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八十公公生一娃-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秋枫走后,吕海踱着步子,摸着脑袋,怎么也想不通吕不从为什么会去干盗墓那种勾当。

    吕海出身世家,不仅富有,更是书香门第,他们兄弟受过交好教育,待人处世颇有修养,他离家隐居财产全留给了兄长。兄长虽然偏爱文物古董,但没有其他不良嗜好。以他的财力,不论什么他喜欢什么东西都可以用钱去买。他怎么会去干这人所不齿的勾当?说是家道败落,自己怎么会会不知一点消息,看不出丝毫蛛丝马迹?何况他每几年还会来看望自己一次。以他的名望和武功,受人胁迫或要挟也是不可能的,且不说没有几个人或帮派可以胁迫或要挟到他,以他的秉性,即使是拼个你死我活家破人亡他也不会屈从的。吕海真是思前想后百问不解。

    夫人见他暝思苦想神情严重,这是很少很少有过的情况。问儿子,推说不知。便直接问他:

    “发生了什么事让你劳神到这个样子?”

    面对相濡以沐患难与共的妻子,吕海只好把秋枫见到吕不从的情况实言相告,并且说出了自己的种种想不通。

    夫人想了一阵说:“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交友不慎。”

     

96 祭天地() 
转眼已是一年,崖壁挖进三丈有余,离洞口已只有几尺,裂隙宽窄依旧,但已经隐约可见蒙蒙的青灰色洞底,用长篙通通,弹力绵绵,众人抬来一根硕大树干插了下去,树干沉下,差一点点就要掉进洞里。

    秦师爷对什长说:“你去向知州禀报:后日一炮就可把洞口炸开,请知州亲临主持。”

    是日寅时,刘知州沐浴熏香毕,在府衙前设置香案祭告天地。祷曰:

    长沙知州刘秉晟,沐浴熏香,虔诚禀告天地神灵暨过往巡仙:特以牛首、猪头、雄鸡、肥鲤,并以同品素食,配齐时令果蔬,焚长香、秉大蜡,告祭于天地:

    今日午时阳气最盛之际,下官将率同属下及当地士绅,会同通判、提督、士卒等军政要员,炸开长沙郡长沙县所属丁字湾乡寨子岭村郊麻石壁阴之洞,后果不得而知。倘若放出妖魔异类、成器精灵,恳请各方神佛将其解押出境,不得危害中华。不果,下官将游魂天地之间,上告天庭,下告地府,痛陈诸君失职之责,贻害之罪,讨加天谴,使汝等不得自在。

    在此,本知州也郑重告诫可能浑将面世的异类精灵:本官蒙天子恩宠,派驻本州岛,保一方父母水土平安。查清山川地势、昼夜阴阳,理顺天地人和,乃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今日此举,势在必行。或扰汝清修,或助汝脱困,都望汝自爱,思自己炼狱之苦、正果难求,念地方蓄息之德、养育之恩。或远走苍穹,或异域深造,皆不得涂炭生灵、滋生罪孽。倘若不然,只要本地百姓有毫发之损,本知州将举州军民与汝血战到底,灭汝驱体、散汝灵魂,千年功果,毁于一旦,万年浩劫,永不超生。

    本知州虽然诚惶诚恳,但浩然正气,懔懔胸怀,言必行,行必果。

    长沙知州刘秉晟己巳年十月十八日

    己巳年五月十八日午时初,刘知州率领众人,在长沙所属丁字湾乡寨子岭村郊麻石壁阴之洞口,举行了同样的祭祀。

    祭毕,众人纷纷撤离,只留下炮手等待午时正放炮。

    午时正,轰隆一声响炮,碎石尘土飞扬之中,有一条似龙非龙、似蛇非蛇的庞然大物,破空而起,夹着**雷电向南飞去,瞬时不见踪影。

    半个时辰以后,尘埃落定,万籁俱寂,知州等人众才深深地嘘了口气。

    被炸开的洞口有三尺多宽,六尺多高,像个不规则的大门,里面昏昏暗暗的。两个衙役打着火把,领着知州小心翼翼地走了进去。

    这是一个沿着山脉走向的大洞,高宽都有两丈多,两头漆黑不见首尾,火把能照亮的地方不过三五丈远。对面的洞壁有一条灰白色的帘子似的东西,也是两头不见首尾,原先插进去的大树干已被炸断,剩下的那截还斜躺在洞里。

