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横扫三国的铁血军团-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华雄哈哈大笑了起来,发自内心的道:“开心,我当然开心了。恩公的官做的越大,我就越开心……”
“呵呵,我做了左将军,自然也好不了你的好处,等再过一些时间,我在军中给你安排个职位,你就做我的先锋大将吧。”
“求之不得!”华雄摩拳擦掌的道。
“好了,也不早了,赶紧休息吧,明天我们还有一大堆事情要处理呢。”
“喏。”
两个人各自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岳彦拿出打火机,点燃了房间里的蜡烛,从怀中掏出太平要术来,映着微弱的火光准备开始阅读。
这太平要术虽然是手抄本,好在字体不怎么潦草,似乎是隶书,所以便于岳彦认清。如果是大篆或者是小篆的话,只怕他又要傻眼了。
翻开首页,是太平要术的总纲,共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目录,岳彦先翻开目录为甲的书页,匆匆浏览一两页后,这才知道,这个目录中记录的全部都是关于天文方面的知识,教你如何观测天象,提前预知气候、天气的变化。
岳彦直接跳过甲目录,开始看乙目录的内容,发现乙目录里面记录的都是关于地理方面的内容。
于是,岳彦再次跳过乙目录,按着顺序向下翻看。
半个时辰后,岳彦这才将整本太平要术翻看完毕,也大致了解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个目录下面分别记录的不同内容。
按照书中记录内容的不同,他基本上可以将这十个目录分为天文学、地理学、道学、医学、药学、军事、律法、占卜术、机关术、体术等十个不同的学类。
可以说,这本太平要术涵盖的东西五花八门,可以称得上是一本百科全书了。
而在总纲中,更是体现出了其所追求的理想世界,是一个无灾异、无病疫、无战争,君明臣贤,家富人足,各得其乐的太平世道。
更主张帝王当行道德,黜刑祸,理政应法天地、顺自然。书中将帝王分为上君、中君、下君、乱君及凶败之君。认为帝王是天然的统治者,理想的政治是以有道、德、仁治理天下的明君,实行以民为本的治国之道,满足人民生活之急需,方能致太平,得人心而称天心。它还强调君、臣、民三者关系的协调,认为君明、臣良、民顺“三气悉善”,是太平长治的根本条件。
书中还主张选贤任能,广开言路,下可革谏其上;反对贱视和残害妇女,提倡人人应力作以获衣食;反对为富不仁,提倡救穷周急;反对以智欺愚,以强欺弱,提倡孝忠诚信,主张断除金兵武备等。
书中的社会政治主张即襄楷上疏所称的“兴国广嗣之术”,主要反映了当时处于苦难之中的广大农民的向往太平盛世思想。
当然,这太平要术主要还是一本修道的书籍,其中“道法自然”的主张充斥着整本书,提出“奉天地,顺五行”的神学思想,更有如何长寿、成仙、祈禳的方术。
岳彦突然觉得,这太平要术真的是一个宝贝,如果他能将书中记录的东西全部学完的话,就算不成仙,也可以当个半仙了。
不过,这本书涵盖的内容实在太多,岳彦一时很难消化完毕。不过,他还是从中挑选出来了他最感兴趣的东西,体术。
