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混在人间的修士-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又想起之前杨文干的事情,杨文干到底如何,他很清楚,他也明白是秦王故意陷害称太子谋反。
(一更完,这二天我有事情提前凌晨把二章发了。)
第411章玄武门事变前夕(上)()
陷入两难的李渊回到太极殿,召裴寂等宰相问计。
等李渊把发生的事情和他自己的分析讲完,下边的几个丞相便纷纷指责李二。
“太子不可能那样做,东宫宴会毒杀秦王,这是同归于尽的作法。”李建成的支持者封德彝,更是直接称这是秦王的栽脏。
“陛下,你可以试想一下,如果太子因此事获罪,那便极可能被废去太子之位,那么,谁最可能继立太子?谁才是这次事件中,最大的赢家?谁得利最大,谁就最有嫌疑。这件事情秦王和齐王都可以事后得利,唯太子却不可能得利,因此太子根本不可能毒害秦王。谁得利最大,谁嫌疑最大,臣认为,此事是秦王一手操纵,是栽脏陷害!”封德彝说完,跪下道。
李渊听了封德彝的话面沉如水!
他的老朋友裴寂赞成地点点头后,慢悠悠道:“太子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做,他现在的权利除了陛下你,谁还有他的权利大,他何必冒着杀弟的名声去做对他以后不利的事情?”
李渊听了老朋友裴寂的话,彻底陷入到了两难的境地,不知道如何处置了。
接下来几天,李渊似乎忘记了这个事情,打算和稀泥,不了了之,谁知天不随他的愿。
武德九年六月初一丁巳日,太白金星在白天出现于天空正南方的午位,按照古人的看法,这是“变天”的象征,是暴发革命或当权者更迭的前兆,代表要发生大事了。
这是异常的天象,汉书。天文志里就说过,太白经天,天下革,民更王。说这种天象预示着皇位的变更,在这个时代,人们对于上天有着莫名的敬畏。就算是皇帝,也只是自称为天之子,各种天象,是被示为是上天的警示。
地震、洪水、干旱以及各种星象,都有各种解读,是上天给人的警示。
而太白经天,则代表着皇位的变更。
“太白见秦分,秦王当有天下!”当李渊看到历法的官员上奏的奏折直接蒙了。
太史令是专门负责天文和历法的官员,对于天象星象,他们拥有最专业的解释权。太白见秦分,已经预兆着皇位变更,而现在傅奕一道密奏,更直称秦王当拥有天下。
李渊看着前面几案上的奏折,心中是坐立不安。
隋末大乱,天下反王四起,李渊却一直没有急着扯旗造反,直到有一天被现在的秦王设计,把自己灌醉和晋阳宫宫女安排睡在一起,最后被逼无奈才起的兵。老三女儿又帮助他平定了关中,他自太原南下,二路大军在关中会师,又不费一兵一卒进了长安。
第二年,隋炀帝在江州被杀后,他抛开所立的傀儡皇帝,自立为帝,建立了大唐。
到如今,他不过当了不到十年的皇帝,还没有当过瘾,难道就要让位了?
