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霸隋-第1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禀将军,四将军来了。”
戌时一刻,夜幕已彻底降了下来,刚用过了晚膳的薛万均无心去军营中巡视,闷闷不乐地端坐在几子后头,手持着本左氏春秋,正自有一眼没一眼地翻看着,却见帐前亲卫疾步抢了进来,一躬身,紧着禀报了一句道。
“嗯。”
这一听是自家四弟薛万彻前来,薛万均根本不曾抬头,仅仅只是随意地摆了下手,从鼻腔里轻吭了一声,旋即便见那名亲卫应诺而出,不旋踵,身材魁梧的薛万彻便已跟杨岌联袂从帐外行了进来。
“三哥,这都火烧眉毛了,您倒是好生悠闲啊。”
薛万彻生性鲁直,根本懒得讲啥礼数,这一行进了大帐,便即大着嗓门咋呼了一嗓子。
“哟,是杨祭酒来了,薛某有失远迎,海涵,海涵。”
听得响动似乎有些不对,薛万均立马便抬起了头来,但却并未去理会素来粗枝大叶的自家四弟,而是紧着起了身,很是客气地向着杨岌拱手致意了一番。
“万均老弟客气了,杨某可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来着。”
杨岌笑容满面地还了个礼,而后么,也没等薛万均让座,便即一撩衣袍的下摆,盘坐在了薛万均的对面,意有所指地点了一句道。
“哦?还请杨大人明言则个。”
杨岌本是薛世雄帐下文书,与薛家兄弟都是旧交,只不过杨岌并未参与薛家军大败的七里井一战,因病留在了幽州,薛世雄死后,正是因着杨岌的举荐,薛家兄弟方才能得罗艺之重用,说起来对薛家兄弟几个可是有恩的,薛万均往昔对其也是颇为的尊重,这会儿一听杨岌此言蹊跷,薛万均心中虽是疑惑万千,却也无甚犹豫,紧着便出言征询道。
“嗯”
饶是薛万均持礼甚恭,可杨岌却并未急着开口言事,而是一边环视了下帐中侍候着的亲卫,一边暗示意味十足地支吾了一声。
“尔等全都退下!”
这一见杨岌言行明显透着股诡异,薛万均的眉头不自觉地便是一扬,隐约间已然猜到了杨岌的来意,但却并未急着发问,而是爽利地冲着随侍人等一挥手,便以不容置疑的口吻将随侍之亲卫、文书全都屏退了开去。
“万均老弟以为我军可能守得住清池否?”
待得众随侍人等全都退下之后,杨岌倒是没等薛万均再度催请,手点着几子,紧着便问出了个极为敏感的问题来。
“半月之内应是无大碍,倘若高开道与突厥汗国能及时发兵,我军未必没有反败为胜之可能。”
不同于薛万彻的鲁直,薛万均乃是文武双全之辈,只一听杨岌此言,便知其是来当说客的,心下里自不免便涌起了一阵反感,没旁的,概因薛万均乃忠耿之人,并不愿作出卖主求荣之勾当,只是顾及到杨岌的面子,他不好直叱其非罢了,可言语间却是明显透着股拒绝杨岌说降之意味。
“半个月?万均老弟还真是有够乐观的么,嘿,依杨某看来,别说半个月了,怕是三天都撑不住喽。”
薛万均话音方才刚落,杨岌便已不屑地撇了下嘴,毫不客气地便将其之判断贬损了一通。
“呵。”
饶是杨岌的话语说得刺耳,然则薛万均却并不打算跟其争辩,没旁的,只因在薛万均看来,坚守半个月虽是稍有些夸大的成分在内,可守个十天却还是不难的,而算时日,突厥汗国的大军也该集结完毕了,一旦大举杀入河北,自由不得张君武不撤围而走。
“三哥”
薛万彻早前便已被杨岌说动了的,此际一见自家兄长居然是这等态度,他可就有些憋不住了,大嘴一张,便要狂喷一气,然则被薛万均冷眼一瞪,到了嘴边的话愣是又不得不憋回肚子里去了。
“万均老弟可知罗艺那老儿为何将老弟打发到城外军营中么?”
