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宠妃难为:殿下,咬一口-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朕早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叫你护驾、本意是想让你背负罪名……但、隆安之后,朕想通了,朕想努力活着……活着回去……同样的苦、不该让后人再承受……承受一遍!奈何……天不遂人意,朕、连弥补的机会、都、没有了……”
惠安帝此时所言,句句皆发自肺腑,他向青鸾坦诚了自己的用意,亦言明了自己的悔过之意,可惜上天没有再给他多余的时间来弥补,可惜……
青鸾连日来不眠不休,此时听了惠安帝的话,血气上涌,直冲的头痛欲裂,额头上青筋暴起,心中瞬间飞过许多心思。
惠安帝见青鸾许久不说话,他激动的擎起头来,非常真诚的用力:“千秋……朕、对不起你……啊?”
眼角干涩的流下一滴泪来,其实她对惠安帝的情感大多还是感激的,反握住惠安帝的手,低声动情的说道:
“皇上一生为情所困,感情上的事哪有对错?所以您没有对不起微臣。况且,臣这一身荣华,都是拜皇上所赐,臣感激皇上。”
青鸾如此说,惠安帝终于安心了许多,身上的力气一松便跌回软枕上,缓缓舒出一口气,再没了呼吸……
爱,让人悲哀。
人世间的命运不能更改。
离去,叹息,爱永远不回来。
难道这是上天的安排?
虽然花会零落,
但会重开。
恍如隔世的爱,
在白云外。
卓公公见惠安帝断了气,当即哀恸大哭,伏地直呼:“皇上——!”
青鸾则如泄了气一般,闭上赤红的眼睛,只觉得头顶和眼珠子都是火辣辣的疼,最怕的事情,还是来了……
龙辇外的随行宫人、侍卫以及玄凰营,在听到卓公公这声痛呼之后,心中也都了然,他们赶了这么多天的路,最终还是迟了。默默的向着龙辇双膝跪下,面色哀痛。
过了没多久,青鸾从龙辇上下来,带着已经写好的书信,走到巴斯面前,疲惫的说道:“你带着本将军手信,先行赶到郦京福临殿,亲自将书信,交给太子殿下。”
巴斯接过信,担忧的看向青鸾:“将军,你的身体可还能撑住?”
青鸾垂眸的样子显得异常疲惫,叹口气说道:“现如今,马车已经不怕颠簸,我们加急赶路,今天晚上就能到郦京了,后面的事,只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了。你先去吧。”
巴斯犹豫一下,也是叹口气便转身上马走了。
而与此同时的齐国与东夏,因为之前慕容沣篡权,有八郡之地落在东夏手里,慕容珏宸登基以来多次向东夏讨要,清平长公主却一直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为由拒绝归还,在往来的文书中甚至说慕容氏乃东夏叛臣,若再滋事,便要一同剿灭。
慕容珏宸从来不是个忍气吞声之人,既然商议了一年之久,还不能妥当解决,那就打吧。在慕容珏宸的眼中,东夏有了龙霆府和没有是一样的,反正都一样要死人,只是死的多少罢了。
所以,在这年的腊月,姜煜城刚被册封为摄政嵘睿亲王的第四天,齐国跟东夏便起了战事。
慕容珏宸蓄谋已久,自然是来势汹汹,不到半月的功夫,便连收四郡。东夏无法,只得又派出林起山出征,但不过半天,长公主便又下令,此次征讨齐国,嵘睿亲王将亲自挂帅,以林起山为副。
世人对清平长公主的这个做法颇有争议,原因是,就算姜煜城身份再尊贵,但从未上过战场,怎堪这样的重任?就连后世史家对此也多有诟病,认为清平长公主是晕了头,才会把军政大权都交给一个外姓人。
然而针对此事,野史中却是另一种说法,说林起山与齐军对阵的时间远远早于正史所记载,齐国收回的四个郡有两个是从林起山手里夺得的,清平长公主不得已才派嵘睿亲王亲自出马。
271。第271章 项上人头,举国哀恸()
但事实证明,嵘睿亲王虽然不会武功,但谋略与胆识都堪称绝世无双。
齐国因为多年内乱,所以养的军队自然都是精锐,兵锋堪称当世第一,再加上齐国皇帝慕容珏宸行事诡谲,所以就连东夏的老牌将军林起山都无可奈何,东夏军队虽谈不上兵败如山倒,但确是连连败退。
直到嵘睿亲王奉旨到达东夏军营,事情才开始有转机。
姜煜城来军营那天,是这腊月里难得的一个晴天。林起山率部将亲自到军营外迎接。
本以为嵘睿亲王这样的身份,必定是前拥后呼,声势浩大,所以林起山等人也都是严阵以待,整齐的排列在路的两边。
谁成想等了一个多时辰,竟然只等来了姜煜城一人一马。
他一席水蓝色的常服,面色温润如玉,骑一匹白色战马,行头也是再平常不过。林起山见状差点忘了行礼,直到姜煜城下马走到他面前,他才回过神来,急忙单膝跪下行礼:“末将林起山,率众部将,参见嵘睿亲王!”
