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暴君修仙传-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世安离开后,杨广又命小太监送来一些女子服饰,而后给公冶思柳松绑,让她穿戴整齐后离开。

    临走,杨广只给了她一条命令。留在萧美娘身边,随时探听她的计划,以及青丘宫的动态。

    至于盗不盗的到龙元,已经不重要了。杨广最近的所作所为,那一项都会引起萧美娘的怀疑,不与公冶思柳交合也算不得什么。

    事后,他美美的睡了一觉,这几天在金殿之上把他累坏了。

    梦中,他又回到了大学校园,正在给一旁狐朋狗友吹嘘自己居然穿越当皇帝了,有一群漂亮的妃子可以随便睡,还能跟传说中的英雄豪杰们一起喝酒,还见识了地府新来的黑白无常跟小美女孟婆………

    ………………

    一觉醒来,已是日上三竿。

    洗漱完毕,着龙袍,戴王冠,上金殿,听百官禀报要事,处理朝政。

    经过这几日的查处,朝中无人不知杨广重整朝纲的决心,政务都处理的井井有条。

    一切,都有了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

    仿佛一颗腐朽的老树正在从根部抽出新芽,只要给它足够的时间与养料,便能重新生长;为一颗参天大树。

    “启禀陛下,帝都百官共捐献纹银一千两百万两,良田七万余亩……”眼睛还红着的李淑奇统计完毕,向杨广汇报道,他已经连续四天没有睡觉了。

    “很好,朕正式册封你为尚书右朴射,即日起任命,掌管我大隋财政大权,莫要让朕失望。”杨广点点头开口道。

    “谢陛下,臣定为我大隋江山肝脑涂地。”

    李淑奇连连拜谢,他这是连升数级,可以说是一步登天了。

    尚书右朴射,那是大隋朝的最高财政长官,掌握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位高权重,责任重大。

    接着,又有数位大臣禀告了一些政事,或大或小,总之都在表现自己勤于政务。

    杨广都仔细的听着,一些搞不明白的就交给国师徐世安解决,总之这个皇帝当的也算是有模有样。

    “我大隋各地灾荒不断,纷乱四起,朕决定大赦天下。”最终,百官进言完毕,杨广开口道。

    “陛下仁慈,朕乃我大隋黎民之幸。”这一下,老狐狸宇文化及率先开口称赞道。

    “陛下仁慈。”群人纷纷附和。

    “不知陛下打算如何做?”宇文化及又开口问道。

    没有理会宇文化及,杨广缓缓站起身来,目光扫过群臣。顿了顿,深吸了一口气,他一字一句的说道:

    “免税三年,开仓放粮。”

    就是短短八个字,最直接,最有效的八个字。有钱挣,有饭吃,能生存下去,这样一来,谁闲的蛋疼会去造反玩。

    闻言,群臣震动,全体劝谏,就连徐世安与李淑奇等人都开口反对。

    “陛下,免税三年,我大隋国库空虚,不说别的,单是养兵发饷怕是都不够。”徐世安开口谏言道。

    大隋朝共有兵将一百八十余万,各地知府衙役,马快班头,狱卒,等等都不算,单单这两百八十万兵将的吃喝饷银就是一笔庞大的数目。

    一个国家的财政收入,主要靠的就是税收。如果三年不征税,就是这一百八十万兵将都养活不起,更不要说别的。

    群臣苦苦进谏,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将免税三年改为免税一年且永不加赋。就算这样,一年下来,群臣捐献的一千两百万两银子就得用的差不多。

    此事由薛亮的九州巡察使衙门督办,凡是有私自收取税收,或者有灾民而不发放粮食的,一缕严办。

    虽然当年学习不好,可得民心者得天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他还是明白的,否则那么多年学岂不是上到狗身上去了。

    杨广虽然不懂政务,但在金殿上他以百姓的角度出发,在朝堂代表人民,最大程度的为他们争取利益。先狮子大开口,再由百官商议中折出一个万全之策。

    这样一来,百姓便可以从中获得最大的利益。黎民百姓的日子好过了,他的皇帝位置也就稳当了。杨广还不信了,凭几十个天命之人,没兵没将的就能推到大隋江山。

    这一次朝会,他又成功的施展了第二步计划,开始收拢民心。

    “启禀陛下,历经三年,通往扬州的运河终于开凿完毕,龙舟亦准备就绪。此时正值扬州琼花烂漫之际,陛下可乘舟一游,以全当日之心愿。”免税之事争论完毕,宇文化及老狐狸又开口道。