他本人刚过六十,他现在正在享受君临天下和享之不尽的荣华富贵,他现在并不想把这宝座让出去。可现在看来,是有人等不急了,而且这等不急的人还不是太子,而是秦王。
那个最有冲劲,最能带兵打仗的儿子,如今天下承天,四海一统,他无仗可打,开始盯上了他的宝位了。
杨文干事件,东宫毒酒事件,一件一件,已经是显示着这个儿子的迫不急待,甚至是疯狂了。
他现在必须做一个选择了,不然后患无穷。
如果没有这次天象示警,李渊还在太子和秦王之间犹豫,但是现在,让他彻底的做出了选择。
太子可以等,秦王却等不得,秦王不仅想要太子之位,还想要自己皇帝之位。
适逢突厥郁射设带领数万骑兵驻扎在黄河以南,突入长城边塞,包围乌城。
李渊召开朝会商量抵御突厥南下。
“突厥人南下现在已经到了黄河以南,突入长城边塞,包围乌城,你们有什么良策退敌。”李渊看着下边的大臣问道。
“父皇不如让四弟代替秦王为都督各路军马北征以抵抗突厥入侵,我相信四弟一定可以打败突厥人收复失地的。”李建成信誓旦旦道。
李渊想了下,现在自己信的过的人,秦王直接被排除在外,万一他领兵造反反击长安就麻烦了,现在也只有齐王李元吉可以用了,不过他不放心李元吉的指挥能力。
“拟旨!令齐王元吉为都督,右武卫大将军李艺、天纪将军张瑾援救乌城。”“李渊说完看着李元吉道:“军事上多听听二位将军的,千万不要一意孤行。”
李元吉大义凛然地奏请道:“儿臣领命,不过父皇,我请求让尉迟恭、程知节、段志玄以及秦王府右三统军秦琼等人与自己一同前往。”
李渊听了李元吉的话,没有任何考虑立即准奏。
他自己同样想把秦王的心腹悍将调离,预防他们狗急跳墙。
李渊的故意为之,让太子系的大臣欢声雀跃,而李二的支持者们快要绝望了。
散朝后,李元吉和李建成一起回到东宫。
李建成拍了拍他肩头,笑道:“元吉这次事情办的不错,只要把二弟的几个心腹大将除掉,以后这个天下就是咱们弟兄二个的了。”
“有大哥的做后盾,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李元吉拍了下大哥的马屁。
“元吉你现在已经把二弟骁勇的将领和精锐的士兵,拥有兵马数万之多已经归拢到了你的手下,过几天你们出征。”李建成说到这里,脸上出现了狠毒之色道:“我与你二哥在昆明池为你饯行,到时候让将士们在帐幕里乘机将他杀死,上奏父皇时就说他暴病身亡,父皇要是不相信。我自当让人进言,逼父皇将国家大事交给我处理。”
李元吉眼里露出不易察觉的光芒,必敬必恭道:“大哥我听你的,就按着你的交代的,一会我亲自安排人手,保证让老二在也不能翻身。”
二个人的对话,让躲在寝宫外太子东宫担任率更丞的王晊听的一清二楚,王晊早已被李二收买,听完二人的毒计后,王晊悄悄的找到李二,并告诉了李二,李二感到事情紧急,马上找到长孙无忌,尉迟恭等人,告诉了他们这个消息。
长孙无忌听完情况后,想也不想,立刻道:“殿下!看来这次咱们要提前下手了,来个先发制人。”
李二却是叹息一声,道:“骨肉相残,是古往今来的大罪恶。我当然知道祸事即将来临,但我打算在祸事发生以后,再举义讨伐他们,这样不是更好吗?”
尉迟恭动容道:“作为亲情也是人之常情,有谁可以够舍的去死!现在大家誓死侍奉殿下,这次的机会就是上天所授。眼看祸事马上就要发生,殿下却仍旧神态自若,毫不担忧。即使殿下把自己看轻,又怎么对得起祖宗宗庙的社稷呢!”尉迟恭缓缓道:“如果殿下不肯采用我等的主张,为了我们全家的生命安全,我是打算准备逃身荒野草泽,以后就不留在秦王身边,我尉迟恭不能拱手任人宰割!”
长孙无忌长长叹了口气,道:“如果殿下不肯听从尉迟将军的主张,事情肯定是朝着不利的地方发展,尉迟恭将军等人肯定不会再追随殿下了,我为了全家老少的安全,我应该会跟着他们离开殿下,以后不能够再侍奉殿下了。”
李二听到他们要离开自己的话,垂下头,无奈地叹道:“我讲的意见也不能完全放弃,大家再计议一下吧!”
尉迟恭却抢着道:“如今殿下处理事情犹豫不定,这是不明智的做法;面临危难,不能决断,这是不果敢的表现。”
尉迟恭顿了下,又道:“况且,殿下平时畜养的八百多名勇士,凡是在外面的,只要进入皇宫,只要让他们穿好盔甲,武器发下去,起事的形势已经形成,殿下怎么能够制止得住呢!”