林起山面色温和的虚扶一下,说:“各位将军快请起,本王刚来,对军中情形还不熟悉,待会有劳各位仔细介绍,也好共商退敌之策。”
林起山听了姜煜城的话,起身说道:“王爷就别谦虚了,慕容珏宸诡计多端,我等已经是焦头烂额,盼望王爷解救啊!”
姜煜城弯着唇角礼貌的笑笑说道:“将军过奖,要赢齐国,尚需你我上下团结一心才是。”
姜煜城说话的时候,宋袭已经亲自过去为他牵了马,要引到马厩那边吃草,恰被姜煜城的余光看到,忙出声制止道:“你现在已经是上将军,如何能替我做这些事?让士兵去就行了。”
宋袭好像还是老样子,尴尬的冲姜煜城咧嘴一笑:“以前不知道王爷身份尊贵,多有得罪,还请王爷恕罪!”
姜煜城看着宋袭毕恭毕敬的样子,再不复当年嚣张跋扈,笑意更深了一点,意味深长的说道:“本王以为,你还是不知道的好。”
姜煜城说完便跟着林起山等人去了中军大帐,路上林起山问他:为何孤身一人来边境,岂不危险?
姜煜城回答说:“一身素衣,哪个匪寇知我是嵘睿亲王?世人不光是只敬罗衫不敬人,亦只抢罗衫。且军情紧急,路上一点都耽搁不了。”
冲着姜煜城的这份态度,东夏众将领立即对他刮目相看,他们之前还怕,朝廷指来一个白面书生,不仅不能解决军情,反而延误,现在大可松一口气了。
进了中军大帐之后,姜煜城衣不解带,还没坐下就让各个将军说自己防线的军情,粗略的一听,知道与自己了解没有一点出入,姜煜城立即便打断了他们的话:“来这里之前,本王早命人详查过,针对这里的地形,本王亲自定了阵法部署。”
说着姜煜城就拿出一卷纸来,交到林起山的手上,继续说道:“这是本王亲自绘的阵法图,及部署要领,有劳大将军带领将士操练两日。齐军离我们太近,经过上次一战估计他们会休整两日,所以最迟后天上午,本王要看到成果。”
姜煜城这话说的突然,在座的将领大多还没反应过来,林起山看了看手中的纸卷,犹疑的问道:“齐国十万大军,王爷确定咱们靠这个阵法,就能赢?”
闻言姜煜城面无表情,冷冷的看了林起山及众人一眼,理所当然的说道:“当然能赢。若不赢,取本王项上人头。”
姜煜城位高权重,本来没人想质疑招惹他,但这关系到千万将士的生死,中将军李复壮着胆子问:“王爷只听了我军的情况,敌军的情势难道就不需要过问吗?几次对阵,我们都被慕容珏宸诡谲的招数打败,齐军绝对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几个结拜兄妹中,姜煜城唯独不喜慕容珏宸,他认为慕容珏宸太过任性胡为,残暴无道,这些人口中的诡谲,也不过是那妖人率性而为的杰作罢了。而慕容珏宸所作所为中,最让姜煜城耿耿于怀的,便是那次做了齐国俘虏,眼睁睁的看着青鸾被他带走,却无能为力。
姜煜城自认为,从出生以来,只要他想做的便没有做不成的,包括控制人的生死,做齐国俘虏,是他此生唯一一次身不由己。所以他很少去打探慕容珏宸的消息,免得听了他那些****不堪之事脏了自己的耳朵。
现在李复当面提及慕容珏宸,姜煜城的脸色自然不太好了,神色淡然的说道:“本王比你了解慕容珏宸。本王乏了,休息两日,亲自去校场看大将军的成果。”
说完姜煜城便走了,留下一屋子人面面相觑,最后都看向林起山手中那个阵法图。
林起山也觉得有点莫名其妙,沉默了半晌,只得硬着头皮说:“嵘睿亲王乃是龙霆府君,不世之材,应当不会诓我们。况且我们连连败退,除了相信王爷,也没有别的办法了。”
宋袭在一边亦附和说道:“王爷是长公主殿下派来的,殿下我们总信得过吧?”
