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霸隋-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孙遥从军多年,还从来不曾似今日这般狼狈过,本来就对徐世勣强令其夜战有所不满,这会儿一见徐世勣一到便不分青红皂白地乱问责,更是火大不已,双眼一瞪,骂娘的话都已到了嘴边,只是考虑到军心士气之故,却又强自忍了下来。

    “哼,骑军都有了,全体下马,拿好马槊,准备出击!”

    见得孙遥木着脸不吭气,徐世勣的眼神瞬间便是一凛,可也没再接着问责,一声冷哼之后,便即一扬手,声线冷厉地下了道将令。

    “弓箭手准备!”

    尽管连遭重挫下来,兵力折损颇巨,可在汇合了北城土围子里的三千部众以及沿城墙撤回来的近三千步卒,王仁则手下依旧有着七千余众,论起兵力来,并不比华军少,加之有着城墙的掩护,王仁则抗衡华军的底气尤存,这一见华军骑军正在紧张备战,也自不以为意,扬手间便已下了道命令,旋即便见城上城下的近两千郑军弓箭手们几乎同时将箭搭上了弦,做好了给华军一个迎头痛击之准备。

    “赶马上前!”

    徐世勣根本没在意郑军上下的紧张备战,待得整顿好了手下骑军,便见其一挥手,已是声线淡漠地下达了攻击之令。

    “唳、唳”

    随着徐世勣一声令下,早已待命多时的数名华军骑兵几乎同时抽刀在手,各往一匹战马的后臀便是一劈,乍然受创之下,战马顿时便疼得长嘶了起来,四蹄狂踏着便冲了起来,连带着被拴在了一起的战马也自不得不跟着飞奔不已,刹那间,三组五匹连在一起的战马便有若一堵高速推进的肉墙一般,狂野地向郑军阵地冲了过去。

    “全军出击!”

    战马群方才刚一冲出,徐世勣便已厉声断喝了一嗓子,手持着长马槊,健步如飞般地便冲了出去。

    “华夏儿郎,战无不胜,华夏儿郎,战无不胜!”

    徐世勣这么一冲将起来,列阵待命的三千华军骑兵们自是不敢稍有迁延,齐齐狂呼着战号,纷纷拔腿狂奔着向城墙处冲杀了过去。

    “放箭,快放箭!”

    这一见战马墙高速冲来,王仁则顿时便慌了神,哪敢大意了去,赶忙扯着嗓子便高呼了起来,命令倒是下得及时,只是他显然忘了吩咐手下弓箭手们须得注意放箭的次序以及角度,如此一来,几乎所有开弓放箭的士兵全都将箭射向了狂奔的战马,却明显忽视了紧跟在马墙背后的华军骑兵大队。

    “突击,突击!”

    从第三道街垒处到郑军阵地前沿拢共也不过就一百余步之距而已,哪经得起发了狂的战马之冲刺,尽管不少战马被郑军所发射的箭矢射成了刺猬,奈何在惯性的作用下,已然冲到了近前的战马墙还是不可遏制地撞进了郑军阵列之中,当即便激起了一阵紧似一阵的惨嚎之声,还没等郑军将士从震撼中回过神来,徐世勣便已率部赶到了,但见一把把长马槊如林般攒刺之下,措不及防的郑军士兵们纷纷横死当场,整个阵列彻底陷入了崩溃状态之中。

    “全军出击,杀啊!”

    尽管对徐世勣本人有着诸多的不满,可孙遥到底是老资格的军人,并不会因私忿而贻误战机,这一见骑军大队已冲乱了敌阵,紧着便一挥刀,率手下残军也跟着冲了起来。

    溃败,不折不扣的溃败!王仁则手下这支部队虽是郑军中的精锐部队,可就战力而论,本来就与训练有素的华军有着些差距,加之又是连败之师,战斗意志早已不复从前,又没了阵型的掩护,哪能挡得住华军将士们的拼死冲锋,很快便被打得个大败亏输,跪地求饶者不在少数,也就只有王仁则领着几名亲卫从土围子里逃了出去,丢盔卸甲地跳进了伊河之中,泅水逃去了东岸,惶惶然如丧家之犬般地鼠窜回东都去了

    “弟兄们,顶住了,大都督的援兵须臾便至,将贼军打下去!”

