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剑问情-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未安刚刚震断眼前之人心脉,突然,心头涌上危机之感。后颈汗毛根根直立。他余光瞥见一把寒光四射的宝剑直奔自己心脉而来。持剑之人十分面生,但一双眼睛精光闪闪。瞬间想到:此人应是黑衣刺客!没想到此人他竟然藏身于侍卫之中!
数日以来,未安往往作为攻城先锋将军,久经战场,“十三经”又有所精进。以至于他的五感异常敏锐,远超常人。这才在生死关头先一步觉察到有危机来临。
此时,正值未安旧力已尽新力未生之际,拔出冷月剑抵挡影子来剑显然已经来不及。生死关头,他强提一口真气,转动腰身,避开心脉要害。同时,向前撞向侍卫长。
影子没有料到未安竟然察觉到危机而且反应这般迅速,心知无法一举击杀未安,暗呼可惜。
夺命剑擦着未安左肩而过,锋利的剑刃带起一溜血光。
未安微微皱眉,向前撞入侍卫长怀中。
侍卫长早已毙命,被未安撞倒在地,亦带倒身后的一名侍卫。
未安与影子身形交错而过,左足点地,飞身向前,右足踏在跌倒的侍卫胸口。
顿时,一声惨叫声传来,侍卫跌倒在地,胸口筋断骨折。
未安借力飘身向前。与影子拉开距离以防他趁机来攻。落地之后,右手连点左肩大穴,封住血脉。这才转过身来,只见数步之外,影子正目光灼灼看向自己。
“没想到你感官竟然这般灵敏,能在生死关头避开我的夺命剑。真不愧是大明军中第一高手。”影子冷笑着开口道。
未安忍住左肩伤痛,沉声道:“没想到大虞有名高手竟然藏身于侍卫之中。”
“呵。”影子嗤笑一声,“能击杀敌人的剑法便是好剑法,你屡次坏我好事,今夜便是你丧命之时。”语罢,影子飞身向前。夺命剑寒光大放,几乎刺得人睁不开眼睛,正是影子自创的“夺命十二剑”中的“万剑曜日”。
未安早在大营之中便领教过此剑,再见此招,他双目微眯,听声辩位。使出“问情剑法”。冷月剑化作圆形剑影罩向夺命剑。
两剑相交,发出一阵轻响,剑影散去,寒光亦消散。
未安左肩受伤,真气运转不济,向后退了一步。
影子一招占尽上风。再度欺身而上,“夺命十二剑”一一施展开来。
未安听声辩位,以“问情剑法”抵挡。
一时间,船尾处寒光大作,剑花如雨,叮叮当当碰撞之声不绝于耳。
船尾众多侍卫被强光晃得几乎张不开眼睛。亦无法插手于二人争斗之中。
船头甲板上,胡季犛亦看不清二人身影,心中十分忧心二人之战,问道:“汉苍,二人交战如何?”
胡汉苍武功不弱,距离又颇远。可以勉强看清二人身形。答道:“回父皇,影子占据上风将那来人牢牢压制住。”
胡季犛听闻,面露喜色,道:“来人可与影子斗成这般必是大明军中第一勇将……未安,若是影子能够击杀此人,我们便可逃出黄江。退守闷海口。”
一旁的胡元澄微微点头,心中暗暗祈祷:但愿影子可以击退未安。
黄江岸边,李彬先见一艘升龙船驶入江中,心中担忧不已。又见未安施展轻功飞入船尾,转忧为喜。
此时,李彬看见一名侍卫突然杀出与未安战作一团。船尾寒光大作。不由得心惊不已:敌军还有人能匹敌未安?糟了!定是黑衣刺客藏身于侍卫之中。想到这,他眉头紧皱,担忧起未安的安危。
沐晟远远望见未安登山升龙船,心中暗道:若是未安败北,那便无人能阻升龙船,胡氏父子必将乘船逃至闷海口,只怕即便是剿灭大虞帝国,安南日后仍不得消停。
升龙船上,未安和影子斗得更加凶险。
影子的“夺命十二剑”以光亮刺人眼眸,使人几乎目不能视。出剑迅疾,威力奇大,实乃暗杀绝顶剑法。
未安这段时间因“十三经”有所精进。五感异于常人,能够听声辩位,以“问情剑法”抵挡。剑法使到后来,亦将“量尺剑法”和“空灵剑法”的精髓融入其中。剑法不仅多了一丝空灵变化且有预敌之能。
一时间,影子竟然无法击败未安。
不过,未安先受了影子一剑。被伤了左肩。真气流转不顺畅,久而久之,有溃败之势。
甲板上,胡汉苍看来眼里,喜道:“未安已出现败势,如此下去。未安必将被诛于剑下。”
“好!”胡季犛喝道,“影子不愧是我大虞武圣!”