一句话说话,众人皆觉得有理,对长公主的信任他们还是有的,于是不再多说什么,纷纷研究起那阵法图了。
这边齐夏两国打的正热闹,魏国那边却是举国哀恸。
当天下午的未时,独孤长信正在御书房召见大臣议事,事情当然也是有关于齐夏两国的。大臣正讨论的不可开交,王云突然进来禀报说:“殿下,巴斯回来了,说有要事急着求见殿下。”
独孤长信倒了杯刚沏好的茶水,呷了一口,神色淡淡的说道:“他不是跟随父皇东游了吗?有什么要紧的事,不能等本宫与众臣议完事再说?”
王云看了在场诸人一眼,神色凝重的说道:“殿下,巴斯神色紧张,恐怕是大事。”
独孤长信放下茶杯,似是犹豫了一下,然后点头:“行,且让他进来说说。”
王云领命出去叫了巴斯进来。巴斯进来后先给独孤长信行了礼,然后便面色沉重的将青鸾的书信呈给了独孤长信,接着又重新跪在前面,咽口唾沫抓紧衣角悲痛的说道:
“我们从隆安回来,路上一点不敢停歇,可还是被贼寇盯上,所幸贼寇尽被斩于马下,但皇上却受了惊吓……身体越发不好,就在今天中午……驾崩了。
272。第272章 以血起誓,心意已决()
巴斯的话一落,群臣立即跪下恸哭,唯独独孤长信还镇定的坐在远处,看完青鸾写的信,大抵都跟图泰说的差不多,但却跟图泰一样,没说这些贼寇是为何侵扰。
其实独孤长信心中是有数的,但他要的是让天下皆知,所以他冰冷的抬眸沉声问巴斯:“父皇一生鲜少出宫,且待人宽厚仁慈,这些贼寇是什么人?为何要侵扰圣驾?!”
巴斯毕竟是北狄人,不懂中原的弯弯绕,更想不到自己接下来的这句话,会成为改变历史的关键。所以在独孤长信问他话之后,他想都没想就回答说:“那贼首倒是说过,他们都是在魏国开赌场的,朝廷封了他们的场子,让他们家破人亡,是来报仇的。但他们杀不了殿下,所以要杀了将军和皇上出气。”
这话正是独孤长信想要的,只见他眼圈含泪,缓缓的站起身来,咬牙说道:“本宫下令封的,都是丁念名下的赌场,定是他们丢了场子,丁念又不肯收留,这才伺机报复!”
说话间独孤长信已经哽咽的说不出话,顿了好一会,这才艰难的咽下这口气,愤怒的将手边的茶壶摔碎,砰地一声,滚烫的开水溅了一地。这些大臣还从没见独孤长信发过这样大的火,惶恐的齐声说道:“殿下节哀!”
裕泰身为首领大臣,此时自然也明确表态:“此事既然清楚了原尾,那定要向齐国讨个说法!”
闻言独孤长信含泪狠声说道:“讨什么说法?!齐国欺我,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此仇不报,我独孤长信无颜面对列祖列宗!”
独孤长信此言一出,群臣顾不得哀恸,全都俯首在地劝道:“殿下息怒!请殿下早日登基,保社稷安稳!以慰先帝在天之灵!”
然而独孤长信却突然拔出身旁的宝剑,割破手心,鲜血滴在地上,惊得裕泰急忙起身夺下宝剑,劝说道:“皇上驾崩,太子殿下更要保重身体!您要是有个好歹,岂不有负黎民百姓、列祖列宗厚望?”
裕泰的话说完,群臣又是一个叩首,齐声道:“求殿下保重!求殿下节哀!”
独孤长信没有看裕泰一眼,他自己握紧了割破的手心,高举起来,鲜血顺着胳膊顺流下来,他却好像没有知觉一般,只悲痛的起誓说:“我独孤长信在此以血起誓,齐国贼寇杀我父皇,不报此仇、不灭齐国,决不登基称帝!”
皇帝登基事关江山社稷,独孤长信如此说,其孝心着实让人钦佩,但众臣仍劝说:“殿下,国不可一日无君,为魏国江山社稷,您切不可意气用事!”
