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烽火风云录-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阿依慕缓缓将彩带戴在了高凤麟的脖子之上,又复回到人群之中继续舞蹈。待一曲舞毕,阿依慕朝太子叶护深深的行了一礼,弯腰鞠躬。

    叶护也没料想到居然是阿依慕,忙从坐中站了起来,将阿依慕扶了起来,笑道

    “妹妹舞姿优美,却是叫我等大开眼界了。”

    阿依慕调皮道

    “太子哥哥要是喜欢,以后我也可以为你多跳几次。”

    太子笑道

    “妹妹如此曼妙的舞蹈,做哥哥的恐怕无福消受了,”突然叶护转向坐下的高凤麟问道

    “高兄弟,你说是不是啊?”

    适才一幕,在座之人都已瞧在眼里,太子这么一问,哄得大伙一阵笑,自是一向嬉戏惯了的高凤麟,也略显腼腆了。

    阿依慕嗔道

    “太子哥哥你取笑我!”

    叶护赶紧回到了席上,笑道

    “有高兄弟在,我哪敢取笑你啊,哈哈”

    再一次提到高凤麟,阿依慕就显得更为娇羞,双颊生晕,垂下头去,默默的走到了高凤麟的身边,坐了下来。

    对于高凤麟,霍加是非常喜欢,非常的满意。当初他身陷囫囵之时,也是高凤麟带人将他救出,一路护送回到回纥。此次援驰西域,更是一展雄风,大破吐蕃。似高凤麟这般杰出青年,哪有拒人千里之外的道理。

    他瞧阿依慕与高凤麟两人都有相互倾慕之意,心中也默许了这位东床快婿,见阿依慕在他身边坐了下来,说道

    “月儿,替高兄弟斟满酒。”

    月儿是阿依慕的小名,高凤麟尚是第一听到,转头低声说道

    “原来你小名叫月儿。”

    阿依慕将酒杯里的酒斟满,嬉笑道

    “是啊。”

    阿依慕的声音这时听来,似是透露出无限的柔情来,单单是这两个字,就已经叫高凤麟的心融化了,便道

    “真好听。”

    阿依慕更增羞涩,在一旁默默的为高凤麟添酒夹菜。

    直到深夜时分,这场酒宴才结束,各人都回去歇息了。张宣虽不胜酒力,但是脑中仍然有三分清醒,他回到帐中准备更衣歇息,刚进账门,还未来得及掌灯,黑暗之中忽然刺出一把剑来。

    幸好张宣还未醉酒,反应及时,透着账外的微微火光,侧身避过这一剑,脚下踏出,欲往账外移去,哪知那人行动更加迅速,抢在张宣之前堵住了他的退路。

    张宣暗叹此人好快的速度,七星剑呛啷出鞘,迎上前去,那人又抢先一步,一剑递到张宣左肩之上,张宣侧身将七星剑往左边拨去,双剑相击,发出声清脆的声响,如此那人连攻了七八剑,都被张宣已精巧的手法化解掉。

    两人在黑暗之中拆了十几招,张宣越来越感觉对方的剑招与自己极为相似,然则他的速度要快过自己许多。

    心中已经明朗许多,暗忖道“这一定是师傅阔别多日后,回来对我的一番考教。”

    既是如此,张宣便打起了十二分精神,酒意也渐渐退去了,裴旻不断给张宣喂招,而且招式越来越快,拆到后面已经是肉眼瞧不见了,张宣全凭自己的感觉来判断裴旻的出招。

    一时间张宣的帐篷中响起了一连串叮叮当当的清脆之声,拆至三十余招时裴旻的速度渐渐放缓了,在第三十六招时,裴旻大笑一声,将剑收回。张宣也收招回剑,将帐中油灯掌亮,见裴旻负手而立,下跪拜道

    “拜见师傅。”

    裴旻道了一声“起来吧。”张宣依言站起来了。

    师徒二人多日未见,在帐中一叙,居然不知不觉就到了天亮,张宣将在西域这些时日所发生的事情都尽数告诉了裴旻。

    “去九原?”裴旻说道。

    张宣道

    “是的师傅,我们怀疑此次拜火教的事情与安禄山有着莫大的关联,凤麟兄有许多不明之处,就想将此事告知郭老令公,他老人家相信一定有定夺。”

    裴旻捋了捋胡须,沉思了一会,说道

    “我和云华就不随你们去了。”

    张宣道

    “师傅是想继续留在这里吗?”