杨岌也自不打算跟薛万均就幽州军到底能坚持多久争辩不休,眼珠子只一转,便又抛出了另一个问题来。
“唔”
为何?薛万均又怎会不明白个中之缘由,左右不过是因今日败退回来后,罗艺悍然决定要洗劫城中百姓,以确保军中之存粮,对此,薛万彻表示坚决反对,罗艺大怒之下,这才将其调出了城,以免妨碍城中部队对百姓的劫掠罢了,只是出于忠心,薛万均并不愿说罗艺的坏话,面对着杨岌的冷笑追问,也就只能是支吾以对了的。
“万均老弟且听听,城中父老正自哀嚎痛哭着呢,嘿,民心已失,军心士气全无,众叛亲离之下,罗艺父子不过皆是待毙之囚徒而已,焉能抵挡朝廷大军之威势,事到如今,若不想遗臭万年,便须得及早图谋自保,万均老弟切莫自误啊。”
杨岌根本没管薛万均的脸色有多难看,霍然站起了身来,手指着清池城的方向,慷慨激昂地便点出了罗艺必败亡无地之根由所在。
“唉”
实际上,早在罗艺决定造反之际,薛万均便曾隐晦地表示过反对的意见,奈何罗艺被高开道蛊惑得不知天高地厚了去,一门心思以为有了突厥汗国的全力支持,必能击败张君武,对此,薛万均虽是不以为然,可本着忠诚之原则,还是尽心尽力地帮罗艺出谋划策,可惜最终的结果还是无力回天,对此,薛万均除了一声长叹之外,也自不知该说啥才好了。
“三哥,我薛家乃官宦世家,又不是他罗艺老儿的私臣,何苦为其殉葬,此时不反更待何时?”
见得薛万均低下了头,薛万彻可就真憋不住了,但见其一拍几子,已是恶声恶气地嚷嚷了一嗓子。
“你”
薛万均虽已起了弃罗艺而走的心思,但却并不打算起兵造反,这会儿一听自家三弟公然宣称要反,登时便怒了,双眼一瞪,便要狠狠地教训薛万彻一通。
“万均老弟莫非以为到了此时还能独善其身么?嘿,殊不知谋逆乃是满门抄斩之大罪,老弟不惧一死,就不顾惜一下薛家老少么?”
薛万均眼下可是左营主将,手下握有近四万大军,加之在军中颇有威望,杨岌自是不肯让其就这么脱身而去,没等薛万均发飙,他便已狠狠地打出了杀手锏。
“薛某、薛某”
杨岌此言一出,薛万均登时便傻眼了,此无他,薛家可是一大家族,男女老少数百口,薛万均本人倒是无惧生死,可却断然不能坐视整个家族跟着沉沦,一时间都不知说啥才是了的。
“不瞒老弟,数日前,杨某于觐见时,陛下可是给了杨某一道圣旨,但凡反正者,一律既往不咎,有大功者,不吝国公之封,老弟一门四杰,若不能施展所长,岂不惜哉?”
见得薛万均已然意动,杨岌立马趁热打铁地抛出了张君武的旨意,谆谆诱导之际,可谓是极尽煽动之能事。
“嗯杨兄好意,薛某知矣,只是兹事体大,薛某虽有心,却恐无力为之,倘若功败垂成,后果实有不堪。”
薛万均乃多谋之辈,自是免不了多谋者寡断之毛病,低着头盘算了片刻之后,还是觉得起兵拿下罗艺的胜算不大,自不免便犯起了踌躇。
“此非老弟薛家一门之事,军中欲起事者多矣,突地稽、王十方等皆在其列,如今就差薛老弟您了。”
为了张君武所许诺的国公之封,这几日来,杨岌可是拿出了吃奶的力气,上蹿下跳地找同盟,很是拉拢了一大帮的幽州军重将,之所以将薛万均放在最后,顾忌的便是其忠耿之个性,而今见得薛万彻已有了起兵之心,杨岌大喜之余,也就没再多隐瞒,自得地将两名最重要的盟友道了出来。
“哦?杨兄可有详尽之计划否?”
