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混在人间的修士-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愕南衷谛蘖端俣龋钌傩枰暌陨喜趴赡艽锏健!

    话音刚落,只听见李菲儿的惊呼声。

    “我的娘呀!那是不是说,我最少要五十岁才可以有自己的孩子吗?”李菲儿眼珠瞪的浑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呵呵!现在学会撩汉子了?可惜对我没用,我现在即使不修炼我已经有五千年的寿命,我等的起,你慢慢修炼吧!”李羽笑着走了。

    李菲儿看着哥哥的背影,在想想哥哥的话,狠狠的对着地面跺了几下,来发泄心里对哥哥新定的家规的不满。

    再一旁没有说话的李春,在哪里看着小姐此时骄横的模样,而是嗤嗤地笑了起来。

    李春发现天真浪漫的李菲儿,和别人在一块的时候,纯洁的和水一样,无欲无求。只要和少爷在一块,是很会撒娇的,一点不怕她这个严厉的哥哥。

    (朋友们有推荐票和月票的。帮忙给投一票,老李先谢为敬。)

第134章写春联(求票)() 
五天后,大年三十。

    “李春准备好红纸,今天少爷我要写春联,这大过年的,没有一点什么喜庆的装饰能行吗?”李羽喊完李春后。就吐糟起来这个时代连个春联也没有,更别说有鞭炮烟花了,过年少了春联显得家里没有一点过年的年味的气息。

    “少爷,我早已经给你准备好了,只等等你写那个叫春联的东西。”说着话,李春拿着红纸从房间里走了出来。

    唐朝时的春节并没有贴春联的习俗,当时只是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个名字,挂在门首,称为“仙木”或“桃符”。传说神荼,郁垒是兄弟俩,他们“性能执鬼”,居住在桃树下。五代时,后蜀的孟昶在桃符上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据说这是第一副春联。以后,“桃符”就成为了春联的别名。

    唐朝时期每年把大门上的旧桃符给换一次。爆竹声声除旧岁,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说的这个时期春联的雏形。

    李羽打算按着后世的过年习惯来,根本没有打算按着大唐的风俗来。不过现在还没有门神和门画,这个难不倒自己,咱会写毛笔字呀!直接写几个大福当门神和门画不就行了,剪窗花交给菲儿和李春来。

    中国结,李羽提前已经亲自动手编了六个,打算送给四女一人一个,剩下二个挂在正屋。

    李羽把大张的红纸折叠,然后用剪刀裁剪。不一会几种不同规格的红纸条幅就有了,红纸剪好,让李春帮忙拉住红纸,李羽抬手直接在红纸上落下笔。

    欢天喜地度佳节,张灯结彩迎新春。横批:家庭幸福。李羽写完说道:“李春这付春联就贴在咱们家的大门上。”

    李春看着春联上的每个字,惊喜地说道:“少爷你写的字写的真好,你竟然把五行法术蕴含其中,我看到了这些字已经有了灵性。虽然这些对子词语有些直白,但是一看就会让人感到有喜庆的气息。”

    李羽摇摇头对这些字并不满意,而是摇摇头,道:“我现在最多可以让这些字有些灵性而已,等哪一天我领悟了法则,给这些字赋予了生命,这些字它们就有了它们的思想。”

    李春听完,眉目中流淌出神采,笑道:“我相信少爷很快就会办到的。”

    要想领悟法则必须要到大乘期才行,现在离自己还有二个大境界,也不知道要等多久,所以李羽没有接话,而是继续写起了春联,

    “喜滋滋迎新年,笑盈盈辞旧岁。横批:喜迎新春。又写好了一副。”李春在一旁念道。

    “菲儿这副春联贴在你和李春的屋门上,还有那个大福字,贴的时候记得把福字倒过来贴,哦。”李羽看着打好浆糊出来的李菲儿笑着。

    “反贴?哥哥这个大幅为什么要反贴?那样会好看吗?”李菲儿不明白什么意思,纯净的大眼看着哥哥,想听他怎么解释。

    李春同样是不明白,而是扬起俏脸看着李羽。

    “呵呵!你们两个好好想想是什么意思,这算是过年我给你们两个的考题好了。”李羽不怀好意的笑着。

    “什么意思?哥哥我怎么不明白?哪有写好的字反贴的?真是奇怪?”李菲儿困惑的说完。之后小声的嘟囔起来。

    “咯咯。”

