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道证诸天超脱之路-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是老猪虽然曾经也是老君门下,证就大罗果位,又修有天罡三十六神通,一身能为相当可观,可说同境界罕有敌手更兼有在人教耳濡目染所锻炼出来的眼力,倘若他不曾轮回转世,那么知非道人这随手弹出的一道剑气也就是随随便便就能破去。
只可惜到底陷入轮回,虽有大罗金仙不灭灵光,但毕竟还不曾取回前世的修为境界。此时的老猪,也不过是一个堪堪成就太乙后期的妖怪罢了,虽在大能不出的地仙界勉强也算得上能够呼风唤雨逍遥自在,但比起前世能为,那可真是天差地别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让老猪一时间并没有看请知非道人这一道剑气的本质。毕竟大罗境界的剑气,纵然随手一击,却也不是那么好避过去的。
果然,老猪九齿钉耙携着沛然大力,在天罡神通法天象地的加持下,简直所向无匹。只是那剑气却比他的动作还要快在错过老猪的刹那,便自晕散开成一团青濛濛的雾气,向着老猪席卷。倘若老猪坚持着要一耙子筑下去,那么,且不说那敌人会怎样,他自己却一定会落入到这看似毫无威胁,实则锋锐难当的剑气之中,那么,也就没有然后了。
要不怎么说老猪是个有真本事的呢饶是这般危境,他却依旧有着应对的法门,天罡神通纵地金光施展,便自脱离了知非道人剑气笼罩,到了小院外面。
“敢问是哪位师叔当面,拿俺老猪开这般玩笑”
老猪怎么着也算是人教嫡传弟子,玄都师的门生,自然对老子太清一脉的气息分外敏感。知非道人虽说已经走出了自己的路子,但毕竟师从纯阳真人,一身修为的根本,还是少不了太清一脉的特点。正是这一点儿,被他瞧出了端倪。再想到同辈之中,显然并没有这样一位强者,也就自然认定是师门的某一位长辈了。
呵呵一笑,知非道人朗声道“贫道知非,与道侣知音,特来造访。不过,我二人论起辈分,倒是应该与道友算作一辈若是不介意,请进来叙话,如何”
老猪推门而入,想来是敌我已然分辨,他也就不再是那副天神姿态,恢复了惫懒的性子。进的院子,一屁股坐在了石凳上,端起一杯茶水,“咕咚”一口,闷了下去。
“好茶师兄师姐,有道是有福同享,俺老猪此间落难,正需些子天材地宝济济。这茶叶能助人悟道,正合老猪所用,这个”他倒是不客气,招呼都没打,偏生尝到了甜头之后,一下子就不要面皮的师兄师姐地叫上了。
只是老猪看似这般惫懒,但眸子深处的那一丝戒备与怀疑,却并没有逃脱知非道人与石青璇的观察。两人相视一笑,知道这是老猪对他们身份存疑,故此假痴不癫,做出这一副猪相,也不过别有盘算罢了。
知非道人与石青璇本就是专为老猪而来,自然不会就这么保持着貌似亲近实则疏远戒备的关系。当下现出元神三花,别的可以仿造,但这顶上三花乃是一个rn道体现,自然做不得假,如此,身份也就确定无疑了。很显然,虽然老猪从未听说过知非道人与知音仙子这人物,但元神三花已经证明了,这两人妥妥的道门人教嫡传。
一下子,老猪的惫懒无赖褪去,他起身做了个道揖“两位道友莫怪,老猪实在是吃够了亏,不敢不谨慎,就怕又着了秃子的道儿。先前得罪之处,万望海涵。不过老猪眼拙,竟没看出两位道友都是证得大罗的存在,失敬,失敬。”
知非道人微微一笑“都是同门,何必多礼我二人却是出自纯阳门下,贫道知非”
石青璇接着道“贫道知音”
“有礼了。”
第四十六章、浮屠山生死一线()
筱筠清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接着再看更方便。
