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铁血山河志-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吕留良点头:“对!”

    长孙魁原本就是江湖人士,姬龙峰和他,乃是多年至交,于是连忙问吕留良:“长孙老弟,是老夫的朋友,他现在怎么样了?”

    吕留良一声叹息:“他和完保国,皆被甲弑营杀害!”

    山河巨变,社稷倾覆,老朋友们挺身而出,却最终挡不住清国前进的脚步,一个个落得个身死他乡的下场。姬龙峰面色凝重,伤心不已。

    壮士殉国,众人也很难过。

    过了半晌,姬龙峰叹了一口气:“他葬在什么地方?”

    吕留良立即回道:“就在干将铺后面。”

    看姬龙峰伤感的面色,王征南知道他和长孙魁的关系,一定不一般,于是起身对吕留良道:“咱们陪姬兄去看看吧,顺便祭奠一下,咱明国的英雄!”

    众人纷纷表示赞同。

    广智忽然提醒道:“如今的干将铺,乃是龙潭虎穴,不会有什么危险吧?”

    吕留良摇头笑道:“现在的曹继武,还不知道咱们要对付他。再说我们也是老熟人了,不会有事的!”

    常言道,熟人好办事。但熟人幺蛾子,也是相当容易的事。为了明国的大义,熟人不熟人的,个人的情谊,只能靠边站了。众人对吕留良的主意,纷纷点头。

    人多耳杂,干将铺如今戒备森严,不宜去太多人。于是顾炎武和吕留良二位,准备幺蛾子的老熟人,带着王征南和姬龙峰,直奔干将铺。

第241章秦淮故国荒坟() 
悠悠秦淮千年水,流尽六朝繁华。江山易改寻常事,莫愁依旧闹,凉冬日已偏。苍发残卒枯草旁,无奈冷酒猛灌。一把悲情诉衷肠,平生许多事,尽在不言中。(临江仙)

    天空飘过几朵乌云,地上一片荒草凄凄,凉风吹拂着干枯的芦苇,哗哗作响。一颗颓废的枯桐上,闲来无事的几只乌鸦,不停地哇哇乱叫。

    枯桐不远处,紧靠芦苇旁边,两个鼓鼓的土包,刚刚被添了新土,这里埋葬着明国忠魂长孙魁和完保国。

    他们生前的战友——独臂老卒高进,孤零零地一个人,窝在坟前的枯草堆里,手提一个,不知多少年份的破烂牛皮囊酒袋,不时地唉声叹气。

    背后忽然叽叽啪啪地作响,这明显是枯草惨叫的声音。

    这个时候,能来这种地方的,一定是熟人。

    默默无闻者,老实人居多。具备真正实力的人,不自觉地就会,吸引眼球。精步营刚刚打出了威名,各路人马,各有盘算。

    这里是忠魂安息的地方,安静而自然。然而这里却有,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怀。带着目的,直接正面突击曹继武,一定不会有结果。

    但是通过这份情怀,旁敲侧击,或许能取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所以来这里的人物,一定是高人,不光是为了逝去的忠魂。

    所以高进没有回头,语气略显无奈:“无事不登三宝殿!”

    背后的脚步声,忽然就停止了。

    很明显,他们吃惊了。

    顾炎武很是疑惑:“你怎么知道,我们来找你有事?”

    高进无奈笑了:“我虽然老了,也残废了,但脑袋还不糊涂。你们这帮书呆子,除了玩嘴之外,就是猜忌,要么就是幺蛾子。”

    沙场老卒,见惯了血雨腥风,实力决定一切,早就刻在了骨子里,明显看不起读书人。

    顾炎武和吕留良二人,脸上全是不悦之色。

    过了盏茶功夫,吕留良终于忍不住了,语气极为愤慨:“我吕留良顶天立地,从不猜忌别人!”

    高进一声冷笑,顿了酒囊:“你们认定,曹继武对大明不利,这不是猜忌吗?”

    二人面面相觑,说不出话来。

    原来二人来此的目的,高进非常的清楚。曹继武杀人练兵时,二人极力反对。如今精步营打出了威名,二人又来搞事。

    所以在老卒高进眼里,读书人除了嘴皮子,就是捣蛋,成不了大事。

    过了一会儿,高进喝了一口酒,摇头叹道:“你们两个,和那帮瓜娃子厮混,也不是一两天了,应该了解他们的脾性。为什么老想着逼他们,去做不可能的事呢?”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才是我们汉人真正的风骨。只要鞑子一日不驱除,我等都应奋战到最后一滴血!”