战圈中,未安也深知自己状况,心道:再这样斗下去只怕自己凶多吉少。若是迫开眼前之人一心逃命,估计对方留不下自己。不过,如此以来。胡氏父子必将逃出黄江,日后再难追击。不行,不能让胡氏父子逃走,不然愧对于大明众将士,也愧对于黄中将军。想到这,他心中再无杂念,全力与影子交战。
影子亦不想放过未安,“夺命十二剑”使出第十二剑……“黄泉夺命”。
只见夺命剑划出一片光芒宛如黄泉一般涌向未安,夺命剑亦藏于光芒之中。
光芒十分耀眼,未安如同盲人一般,几乎看不到夺命剑何在,仅凭轻微的破风之声判断夺命剑朝自己攻来。
虽说夺命剑剑出夺命,但是未安并未慌张,相反十分镇静。
生死一瞬间,林茹烟、灵玥漓相继从未安脑中闪过。突然,福灵心至,脑海中闪过“问情剑法”第八式“纸短情长”的运剑法门。
许久以来,未安一直受困于“纸短情长”这招剑法。无论如何运剑都无法使剑生异芒。早在华山之巅的潜龙大会上,他就受到昆仑派启示。近日来,他征战安南,身心受到极大的影响。“十三经”又有所精进,内功更上一层楼。此刻,终于厚积薄发。悟通了“纸短情长”的运剑法门。
未安运转“十三经”,真气如龙灌入冷月剑中。待真气行至冷月剑剑尖,气分阴阳,相互打磨。只见冷月剑剑尖呈现三寸异芒,十分耀眼。
冷月剑携着莫大的威势直奔夺命剑而去。?
第一百五十九章生擒逆臣()
影子面露惊色,眼见未安即将殒命自己剑下,却没想到他还有反击之力。影子细观冷月剑,只见剑势不弱,且剑尖呈现出三寸异芒,光芒甚至盖过自己的“黄泉夺命”。心惊不已,不过此时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只好咬牙继续前攻。
升龙船甲板上,胡汉苍见未安马上殒命于影子剑下,兴高采烈的低呼一声:“好!”
不过,随后胡汉苍便见未安剑带异芒攻出,呼喊声音渐渐变小。以至于到最后嘴唇微动发不出声响,只是瞪大双眼紧紧盯着船尾交战的二人。
胡季犛虽然看不清二人交战,但能看到胡汉苍脸色变化,急忙问道:“怎么了?”
胡元澄听到胡季犛开口。心道:莫非出了什么变数?
远在黄江岸边,李彬看见升龙船船尾绽放一点异芒,心中惊疑道:难道是未安所施展的剑法?
在众人的瞩目下,冷月剑与夺命剑剑尖撞击到一起,只听见“轰”的一声。气劲相交,一股无形的气劲向四周散去。
在巨大的气劲冲击下,船尾一名侍卫站立不稳,跌落船尾,落入黄江之中。
冷月剑三寸剑芒将夺命剑剑尖震断一寸之长。且将夺命剑震荡开来,致使影子胸前空门大露。冷月剑去势不止,直奔影子胸口。
瞬间,“夺命十二剑”的光芒散去。
甲板上的胡氏父子以及船尾的众多侍卫看见未安手持冷月剑刺穿影子胸口。
冷月剑入体,强大的气劲瞬间震断影子心脉。
影子瞪大双眼,似乎不敢相信眼前一幕。他没有想到自己引以为傲的“夺命十二剑”竟然败了,甚至连剑尖都崩碎了。他感觉到心脉已碎,自知难以活命,船上胡氏父子也必然遭擒,大虞帝国将土崩瓦解。心念于此,他看向未安,轻声道:“好剑法!多……”尚未说完便倒地而死。
未安面露疑惑,他刚刚竟然从影子的目光中看到有一丝解脱之色,心道:难道他尚未说完的话是“多谢”二字吗?