    裴旻道

    “这草原深处,没人能够找得到我,也没人来打扰我们,正好我也能和云华继续过些平淡的日子,拯救天下的事情,就交给你们年轻人去做吧,你也是时候去建功立业了。”。

第二十二回 拜火使者(六)() 
这些年来,裴旻跟云华两人相依为命,早就过惯了平淡日子,此番南去还不知道要生出什么事端来,他早已不想再涉足江湖庙堂之事了。虽说如此,但是毕竟关乎社稷,裴旻自也不会阻拦。

    六个人在胡咄葛部族没呆几天,就向霍加告辞南下了,临走之前阿依慕本想与高凤麟一同前往,但是前翻安禄山对他父女二人的所作所为另霍加不得不对阿依慕的安全慎重考虑,权衡之下,并没有让阿依慕随他们南下。

    九原隶属关内道,位于黄河之北,阴山之南,天宝十三年,郭子仪任天德军使兼九原太守,一时间威慑漠北。

    高凤麟与平青云、张宣、周上靖、皇甫廉和刘同六人快骑南下,短短三日就到了黄河之北,其时天气已经日渐转凉,六人渡过黄河之后直奔九原,九原地处漠北,城中绝大数人都不是汉族,是一个由胡人和汉人还有其他部族所组成的城镇。

    六人进城之后就往太守府奔去,要谒见郭子仪,郭子仪治军严明,守卫见六人个个器宇不凡,叫几人稍等便进去通报,郭子仪听说有六个人回纥过来的汉人在外求见,心中不明所以,便就出来相见。

    其实高凤麟与郭子仪此已经是多年未见,不过他与赵保真、陈金发和余兆岳几人份属同门,高凤麟称他一声师伯也是应当。

    六人在门外等了片刻就听见府内有人出来相见,齐眼望去,见府中走出一人来,凛凛生威,着了一身紫色圆领袍,腰执金玉带,面如冠玉,浓眉方脸,颚下三缕胡须垂到胸前,浑身透露着一股儒雅之气,双目内敛,暗涵精光,高凤麟远远就感觉到了其散发出来的内息,浑厚而又绵长。

    自不多说,此人便就是威震天下,位列大唐七大宗师之一的郭子仪,高凤麟、周上靖、皇甫廉三人连忙跪下行礼说道

    “弟子拜见师伯。”

    平青云和张宣、刘同三人则也跪下拜道

    “拜见太守大人。”

    只听几人呼吸,郭子仪就已猜到,以高凤麟为首的三人是赵保真的门人,连忙将摆手,将三人唤了起来,同时也将平青云三人唤了起来。

    郭子仪看了一眼平青云和张宣以及刘同,然后又望向皇甫廉和周上靖,最后瞧了瞧高凤麟,说道

    “你就是凤麟吧,一别多年,想不到今日再相见,你已经这般大了。”

    高凤麟笑了笑,说道

    “算起来,我们与师伯也有十多年未曾相见了,不知师伯身体可好?”

    郭子仪微微一笑,摆了摆身体,说道

    “你瞧我这把老骨头,能吃能喝,好的很啊,你师傅师叔近来如何啊?”

    高凤麟道

    “师傅和师叔也都安好,他们也时常挂念师伯。”

    郭子仪笑道

    “好好好,来,我们进去说话。”

    高凤麟边走边说

    “师伯,我给你介绍一个人。”

    郭子仪道

    “哦?什么啊?”

    高凤麟指着一旁的高凤麟,说道

    “师伯你可知道他是谁?”

    郭子仪瞧去,端详了平青云一番,说道

    “他的吐纳内息与你们倒有几分相似,莫非是你陈师叔的弟子?”

    高凤麟摇头笑道

    “师伯你猜错了。”

    郭子仪道

    “不是你陈师叔的弟子,那会是谁?”

    高凤麟笑而不语,郭子仪立刻反应过来了,说道

    “莫非是余兄弟的传人?”