    姬龙峰语气浑厚,振振有声。

    顾炎武和吕留良,精气神皆为之一振。

    然而老卒高进,却没有受到感染,反而冷哼一声:

    “听你声音,是个河东人。你不远千里跑来,一定与地下的两位,关系不错。既然如此,你也应该知道,老铁蛋是个正宗的鲜卑人,老渣皮是个正宗的女真人。你既然要驱除鞑子,为什么又大老远跑来,看望两个死去的鞑子呢?”

    姬龙峰顿时哑口无言。

    坟茔包裹的鲜卑人和女真人,在汉人眼里,不折不扣的鞑子。所以拿风骨说事,在老卒高进眼里,相当的无聊。

    王征南叹了口气:“如此高超的见识,看来高兄,并不是一般的士卒!”

    高进摇头苦笑:“我只是多吃了几年饭而已,没什么大本事。以我这三脚猫的能耐,两个月时间,在曹继武那里,挣到了三百两黄金。顶得上我在大明军中,三百年的军饷!”

    大明的军饷,是出了名的低,这是常识。

    王征南曾做过把总,一年的饷银,也不过二十两,而且常常被上面克扣。当年血气方刚的王征南,带头闹饷,结果被官府通缉。

    无奈之下的他,只得躲进了深山,碰到了闭关修炼的师父。所以听了高进的话,王征南感慨不已。

    过了半晌,高进咽了口酒,喃喃叹道:

    “唉!金灿灿的黄金,让人忍不住眼黑。如果我再年轻十岁,一定抵不住这个诱惑。我们为了大明,抛头颅洒热血,即便献出宝贵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可是人家朱家呢?他们把大明当成自己的,宁愿将士们挨饿受冻,也不愿分出他们家一分钱。所以在他们眼里,我们为他们的大明献身,那是应该的。他们荣华富贵,我们吃糠咽菜,甚至连命也得给他们,这也是应该的。”

    关中秦王,河南福王、周王,山西晋王、潞王、平阳王,湖广楚王、襄阳王、长沙王,四川蜀王等等,天下大大小小几百个藩王,朱元璋的子孙,个个富得流油。老百姓一个个饿死荒野。边关将士,个个衣不蔽体,忍饥挨饿。这样的明国不亡,简直就是天理难容。

    老卒高进,继续感慨:

    “咱活了一大把年纪,终于闹明白一个问题。不管是他明国,还是他清国,对于我这样,不起眼的小卒而言,都是可有可无的奴才而已。所不同的就是,主人家是他姓朱的,还是他姓爱新觉罗的。”

    多吃几年饭,见识果然不一般。想指望主人家过上好生活,普通老百姓,就洗洗睡吧!

    王征南摇头叹道:“我等何尝不是如此啊!”

    顾炎武也叹道:“除了宋代之外,没有哪个朝代,真正把老百姓当成一回事的!”

    “不错!”

    吕留良点头附和,“宋代的老百姓,可以状告太后,而且还告赢了。这个在其他朝代,简直不敢想象!”

    宋代也是一个样,每年孝敬辽国,西夏和金国的钱财,全是从百姓身上搜刮而来。与士大夫共天下,不是与百姓共天下。这就是当时大儒文彦博,给司马光高尚的评价。

    顾炎武两个书呆子,总是自以为是,一直意淫在儒家的治世理念之中。姬龙峰、王征南和高进三个老阅历,懒得和他俩扯皮。

    往事犹如过眼烟云,触动伤感的,永远是情怀相传的后人!姬龙峰慢慢蹲下身来,打了火折,给两个鞑子老友烧钱。

    王征南借了高进的破酒袋,递给了姬龙峰。

    姬龙峰轻轻拨去地上的枯草,在长孙魁坟前,浇了三道烧酒,祝祷:

    “长孙老弟,姬老哥来看你来了。听说你把自己的绝学,传给了曹继武。你若泉下有知,希望你不要,让曹继武为满虏所用,就算老哥求你了!”

    王征南、顾炎武和吕留良三人,也上前行礼祭拜。

    过了一会儿,高进叹道:“姬将军,数十年不见,你还是这么坚定,实在令人佩服!”