突地稽就不消说了,手握两万余夷骑,而王十方则是右营主将,此二人若是也要反,算上薛万彻手中的力量,已足足有八万余之兵力了,真正掌控在罗艺父子手中的兵力就只剩下两万出头一些,只要消息不走漏,成算少说也有七成以上,这等局面下,薛万均自是不会再有甚顾虑,紧着便追问起了具体起兵之计划来。
“不忙,老弟且先在此帛书上签了名,回头再说计划也不为迟。”
杨岌并未急着道明起兵计划,而是嘿嘿一笑,伸手从宽大的衣袖里取出了一张帛书,摊在了几子上。
“呵,也罢,薛某这就签好了。”
薛万均飞快地扫了眼帛书,见那上头不单有着突地稽、王十方二人之名,更有着数十名军中大将,就连其三位兄弟也都在其中,不由地便摇头苦笑了一声,但并未再有甚犹豫,伸手从一旁的笔架上取过了一支狼毫笔,蘸了下墨水,便即在帛书上签了名,又用印泥摁了手印,表明了愿跟着起兵之决心。
“好,薛老弟爽快,那杨某也就不藏着掖着了,此事当得”
见得薛万均已是旗帜鲜明地表明了态度,杨岌大喜之余,也就没再有甚隐瞒,絮絮叨叨地便将起兵的相关计划道了出来
第四百九十一章天网恢恢(一)()
“启奏陛下,严旭升派人送来了份起事计划书,还请陛下过目。”
戌时末牌,夜稍有些深了,张君武批阅了阵折子之后,人已有些犯困,正自准备着人送盆水来好生梳洗上一番,却不料王诚匆匆赶了来,见礼一毕,便即紧着从宽大的衣袖里取出了份折子,双手捧着,亲自递交到了张君武的面前。
“唔”
严旭升,幽州军大将,早在去岁华军平定山西之际,便已暗中归附了帝国,乃是帝国在幽州军中十数名暗桩中地位最高者,对其送来的折子,张君武自是不会轻慢了去,哪怕折子其实并不算长,张君武也自看了许久,只是看完之后,却并未有甚嘉许之言,反倒是面色凝重地皱起了眉头。
“陛下,这计划莫非有甚欠妥之处么?”
王诚本来是来报功的,可这一见张君武脸色不对,心下里可就不免忐忑了起来,等了片刻之后,见张君武始终不发一言,自不免便有些沉不住气了,这便小心翼翼地出言探问了一句道。
“嗯,杨岌立功心切,贪大求全,所涉之人过多,机密必泄无疑,事不宜迟,卿且紧着派人去寻严旭升,着其与突地稽等明日一早便起事,以防有变!”
张君武并未隐瞒自己的看法,一针见血地便点出了这么份起事计划书的关键问题之所在——人多嘴杂,难有保密之可能!
“陛下圣明,微臣这就去办。”
一听张君武这般说法,王诚恍然大悟之余,额头上登时便沁出了一层冷汗,哪敢再有甚表功之心思,紧着称颂了一声,便即匆匆退出了中军大帐,自去安排相关事宜不提。
“来人。”
将王诚打发了开去之后,张君武依旧难以安心,在大帐里来回踱了几步之后,脚下猛地便是一顿,声线冷硬地便断喝了一嗓子。
“陛下。”
听得响动,正在帐外值守的中军官张磊自是不敢有丝毫的迁延,紧着便抢进了大帐,恭谨地应了一声。
“去,将士信、敬德,唔,还有定方都一并宣了来。”
于确定人选之际,张君武在浑干与苏定方之间很明显地迟疑了一下,最终还是决定将立功的机会给了苏定方。
“诺!”
尽管不明白张君武如此晚了为何还要传唤三将,然则张磊却是并未有甚犹豫,紧着应诺之余,匆匆便退出了中军大帐,不多会便又陪着罗士信等人从帐外行了进来。
“臣等叩见陛下!”
不说前去传旨的张磊满头雾水,罗士信等人也自搞不懂张君武的用意何在,心下里难免都有些犯嘀咕,当然了,心下里嘀咕可以,礼数却是万万不敢有失的,这才一进了中军大帐,三将便即齐齐抢到了御前,规规矩矩地大礼参拜不迭。
“免了,朕叫尔等前来,只为一事,这么说罢,幽州军将乱,罗艺必会拼死向北突围,朕着尔等各率五千骑军于清池城北十里外埋伏,士信居中拖后,敬德与定方分处左右,给朕彻底封死罗艺老儿之去路,能生擒便生擒,不成,提头来见亦可,卿等这就各自点齐了兵马,连夜出营好了。”
在无法判断罗艺何时会察觉到内乱将起的情形下,张君武只能是先做好最坏的打算,并未多言解释幽州军必将内乱的根由之所在,仅仅只是简单地下了道将令。
“臣等遵旨!”