几句交谈,彼此便道明来意。知非道人所求的,无非便是让老猪在西行之路上不必那么尽心竭力。若有机会,便彼此配合一二若是能够再适当地一下那猴子,使得与佛门更加离心离德,那就更好了。
这等事情,老猪本来就接过这般指示,自然不会拒绝。至于说那高翠兰之事,在老猪身份来历被证实之后,那高老太公一反常态,不再那么坚决反对。毕竟,还有什么比招了个天神做女婿更风光的事情呢先前反对,也不过是老猪恶行恶相,像妖怪多过天神,于心不安罢了。
这等事情且不必说,左右弯弯绕绕,高老庄的事情便算是告一段落了。接下来,恢复了“高老庄半子”的老猪倒是诚心挽留,只是知非道人与石青璇想到西行的最后一位人物还未得见。若真个是个受不了流沙河苦刑,堕落成不时要寻一两个人来吃了的存在,那也需怪不得他二人剑下无情了。
管他背后站着的是瑶池王母还是玉皇大帝,又或者投身佛门,但凡作恶被他撞见了,自然不会有什么好果子。那老猪见挽留不住,也就不多做功夫,一门心思教高翠兰吐纳养气的功夫。不指望能够令对方成仙得道,但既有一份缘法,那就善始善终。
辞别了高老庄众人,师徒三个驾着祥云,认着百里流沙河过去。云到半途,经过一座高山,不是别的山,却正是那浮屠山,乃是大日如来的道场。知非道人虽是对西游记这本书了如指掌,却一时间哪里留意这个当白云掠过浮屠山的时候,一道金色佛光冲天而起,便听得一个声音叫道“小辈无礼,擅闯本座道场”当头向着他三人驾着的祥云抓来。
一声冷哼,知非道人剑气吞吐,似能搅动乾坤宇宙,青莹莹的剑气伴着云舒剑的锋芒,向着那只金色大手斩了过去
“大象希形,大音希声”并没有现象中石破天惊的碰撞,青色剑气与金色佛光相接触的瞬间,就像是一同湮灭了一般。看似声势浩大,实则与天地万物似乎并无干涉如果忽略了敖烈此刻七窍流血的惨状的话
移形换影,瞬息间,祥云晕开,三人落在地上,打量着面前的老僧。石青璇取出一枚灵丹化开与敖烈疗伤,随后袖里乾坤将敖烈收入袖中,长剑在握,平直指向老和尚。
大家都是明眼人,虽说老和尚的突然袭击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但分明老和尚只是随手一抓,而知非道人虽是仓促应对,却也施展了七成功力,才也勉强落了个不相上下,平分秋色的局面。以此观之,这便是一个绝不下于他二人的敌手。也就无怪乎知非道人与石青璇的严阵以待了。
这老和尚的道场倒也真是块宝地只见得山南有青松碧桧,山北有绿柳红桃。闹聒聒,山禽对语舞翩翩,仙鹤齐飞。香馥馥,诸花千样色青冉冉,杂草万般奇。涧下有滔滔绿水,崖前有朵朵祥云。十足的洞天福地。
老和尚看着身材瘦一身气息含而不露,显得讳莫如深。知非道人开口道“和尚是谁我等架云赶路,何故出手偷袭,未免太失了佛门高僧的风范。”
虽是废话,但在力不如人的时候,却也不失拖延时间的好方法。老和尚冷冷一笑,看似慈眉善目,却别有一种凶厉的气息潜藏“阿弥陀佛,老僧乌巢,在此浮屠山开辟道场修行,你这小辈不晓事,竟然擅闯,却又来问老僧意欲何为,实在不当人子,不当人子你那祖师三清就是这样教徒子徒孙的”
知非道人别的没听出来,至少确定了这老秃子的身份,正是那昔年的金乌太子,陆压道人,如今的大日如来佛。对自己等人出手,显然是因为自己等人此前的行为损害了这些个佛门秃子的利益,这是按奈不住要对自己出手了。纵然有佛道两家约定,但要是这秃子拿自己擅闯道场的借口说话,那又自是不同。
老和尚显然没有配合知非道人拖延时间的想法,说话间,他的手掌又动了。一道金光,混合着太阳真火的气息,铺天盖地也似的席卷过来。
“我道门祖师如何,与你这三姓家奴何干”石青璇与知非道人同时动手,两剑合一,斩出一道黑白色剑气,旋转着消磨着乌巢禅师的大日真火。口中则是毫不客气的反讽,左右敌我分明,又何必口中积德须知道这位金乌太子,在妖族天庭覆灭之后,托庇于女娲宫,随后又加入佛门,“降妖伏魔”的勾当做的也不少,许多当年妖族天庭时代的遗老对此很不满意。这三姓家奴虽是石青璇牵强,但多少有那么点儿意思在里面。
