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霸隋-第2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嗯来人,传药师、懋功即刻到此议事。”

    战机是出现了,然则帝国的准备工作却并未完全到位,尤其是计划中将于两年内完成步军列装的后装针击枪如今才刚刚定型,制造厂都尚未开始建设,眼下只能依靠骑军来决胜,能否达成一举荡平草原之战略目的尚难说得很,张君武自是不敢轻易下个决断,略一沉吟之后,还是决定先听听军中两位重将的意见再行定夺。

    “臣等叩见陛下。”

    张君武的口谕一下,自有随侍宦官紧着应诺而去,不多会便见李靖与徐世勣已联袂赶到了御书房。

    “二位爱卿,草原探子发来密信,言称春夏之交时,草原上突然出现重大疫情,各部族牛羊马匹损失无算,今,草原诸寇皆已势弱,朕有意进击草原,二位爱卿以为可行否?”

    军情要紧,张君武自是无心扯甚寒暄的废话,在抬手示意二将免礼的同时,便已是开门见山地将议事的主题道了出来。

    “陛下明鉴,微臣以为可伐!微臣愿率部出击,不破诸寇,誓不罢休。”

    徐世勣在军中一直被李靖压了一头,无论是战功还是资历都是如此,早寻思着要寻机超越,这会儿一听张君武有意北伐,当即便来了精神,紧着便出言自请了起来。

    “嗯,爱卿能有此决心怕不是好的,药师可有甚要说的么?”

    张君武对徐世勣的慷慨激昂固然是嘉许得很,但却并未就此拍板定论,而是又将问题丢给了默然沉思着的李靖。

    “回陛下的话,老臣以为时机依旧未至,还须得再缓上一缓。”

    李靖不紧不慢地一躬身,给出了个与徐世勣截然相反的答案。

    “哦?理由何在?”

    这一听李靖又说不可伐,张君武虽不致于有甚不悦,可微有不满却是不免之事。

    “陛下明鉴,此际草原疫情正重,我军若以骑军攻入,难免也会遭其害,此为不可攻之一;另,草原各部眼下正值困危之际,骤然有外力施压,或会团结一致,以共抗我军,于战不利,此为不可攻之二;再,趁人之危而行趁火打劫之事,纵使大胜,也必不利于战后之收拢人心,草原乱军难以遂平,恐将成我帝国之包袱也,此为不可攻之三,故,老臣以为当须得暂缓进兵草原。”

    尽管看出了张君武的不满,然则李靖却并未更易初衷,而是不慌不忙地道出了三条不可攻之理由。

    “嗯爱卿所虑甚是,然,以爱卿看来,我帝国何时出兵为宜?”

    张君武将李靖所言的三条理由细细地琢磨了一番之后,也觉得此际出兵攻打草原有些不合时宜,可又不愿就这么平白地错过了灭草原三方的大好机会,这便紧着往下追问了一句道。

    “陛下明鉴,据老臣所知,草原之疫情多发于春夏之交,而基本皆止于秋,在此期间,家畜若得病,几无可救药者,故,我帝国可在此期间以防疫情传入中原为名,掐断各处关碍,调整兵力部署,于秋日突然大举进击,战之能胜,也自无须担忧疫情之善后,再稍稍施恩草原各部,即可达成收拢人心之目的,又何乐而不为哉?”

    李靖不单军略过人,于治政上也自颇有可观之处,所言所述无不精辟绝伦,当即便听得张君武颔首连连不已。

    “善,此军国大事也,二位爱卿且莫说破,朕自会从容安排了去。”

    张君武完全采纳了李靖的意见,心下里也自有了周全的安排,但并未说将出来,仅仅只是谨慎地叮嘱了李、徐二人一句了事

    瑞明九年五月十日,张君武下诏边关各省,言明草原疫情严重,为确保瘟疫不传进中原,严令各省关闭所有口岸、榷场,彻底隔绝草原与中原的往来,为杜绝隐患,须得加强边关之巡逻,着令万云飞、文仲明等各部山西驻军向朔州集结,由魏涛统一指挥,并着高望、薛万淑各领本部兵马向朔方集结,由薛万钧统一调度,又着孟武、李大亮、张公瑾等部兵马向营州方向集结,加强边防巡视,务必确保无一人一畜流入中原,又下诏从关中、河南、山西等处征调兽医随军,以防疫情蔓延之可能。