    高凤麟捧道

    “师伯英明。”

    郭子仪与赵保真和余兆岳三人之间的是是非非,已经纠缠了半辈子,当初高凤麟将三人的关系说成是孽缘,便就是知道三人的关系。郭子仪和余兆岳两人,可谓是情同手足,可是偏偏因为一个女人争风吃醋起来,两人互不相让,然则,他们共同所倾慕的那人却选择了赵保真作为厮守一生的那个人。

    二人伤心之下,一个留守洛阳,一个远走漠北,与赵保真夫妇相隔万里,所谓相见不如不见。

    这都是些陈年往事了,郭子仪如今贵为一代宗师,自然不会与小辈一般见识,他瞧平青云生的仪表堂堂,气宇轩昂,在小辈当中自当也是一个俊杰。

    郭子仪与几个小辈寒暄一阵后,就在府中摆宴,好生招呼了几人。宴席才刚刚开始,众人还未吃到杯中水酒,忽地门外有人来报,郭子仪移到偏厅,片刻之后匆忙赶来,跟几人说道

    “你们暂且先吃着,老夫有事先行处理。”说着匆忙换出了府去了。

    留下六个人面面相觑,六人简单用过之后,直至半夜郭子仪也没有归来,太守府中的管事给几人安排了客人,几人就暂且住下。

    等到再见到郭子仪时,已经是五日后了,这天傍晚时分,郭子仪才回到府中,六人见郭子仪满身疲态,高凤麟便问了句

    “师伯,这几人发生了什么事?”

    郭子仪道

    “前方传来消息,安禄山已经开始集结军队,看来过不了多久他就要起兵造反了。”

    六人大惊,高凤麟道

    “怎么,安禄山已经开始行动了么?”

    郭子仪点了点头道

    “契丹、奚和同罗等部族的军队已经开始向范阳进发,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高凤麟这时候突然想到拜火教一事,连忙说道

    “师伯,那走的匆忙,我有一事尚未报与你听。”

    郭子仪问道

    “什么事?”

    高凤麟道

    “师伯可知拜火教?”

    “拜火教?”

    “是的,拜火教,先前我在洛阳时从余将军处得知拜火教已经与安禄山串通一气,合谋起兵。”

    郭子仪大惊,登时从坐中站了起来

    “什么?”

    高凤麟继续说道

    “此事千真万确,是余将军的心腹秦五在河北之时发现这条线索,一路追查下去,后来秦五因为此事为拜火教所擒,至今生死不明。我与青云两人在洛阳也亲眼见到拜火教教徒黑中祭祀,像是有什么重大的举动。”

    这拜火教的影响力,郭子仪比任何人都清楚,大唐在朝中设官,在西京东都两处都为拜火教建了官祠,民间也有众多的信徒,倘若拜火教煽动百姓起兵,那么事态就变的更加严重了。。

第二十二回 拜火使者(七)() 
郭子仪这些时日一直都在暗中关注安禄山的一举一动,只消安禄山有个风吹草动,郭子仪便能在第一时间内出兵,但是奈何安禄山势力太过庞大,要想镇压,并非一朝一夕间的事。

    郭子仪问道

    “你可知道这拜火教起兵人数和地点?”

    高凤麟摇了摇头

    “具体的事宜恐怕只有秦五知道,只是后来我与平青云二人前去搭救时,他已经被拜火教的人给转移走了,也不知道是死是活。”

    郭子仪叹息了一声,道

    “这下子事情可就复杂了。”

    高凤麟道

    “师伯,在西域时我曾遇见拜火教与摩尼教中的人,从他们口中得知了一些事情,我觉得可能与安禄山造反有很大的关系,此次南下就是想将此事告知师伯你。”

    郭子仪问道

    “哦?是什么事?”

    于是高凤麟就将此次去西域援助回纥,大破吐蕃以及后来在沙漠中遇到摩尼教与寂恶和尚的事情前前后后向郭子仪详细说了一遍,最后问了一句

    “师伯,这摩尼教是什么来头,为何那买提奇冒着东迁事败的风险还要去得罪他们?”

    郭子仪捻了一下胡须,说道

    “这摩尼教我也有所耳闻,只听说摩尼教与拜火教份属同宗,是拜火教中的一个分支衍生而来,也有说摩尼教是吸收了拜火教中精义部分另起炉灶。不过,从摩尼教的特点来看,我觉得后者的可能性比较大。”

    高凤麟惊道

    “摩尼教源于拜火教?”