果真,石青璇的一番话,的这位乌巢禅师三尸神暴跳,怒喝一声“竖子无状,怎敢如此欺我”
知非道人朗声一笑“怎么着,老秃子,入了佛门,连一身鸟毛都没了,还装什么呢。”说话之时,手上却也不敢放松。掌中剑一划一带,勾勒出一条浩荡银河,却是帮石青璇接下了乌巢禅师法相金身打出的一道流光。
“可不是么”石青璇接口道“人家如今又不复金乌太子,勘破了皮毛骨肉,四大皆空嘛。”
说话间,乌巢禅师攻击不断,浩荡的佛陀法力倾泻,整个浮屠山似乎都成了佛力的海洋。无数佛门神通术法流转不息,但知非道人与石青璇剑气绵绵,勾勒长空银河,维持着周身百丈,不被佛力侵染。
久战不下,又被知非道人与石青璇这两个道门后辈反复讥嘲,讽刺不断,纵然已经处于上风,但乌巢禅师如何还能按耐得住长啸一声,一道掌中便多了一个葫芦。
这葫芦不是别的。须知道,这位乌巢禅师于妖族东皇十太子中,最为玲珑。后羿射杀妖族金乌太子,陆压借九天烈日隐替身形,躲过射日箭,逃脱一劫后,陆压道人于昆仑山一峰下仙藤上采得红葫芦,杀后羿,将其精气封入红葫芦,再毁射日神弓、射日箭,以离火煅炼,采日月精华,夺天地秀气,颠倒五行,至工夫图满,结成飞刀,如黄芽白雪,似一线毫光,隐于葫芦之中,由大巫精气育养。那飞刀高叁丈有余,上边现出一物,长有七寸,有眉有目,眼中两道白光,能钉人仙妖魅泥丸宫中元神,纵有变化,不能逃走那白光顶上,如风轮转一般,只一二转,其头自然落地。
知非道人与石青璇几乎在乌巢禅师葫芦乍现的当儿,元神便是一阵疯狂示警。果然,那乌巢禅师对那葫芦一拜,口中念道“请宝贝转”
第四十七章、生死一线,老君救命()
《道证诸天超脱之路》来源:
像是过了千年万年,虽是弹指一瞬,但生死一线,致命危机,却是不用质疑。,
就在那乌巢禅师最后一个“身”字刚刚出口的当儿,一缕毫光乍现,定住了知非道人元神。那一瞬间,似乎除了思维,什么也动不了。
见得知非道人陷入生死危机,石青璇情切之下,身剑合一,化作流光一束,穿过佛光浪潮,往那乌巢禅师撞去。只是,石青璇到底慢了一步,那葫芦里一道白光闪过,快得无以复加,石青璇虽是拼却浑身力量,到底围魏救赵之事难以重演。那乌巢禅师面色肃然,竖起手掌,佛光氤氲中,结成一道金刚护壁,欲要以此当下石青璇身剑合一的一招。只是到底有些子仓促,那金刚护壁瞬息而破,竟是拦不住石青璇所化剑光分毫
“身剑合一”往往是剑道修行人最为凌厉狠辣的手段了。只是这一招往往也需要置生死与度外,易发难收,但其杀伐之力,却也无与伦匹,往往能越阶杀敌。以石青璇大罗金仙的修为施展这一招,已经足以威胁到乌巢禅师生命了。
场面就是这样知非道人被乌巢禅师斩仙飞刀定住,生死悬于一线乌巢禅师被石青璇的身剑合一盯上,虽不至于殒身当场,但无疑的,一个重伤怕是跑不了。一时间似乎陷入了两败俱伤,都讨不了好的局面。
只是所谓的“人不该死,五行有救”却在这时,天边一道金光降下,一个散发着无尽祥光的物什降下,正好磕在了斩仙飞刀的那一道白光中。“叮”的一声脆响,白光散去,化作一枚小巧飞刀,跌落在一旁。随后,石青璇的剑光穿过乌巢禅师,带出一蓬灿灿血珠。乌巢禅师一声闷哼,骂了声“好不要脸”随即苍白着脸,化作一道飞虹,倏忽不见。
知非道人死里余生,自是冷汗涔涔。那石青璇一招得手,自身却也付出了不少代价。就在这时,那掩映在无量光辉之中的物什光华敛尽,显出一个钢圈模样的法宝不是太上老君那锟钢抟炼、还丹点成,养就一身灵气,善能变化,水火不侵的金刚琢,还能是什么
那金刚琢光华敛尽,接着便是一道灵光,显化出一个手执拂尘,白须白发的老道人。一身气息涵连虚空,似有似无,却又包容万物,无所不备。知非道人与石青璇慌忙上前见礼道“弟子知非知音,拜见祖师。”
