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刺客无名-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料如雾这斯听说是凌家八小姐求见,反倒搭起了架子,说不欲与富贵人家闺阁女子清谈,无非是些儿女情长离愁别绪,甚为无趣。

    如雾此人孤高自许,等闲不与人结交,莫熙也不勉强,却趁机提出欲一览藏经楼。她深知与人谋皮需得退一步才可进两步,对方刚刚拒绝了你的一个要求,总不好紧接着拒绝第二个吧。

    果不其然,如雾应允。

    吃罢素斋,便由寺内的小沙弥带领前往藏经阁。八小姐因求见大师不成难免有些低落,竟是再未同莫熙说过一句话。莫熙不以为忤。只兴致勃勃地观看阁中所藏之瑰宝。

    藏经阁中共有字画、器物四百余件,其中不乏极珍贵者,如敦煌唐人写经、雷峰塔经卷、董其昌书写的金刚经手卷等。其中最珍贵的敦煌唐人写经可以追溯到唐代贞观年前。其余历代方丈所用法器不一而足。许多珍藏却是莫熙在现代见过的,如董其昌的金刚经,不禁生出不知今夕何夕之感。

    出得藏经阁用罢晚斋,已到了做晚课的时辰。

    大殿敲响报钟。每敲十下间隔片刻。待敲过三十下后,僧值开始巡签、进殿礼佛。报钟四响、五响后,僧众陆续到齐,晚殿课诵开始。

    莫熙本不欲前往,奈何八小姐言其罪孽深重,须诵经忏悔,莫熙无奈之下只得同往大殿而去。

    晚殿共有三堂功课:

    第一堂功课是为礼佛、念阿弥陀经、绕佛、归位,表祈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之愿。

    第二堂功课的则是礼拜八十八佛、念礼佛大仟悔文。八十八佛为五十三佛加三十五佛。五十三佛名见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是婆婆世界的过去佛;三十五佛名出决定毗尼经,是现在十方世界的佛。此八十八佛皆可为众生作仟悔主,众人可向其申述改悔过恶之愿。礼佛大忏悔文也出于决定毗尼经。忏悔,仟为梵文忏摩之略,悔是仟摩的意译,即对人发露自身过错,求得容忍宽恕。亦可解为消宿业,不造未来之新想。法古时规定,念大忏悔文须行一百零八礼,莫熙觉得比现代跪诵而不礼拜要隆重肃穆地多。

    莫熙陪同八小姐参与全程,只二人不便露面,便与众僧人相隔一墙诵经。千余人齐诵之声听在耳中确能因震其声而受其感。八小姐紧闭双目,跪于拜垫之上,虔诚相诵。

    第三堂功课便是念蒙山施食文仪,并于每日午斋中取少许施予饿鬼,在讽诵和忏悔之后惠及幽冥。寒林饿鬼受食之位列于殿门右侧,方丈智清亲自主持施食。莫熙暗自唾弃,这些和尚其实也是挂羊头卖狗肉,自己都不信幽冥之说,否则如何会待施食完毕后,将供幽冥所用之饭食废物利用,晒干后送往寺内储剩饭的“栈饭楼”,积一年,到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

    做完晚课,二人同回松雾院就寝不提。

第13章() 
次日,云栖竹径。

    云栖竹径位于西湖之西南,钱塘江北岸,五云山云栖坞里。相传五云山上五彩祥云,常飞集坞中栖留,并经久不散,故称“云栖”。此地竹林满坡,修篁绕径。

    莫熙最喜其秋冬二季。前者黄叶绕地,古木含情;后者林寂鸣静,飞鸟啄雪。

    绿影参天,溪咽细泉。

    莫熙不便于寺中练武,便在这晨雾竹海之中习剑。

    入得寺中,每每无事可为之际,便研读如雾给她的那本金刚经,居然发现佛理与剑意可以融会贯通。于心境上更上一层楼,可谓意外之喜。

    例如这段: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则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

    就是说修行:

    全经的精神,在於经题,故应依此来受持。金刚是如如不动的本体,勿被境所转;般若是智慧的妙用,於生活中去展现;波罗蜜是事情的完成,故要精进去达成每件事。亦不去执著金刚般若波罗蜜之法,方能大用。

    这跟流霜剑的剑意:心动身动,剑随意转,是一样的道理。

    忽然感知到有人在远处流泉边窥视她练剑,不动声色又练了一招,随着收势,足尖一点,纵身踏竹而行,向那人藏身处疾掠而去。她一起一落,皆顺势而为,每每纵身皆借修竹反弹之力,是以比平日踏地而行竟还要快三分。

