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秦·君临天下-第2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仙山。这仙山上奇花异草就是仙草,这果实累累的神树就是能长出长生果的长生树。”

    赵高:“果然有神仙啊,怎么能找到?”

    石生:“凡人岂能随便见到神仙,这得费尽心思还要诚心诚意的去找才行啊。”

    侯公:“东主,这书想让我等研究一下可好?”

    赵高:“行。来人,给卢生准备客房。卢生,本官想收你做门客你可愿意?”

    “卢生拜见东主。”

    晚间时分,韩终、侯公、石生、卢生悄悄聚在一起。

    石生说:“大家都看出来了吧,赵府令这是想要跟君侯争宠啊。不过君侯势力太大,府令现在不能明着跟君侯对抗。府令看好的的是公子胡亥,如今皇后薨逝阿诺皇妃最有可能成为皇后。之前我们已经接着请回先皇后魂魄的机会让陛下离不开阿诺贵妃,那么下一步就是把贵妃推上皇后的宝座。”

    韩终:“这也是府令的意思,但是现在君侯在朝实在是压得我们不敢招摇,如此下去怕是皇妃难有机会登上后位,需想个办法将君侯请出咸阳。我们一起想想办法。”

    卢生:“我其实就想弄点钱,可不敢参与这朝中大事,一旦事情败露最倒霉的就是你我。此事还是让府令做主吧。”

    侯公:“富贵险中求,不冒点险怎么能有好日子过。我有一计,你们看。”

    侯公将那本书拿了过来摊在桌上,随后用水银将金粉调和然后用笔蘸着金粉在书页上写字。侯公每页写了一个字,只写了前四页用的是东周王室祭祀时使用的特殊的金文。

    侯公写完之后放下笔说到:“这就行了,明天拿给府令看。”

    卢生:“你写的什么?”

第479章 亡秦者胡(下)() 
侯公招招手,四人的脑袋凑到一起,四人嘀嘀咕咕一阵后,韩终和石生拍手叫好,唯有卢生皱着眉头一言不发。

    侯公问卢生:“怎么,你觉得不行?”

    卢生:“你写的字当真没一个人认识吗?”

    侯公:“我家祖上是负责周天子祭祀的臣子,每年春秋大祭所有的告天文书都是我家祖上所写。周王室衰败后本就没人重视,到了我祖父那一代,就连告天文书都懒得写就是随便划拉几笔反正没人看也没人念,往火里一扔了事。我敢确定,这种字只有我家的人认得,你就放心吧。”

    卢生:“本为求财不为富贵,把命搭上就不好了。”

    韩终:“你怕什么,我们三个已经铺好了路,陛下已经开始信我们了。再说海油赵府令帮衬,他要他的咱们要咱们的,各取所需。你不要想着去找白宣,我们去过,白宣说了再敢上门一律充军或者发配到南边去。咱们的那一套在白宣眼里啥也不是,你不要心存幻想自讨苦吃。”

    侯公给每个人倒了一碗酒,然后韩终、侯公、石生三人伸出手掌,每人在掌心处划了一刀。

    侯公:“今天你我四人歃血为盟,天地为鉴、鬼神作证,我等四人同进退共生死,若有违背,天诛地灭,下辈子不能做人!”

    韩终和石生端起酒碗重复了侯公的话,三人恶狠狠地盯着卢生,卢生似乎下了很大决心他拿起刀在手心划了一道,随后端起酒碗说到:“天地为鉴、鬼神作证,我等四人同进退共生死,若有违背,天诛地灭,下辈子不能做人!”

    四人喝干血酒,随后又仔细地商量了一番,这一次各自的分工更加明确。

    卢生:“你们还叫了徐福吧,他的名气比较大,可他是只喜欢出海远航,那些海上有仙山的话其实都是他用来骗船夫和家人的,他是不会跟我们同谋的。”

    韩终:“我们干我们的,不去管他。他若自己找死怨不得我们。”

    卢生:“只好如此了。”

    第二天一早,四人急匆匆来找赵高。

    侯公:“东主,我等四人彻夜研究终于有所参悟,东主请看。”

    侯公打开那本书的第一页指着一副神像的胸口说:“东主请看,这神像的胸口处是不是有个花纹?”

    赵高:“是啊。”

    侯公:“东主,这其实不是个花纹是个字。”

    赵高:“什么字?”

    侯公:“亡。”

    赵高:“灭亡?”

