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十公公生一娃-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柴氏兄弟的住所更是人来人往,川流不息,昼夜不分。
庄里热火朝天,庄外却平静如常,从外面一点也看不出痕迹。
柴丽蓉来找父亲和叔叔,走到门口听见两个站岗的在小声说话。她闪到一边听着。
门卫甲:“造反,造反,还要杀一个什么新科状元祭旗,先是刺杀皇上,现在要杀状元,看来是没有回头路可走了。”
门卫乙:“大哥说得是,我们怎么办?”
门卫甲:“见机行事吧,到时候脚踩西瓜皮,隐姓埋名,隐居在深山老林,或者是浪迹江湖,漂流四海。”
门卫乙:“我跟大哥走,总比在这里送死好。”
柴丽蓉咳嗽一声,一边走了出来一边说:“我什么也没有听见。”
两人吓了一跳,连忙归位站好。
柴丽蓉走进柴仿恩的书房,书房现在成了指挥部,有三十多人在开会。她旁若无人地走到柴仿恩面前质问说:
“爹爹怎么不讲信用?答应我过两天就放了刘哥哥,现在出尔反尔,更要拿刘哥哥祭什么旗?”
柴仿恩环视一周后从容地说:“这里在坐的都是你的叔叔伯伯和爷爷辈,你问问他们看。”
柴仿恩话音未落,喊杀声四面而起:
“杀了他!”“杀了他!”“不共戴天,杀他祭旗!”
整个会场没有给柴丽蓉一点余地。
“好!你们杀他祭旗,到时候连我也一起祭了!”一声娇叱,柴丽蓉冲了出去。
47 劫牢()
柴丽蓉一身劲装来到练功场。这里明显地加强了诫备,不仅各处要道有人把守,还有巡逻的士兵。
守着兵器房门的是个近七十岁的老者,姓杜,单名一个伟字,原是周世宗的殿前侍卫,身材高大,武功了得。
他见柴丽蓉如此装扮,先发话道:
“小姐此来莫非是要冲关劫牢呼?”
柴丽蓉从容答道:“正是此意。”
杜伟微微一笑说:“我劝小姐不必劳神费力,没有用的,回去算了。”
柴丽蓉坚持说:“我要是不呢?”
杜伟正色说:“老朽百招之内拿你不住,撒手就走,从此不谈武事。”
柴丽蓉笑着说:“这可是您老自己说的。”
杜伟大声说:“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那请您看好了!”
柴丽蓉言还未尽,一招白蛇吐信直指老者咽喉。
老者不僻不让,双手合什夹住来剑,使劲一搅,来剑或成麻花,或者折断,或者脱手,老人想一招制敌,叫她知难而退。
柴丽蓉这一剑本是虚招,用以试探老人功底,不想剑一出手就被夹住,只好随着老人的扭力腾空而起,跟着剑面旋转。
老人扭到尽头,柴丽蓉仍不撒手,老人只得用劲将剑送了出去。
柴丽蓉就势飘身,翻落两丈以外。
“果然好宝剑!果然好身法!”老人不得不夸奖。
一招之交,真的使柴丽蓉受到震慑,要是平日应敌或比武,她会知难而退。但今日不同,今日是为了救刘哥哥,今日不能退。
她横剑当胸,心气平和地说:“老前辈果然了得,晚辈不是对手,如果一百招,晚辈就此掷剑认输,但并不十分甘心。”
“依你之见呢?”杜伟问道。
“三十招!”柴丽蓉说
杜伟想了想说:“好,三十招就三十招。”
因为招数定得太少,杜伟不敢大意,嗖地一下拔出长剑。正在老人拔剑之际,柴丽蓉左手多了一把短剑。
丽蓉还是一招白蛇吐信起首,老人有剑在手,自然不能合掌夹剑,合掌夹剑必须先扔剑,剑脱手就是输了。
老人挑剑领开来剑,就手一点,剑尖直逼来剑剑手脉门。
丽蓉手腕一收躲开来剑,就势一抖剑花直捣对方神阙、阴交、关元三大要穴。
老人收胸缩腹提剑,此招看似纯属防守,没有进攻态势。可是当丽蓉招老回收之际,提剑变成绞剑,如影随行直绞对手剑腕。对方只有撒剑或受伤,受伤也会撒剑。
哪知丽蓉在收剑的同时,身体后飘,退出五尺有余,使来剑落空。
就这样战到二十五个回合,老者并未占到上峰。
此时的杜伟有些急了,再有四招不能得手就输了,而且从此不能用武。他卖个破绽,剑从右边攻击,左边门户大开。
丽蓉启是等闲之辈,故意钻入老人圈套,长剑直入,刺向老人极泉、侠白、曲泽。
老人以为丽蓉正中下怀,塌肩横剑,横锁丽蓉咽喉,丽蓉只能交剑认输。
哪知丽蓉左手有把短剑,往下尽力一剁,只听见哐啷一声,杜伟的长剑断成两截,手上几乎只剩下剑柄。
杜伟大惊呼道:“御用雌雄剑!”
