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血山河志-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人纷纷围过来,包里两支金钗,两支凤簪,两副吊坠,两副玉镯等等,全是佟君兰和沈婷婷精美的首饰。
众大神面面相觑,半天无言。
曹继武舒了一口气:“先支撑几日,军饷我来想办法。都给我记住了,除了你们,此事不得让其他弟兄知道。”
众大神犹豫,金日乐拔剑怒喝:“军令如山,忘了吗?”
众大神纷纷行礼,仍然一言不发。
在曹继武手下,大神们一举打败八旗军,跨越了难以想象的心理障碍,完成了超级咸鱼翻身。所以主将虽然凶狠残暴,但他早已成了神爷爷们的精神支柱。
如今他连老婆的首饰都给拿了出来,众位神爷爷,心里自然很不是滋味。
过了一会儿,铁破甲忍不住嘟囔道:“俺们心里难受,肯定瞒不过弟兄们,所以俺们一过去,他们一定会知道的。”
众位大神混在一起,早习惯了,谁有什么秘密,别人拿眼一看就知道了。
然而此事不能传出去。否则三百位大神,三百张嘴,情绪爆起,局面将难以控制。
目前只有三百人了,再杀就没人了。所以杀人练兵那一套,已经不适合现在的精步营了。
曹继武想了想,对众人道:“如果你们挤不出笑容,就用锅底灰把脸涂了。”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所措。
凶狠残暴的曹继武,把老婆的首饰都拿了出来,你还能说什么呢?
侯得林顿首:“侯得林今生今世,誓死效忠公子。”
众人纷纷附和。
曹继武连连摇头:“你们效忠的,是曹某人的理念,不是曹继武本人!”
“理念?”
众人面面相觑,全是云山雾罩。
理念这个高级的名词,他们还是第一次听说。以前的他们,连饭都吃不上,哪有这份闲工夫,来关注理念这个问题?
能不能改变命运,关键还得靠行动。每个人的行动,都是由他持有的观念来指引。观念是一个人,对人和事的认知体系。
较为合理而正确的观念,就是所谓的理念。
人的本质都是一样的,那为什么现实中,人和人却不一样呢?
除了相貌之外,最为关键的,就是理念和相应的技能。这两样东西不同,所以有了农民,仕人,商人等等,不同角色。
谁的理念高超,相应的技能扎实,谁翻身的机会就大。
曹继武结合先秦古籍尉缭子和西洋新认知,整理了一套和华夏常规不一样的理念。在这套理念指引下的行动,这帮烂命一条的大神爷爷,打下了坚实的作战技能,打破了八旗不可战胜的神话,从而走上了一条翻身之路。
所以谁有了这套理念指引,打下坚实的相应技能,在当今乱世,谁翻身的机会就大。
至于曹继武本人,不过是这套理念的发明者。因而,能不能改变命运,靠的是个人自己拥有先进的理念和相应的技能,而不是曹继武本人。
华夏古老的传统,特别热衷造圣运动,孔老夫子、孟老夫子、朱熹、当世皇帝等等,自古以来,造了一批又一批的圣人。
圣人声名远播,那是因为他们,提出的一堆符合当时时代的理念。所以对个人有用的,还是理念,而不是圣人本人。
洞悉问题本质的曹继武,对造圣不感兴趣。既然曹继武不愿当这个圣人,那么效忠个人,这个华夏经久不衰的优良传统美德,他曹继武也就不需要了。
然而面前的这帮大神爷爷,凭他们现在的认知水平,即使曹继武费尽口舌解释,他们也听不懂什么是理念。
所以能力非凡的曹继武,竟然傻愣了半天,找不到合适的方式,来给大神爷们,解释什么是理念。
调皮鬼一脸笑嘻嘻,附耳揶揄:“大师兄,要不你来一通长篇大论?一定比顾油子他们的,好听多了!”
曹继武一肘子拱开金日乐,摆手让众人退下。
众人面面相觑,但曹继武不解释,他们只得纷纷告辞。
金日乐又凑了上来:“就这么放他们走了?营房一定炸锅!”
“那能怎么样?”