所谓的体术,其实就是教你如何强身健体的一种方法,岳彦直接翻到最后一个大章节内,看到体术内记录的有道家的导引术,教人如何炼气,并教人如何使用炼成的真气,以突破人体的承受极限,发挥出惊人的力量。
除此之外,体术中还记录的有一套技击之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思维能力和体能潜力,充分体现了争斗中的技术力量,从而征服对手,战而胜之。
岳彦对体术十分感兴趣,于是便耐着性子看了下去,蠕动嘴唇,轻声读道:“所谓技击,乃以武艺行实战搏杀之能的术法,称为技击之术。所谓技击之术,系专事修炼实战搏杀之手法、腿法、步法、身法、功法、心法等技艺及其综合运用之法术……技击法术,不求其形,但究其理;不求其势,但究其道;不求其定,但究其机;遵五行生克之理,循阴阳变化之道,依八卦推衍之机;以静制动,柔化刚打,避实击虚,无形无象,道法自然……”
他越看越上瘾,见书中记录的不仅有徒手技击,还有短兵击剑术、长枪刺杀术等兵器种类的技击之术,还在文字旁边配有图画,让人在文字理解的同时,还能按照图画所画的人形来依葫芦画瓢。
不知不觉中,岳彦竟然通读完了整篇体术。带着一丝兴奋,岳彦首先试练导引术,按照书中记载的方法,开始从丹田之处牵引出真气,然后凝聚于需要将力道爆发出去的地方。
片刻之后,岳彦果然感到体内真气流动,随心所欲,完全受到自己意识的支配。
“哈哈哈……这太平要术,真是上天赐给我的一件宝贝,有了他,我在古代就更能横行无忌了……”岳彦试练完毕,开心不已的叫道。
040早朝议事()
岳彦初次从太平要术里面尝到了甜头,像是上了瘾一样,一边翻看着导引术,一边练习导引术,争取能够将导引术练习到收放自如的地步。
谁知,这一练不当紧,竟然练习到了半夜,而且越练越精神,丝毫感觉不到一点的疲惫。
当他将真气全部归入丹田之内时,意外的发现,自己丹田内的真气竟然有了损耗,不再是满满的状态了。
岳彦灵机一动,立刻拿出了易筋经,开始练习易筋经的第四幅图,这一次,真气源源不断的融入了他的丹田之内,等到他练了十二个周天后,发现丹田之内的真气再次变得满满的。
练完功后,岳彦将易筋经、太平要术一起收了起来,这才上床休息。
第二天天还未亮,岳彦便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吵醒。
昨夜他因为练功练的太晚,所以是和衣而睡,听到敲门声后,便立刻从床上跳了下来,直接朝大门口走去。
透过门缝,岳彦看到外面站着几个太监,便打开了房门,首先问道:“有什么事情吗?”
为首的太监回答道:“启禀岳将军,陛下有旨,要召集群臣在大殿议事,所以张大人派我等来请岳将军进宫。”
“现在就进宫吗?”岳彦问道。
“再过半个时辰才到上早朝的时间,不过张大人有话想跟岳将军说,这才让我等来请岳将军。”
岳彦点了点头,说道:“好,我知道了。麻烦几位在此稍等,我去换身衣服。”
话音一落,岳彦转身便走回了房间,将昨夜张让派太监送来的军甲和印绶全部穿戴完毕,这才重新走出了房间。
不过,他没有直奔大门口,而是走到隔壁房间推开了华雄的房门,叫醒华雄之后,便吩咐华雄天亮以后,去雇佣一些家丁和丫鬟,彻底的将这座府邸收拾干净,残破的地方也要修葺一下,并置办一些家具。
吩咐完毕,岳彦这才离开,跟随那些太监一起进了皇宫。
抵达皇宫后,岳彦直接去了张让所在的大殿。
尚未抵达大殿,岳彦便看见大殿内灯火通明,张让在大殿内踱来踱去,显得很焦急的样子。
“岳彦拜见大人!”