    来人见机极快,似不欲与她交手,转身飞扑至水边,一个纵身,跳入十丈飞瀑,借着水势下冲之力,竟直往寒潭深处而去。

    莫熙追之不及,只得作罢。

    此人的身法,十分诡异,竟似会瞬移。以她的目力尚看不出轻功路数。

    一时无心再练,又差不多已是早课时分,恐八小姐相寻,便打道回寺。

    用罢早饭,八小姐邀她同去华严殿拜佛。

    出得殿门,便遇上手捧功德簿的小沙弥,少不得添些香油钱。

    莫熙大笔一挥,“十两”纹银,签上自己的名字“木氏。”幸亏木字简繁一致,否则换了别的字,她就只能签鬼画符版的简体。让她怨念颇深的还有古代女子不能以名字示人,放眼望去,整页纸上差不多都是某某氏。不过她一个刺客,不需要以女子之身扬名立万,倒也罢了。

    八小姐握笔签名的时候,手执的一柄湘妃竹扇骨的折扇不小心落在地上,莫熙弯身替她拾起。扇面不得见,不过此扇甚是巧妙,合起来便是一朵亭亭径直的墨芙蓉。八小姐接过,小心拂去其上尘埃。墨芙笑道:“多谢木姑娘。我们小姐可宝贝这把扇子了。便是我的名字也是因它改了的。这扇面用的是碧落轩不外传的银绡,还是杜公子亲自淘换来的呢。小姐再请人作画题字才得的。”八小姐斥了一声:“要你多嘴。”莫熙笑答:“无妨。举手之劳。”

    八小姐十分大方,出手便是一百两。小沙弥笑得见牙不见眼,奉承道:“女施主昨日已捐资颇多,今日再捐,可见一心向佛,与人为善,其心至诚。”想是昨日二人分别用饭的时候八小姐已经来过华严殿。八小姐并未多言,只点点头,挽着墨芙去了。

    回到松雾院,小沙弥送来一只景宝蓝底绘玉兰花小瓷瓶,一言不发走了。瓶子可谓袖珍,不过一指高,揭开瓶盖,一股馥郁清纯的酒香扑鼻而来,观其色水白透明,浅尝一口,味道清爽鲜洁、甜而不腻,口感极佳。正是泛舟西湖之时莫熙想喝的桂花酿。不用说,如雾这厮酿酒已非一日之功。莫熙一气喝干,意犹未尽。暗骂:这斯端的是酿得一手好酒。却是个小气鬼,有道是见者有份,他却只肯送来这么一丁点儿。岂可让他藏私。遂决定当晚便去找他,不拘什么法子定要弄些来过过瘾。

第14章() 
晚上去找如雾的时候抓了个现行,这妖僧,果然在禅榻上坐着品酒。

    面前的酸枝木几上摆着一双木斗,一只云纹玉觥,一把温酒的双狮纹金铛。

    见莫熙来了,了然一笑,道:“既来了,便同饮吧。”撩了袖子,将一只青白瓷莲花座酒壶从金铛中捞出,注了七分满到木斗里,推至她面前。

    “你不怕智清瞧见我二人对饮?”这几日寺中传言方丈就要圆寂,而接其衣钵的非如雾莫属。

    “传言不可信也。且每日此时方丈大师都会在藏经阁独自清点寺藏之物。”如雾似对住持之位毫不上心,只一心品酒。

    莫熙点点头,坐下狐疑道:“都言以玉斗为酒器佳,何以尔独不同?”

    如雾笑骂:“蠢材。唐李太白便是用木斗豪饮才得诗作不下百篇流传于世。你且试试此斗与寻常酒器有何不同。”

    此斗木质轻而有异香。杯边烫有兰花花纹。

    莫熙学他样子依言用双手端两角,另一尖角对嘴而饮,竟较白日所饮更为香醇浓厚,讶异道:“竟是玉浮梁。”

    玉浮梁就是原汁不加浆的稠酒。

    清异录酒浆门有述:“旧闻李白好饮玉浮粱,不知其果如何。余得吴婢使酿酒,因促其功,答曰:‘尚未熟,但玉浮粱耳!’试取一盏至,则浮蛆酒脂也,乃悟太白所饮,盖此耳。”玉浮梁由此而来。

    如雾点头赞道:“既知玉浮梁,尔尚可雕琢。”

    稠酒一杯便抵得寻常水酒数杯,莫熙出于职业敏感十分自律,从不喝醉,是以不欲再饮。

    如雾却吟起诗来了:“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笑杀陶渊明,不饮杯中酒。浪抚一张琴,虚栽五株柳。空负头上巾,吾与尔何有!”一边长吟一边还以右掌就着木几拍案击节。