    随着诏令的下达,边关诸省立马轰然而动,各处边关麋集的大军多达近三十万之众,尽管以步军为主,骑军的数量有限,可架不住总兵力惊人,正在抗灾抢险的草原各部顿时为之惶惶不安,薛延陀、东突厥汗庭以及突利可汗都顾不得灾情,一边调集大批兵马备战,一边纷纷派使节团赶往长安,以探帝国之动向。

    六月初,草原三方的使者先后赶到了长安,都通过礼部向张君武递交了国书,然则所得的待遇却是截然不同——突利可汗的使者得到了最高待遇,张君武亲自接见不说,还好言好语地安抚了其一番,末了更是调派了一笔粮秣军资给突利可汗所部度过难关,又给其派去了些兽医,并许诺一旦疫情得以控制,榷场必将重开云云;薛延陀的使者同样也得到了张君武的亲自接见,可除了个榷场在疫情稳定之后会重开的许诺之外,再无其余,至于东突厥汗庭的使者么,张君武根本就没去理会,只着礼部派了名郎中去敷衍了一番了事。

    对于帝国给出的解释,突利可汗自是完全相信,其所部除了拱卫汗庭的常备兵马之外,大部皆分散到了各地救灾,而薛延陀与东突厥汗庭则是保持着高度的戒备,然则月余的紧张下来,待得见帝国边防虽森严无比,却并无大规模骑军之调集,似乎真的无意在此时进军草原,两方的戒备心思自不免便淡了许多,加之境内灾情实在是太严重了些,无论是夷男还是颉利可汗都已无力长时间集结大批兵马,最终也只能是着令各部精兵各归本部,这么往来一折腾,灾情不单没能控制住,反倒更胜了几分,两国之国力再遭重挫。

    七月初,就在薛延陀与东突厥汗庭下令疏散集结起来的大军之同时,帝国却悄悄开始了大战前的最后准备工作,大批的粮秣辎重开始向朔方、雁门关等边关重地转运,关中、陇右等地的骑军也已开始集结,以夏训的名义,开始了大规模骑战的最后训练,大批轻便火炮以及弹药车开始装备到骑军之中,以加强骑军的攻击力,至此,帝国的屠刀已然高高举起,就等着疫情过去之后,猛然挥向草原各部了

第六百五十六章摧枯拉朽(一)() 
“诸公,朕以为征伐草原诸部之时机已然成熟,帝国数十万大军也已基本就绪,箭已在弦上,朕打算亲征”

    八月初一,各项准备工作都已差不多到位,是到了该昭告天下的时候了,为此,张君武特意将朝中从三品以上的大员都召到了两仪殿中,见礼一毕,也自无甚寒暄的废话,开宗明义地便道出了主题。

    “不可,陛下乃万乘之躯,岂可亲身犯险,且,陛下于南征之际,便已亲口言明再不上阵,君言不可儿戏。”

    张君武这才刚说到打算亲征呢,萧瑀已然大步出了列,毫不客气地便出言打断了张君武的话语。

    “陛下,臣以为萧大人所言甚是,还请陛下三思。”

    “臣等叩请陛下收回成命!”

    “陛下明鉴,我朝将星云集,出一上将,便足以破敌,实无需劳动陛下您之大驾。”

    得,萧瑀这一开了头炮,萧怀静、魏征等全都冒了出来,竟是无一人肯成全张君武的亲征之愿望,就连罗士信、秦琼等武将们也是一致的反对。

    “罢了,朕也就只是一说而已,不去便不去好了。”

    尽管早就料到会是这般局面,可真遭了群臣们的群起而攻,张君武还是不免有些个悻悻然,奈何他就孤家寡人一个,这会儿除了从善如流之外,还真就没啥旁的法子好想了的。

    “陛下圣明。”

    群臣们才不管张君武悻悻然不悻悻然的,于他们而论,帝王的安全才是第一位的,其它的都须得为这一条让路。

    “朕意已决,明日一早于承天门前行阅兵式,八月十三日,着李靖率十万精骑、八万步军出朔方;徐世勣率八万精骑、十万步军出朔州;孟武所部两万骑军、十二万步军出云中,三路齐动,分进合击,务求一战荡平草原诸寇!”

    没能捞到仗打,张君武虽是有些不开心,奈何事已至此,他也自没得奈何,只能是强打起精神,慷慨激昂地宣布了北伐之诏令。

    “臣等遵旨!”