可惜影子已死,没有人能给未安答案。
未安转头看向船尾的众多侍卫,右手提着冷月剑,冷月剑剑锋斜指向下。
“嘀嗒……”一滴滴鲜血顺着冷月剑滴落而下,落在船尾甲板上嘀嗒作响。
众多侍卫虽没见过影子,可也曾听过影子的大名和“夺命十二剑”。此时,大家均猜到被诛杀之人乃是影子,那么眼前之人不用说必然是大明第一勇将……未安。眼见大虞武圣被未安诛杀于剑下,侍卫们心中害怕不已。
一个年轻的侍卫颤抖着双手几乎握不住佩刀,心中暗道:“连大虞武圣都死了,我若是上前必然与送死无异。”想到这,他深吸一口气,强稳住颤抖的双腿,退至船边。看了看宛如杀神的未安,又转头看了看黄江。银牙一咬,一跃而下,纵身跳入黄江之中。
蝼蚁尚且贪生,为人何不惜命。
众侍卫皆知上前扑杀未安必死无疑,若是跳入黄江之中尚有一线生机。在年轻侍卫的带头下,第二个人跳下黄江,紧接着便是第三个、第四个……
胡季犛眼见影子身亡,一下子如同苍老了十岁一般。浑浊的老眼微微发红,看向倒在船尾的影子。虽说影子是他手中之刀,但他养育影子数年,二人实为主仆却情同父子。而且影子为他暗杀不少陈氏皇族之人,这才使他得以篡位。此时,他见影子丧命。难免悲伤。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一代枭雄胡季犛凝望影子尸身许久,终于落泪。
胡元澄长叹一声,心知自己必然逃不过被擒的命运。他抬头仰望夜空,星月均被乌云遮挡,整个夜空暗淡无光,似乎预示着他们三父子的命运。
胡汉苍见影子身亡,又见侍卫们纷纷跳入黄江,气得满脸涨红。他不甘被俘,拔出腰间佩刀,冲向未安,同时高声道:“诛杀此人,赏黄金万两!”
一个侍卫瞥了胡汉苍一眼,心道:连大虞帝国都完了,哪里有黄金万两?保命才是真的!想到这,纵身跳入黄江之中。
此时,船尾的众多侍卫只剩五人。这五人中有三人是忠于大虞,有一人惧水,还有一人十分贪财。
胡汉苍见有五人并未跳下黄江,再度高呼道:“围杀此人!”
五名侍卫闻令呼喊着以壮士气。冲向未安。
五把长刀分别砍向未安的头、两肩、两肋。
胡汉苍见此,双足点地,足下发力,整个人如离弦之箭一般持刀刺向未安后心。
未安运转内力,冷月剑瞬间攻出三剑。
三剑后发而先至。一剑划过面前侍卫咽喉,另外两剑分别扫中左右两人手中长刀。深厚的内带偏两名侍卫手中长刀,使二人手中长刀撞向旁边侍卫斩向未安的长刀。
瞬间,四名侍卫长刀被带偏,无一人砍中未安。
就在此时。胡汉苍长刀已攻至未安后心。
未安头也不回,似乎脑后长眼一般,回剑身后,剑身刚好挡住胡汉苍的刀尖。
刀剑相交,发出一声轻响。
未安借力前飘。手中冷月剑施展出“夜雨剑法”夏篇,剑走迅疾,又收割了两名侍卫的性命。
剩余两名侍卫见此,心中恐惧不已,脚步不由得后退。
胡汉苍一击不中。高声喝道:“退什么?快上!”
两名侍卫犹豫了一下,又一起挥刀攻向未安。
胡汉苍亦趁机由另一侧挥刀劈向未安。
未安剑出大气磅礴,撩开两名侍卫长刀,冷月剑再度从两名侍卫脖子上划过。同时,足下生风。微微侧身避开胡汉苍下劈这一刀。
胡汉苍这刀运足内力,没想到被未安轻而易举地避开。收之不及,佩刀斩中升龙船甲板之上。
“轰”的一声,甲板被斩开,木屑飞溅。
此时。正值胡汉苍旧力已尽新力未生之际。
未安运剑而出,以冷月剑剑身拍向胡汉苍胸口。
胡汉苍想回刀抵挡,但是冷月剑来势奇快。还没等他从甲板中抽出长刀,冷月剑已然拍中他的胸口。
一股巨力传来,胡汉苍如受重锤锤胸一般口喷鲜血倒飞而出。跌落到一丈之外的甲板之上。
未安见胡汉苍再无一战之力,迈步走向船头的胡季犛二人。
胡季犛心知败局已定长叹了一口气,悲声道:“没想到大虞还是灭亡了!”