裕泰亦在他独孤长信脚边跪下,叩首道:“皇上骤然驾崩,殿下哀恸,但决不能依次誓言行事!殿下三思啊!”
独孤长信此时紧握高举的拳头落下,悲痛不能自已,声泪俱下的动情说道:“父皇之仇,乃我魏国大耻,本宫若不能雪耻,有何面目继承列祖列宗的基业?尔等不需再劝……本宫心意已决!不出六月,本宫定灭齐国!”
一国君主被那贼寇惊吓致死,的确是国家的奇耻大辱,而杀父之仇,更是不共戴天,独孤长信既如此坚定的要报仇,合情合理,众臣也无话再劝,剩下的就只是鼎立支持。
于是,就在这御书房内,魏国惠安帝二十四年腊月二十二日,魏太子独孤长信下诏宣布惠安帝驾崩,享年五十二岁,举国丧。
同日,魏太子悲恸,亲笔写下檄文,昭告天下,言明惠安帝之死,皆因齐国皇后手下侵扰,惊吓导致。为报父仇,魏太子将率十五万大军亲征齐国,如齐奉帝将皇后丁念拱手送上,魏国当即撤军。否则,魏国铁蹄势必踏平齐国,不报此仇,永不撤军。
正史记载,如同这檄文上说的一样,惠安帝是因为齐国皇后放纵手下侵扰受惊吓而死,因此独孤长信盛怒之下举兵伐齐。但齐国皇后从不承认此事,所以野史上就记载了许多传闻:
有的说,因为玄凰将军出身低贱,惠安帝一直不喜欢她,还阻止其于太子成亲,所以玄凰将军怀恨在心,在东游的路上设法将其杀死。有的说,是太子独孤长信嫌惠安帝碍手,所以下令给玄凰将军,让其死在东游的路上。这两个说法是后人从后来太子对青鸾的袒护之情中揣测得来。
还有人说,惠安帝是故意用自己的死,让玄凰将军背负罪名,不得嫁入福临殿。甚至有人说,惠安帝东游,生活奢靡,一路宠幸女子,半途累死的。但就是鲜少有人相信他是自然病死的。
众说纷纭,然而有一样是肯定的,那就是——因为惠安帝的死,魏国有了灭齐的绝好借口。
时辰一点点过去,如青鸾之前预料的,傍晚的时候,他们已经顺利的护送惠安帝的尸体回京。郦京上下皆穿缟素,太子带领官员跪于城门迎接,百姓跪于道旁,全城上下一片哀泣。
因为皇帝驾崩,所以青鸾从城外十里,便下马步行,一进城门便看见独孤长信,他一身缟素,面色悲痛。
青鸾见到他单膝跪下,面色平静的说道:“臣有负殿下所托,使皇上受惊,臣万死不辞。”
独孤长信站起身来走到她面前,刚伸出手来要扶她起来,就有宗族站出来指责道:“玄凰将军有负皇恩,保护不力,其罪当诛!”
青鸾单膝跪在地上,抬起赤红的眸子看向那个指责她的中年男子,动了动唇想要说话,可是她浑身上下再无力气,眼前一个恍惚便晕倒在地上。
独孤长信大惊,顾不得许多别人的眼色,当即就把青鸾抱起来,转头对那个说话的宗亲沉声说道:“她若有个好歹,本宫要了你的命!”
惠安帝大丧之事,内宫交由紫凝全权办理,外面有礼部官员,一切都井然有序,其中的繁杂自然不必多提。
翌日傍晚,独孤长信正在为惠安帝守陵,独孤氏那些皇族宗亲却一起来求见。
王云通报独孤长信的时候,独孤长信本意是不见他们的,但他还没说话,那些宗亲就已经闯了进来,这些人大多是他的叔伯辈,平时养尊处优不理朝政自然碍不着事,但现在惠安帝去世,他们便有了很大的话语权了。
因为皇帝驾崩,不仅是国事,也是家事。
273。第273章 按捺不住,将功补过()
独孤长信见他们来,也没有任何表情,只淡然的问道:“各位叔伯,这么急着见本宫,究竟是什么要紧的事?连礼仪规矩都忘了。”
这些宗亲里面,年纪最长最尊贵的算是英亲王了,他与惠安帝同父异母,是惠安帝一辈的皇长子,奈何其生母身份卑贱,他本人又有些愚钝,从出生就注定了与皇位无缘。但因为这一辈中,他们兄弟不多,所以惠安帝平时对他也是恩宠有佳。
今年的英亲王已经六十一岁了,惠安帝驾崩,他亦是格外悲痛,今天带着这些宗亲来,二话不说就给独孤长信跪下,声泪俱下的说道:“先帝在世时对我等不薄,我等感恩戴德,如今先帝驾崩,我等自是悲痛不已!”