    满朝文武都知晓草原诸部自古以来便是中原政权之大患,历朝历代都饱受边患之苦,而今,终于有了一举解决边患之机会,自是都为之精神振奋不已,于应答之际,人人脸上都满是激动之神色

    入秋之后,肆掠了近四个月的瘟疫总算是消停了下去,然则面对着愁云惨淡的现状,奉颉利可汗之令坐镇五原郡的东突厥第一勇将阿史那博尔古却是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没旁的,瘟疫是没了,可损失的牛羊马匹却是无从补充了去,若不能从劫掠中有所得,河套地区诸部落怕是很难熬过今冬,问题是他也不知该往哪劫掠去——往昔草原各部族若是遭了灾,总是聚兵向中原打,可眼下中华帝国兵锋鼎盛,根本不是东突厥所能撼动得了得,而往北去攻薛延陀么,倒是个不错的选择,奈何这等好事显然轮不到他阿史那博尔古,金帐那头早有此意了的,换而言之,到目下为止,阿史那博尔古对如何熬过今冬根本没丝毫的头绪可言。

    “报,禀大俟斤,不好了,南蛮军突然大举从朔方城出击,其前军三万皆骑乘,正急速向我牙帐赶来,距此只有百里不到了!”

    正所谓屋漏偏遭连夜雨,就在阿史那博尔古为如何越冬而犯愁之际,却见一骑报马连滚带爬地闯进了牙帐,冲着阿史那博尔古便是一个单膝点地,连大气都来不及喘上一口,便已是惶急不已地嚷嚷了一嗓子。

    “什么?是何人领的军,后续还有多少兵马?”

    河套地区数年以来一直被薛延陀所占,去岁颉利可汗亲率大军击败了薛延陀之后,收复了河套地区,为防中华帝国从朔方郡出兵草原,颉利可汗特意着阿史那博尔古率两万五千突厥本族精锐骑军驻防五原,并统领河套地区诸部族五万五千余控弦战士,说起来可用之兵多达八万之众,问题是为了救灾,除了突厥本族骑兵在驻地附近之外,其余各族控弦战士皆分散在整个河套地区,短时间里哪可能聚集得起来,正因为此,这一听华军前锋正自急冲而来,阿史那博尔古登时便被吓出了一身的冷汗。

    “回大俟斤的话,南蛮军前军大将是罗士信,后续跟进之兵马不详。”

    听得阿史那博尔古有问,前来禀事的报马自是不敢有丝毫的迁延,紧着便给出了答复。

    “该死,竟是罗鼻子!快,传令下去,各部即刻集结,着令各部族控弦战士即刻向我牙帐聚拢,备战,备战!”

    这一听华军前军大将是罗士信,阿史那博尔古不由地便是一惊,没旁的,当年河北一战时,他可是曾惨败在罗士信的枪下,自不会不知晓罗士信勇不可挡,然则终归守土有责,纵使心悸不已,阿史那博尔古还是紧着便下了备战之令,旋即便听牙帐外号角声连天震响中,正自分散在黄河岸边游牧的突厥本族骑兵立马纷纷离妻别子地向牙帐处赶了去,与此同时,更有数十名传令兵策马冲出了营地,一路疾驰地赶往各部族所在地

    “报,禀大将军,霫族阿瓦部落派人前来求见,请大将军明示!”

    天将午,就在阿史那博尔古忙着调兵遣将之际,罗士信已率部赶到了东突厥所属之诸部落栖息地的外围,但并未再向前狂冲,而是着令众骑军下马休整,以养足马力,正值众将士们忙着用午膳之际,却见一骑报马急冲到了中军处,紧着便是一个滚鞍下了马背,单膝一点地,朗声便禀报了一句道。

    “去,将人带了来。”

    早在战前,军情局便已将草原各部族的情况打探得一清二楚了,也自早已整理成册,分发到了各军统领处,正因为此,罗士信只略一思忖,便已想起了霫族阿瓦部落究竟是啥玩意儿,对这等小部落之来使,罗士信根本不在意,随口便吩咐了一声。

    “诺!”