“这事都是顾油子干的,既然他是始作俑者,不如把他当做明国的奸细逮起来,然后游街示众,让江州的老百姓,扔他粪水。再以官府的名义,把高尚大义扔给他,也好让他死得其所。”
听了调皮鬼的揶揄,金月生忍不住笑了,顾炎武气歪了鼻子。
曹继武心念一动,连忙招手叫道:“侯得林,董来顺,黄飞升,陶之遥,柳飞矛,巩铁城六人留下。”
六人闻声而回。
曹继武提起笔,写了文书,交给柳飞矛:“去大帐盖上经略使府的大印,你和巩铁城一道,送往九江府衙门。”
二人应声而去。
曹继武又写了一封书信,连同自己的一支镖,交给侯得林:“你们四兄弟,持此信物,立即赶往黄州,到荆来客客栈,找一个凶神模样,使狼牙棒的大汉。”
侯得林接了信物,正要告辞,曹继武又嘱咐道:“这件事是秘密行事,不得让任何外人知道。”
侯得林拍胸腹保证:“公子放心,这种密事,我们四兄弟最在行。”
四个家伙出身飞贼,自然懂得规矩。
曹继武点头,四人立即告退。
等众人远去了,金日乐一把揪住了领口:“三爷刚才的计谋怎么样?”
曹继武敲了脑壳:“少来捣蛋,正事要紧!”
金日乐忍不住叫道:“你想杀富济贫?”
曹继武点点头:“短时间内,只有这个办法了。”
顾炎武冷声一声,摇摇叹道:“想不到光明磊落的曹继武,也干这么缺德事!”
金月生不满:“你又干过多少好事?师兄对你那么好,你却想着法儿算计他。”
金日乐指着的鼻子叫道:“你们这帮酸腐,整日里就知道打着孔老夫子的幌子,到处招摇放大屁,到处忽悠无知之人,去当炮灰。反过头来,你们却花前月下,悠着小酒,搂了娇娘,春秋大义是政治,美好滋润是生活!”
“你”
顾炎武气得说不出话来,一甩袖子,“婊奶子,老子不跟粗人一般见识!”
金月生哈哈大笑:“仁义道德,道貌岸然的正人君子,却建议我们鞑子剃发易服,鼓动你们汉奸扒黄河,如今投降我们大清的,就数你们读书人,最不要脸。”
“你”
顾炎武气得抓狂,霍地跳了起来,抡起一对老拳,“我和你拼了!”
一见他要发疯,二金竟然哈哈大笑。
曹继武急忙抱住了顾炎武,连连给二金使眼色。
顾炎武痛恨卖国投降的东林党,但自己也是读书人,虽然他洁身自好,但深感自己的无能为力而懊恼,二金戳中了他的心事。
在曹继武的劝说下,顾炎武一屁股坐了下来,抓起酒壶猛灌。
曹继武摁住酒壶:“顾兄何必呢,没必要,有那个闲工夫,去和那帮伪君子计较,不如干点正事。”
顾炎武闻言,枕着曹继武的肩膀,痛哭起来。
二金大为吃惊:想不到铁骨铮铮顾炎武,内心竟是如此脆弱!
顾炎武出身富贵,天下纷乱,毅然抛弃优越生活,投身义军,忍辱经商,东奔西走,毫无怨言,全是为了大明。
然而整个天下,到处都是投降屈膝的人,顾炎武处处碰壁,常遭灾难,内心早已填满的痛苦、愤恨、抑郁和无奈。长久压抑的情绪,被曹继武的一句话引爆,竟然令他方寸大乱,灵台崩摧。
曹继武抱紧顾炎武,任由他哭泣。
良久,顾炎武泪干,曹继武帮他擦去泪痕:“顾兄,礼仪崩溃,天下人望风而降,你我之力,实在有限,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吧。”
“但做事一定要周密,不留痕迹。否则,你得了大义和名节,却苦了帮你的百姓,连累他们受难。扬州之事,希望不要在你我身上发生。”
顾炎武点点头:“顾某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即使落得一身骂名,顾某也不会为了那点名声,去干自不量力的事。”
多年的风雨悲催,让原本愤青的顾炎武,成熟许多。在钢刀面前,激愤越是高涨,死的越快。以顾炎武的一张铁嘴,扇乎一群无知百姓,简直是太容易。
对于顾炎武来说,如果想要名节,只要往清军刀口上一撞,这就成了。可是手下被扇乎的一帮百姓,可是悲催了。性命没了,名节也照样拿不到。
以往的破事,曹继武也没那份闲心去关心。眼前的精步营,才是头等大事。
没有这支精锐部队在手,三兄弟什么都不是。不管是清国方面,还是明国方面,三兄弟如果没有过硬的实力,谁也不会来关注,包括眼前的顾炎武。
曹继武叹了口气:“顾兄为何一直等待?”