    三人谨慎地一步一步,挪到对面帘布物前,用火把一照,那物浑浊,有蜡样的光泽,似透非透,有菜碗口大小的网纹,三人左右望了几遍,又嘀咕了一阵,谁也不敢往两头试试。

     

97 蟒脱() 
知州出来以后,叫什长带几个士兵并十多个苦役犯进去,要他们把那件不知是甚么东西的东西拽出来。

    东西拽出来了,大家面面相觑,皆不知是何物。那物有一丈七八宽,分两层,折迭着被拖了出来,还有十多丈长,白瓦灰色,有透光感和菜碗大鳞状花纹,手撕不裂,刀切不进,用长篙撑开来时圆径几近两丈。

    “此是何物?”知州面对所有的人问道。

    众人面面相觑,无人应声。

    良久以后,知州高声问道:

    “此为何物?有谁人识得!”

    “启禀知州,此乃数千年以上巨蟒所脱之皮蜕。”话声低沉,雄浑有力。知州应声望去,说话的乃是吕不从。

    知州顿了一下,轻声说道:

    “愿闻其祥。”

    吕不从说:“此蟒应在五千岁之寿,三百年长粗一寸,长粗一寸时蜕下一层老皮,此物就是所蜕老皮的一段。此皮有弹性,耐水火,刀斧不进。”

    “何以肢解?”知州问。

    “龙鳞割,龙骨针缝,巨鲤筋作线可缝。”吕不从回答远超所问。

    “何以知之?”知州问。

    “典籍记载。”吕不从答。

    典籍记载?知州心里格咚一下,想刘某从小苦读,自认博览群书,知识渊博,不敢夸口读遍中华典籍,少说也应该有七八成,怎么自己竟然闻所未闻!于是,走近吕不从谦恭地说:

    “学生想请教老人家,此典出自何处,若有收藏,可否借晚辈学习一日?”

    老人并不卖账,稍作还礼说:

    “大人不必客气,鄙人身陷囹圄,怎可能将典籍带在身边?即使带在身边,大人也未必能读!”

    “敬请老人家赐教。”大守躬身一礼。

    知州如此恭敬多礼倒把吕不从吓出一身冷汗,他急忙还礼几乎跪下说:

    “大人折煞老朽。其实也不是什么典籍,只是几张祖辈相传的羊皮,上面全是些象形文字或蝌蚪文字,老朽读它要连蒙带猜,老朽的子孙早把它供起来,从来就不读的。”

    凉了半截的知州长长地哦了一声,仍然礼貌地说:

    “谢谢老人家赐教。”

    刘知州回过身与通判商议了一会,转身对师爷说了些什么,师爷向大家宣布:

    “蟒皮今日暂置村库,派人严加看守。大家辛苦了半年,今日暂时告一段落,从明日起休假三天。”

    众人欢呼皆大欢喜。

    众人休假,知州大人可没有假休。因为休假,知州衙门也显得清闲许多。刘知州和秦师爷都躺在摇椅上谈话。

    刘知州说:“秦先生,你辛苦了半年,他们休息了,你不能休息,真是有些过意不去。”

    秦师爷说:“大人不是也没有休息,卑职那有大人辛苦,这点事算不了什么的。”

    刘知州说:“那巨蟒三百年长一寸,丁字湾的麻石也三百年长一寸,难不成麻石生长竟是那畜孽挤涨的结果?想来想去总觉得不可思议。”

    秦师爷说:“卑职也觉得不可思议。

    刘知州问道:“那吕不从说的话当得真么?”

    秦师爷说:“吕不从说的话当不当得真,卑职不敢说,但这个人却确实有些稀奇。” 

98 希奇() 
谈起吕不从刘知州来了兴趣,他问道:

    “此人怎么个希奇法?”

    秦师爷说:“此人是西安巨富,饱读诗书,武艺高强,却干着盗墓的勾当,您说希奇不希奇?”

    刘知州说:“希奇倒确实有些稀奇,不过,他总有他的原因,他的案卷有这方面的记录吗?”