    听得罗士信有令,前来禀事的报马自是不敢有丝毫的大意,恭谨地应了一声之后,便急翻身上了马背,紧着便往东面狂冲了去。

    “小的阿瓦部落酋长斯麻乞呐叩见天朝大将军。”

    报马去后不多久便即引着一名面色黝黑的中年汉子又转了回来,这人正是阿瓦部落酋长斯麻乞呐。

    “何事,说。”

    听完了通译的转述之后,罗士信一挥手,很是不耐地便喝问了一嗓子。

    “大将军明鉴,我阿瓦部落身在草原,心向天朝,愿举族内附天朝,还请大将军可怜我一族老少,给我阿瓦部落一条生路,小的再此叩谢您的大恩大德了。”

    阿瓦部落的栖息地就在华军的正前方十里不到,面对着帝国已然高高举起的屠刀,斯麻乞呐哪敢去计较罗士信的态度问题,满脸谄笑地便道出了要投降的话语。

    “哦?那好啊,尔回去后约束好部众,交出兵刃、马匹,等候我帝国大军之收拢,罗某自不会犯尔阿瓦部落秋毫。”

    听得阿瓦部落愿降,罗士信自是无任欢迎,当然了,必要的戒心还是不缺的,并未因斯麻乞呐的奴颜媚骨便放松了警惕。

    “啊,这大将军,兵刃、马匹皆是我部落之民谋生工具,若是交出,我阿瓦部落怕是活不下去了啊,还请大将军垂怜则个。”

    这一听罗士信的要求,斯麻乞呐登时便傻愣住了,回过了神来之后,赶忙哀哀切切地求肯上一番。

    “休要罗唣,陛下有令,抗拒我天朝大军者,皆杀无赦,尔等若是不降,举族皆灭!”

    罗士信根本没理会斯麻乞呐的苦求,一挥手,便已不容置疑的口吻下了道死命令。

    “啊,这、这”

    被罗士信这么一训斥,斯麻乞呐登时便吓坏了,一时间都不知该说啥才是了的。

    “斯麻乞呐酋长还请放心,陛下还有交待,但凡愿意归附我天朝者,战后不单能领回兵刃马匹,更可领到过冬之粮,还请斯麻乞呐酋长莫要自误的好。”

    罗士信既是唱了黑脸,在一旁站着的副将苏定方自是须得跟着唱了把红脸。

    “此话当真?”

    斯麻乞呐之所以愿降,一者固然是因栖息地就在华军前进的路上,根本来不及举族逃走之故,二来么也是因着遭了灾,今冬难越,为保全部族老少,不得不前来请降,而今一听有过冬之粮可领,斯麻乞呐的双眼陡然便亮了起来。

    “自然不假,斯麻乞呐酋长可先回去告知全部落,先交出武器,至于马匹么,可先集中起来,待得我军主力赶到时,按人口给粮,战后斯麻乞呐可凭我军开出的凭条领回马匹。”

    在如何彻底征服草原一事上,朝廷早已绸缪了多年了,自有一套周详之应对计划,从此出发,苏定方还真就不是在骗斯麻乞呐。

    “那好,小的这就赶回去准备一二。”

    经瘟疫之重创后,阿瓦部落的马匹本来就没剩下多少,若是能暂时交出马匹换来过冬之粮,斯麻乞呐自是乐意得很,左右草原上又不缺马,真不行,回头再去套野马群也就是了,有鉴于此,斯麻乞呐并未再讲价,磕头谢了一声之后,便即匆匆策马离去了

第六百五十七章摧枯拉朽(二)() 
别看罗士信与苏定方在对待前来请降的阿瓦部落时态度迥异,可实际上么,二将对此事其实都并不怎么放在心上,不为别的,只因收拢民心的事儿本就不是他二人的职责,自有后头随主力一道出征的大批文官会去打理,他二人只管率部奔袭阿史那博尔古所部主力便好,之所以会花时间跟斯麻乞呐扯上了一阵,大体上不过是因休整时闲着也是闲着罢了,却不曾想就是这么个看似可有可无的小插曲,却对随后的战事起了极大的影响。

    “报,禀大将军,贼酋阿史那博尔古率四万五千骑兵正在向我军冲来,距此已不足六里了。”

    休整过后,罗士信所部再次向东面疾驰,于途,斯麻乞呐果然率千余部众前来请降,然则罗、苏二将都不曾理会,只派了一名队正领着百余骑兵前去处理此事,大部队连停都不停地便扬长而去了,正自急行间,却见一骑哨探从东面疯狂打马直冲中军,给罗士信带来了道敌情之变化。

    “全军听令:缓行,列阵备战!”

    尽管有些意外阿史那博尔古居然敢率部前来迎战,然则罗士信也自不以为意,扬手间便已下达了道将令,旋即便听号角声连天震响中,正自疾驰中的三万华军铁骑就此放缓了速度,于行进间开始了战术调整。

    “全军止步,列阵!”