顾炎武用袖口抹了抹脸,喝了一杯茶,叹道:“实不相瞒,方以智,堵胤锡等人,千里传书,让我们务必想法解散精步营。”
“可是王征南、吕留良等人,沉默不语。高进将此事交给了顾某,然后就自杀了。股某人”
他没说下去,但曹继武知道什么意思,叹了口气:“顾兄不想他们重新流落街头,任人宰杀,所以一直等小弟回来。”
顾炎武无奈叹了一声:“都是人,谁的命都金贵!”
“你这吴油子,总算说了句人话!”
金日乐翘起了二郎腿,悠起了小酒,“我们给了这帮大神爷,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可你们那帮人倒好,打着仁义道德的大旗,硬要把他们打回原形。今日一见,你这耍嘴的家伙,终于开了点窍,比大部分犊子,有点进步!”
调皮鬼说完,倒了一杯酒,递了过去。
这算是调皮鬼的敬意了,顾炎武又叹息一声,接过酒,一饮而尽。
这帮大神,原本烂命一条。仁义道德之徒,原本也可怜他们,为他们的悲惨命运,振臂疾呼,放情呐喊。
然而疾呼是疾呼了,呐喊也呐喊了,却没有一个人付诸行动。
如今三兄弟用钢刀威逼,他们被杀出了一条翻身的救命稻草。可是仁义道德之徒呢?
大神们有了翻身的机会,仁义道德之徒不是拍手祝贺,而是担惊受怕,想法设法,要将他们重新打回原形。
所以贫苦之人的命运,是非常不容易的。你别看平时仁义道德之徒,嘴巴非常甜。真到了贫苦之人翻身的时候,他们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高进、王征南、顾炎武、吕留良这帮人,还算有些良心,他们把这帮大神,重新踩在了地上,但给他们留了一口气。这口气能不能续上,就看曹继武的了。
说到底,真正关心这帮大神命运的,最终还是那个凶残的曹继武。
第306章琵琶亭三()
以前无人关注的大神爷爷们,如今早已脱胎换骨,成了令人恐怖的专职杀人机器。所以精步营要是缓过劲来,一定是对面残明的噩梦。这个问题,傻子都能看的明白。
主将曹继武,虽然看不上仁义道德,但心中的故国情怀,还是很浓的。
然而光有情怀,是没有用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对面残明的掌控者,仍然是一群无能的酸腐之辈,他们不可能接纳,曹继武这样的异见者。
所以对明清双方来说,汉奸并不可怕,关键是汉奸比对面多,还要比对面有才,这个就非常可怕了。
世事的发展,是靠能人推动的,而不是看似美好的崇高大义。
对面所有的酸腐加起来,顶不上一个洪承畴,更别提孔有德、尚可喜、吴三桂等人了。
所以在二金的眼里,对面的一帮人,纯属是瞎折腾。老百姓跟着他们混,死翘翘的结局,那是注定的。
滔滔浔阳江,万古不息。无数英雄豪杰,全都成了过去时,只有眼前的浪花依旧。至于谁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翻起一朵浪花,那是要靠实力的。
过了半晌,曹继武终于忍不住叹道:“堵胤锡不拘一格,敢于放下仇恨和偏见,联络大西军和大顺军,共同御敌,的确是个人物。”
“瞿式耜、何腾蛟等人,心胸狭窄,置大明生死于不顾,排斥打压农民军,看来这败亡,是避免不了的!”
金日乐喝了一杯茶,一脸不屑:“多吃闲饭淡操心!大师兄不必可怜他们,那帮人全是有德无能的酸腐,死了活该,也免得他们忽悠老百姓去送死了。”
金月生刮了金日乐的鼻子,一脸笑嘻嘻:“什么有德?他们所谓的德,还不如婊子呢!”
顾炎武愤愤不平:“该死的鞑虏不来,百姓也不会如此受难!”