“哎……”胡元澄也叹了一口气,束手就擒。
升龙船上摇桨的士兵们见太上皇、左相国被擒,皇上亦倒地不起。皆知大虞被灭,纷纷松开手中的长桨。
黄江岸边,李彬远远眺望,看到升龙船行了数里之后停了下来,心知必然是未安已经得手,兴高采烈地喝道:“好,未将军不愧为我大明第一勇将!”
远处,沐晟看到升龙船停于江中,也想到未安得手,高声下令道:“速速绞杀岸边敌军。清扫战场。”
随着沐晟一声令下,大明将士们凶狠地砍杀敌军。
与此同时,未安所在的升龙船亦驶向黄江岸边,再度靠岸。
升龙船靠岸之后,李彬领着众多精兵迅速冲到船上。
只见未安手持冷月剑立于船头甲板之上。面前胡氏父子二人如丧考妣。不远处,胡汉苍躺在甲板上不能动弹,虎目含泪。
李彬快步走向未安,满面红光高声道:“未将军真不愧是我大明第一勇将,竟然独自一人就将大船截停。生擒胡氏父子。”
“李将军过誉了。”未安谦虚道。
李彬手指胡氏父子,高声下令:“将此三人押到船下。”
数名士兵闻令奔上前去将胡氏父子五花大绑押至船下,胡汉苍受内伤颇重,亦被几名士兵抬下升龙船。
李彬见未安左肩甲胄破裂,被鲜血染红。问道:“未将军被何人所伤?”
“那日袭营的刺客。”
“哦?”李彬闻言面露惊色,追问道:“此人何在?”
未安一指船尾影子,道:“此人便是黑衣刺客,今夜藏身于侍卫之中欲刺杀于我。”
李彬虽未与影子交过手,但影子两次潜入大营刺杀并能全身而退。由此,他推断出影子武功必然已臻入一流高手之境,且精于刺杀之道。没想到未安被影子有心算计仍能取胜,心道:未安武功在一流高手中已是数一数二,恐怕距离绝顶高手亦相距不远。此次南征安南又屡次建功,估计日后必然青云直上。想到这,他脸上敬佩之色更浓,恭敬道:“未将军武艺超群真令我佩服至极!”
未安拱手还礼,道:“李将军深谙兵法之道,领兵如神,亦令我十分敬佩。”
李彬面露笑容。开口道:“不过是比未将军早从军数年而已,粗懂一些兵法之道。待未将军领兵南征北战必可深入兵法之道,日后将后来居上。”
听闻此言,未安不置可否,心道:回京之后若是能加官进爵得以见到林茹烟便好。日后不再从军,愿大明再无战事。心念于此,开口道:“李将军,我们速速下船吧,莫让沐将军久等。”
“好。”李彬应声随未安走下升龙船。
沐晟得知胡氏父子被生擒,急忙纵马奔来。眼见未安与李彬相继走下升龙船,翻身下马,喜道:“未将军真乃天降神人,助我大明生擒乱臣贼子胡氏父子。”
“沐将军过奖了,这一切皆是大明众将士的功劳,末将不敢贪功。”
“未将军不必谦虚,若无你出手,只怕胡氏父子已然逃走。”沐晟说着上前一步紧紧握住未安的双手,满脸激动之色。
未安只好笑了笑,并未否认。
此时,三万大虞士兵死的死,伤的伤,还有部分被擒,咸子关之战以大明大获全胜而落幕。
黄江岸边,数十艘升龙船上的大火仍未熄灭,火光冲天,将整个黄江映照得通红。
第一百六十章尘埃落定()
大虞帝国三万将士兵败咸子关且胡氏父子被生擒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样,飞快地传到数百里之外的清化城。
此时,清化城下,张辅正率二十万大军围城。听闻此迅,张辅面露红光,连连称赞。
清化城内,众多大臣汇聚皇宫大殿之上,一个个脸上皆愁云惨淡,如丧考妣一般。
一位头发斑白,面如枯树皮的老臣缓缓开口道:“我已问过太监,太上皇及皇上数日前已离开皇宫,多日未归,看来兵败咸子关遭擒一事并非虚言。”
“若真是如此,那么大虞帝国岂不是……”一位大臣面露悲色说道,虽然话未说完。但是大殿之中众人都明白言外之意。
一位身形魁梧,身穿甲胄的武将看向头发斑白的老臣,粗声问道:“右相国,现如今太上皇、皇上、左相国均已遭擒,大虞中数您官阶最大。您认为当下该如何处置?”