    闻言,杨广眉梢一挑,怒从心起。这大运河,是隋炀帝背负千古骂名开挖出来的,却直接便宜了那李家二公子李世民。

    没有隋炀帝开创的科举制度,以及大运河的开挖,他李二的贞观之治那里能这么容易出现。一条大运河,贯穿数个省份,直接造就了唐朝经济的繁荣。一个人类历史上的奇迹,成就了两个历史闻名的君主,一个流芳百世,另一个却遗臭万年。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杨广冷笑了一声,口中吟道。

    在场的都是饱学之士,如何能听不懂他的意思。如果没有龙舟之事,他隋炀帝的功绩可以同上古大禹相提并论,一个龙舟游江南,坏了他杨广的一世大功绩。

    “臣该死,只是这龙舟之事,乃是陛下亲自交代,臣不得不为之。”宇文化及老狐狸连连告罪,却又一个太极将这件事归于杨广身上。

    杨广心头冷笑,隋炀帝早年雄才大略,创科举,开运河,无不是开天辟地以来的大功绩。将一项大功绩化为大祸害,这其中肯定少不了萧美娘的影子。

    再加上贪官污吏无数,最终让这份大功绩成为了劳民伤财、祸遗百姓的恶事。不得不说这是隋炀帝的悲哀,是李世民的幸运。

    游一次龙舟,数万人出行,各州府接待。不知要祸害多少百姓,消耗多少国力,可谓遗祸无穷。

    “启禀陛下,这龙舟不可不游。”

    正当杨广准备一口回绝此事,遣散龙舟队伍,将所需银两调拨回国库之时。徐世安忽然开口进谏,面色十分严肃。

    ef=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0026章 游龙舟,无奈果有因() 
(以后尽量把更新放在早上8点,这样大家起来看到更新,是不是就可以顺便投一票呢!~嘿嘿!~~八点是新人,若有不足之处,还请多多指教。月底了,要积分的书评区发帖啊!~~除了加精还外送15分,一共18分。《终极末世》与《暴君修仙传》两个书评区都有。)

    “龙舟不可不游?”

    杨广大眼珠子一瞪,盯着徐世安沉声道:“你最好能给朕一个合理的解释。”

    “回陛下,大运河开通,乃是开天辟地以来的大奇迹,大贡献,大功德,比肩上古之大禹治水……”徐世安捋了捋红痣上的那三根毛,摇头晃脑的开口道。

    啪!~

    “少说这些废话,告诉朕为何龙舟不可不游?”

    杨广一拍桌子,拉着个脸,沉声喝道。现在大隋江山危在旦夕,他才懒得听这些阿谀奉承之言,都是屁话。

    谁能有他一个未来人知道的多,大隋江山败就败在隋炀帝几次游龙舟上,逼的民不聊生,不得不反。

    隋炀帝游龙舟,自四平山被十八路反王围困开始,大隋朝就正式进入衰败阶段,连续的丢城失地,叛乱不止,最终成为一场云烟。

    “启禀陛下,正是因为这份功绩堪比大禹治水,而大禹治水时妖孽四起,精怪阻路,不知经历了多少困难险阻,方才成就此等无量功绩。”

    “说下去。”

    杨广点点头,算是有点明白他话里的意思了。看来大运河通是通了,但还有未知的麻烦需要解决。

    “此番大运河开通,必然惊动了无数山精水怪,日后这些妖孽必将兴风作浪荼毒天下。唯有陛下亲自登龙舟,以真龙之气镇压大运河,方可令那等小妖不敢作孽。”徐世安娓娓道来,听的众臣是连连点头。

    凡大江大流,无不是天定河道走向,均有河神龙王驻扎看守,防止滋生妖孽而霍乱人间。

    但是大运河乃是人力所开,虽有功绩,却并非受命于天,不受天道庇护,不受天庭承认。

    开河期间不知累死了多少徭役壮丁,惊动了不知多少山精水怪,早已成为众矢之的。

    这样一条大运河,不知道会招来多少大妖的窥视,想要霸占下来,兴风作浪。天下只有杨广的真龙之气能够镇压群妖,使其不至泛滥成灾,荼毒生灵。

    “陛下所乘之龙舟,需万分奢华精致,以彰显吾皇天威,方能震慑妖魔。”