书生把己方的无能,又扣在了鞑虏头上,金日乐大为不满:
“顾油子你好不要脸,李自成、张献忠等人,是你们大明给逼反的。大清不来,你们大明就对百姓好了?北方大旱,蝗虫满天飞,百姓人吃人,大明救济他们了?高进等人,一生为大明征战,出生入死,到头来流落街头,你们大明怜悯他们了?”
金月生也叫道:“老百姓没饭吃造反,你们说他们是叛贼。我们大清一来,说人家叛贼的家伙,挣破了头皮投降。你们所说的叛贼,如今却是西南对抗大清的主力,这不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金日乐接着来:“农民军如今在西南苦苦支撑,而你们的人,却处处刁难,甚至背后捅刀子,把好端端的局势,搅得一团糟。从南京弘光到福建隆武,再到广东绍武和永历,瞧瞧你们的人,一个篓子里的螃蟹,谁都想爬出来,却都被所谓的自己人,给扯了下来。”
金月生伸手敲了顾炎武脑壳:“你有点廉耻行不行?什么屎盆子都往大清头上扣,从来也不去想想,你们的那帮人,都是些什么货色!”
顾炎武被二金骂的是狗血喷头,捂着脑袋护疼,脸涨得通红,竟然是无言以对。
过了良久,曹继武从火炉上提出茶壶,给顾炎武倒了一杯热茶压惊:“站在旁观的角度,自己人无能,被别人给打败,这是活该!今后不要在女真人面前说这些,否则会引来杀身之祸。”
顾炎武一脸愤恨:“老子不怕死!”
曹继武笑了:“你这么死法,和蝼蚁又有什么区别?如果你真想死,那就去上阵杀敌,假如不敌身死,那也是死在拼杀的战场上,死得值了。”
“不错!”
金日乐也一脸笑嘻嘻,“你的好友侯方域,动了动嘴,那黄河一扒,几百万人,一下子就没有了。如果你是那几百万人中一个,还不如死在战场上呢!”
顾炎武早听说了此事,闻言大怒,眼睛要喷出火来,一拍桌子:“他不是我的朋友!”
金日乐故意吓了一大跳:“呦呦呦,现在知道割席了?”
“你”
顾炎武几乎气炸了肺,须眉皆张。
书生又要抓狂了,曹继武连忙起身劝住:“好了,好了,咱们今天不说这些了。”
金月生也劝住金日乐:“行了,行了,顾兄高风亮节,肝胆相照,一身铁骨铮铮,慷慨赴大义,不像那些伪君子,自然”
这哪里是相劝,分明是揶揄,所以话没说完,曹继武一脚踢了过去。
顾炎武吹胡子瞪眼睛的,金日乐感觉可乐,冲着他一脸坏笑,曹继武又一脚踢了过去。
被二金撩拨,愤怒抓狂的顾炎武,手都拍肿了,曹继武倒了热酒,帮他擦了擦。
“多谢!”
过了良久,顾炎武终于平复了情绪,一屁股坐了下来。
曹继武叹了口气:“顾兄今后有何打算?”
顾炎武闻言,低头没有说话,内心却暗潮涌动。
故国大义的奔走疾呼,顾炎武费尽心力。而苏州老家的族叔,却趁他不在,强行分了他的家产。所以你要春秋大义,我要实惠好处,顾炎武自身的一些事,也是相当的操蛋。
如今的他,是有家不能回,四处流浪,根本没有落脚的地方。
曹继武了解他的那些破事,见他不回答,知道他无处可去,于是对他说道:“庐山风景秀丽,不如在此修身养性。”
顾炎武叹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某怎能避世安闲?”
金日乐跳了起来:“你还要和大清作对?”
金月生也摇头嘟囔道:“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顾炎武没有反驳,曹继武伸手示意金日乐坐下。
二金一肚子鸟气,不想在搭理书生,自顾吃茶。
曹继武喃喃自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过了良久,金月生见曹继武发愣,推了推他的肩膀:“师兄,你别听顾油子胡扯,匹夫真的都有责,大明就不会亡了。”
“就是!”
金日乐也附和道,“满洲才区区四十万人,没听过谁有责任。但力量却能使在一块。大明万万之人,一盘散沙,即使人人都有责,照样没卵用!”
顾炎武不以为然:“人人若都有责,士效死力,吏效死命,人人必会誓死抵抗,你们鞑虏,根本就没有机会!”
