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秦·君临天下-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滥侨淮罄惺盏睦裎锟隙ū人盏墓笾囟嗔耍暇拐馊淮罄形桓呷ㄖ匾痪淠芏ズ眉赴倬洌胝宜秦碜呙怕返哪抢裎锴崃硕疾缓靡馑寄贸鍪帧U教焖吕从懈鲎痈叩亩プ牛蔷醯酶淮罄邢啾龋约菏盏恼庑├裎镎娴牟凰闵叮砸簿筒辉俨刈乓醋拧

    此时韩非正领着各分院院首巡视考场,明天就要开始大考了,学子们也都前来报道,今天日落之前是报到的最后期限,来报到的学子也逐渐减少。

    韩非巡视一圈之后觉得很满意,于是命人去请三位大佬过来。就在这时韩非听到书院门口传来说话的声音,韩非仔细一听听出其中一个是负责学子报到发放号牌的教授的声音。

    “老夫每年负责学子报到,过眼学子成千上万,说句不客气的话,成与不成老夫看一眼就知道个大概。萧何啊,考律法院的学子最多,因为大秦依法治国学律法的学子出师之后不愁没有去处,可是每年报考律法院的学子和招收的学子比率差不多是三十比一,今年就更多了。你远道而来,若是一时失手岂不可惜?不如同我所劝报考儒学院,先考进九嵕书院再说,进来之后可以转学其他嘛。”

    萧何:“请问先生主教和业?”

    教授:“这个,老夫主教儒学。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按照老夫的办法绝对可以考进九嵕。”

    萧何:“多谢先生教诲,萧何还是愿意堂堂正正的考进九嵕律法院,请先生发放号牌。”

    教授:“唉,你不学儒学真是可惜了呀。好吧,给你号牌。萧何呀,你是一定会成为九嵕弟子的。你进入书院之后记得到儒学院来找老夫,九嵕内部不设壁垒,日后你若对儒学感兴趣尽可以来找老夫。”

    萧何:“多谢师尊。”

    教授:“张良、韩信,你两个都要报考武经院吗?”

    “正是。”

    教授:“武经院是今年新开分院,入门的门槛会低一些,你两个这个年纪来考九嵕选择门槛低一些分院是对的。只是报考武经院需要天赋以及一定的基础,不知你俩可有荐书?”

    张良韩信:“没有。”

    教授:“那不如报考儒学院吧,孔圣有云,有教无类。儒学院是各大分院中门槛最低的,很好考的。老夫见你俩骨骼奇清、慧根天生,绝对是学儒学的好苗苗。来吧,为师看好你俩。”

    韩信:“师尊,请问儒学都是用来干嘛的?”

    教授:“儒者三分为儒家、儒学和儒教。儒家是一个阶层,儒学是一门学问,而儒教则是一种信仰。入我儒学院首先要学的是儒家六德六行和六艺。所谓六德就是智、信、圣、仁、义、忠。所谓六行就是孝、友、睦、姻、任,恤。所谓六艺就是礼、乐、射、御、书、数。”

    “六德六行规范你的言行,教你该做怎样的个人。而这六艺却是大大有用的。这六艺第一位的是礼,礼是什么?周礼也。简而言之就是做人的规矩和社会的行为准则。第二位是乐,这个乐是指《云门大卷》、《咸池》、《大韶》、《大夏》、《大濩》、《大武》六套乐舞。这六套乐舞有何用处呢?这都是祭祀的时候使用的。《云门大卷》用于祭祀天神;《咸池》祭地神;《大韶》祭四望;《大夏》祭山川;《大濩》祭周始祖姜嫄;《大武》祭祀周代祖先。射排在第三位,也就是箭术引申开来就是兵法。第四是御,也就是要会驾车。第五是书,那自然就是读书写字。第六是数,也就是算术。圣有云:儒家弟子智勇皆存,若遇强梁亦可拔剑杀之,这叫伸张正义。但在拔剑之前,需告诉他错在何处,以儒家大义感化与他。通常情况下这些强梁会羞愧难当横剑自裁,个别冥顽不化者就需我等挥起儒学利剑帮其改邪归正。你说,我儒学好是不好?”

    韩信:“太好了。”

    教授得意的问:“学否?”

    韩信:“不学。”

    教授诧异的问:“为何?”

    韩信:“学生脾气比较急,能动手的绝对不会瞎逼逼。”

    教授气的指着韩信说:“竖子不足与谋,给你号牌!快快让开。张良,你脾气急不急?”