只见他间呼未断,身子一扬,飞出三丈,一个纵步,已然不知去向。
丽蓉好不高兴,提着剑径直向兵器房走去。
哪知柴仿思横剑而立,挡在门口说:“还有一关”。
丽蓉软下来说:“叔叔,师父,你们为什么不放他一条生路?”
柴仿思无动于衷,也不答话。,表明了毫无商量的余地。
丽蓉自知不是敌手,气得坐在地上大哭起来。
48 祭旗()
乙丑年立冬日。柴家庄旌旗林立,号角连天,三大块二十支队伍,五六万人,一字长蛇阵从谷尾往谷头排开。
演兵场由练武坪扩充筑成,坐北朝南,按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插满四象旗,一面硕大的《柴》字帅旗立在点将台前,帅旗下设大日昝,台上坐首脑人物,两边分立各路统领。
辰时正,雄浑的战鼓擂开盛大的誓师大会,主帅柴仿恩领着副帅柴仿思等各就各位。
司仪宣告大会程序:
主帅就位;发布讨宋檄文;主帅点将;颁布法纪;歃血为盟;斩敌祭旗。
司仪:一主帅就位!
柴仿恩站起来,一个四方拱手表示就位。
司仪:二朗读讨宋檄文!
逆贼匡胤,篡我皇权。暴虐无道,苍生水深火热…奉旨讨贼,还我周天。
司仪:三主帅点将!
柴仿恩:“军师杨怀庭!”
“杨怀庭领命。”
柴仿恩:“副帅韩诚;副帅柴仿思。”
“韩诚领命。”“柴仿思领命。”
柴仿恩:“中军先锋李从发。”
“李从发领命。”
柴仿恩:“左军先锋柴慕南。”
“柴慕南领命。”
柴仿恩:“右军先锋柴思成。”
“柴思成领命。”
柴仿恩:“军需统管柴维年。”
司仪:四颁布军法!
军师杨怀庭公布军法约度、连络信号、行文和传令程序。
司仪:五歃血为盟!
战鼓三通,长号一鸣,上酒杀鸡,歃血为盟。
司仪:六斩敌祭旗!
押上敌囚,单等时辰,开刀祭旗。
刘秉晟被带了上来,玄色长袍,冲天发髻,眉目清朗,步履从容。见到这种视死如归,镇定潇洒的气派,旁观者无不暗自钦佩。
柴仿恩:“刘大人,今日之事,势所必然,问题不在于你的官位品级,而在于你不适当的使命。我们曾有君子协定在先:刘大人不跑、不斗,我们对大人不绑、不跪,任你选择面朝方向,是吗?”