    秦师爷说:“没有,一点也没有。案卷只有审讯记录和案情记录。”

    刘知州说:“那要搞清他的希奇,要知道这大虫的情况,还得问他。我们对他客气一点,让他说出实情。”

    秦师爷佩服说:“大人说得极是。”

    于是刘知州向外面喊道:“来人!”

    一个差役跑进来应声道“小的在,请大人吩咐。”

    刘知州说:“把苦役犯吕不从带上来!”

    “回来!”差役刚转身又被叫了转来,刘知州重新吩咐道:

    “把吕不从老先生请来。”

    两人摇着椅子休息。

    一会儿,差役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

    “出事了!大人,吕不从逃跑了!”

    “有这等事?”刘知州一惊,跳了起来。

    “小人叫了狱卒去提人,到了他的牢房,只有一副脚镣在那里。”下人急急地说。

    “去看看!”刘知州跃身就走,下人紧紧跟着。

    刘知州来到监狱,把门的人也没有,便径直来到关押吕不从的牢房,那里早已聚集了狱吏、捕快、狱卒。

    “怎么回事?”知州人未到问话先至。

    “回禀大人,吕不从跑了,没有一点响动。”狱吏一边把知州扶进去,一边禀告说。

    刘知州从捕快手中接过脚镣查看,镣套是硬生生掰断的。

    “此人有这等力气?”刘知州像是问众人,又像是自言自语。

    “启禀大人,整个监狱都仔细检查过了,门没动、窗没破、墙壁和栅栏也无破损痕迹,问遍所有犯人,都说没有听到动静。”狱吏低声地说。

    “这就怪了,难道他还会土遁?”刘知州像是对众人说,又像是在自言自语。

    “仔细检查牢房地板!”知州命令道。

    狱卒搂开墙角木板上的稻草,掀开床板,底下还有稻草,拿开稻草,露出个一尺见方的洞穴,点燃稻草,火苗直往洞里蹿,说明这个洞穴与外面是相通的。

    秦师爷:“那么个大汉能从这小洞里钻出去?”

    “事实是明摆着的,吕不从只能从这里逃出去。此人果然了得,本府到任以来真的是小看他了。”知州走了,丢下这么一句话。

    众人惊愕得面面相觑。

    知州回到衙堂,突然想起一事,对秦师爷说:

    “秦先生,请马上和王捕头一起,多带些人手,速速把巨蟒皮运回府库,沿途要格外小心从事。”

    秦师爷:“卑职明白。”

    说完带着一斑人离去。

    刘知州:“传账房、库吏。”

    一会儿,两人到:“卑职见过大人。”

    刘知州:“你们在库房找一个独立蔽僻的地方,加牢加固,派得力的人手专门负责看管即将运回的巨蟒脱甲。”

    两人领命而去。

    刘知州:“传曾狱吏。”

    一会儿,曾狱吏到:“小的见过大人。”

    刘知州:“你把牢房仔细检查一遍,查勘一下那个洞穴是怎么挖的?通向何处?挖出来的泥土等物到那里去了?”