李二听完,看看其他幕僚看他们有什么意见没有。
房玄龄站起来,冷冷道:“齐王凶恶乖张,是终究不愿意事奉太子的。近来听说护军薛实曾经对齐王说:‘齐王的名字,合起来可以成为一个唐字,齐王你终究是要主宰大唐社稷的。”
说到这里,房玄龄看了下秦王,又道:“齐王欢喜地说只要可以够除去秦王,夺取东宫太子之位,易如反掌了。”
长孙无忌脸上带着嘲笑,道:“呵呵!没想到齐王这么大的雄心壮志,他与太子谋划作乱还没有成功,就已经有了夺取太子之位的心思。作乱的心思没有满足,又有什么事情做不出来呢!假使这两个人如愿以偿了,恐怕天下就不再归大唐所有。”
李二脸上却是露出沉重之色,缓缓地点点头,承认他们所讲。
长孙无忌又对着李二抱拳,道:“以殿下的贤能,捉拿此二人就如拾取地上的草芥一般容易,怎么能够为了信守匹夫的节操,而忘了国家社稷的大事呢!”
李二摇摇嘴唇,又摇摇头,道:“没有你说的那么容易,咱们现在控制的人手还是太少了,秘密进入皇宫隐藏,一个不慎就会前功尽弃。”
(二更完,今天更新到这里,朋友们明天见。)
第412章玄武门事变前夕(中)()
“李羽站在丘陵上,看着太白金星在白天出现于天空正南方的午位后,对身后站的笔直的李学义;道:“再有三天可能本朝就要发生杨广事件,这几天你先不要回去了。”
李学义看完太白金星后,沉默了半晌,道:“姑爷,真的避免不了吗?”
“你看太白金星在白天出现于天空正南方的午位,按着民间的卦象这是“变天的象征”。”李羽缓缓道:“方位正好在秦地,你说老头子,会舍得手中的权利吗?主要的是太子已经开始动手了,除非秦王愿意束手就擒,你觉的秦王会吗?”
李学义摇摇头,道:“姑爷我明白了,你说咱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李羽没有回答他的话,而是看着李学义,看到他已经脱变成了一个现代化军人气质,走过去拍拍他的肩头,笑道:“终于有了军人的模样!”
李学义站直,立刻道:“如果不是姑爷成全,我永远不会知道什么才是一个标准的军人。”
说完之后,李学义笑着,又道:“姑爷还没有告诉我,接下来咱们怎么办?”
“你协助菲儿和李春守护好太子和齐王的寝宫,不要让反叛的士兵们杀了他们孤儿寡女就行,另外我让小风和大凤配合你们。”李羽忽然沉下脸,看着虚空的方向道:“只要是冲击寝宫的任何人格杀勿论,不管他是谁,要是他们不去冲击寝宫,你们就不要管他们,看他们如何厮杀好了。”
“啪!”李学义立正,敬礼,道:“少将李学义保证完成任务。”
李羽看着天上的太白金星无奈沉声道:“你去吧!千万不要告诉你家小姐,让历史顺着轨迹走吧?!”
李学义没有离开,而是静静地望着他,道:“姑爷,如果他们兄弟杀到最后,你怎么安排他们?”
李羽微微一笑,道:“放心好了,多年前我已经给他们安排好去处,我大算让他们去澳洲,不然和平时期他们是不会去蛮荒之地的,现在吗!他们有先择的条件吗?”
李学义不禁动容道:“姑爷是打算让咱们华人开始向海外开阔殖民地吗?”
李羽没有回答他的话,而是看着虚空喃喃道:“这是我为华夏民族提前做的布置,以后不管朝代如何更替,但是华夏民族族群的种子将遍布全世界。”
李学义似懂非懂,默默地离开了。
再次回到秦王秘密商议事情的地方。
李二听手下的幕僚接连不断地劝他先声夺人,乘机下手,李二仍在犹豫,即使他和李建成矛盾再大,毕竟是兄弟情深,走出这一步,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到的。
长孙无忌看李二仍然没有决断,立刻道:“殿下你认为舜是什么样的人呢?”
李二愣了下,随即答道:“当然是圣人了?”
长孙无忌意味深长,慢声道:“假如舜帝在疏通水井的时候没有躲过父亲与弟弟在上面填土的毒手,当时便化为井中的泥土了,假如他在涂饰粮仓的时候没有逃过父亲和弟弟在下面放火的毒手,便化为粮仓上的灰烬了,怎么还能够让自己恩泽遍及天下,法度流传后世呢!”