刘秉晟:“是的。但是,下官仍念阁下兄弟有君子之风,最后劝汝兄弟,放弃不切实际的想见,弃甲投降,谋取汝等及汝等身边各位以及大家的后人舒适安定。”
柴仿恩并不答话。
刘秉晟说完来到日昝前面,面向东北开封方向站定,等着时辰。
西风习习,袍带飘飘,俨然一座雕像。
“午时到——”值辰报过时辰。
主帅柴仿恩从案台取下一枝令箭往空中一抛。
蓦地间北边一股强劲的旋风,把令箭兜了起来放回案上。
劈啪一声巨响,帅旗拦腰折断,上面旗杆掉头落下,旗茅入地数尺,笔笔直直插在主帅案前。
众人不由得打了个冷颤。
主帅柴仿恩不顾一切,拿起令箭,又往案外一抛。
“刀下留人!”三声齐至。
正西方向飞来一线白影,正北方向飞来一红一黑两团身影。
白影荡开刽子手,飘上主帅案台,寒芒锁住主帅柴仿恩咽喉。
白衣、白裤、白裙、白披风,头戴白菊花,连剑穗也是白的,来人正是他的二女儿柴丽蓉。
红影是穿着黄色僧袍的开福大和尚,披着一领红色袈裟。
黑影是丐帮帮主门会丰,黑色劲装,凌空接过令箭,威风懔懔。
大和尚和门帮主一前一后,护住刘秉晟。
49 烟消云散()
“此地无银三百两,夏作冬发违天时,授人以柄厄运到,偃旗息鼓祸怏消。”大和尚口占一偈,语音低沉,传遍了每个角落。
“妹子,休得无理!还不赶快下来。”门帮主一把将姨妹子拉下主帅案台。
柴丽蓉就势一跃,背贴刘秉晟,横剑以待,大有以死相拼的架势。
主帅被制,祭品被别人保护,但没有引起不安和骚动,因为来人均是友而非敌。
柴丽蓉是人人都认识的,是被制主帅的亲生女儿。
在场的头面人物,大部份认识开福大和尚和丐帮帮主门会丰,知道他们不是敌人。
在场的头面人物大部份是不想造反的。
解除制约的主帅,为了挽回自己的面子,起立,抱拳,高声说道:
“大和尚闯阵,是欺我柴氏无人焉?”
“非也,非也,阿弥陀佛,祸兮福所依,当年陈桥之变,何尝不是一件好事,今日演武场上,柴家不是人才济济?施主何必耿耿于怀,驱闲适以赴绝地。”大和尚笑嘻嘻地说。
“大和尚差矣,吾等所为,实为回取。今已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大和尚欲力挽狂澜于既倒呼?”柴仿恩以进为退。
“非也,非也,老纳,螳臂也,施主,亦螳臂也,此阵仗,亦亦螳臂也,阿弥陀佛。”
大和尚一个满场稽首,处处一遍寒意。
“大和尚意欲何为?”柴仿恩适可而止。
“岂不闻“退一步海阔天空”,从长计议,从长计议。”大和尚还是笑嘻嘻地说。
柴仿恩示意军师宣布收场。
军师走下案台,站在断旗杆前宣布:
“今日兆头不好,情势有变,誓师不利。各部暂且先回营歇息,等待命令。”
各部撤离。
一场危机,化解于一番对白。二小姐收剑,与刘哥哥并肩而立。
柴家庄议事厅由柴仿恩书房改成。十几个人在里面议事,他们是:开福大和尚,柴仿恩、柴仿思兄弟,门帮主,刘秉晟,杨怀庭军师—昔日周朝的顾命大臣,韩诚—昔周朝天平节度使韩遂之子,李从发—昔周朝淮南节度使李重进之子,柴慕南、柴慕北兄弟,柴思成、柴思业兄弟等。
周朝气数已尽,大宋蒸蒸日上,造反只是以卵击石,这是共识。在坐的人,绝大部分是不想造反的人。柴仿思的行动也只是报仇雪恨,并没有什么宏大的目标。但兹事之大,却等同造反,历来都是灭九族的大罪。议事的中心集中在如何善后,没有一个人提出要不要造反和如何造反的问题。柴家庄几个月的谋事一下子化为乌有。
柴思成、柴思业兄弟:“我们主张听之任之,不了了之,前题是刘大人承诺不去告发。”
柴慕南、柴慕北兄弟:“这么大的事情不了了之是很难做到的。我们主张仿思兄自首,了结此事。牺牲一人,保全大家。”
韩诚、李从发:“我们主张柴仿思兄出家或流亡,了无对证,拖成永久的悬案。久而久之,不了了之。”
杨怀庭:“仿思君若自杀明志,老臣愿意追随其后,共见先皇。
刘秉晟和门会丰只是静听发言,暂时不好发表意见。
议论纷纷,莫衷一是,大家的眼光集中到了开福大和尚身上。
“子曰,三思而行,再,斯可也。凡事不能议得太多,多则心烦,心烦则神乱,神乱必错矣。老纳喜静,现已心烦意乱,思而不得,尚须静心定神。老纳暂且告退,阿弥陀佛。”
老和尚抽身而去,傍若无人。
门帮主会意,在柴仿恩兄弟耳边说了几句,柴仿恩站起来说:
“大家辛苦很长时间了,今日又变化突然,没有时间仔细思索。大事不能急于一时,请大家先休息,静下心来斟酌一下。”
两三天后,柴家庄外来的人大部撤走,除了七零八落的场地,柴家庄表面上又回到了往日的闲静。
50 二小姐()
柴二小姐一阵风似的飞来,与正好出门的大和尚撞了个满怀,二小姐被弹了出去,要不是大和尚手快,一把拉住她的手,二小姐准是个四脚朝天。
大和尚明知故问:“二小姐有什么事要这么急?”