    就在此时,三人被“咯咯”的大笑声给打断,三人纷纷抬头看去。

    “就你哥哥怪事多,什么事情都要和别人不一样,连过个年居然还和别人完全不同。”李秀宁咯咯笑着走了进来。

    “百世岁月当代好,千古江山今朝新。横批:万象更新,这幅春联送给你了。”李羽指指刚写好的春联说道。

    李秀宁看着李羽写好的春联,瞬间被春联上的各种祝福所吸引住了。

    而且她发现李羽写的字,每一个字都栩栩如生,每一字仿佛已经有了自己生命,非常有灵性。虽然这些上下联写的直白,但是非常有寓意,好像他唱的通俗歌曲一样。

    “怎么不想要?不要我收回来了。”李羽看她入迷的模样笑着。还要作势要收回来。

    “不要收回,我要,我是看你写的毛笔字真漂亮,一个个字似乎要从红纸上要跑出来,还有这些词也很有意思,我刚才看入迷了,你写的各种祝福对子,很有意义,我收下了。”李秀宁看着春联上的祝福词汇,惊讶完,又偷偷地看了李羽一眼,越是感到他的神秘。

    “悠悠乾坤共老,昭昭日月争光。横批:欢度佳节。”李羽写完道:“这幅春联你们三个看下,贴在那个门上最为合适?”

    三女看春联上的寓意,她们在考虑贴在那个门上合适。

    李秀宁沉默了片刻,杏目一亮,道:“我觉得贴在正屋门和大门都可以。”

    “行呀!一眼就看出应该贴在什么地方了。”李羽随口夸了一句,接着继续写春联。

    把各个房间的春联写完,接下来写的都是小单联,比如出门见喜,身体安康,树木兴旺之类的。

    李秀宁把每一副春联看完,眉开眼笑,道:“李羽你能多写几副吗?我打算在我的别院全贴上,我觉得这些春联,要是贴在门上,让人感到很喜庆,而且更有寓意。”

    李羽点头答应,直接下笔一口气写完。

    绿竹别其三分景,红梅正报万家春。横批:春回大地。

    春雨丝丝润万物,红梅点点绣千山。横批:春意盎然。

    红梅含苞傲冬雪绿柳吐絮迎新春。横批:欢度春节。

    李羽在写春联,李秀宁就在一旁念道。越念她越觉得这些春联真有寓意。她越看越是心里高兴。

    李羽连续写了好几幅春联,脸带微笑,道:“这几幅春联如何?”

    “嗯!字写得很漂亮,句子对仗工整,寓意独特,尤其是内容喜庆,每一副我都很喜欢。”李秀宁看着春联上的祝福,感觉这些祝福词,简直和写出的诗一样优美。

    李羽看李秀宁很喜欢春联,还有跃跃试试的模样,笑了下建议,道:“要不你自己写几副咋样,何况自己写的春联也有意义不是吗?”

    “好!那我今天也写二副春联。”李秀宁美目神采奕奕。

    说完,李秀宁立即接过毛笔想了下,一脸庄重,顺笔写了出来。

    山河金汤固,官兵铁铠寒。

    沙场夜枕戈,宏谋抒虎啸。

    “不亏是领兵打仗的女将军,春联写的都有了金戈铁马的味道。”李羽在一边看李秀宁念着写好的春联,举起大拇指。

    李秀宁看看自己的字根本无法和李羽的字体相比较,没有理会李羽的夸奖,而是喊道“东香过来,把这二副春联,贴在咱们娘子军的军营大门上,咱们娘子军也粘粘过年的喜气。”

    “喏!”

    李羽看春联写完了,神情喜悦,道:“走!咱们大家去贴春联去!”

    用的糨糊贴春联倒是速度很快,又把大红灯笼给挂了起来,不到半个时辰,红红的春联,红红的灯笼,家里就红红火火的一片,充满了喜庆。

    李羽看完这才感觉有了过年的感觉,这才有了真正的年味,三女看到家里大变样,脸上带着喜悦的神采,李羽又把编号的中国结一人发了一个,圆圆的哪一个中国结直接传进了空间,最后二个挂在正屋。