这位道人正是三清之首的太上老子的化身太上老君,他抚须一笑,道“好孩子,经此一事,总该知道能够闯出一番名头的大能都不容小觑。那金乌太子在洪荒时代便有赫赫名声,封神之战更是仗着一口斩仙飞刀纵横来去。偏你们两个不知利害,遇上了他不想着脱身,反倒是凑上前去”说着,老君便是常常叹息一声,意味莫名。
知非道人与石青璇微囧,诚如老君所说,在每一次与佛门交手都占了上风,难免会对佛门存有一种潜意识的轻视,自以为佛门不过尔尔。然若是佛门真的这般不堪造就,又岂会数次力压道门原本的西游剧情中,佛门可没有如今表现出来的不堪。
这会子经太上老君一言提点,“响鼓不用重锤”,知非道人与石青璇心中凛然不提,却是知道了自己等人最大的问题,就是将这些名传诸天万界,自上古时期变纵横一方的大能们想的太简单了。
“接下来,就莫要莽撞了,跟着取经人见机行事吧,毕竟,老道也不能每次都来救火,不是”
知非道人再拜,却道“祖师容秉,弟子听闻那昔日的卷帘大将如今在流沙河堕落为魔,每过些时日便以人族为血食,弟子有心,欲要先诛杀此魔。不知师祖可有教弟子”
老君寿眉一挑,却道“不消去,不消去。这段儿时日他做不了恶,过些时日,那取经人过时,你再对付他,佛门也无话可说。现在去,那却不行,劫数重重,去不得,去不得。”
知非道人与石青璇相视一眼,各自心中了然。看来佛门在前路布置了不少算计针对自己二人,多半是能置自己二人万劫不复的杀招,否则,也不至于祖师亲自传讯。当下躬身再拜致谢,却听老君笑道“都是好孩子,老道去了,记住了。谨小慎微之心,勇猛精进之事”
话音悠悠,太上老君已经仙踪杳杳,重返九天之上。知非道人与石青璇相视一笑,却是改了主意,听从老君的建议,暂不去寻那流沙河堕落成魔的卷帘大将的晦气。不过,既然那乌巢禅师被老君惊走,加之又被重伤,一时半会儿定然不会再回这浮屠山。那知非道人与石青璇可就不会客气了,当下破开浮屠山道场禁制,将什么灵根宝物一扫而空。
就在浮屠山道场被知非道人与石青璇“洗劫”的时候,不知遁走了多少万里的乌巢禅师心有所感,禁不住又喷了口心血,大骂道“竖子,竖子混账,混账”
当然了,这些事情,对于这一对儿快乐的劫匪道侣来说,自然是不曾知晓的,把那道场拆的拆,毁的毁,却又重新盖起了三间小茅屋,鸠占鹊巢,自己当起了主人。
这当然是知非道人与石青璇的恶趣味使然了。自打证道大罗,两人的心灵反倒是渐渐变得活泼,甚至有了那么几分“孩子气”,做这样的事情,总有点儿“乐此不疲”的倾向。
当然了,他们可没有在这里占山为王的意思,这浮屠山是一块儿不可多得的洞天福地,那乌巢禅师定然不会放弃。待他养好了伤,定然会再来夺回。平知非道人与石青璇可守不住,跟何况他们本就不能在这里久驻不过,现在知非道人鸠占鹊巢,能给乌巢禅师添点儿堵,那也是极好的嘛。
于是乎,知非道人与石青璇还有便宜弟子敖烈就在这浮屠山暂时落脚,一边儿参悟大道,敖烈,一边儿静候那取经人唐僧一行人的到来。
第四十八章、取经人来()
知非道人几人在那浮屠山的作为暂且不提。且将目光回转到取经人唐僧的身上。
却说在猴子的保护下,唐僧有惊无险的度过了观音禅院的火灾劫难,到了高老庄,老猪也没有上演出“猪戒背媳妇儿”的闹剧,很是顺利的便加入了唐僧取经的队伍中来。
却说这一日,唐僧带着猴子与老猪一路跋涉,餐风宿露,枕月眠星,倒是不曾遇见什么妖魔作怪,只苦的是脚下的坐骑,毕竟凡马,速度上确实怎么也快不起来,日程倒是耽误了不少。直到夏至时节,师徒三个才算是到了知非道人暂时落脚的浮屠山下。