二小姐有些腼腆地小声说:“我要找刘哥哥。”
大和尚故作惊讶地问道:“找刘哥哥有急事吗?”
二小姐想了一下小声说:“没有。”
大和尚笑嘻嘻地说:“没有急事就不要急嘛,刚才差点把老僧撞了个四脚朝天。谢谢你拉住了我,要不然中了风可怎么办?”
二小姐急着说:“不是,是您拉住了我,应该我谢谢您。”
大和尚还是笑嘻嘻地说:“既然是我们互相拉住了,你又谢谢我,那老和尚就有谢谢的要求或条件了。”
二小姐认真地说:“您是长辈,什么要求和条件我都答应您。”
大和尚装着不信地问道:“二姑娘这话可是当真?”
二小姐立即接口说:“一言为定!”
大和尚笑着向着屋里的人大声说:“你们都听见了,二小姐可是说一不二的。”
二小姐补充说:“您说吧,是说一不二。”
大和尚慢吞吞地说:“那我可说了,你不可反悔。”
二小姐倒有些急了,催促说:“您说吧,不反悔。”
大和尚板着脸伸出三个指头说:“三天之内不能找刘哥哥!”
二小姐气得嘴巴噘起老高,但嘴又被自己封住,为了不使别人看着她就要哭出来,扭头就往远处跑。
二小姐低着头只管跑,刚一转弯又撞到一个人怀里。
那个人一把抓住她的两只胳膊,笑嘻嘻地说:
“还是这么性急?”
二小姐抬头一看,抓住她的人又是大和尚。
哭也不行,闹也不行,跑又跑不掉,二小姐满脸满身的尴尬。
老和尚笑嘻嘻地说:“我们的二小姐,你先别急,老和尚问你,是大家的事重要还是你和刘哥哥的事重要?”
二小姐不假思索回答说:“当然是大家的事重要。”
老和尚还是笑嘻嘻地说:“既然是这样,那你等这里的事情理出了个眉目,老纳自然会要你刘哥哥找你的,可能还要不了三天。”
二小姐明白,大和尚这话的意思是说她能很快见到刘哥哥,心里服了,口里还是说:
“我的事也重要嘛。”
大和尚附和着说“是的,是的,两件事都重要,只不过有个先来后到,你排队排在了后面,是不是?”
二小姐一下扑到老和尚怀里,高兴得又哭又笑。
老和尚、刘秉晟和门会丰看着最后一驳人马撤离柴家庄,从心里发出会心地微笑。
这场危机总算化解了,但善后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柴氏兄弟送别这些人后,走到他们身边。大和尚知道他们的意思,不紧不慢地说:
“往后的事情,只能局限于当事人,这样的事,怎么能在应势的议论中公诸于大庭广众呢?”