    张良:“先生,学生脾气不急。”

    教授大喜:“那就来我儒学院吧?”

    张良:“君子六艺自小就学,六德六行心中全知,学生不想再学。”

    教授:“糊涂,岂不知学无止境的道理吗?”

    张良:“先生,学生虽然脾气不急,但是遇到吓逼逼的人学生只想将其踹倒在地再踏上一万只觉(脚)。”

    教授气的胡子都飞起来了,他扔下号牌说道:“竖子无知,今日不学有你后悔的时候,须知百千年之后我儒家定会大行其道的!我孔圣之名定会光耀千古!”

    啪啪啪啪,很多报考儒学院的学子都击掌表示赞同。教授一见怒气消散趾高气扬的说到:“圣有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儒家兴盛系于吾身,我等应效法圣人门下七十二贤,不管传道之路有多坎坷也要义无反顾,只要持之以恒,我儒家定会有遍布天下的那一天!”

    “好!说得好。这位这个这个您辛苦了继续继续,不要,要认真的为国家选材,同时不要忘记宣传儒家学说。嗯,本君随便瞅瞅,你们继续。”

    白宣背着手来到萧何、韩信、张良面前。汉初三杰呀!萧何是如此的年轻,张良如此的阳光,韩信的目光精明中含着狡黠。白宣的心中在狂喊:“我的!这仨都我哒!”

第294章 三大弟子() 
白宣挨个拿起三人的号牌看了看张良和韩信的还给他俩,萧何的扔到了桌上。

    白宣:“宣传儒学这位,把萧何的号牌换了。”

    教授:“君侯,那就换成儒学院的号牌如何?”

    白宣:“本君看上的你也敢抢,信不信本君把报考儒学院的全部弄到武经院去。”

    教授笑道:“君侯如此做老夫自然不能阻拦,毕竟九嵕书院是君侯所创,君侯的意志我等不能违背。武经院刚刚招生,学子们不明就里报考的就少,若是不足三十按照九嵕院规就不能开院,若真如此实在是有损君侯颜面。”

    韩非:“住口,胡说什么。君侯是武经院院首,报考武经院的学子如过江之鲤,把名册给我看看。”

    教授将报到名册递给韩非,韩非接在手中一边看着一边说到:“我就说嘛,报考武经院的学子定如这个,定如。”

    白宣歪头一看,只见报考武经院的学子只有两个,一个是张良,一个是韩信。

    韩非:“君侯,这个,这也算是过江之鲤,只不过少了点而已。”

    白宣:“原本是不少的,都是被这个儒家弟子中途捞去了。你等着,本君记住你的长相了,你最好别在晚上一个人出门。”

    教授拱手笑曰:“能被君侯记在心间老夫顿感无上荣宠,老夫今晚就去御香楼消费。君侯,可愿同往?”

    白宣:“你们大家都听见了,这可是他自己愿意去的,若是死在那个小娘的床上和本君没有半点干系,你们都要为本君作证。”

    众人:“我等明白,绝不会说君侯仗势欺人的。”

    白宣哈哈大笑,众人更是笑得前仰后合。九嵕书院是个特殊存在,在这里即使是个百姓也是可以和高官显贵说上两句笑话的,只要不过分就没事。

    白宣对那老教授说:“把萧何的名字录入武经院。”

    教授:“君侯,萧何人才难得,去律法院更合适啊。”

    白宣:“他的长处本君心里明白,况且正像你说的,九嵕之内不设壁垒,想学什么全凭自愿,他有的学了。”

    教授对萧何说到:“能得君侯提携前途无量啊,萧何,莫忘老夫和你今日的这份渊源。”

    萧何拱手说到:“多谢师尊,今后萧何若有不解之处还望师尊解惑。”

    教授高兴的搓着手说:“有你这句话老夫甚慰,不过你们三个是首届武经院学子,君侯就是你们的授业恩师,三位老夫祝贺你们。”

    老教授的一句话让门口还没走的学子们炸了锅,一开始很多人都觉得考入武经院必定是一帮武夫,这读书人多半是看不起从士卒一步步爬上来的将门子弟的,所以也没往别处想。如今一听那儒学教授所言顿觉太有道理了,君侯白宣的弟子啊,入他门下还愁将来没个好职位吗?不能够哇!于是呼啦一声,学子们围住了儒学教授,纷纷要求改考武经院。

    儒学教授嘿嘿一笑说:“出尔反尔非君子所为,老夫饿了先去吃饭,待吃饱以后再给你们换,哼!”