    曾狱吏领命而去。 

99 不翼而飞() 
秦师爷、王捕头一行在大西门长沙官码头下船,顺风、顺水而下,经新码头、捞刀河、霞凝,中午时分便赶到了寨子岭码头。

    早有丁字湾镇长、寨子岭保长和地方士绅在岸边迎接。

    他们谢绝了接风、洗尘、叙旧。就在码头将交接文书交予丁字湾镇长,吩咐寨子岭保长找几个脚夫到库房抬取巨蟒脱甲。

    镇长不敢怠慢,立即领着师爷一行及来取蟒皮。

    套开大锁,拉开大门,不大的村库房里,除了二十来麻袋粮食外,空空如也。

    镇长吓得屎尿失禁,昏死过去。

    师爷一行立即明白过来,也吓得目瞪口呆,一身冷汗。

    倒是下人脚夫们相安无事,还在那里嘻闹。

    僵持一阵后,众人才回过神来。门窗、屋顶完好,门扣锁具无缺,东西却不翼而飞。

    一丈七八宽、三十来丈长的一段蟒蜕,卷起来好大一团,少说也有千来斤重,就这样神不知鬼不觉地没有了。

    见所未见、闻所未闻,水火不侵、刀斧不入的奇宝就此了无痕迹地没有了。

    沉重的压力,罩得全场天昏地暗,死气沉沉。

    饶是秦师爷有成府,把缓过来的镇长拉到一边。

    经过密商以后,上至师爷镇长,下至衙役脚夫,一行二十多人全部自缚,舍舟揖、裹草鞋,连夜步行向长沙请罪。

    二十多人也可以说是支队伍了,可是这支队伍的每个人脚上都像绑了铅,只有沉重的脚步声,没有任何话语,离离拉拉,毫无生气。不到三十里路程竞走了大半个白天和一个通晚。

    拂晓,知州衙门前,疲惫不堪的人跪了一大遍。

    衙门开处,知州衙门文书出来,站在台阶上宣布:

    “知州有话,着你们各自散去!”

    众人一愣,没有一人敢动。

    文书再宣布:

    “知州有话,着你们各自散去!”

    师爷低着头暗自一笑,如释重负,顷刻板起一幅哭丧脸站了起来:

    “都起来,散了吧。”

    把门衙役也走下台阶,替众人解了绳搏,并催促他们快快离开。

    原来刘知州早已得到飞报,也找不到明显失职之处。联系起深不可测的吕不从,只好暂不追究。

    春节来临。这两年风调雨顺,政事平和,长沙百姓欢庆太平年景,到处张灯结彩,燃放鞭炮烟花,相互祝贺新年。相比之下,州衙却显得冷清,每年三十晚与民同庆的节目也在不声不响中取消。沉浸在在节日愉快中的市民,说也没有察觉这明显的变化,照样载歌载舞,奔走拜年。

    正月初八,平江县城告示栏前挤满各形各色的人,争相观看一张无头告示:

    为庆贺元宵佳节,自正月十三至十五,每日戌时至丑时,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受蜀汉皇帝刘备之托,将在长沙大西门架设天桥,引领刘氏子孙赴西天瑶池之宴,三日后返回,不愿返回的可以长住久安,享受极乐。其它姓氏,只要与刘氏有姻亲连理关系,或相交莫逆的,亦可连袂而往,一任欢迎。

    庚午年正月初八 

100 无头告示() 
告示蹊跷而贴在官榜之地,内容离奇却是许多人所想,时间恰在无所是事串亲访友之期,难怪会有那么多人街谈巷议。

    百姓甲:“哪有这等之事?定是有人吃饱了没有事做,才搞出这个恶作剧。”

    百姓乙:“那不见得,吕洞宾可真有其人,花鼓戏里还说他在长沙度了开药铺的白牡丹姑娘。”

    百姓甲:“那哪里是度,分明是吃她的豆腐,戏里的事情也算得了数?你真是——”

    百姓丙:“你不信我信,难得如今的好年景,先帝邀请他的子孙上天同乐,并不是什么说不过去的事情。”

    百姓丁:“不管是不是真的,反正是一场热闹,说不定还是官方搞的什么娱幸抽奖节目,我是一定要去的。

    火宫殿是长沙小市民汇集的地方,每天从早到晚,来往的人都是摩肩接踵,络绎不绝。

    火宫殿说唱评弹的冯瞎子,特别中断了正在演绎的《封神演义》,说起了《吕洞宾度韩湘子》。花鼓戏和影子戏唱起了《白牡丹斗药》。

    观众甲:“这吕洞宾斗药斗不过白牡丹都下流起来了,还当什么神仙罗?”

    观众乙:“吕洞宾是八仙中最风流的,连观士音都敢调戏,何况一个民间女子。我看就是那么回事。”

    观众丙:“那你说吕洞宾这回度众生是真的还是假的?”

    观众乙:“当然是真的罗,这不正唱着度白牡丹小姐吗?你看罗,牡丹小姐马上就要上天了。”

    观众丙:“神仙度人只能一个一个地度,还得有缘分,哪能像走大路一样一群群地去?”

    观众乙:“有刘皇叔在,不就有了缘分了吗?”

    观众丙:“缘分要修,一百年还只能修得“同船渡”,就凭一个姓刘就都有缘分了,我不信。”

    观众乙:“你还在说古啊!今天不同了,谁知道长沙前几年还那么糟,这几年就这么好了。吕洞宾是冲着我们知州大人的面子来的,我们知州不是姓刘吗?他不正是刘皇叔的后人吗?”