    巳时三刻,伊阙关一带的血战依旧在持续着,关城倒也就罢了,毕竟有着高大城墙之掩护,尽管兵力不算多,可好歹还是能坚守得住,然则龙山军寨的战事却已到了最危急的关头——一夜苦战下来,整个龙山军寨就只剩下五百余可战之兵,别说檑木滚石了,便是箭矢都已消耗了个精光,偏生郑军正自猛攻关城,郭孝恪自是不敢再从关城调兵上山顶,只能靠着现有之兵力苦苦支撑着,纵使如此,郭孝恪也没放弃希望,一边砍杀着源源不断地冲上寨墙的郑军将士,一边声嘶力竭地狂吼着,拼命地为手下将士鼓着劲。

    “报,禀将军,援兵,援兵到了!”

    郭孝恪放言援兵将至其实不过是虚张声势而已,实际上,他本人对此根本不抱太大的希望,此无他,己方援军就算能及时出动,中间也还隔着一座伊川城,哪怕华军战斗力之强悍可谓天下无敌,可要想在短时间里拿下郑军重兵把守的伊川城,可能性虽有,却也断然高不到哪去,至少在郭孝恪本人看来是如此,却不曾想还真就一语成谶了——就在战事正烈之际,一名在寨后修整的伤兵跌跌撞撞地狂奔而来,一边跑还一边声嘶力竭地嚷嚷不已。

    “援兵已至,儿郎们杀啊!”

    郭孝恪万万没想到自己的预言居然就这么成真了,顿时大喜过望,高声疾呼着便疯狂砍杀了起来,竟生生以一己之力冲得登上了墙头的郑军士兵阵脚大乱不已,一见及此,本已困顿不已的华军将士们也都来了精神,一阵猛烈的反击下来,硬是将兵力众多的郑军将士杀得个落花流水,死伤惨重之下,不得不狼狈地溃败回了山下。

    “打开城门!”

    狂飙突进的华军骑军很快便冲到了城下,只一个突击,便将郑军派到关城后头列阵的两千余郑军步兵杀得个尸横遍野,瞬息间便已若旋风般冲抵了关城之下,随着一马当先的徐世勣一声令下,两扇厚实的城门便已被守军将士从内里推了开来,近三千华军骑兵呼啸着便冲进了关城之中。

    “撤!”

    随着徐世勣所部骑军的到来,正在狂攻关城的陈智略所部瞬间便没了精气神,呼啦啦地往谷外便败退了去,一见事已不可为,王世充尽管不甘得很,却也只能是无奈地下了撤兵之令,一场血腥无比的宛洛大道之战便算是就此告了个终了,是役,郑军折损将士近三万,而华军前后也折损了一万四千之众,从结果来说,华军虽胜,却也只是个惨胜罢了

第三百四十二章成王败寇(一)() 
李仲文又独自一人躲在了祁县的城守府里喝起了闷酒,只因他的心情很是不好,没旁的,大军主力皆已东移太原,在李仲文看来,只消能随军出征,一场灭国大功便能唾手可得,可偏偏就他李仲文奉旨留守祁县,半点战功都捞不到,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同僚们升官发财,这叫他如何能咽得下这么口恶气。

    “禀将军,外头有一自称李辅的前来求见,说是您的侄儿。”

    就在李仲文自怨自艾不已之际,却听一阵脚步声响起中,一名亲卫已从屏风处转了出来,几个大步便抢到了几子前,一躬身,紧着禀报了一句道。

    “李辅?唔传!”

    陇右李氏乃是大家族,族人少说也有着数千之多,个中有能力者不在少数,然则在帝国任职的却自是很少的一部分,绝大多数李氏宗亲都在太原一方,李辅便是其中之一,说来还真就是李仲文的亲侄儿,往昔的情分也自不错,只是眼下各效其主,在这等敏感时分来访,明显别有用心,对此,李仲文心中自是有数得很,然则犹豫了片刻之后,李仲文最终还是决定先见上一见再作计较。

    “诺!”

    听得李仲文有令,前来禀事的亲卫自是不敢有丝毫的迁延,紧着应诺之余,匆匆便退出了房去,不多会便又陪着一名身材微胖的三旬汉子又从外转了回来,那一身布衣的汉子正是李辅,如今在李唐中任着通事舍人之职,官阶虽不甚高,可却颇得李渊之宠信。

    “小侄见过十九叔。”

    李辅明显就是个很能来事的主儿,哪怕李仲文满脸的阴霾之色,可其却是根本不曾在意,几个大步便蹿到了近前,笑容可掬地便行礼问了安。

    “尔来作甚,嗯?”