    莫熙顿时哭笑不得。

    相传李白有友名王历阳,颇具古风,最仰慕陶渊明,并效仿其隐居乡间,亦于门前栽五棵柳树,戴一方白巾,喜吟诗抚琴。一日,天降大雪,四野披银。李白做客王历阳家中,主人热情的款待了他,但只陪吃,不陪喝,无论李白如何劝酒,皆不饮。李白大怒,当即挥毫作了这首嘲王历阳不肯饮酒诗。不但极尽讽刺,还拿绝交来威胁。

    得,咱也狂放一把。于是莫熙自动满上第二杯。

    这第二杯便显出木斗的妙处来了。热酒注入杯中少顷,便有木香融于酒香,更添清醇馥郁。

    莫熙不由赞道:“此斗甚妙。未曾想你一个方外之人,竟深谙此道。”心里暗骂,这斯于饮酒之道如此精通,可见二十年前没少花天酒地。

    如雾为她又添一斗,得意道:“这是自然。这酒,需用户县秦渡镇的糯米,湖北荆门镇的小曲为料,且据不同质地的江米和不同季节之变化灵活掌控。过酒之前,需手净、料净、器净。转、搅、搓、揉、压等技法需运用自如。其酒才得浑然一体,经火煮,汁稠味香,晶莹如玉。糖不得单入,只糖一味便令其酸,须于过酒之时掺入蜜糖腌的黄桂酱,如此方可令桂香酒香相融。”

    如雾悠然一笑,道:“你且再试试此觥。”

    觥实为古人罚酒用器,因其无可立足之处,非不饮则无所安置。

    莫熙从善如流,以玉觥为盏。二人你来我往,把酒论经。快哉!

    不知几杯下肚,莫熙恍惚想起自己第一次买桂花酿的情形。

    那位满头银霜的沽酒老翁边笑着让老伴替他擦额头上的汗,边对她说:“将桂花酿涂在爱人的胸膛上,就可以在转世轮回中,相守三生三世。”

    哈,此言实可笑也。说什么三生三世。这一世,她便已手刃爱人于三尺青锋之下。

第15章() 
莫熙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伏在案上,右手还搭着那只牛角形的玉觥。如雾似笑非笑地看着她,一双眼因酒气染上了桃花色,僧袍松垮,说不出地清俊风流。这斯身上酒气比她还重,怎地未醉。果是妖僧!

    对她来说这么人事不知还是头一次。只是日后万万要不得。喝酒误人啊。

    如雾将手中的粉青莲花盏递给她:“此茶名为千杯不醉。”

    莫熙接过用葛根、葛花、枸杞泡的醒酒茶,慢慢饮下。片刻功夫,果觉神清气爽。

    于是谢过,起身告辞。

    回松雾院洗漱后,将沾了酒气的衣裳换下,吹灯歇息。

    睡至夜半,猛地听到三声凄厉的女子尖叫,是墨芙。松雾院地处偏僻,且只有她们三个住着,是以墨芙叫得虽响听到的人却只有莫熙一个。

    一闪身,冲入八小姐的房间。就见她吊在房梁上。莫熙一眼便知她已气绝,大罗神仙也难救。便对一旁显然已经歇斯底里六神无主的墨芙呵道:“愣着干什么,快去找守夜的僧人救人!”墨芙这才惊醒过来,慌慌张张地奔出去了,夜里黑还险些跌了个跟头。

    莫熙仔细地查看现场。

    屋子里大敞着窗子,桂花的香气飘进来,在如此凉夜中显得有一丝凄艳。

    莫熙将袖中的悬冰丝,轻轻一抛,绕梁而过,用左手扣住,将自己的身体也吊起,以便平视观察尸体。

    悬梁用的是一根汗巾子,看材质应是八小姐的贴身之物。尸体已僵硬沉重,已然气绝多时。八小姐脸色青紫,皮肤点状出血。观脖颈勒痕,果是吊死的,并非被勒死。从尸斑看应是死了至少一个时辰。正是她在如雾处喝酒的时候。