    郭子仪道

    “正是,这摩尼教最大的特点就是兼收并蓄,他从拜火教中汲取精华,慢慢壮大。传入西域时,又吸取了佛教中的大量教义,是以在西域有了立足之地,不断发展壮大,隐隐有凌驾在拜火教之上的势头。两教都崇尚光明,都以火为崇拜的对象。”

    张宣此时说道

    “难怪那日在沙漠之中我们见摩尼教的四位护法胸前都有一个火焰腾飞的标识,起初我们还以为那是拜火教的人,原来当中还有这层渊源在里面。”

    郭子仪道

    “二者都起源于波斯,但是拜火教一直都是波斯的国教,自然而然与摩尼教就有着不少的矛盾,从波斯到西域,两派争斗了好几百年了。”

    高凤麟又问

    “即便如此,那么买提奇既然想要将拜火教总坛东迁,在这个时候与摩尼教将矛盾激化,对自己的计划更不利啊。”

    郭子仪道

    “凤麟你说的没错,但是你们只知其一未知其二。”

    几人都一齐望向郭子仪,高凤麟问道

    “师伯指的什么?”

    郭子仪道

    “摩尼教崇尚光明和自由,以黑暗为恶,常有济世为民之举。但是也正因如此,我大唐因惧怕其煽动民众造反,一直都反对摩尼教在我大唐传播。你们试想,安禄山若要造反,那么他在西域的拜火教势力定然也会响应,那么一旦掀起战祸,受苦的还是平民百姓。以摩尼教的作风,他们定然会起兵反抗,到时候西域将士一旦调往东线作战,西域兵力空虚,能够真正对安禄山造成威胁的,便就是摩尼教了。”

    郭子仪继续说道

    “如我所料不错,那个买提奇正是挑起摩尼教与拜火教的事端,让两方都两败俱伤,他只消积蓄实力,等到安禄山起兵造反,中原战事掀起,他就率中原拜火教一众前往西域,一举夺取拿下总坛,再消灭摩尼教的残余势力,到时候西域就唾手可得了。”

    高凤麟骂道

    “好歹毒的奸计,难怪此人一直在西域附近徘徊,既不东来,也不西去,想必就是坐等安禄山起兵,到时他再联系他早已部署好的势力,对西域进行反扑。”

    郭子仪点头道

    “此事怕还不那么简单,吐蕃对西域垂涎已久,此次与拜火教联手,怕也是与安禄山合谋,我看此次西域争夺,吐蕃暗中也有所行动。”

    平青云这时候说道

    “吐蕃赞普此次意外驾崩,怕是无暇顾及西域吧。”

    郭子仪摇了摇头,道

    “你太小看吐蕃了,吐蕃与我大唐之间的战争已经持续了百余年,如今他们对陇右和西域的虎狼之心,尤甚从前。吐蕃新君继位,这头等的大事就是出兵陇右,一来将内部矛盾转移到外部,二来一旦打了几场胜战,便马上就能树立威信。”

    听郭子仪这般说道,平青云方才明白过来这其中的厉害关系。想来自己的见识和眼光与他这等大宗师相比,终究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高凤麟道

    “那如今我们该怎么办呢?安禄山多方策划,与吐蕃和拜火教三方联手,我们是三方受敌啊。”

    “如今我们能做的就是做好最坏的打算,将所有的一切都准备就绪,一旦开战,也不会受制于人,只不过,我担心”言到此处,郭子仪眉宇间多了几分忧愁,不住的摇头。

    高凤麟问道

    “师伯担心什么?”

    郭子仪道

    “依照我的推测,安禄山若要起兵,当是从范阳发兵,一路南下,先攻取东都洛阳,然后以洛阳为据点,同时派军西进和南下,尤其南下之战,至关重要,我就怕沿路军民守不住啊。河南河北早就不经战事,而安禄山手下都是精兵猛将,只怕两地军民抵挡不了安禄山的铁骑啊。”

    众人一阵沉默,良久后,张宣说道

    “洛阳兵精将足且城高墙厚,易守难攻,安禄山若想攻取洛阳,一定会损兵折将,只消洛阳守住,到时各地勤王之师汇聚,那么叛军自然不攻自破。”

    郭子仪摇摇头,说道

    “话虽如此,但是如今各地节度使个个拥兵自重,到时天下大乱,他们是战是和,还未可知。而且关内兵力匮乏,真正精锐之师都在陇右和西域等西北之地,就算皇帝下旨勤王,但是两地相隔千里,始终远水救不了近火,洛阳能否守得住,实在是难以推测啊。”

    “而且,刚才凤麟也说道到了,这明里有安禄山,暗地里也有一个拜火教,敌暗我明,终究还是受制于人,我们需得做好最坏的打算。”。

第二十二回 拜火使者(八)() 
高凤麟道

    “这一点师伯请放心,我师叔和余将军此时都在洛阳,他们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相信安禄山他们不会轻易攻破洛阳城的。”

    郭子仪道

    “嗯,你这么说,我也放心一点了,只不过江南地区就难说了。”

    平青云道

    “大人的意思是?”