    姬龙峰一生,几乎都在边关征战,抗虏之志,矢志不渝。

    姬龙峰叹了一口气:“高老弟过奖了,我只是比你,武功高些而已。这么多年来,也是一事无成。慷慨激昂的热血,全是白洒,实在令人惭愧!”

    他的语气,带着满满的伤感和落寞,王征南劝道:“姬兄过谦了,你联合中原武林同道,将甲弑营杀伤大半,王征南自愧不如啊!”

    姬龙峰摇头:“王老弟也不一般,连败祖泽志、毛金星和李世功,令人钦佩!只是这三个人,虽然身在甲弑营,但皆是顶天立地的汉子,要是遇到我,也会手下留情。”

    吕留良奇怪地问道:“难道姬前辈遇到的,皆是些奸恶之徒?”

    姬龙峰点点头:“除了罗雪峰之外,其他人,皆不是什么好东西。”

    顾炎武叹道:“看来中原义士遇到的困难,要比江南大得多!”

    王征南点点头,众人嗟叹不已。

    远处的秦淮河,静静地流淌,枯桐上那几只乌鸦,似乎也认为,坟里坟外的人,全是在白费功夫,不知疲倦地哇哇叫。

    四周的枯草,一人多高,然而长孙魁和完保国的坟上,却没有一根杂草。明国的忠魂,自然要守护,但如今,却是清国的天下。

    年轻人早晚会离开,故国老卒高进,又能维护多长时间呢?

    此时的干将铺,忽然传来一阵美妙的琴声。

    尽管周围满眼都是萧凉,但这充满温情的丝弦,还是扣动了每个人的心。

    过了良久,顾炎武忍不住叹道:“几家欢乐几家愁啊!”

    吕留良也叹息一声,王征南面色平静,姬龙峰却摇头道:“这里埋进去的忠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就是为了他们的欢乐吗?”

    顾炎武和吕留良皆是一愣,高进却点点头。

    他放下酒袋,用独臂拨开枯草,露出了匍匐在地上的青草,对众人道:“你们看这青草!”

    吕留良二人,顿时明白了:

    生命在于不生不息的传递,每个人都会死,每个人也都有欢乐的时光,就像这枯草中,掩藏着经冬的绿草一样。不论是明国,还是清国,世事的变迁,不是慷慨激昂决定的。天地自然,自有他运行的规律,谁也无法违抗!

    王征南点了点头:“看来高兄弟,是不想帮我们了。”

    高进愣了一会儿,终于点了点头。

    明国有没有翻身的希望,看看身边的人,就知道了。

    对面的清国,有洪承畴、王辅臣、孙思克等等,这样的能人。而这边的阵营,放嘴炮的多,能干事的,却几乎没有。

    拿铁嘴应对人家的钢刀,这不是找死吗?

    年轻人有年轻人的活法,作为阅历丰富的老人,绝不能引导他们,去做毫无希望的事。否则就是老流氓行径,枉费人家的大好青春,误导人家白费功夫。

    身为天雄军遗脉,论起故国情怀,高进比谁都要浓。然而浓浓的情怀,绝不是白费功夫的理由。

    天雄军就是被自己人坑死的。明国到处都是坑,把年轻人往坑里带,高进即便去了阴间,也不会心安。

    所以无论从哪一方面说,故国的大义道德,就是空中楼阁。老卒高进,对来人的幺蛾子,拒绝提供帮助。

    老卒拒绝提供帮助,对付曹继武,真的就没有希望了吗?

第242章谁是自己人?() 
高进是曹继武身边人,他如果出手,将会事半功倍。否则凭现在精步营的实力,姬龙峰等人,很难对付曹继武。

    所以无论如何,也要说服高进。

    然而正面游说,已经失败。看来侧面突破,势在必行。王征南悄悄,给姬龙峰递了眼神。

    老卒高进,一大把年纪,早就看穿世事。仁义道德、热血激昂、国恨家仇等等,这些玩意,对他根本不起作用。作为普通人,高进最关心的,却是普通人的命运。

    所以想办法探讨普通人的命运,或许能打开高进的心结。

    然而这个话题,怎么入题呢?

    刚才正面游说的局面,被顾炎武二人,给搞僵了。不如先反省一下自己,缓和一下老卒紧闭的心扉。

    过了良久,姬龙峰叹息了一声:“所谓的正不压邪,全是一派胡言。往往走上邪路的人,比我们这些自诩正道之人,反而更加的光明磊落。恐怕这人世间,再也没有什么样的讽刺,比这个更让人寒心!”