独孤长信神色淡淡的看着英亲王,顿了一下还是客气的说道:“英亲王年事已高,也要节哀才好。”
英亲王含泪点点头,然后接着说道:“说起皇上的仇,齐国自然是逃脱不过,太子殿下为此发了血誓,孝心可感天地。可是我等思来想去,那玄凰将军独孤千秋也是罪责的难逃,她奉命护驾,却保护不力,让先帝受了惊吓,按规矩该给先帝陪葬谢罪才是!”
闻言独孤长信只觉得头脑发胀,冷冷说道:“父皇的身体本就病入膏肓,敌寇侵扰,玄凰将军更是拼死保护,诸位叔伯还是想清楚了,再说话。”
这时另一个中年的郡王说道:“殿下不必袒护,说句不好听的,殿下跟那玄凰将军有私情,我等听说也不是一日两日了,虽然此事有辱皇族名声,但我等仍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现如今出了这样的大事,我等宗族认为,不能再得过且过。”
独孤长信吸了一口凉气,沉着脸色问道:“照郡王的话,本宫还要感谢你们手下留情了?”
独孤长信的话刚问完,立即又有宗亲接着说道:“殿下也莫要怪罪,我等只是为皇族着想。先帝只有您一个子嗣,您的一言一行,都决定着宗族天下的命运。女子为将,本就是牝鸡司晨之行,长久以往,必然人心大乱,现在护驾不力,罪责难逃,请殿下早作决断。”
独孤长信垂着的眸子里满是怒火,心里正想着:如果拗不过这些宗族,索性就一块去给先帝陪葬好了,反正朝廷养着这些闲人,也是浪费银钱的事。
就在他犹豫的这片刻,突然就听到一个尖锐的声音慢悠悠的说道:“看来咱家来的不是时候,可是早也不知道各位王爷都在呀……”
独孤长信闻声转头看向门口,只见卓公公在门外叩了头,才恭敬的走进来,恭声说道:“殿下,咱家来,是有事要报。”
惠安帝一向不喜欢青鸾,卓公公又忠心于惠安帝,所以独孤长信以为他也是来劝说赐死青鸾的,当即斥道:“先帝刚离开,你们就按捺不住,个个都来本宫这嚼舌根,如果实在想说,不如本宫送你们去先帝见先帝可好?”
这话说的任是谁也能听出其中意思,吓得宗亲全都俯首在地上,不敢出声。唯独卓公公,依旧面不改色的说:“就算殿下要让老奴去陪先帝,老奴依旧要说。”
独孤长信见他如此固执,气急败坏的点点头:“好,你说,说完本宫赐你一道白绫。”
卓公公垂着眸子恭敬的说道:“老奴刚才听了诸位宗亲的话,觉得甚为不妥。因为此次东游,老奴时刻陪在先帝身边。玄凰将军的作为,老奴全看在眼里。”
独孤长信听卓公公的话似有转机,皱眉问道:“玄凰将军有何作为?”
卓公公再次叩首说道:“此次东游,皇上连日赶路,在靠近魏齐边境的时候,玄凰将军便多次请命,请求先帝回銮,因为齐国匪患严重,然而先帝旨意要去那隆安。此事跟随东游的人皆亲眼所见。后来先帝在隆安病重,玄凰将军更是日夜兼程的护送圣驾回京,不眠不休,熬得人都快干了,老奴看着都甚为感动。就连先帝……”
卓公公能站出来为青鸾江湖,着实出乎意料,独孤长信心知错怪了他,当即问道:“先帝怎么了?”
卓公公拿出帕子擦擦眼泪,哽咽着继续说道:“就连先帝在临终前,都拉着玄凰将军的手说,‘朕一死,你必然背负罪名,朕对不起你。’”
宗亲们一听也是惊讶,纷纷问道:“先帝不喜玄凰将军,怎么可能说出这样的话?”
卓公公一边擦着眼泪,一边看着那些宗亲说道:“咱家服侍先帝二十多年,难道还说谎不成?俗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先帝在回来的路上,早被玄凰将军的忠心感动,奈何天不垂帘,先帝一走,玄凰将军的忠心竟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