    侯公:“对。东主再看这第二页,这朵花的花瓣上也有一个字,这个字念,秦。”

    赵高:“大秦的秦?”

    侯公:“正是。东主再看。这个字念者,这个字念胡。连在一起就是。咳,东主,属下不敢念。”

    赵高:“这有什么,连在一起就是亡秦者胡嘛。亡,亡秦者胡!亡秦者胡!”

    赵高瞪圆双眼想了半天,随后他的目光转向了卢生。

    “卢生,书是你带来的,你怎么说?”

    卢生:“此乃天意,卢生不敢妄加评论。”

    赵高:“你等收拾一下,随本官去见陛下。”

    赵高五人是在众臣下朝之后才进宫的,为的就是避开白宣和朝中众臣。赵高知道这些天白宣正在着手制定征南越的详细策略,武德殿内的沙盘已经增加到了十个,有关南越的地图也随着黑冰台一司一院派出的细作发回的消息逐步增多完善。大秦匠做监最近也是加班加点赶制铠甲兵器,优良的战马也从大秦东西北三面源源不断的运到咸阳随后转运江南兰陵,那里是大秦征服南越的基地。

    新建的大秦舟师也在大量制造战船和运输船,大秦的战争机器正缓慢有节奏的运转着,远征南越是新生的大秦帝国面临的一个难题。因为大秦的虎狼之师要摒弃传统的作战模式由马步兼重变为步船协同。这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也需要步卒和舟师进行必要的协同训练。

    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拓土开疆,也是一场以强打弱的战争,这场战争最重要的环节不是作战而是治理。南越那些部族连楚军都打不过更别说和秦军打了。可以说这是一场必胜的战争,大秦军队与其说是和南越人作战不如说是在同恶略的环境,地形、从未见过的疾病以及漫长的道路作战。为了避免秦军征南越的损失过巨,就必须做好最详尽周到的准备。南征将士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都要考虑到,所以这些天白宣、王绾、卢焕、李斯、崔固、魏缭、冯去疾等重臣忙的不可开交。

    赵高对白宣等人的行踪了若指掌,因为李斯其实是赵高的合作伙伴,通过李斯赵高就能知道白宣在哪,白宣在哪赵高是绝对不还带着卢生等人在那地方出现的。

    犬丘殿内,嬴政坐在那里批改奏疏,现在也唯有在处理朝政的时候他的内线才会有片刻安宁。除此之外,嬴政心里还渴望着那个被韩终等人说必须是极其特殊的日子才能奏效的,和段玲珑的魂魄相聚的日子。

    “陛下,臣求见陛下。”

    嬴政都不用抬头只听声音就知道是赵高来了,嬴政笑了一下头也没抬就说:“进来吧。”

    赵高一瘸一拐的来到嬴政面前跪倒。

    “臣赵高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

    “行了行了,这里就朕和你在,弄那么隆重作甚。”

    嬴政放下笔伸了个懒腰随后说到:“最近大兄太忙了,朕不好缠着他。你来了正好,陪着朕喝点酒说说话,之后朕在批阅奏折。唉,一统天下是好,可是事情也是真多啊!”

    赵高:“黄少俯呢?”

    嬴政:“朕叫他盯着冷锋北地部的消息,朕要放着匈奴。马上就要南征了,朕可不想真的大军前脚刚走,匈奴就杀到边关。”

    赵高来到嬴政身后一边为嬴政揉捏着肩膀一边说:“陛下,韩终说今天的日子合适,臣把他们几个带来了,没别人看到。”

    嬴政浑身一震,他满脸惊喜的看着赵高。

    “真的吗?今天可以?”

    赵高:“韩终他们三个已经在布置了,陛下稍待。陛下,有位叫做卢生的方士刚从海外归来,他得到一本神仙留下的书,他想献给陛下。那上面记载着神仙住的地方还记载着路线,书上还说只要找到神仙就能找到长生果,最重要的是还有起死回生的仙术。但是卢生说那本书还有神仙的留下的谶语,若是不清楚谶语的意思不赶紧补救的话,那本书上所记载的神仙居处还有那些长生果和起死回生的仙术就一样也找不到。”

    赵高的话嬴政别的没听清,只听见了起死回生的仙术这一句,嬴政猛地举起手说:“传卢生。”

    “传卢生!”