这一听是去围杀罗艺,三将的精神顿时为之大振不已,自不会有甚异议,齐齐应了诺,就此退出了中军大帐,自去调集兵马不提
亥时四刻,夜都已是极深了,可偌大的清池城中却难有片刻之安宁,时不时响起的惨嚎声惊得满城百姓少有敢入眠的,无不在自家房中哆嗦颤抖,唯恐厄运会不期落到自家的身上,这一切的一切只因入了夜之后,罗艺便假借宵禁之名义,封锁了全城,纵兵劫掠,一开始还只抢商号、大户,到了末了,抢红了眼的乱兵们连平民百姓都不肯放过,虽不曾纵火烧房,可杀人却断不在少数,整个清池城中一派的乌烟瘴气。
得民心者得天下?这话固然不假,罗艺对此也是认可的,然则到了大夏将倾之际,民心啥的,不过都是浮云罢了,为了保障军需,罗艺哪还顾得上啥名声、民心的,不单派出了其子率军前去劫掠,自己更是坐镇城守府大堂之上,随时准备弹压城中百姓可能的抵抗。
“大王,肖铁明前来求见,自言有机密事要禀。”
劫掠无疑是致富的最快手段,随着各路抢劫大军陆续报来喜讯,罗艺一张黑沉着的脸上终于有了几分的笑容,正自寻思着天亮后如何安排一替罪羊来平息民愤之际,却见一名亲卫匆匆行上了堂来,小心翼翼地凑到了罗艺的身旁,低声地禀报了一句道。
“传!”
肖铁明本是罗艺之亲卫出身,因武勇过人,甚得罗艺之赏识,遂将其外放为将,如今正在右营王十方手下任副将,并未参与今夜的劫掠行动,照理来说,此际应在城外军营中掌军才对,这冷不丁地赶来城守府,个中明显别有蹊跷,一念及此,罗艺的眉头不自觉地便是一皱,可也没多言,仅仅只是闷声吐出了个字来。
“末将叩见大王。”
前来禀事的亲卫去后不久,就见一名身材魁梧的大将从堂前大步行将上来,冲着罗艺便是一礼。
“何事?说罢。”
罗艺并未叫免,而是眼神锐利如刀般地看着肖铁明,语调生硬地便喝问了一句道。
“大王”
肖铁明轻唤了一声,却并未说出甚言语,而是眼神闪烁地环视了下堂上随侍的诸般人等。
“尔等全都退下!”
这一见肖铁明言行有异,罗艺原本就皱着的眉头登时便更皱紧了几分,审视地打量了肖铁明一番之后,最终还是遂了其之意,挥手间,便已将随侍人等全都屏退了开去。
“大王,大事不好了,突地稽、王十方、薛家四兄弟皆反矣!”
众随侍人等方才刚退下,肖铁明紧绷着的脸登时便垮了下来,面色苍白如纸一般地便道出了个骇人之消息。
“什么?怎会如此,说,尔给本王说清楚了!”
一听肖铁明这般说法,罗艺当即便被吓得猛然跳了起来,没旁的,突地稽乃是盟军,手下握有大批骑军,而王十方与薛家四兄弟都是统兵重将,若是都反了,城外大营的八万余军队岂不全都落到了他们的掌控之中,那后果当真不是好耍的!
“都是杨岌那厮在暗中串联,假称张家小儿有旨意,大肆拉拢诸军将领,已约定明日晚间起事,末将虽不敢苟同,奈何城外兵力皆被诸贼所把控,末将也只能是虚与委蛇,以求脱身,好在营中尚有忠心不二之人,末将方才得隙出了大营,漏夜赶来向大王告急。”
见得罗艺如此惶急,肖铁明自是不敢有丝毫的迁延,紧着便将事由简单地道了出来。
“杨岌?好一条喂不熟的恶狗,本王饶其不得!走,随本王杀贼去!”
王府祭酒的官阶虽不高,可却是近臣,说起来本该是罗艺的绝对心腹才是,可杨岌倒好,不感念提携之恩,竟行谋反之行径,这叫罗艺如何能忍得住心中的一口恶气,一怒之下,猛然便抽出了腰间的横刀,大步从文案后头蹿了出来,这就要提刀出城砍死杨岌那个背主求荣的小人。
“大王,不可,不可啊,城外诸军已反,您若是出了城,诸贼怕是必会犯上啊,大王息怒,大王息怒啊。”
这一见罗艺如此草率地便要冲出城去,肖铁明登时便慌了神,赶忙挡住了罗艺的去路,满脸惶急之色地告饶不已。
“唉!”