    “原来把福字反贴是“福到”的意思呀?”李菲儿看着家里大变样,再看看福字倒贴,笑嘻嘻猜到了福字反贴的意思。

    李秀宁和李春想了想其中的道理,他们感觉这个福字反贴,很有意思。

    “李羽你编的这是什么呀?”李秀宁没有见过中国结,提着大红的中国结过来就问。

    李羽编中国结的时候,也没告诉李菲儿和李春这是什么寓意,她们二个也不明白,以为就是好看那。

    “中国结!你们看这个形状,像不像中国的象形字中字。另外咱们华夏民族,不是常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吗?就是这个意思。”

    李秀宁听了李羽的解释,点头称道:“把字编成物品,我看也就你李羽可以想到吧!我看挺有意义的,挂在屋内既有意义,还喜庆,这个过年的礼物我很喜欢。”

    李羽没有接话,这中国结又不是自己发明,也没有什么自豪的。后世过年满大街都是。

    (二章,今天就更新到这里,朋友们有票了给投一张。在此多谢了,祝朋友们周四愉快。)

第135章过年(上)() 
李羽没有接话,这中国结又不是自己发明,有什么感到自豪的。后世过年满大街都是中国结。

    “对了,还没问,你一个公主不在家过年,怎么跑我们家来了?”李羽用奇异的眼神看着李秀宁。他可是知道这个时候她应该在家中接受朝中的大臣们拜访的。

    李秀宁听完不乐意起来,直接给李羽了一个白眼,道:“当然是给你送红利来了,怎么不欢迎?”

    “红利?我怎么不知道,咱们还有什么合伙生意?”李羽疑惑这个索马里海盗,能给自己分什么红,有些不敢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疑惑连连。

    李菲儿听到家里还有红利分,连忙竖起了耳朵。

    李秀宁很是干脆的说道:“香皂和花露水,我按着你教的方法,已经做了出来,卖的非常好,所以我就给你送分红了。”

    李羽听完后,明白原因了,马上开玩笑的问:“你这索马里海盗,也知道跟我分红了,怎么突然改性子了?”

    李秀宁俏脸红了下,随之杏目瞪了李羽一眼,马上又轻声细语,道:“李羽你再说,以后我就不理你了。”

    李菲儿和李春看到李秀宁一会脸上出现三种表情,各自瞪着一双大眼睛,不敢相信这个刁蛮的公主还有这个本事。

    李羽看三女的各自表情,不加理会,而是拍拍手,道:“好了!为了你给我送红利,也为了庆祝咱们两家合伙生意成功,我今天就给你们三个做顿好吃的,保证你们没有吃过的。”

    说完,李羽不在理会她们,而是向厨房走去。

    李秀宁,李菲儿和李春好奇地尾随着李羽来到厨房,她们想看看李羽今天做什么好吃的。

    一口大肥猪就挂在厨房外面的架子上,已经收拾的干干净净,李羽动手将猪肉分解,排骨,里脊肉,五花肉肥膘特意留出,再找出肥瘦相依的后腿肉剁成肉馅打算包饺子用。另外几个庄子今年杀的猪,猪脚已经被李羽给要了回来。

    这个时代还没有什么样的菜式,除了煮就是熬,要么生吃,就是脍一类的东西。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炒菜。

    现在整个大唐,除了李羽家里出现了炒菜外,现在已经扩散到几个庄子里,还有和李羽认识的几家,已经派人过来跟着学习过如何炒菜的方法,不过也都是学个皮毛,知道用点油把菜扔进锅里炒熟,

    主要还是这个时代调料不全的原因,幸好几个月前,在药店找到了炒菜的主要几种调料,再加上龙凤帝国出产的各种调味品。这才让炒出来的菜,完全有了后世的味道。

    李秀宁吃过多次李羽做的饭菜,但是他如何做饭的,她还是第一次见着,看到他熟练的把猪肉分类好,做成不同的配菜。

    李菲儿和李春到是常见李羽做饭,倒是没什么稀奇,就在那里给李羽打下手。

    李秀宁打量了下李羽家的厨房,发现他们家厨房的炊具和别人家不怎么一样。不对,是完全都不一样,而且各种用具种类繁多。

    李菲儿看李秀宁看自己家里厨房的用具她不认识,就在一旁给李秀宁介绍了各种炊具,调料,还有做饭的各种用具。

    “这是炒菜的铁锅,这是炒菜的铲子,这个是做饭的各类刀具这些是各种调料品,这是酱油,老抽,还有这个我哥哥说这是味精,鸡精,料酒。”

    “咦!调料里边怎么还有药材,这几种我认识,这个是桂皮,花椒,八角不会让人吃出毛病吧?”李秀宁发现调料里居然有中药材,让她很吃惊。

    正在切菜的李羽回过头,笑着问:“谁规定药材不能做香料了?”