    身上穿着那套雨过天青色纱衣,衣衫微有凌乱,腰间的系带打错了一节。搜了身,没有发现任何物件。八小姐自来了寺中就卸了钗环,束发也极简单。

    没有被侵犯的痕迹。也没有挣扎厮打的痕迹。涂着鲜红蔻丹的指甲缝隙很干净,没有衣料纤维。

    收线无声落地。

    上吊用的踢凳碰翻了一旁的香案,莲花座香炉跌在地上,香被摔成两盘,外圈燃着的那头落在打翻的茶水里,被打湿熄灭。细瓷茶盅在一旁摔得粉碎。

    莫熙将两盘香拾起,拼接在一处,断口相契,闻了一闻,再放回原处。

    再环顾了一下四周,确定没有遗漏之处,便闪出房间去追墨芙。她做这些不过片刻功夫,墨芙脚程又慢,奔出的时候根本未曾留心莫熙,是以见了她也不奇怪,一直以为她落后自己不过两三步距离。两人在离松雾院最近的大殿找到两名守夜僧人,上气不接下气地将事情惊慌失措地说了。

    二僧听了,立刻提了油灯,将两人甩在后头,跑去了松雾院。等莫熙跟墨芙赶回去的时候,二僧已把八小姐抱了下来。

    因她二人害怕,僧人便将她们重新安置在寻常接待香客的地方。又将松雾院锁住。

    墨芙自然是睡不着的,莫熙便引着她说话,暗自拼凑信息。

    亥时的时候大概钟刚敲过(相当于晚上九点),八小姐说要喝冰糖银耳莲子羹,八小姐每夜最多睡得两个时辰,晚上要点心也平常。小丫头便去了厨房。因八小姐喜欢银耳煮得很稠,很是费了些功夫。她一直看着火候,足足守着炉子两个时辰。等快好了发现忘了撒桂花,便回来取,顺道看看八小姐是不是等不及睡了。那时也是子时的钟刚刚打过(凌晨一点)。就看见了八小姐悬梁。

    墨芙大约是想起方才看到的情形哭了起来。她乍经骤变,情绪上一直处于浑浑噩噩的焦虑惊恐中,此时缓过神,反倒发泄出来。

    莫熙任她哭泣。等哭声小了,方道:“好丫头,你倒是仔细记着时辰。”

    “小姐素来讲究,这火候便是差了一分也是不能的。奴婢便一直听着寺里打钟。”寺里每半个时辰打一次钟,子时是每日最后一次打钟,应该不至记错。

    “八小姐喜欢盘香?”

    “是啊。我们小姐吩咐奴婢去煮莲子羹的时候,正巧香点完了,小姐还让重新点上。以前有几次小姐要跪经,香便是没点完也要让奴婢取了新的点上才让奴婢出去。今日奴婢取的是最后一盘香了。寺里的香不像咱们家的用桂花熏过,小姐不喜,让奴婢记得明日派人从家里送来。”人在经历过惊恐之后大多两种表现,有些人会像行尸走肉,封闭思维,不言不语;而有些人会像墨芙这样,絮絮叨叨说个没完。莫熙很高兴她是后者。

    这种香一盘要二两银子,等闲香客是不会用的。此香为交趾黄檀,俗称老红木,生长在海拔100米的崇山峻岭之中,生长缓慢,需要200…300年方可成材。香味淡雅清新,令人气脉畅通。只是这香因为制作工艺的关系,越是外圈的越淡雅,点到最里头便有些熏人。凌家用的香跟寺里卖给香客的材质外观都一模一样,只是自己用桂花特特熏过。此香是用木浆做成盘踞的样子,一盘共有十二圈,因绕得长,特点便是燃烧缓慢,一盘香起码可以点三个时辰。而从墨芙点香到现在不过两个时辰。刚才看两盘香拼接起来的长度,应是点了不会超过三十分钟。如果按香算,八小姐应是亥时刚过便香消玉殒了。正是她刚去如雾那里喝酒,屁股还没坐热的时候。

    莫熙点点头,若有所思。

    “你家小姐白日里便不言不语的。可见还未想开。”

    “我本以为小姐来礼佛可以清静散心,谁知道小姐自来寺里心思竟越发重了。昨日竟说什么活着了无生趣。哪知今日就”停顿了一下,墨芙忽然道:“吩咐我去做莲子羹的时候还面上带笑。我只当她是想开了。谁知一转眼”

    “好丫头,你已经尽了本分了。整日跟着你们小姐,她原是一刻都离不得你的。”

    墨芙点点头道:“那是应当的。我们小姐待奴婢情同姐妹,说句不当讲的话,便是比七小姐也亲近些。”

    “你们小姐以前可还来过寺中礼佛?”

    “有,自去年腊八节来过寺里捐粮后每月都来进香一两次,但这是头一回住在寺中。小姐最是虔诚,以前在禅房诵经礼佛时,让奴婢也去拣佛豆。”

    “你们小姐心善,定是捐资颇多。”

    “小姐每次来,都要先拜华严殿,然后捐资。次次都是一百两。”

    “你可见过八小姐的扇子?”