长孙无忌停顿了下,又道:“所以,舜帝在遭到父亲用小棒笞打的时候便忍受了,而在遭到大棍笞打的时候便逃走了,这大概是因为舜帝心里所想的是大事啊!”
“殿下,现在刀已经架在脖子上了,你还在犹豫什么?!”尉迟恭站起来急道:“李建成和李元吉欺人太甚,这次咱们再不动手,已经是待宰的羔羊。”
“敬德,坐下,不要激动。”房玄龄扯了扯尉迟恭的衣袖,示意其安静。
“殿下,自古以来,成王败寇,隋末天下大乱也好,当年瓦岗寨衰落也罢,三十六路反王,七十二股烟尘,殿下甘心将这亲手打下来的天下,拱手让与屠戮手足的建成太子吗?”长孙无忌一语中的。
李二听了长孙无忌的话,揉揉额角,脸上带着痛苦之色,道:“本王当然不想,本王也有高远的抱负,更想让大唐繁荣昌盛,布武天下,可是。”
“可是太子和齐王不会让殿下的理想实现,因为殿下的存在就是对他最大的威胁,殿下的文治武功,样样远超太子和齐王,天下,有德者居之。”房玄龄不待李二说完,却抢着道:“无忌说的不错,太子和齐王在对待殿下方面,心胸狭隘,此番长安城的布置,无不一一针对殿下,这几天,恐怕是要对殿下动手的征兆。”
李二神色复杂,道:“可那是我大哥和四弟。不是别人。”
长孙无忌截断李二的话,沉声道:“先前殿下在太子府饮宴中毒,殿下还在指望什?”
李二沉默期间,脑中忽然灵机一动,道:“不如算卦以卜吉凶怎么样,让上天去决定好了?”
几人沉默了下,只好无奈地同意了他的意见,手下的幕僚拿出龟壳提给李二。
李二接过龟壳打算以算卦卜吉凶。
恰好秦王府的幕僚张公谨从外面进来,看到李二打算以算卦卜吉,就不管不顾便将占卜的龟壳从李二手中夺过来扔在地上,道:“占卜是为了决定疑难之事的,现在事情并无疑难,还占卜什么吉凶呢!如果占卜的结果是不吉利的,难道看到他们杀来,而停止行动了吗?”
李二闻言,并没有恼怒,而是感觉以龟壳算卦以卜吉凶似乎不靠谱,又和长孙无忌相互看了一样,长孙无忌点了下了头,是该下定决心的时候了。
李二抬头看向在座的众人,眼中杀意突显:“好!既然如此,我为了天下的百姓不陷入战火,我就割舍了亲情,大家现在商议下动手细节。”
“吾等愿誓死追随殿下。”众人连忙起身,脸上带着激动的神色,抱拳表态。
六月初三己未日,太白金星再次在白天出现在天空正南方的午位,傅奕再次秘密上奏道:“金星出现在秦地的分野上,这是秦王应当拥有天下的征兆。”
二次太白金星出现在天空正南方的午位,一次是巧合,二次已经是上天的警示了,让李渊是彻底不安起来。
李渊对这内侍,道:“把将傅奕的密奏拿去给秦王看看,看他有什么说的,他要是聪明。”
李二回到承乾殿以后,心神不宁。
忽然内侍走进来急报:“殿下,太极宫里来人了。”
李二听到这话,眼里闪过一抹亮色。宫里终于来人了,父皇做出处置大哥的决定了吗?
看到来的只是一名父皇身边的内侍。
“陛下让小的把这封奏章转交给殿下。”内侍把奏折提给李二后,转身离开。
李二接过奏章,有些莫名其妙。
带着疑惑的神情,李二打开了奏章,却看到了一句话,很熟悉的一句话,一句让他心惊胆颤的一句话。
“太白经天,秦王当有天下!”
李二简直眼前一黑,差点没晕过去。他目光转向长孙氏,“观音碑,你看看这个!”
“秦王当有天下”,这句话是李二这三天中第二次听说了,第一次是二天前,太白金星第一次出现后,宫中已经秘密在传这句话,没想到今天太白金星又再次出现,这次是父皇让他来看这句话。
秦王当有天下这样的话,放在皇帝的面前,是对皇权的挑战,是每一个帝王最大的忌讳,即使是父子情深在皇权面前也不值一提。
本来李二以为盼来的是皇帝处置太子的结果,谁知道居然是这样的一道奏章。
长孙氏漂亮的眸子中显现出一道锋芒,道:“二哥,现在是逼着咱们动手了,而且咱们已经失去了所有的退路。”
既然事情出来了,李二倒是放下了心中最后的那一点亲情。
李二站起来对着长孙氏小声,道:“把孩子们送到三姐那里吧!”