    “我,我”李秀宁张了张嘴不知道如何接话了,药材还真没有听说过不能做香料的。

    李秀宁闻了下加工好的香料,每一种都有特别的香味,杏目一转,道:“你这些香料,能不能给我一部分,我今年正好用?”

    李羽闻言,开口道:“我几个月前买了好多,你走的时候,分你一半。其实这些香料不值什么钱,主要是你们不认识这些香料的用途。”

    “”

    砂锅里煮上猪蹄,排骨,用了好几个砂锅,大火烧开,倒掉水,去掉油腥气。再加入新水,投入姜,葱,蒜,把桂皮,花椒,八角用纱布包好扔了进去,小火开始慢炖。

    李秀宁这才看到李羽家的煤火,竟然也和别人家的也完全不一样。看到旁边摆放的煤球,问了用途,内心却是震动了下。她从来没有想到百姓们不用的石炭,竟然还有这么大的用处。

    好像什么东西到了这个男人的手里,很快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还会非常好用。

    唯一不好的就是他这个书生身份,读书人都要远离厨房。这个和别人完全不同的怪人,好像从来不忌讳什么,反而把做饭当成乐趣一样。

    一个多时辰后!

    一张红木餐桌。四人各自分坐下。

    李羽对面是李菲儿,右侧是李秀宁左侧当然是李春了。

    三女都在打量着李羽做好的一桌子菜。

    只见桌上红烧猪蹄,糖醋排骨,鱼香肉丝,糖醋里脊,回锅肉,烧青菜,酸菜鱼,凉拌西红柿最后还有一大碗三鲜汤,满满当当一大桌子,基本上全是没见过的新菜,李秀宁这个皇家公主,看的目瞪口呆,李菲儿和李春也在那赞不绝口。

    “咕咕”突然李秀宁的肚子传来咕咕声响,李羽在她上首下意识的低头看了看。

    李菲儿和李春同时都听到,也是齐齐的看去。

    李秀宁的一张俏脸完全涨成了大红色。主要还是今天的各种菜闻着太香了,让她食欲大开,谁知道今天肚子不争气,居然提前抗议起来了。

    “你不会是早上到现在都还没有吃饭吧!”李羽怕她面子挂不住,连忙问了一句。

    李秀宁闻言,感激地看了李羽一眼,道:“是呀!年前事情太多,所以早上到现在还没有顾上吃饭。”

    李菲儿盯着桌上的菜,咽了下口水,道:“我也是大半天没有吃饭了。咱们现在快点开始吃饭,不然我肚子也要咕咕叫了。”

    李菲儿的话音刚落,三双筷子很快速地各自找到了各自的美味。

    李羽此刻却无心吃饭了,瞪大眼珠吃惊的看着三女在那狼吞虎咽的抢菜吃。

    见过男的吃饭凶猛的,却从来未见过女人吃饭也有这么凶猛的,主要还是三个美女各个光彩照人,一位比一位倾城国色,这么漂亮的女人狼吞虎咽抢菜吃,看着实在是有些太,不,雅,观了。

    糖醋里脊酸甜可口,猪蹄子绵软酥烂香气扑鼻,鱼香肉丝肉鲜味美。

    吃惊地看了一会就明白了,看来主要还是今天自己做的菜太好吃,不然以前怎么没见有见过她们这样吃法?也就不理会她们吃饭凶猛的模样,也参与抢菜行列,不然一会一桌子的菜就要被抢完了。

    时间不很长,一桌子的菜,哦,基本消失。

    李秀宁放下筷子,打了个饱嗝,像个后世影视剧中的土匪头目,懒散地坐在靠背椅子上,拿根牙签,剔着牙,很满意今天她从来没有吃过的炒菜,大大咧咧地问道:“李羽你到底会做多少种菜呀?”

    李菲儿和李春同样没有出息地打了饱嗝,都各自看着李羽听他到底能做多少种菜。

    李羽放下筷子,干咳几声,就自吹自擂起来:“我会做的菜海了去了,会做蒸羊羔儿、蒸熊掌、蒸鹿尾儿、”

    李秀宁,李菲儿,李春顿时就呆在那里了,都一脸吃惊的听李羽在流利地报菜名。听着各种各样的菜名,别说做成这么多种类繁多的菜了,光是起个菜名都能把人累个半死。

    “烩银耳、炒银枝儿、八宝榛子酱、黄鱼锅子、白菜锅子、什锦锅子、汤圆锅子、菊花锅子、杂烩锅子”

    小半个时辰后。

    “我的妈呀!快要把我给憋死了。”李羽一口气流利地背完菜名,脸憋的通红,喘着粗气道。

    “我的天呀,整整五百多道菜?”