    观众丙被观众乙讲得无言以对,自甘惭愧。

    大西门是长沙商贸集中地,各种生意云集,从早到晚车水马龙。

    一个叫化子唱着《莲花落》:

    说蹊跷,道蹊跷,大西门上架天桥,邀你西天走一遭,会王母,吃蟠桃,叫你快活又逍遥。讨来食,吃安然,嗟来食,小心好。各位都上西天去,散碎银子赏我了,各位都做神仙去,散碎银子赏我了。

    顾客甲:“老兄,这天桥怕是去不得,人们常说的“送你上西天”,就是要你的命。你看,连叫化子也不去。”

    顾客乙:“他不去是知道自己没有那么好的命,他不也说“会王母,吃蟠桃,叫你快活又逍遥。”吗?”

    顾客甲:“那是反意词,是叫你不要想着逍遥快活,反而丢了性命。”

    顾客乙:“叫化子讨钱要饭从来都是直来直去,哪里懂得什么顺意反意。”

    顾客甲:“老兄,我不去了,你要去你去。”

    顾客乙:“去不去随你,反正我要去走一遭,人说“乐在花下死,做鬼也风流。”,我说“乐在西天死,一天也知足””

    两人意见不合,分道而行。

     

101 大西门() 
浏城桥《四海春》茶楼。一楼的过往客商在谈论大西门天桥的事,二楼的几桌茶客更是争论得面红耳赤,各不相让。

    茶客甲:“你说是假的,那怎么会贴告示?”

    茶客乙:“是谁贴的告示?有县衙的大印吗?”

    茶客甲:“我又没有看见,我怎么知道?你问我,我问谁?”

    茶客乙:“什么也不知道就不要瞎嚷嚷!”

    茶客甲:“什么!你说我们瞎嚷嚷?就你能?我看你是欠揍!”

    说着就揪着乙要打,乙也毫不含糊地揪着甲,众人好不容易才把他们拆开。

    这一桌未平,另一桌又起。

    茶客丙:“你不信!敢不敢打赌?”

    茶客丁:“有什么不敢的?你说赌什么就赌什么!”

    茶客丙:“一,如果有这事你不准去!二,请在坐的人一桌酒席;如果没有这事,我请大家一桌酒席。”

    众茶客一阵吆喝激他们赌。

    茶客丁见赌注之一是他不能去,就有些犹豫了。便说:

    “第一条不行,不能好事全由你们占着。”

    众茶客又是一阵吆喝:“怎么!怯火啦?”

    茶客丁:“我怯什么火?我只说第一条不行,没有说不赌。”

    茶客丙:“那你说赌什么?”

    茶客丁:“我出两桌酒席,外加给你做一件新衣。”

    茶客丙:“谁稀罕你的新衣?几钱银子!外加十两银子!”

    茶客丁又犹豫了一阵子,最后说:“好!十两就十两!”

    茶客丙:“小二!请借过纸笔。”

    茶客丁:“要写什么字罗,君子一言,快马一鞭。”

    茶客丙:“不写就不写,大家做个见证,反正大家要来吃酒席。”

    茶客戊:“到时候人都上天去了,还有谁来吃酒席?”

    一阵哄堂大笑。

    正月十三晚,皎月当空,偶有几朵白云飘过。长沙大西门到处张灯结彩,喜气扬扬。与往年不同的是,少有鞭炮声和宣嚣声,拥挤的人群中只有小声地交谈和议论,连争论的声音都压得低低的。人们四处张望、猜测天桥会在什么地方出现。

    百姓甲:“你们说这天桥会搭在什么地方?”

    百姓乙:“酉时都快完了,一点动静也没有,这个玩笑开得也太大了些。”

    百姓丙:“耐心点,这么多天都过去了,还在乎这个把两个时辰?”

    百姓乙:“问题是官家没有一点动静,看不见一点迹象。”

    百姓丁:“官家怎么没有动静?官家发了告示,说没有这回事,要大家不要受谝上当。”

    百姓乙:“那我们还是要相信官家,刘大人可从来没说过假话。”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