    六里的距离对于狂奔中的骑军而论,并不算多远的距离,就在华军刚刚调整完阵型不多久,阿史那博尔古便已率部疾驰而至了,这一见华军已然有备,倒也不敢就这么直接冲将过去,而是在离华军阵列尚有四百余步的距离上便即勒住了手下兵马,也自开始了紧张的列阵。

    “父帅,孩儿请命去打头阵!”

    突厥骑军近年来大战不断,尽管折损巨大,可也算是打出了一支精锐,列阵的速度也自奇快无比,仅仅只花了半柱香左右的时间,一座森严大阵也已立起,只是还没等阿史那博尔古所有命令,却见一名青年将领已从后冲出,扬声冲着阿史那博尔古请命了一句,此人正是阿史那博尔古的长子阿史那青彦,突厥汗国近年来涌现出的悍将之一。

    “嗯,好,去罢!”

    阿史那博尔古有子七人,最小的两人尚幼,其余五人随其南征北战,死了两人,余下三人皆已成长为突厥汗国有数的绝世勇将,个中又属长子阿史那青彦武艺最强,已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他既是要自告奋勇,阿史那博尔古自不会冷了其之意。

    “得令!”

    听得自家父亲如此说法,阿史那青彦的精神立马便是一振,持枪行了个礼之后,策马便冲出了本阵,跃马横枪地来到了两军阵前,用手中的长马槊一指华军大阵,运足了中气地狂吼了一声:“何人敢来送死?”

    “蟊贼!”

    阿史那青彦喊话用的是突厥语,罗士信固然是听不懂,可其身边的通译却是很快便将阿史那青彦之言转述了出来,当即便令罗士信双眉倒竖而起,一把抄起得胜钩上的长马槊,便要策马杀出阵去。

    “大将军且慢,看苏某去走上一遭。”

    罗士信虽勇冠三军,可到底是主将的身份,自是不合适去战一无名小卒,没等他策马而动,就见苏定方已是昂然高呼了一声,策马便冲了出去。

    “啊哈!”

    这一见苏定方纵马而来之际骑术精湛,阿史那青彦虽是自负勇武,自不敢大意了去,赶忙一夹马腹,也自纵马加速向前,待得到了两马将将相交之时,只听阿史那青彦一声大吼之下,已是率先攻出了势大力沉的一枪。

    “吼!”

    阿史那青彦这么一出招,苏定方立马觉得颇为的眼熟,没旁的,苏定方当年可是曾与阿史那博尔古大战过一回,尽管最终不敌,可也就只是略处下风而已,彼此间可是恶斗了二十余回合,对阿史那博尔古的枪招自是不会陌生,这会儿一见阿史那青彦出枪的动作酷似阿史那博尔古,当真是新仇旧恨瞬间浮起,双眼顿时泛了红,也自不会有甚客气可言,一声咆哮之下,手中的长马槊也自如奔雷般挥击了出去。

    “铛!”

    初次过招之际,双方都有心要试探一下对方的力量,哪怕都已瞧清了对方的枪势,也自都不曾变招,两柄长马槊就这么毫无花俏地撞击在了一起,当即便暴出了一声惊天巨响,旋即便见二将的身体都是猛然一歪,竟是无法再行攻出第二招,两马便已就此交错而过了。

    “贼子受死!”

    一招硬碰下来,苏定方心中已然有底了,在他看来,阿史那青彦的力量不及其父,槊法虽也算是不错,却也不及其父之老辣,用巧破之无疑最佳,一念及此,苏定方在策马盘旋再回之际,可就没打算再留手了,只听其一声大吼之下,双臂猛然一振,一招“百鸟朝凤枪”便已暴然出手了!

    “啊呀呀”

    这一见苏定方此招来势凶悍异常,阿史那青彦哪敢有丝毫的轻忽,怪叫了一声,同样运枪如飞,还了一招“暴雨梨花枪”。

    “铛、铛铛噗嗤!”

    中原战将与突厥战将虽大多都使用马槊,可在槊法的流派上却是迥异,相对来说,中原槊法更为讲究技巧,而草原槊法则更讲究力量的发挥,于技巧上,明显稍差了一些,同样是能幻化出无数枪影的绝招,双方在运枪时的发力技巧有着本质的区别,若是双方力量上相当的话,突厥一方无疑要吃些亏,此际亦然如此,饶是阿史那青彦都已将手中的长马槊运转到了极限,可在全力对碰中,还是没能完全防住苏定方的攻杀,一个疏忽之下,肩头处的虎头铠已被锋利的槊尖挑飞,不仅如此,肩头处还被拉开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