    天韵楼三兄弟舌战群儒,已经说明了一切。姬龙峰的感慨,发自肺腑,没有一丝的做作。如此自我反省,一下子转移了刚才僵局的焦点。

    正统正牌的明国,为什么成了这个熊样子?众人嗟叹不已。

    过了半晌,高进发出一番感慨:

    “我们这些人,包括三尊巷那些大神爷,都是因为不可抗拒的原因,身陷绝境,理应获得正统主流,可怜的救济和资助。然而残酷的事实却是,江南的粮食,通过运河,源源不断地调往北京城,恭恭敬敬地孝敬鞑子。我们作为所谓的袍泽,却连一粒也得不到。”

    “而且这里的江南蛮子,视我们为北虏,巴不得我们早死。”

    “所以曹继武这瓜娃子,给我们的,不单单是饭和钱,更重要的是,他让我们彻底醒悟过来,你要想活下来,必须狠。只要你够狠,别人才肯让步。即便是强悍的八旗,也被三拳两脚,打的不敢吱声。”

    “校场比武,刚刚结束,如今的南京城,再也没有人,敢对三尊巷指手画脚。视我们为北虏的江南蛮子,眼光完全变成了另一回事。”

    “钢刀只要够快,别人不但不敢把你踩在脚下,反过来还会巴结你,奉承你。”

    高进回头,对四人扫视一眼:“当然,也难免遭到小人的嫉恨!”

    这句话,特指十分的明显,王征南和姬龙峰面色平静,而顾炎武和吕留良,却很生气。

    姬龙峰反省自己,高进放松防备之下,自然而然,把话题转入了普通人身上。王征南暗地里,冲姬龙峰微微一笑。

    然而高进说的,都是实话。如果精步营没有脱胎换骨,还是原来的一帮大神爷,眼前的这四位,绝对不会专门跑过来凑热闹。

    所以现实就是现实,只要强大,别人就会自动靠过来。如果弱小,别人懒得搭理。至于如何由弱变强,曹继武通过精步营,已经给出了答案。

    姬龙峰忽然笑了:“看来曹继武给你的,不仅仅是狠!”

    王征南点了点头,对高进道:“你们受苦了,我王征南不才,愿代三吴子弟,向你们赔罪!”

    王征南说完,抱拳深深鞠躬,高进倒是一愣。

    大神们的命运,和王征南没有半点关系,所以高进并不想要他的抱歉。

    顾炎武和吕留良见状,也向高进行礼致歉。

    这两个家伙,却是当事人。大神们的悲惨遭遇,就发生在他们眼前。以前他们是好嘴,现在仍然还是好嘴。

    高进叹了一声,喝起酒来。

    姬龙峰也不以为然,摇头叹道:

    “何止是高老弟,你们三吴,应该向大明赔罪才是。你们抗捐抗税,支持东林败类,反对魏忠贤,把税全部推在,天灾不断的北方农民身上,连一点活路都不给我们留。如今的北国,百里白骨,千里荒草,即使再过三十年,也难以恢复。”

    “而你们江南,天天叫喊着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然而老夫来此走一遭,你们依旧繁华,倒成了清国的钱粮重地。当初不让魏忠贤搜刮,如今却恭恭敬敬地孝敬清国,这可真是莫大的讽刺!”

    高进也愤愤地接道:“几个迂腐无能的家伙,却被你们叫喊成忠肝义胆,如果不是他们,扬州、嘉定也不会发生,江南恐怕会更加的繁华!”

    “不错!”

    姬龙峰叹道,“扬州城人口近百万人,人强马壮,钱粮充足,城坚池深,真可谓固若金汤,天时地利人和全占,然而几天城就被攻破了。真不知道,让人说什么好!”