    郭子仪道

    “如果安禄山攻克不下洛阳,那么他定会调头攻打江南地区,江淮一地富饶,税供占了朝廷全部税收的大半,就算安禄山攻克不下东西两京,但是却打下了江南诸镇,到时候朝廷失去了河北和江南的税收,仅靠关中和关内几地是难以维持长时间的消耗的。”

    平青云道

    “大人的意思是,江南地区是万万不能落入安禄山手里?”

    郭子仪道

    “没错,朝廷赋税都积聚于江陵,一旦江陵陷落,后果不堪设想。”

    正商讨之际,有人来报,郭子仪便出门去了,留下高凤麟等几人。高凤麟问平青云

    “师伯所说,字字见血,你说我们该怎么办?”

    平青云摇摇头道

    “此间形势复杂,并非我一人能看透的,我觉得此事还得郭大人定夺。”

    张宣这是突然说道

    “从河南到江南,徐州和亳州乃是必经之地,那么我叔父”

    想到张巡,张宣自然也想到了吕丹羽,她此时应该回到真源县了,忽然间,张宣对吕丹羽的思念之情瞬间全部涌了出来。到时候真要打起战来,真源县肯定也会被战火牵连。

    而高凤麟自然也想到了徐州,徐州自古就是四站之地,兵家必争,安禄山若想攻打江南,徐州正好就卡在咽喉之上。

    平青云道

    “倘若安禄山攻克不下洛阳,想要攻打江南的话,那么从北河经过山东,徐州是必经之地,这徐州一战是避免不了的了。”

    “倘若洛阳失陷,那么要想攻打洛阳,则是经汴州、亳州南下,渡淮河直达江陵。”

    高凤麟道

    “这么说,无论如何,亳州和徐州总有一地会受战乱牵连了。”

    平青云点了点头。

    高凤麟心道“洛阳易守难攻,安禄山未必攻克得下,这样一来,徐州定会是他下一个目标。”想到此处,内心不禁揪了起来,不管是哪边,都不是他想看到的。

    不过多久,郭子仪便回来了,众人都询问是否是安禄山的军情,郭子仪摇摇头,对平青云道

    “是你师师傅托人送来的书信。”

    一听是师叔的口信,平青云心里咯噔了一下,难道洛阳发生了什么事情?问道

    “我师父说什么了?”

    郭子仪道

    “这个安禄山,当真有几分本事,我们刚刚说到江南,他就已经先行派人到江南去了。”

    高凤麟急问

    “发生什么事了?”

    郭子仪道

    “你师叔从河北回洛阳的途中遇到安禄山手下的高手,暗中跟踪他们到了江南,说他们在江南秘密筹划一个大阴谋。”

    高凤麟又问

    “那我师叔呢?他有没有怎么样?”

    郭子仪道

    “余兄在信中说到你师叔遭遇对方数名高手围攻,不过性命无碍,现在正藏身一个秘密地方,但是事关重大,就写信给了余兄,余兄连忙书信给我,还有你师傅。”

    平青云道

    “那我师傅有没有讲江南那边发生了什么事情?”

    郭子仪道

    “信中并未言明,只是说事关重大,要我们派人,想法设想去调查安禄山在江南所策划大阴谋。”

    郭子仪看着在场六人,突然想到一件事来,说道

    “凤麟,你与你两位师弟还有诸位一起去一趟江南如何?”

    众人错愕,高凤麟道

    “去江南?”

    郭子仪道

    “正是。”

    高凤麟道

    “师伯是想我们去调查江南的事情?”

    郭子仪道

    “凤麟,你随我来,我几句话要与你说。”

    说着,郭子仪就将高凤麟带到了内堂,留其余人在外面。

    进入内堂之后,高凤麟问道

    “师伯,有什么事情不能当着我师弟他们说的?”

    郭子仪道

    “凤麟,眼下形势危急,我身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