长孙氏闻言,心里明白是要开始动手了。
李二交代完,又瞄了一眼奏折,他怎么可能会不明白父皇把这道奏折给他的意思。
长安之大,已经容不下他了。
父皇把奏折转给他,而不是直接派了侍卫来带走他,说明父皇不会杀他,但是你也别想再留在长安,赶快把手中的权利上交,当你的无权无势的王爷吧!
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高士廉、宇文化及一群人再次相聚到一起。
李二简要的说了下情况后,冷冷道:看来行动要提前了,就定在明天上朝前,咱们在玄武门前诛杀太子和齐王。
李二看着众人,又道:“既然他们已经不顾及亲情了,我也不会任人宰割,现在是,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誓死跟随秦王!”众人齐声道。
李二点点头,道:“你们各自安排好士兵进入皇宫的路线,我去大内一趟。”
长孙无忌看到李二信心十足的模样,明白他早已经做好了万千准备,只是瞒着手下的人吧了!
李二看了长孙无忌一眼,微微点点头,转身向太极殿而去。
李二正在做准备的时候,李渊同样开始着手布置对付李二的计划。
李羽拿起放大镜,不断地在地图上寻找着合适的封地。
即使知道他儿子威胁到他的帝位,他心里是没有杀了这个儿子的打算,毕竟父子情深,但是他绝不会留着和自己抢皇位的秦王了。
(一更完,这部已经进入到了后期。放心不会太监)
第413章玄武门事变前夕(下)()
李渊看着地图,他打算将他贬封边疆,距离长安要够远,还要安全。
不能让秦王有机会做乱的机会。
河北、陇右、河西、河东都不行,这些地方处于要冲,民风骠悍。尤其是靠近突厥,万一他破罐子破摔到时联络突厥,和突厥和在一起凭他的军士能力还真没有人能是他的对手。
中原、河北、江淮肯定不行,这些地方虽处于腹地,但却是大唐的腹心之地,一旦出了乱子,整个天下又要四分五裂。
剩下的地方就只能是南方了。
贬封之后,究竟该给他什么样的权力呢?肯定不能掌兵,给不给封户子民?或者说给一州之地还是一县之地做封国?
直接分封到海岛上去,封国给他一个县,让他自生自灭吧!为了权利牺牲掉一个儿子算什么。
还需要加个约束,非皇帝诏令,严禁离开封国半步。
还要派驻兵马,在那里监视看守,一旦他敢越界,或者招兵买马,那只好对不起这个儿子了。
只要他老实,那他们一家可以在那里安享一辈子的闲散富贵,算是对他帮助扫平天下的恩泽了。
看到选定的位置,和以后的安排,李渊终于长长叹了口气,叹息着喃喃道:“为了国家,为了皇位,你千万不要怪父皇心狠。”
李渊刚把所有的事情安排好,就听到内侍过来禀报,道:“陛下,秦王在宫外求见!”
听到内侍的禀报,让李渊有些意外,难道他是来求情的。
李渊沉默了片刻,缓缓道:“让秦王回去吧!就说我身体不适,今天不见他了!”
既然已经做出了决定,李渊便不想再做更改了,他知道自己心软,万一自己改主意了,自己的皇位怎么办?
内侍缓缓退下。
过了一会后,内侍又过来禀报。
“秦王殿下在宫门外跪着不肯离去,声称有重要的事情禀报陛下,陛下不见他他就不起来!”
李渊想了想,他即使说的天花乱坠,我也不会改变主意,缓缓道,“你让他进来吧!”
李二被内带了进来,终于见到了李渊。
李渊看着将要离开的二儿子,道:“二郎你说有重要的事情见我,有什么事情?”
李二脸上带着沉重之色,道:“父皇,其实是一件秘事丑闻想要禀报父皇,还请父皇让其它人都退下!”
“哦?有这个必要吗?”李渊听到这里也不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