    高进叹了一声:“江阴的百姓力竭而死,那也是死的值啊。而扬州的百姓,唉”

    两个北方老人,对无能满满的愤慨。

    王征南、顾炎武和吕留良三人,面如死灰,无言以对。

    南北双方的分歧,由来已久。作为同为明国人的份上,双方应该相互支持才对。

    北方直面塞外,物产匮乏,但战力强悍,是保护华夏的第一道防线。

    南方处于华夏大后方,战力不强,但物产丰富。

    南方出钱粮,北方负责打仗,这就是当年魏忠贤的策略。

    可是牵涉到个人利益方面,谁都不是傻子。江南冒出一拨东林党,扳倒了魏忠贤,将江南的税赋,全部免除。而北方农民,承担了沉重的赋税。明国的财政一塌糊涂,最终把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们,给逼反了。

    所有毫无远见的内讧,向来不可饶恕,上天总会派来惩罚。

    北人向来战力强悍,没有活路的他们,最终埋葬了明国。华夏的内讧,被清国逮了个正着。

    没有北方的缓冲,战力不强的南方,很快就被清国收拾。不愿给明国交税,但人家拿刀架脖子,江南还是乖乖地为清国卖命。有了江南的钱粮支撑,从战略意义上来说,明国最终覆亡,只是个时间问题。

    五个人沉默了很长一段时间。

    王征南终于又叹息一声:“姬兄和高老弟的话,很多人不愿说出来,然而事实就是如此。唉,如果江南都像我们一样,满虏怎么会这么快,就打进来呢?可惜啊,可惜!”

    吕留良也叹息一声:“过去的无法挽回,我们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吧。我吕留良今生今世,绝不会再侍奉满虏!”

    姬龙峰也叹了一声,拍了拍高进的肩膀:“西南永历,即使烂成了一坨屎,可他毕竟还是大明的延续,我们这些,还算有些血性的大明遗民,不管怎么说,也要帮上一把!”

    高进低头沉默:

    清国是人家满人的清国,汉人不可能出人头地。最多也就是,汉人压迫汉人,更加惨无人道的窝里斗。

    所以西南的朱由榔,至少是个汉人皇帝。总比鞑子顺治,要好听的多。

    顾炎武察言观色,知道他心动了,于是趁机对他说道:

    “老哥深受曹继武大恩。然而他要对付大明,老哥却也不愿看到。所以老哥很无奈,一直唉声叹气。如今曹继武的力量,成了气候。老哥不知该怎么办,心中不痛快,所以特来找两位老朋友谈心。”

    顾炎武直截了当,击中高进的内心深处。

    高进猛灌了一口酒,望着两座坟头,愣愣地出神。

    对顾炎武刚才一番话,吕留良很是吃惊,咬耳道:“他的想法,老弟是怎么看出来的?”

    顾炎武小声回道:“以后,我在告诉你。”

    吕留良惊异,顾炎武笑而不语。

    四人不再说话,静静地等待高进做决定。

    西南明国残势,虽然不成气候,但至少还在坚持。既然还在坚持,就还有一丝希望。在耐性的比拼中,谁坚持的更久,谁的胜算就大。

    江南重地,如今在清国手里。钱粮源源不断地调往前线,明国耐性真的足够坚韧吗?

    清国虽然有江南的钱粮支撑,从战略意义上,对明国极为不利。但是别忘了,当年的清国,也是辽东的一片苦寒之地。

    西南一带,境况要比辽东好的多。如果朱由榔的这股残势,具备人家清国当年的囊气,能够积蓄力量,重振旗鼓,说不定还真有翻身的希望。

    然而传闻中的朱由榔,能耐好像远远不如人家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明国的这一摊子,到底靠不靠谱?

    不管他靠不靠谱,作为汉人,明国还是自己的国家。国家有难,总得帮上一把吧?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不管怎么说,西南还在坚持的那帮人,无论是情感、情怀和血脉,都是名副其实的自己人。

    而清国这边,不是异族,就是汉奸贼子!

    过了很大一会儿,高进又猛灌了一口酒,缓缓说道:

    “再厉害的军队,如果没有良将指挥,也是徒劳。曹继武这瓜娃子,是精步营的灵魂,没有了他,精步营仍然是一帮大神,但你们无论如何,不能下杀手!”

    老卒终于妥协了,王征南立即点了点头:“即便曹继武亲自消灭了永历,那也是大势所趋!”

    高进也点了点头:“我相信姬将军的为人。你们想办法,让这瓜娃子,离开南京一个月。但这个办法,一定要连带着那两个傻瓜。这两个瓜娃子,别看傻里傻气的,脑袋贼着呢。有一个在此,精步营仍然是一支可怕的力量。”

    王征南点点头:“这事我来办!”

    姬龙峰提醒道:“他们武功不弱,联起手来,老弟单独一人面对,胜算并不大。”

    王征南笑了:“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