    卢生第一次见到天下最尊贵的人,这个可以轻易的让人享尽荣华富贵也可以在弹指间教人灰飞烟灭的九五之尊,卢生不免心中紧张,但他强自镇定摆出一副不卑不亢的架势,从容不迫的行了大礼。

    嬴政点点头之后问到:“把书拿来朕看。”

    卢生赶紧将书双手奉上,赵高接过书送到嬴政手中。

    嬴政:“朕看不明白,这些字似乎早已经失传了。卢生,谶语在哪里。”

    卢生:“请陛下准许草民为陛下指出来。”

    嬴政:“准。”

    卢生翻动书页伸手指点着侯公写的那四个字,小声的说给嬴政。

    嬴政:“亡秦者胡?什么意思?”

    卢生:“陛下,草民得到这本书的时候,这个谶语是没有的。当草民回到中原路过泰山夜宿山下时,梦中见到我大秦襄公。襄公把草民怀中的书夺了过去写了几笔又换给了草民并让草民来见陛下。草民醒来之后再看此书,这谶语就出现了,和襄公所写的字数页数一点不差。这字是周王室祭天用的金文,若不是草民的先祖曾经是周王室的祭酒,认识这种金文的话,草民根本就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陛下,草民觉得,这是上天和大秦先祖借住此书告诫陛下。这个意思就是说,将来危害大秦江山的一定是胡。至于这胡是人还是指别的什么,草民就不敢妄加推测了。”

    嬴政:“胡?姓胡的?”

    赵高:“会不会是指胡人呢?”

    啪!嬴政一巴掌拍在桌案上。

    “胡人!匈奴!冒顿!捉鹿!定是他们,定是他们!亡秦者胡,难怪当年大兄主动要求镇边,原来大兄早有感知,未卜先知果然是真的。大兄,这么些年你一直在为小政遮风挡雨,你也一直在为大秦呕心沥血呀!”

    赵高:“陛下,大兄对陛下忠心耿耿,为了大秦兢兢业业。这次南征又是大兄亲手策划,这打匈奴的事情就交给我吧,我也曾纵马杀敌,我也曾为大秦流血奋战。陛下,您就给小高一个机会吧!”

    嬴政听了这话不仅没有耻笑赵高反而笑呵呵的拍着赵高的手说:“你的心思朕明白,朕身边一个是大兄一个是你都是朕割舍不下的人。朕原本以为朕有你们还有玲珑还有这天下也就算是圆满了。没想到天不遂人愿,生生的把朕的玲珑夺走了。小高,你说朕是不是天子?”

    “陛下是!”

    嬴政:“那么朕能不能胜过上天!”

    “陛下能!”

    嬴政:“朕能不能让玲珑起死回生?”

    赵高:“这个。”

    卢生:“陛下,草民以为只要陛下明白了谶语的含义并及时补救,上天就会再次降下神谕,指明寻找神仙居处的道路。草民愿替陛下寻找神仙找到长生果还有起死回生之术,到那时陛下就可以和梓桐一起做一对神仙眷侣永生不灭!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嬴政兴奋的站起身来,他疾走几步突然停在卢生面前。

    “卢生,你说的可是真的?你若敢欺骗朕,朕定将你千刀万剐!”

    卢生都不敢正视嬴政,只能以叩首掩饰心中恐慌。

    “陛下,草民愿为陛下效劳,此生不为陛下找回长生果和起死回生之术,卢生誓不回头!陛下,草民还想向陛下举荐一位大贤,此人名叫徐福,琅琊人氏,曾见过海上仙山,草民想请他和草民一起寻找。”

    嬴政:“准!”

    卢生已经比打这个份上了也就豁出去了,他继续说到:“陛下,现在这书上其他的字草民不认识,草民觉得这应该是上天等着陛下按照谶语的提醒早作防范,陛下做好之后就应该有神谕降临。在此之前草民只能做准备。”

    嬴政:“赵高,传白宣、魏缭、冯去疾见朕。”

    赵高:“陛下,错过这个时辰还不知要等好久哇。”

    嬴政:“好,你先记住此事待朕见过玲珑之后再说。卢生,你赶紧去找徐福来,朕封你二人为大夫,专门为朕寻找长生果和起死回生之术。所需人物皆由少府承担,由赵高调配。”

    “臣卢生,谢陛下!”

    嬴政急慌慌的跑去密室,赵高扶起卢生除了犬丘殿来到无人处,赵高替卢生理了理衣襟。

    赵高:“人才呀。卢生,卢大夫,就这么演下去。”

    卢生:“大人何意?”