二金闻言,轰然爆笑,亭顶瓦片,阵阵作响,大江之浪,滚滚回荡。
顾炎武很不高兴:“笑什么笑?”
金日乐笑破了肚子:“管夷吾早说过了,有恒产者,才有恒心。你顾油子家里不愁吃喝,有这份工夫扯闲淡。你再睁眼瞧瞧,精步营的这帮神爷爷,他们的责任,首先是有饭吃,活下去。其次才有闲淡功夫,来计较他们到底要为哪个皇帝负责。”
金月生也捂着肚子狂笑:“如今的精步营,只要师兄振臂一呼,绝对是大明的一支铁军。但是如果放在你顾油子手里,他们仍然是一群乌合。所以人与人之间,是有区别滴。不是谁振臂一呼,就能拉出一支队伍滴。能拉起一支队伍的,也不一定能打得了胜仗。”
金日乐继续:“打仗的关键,在于双方的将领使用谋略,综合运用天时地利人和,指挥自己的士卒去拼命。谁技高一筹,谁就能胜。而作为士卒,只要知道冲杀,就已经足够了。至于责不责任的,他们没必要知道,也无需知道。知道的太多,反而更为操蛋!”
“不错!”
金月生接着来,“魏武卒没了吴起,屡战屡败。岳家军没有了岳飞,消失的无影无踪。戚家军没有了戚继光,辉煌转瞬即逝。所以领头的如果是个窝囊废,即使人人都有责,也是一堆软面蛋。”
曹继武点了点头:“天下的兴亡,在于制度。就目前来说,大清的八旗制度,能够将全国的力量,集中在一块,虽少却精。大明虽然臃肿,但毕竟家大业大。崇祯以前,还能支撑。但崇祯之后,阉党名存实亡。”
“阉党虽坏,但能够合理运用制度,积蓄一部分力量,保证大明的支撑。而东林党这帮人,沽名钓誉,根本不把邦国的利益,放在眼里,肆意践踏各项有利制度,最终把大明搞成了一盘散沙,败亡是不可避免的。”
顾炎武沉默不语,因为三兄弟说的都是实情。华夏崩溃的事实面前,他无言以对。
曹继武叹了口气:“咫尺之内,个人能力,还能彰显。但在千军万马当中,个人实在是太渺小了。”
“慈不掌兵。虽说千军万马是由个人组成的,但如果领军将领在作战时,在乎个人的感受,败亡不远矣!”
“军队如此,邦国也是如此。谁的制度能调动全国,将全国的力量集中,谁的邦国就强大,就不会灭亡。中原王朝的敌人,一直都在北方苦寒之地,只要王朝的制度崩溃,组织不了强大的力量,就会被异族所灭。”
顾炎武终于点点头:“贤弟高屋建瓴,佩服!”
金月生忽问:“师兄,当初大宋的制度并不差,为何老是被吊打?”
曹继武摇了摇头:“对士大夫而言,的确不差。然而打仗却是武将的职业,士大夫并不擅长。宋国的制度,不能保证武将的地位,不挨打就是天理难容。”
金日乐不大赞同:“可是辽和夏国,也是那套烂玩意啊!”
曹继武点头:“辽国和夏国的制度,的确也是汉人的。不过他们前期,遗留的是大唐制度,汉地汉制,胡地胡制,武将地位很高,所以对宋国是胜多负少。然而到了后来,他们就和宋国,成了一丘之貉。”
“所以后来的那个时代,宋、辽和夏三国,制度差不多都一样。这就要看谁的制度,更能有效地发挥和执行。”
“谁执行的好,谁的力量就更为集中。显然这一方面,宋和辽,远远比不上夏。所以夏国的延续时间最久,至今的蜀西金川夏国,仍然存在。而辽和宋,腐化速度最快,所以被金国给收拾了。”
“但辽和宋,毕竟家大业大,制度只要不崩溃,稍微积蓄力量,保住江山不成问题。所以有了西辽和南宋的延续。”
顾炎武点点头:“我明白了,大清如今用的,也是咱们汉人的制度,所以能够对崩溃的大明一扫而光。”
“不见得吧!”
金日乐不以为然,“如今大明的那帮酸腐,可比满人官员多得多。”
曹继武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