    儒学教授收拾东西转身进了书院,白宣笑着对韩非说:“这家伙一顿饭怕是不到太阳落山是不会吃完的。嘿嘿,其实不用那么多学员,首届武经院有这三个学子足以笑傲天下了。”

    韩非听了这话不由得仔细打量萧何三人,看了半天也没看出哪里与众不同来。韩非看着领着仨弟子得意的迈着四方步的白宣疑惑的说道:“君侯难道真的如传闻一样未卜先知?”

    其实武经院的学子绝不止萧何三人,至少有将近二百人。这是因为大秦将帅们的子孙,只要是没在军中任职的基本上都被白宣给圈进武经院,而且不用考就已经是学子身份。

    白宣知道万事开头难的道理,所以嘛先把百十个将门子弟纳入门下这样就不用担心开不了分院,至于这公开招收学子,白宣本来也没抱多大希望。但是让他惊喜万分的是汉初三杰来了,他们仨咋会凑到一起的呢,白宣顿觉是老天有眼历史改变,他对把大秦打造成一个万年帝国充满了信心。

    白宣做为九嵕创始人现在又是武经院院首自然有自己单独的办公场所,而且很大很豪华,白宣就把哥仨领进自己的书斋内。

    白宣看这哥仨他俩上的笑容就没断过,他拍着萧何的肩膀说:“好,相国之才呀。”

    萧何激动地趴在地上叩头不止,白宣扶起萧何转脸再看张良。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堪称国士无双啊!”

    张良没萧何表现的那么激动但是脸也红了,他叩拜之后说:“师尊过奖,还请师尊教诲。”

    白宣:“不用你说,为师一定好好教你。”

    白宣最后看着韩信,那眼神很是复杂,看得韩信如坐针毡。

    韩信:“师尊,师尊不喜韩信吗?”

    白宣:“为师不是不喜你,为师是心疼你啊。因为只有你能得为师兵法真传,他日成就不在为师之下。可惜呀,行伍之人杀伐之气过重教你命运多舛。为师送你一谶,你需谨记在心,若能领悟或可驱凶避祸能得善终。”

    韩信:“请之尊赐告,弟子定会谨记在心。”

    白宣:“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夫人。”

    韩信:“师尊,这是何意,底子不懂。”

    白宣:“此乃天机,为师只能说到这里了,能否领悟靠你自己。白泽,带韩信试试铠甲兵器。”

    “喏!”

    韩信:“谢师尊。”

    韩信高兴的跟着白泽走了,张良问白宣:“师尊方才那一谶语可是在说韩师弟有一生死知己,韩师弟的荣辱决定于他?可是存亡两妇人又是何意?难道韩师弟的生死都取决于妇人?”

    白宣没法回答张良,一是因为这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二是因为白宣也不确定历史是不是还想从前一样。有很大可能已经改变了,这个年纪的汉初三杰原本是不会聚集在大秦咸阳的,可如今哥仨就在白宣眼前,白宣还敢说这是原来的历史吗?当然不敢。

    白宣摆摆手说:“都说是天机了,莫要再问。方才为师说你俩的话也记在心中,不要传出去。你们三个从此跟在为师身边,学问学问,边学边问。还有时时处处皆学问,为师不想一上来就给你们灌输一套学说,做为师的弟子作重要的是这里。”

    白宣指着自己的脑袋,萧何和张良立刻明白,于是双双拜倒回答:“弟子明白。”

    白宣:“从今以后,你们衣食住行乃至将来的成家立业为师都包了。为师不会提醒你们,为师会满足您们各项需求,但是为师也告诉你们,为师对你们的考验无处不在也无时不在。拜师容易出师难,通不过考验的,为师会将他逐出门墙,你俩明白?”

    “弟子明白。”

    萧何:“师尊为何不等韩信回来再说?”

    白宣:“你猜。”

    萧何不言语了,就在这时韩信穿着一身铠甲拿着长剑蹦蹦哒哒的走了进来。

    “师尊师尊,弟子喜欢这些。”

    白宣:“喜欢就给你,值个什么。萧何张良,你们也有。白泽,领他们去。”

    “喏。”

    萧何、张良走后,白宣仔细端详着一身戎装的韩信,白宣的眼中满是赞赏之色。

    白宣心中暗道:“兵仙神帅成了我的弟子,嚯嚯哈哈哈哈。”

第295章 请赐教() 
就在白宣领着新收的三个弟子在九嵕书院内到处显摆的时候,一骑快马奔过咸阳桥直奔九嵕书院而来,马上之人正是赵高。赵高催马冲到书院门口问到:“君侯何在?”

