染重病,没几年也追随爹去了。他和年幼的小妹萍儿从此失去了爹娘,跟随爷爷生活。其实,别看爷爷明面上严厉,实际上非常疼爱他们,爹娘死后,对他们兄妹就更疼爱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