    赵高:“嘿嘿嘿,你们四个说的话本官不想重复。”

    卢生大惊:“大人您,您都知道啦?”

    赵高:“别忘了你们住在我府上。好啦,你们的小命儿都在本官股掌之间,想要荣华富贵还是灰飞烟灭就看你们怎么做了。”

    卢生:“卢生愿唯府令马首是瞻。”

    赵高:“很好,你先回府,哪也别去,听本官安排。”

    “喏。”

    赵高离开原地七拐八拐来到宫中花园的竹林后,在那里一个小宫娥在等着赵高。

    “奴婢拜见府令,皇妃让奴婢谢过府令。”

    赵高:“本官和王妃乃是同盟,客气话就不要说了。有事直说无妨。”

    宫娥:“皇妃问,那件事有多大把握?”

    赵高:“本官之所以跟皇妃同盟,就是看皇妃比那个自缢而死的蠢妇聪明百倍。你告诉皇妃,即便那件事现在不行,将来肯定行。因为本官今天的底气更足,本官要送一场天大的富贵给皇妃。”

    宫娥:“皇妃本就富贵,就算再进一步也不过就是皇后,还能有什么更大的富贵?”

    赵高:“皇太后呢?”

    小宫娥震惊的捂住自己的嘴。

    赵高:“回去告诉皇妃,本官要做公子胡亥的师尊,叫她和本官一起发力说动陛下。还有,今天的话出自我口入得你耳,若敢透露半个字,哼!”

    “奴婢不敢,奴婢告退。”

    赵高挥挥袖子,小宫娥逃命似的跑了。赵高得意的背着手,这种把别人的命运玩弄于股掌之间的感觉实在是美妙,赵高迈着方步走了。

第480章 南征北伐() 
章台宫正殿,嬴政居中而坐,众臣分列两旁。这是一次很平常的大朝会,众臣依次奏事,说的无非就是国计民生之类的事情,而有关于大秦南征的事情每次都是放在最后的,因为南征是大事,千头万绪十分庞杂,若是把这事放在头里其他政务就没法说了。

    魏缭:“陛下,南征大计已定,各项准已经完成八成,将士以及随军眷属、民夫已经有一半就位。粮草物资已经半数囤积在兰陵,会稽郡、长河郡、九江郡,臣等拟在明年春南征南越百越。陛下,臣昨日报请陛下圣裁的南征主帅及将军名册陛下可有批复?”

    嬴政:“朕已经看完也做了批复,拿去吧。”

    魏缭:“喏。”

    黄崆将嬴政批过的名册递给魏缭,魏缭打开一看不由一愣。

    “陛下,这,这不对呀。”

    白宣起身接过名册一看也愣住了,南征将帅名单是之前白宣和嬴政商量好的,主帅是白宣,军司马蒙武,将军有、蒙恬、王离、李信、韩信、章邯、白震、屠睢、任嚣和赵佗。应该说这是一个老中青相结合,堪称豪华的指挥机构。

    关于南征百越,大秦君臣百姓从上到下都觉得类似百越那些蛮荒之地在大秦雄师面前根本就是不堪一击。其实白宣心中也有这个看法,因为此时的大秦和真正的历史上的大秦不太一样。

    首先是大秦统一六国的时间提前了五年,而且由于白宣的正确指挥和精心策划,秦军在灭六国的战争中损失比真正的历史上大幅度下降。这直接导致了秦军在一统天下之后依旧保持着八十余万人的精锐部队。

    这些部队都是极富战斗经验的部队,若是再把预备部队和地方守备部队都算上的话,大秦的军队总数超过了一百五十万人。不客气的说,此时的秦军是整个地球上最具有战斗力也是人数最多的军队。

    大秦根本无需动用后备部队,只从八十万百战精锐中抽调五十万出来南征那是绰绰有余的。

    所谓战略上藐视敌军,战术上重视敌人,这句话白宣深以为然。此次南征秦军的作战地域、环境改变了,针对的敌人也改变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白宣之所以等到这个时候就是为了把准备工作做得更加周到一些,他要尽量减少将士们无谓的损伤。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白宣抽调全军最精锐的十万将士组成了一支南征先遣部队,这支部队就驻扎在兰陵,已经展开适应训练将近两年,这支部队的斥候最远已经到达南粤和西瓯(广东、广西)。当然,这种训练极其艰苦,也伴随着死亡,到现在十万人的部队还剩八万左右。