    门前守卫答到:“在书斋内。”

    赵高举起令牌喊到:“大王命我寻找君侯有军国要事。”

    守卫推开大门说到:“大王令牌勘验无误,准赵高院内走马。”

    赵高说了声谢字之后高举令牌催马就跑,九嵕书院是大秦官办学府规格等级之高不亚于王宫,没有秦王诏命院内禁止纵马飞奔,违令者徙一千五百里。

    赵高几乎把半个书院转了个遍才在韩非的住处找到了白宣,那时候白宣刚刚逼着韩非把收藏在库房中的笔墨砚台中的精品拿出了十几套,白宣让萧何三人各自选了一套,剩下的全都让白泽装到了车上打算拉回家去,说是为今后再遇到好弟子的时候作为礼物。韩非还能说啥,不就是几套笔墨砚台嘛,白宣要给他就是,发正今年也要想办法再盖几幢藏书阁这钱还得找白宣要,就当是提前打个基础吧。

    萧何哥仨现在算是一步登天,就连入学住宿等等相关手续都是九嵕书院总院首韩非亲自办的,哥仨觉得离家赴秦尽管很是艰辛但如今看来实在是不值一提。

    当白宣把韩非烦的要发火的时候,赵高终于找到这来了。

    赵高:“君侯!可算找到你了。大王有诏,请君侯立刻到甘泉宫去。”

    白宣:“甘泉宫?大王不是一直不想见他吗,为何今天?”

    赵高:“君侯,这是赵庞找了李斯,李斯请动大王,大王这才去了甘泉宫。不过大王请君侯去是为了让君侯见一个人。”

    白宣:“李牧。”

    赵高连连点头:“正是。”

    白宣:“小高,你也是打过仗的人,对这李牧如何看?”

    赵高:“赵高不敢妄下断言,不过赵高觉得这李牧会成为大秦一统天下的绊脚石。”

    白宣:“有长进,眼光不差。来,见见本君新收的三个弟子。”

    在白宣的引荐下,萧何、张良、韩信和赵高一一见礼,这哥仨虽然还是学子但在赵高眼中,这哥仨已经是不可小觑之人,昭告自然是好一番亲热。随后,白宣带着众人出了九嵕书院直奔甘泉宫。

    甘泉宫位于章台之北,地势平坦开阔,因为靠近水源、生活起居便利。从宣太后(芈八子)开始便以此为寝宫,宣太后曾在这里与义渠王生下两子,最后宣太后将义渠王引诱到甘泉宫将其杀死。自此以后,秦太后大多居住于此,如果赵姬不是为了赶紧避开嬴政等人去了雍城,那么嬴政亲政之后赵姬也是应该住在甘泉宫的。可现在赵姬只能被幽禁在空荡荡的蕲年宫内,只能与孤独怨恨为伴。

    不知嬴政出于什么考虑,当赵王偃来到咸阳之后,嬴政命段烈将赵王偃一行安排在甘泉宫居住。这个举动到让赵王偃心中有所领悟,赵王偃觉得嬴政之所以这样安排其实是把他当成了太后赵姬的娘家人。

    赵王偃虽然和吕不韦达成了某种协议,但是对能否劝动嬴政也是没把握,嬴政的这个安排可以说是给了赵王偃一些信心。但是接下来嬴政一直以各种理由不见赵王偃这叫赵王偃心中很是忧虑,赵姬的事情可以不谈,敏代的事情不能拖着。可是嬴政避而不见这就难办了,于是赵王偃命赵庞、公孙乾到处活动,最终到底是把嬴政给请来了。

    现在的嬴政满脑子都是一统天下灭了关东六国,心思根本不在女色上面,况且嬴政和段玲珑正处在如胶似漆的时候,心里哪搁得下别人。不过赵庞这回直找到段烈府上又是送礼又是摆酒席又是跟段烈两口子讲道理,然后段夫人就进宫了,自然后就是段玲珑催促嬴政去见见赵国公主敏代。

    嬴政有心不去但又拗不过段玲珑,只得硬着头皮去了甘泉宫。嬴政不愿意见赵王偃一是不想见到敏代公主,秦赵联姻政治因素放在首位,敏代公主嫁给嬴政实际上就相当于赵国的一个质子。至于感情,嬴政和敏代从来就没见过面,哪里谈的上感情。