    说话的是李春,李羽背菜谱,她已经用心记下多少种菜。

    (一更,朋友们有票,投一章,谢谢朋友们了。)

第136章过年(下)(求票)() 
李羽吹的高大上,事实上他连十分之一都不会做,哦!别说做了。事实上他自己大部分连见也没有见过。他前世是个穷屌丝,怎么会见过这么多的菜?他是看电视上的相声,别人报的的菜名学的,他最多只能做几个家常菜而已。

    李菲儿吃惊了一会,展眉一笑,道:“哥哥这些菜你全会做呀!那天你好好地做一次,让我们也好好吃一顿。”

    “咳;咳”

    李羽听完,老脸一红,干咳几声。

    我靠,装逼装过头了,变成装逼犯了,以后可是不敢在满嘴跑火车了。万一李菲儿她们让自己做这些菜,打死自己也做不出来呀!

    “暂时不行,等以后再说,吃菜!吃菜!”李羽干笑几声,连忙转移话题,道。可是再看看桌子上消失的饭菜,只剩点汤汤水水怎么吃?

    三女纷纷抬起头,用奇怪的眼神看着他,还不时还指点一下,又再那小声的窃笑,笑完后又再次看看李羽。

    李羽有点受不了三女的指指点点,看看桌子上空空的盘子,不慌不忙地放下筷子,带着不坏好意的笑容,又干笑了几声,道:“我吃饱了,你们继续狼吞虎咽。”

    这次倒是没有不好意思“跐溜”一下子没有了影踪,而是大大方方走了出去。

    今天三女的吃相,简直就是毁三观,谁也别说谁。

    李羽离开后,三女看看桌子上的残羹剩饭,再相互吃惊的看看对方,又想到刚才吃饭的劲头,脸上瞬间全涨成了大红色。

    由于李秀宁是公主,又是领兵大将,所以拜访她的人太多,吃过饭后,没有怎么停留,只是把几马车的铜钱卸完,就匆匆的离去了。

    李秀宁走后李羽又把杨圆圆和小灵给叫了出来,让她们在外过年,再帮忙制作下年货。

    李羽现在完全明白了这个时代过年习俗,和后世还是有很大的差别。

    唐初他们同样包饺子,不过这里人们叫混沌,还不怎么用面粉,用的却是粟米粉。

    由于初唐的时候,小麦还没有在中原地区大规模的种植,对小麦做成各种食品还不清楚,当然更谈不上什么深加工了,所以在初唐可见到的面粉食品是比较少见的,即使有少量面粉出现,也是有好多麸皮的面粉,油炸食品根本就没有。

    即使在后世销量,最大的猪肉,在这个时代,还属于贫穷人家才吃的肉食,权贵和富人们根本就是不屑一顾。

    当然这一切,在李羽的家里根本就不存在,空间早已大规模种植了小麦,各种面食食品纷纷被空间的民众给开发了出来,自然各种面食品和油炸食品,同样在李羽的家里纷纷出现。

    李羽在几女的帮助,把后世的经常吃的油炸食品给油炸了出来,红烧肉,饺子馅,又蒸了几笼馒头

    等忙完这一切天已经暗下来了。

    此刻李家普通的小院里子喜气洋洋,红红的春联,中国结,还有高高挂起的红红的灯笼,处处洋溢着喜庆。

    吃饭前还是按着传统的习惯,就是祭祖了,等祭祖一番后,才可以开饭,这是传统规矩。

    把各种供品,祭品摆上供桌,摆上香案。再把早已编好的元宝和一些纸钱给李家祖先们烧纸钱用。

    过年祭祀祖先,给祖先们烧纸钱,是让祖先们在地下保护李家子孙兴旺。

    李羽并不在意这个,自己本来就是修士,知道这些就是后人对先祖的纪念和缅怀,但他并没有任何抵触,同样入乡随俗,也按着李菲儿的要求,和各个先祖们磕头上香。

    “少爷!饺子和菜都做好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