    约有两万勇士命丧百越的崇山峻林之中,但这些牺牲是有价值的,剩余这八万余将士将会成为南征百越各部队的先锋,有了这些经验丰富的将士带领,秦军主力会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损失。

    可以说,为了打好这场在大秦人看来毫无胜负悬念的战争,白宣把能想的都想到了,能做的都做到了。他付出的心血笔策划灭六国不遑多让,所以白宣习惯的性的把自己的名字列在名册首位。

    蒙武是一员老将,作战指挥风格老练沉稳又有大局观念,有他做军司马白宣觉得很踏实。蒙恬、王离、李信就不用说了,都是善战敢战之辈,至于韩信白宣是不需要带上的,因为这小子的脑子好使,想出的计策虽然狠毒了些但是很有用所以必须带着。

    做父母的没有不为儿女着想的,白震也成家了,是该建功立业了否则那好意思继承白宣的武安君还有雍候的爵位呢。至于章邯,白宣是有心锤炼他,因为白宣发现章邯可以算是智勇双全的一名将领,好好培养一下不次于韩信。

    屠睢、任嚣和赵佗这三人也都是大秦将门世家出身,在灭六国之战中战绩可圈可点,但和白宣、王翦和蒙武的辉煌战绩相比就不算什么了。这一次白宣点了这三人的名字,完全是出于对历史的尊重。本来这份名册上报给嬴政其实就是履行以下该有的程序,没想到现在的名册上白宣、蒙武、蒙恬、王离、李信、章邯、白震的名字都没了,只剩下韩信、屠睢、任嚣和赵佗,而主帅的名字换成了屠睢。

    白宣:“陛下,这是怎么回事?”

    嬴政:“大兄,朕这里还有一份名册。”

    黄崆赶紧接过名册送到白宣手中,白宣打开之后念到:“北伐匈奴将帅名册?北伐匈奴!陛下,此乃军国大事,开不得半点玩笑啊!黄崆、冯去疾,匈奴可有异常?”

    不怪白宣着急,南征百越将帅名册上没有的那些人名现在全都在北伐匈奴的将帅名册上。这本来就是南辕北辙的两件事情,虽说大秦现在军力鼎盛,将士信心和勇气爆棚,但是同时在两个方向上展开两场大规模的战役,这种做法在历史上已经多次被证明是兵家大忌。别的不说,这后勤供给就是一个巨大大的难题。

    百越在南,匈奴在北,如果两边同时开战大秦的后勤供给无论是供应北伐部队还是南征部队距离都差不多有几万里之遥。北方还好些,毕竟都是草原,而南方就不同了,那还没开发过的地理自然环境只能用原始来形容。路是没有的,想过去得靠人踩出来。南方炎热潮湿,大秦将士首先要克服的就是水土不服以及潮湿闷热的气候带来的困扰,至于其他的那得等到将士们身临其境之后才能遇到并解决。前期的侦查虽然细致但也不会面面俱到,顾不到的至少在十之五六的样子。最主要的是,百越距离大秦中心地带实在是太遥远了,南征将士中单身的好说,可以就地取材找个当地美女成家,可那些成家的怎么办。这都是最实际的问题,不解决这些军心不稳,即使收了那片土地没人镇守没人开发也没用。

    黄崆和冯去疾被白宣问得愣住了,冯去疾抢先答道:“匈奴单于冒顿正在和东胡王捉鹿对战,双方目前处于对峙阶段,一切都按照君侯预料的进展并无意外呀。”

    黄崆抢先回答:“君侯,冷锋北地部也没有传来匈奴有变故的消息。只是,只是他快不行了。”

    嬴政:“谁?谁快不行了?朕怎么不知道。”

    白宣:“陛下,这件事容臣私下里向陛下禀告。现在臣请问陛下,为何要北伐匈奴?”

    嬴政:“匈奴当灭,不灭大秦危矣!”

    众臣面面相觑,要知道一直以来都是大秦压着匈奴打,匈奴在大秦人眼里也就比百越强点有限而已,啥时候这匈奴成了令陛下如此忌惮的存在了,这到底发生了什么啊,众臣禁不住议论纷纷。

    白宣:“陛下,如今大秦的物力财力人力全部向南征倾斜,若此时调整战略方向必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