    “陛下所乘之龙舟,需大隋第一猛将宇文成都将军开路,斩妖除魔,除去冥顽不灵之辈。”

    “陛下所乘之龙舟,需一千八名强壮殿脚(殿脚:在岸上拉船的纤夫),殿脚在两岸留下的血汗沾染陛下真龙之气,方可形成大运河之龙脉。如此三五次,可保大运河千年无恙。”

    “陛下所乘之龙舟,需日日美酒玉食,倾倒河中无数,以慰藉因开河而死之徭役,劝他们消散怨气,早日轮回,莫要作怪。”

    ………………

    “回陛下,国师果然高见,龙舟的布置准备与国师所言分毫不差,都已准备齐全,只等陛下则吉日登舟上船。”徐世安说完后,宇文化及又开口道。

    听着徐世安一句句的到来,杨广的眉头皱成了一个川字。他经历过地府轮回,戏过孟婆耍过无常,又见识过仙道魔法,此刻不得不相信这些天方夜谭之言。

    宇文化及说龙舟正是这么安排,这一切定是出自萧美娘的意思。这样一条大运河,如果真的泛滥起来,不知会死多少人,造成多大的灾祸。如此说来,萧美娘此行倒也不算是蛊惑君心,霍乱百姓。

    可是,游龙舟所造成的影响,几乎把他大隋推向了毁灭的边缘,实在是太劳民伤财了。

    这样一来,自己这些天所做的一切,包括免税一年的新政,好不容易树立起的一点形象都将被这次游行给冲淡。

    身为君者,当以天下苍生为重,这是阳谋,纯粹的阳谋。游或不游,都会造成难以承受的后果,对他大隋朝的江山都是沉重的打击。

    “此事改日再议,退朝,国师留下。”沉默了片刻,杨广龙袍一甩,宣布退朝。

    咚!

    咚!

    群臣离去后,杨广走下龙椅,每一步踏得都很沉重,双眼死死盯着徐世安。

    这老牛鼻子之前丝毫未提游龙舟之事,今天在朝堂之上突然说起,一切都讲的井井有条,显然是早有准备。

    “鸿志天师,我的国师大人,朕要听你一个解释。”来到徐世安面前,杨广的双拳握得劈啪作响,恨不得给这老牛鼻子一拳。

    自己如此信任这老牛鼻子,可他居然有事瞒着自己,在朝堂之上说出这些话,给自己来个突然袭击。面对群臣,杨广怎么可能说出不游龙舟,游了龙舟我大隋朝气数便会耗尽的话来。

    真龙易命篇,虽然他没有修炼,但是这些日子的参悟,使得他对真龙之气的了解增加了不少。游龙舟,镇压大运河,这是把他大隋朝的气运分给大运河,是以消耗自己的真龙之气为代价的。

    隋炀帝的真龙之气本就薄弱,若是再分给大运河一部分,那他的大隋朝岂不是亡的更快么。

    大隋朝亡也就亡了,历史本就如此,更何况是为了给天下百姓留下一条安定的大运河而亡。

    即便是没人知道,没人理解,这也无所谓,他杨广还不至于因为留恋皇位而弄的生灵涂炭。人家隋炀帝当年都这么选择,自己这个山寨的也不能比他差不是。

    可是,如果不能当皇帝,就会失去真龙之气,就不能修炼真龙易命篇。那么自己那小铜炮就无法解决,这关系到自身的下半身性福。

    当然,自己的下半身性福跟天下黎民与大隋江山相比那是不值一提,万不得已他也做好了顶着小铜炮过一辈子的打算。

    但是,这不还没道山穷水尽万不得已的时候呢么。所以他要狠狠的压榨徐世安,要他给出自己一个合理的解释,最重要的是看看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可行。

    “回陛下,微臣对陛下是忠心耿耿,天日可鉴,否则定将微臣打入万劫不复之地狱,日日受那欲火煎熬。”