罗艺虽是气急,可也知晓此际断不可莽撞行事,否则的话,必死无葬身之地之地,只是心中的火气着实太难忍了些,直气得罗艺连连出刀,当即便将文案劈成了碎片,可那又能如何呢,发泄了一通之后,最终还是只能发出一声哀叹而已。
“大王,诸贼尚未起事,我等还有时间绸缪对策,此际万不可自乱阵脚啊,窃以为不若明早假借军议之名义,将诸贼全都诓进城来,埋下伏兵,自可将诸贼一网打尽,如此,应是可保得军心不失。”
肖铁明的心情虽同样是惶惶得很,可心思却颇见细腻,紧着便道出了一条应对之策。
“来不及了,那群逆贼既是跟张家小儿有所勾连,怕是不等本王召集议事便会提兵来攻,而今之计,唯有趁诸贼不备,先行突围,倘若能杀回幽州,本王自不愁没东山再起之时,嘿,今日之仇,本王若是不报,誓不为人!”
罗艺到底是枭雄之辈,尽管心情恶劣到了极点,可头脑却依旧尚算清醒,连想都不曾想,便已一口拒绝了肖铁明的建议。
“末将誓死追随大王!”
罗艺这等判断一出,肖铁明自是不敢再胡乱进言,也就只能是紧着朗声表忠了一句了事
第四百九十二章天网恢恢(二)()
“快,打开城门!”
寅时六刻,已是黎明时分,可清池城中的骚乱却并未因此消停下来,反倒有着愈演愈烈之势,大街小巷上,随处可见乱兵在窜门窜户地劫掠着,满城尽哀声,可就在此时,罗艺却突然率四千铁骑沿着大街赶到了东门处,根本没理睬被惊动的守门将领之迎候,挥手间便以不容置疑的口吻下了道将令。
“咯吱吱嘭!”
罗艺这等强硬的态度一出,守城将士们自是不敢有丝毫的迁延,七手八脚地卸下了门栓,齐心协力地将两扇厚重的城门推了开来,紧接着,高高悬在城头上的吊桥也被急速放了下来,重重地砸在了护城河的对岸。
“出城,跟上!”
城门方才刚开启,罗艺便已一夹马腹,声线阴冷地嘶吼了一声,率部便高速冲出了城门,很快便隐入了暗夜之中,那等匆忙状当即便令东门的守军将士们全都傻愣在了当场
“报,禀大将军,我大营后方突然响起了一阵马蹄声,听响动,应是有大批骑军正从南向北而行!”
贴北城而设的幽州军左营中,大批的将士正在用着早膳,以备日出之后的战事,中军大帐中,薛万均正与各军统领低声地计议着进城围剿罗艺所部之相关计划,冷不丁却见一名轮值校尉匆匆从帐外赶了来,冲着薛万均便是一躬身,紧着禀报了一句道。
“嗯?”
这一听那名轮值校尉如此说法,薛万均不由地便是一愣,没旁的,幽州军城外的八万余兵马分左右两营,贴城南、城北而设,至于东门处么,因着地处后方之故,并未设营,守军也就只有三千余步军而已,根本不可能有大规模的骑军之存在,毫无疑问,这股突然从南向北冲去的骑兵明显别有蹊跷。
“三哥,定是罗艺那老儿逃了,小弟这就挥军去追!”
薛万彻反应极快,一瞬间便断明了真相,也没等薛万均有所表示,他便已嚷嚷了一嗓子,大踏步地便要往帐外冲了去。
“慢着!”
没等薛万彻走到账口处,薛万均便已紧急叫了停。
“三哥,再不追可就来不及了!”
薛万彻脾气暴,哪管甚上下之分,气急之下,不管不顾地便跺脚吼了起来。
“嗯到底曾是君臣一场,且就让他走好了,传本将之令,各部即刻集结待命,没有将令,任何人不得擅自出营半步,违令者,杀无赦!”
薛万均到底心存忠义,尽管已背弃了罗艺,可还是不情愿下死手,一声闷哼之后,咬着牙便下了道死命令。
“诺!”
帐中诸将们虽都对薛万均这么道将令有着不同之意见,只是见得薛万均满脸杀气之状,也自不敢在此时乱说乱动,也就只能是无奈地应诺了事
“加速,都给本王冲起来!”
清池尽管地处平原,可沟壑却并不少,抹黑赶路无疑不是件轻松的活计,饶是罗艺一行人等急于逃命,可奔驰了大半个时辰,也不过只走了九里多路,好在此际天色已渐朦胧,道路依稀可见,唯恐华军追击而来之下,罗艺自是一刻都不敢稍缓,呼喝着便驱兵向北狂奔不已。
“呜,呜呜,呜呜”
追兵倒是没见着,可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