“这事弟子已经想明白了,请大师放心。”柴氏兄弟同时说。
柴家庄安静下来了,如何善后的讨论在柴仿恩的书房里进行,参加的只有柴仿恩兄弟、大和尚、门帮主和刘秉晟五人。门是关着的,警戒站在离大门口二丈以外,任何人不得越戒。
屋子里鸦雀无声,大家都静静地等着大和尚开口。
51 走人僻祸()
大和尚环视众人一眼并特别盯了秉晟一下。秉晟知道这是要他注意。大和尚说:
“老纳的方案很简单:走人僻祸,散财消灾。”
大和尚稍停一下又说接着说:
“柴家庄的财产一分为二,朝庭所赐地产、金银珠宝、文物古董由刘秉晟查封请旨,这叫脱财消灾;你们兄弟必须远走异域,其它柴姓之人最好同时远徙国外,柴家庄化整为零。这叫走人僻祸。其余二十几年积累的财产变成银票随身携带,柴氏后人自饱有余。带不走的,可以送人的送人,该丢掉的丢掉。所需时日由刘大人设法拖延。”
众人议论了一阵子后柴仿恩说:
“二十多年心血一下化为乌有,在下是一百个不愿意离开柴家庄。但也没有办法,谁叫我们是亲兄弟呢,不走,是谁也脱不了干系的。”
柴仿思歉疚地说:“都是愚弟心地狭窄,连累兄长,事到如今,悔之晚也。”
柴仿恩望了一下弟弟,把话接了过来说:
“时也,运也,命也。兄弟之心,为兄也能理解,为兄并不是责怪于你,但感伤却也难免。”
听了兄弟二人的对话,大家都有些感伤,但也不好如何安慰他们。门帮主突然说:
“柴岳丈兄弟是不是可以隐匿于丐帮?丐帮人众地广,易于隐藏。”
柴仿思摇摇头说:“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何况丐帮人多嘴杂,更易暴露,我已连累兄长,若再要牵连丐帮,又会酿成大乱。”
柴仿思接口说:“是这样的,这里的乱子还没有清,别搞得更大的乱子又来了。”
还没有说话的刘秉晟站了起来,胸有成竹地说:
“学生以为,大和尚提出的“走人僻祸,散财消灾”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也是根本办法。朝庭所赐地产、金银珠宝、文物古董请柴庄主清点造册,留书回献皇上,代弟赎罪,并向皇上表明兄弟二人永不回中原。把谢罪的时间稍微撂前一点,学生再拖延一下。皇上收到银子时,该走的人已经早就走了,给皇上一个顺水推舟的时间和机会。”
大和尚笑着说:“好!这个改进很好,确实青出于蓝。由查办变成谢罪,被动变为主动,既尊重了皇上的尊严,也算保住了柴氏的颜面,更要紧的是柴氏后人不会背个带罪之身。”
柴仿恩站起来拱手为礼说:“谢谢刘大人关照。”
柴仿思跟着站起来拱手为礼说:“谢谢刘大人周全。”
善后的办法终于想了出来,这个办法人人满意,切实可行。下面要确定的是人走到什么地方去?
大和尚说:“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现在谋划留爷之处。”
柴仿恩望着大家感伤地说:“起事之前我们曾考虑过中土复地,指望有能原较大的回旋余地,现要流亡,到哪里都是路途遥远。天不假人,时也,命也。”
门帮主说:“土番最容易进去,但太寒冷荒凉。”
柴仿思说:“我们也曾想过退往西南大理,现在看来那个瘴疠之地可怕一时之间也难于适应。”
柴仿恩说:“去大辽!听说大辽正在崛起,年轻的太后贤明纳众,大度容人。”
刘秉晟连忙站起来说:“切为不可。大辽,宋之夙敌,不管庄主有心无心,都必招到猜忌。学生以为选择西夏兴庆府比较好,兴庆府地处河套平原,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有小江南之称,会有较大发展余地。西夏贫穷,赠送一些财物给西夏王室,必能得到立足之地。”
“青山留得在,世事省磋跎,老纳在方外,犹可共黄河。”大和尚一偈,算是给整个事情作了个总结。
52 上山()
对于秉晟和柴二小姐,大和尚和门帮主考虑到世事难料,前途未卜,何况还会有运距离长时间的隔离,觉得还是不能让他们有过分的长时间的亲密接触,免得两个年轻人地陷了进去。
大和尚假朋友之名,讲了一个自己年轻时的故事:
那还是周世宗只是晋王的时候,那朋友与晋王柴荣是好朋友,与李进也是好朋友,并且深深地爱着李进的妹妹李芸。后来李进的父亲犯了大罪,要满门抄斩。柴荣好不容易从天牢里救出李芸与那朋友相会,并要他们远走高飞。那朋友不知李芸早已下了追随父母于九泉的决心,相会之时便没有急于逃走。为了报答那朋友的爱情,李芸有意以身相许。两情相悦,**,年轻力壮的那朋友哪里还管得住自己!就在事后不久,已经喝过死药的李芸微笑着死在那朋友怀里。
李芸死了,那朋友立志不娶,并遁迹无踪,他要让柴荣以为他们已经远走高飞。
不久,柴荣继位为世宗,那朋友匿名上书,为他制定了“十年平天下,十年养生息,十年致太平”的决策。
不久,哪知天妒英才,周世宗壮志未酬身先死。
又不久,更哪知周朝开国的故事又重演成为宋朝。真是“屋檐水点点滴在现窝里”,那朋友出家为僧不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