    “别废话。”杨广绷着个脸,打断徐世安的表忠心。

    “陛下请看,这是昨夜我收到家师的飞剑传书。”徐世安从怀中掏出一封信,双手捧着递给杨广。

    “好字。”接过那封信,杨广眼睛一亮,不由的赞了一句。

    信上之字笔走龙蛇,苍劲有力,一笔一划都仿佛刀剑出鞘,似乎要破纸而出。通篇文字更有一股坚毅的气息扑面而来,仿佛直接面对紫霞真人锐利的目光一般。

    信的大概内容是:为师已经知晓你的所作所为,既然进入朝廷,无论命数如何,都要以天下苍生为重,不可助纣为虐……

    一番叮嘱后,紫霞真人又对他说起大运河之事,该如此这般这般……正是朝堂之上徐世安所说的那番话。

    最后,紫霞真人要他当众在朝堂宣布此事的利害关系,之前不能与杨广商议。这件事就作为他脱离师门最后的任务,必须完成,日后可凭借此功回山门求救一次。

    杨广冷笑了一声,暗道紫霞真人也太看不起自己了。他之所以这么做,是怕自己不肯游龙舟,故而让徐世安将此事当朝宣布,由群臣给他施压。

    “陛下,近日微臣国运加身,道行又有所精进,对着天地的感悟也有所加深。对此事,臣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见杨广沉默,徐世安又开口道。

    “说。”

    杨广闭目沉思,心中已经决定游那龙舟了。人家隋炀帝宁可丢命,丢江山,也要游龙舟。而自己不过是比他多个小铜炮罢了,以他杨广的能力,就算亡国也不至于被逼得自尽。

    要是因为这个原因不敢游龙舟,岂不是比他隋炀帝矮了一截,那可不是他暴君杨广的性格。

    如此情况,那个残暴昏庸的隋炀帝在杨广心中越发神秘了起来,这游龙舟究竟是他顺了萧美娘的意思,还是自己本身的决定?真正的隋炀帝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回陛下,佛门有因果之说。陛下开挖大运河,成就万古无量的大功绩,是因;陛下以消耗自身真龙之气为代价,保大运河千年无灾,是果;因由陛下起,果由陛下受。若不能了结这桩大因果,怕是会横生变数。”

    “运河的开挖,是利民利国的大工程,但是却非天意。陛下以人心违天意,虽成就大功德,却受天嫉,真龙之气的损失在所难免。”

    “以游龙舟损耗真龙之气,乃是最为稳妥之法,至少这一切在陛下的掌控之中。若是再生枝节,怕是会更麻烦。”

    沉默了片刻,杨广又想了想。事在人为,既然自己知道这样做的后果,那么就可以把影响尽力降低。

    同时还可以布告天下游龙舟的原因,只要能够把握民心。民心所向,哪怕真龙之气削弱,一时半刻也不会灭亡。

    时间,他现在欠缺的是时间,只要有了足够的时间,一一平定叛乱,还是有希望保住江山。至于真龙之气,日后开疆扩土还可以再增加。

    “既然如此,这件事交给你来安排,切记三件事:第一,尽量少的劳顿各郡县知府,一切经费由国库调出;第二,殿脚之人全部有禁军中抽调,要强壮之人,饷银十倍,记功一次;第三,除了必要的婢女丫头,不得以任何名目征召新人,一切从简。”

    杨广淡淡的开口道,暂时他只能将这场游龙舟的影响降到最小,后面的事情需要随机应变。

    可是,即便再努力,皇帝出游一次的花费也不会少,更何况此番是镇压大运河,许多工序都不能少。单是那沿途向河中洒出的美酒玉食,就是大麻烦。新鲜的食材,总需要在各处补给吧。上万人的补给,不是那么容易的,劳顿百姓,那是肯定的。

    “臣领命。”

    “此番出游,朕会带宇文化及同去。此后朝中政务由你来处理,朕希望回来之时,你不会令朕失望。”

    ef=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0027章 译古字,宣华首登场() 
(最后一天积分赠送,书评区发帖子的均有精华加奖励15分,送完为止,顺便求票!~~)

    御花园。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勾心斗角,鬼斧神工。

    苍松翠柏四季常青木,奇花异草南海不死药。

    此时正值春季,百花争艳,寸草含羞,一派勃勃生机,好不舒心。

    类似这些园林景致,在皇宫里数不胜数,各个美不胜收,堪称人间仙园,养生圣地。

    这几日杨广四处乱转,居然没有看到重样的。可见隋炀帝有多会享受,把他这小皇宫建的跟仙宫似的。

    杨广蹲在岸边,无聊的看着湖中金鲤翻腾,随手用石子打几个水漂,惊的鱼群四散。

    八个太监宫女在一旁小心伺候着,那是怕他掉进湖里。

    “宣华夫人到。”