    尽管已猜到了李辅的来意,可李仲文却是揣着明白装着糊涂,先是一挥手,将随侍在侧的那名亲卫屏退了开去,而后方才满是不耐地喝问了一嗓子。

    “好叫十九叔得知,小侄是来救您之命的。”

    李辅能被李渊派来当说客,自然不是等闲之辈,饶是李仲文声色俱厉,他也自不放在心上,但见其一耸肩头,便即道出了句惊人之言。

    “救我?哈哈荒唐!本将何须尔来救,倒是你这小子不早归顺我帝国,早晚为李渊那厮殉葬了去。”

    李辅这等蹊跷之言一出,李仲文不由地便是一愣,紧接着便有若听到了最好听的笑话一般,忍不住便放声大笑了起来。

    “唉,这刀都要架在脖子上了,可十九叔竟还蒙在鼓里,当真可悲可叹啊。”

    李辅并未因李仲文的暴笑而动气,但见其微微地摇了摇头,一派悲天怜人状地便感慨了一句道。

    “嗯?”

    一听李辅这般说法,李仲文脸上的笑容顿时便僵住了,虽不曾开口发问,可冷哼之声里却是不免透着几分的狐疑之意味。

    “依十九叔看来那张家小儿将您安置在祁县究竟是何居心?嘿,左右不过就是弃子、诱饵罢了。”

    李辅显然是个观言察色之能手,这一见李仲文的心思已然浮动,立马趁热打铁地又加了一把劲。

    “此话怎讲?”

    李辅这么个判断一出,李仲文可就无法淡定了,脸色惊疑不定地变幻了几下之后,这才满脸凝重之色地发问道。

    “十九叔莫非真以为我太原城是旦夕可下者么?嘿,那不过是个天大的笑话罢了,实话告诉十九叔罢,我太原百姓听闻张家小儿悍然犯我李唐,莫不愤概,投军者众矣,就目下而论,我太原守军已达近八万之众,又岂是张家小儿能轻言拿下的,此一条,张家小儿心中其实早已明了,之所以急忙忙前去围城,不过是装装样子而已,真正的目的就一个,那便是以十九叔为诱饵,要钓的却是齐王殿下的十五万大军,此事,想必那张家小儿不曾跟十九叔明言过罢?”

    李辅乃能言善辩之士,这一说将起来,当真是滔滔不绝有若长江之水,直说得李仲文眼神狂闪不已。

    “那又如何?”

    李仲文对李辅所言之诸般事宜虽是信了几分,可到底不敢全信,再者,纵使李辅所言皆为真,李仲文也不相信李唐还能有起死回生之可能,一切只因张君武的军略之能实在是太出色了些,李仲文还从没见过张君武有失算之时,要他就这么弃明投暗,那又怎生可能,至少在走投无路之前,李仲文是没这等打算的。

    “他人如何,小侄不敢说,可真若是张家小儿要钓鱼,那十九叔就必死无疑,道理么,很简单,张家小儿诸般谋算早在陛下的预料之中,嘿,张家小儿自以为是渔翁,其实不过只是只猎物而已,不瞒十九叔,突厥汗国已大举出兵,处罗可汗亲率三十万大军已过朔州,正在秘密向太原移动,待得张家小儿一动,自会掩其后路,与齐王殿下之大军前后夹击,重拳之下,何愁张家小儿不束手就擒,然,在此之前么,为假戏真唱,十九叔这枚鱼饵却是必须吞下的,试问十九叔可得生路否?”

    李辅精明得很,只一看李仲文的脸色,便知李仲文心中的真实想法究竟是甚,这便扳着手指,为李仲文好生分析了下时局,而后方才指出了李仲文必死的理由之所在。

    “你哼,尔等就不怕某将此事告知陛下么?”

    李仲文乃文武双全之人,尽管两道都不算顶尖,却也非等闲可比,只一听便知李辅所言虽有浮夸的成分在内,然大体上应是不假,心中自不免便有些着了慌,可又不愿就这么再度投向李唐,但见其重重地一哼,已是声色俱厉地喝问了一嗓子,听起来语气很冲,可实际上么,却是明显透着股虚意。

    “哈哈十九叔说笑了,您就算将此事告知了张家小儿,又能落到甚好处,小侄来前,秦王殿下可是曾再三嘱咐小侄向十九叔道谢,他日若是得便,自当厚谢十九叔的活命之大恩。”

    李仲文的威胁之言方才刚出,李辅便即放声大笑了起来,言语间毫不客气地点明了李仲文前些日子放李世民逃生之事。

    “混蛋,尔等,尔等安敢如此辱某,狗东西,是欺某之刀锋不利么,嗯?”