唔,顺带说上那么一句,这“师徒三个”的说法只是习惯。事实上,与知非道人交谈过后,老猪的心思便有了些微的转变,至少,他是有意识地与佛门保持相当的距离他对唐僧的称呼,不是如原来佛门策划的那样。拜唐僧为师,定下师徒名分。仅仅是尊称一声“禅师”。要通过师徒名分来谋划老猪身上的气运,未免不怎么现实了。据不可靠的小道消息说,老猪不与唐僧定下师徒名分,可把南海紫竹林的那位还有灵山胜地的那一位给起了个够呛,指天发誓定要杀某一个牛鼻子当然了,都说了是小道消息,自然未必可信至少,佛门子弟是决计不会相信这等“无稽之谈”的。
说的远了。却说这一日,唐僧忽的停下马蹄,说道“悟空,猪施主,前面山高,须索仔细,仔细。”
老猪呵呵一笑,道“没事。没事。这山唤做浮屠山,山中有一个乌巢禅师,在此修行。老猪也曾会他。”
唐僧略有好奇,发问道“他有些甚么勾当”
老猪则道“他倒也有些道行。他曾劝我跟他修行,我不曾去罢了。”
说话间,却是不觉中挪动步子,不多时,竟已经到了半山腰上。只见那好山好水山南有青松碧桧,山北有绿柳红桃。闹聒聒,山禽对语舞翩翩,仙鹤齐飞。香馥馥,诸花千样色青冉冉,杂草万般奇。涧下有滔滔绿水,崖前有朵朵祥云。真个是景致非常幽雅处,寂然不见往来人。
那唐僧在马上遥观,见香桧树前,有三间茅屋,充蕴着一种莫可言说的韵味。茅屋左边有麋鹿衔花,右边有山猴献果。树梢头,有青鸾彩凤齐鸣,玄鹤锦鸡咸集。可不正是神仙福地,有道人家唐僧心中欢喜,正要上前,冷不防那老猪却是忽的面色大变,一把拉住唐僧鞍辔,慌道“禅师止步,禅师止步,这里去不得,去不得,速走,速走”
猴子奇道“你不说这乌巢禅师是你故人么,怎的到了门口却又慌张退去”
老猪一边儿拉着鞍辔,一边儿分说道“嘿,你这猴子却是不知。那乌巢禅师神通非凡,否则也不会说出让老猪随他修行的话来。但如今我观这浮屠山虽然灵秀依旧。但山脉地气却是变了流向。这还罢了,那乌巢禅师自号乌巢,便是因为他的道场本就是一只鸟巢,如今却换做了三间茅屋。显然此地是换了主人。不管怎样,安全起见,还是早早离开的好。”
他这一番话,唐僧还没什么感觉,那猴子自打在知非道人与石青璇那里接连受挫之后,早不是那副坐进观天的姿态。修行界中的凶险莫测,他也是知道一点儿的。一座灵山福地,若是易主,那定然是一场生死拼杀。能叫老猪畏惧的,他也未必拿得下,何况还有唐僧这么一个拖油瓶也就不再坚持,扶着唐僧纵马就要往山脚下去。
便就在这时候,那茅屋却是突然开了一间,一个清秀的少年背着一口神剑走出,招呼道“故人来此,怎不上来饮一碗茶水唐长老、猪师叔,还有这位猴兄,家师恭候久矣,可随小道入内一坐”
唐僧心中犯疑,不知这清秀少年师长是谁,怎的会与自己有旧老猪倒是心中有了些数,稍稍安定。毕竟在高老庄,敖烈也曾在知非道人引荐下,拜见过他。此时只要心中略一思忖,便已经将其中经过猜了个不离十。明了此处,老猪心中却更是惊诧骇然,不曾想到这两个同门竟有如此道行至于猴子,却是猴脸一黑,神色莫名
须知道,猴子他性子可素来都十分高傲,老猪在参与护送唐僧这一队伍之前,可是与猴子做过一场。因为知非道人的点醒,老猪并没有放水,是以彼此战了个旗鼓相当,但猴子心中对此可是十分不服气。毕竟,他总感觉自己只要稍稍强那么一点儿,就足以拿下老猪了此刻这少年唤老猪师兄,却将自己喊了声“猴兄”,岂不是间接地说自己比老猪矮了一辈儿
心中不忿,猴子运起“火眼金睛”,往敖烈看去。接着猴子便是一声怒喝“原来是你,你这遭瘟的小白龙这么说来,这里是知非仙长与知音仙子了你这厮倒是好造化,竟能拜入他两位门下来来来,且让俺老孙看看你跟随两位仙长,可有什么长进”说着,猴子手一招,定海神针铁落在手中,跃跃欲试的模样,真像是要打上一场一般。
那敖烈却是拱拱手,道“大圣见笑了。贫道这点儿微末道行,可不敢请大圣指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