    “见过。别的物件儿都是奴婢保管。只这扇子,小姐喜欢得紧,自从得了,都贴身带着。所以奴婢未曾细看。不过小姐时常对着扇子发呆,奴婢有时候看到一两眼,扇面上画的是断桥。只是奴婢不识字,不知题的是什么。”

    墨芙顿了顿,悲声道:“小姐过得很苦。奴婢知道她心里有一个人,却是谁都没告诉,只一味自己煎熬。谁成想今日竟然故意把我支开,悬梁自尽了。”

    莫熙叮嘱道:“事关你们小姐的闺誉。她已经去了,不能再污了名声。这话你别对人说。就是衙门里问了也别说。”

    墨芙点点头,道:“木姑娘放心,奴婢知道轻重,不会多嘴。”

第16章() 
次日,凌府的人一大早得知丧讯,凌七悲痛之余,让管家去官府报备。衙门里派了人来寺里查案。正巧京城六扇门的捕快唐仁在杭州追捕逃犯,便一并跟了来。

    虽是平级,但京城衙门自然与地方不同,杭州府衙的人显然以唐仁马首是瞻。

    唐仁找来莫熙跟墨芙分别问话。

    他身着便装,挂京城府衙腰牌,怀揣铁尺、绳索,一身标准配置。莫熙知道捕快所承担的侦破任务都是有时间限制的,叫“比限”,一般五天为一“比”,重大的命案三天为一“比”。过了一个“比限”,还无法破案的,捕快便要受到责打。所以她边打量唐仁,边寻思着若是此人回去之后被打得屁股开花,那可有得瞧。

    捕快在这儿属“贱业”,根本不像四大名捕里头写的这么拉风。朝廷律法严格规定他们的后代不能参加科举,以免有辱斯文。即便他们脱离捕快行业,其子孙三代也得跟着倒霉,三代之内不可入仕。真真是遗祸子孙的行当,一倒霉就是四代,没前途啊。

    捕快在老百姓的眼中也不是武侠中的正面形象。他们是没有工资的,每年的伙食补贴即“工食银”不过十两左右,养家糊口都艰难,于是敲诈勒索成风,巧立名目收取好处,与州县官吏同流合污,制造冤假错案,对老百姓横征暴敛,任意拘捕。可谓坏事干尽臭名昭著。

    杜甫在石壕吏中有叙:“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恶,妇啼一何苦”这个“捉人”的“吏”,指的就是唐仁之流。

    这可不,凌七一听说莫熙跟墨芙被传唤,立马让仆役去府衙打点,平日里杭州府衙她可没少孝敬,自然是小事一桩,只是人家说了,唐捕头那是从北京城到杭州城,出了名的油盐不进,凌七也没法子。这不受贿的捕头比那贪财的更招人恨。

    莫熙慢慢说了自己是凌七小姐请来的客人。因七小姐不便前来,便拜托自己陪八小姐来灵隐寺礼佛。昨晚去了如雾大师那里论禅,回来入睡后听到墨芙的惨叫,两人奔走呼救。只隐去了喝酒这一节,说得颠颠倒倒拉拉杂杂的,一副后怕的样子。她嘴上乖乖答一句,心里跟着骂一句鹰犬走狗什么的。

    唐仁温和一笑,露出一口白牙,道:“木姑娘当时难道不知道先将人解下来?说不定还有一口气在。”眼神却锐利地盯着她。莫熙看着唐仁,一身小麦色皮肤,笑起来健康阳光,绝对的优质帅哥一枚。这得多想不开才当的捕快啊。杀千刀的,竟然盘问起姑娘我来了,活该你们家三代跟着你倒霉。

    面上可怜兮兮地摇摇头:“当时八小姐脸都紫了,舌苔伸在外头,看着实在怕人,我都不敢再瞧第二眼,连屋子里也不敢再待。都这么着了,莫非还有救?当时也没想那么多,只想着叫人。可是因为这样才迟了?若如此,我可犯了大罪了。”说罢吓得哭了起来。

    唐仁一时手足无措,直觉想给她抹眼泪,又不敢轻举妄动,对着莫熙那手举起了又放下,直把她当成了个无从下手的刺猬。旁边的杭州捕头人称老六的心下好笑:你套人一小姑娘的话,也疑心太过了吧。还把人吓哭了,算什么英雄好汉。不收银子,敢情儿就你清廉,一个小捕快,以为自己是青天大老爷呢,日后娶不上媳妇儿,有你小子哭的时候。心里十分看不上他,也有站在一旁看好戏的意思,所以从头到尾不吭声儿,由着唐仁折腾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