    当初李仲文之所以放了李世民一马,说起来不过只是一时心软罢了,还真就不曾动过再度回归李唐阵营之心思,而今竟被李辅拿此事出来威胁,当即便令李仲文气得个七窍生烟,忍不住便猛拍了下几子,气急败坏地骂了起来。

    “十九叔误会了,小侄等断无此意,此一条,小侄可对天发誓,在来前,陛下可是说过一句话,一笔写不出两个‘李’字,十九叔乃我李家豪杰,当初之所以屈身贼营,不过是形势所迫而已,本心却依旧向着我大唐的,但消十九叔肯回国中,陛下愿以并肩王虚席以待,此爵世袭罔替,子子孙孙都将是我大唐之最尊者,此等恩遇隆矣,还望十九叔早做决断方好。”

    李仲文倒是骂得难听,然则李辅却并不在意,笑呵呵地一摆手,不慌不忙地便将李渊所开出的恩遇道了出来。

    “哼!”

    李仲文本就是个功利心极重之人,无论是当初随李渊起事,还是后头降了张君武,都是为了谋富贵,如今偌大的一个馅饼就这么摆在了面前,要说不心动,那自然是假话,只是一想到张君武一向以来的神勇,李仲文却又不免犯起了踌躇。

    “十九叔也莫要为难,陛下说了,十九叔只消在齐王殿下大军进抵祁县之际,暗中打开城门即可,其余诸事自有齐王殿下会办了去,如此简单的一件事便可换得最大之富贵,又何乐而不为哉。”

    见得李仲文明显已然意动,李辅自是不会错过这等说服其之良机,紧着便将李唐之要求摆到了桌面上。

    “嗯为叔虽是城中主将,然军中事务却非为叔一人说了算,军中长史姚鼎、副将张堡皆是张君武之亲信,为叔也是难啊。”

    在这等天大的诱惑面前,李仲文是真的心动了,问题是他手下心腹并不多,自忖难以摆平军中诸将,一时间也自不免患得患失了起来。

    “此事易尔,十九叔大可设一席面,以犒军之名义,请军中诸将一并前来赴宴,是时,暗以心腹之军埋伏堂下,若有不服者,皆斩,如此,必无人敢违逆十九叔之令也,只消信号一发出,齐王殿下之大军必会前来接应,里应外合之下,何愁大事不成哉,到那时,张家小儿进退皆无路,断难逃出生天,我李唐必将就此大兴,而十九叔便是居功至伟者,此不世功业也,天与不取,必遭天谴,十九叔切不可自误啊。”

    只一听李仲文这般说法,李辅便知大事基本已成,心情激荡之下,脸色瞬间便涨得个通红,鼓起三寸不烂之舌,可着劲地火上浇油不止。

    “成王败寇,古来莫不如是,此事就这么定了,贤侄可紧着去与齐王殿下联络,为叔自当竭力配合!”

    李仲文将李辅的诸般言语细细地琢磨了一番之后,心意顿决,也自没再多犹豫,一击掌,便已旗帜鲜明地表了态

第三百四十三章成王败寇(二)() 
“你们几个动作快点,将那架守城弩摆到位!”

    祁县东城墙上,一名身材魁梧的中年将领正自满脸不耐之色地指挥着手下将士以及城中民壮修缮着城防工事,此人正是祁县留守副将张堡,原齐郡军主将张须陀的贴身近卫之一,后跟随张君武南征北战,累功晋升到了左威卫中郎将之衔职,此番奉旨协助李仲文守御祁县,本是准备听令行事的,却不曾想李仲文接连两日都不曾出城守府一步,甚至连修缮城防工事的命令都不曾下过,张堡无奈之下,也只能是自行挑起了这么副重担,连轴转了两天下来,精气神若是能好才是怪事了的。

    “报,禀将军,我家将军有请柬一份在此,请将军过目。”

    就在张堡忙得不可开交之际,却见一名士兵匆匆从城门楼旁的梯道处行了上来,三步并作两步地便赶到了张堡的身旁,一躬身,恭谨万分地禀报了一句道。

    张堡扫了来人一眼,立马便认出了此人乃是李仲文的近卫之一,也自没甚多想,随手便接过了请柬,摊开一看,见内里只写了寥寥数行字,说的是李仲文自称风寒已退,身体已然无恙,为犒军并商议守御事宜故,特在城守府设宴款待诸军将领云云。

    “嗯知道了。”