右相国带着一双老眼扫过大殿上的众多武将。见众人均望着自己,眼中流露出些许期待之色。他斟酌片刻,缓缓开口道:“目前,敌军二十万大军围困清化城,太上皇、皇上、左相国亦相继遭擒。城中守军不足万人。除非请来天兵天将,否则,清化城是守不住的。”
大殿之上,众大臣闻言皆微微点头,不少人暗自叹息。
右相国接着说:“依老夫拙见坚守清化城无异于螳臂当车,不如开门投降,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随着右相国话音落地,大殿之上众臣皆低下头颅,沉默不语。众人皆知右相国所言非虚,整个大殿陷入一片死寂。
身形魁梧的武将见众臣无人反驳,艰难开口道:“既然如此,那便……那便依右相国之言吧!”
众臣闻言微微点头,有的双目微红,忧心能否活命。
右相国苍老的声音再度响起:“老夫年老体衰又身居高位,就让老夫开门投降吧,但愿大明将军能放众人一条生路。”
众臣看向右相国,眼中流露出敬佩之色。
清化城外,大明大营帅帐之中,张辅端坐于主位,下令道:“若是今夜敌军仍未投降便攻打清化城。”
“是。”帅帐内众将应声道。
话音刚落,一名将领奔入帐内,单膝跪地,喜道:“启禀大将军,敌军大开城门,出城投降。”
“哦?”张辅面露喜色,“走,我们前去纳降。”
帅帐内众将兴高采烈跟随张辅走出帅帐,直奔清化城城门而去。
张辅携众将行至清化城城门,只见大虞一名老臣正领着众臣立于城门前。
右相国见众将拱卫着张辅前来,心知眼前此人必然是大明主帅张辅。他撩起长袍,双膝跪地,叩头道:“老夫安南旧朝右相国何修筠领众臣投降,愿大明接纳罪臣们投降。”
右相国身后众臣虽心有不甘,但仍双膝跪地,叩首高呼道:“愿大明接纳罪臣们投降。”
张辅面带笑容,上前两步搀扶起何修筠,朗声道:“右相国不必多礼,诸位不过是受胡氏父子蛊惑,一时被蒙蔽了双眼而已。大明此番派兵前来就是解救安南臣民于水火之中。”
何修筠再度躬身道:“多谢大将军谅解。”
张辅微微点头,转身下令道:“进驻清化城。”
“是。”诸位将领闻令率兵步入清化城中。
何修筠看着大明将士进入清化城。心中暗道:大虞帝国至此已经覆灭。
张辅目光扫过大虞众臣,最后落在何修筠身上,笑道:“右相国随我入城,介绍诸臣。”
“罪臣领命。”何修筠开口应道,领着大虞众臣在前引路。
张辅及大明众将紧随其后步入清化城中。
片刻之后,众人来到皇宫大殿之上。
张辅及大明众将落座之后,看向立于殿中的大虞众臣。
大虞众臣们皆心慌不已,偷偷看向张辅,等待命运的宣判。
张辅端坐于龙椅下左边太师椅上,开口问道:“右相国,安南土地、民众尚有多少?”
何修筠转头看向大虞户部尚书,开口道:“李尚书,快快向大将军禀报。”
李尚书从怀中摸出记录册子,上前一步,恭敬道:“启禀大将军,安南府州四十八、县一百六十八、户三百一十二万九千五百、象一百一十二、马四百二十、牛三万五千七百五十、船八千八百六十五艘。”
张辅微微点头,继续问道:“右相国,现如今陈氏皇族尚有人在?”
“回大将军,陈氏皇族之人俱已被害,不复存在。”
张辅沉吟道:“如此的话。安南今日如何处置需请圣上定夺。”随后吩咐道:“职方司官,将安南战事汇编成册八百里加急启禀圣上。”
“是。”职方司官应声道。
随着胡氏父子被生擒,清化城投降,其余大虞小城纷纷投降大明,大虞帝国覆灭。大明重掌整个安南地区。
几日后,沐晟领着未安等人汇聚于清化城。
张辅下令,烹牛宰羊犒赏三军。
整个清化城的大明将士陷入战争胜利的喜悦之中。
与此同时,一封密函被八百里加急送往应天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