    这第二个原因就喝嬴政内心里的禁忌有关了,赵王偃来咸阳之前去过洛邑的事情是瞒不过大秦冷锋的,所以嬴政自然也知道。嬴政都不用让冷锋去查就知道,这吕布为定会求赵王偃为赵姬说情。这让嬴政感到心中恼怒却又发不出火来,赵王偃若是真的说这件事,嬴政最多是对他冷淡一些绝对不能恶语相向。要知道如今关东五国中赵国时大秦的头号劲敌,不管将来大秦兵锋指向谁,现在还不到撕破脸的的时候,更不能引起对方警觉,这是白宣反复交待嬴政要注意的事情。

    当嬴政驾临甘泉宫之后,赵王偃立刻设宴款待,赵王偃本想在宴会上让敏代弹奏一曲,可是嬴政只顾得和李牧说话根本看都不看赵王偃。弄得赵王偃偷偷的给李牧使眼色,李牧也是无可奈何呀。秦王主动跟李牧说话,李牧若是不予理睬一是失礼二是有可能会激怒秦王,所以李牧不得不和嬴政周旋。

    嬴政:“将军久镇雁代(指雁门和代郡),林胡闻将军威名而丧胆,寡人心中甚是钦佩。寡人还听闻将军麾下雁门骑始建于武灵王胡服骑射,寡人真的很想一睹雄风啊。”

    李牧:“秦王过奖,并非李牧有功,全赖边关将士用命,我王一力支持才有了李牧些许功劳,不足挂齿。秦王若想看,不如明天末将摆出几个阵型给秦王看看,今日没有准备唯恐在秦王面前落下笑柄。”

    嬴政:“那就如此约定,赵王就这样定了,明天寡人来看雁门骑的操演。”

    赵王偃心说你总算看着我说话了,这得抓紧机会呀。

    赵王偃:“秦王有命寡人岂能不从,就定在明日。秦王能来寡人心中甚慰,这酒宴准备的仓促不过赵国的歌舞颇具特色,当年秦王在邯郸想必也看过,就请秦王观赏赵国歌舞,只当是往事重温吧。”

    嬴政:“呵呵,寡人在邯郸时只在平原君府上看过歌舞,闻名邯郸的逍遥楼却是去都没去过。至于邯郸丛台以及学步巷内的时光给寡人留下的是什么,呵呵呵,不说也罢。这个舞嘛不看也罢。”

    赵王偃直接被嬴政来了个烧鸡大窝脖儿,给蒙在原地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就在这个尴尬时刻,大殿外响起通传之声,白宣到了。

    白宣一到嬴政自然心里高兴,但是他也不用起身相迎,君臣有别嘛,可是赵王偃和公孙乾却同时起身离席迎了上去。

    公孙乾:“君侯,多年不见君侯风采更胜往昔。”

    白宣:“大夫也是风采依旧。”

    赵王偃:“君侯威名寡人钦佩之至。”

    白宣:“上次多谢赵王容忍,不然何来三千秦骑入邯郸的壮举,白宣谢赵王。”

    赵王脸上红一阵白一阵不知道怎么接口才是,嬴政被白宣的话逗得大笑。

    “哈哈哈哈,大兄一来寡人顿觉心胸开朗,大兄快来寡人身边。赵王、公孙大夫,你们快坐呀。”

    嬴政这也算给赵王偃一个台阶下,白宣在嬴政左手边坐下,他对嬴政说到:“大王,明日九嵕书院大考,大王可要亲临呀。”

    赵王偃:“哎呀,寡人和秦王约好明日要观看雁门骑操演阵型的。”

    白宣:“哦,果有此事?”

    嬴政点点头指着李牧说到:“大兄请看,那位就是赵国名将李牧李将军。”

    白宣慌忙起身抱拳拱手说到:“失敬失敬,久闻李牧将军威名,今日一见三生有幸。”

    李牧:“君侯过谦了,和君侯相比李牧哪里敢自称名将。”

    白宣:“李将军太过自谦,本君还想问一位故人,但不知司马尚将军可好?”

    李牧尴尬的转脸看看赵王偃,赵王偃的表情比刚才还尴尬。司马尚被大秦释放回国后,一路要饭回到邯郸之后休养了半年身体才恢复,养病期间司马尚托关系给赵王偃上了陈情表,可是赵王偃未予理睬。司马尚连上三道奏疏如同泥牛入海,司马尚的心凉了从此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就在家中整日买醉。如此一来赵王偃就更加不愿搭理司马尚了,所以到现在司马尚还是赋闲在家不官不民的吊着。

    李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