    值此大战在即之时,身为主将,李仲文不急谋修缮城防工事,却玩甚大宴诸将的把戏,在张堡看来,实在是有些不成体统,奈何官阶不及对方,张堡虽是眉头狂皱不已,却也不好说不去,只能是闷闷地长出了口大气了事。

    “属下告退。”

    见得张堡声色不对,前来送请柬的士兵自是不敢多言罗唣,再次行了个礼之后,便即就此匆匆走了人。

    “友功(张堡的字)。”

    尽管对李仲文的乱作为甚是不满,然则上下有别,张堡倒也不曾说甚埋汰之言,随手将请柬丢进了宽大的袖子中,刚想着继续指挥诸般人等修缮工事之际,冷不丁却听身后有人招呼了他一声。

    “哟,是姚大人啊,您这是”

    张堡循声回头一看,见来者是军中长史姚鼎,自是不敢怠慢了去,赶忙笑着回应了一句道。

    “友功且借一步说话。”

    姚鼎并未直接说明来意,而是笑容可掬地发出了邀请。

    “那好,姚大人且请进城门楼里叙话好了。”

    姚鼎乃是最早投效齐郡军的文士之一,如今在朝中已高居户部侍郎之位,此番随征临时调为祁县守军长史,监管城中民政,认真算起来,无论官阶还是地位,都比之张堡要高出了一筹,他既是要私下谈话,张堡自是不会有甚异议,这便笑着一摆手,将姚鼎让进了城门楼中。

    “友功可是也接到了李将军之请柬了么?”

    各自分宾主落了座之后,姚鼎也自没甚寒暄之言,紧着便发问了一句道。

    “确是如此,姚大人莫非以为个中有甚不对么?”

    一听姚鼎此问蹊跷,张堡的眉头不自觉地便皱了起来。

    “嗯,是有不对,李仲文要反了!”

    姚鼎脸上的笑容陡然便是一收,声线低沉地便下了个判断。

    “什么?这、这怕是不能罢?”

    张堡虽是反感李仲文的乱作为,却根本不曾想到其会有反心,乍然一听姚鼎这般说法,当即便被震得个七晕八素。

    “陛下有密诏一份在此,友功且自看了去好了。”

    姚鼎并未详细解释根由,而是紧着一抖手,从宽大的衣袖里取出了份黄绢蒙面的诏书,双手捧着,递到了张堡的面前。

    “呼陛下真神人也,姚大人放心,末将自当全力配合大人行事!”

    诏书不算长,也就只有寥寥十数行而已,倒是诏书里夹着的一张便笺上却是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以张堡对张君武的字体之熟悉,自是一眼便认出了这两份东西全都出自张君武之亲笔,自是不敢掉以轻心了去,细细地将两文皆过了一遍之后,这才慎重其事地冲着姚鼎一躬身,旗帜鲜明地表了态。

    “如此甚好,事不宜迟,你我且就分头行动,待得酉时,一体发动便好。”

    姚鼎虽是文人,可行起事来却是杀伐果决得很,该说的话既已说破,也就没再多耽搁,丢下句交代,便即就此匆匆走了人

    “末将等参见将军!”

    酉时三刻,天已黄昏,各营校尉原本正准备着去城守府赴宴,却不曾想这几日代行主将权宜的张堡突然着人传令集结,众校尉们自是不敢怠慢了去,匆匆便赶到了张堡的军帐之中。

    “啪、啪。”

    面对着六名校尉的齐齐见礼,端坐在文案后头的张堡并无甚言语,仅仅只是面无表情地抬手连击了两下掌,旋即便见一身整齐官袍的长史姚鼎已施施然地从帐后行了出来。

    “末将等参见姚大人!”

    尽管很是奇怪姚鼎居然会藏身于张堡帐中,可其毕竟是城中三巨头之一,众校尉们却也不敢失了礼数。

    “陛下诏书在此!”

    姚鼎大步行到了帐中,面色冷厉地环视了下神情各异的众校尉们,而后一抖手,从宽大的袖袍里取出了一份黄绢蒙面的诏书,双手捧着,高高地举过了头顶。

    “唰!”

    这一见姚鼎亮出了圣旨,众校尉们可就稳不住神了,齐刷刷地便全都跪倒在了地上。

    “圣天子有诏曰:左监门卫将军李仲文深受皇恩,不思报效,悍然勾连逆贼李渊,试图献祁县谋逆,着革除本兼诸职,令左威卫中郎将张堡接掌祁县诸军,并行捉拿逆贼李仲文一党,钦此!”

    待得众校尉们全都跪好之后,姚鼎方才不慌不忙地将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