    听到有太监宣报,杨广将手中石头扔进水中,拍了拍手上的灰尘起身望去。

    今天是他第一次召见这位,主要是因为闲的蛋疼,想见识见识这位传说中的大美女,顺便问她点东西。

    只见一个二十五六岁的女子盈盈走来,一张标准的瓜子脸,目似秋波,肤光如雪,周身透着一股妍姿俏丽的华贵气息。

    这位就是隋文帝杨坚的女人宣华夫人,不得不说隋炀帝也是个奇葩,连他老子的女人都不放过。只要是长的漂亮,不论出生,不管是谁,照单全收。

    看到这宣华夫人,杨广心里也痒痒的。他算是明白了隋炀帝为什么甘冒天下之大不韪,也要把这位收入宫中。

    漂亮,实在是太漂亮了,尤其那股子气质。啧啧,难怪隋炀帝没放过她。其美貌与萧美娘完全不同,各有千秋,丝毫不让。

    萧美娘如火,宣华夫人似冰,冰火两重天,两种极致的美,隋炀帝当真是艳福不浅。

    这样一个冷艳艳的美人,方才二十五六岁,如果因为隋文帝杨坚死了她就得守活寡,那就是犯罪。

    “臣妾叩见陛下。”

    在五个宫女的陪同下,宣华夫人来到杨广面前,躬身盈盈一拜,如出水芙蓉般,清冷娇艳。

    “快平身。”

    杨广咧嘴一笑,冲上前去亲自把她扶了起来。握着她的小手,那叫一个柔,那叫一个软。

    “陛下,请自重。”宣华夫人如受了惊的兔子,忽然后退一步,将手抽了回去。

    杨广满脸疑惑,这女的早该被隋炀帝睡了不知道多少次了,自己不过是摸两下小手揩揩油而已,她居然玩起了这一套。

    顿时,杨广眉头一皱,瞬间想到了萧美娘。那个艳后跟了隋炀帝这么多年,居然还是处子身,每当交合之际都会偷梁换柱,瞒天过海,欺人太甚。

    难道,眼前这个宣华夫人也是类似的人物?也有着不为人知的身份?

    “哼,难道朕连自己的嫔妃都碰不得么?”杨广冷声道,言语有些不善。

    “数年来陛下对臣妾礼数有加,从不用强,臣妾感激不尽。若陛下耐性已尽,请赐宣华一死。”不想那宣华夫人却是言辞激烈,掷地有声的答道。全然不给杨广面子,娇容满是决绝之色。

    杨广心里咯噔一下,满脸的不可思议。

    好嘛,听她的口气,这些年来隋炀帝别说睡了,怕是连小手都没摸过几次。

    搞了半天,臭名昭著的隋炀大艳帝是白白背了万古骂名,不光是萧美娘,连宣华夫人他都没得手。

    这六短之君中的欺母、图嫂的骂名,他算是白背了。

    不过,再想想隋炀帝也算是个诗人,自然有股子文人的风流劲。如果对所喜欢的女人用强,岂不是落了下乘,以隋炀帝的自负断然不会如此,所以他对宣华夫人以礼相待倒也说得过去。

    “不不,你误会了,朕找你来呢,是另有要事。”

    想通了其中关键,看得出此女与萧美娘不同。杨广连忙开口道,看这烈女的架势,已经准备好跳湖自尽了。

    “朕闻听宣华柳絮才高,对古文多有研究,特来请教几个古字。”

    之所以请宣华夫人来,这是另一个原因,让她帮助自己破译《九冥天魔策》上的古字。

    《九冥天魔策》内容均是以上古文字记载,徐世安也看不懂。于是杨广想起来这位宣华夫人,此女乃是南陈公主,自幼对古文异字颇有研究,便想叫她来试一试。

    随后杨广歪歪扭扭的在地上写了十二个字给宣华夫人看,这都是他之前就背下来的。《九冥天魔策》乃是魔道一等一的功法,自然不可能轻易给别人看。

    “以身为天,以魂为道,天道可欺。”

    宣华夫人盯着杨广写的字看了半天,才贝齿轻启,开口译出这十二个字。

    “宣华真是博古通今,这等古字都认识。”

    杨广有些尴尬的笑了笑,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