一进门,岳彦便毕恭毕敬的向着张让拜了一拜。
张让见岳彦到来,急忙跑到了他的身边,一把拉住了岳彦的手,慌里慌张的道:“岳彦啊,你可总算来了……”
“张大人,出什么事情了吗?”岳彦见张让一脸的紧张,眉头更是紧锁着,便问道。
“昨日你走后,我向陛下进言,准备让你做大将军,统帅天下兵马,全权负责平定太平道造反的事情。可谁知道,这个时候何皇后带着赵忠、蹇硕二人来了……”
顿了顿,张让继续说道:“我与赵忠、蹇硕虽然同时陛下身边宠信的中常侍,但二人的地位始终不如我,表面上对我恭恭敬敬的,可实际上却狼狈为奸,专和我做对。他们得知你是我安排的人后,便极力反对,并拉着何皇后,一起推举河南尹何进为大将军。没想到,陛下竟然同意了,准备以何进为大将军,统帅天下兵马,今日早朝便会宣布任命。”
“张大人一心为我着想,岳彦实在是感激不尽。既然陛下准备让何进做大将军,木已成舟,岳彦也不敢再奢望如此高位。不过请张大人放心,我以后必当多立功劳,给张大人脸上争光。”
“好!总算我没有看错你,你有这种想法,实在是再好不过了。你还年轻,多历练历练几年也好。不过,我这次叫你来,是为了另外一件事。除了大将军的位置外,陛下还准备组建三支平叛大军,分别率领北军精锐,赶赴叛贼较为集中的州、郡进行平定。一会儿早朝的时候,陛下就会征求群臣意见,让群臣推选将才,我希望你能够尽量争取其中一路军的统帅,率军剿灭反贼,再获得功劳后,我就可以在陛下耳边替你多多美言,你的官路也会一帆风顺的!”
岳彦听后,当即抱拳道:“张大人的意思岳彦明白了,岳彦必定会竭尽全力争取到其中一路军的统帅,率军出征,剿灭反贼,为大人再立新功!”
张让对岳彦的回答很满意,高兴的说道:“好,我也会在陛下耳边多多为你美言的。现在离上早朝还有一些时间,你先在我这里待一会儿,等到上早朝的时候,我再派人带你去。”
“多谢大人。”
张让吩咐身边的几个心腹太监好生的伺候着岳彦,他自己则离开了大殿,径直朝刘宏所在的大殿去了。
岳彦在那里静静的等了许久时间,听到钟声传来,这才跟太监一起去了刘宏上早朝用的宣明殿。
宣明殿内灯火通明,各种品级的官员全部从宫外陆续走来,在殿前按照品级排好队伍之后,这才一起进入大殿。
岳彦在太监的指引下,站在了属于自己品级的位置上,结果发现他竟然站在廷尉崔烈的后面。
崔烈见岳彦穿着一身军甲,腰中系着银印青绶,威武不凡的样子,与白天所见到的那个一身便装的杂号将军简直判若两人。他一脸的惊讶,没想到岳彦一跃成为了银印青绶级别的官员。
出于客套,崔烈向岳彦微微一笑,寒暄道:“恭喜岳将军,贺喜岳将军,没想到竟然连升数级,一步迈入银印青绶的朝廷大员之中,不知道岳将军现居何职?”
“如果不是崔大人等白天予以配合,我也不会升为左将军。说到底,还要感谢崔大人和各位大人才对。对了,崔大人,今天你一定很忙吧,是不是抓了很多人?”
“唉!真没想到,朝中居然有那么多与太平道相互勾结的人,就连宫中的封胥、徐奉两个中常侍也……”崔烈叹了一口气,说道。
两个人的对话很小声,但还是被一些人给听到了,站在岳彦左前方的正是光禄勋丁宫,突然插话道:“哼!岳将军的官升的虽快,却还不知道今日一战死了多少人吧?”
岳彦侧了一下脸,看了过去,见是丁宫,便道:“原来是丁大人,今日的事情,我还没有感谢丁大人呢,改日岳彦必定会……”
“好了,收起你假惺惺的那一套吧,你之所以能够升官,感谢的人不应该是我,应该是张让才对吧?”丁宫不满的道。
岳彦听出了话音,皱起了眉头,不再吭声了。毕竟他确实是因为投靠了张让才得以获得这个高官的,不过,他问心无愧,因为这些人根本不可能会理解他真正的目的。
“升朝!”
随着一声高亢犀利的叫喊声,群臣纷纷整理了一下衣冠,然后便按照顺序,鱼贯而入,分站在大殿的两侧。
群臣站定之后,刘宏这才在张让的搀扶之下缓缓走上了龙椅之上。
等刘宏坐定在龙椅上后,群臣这才不约而同的道:“臣等叩见陛下!”
“平身平身!”刘宏不耐烦的道。
群臣拜谢完毕之后,还没有站起来,刘宏便满心急躁的道:“今日朕召集群臣到此,是有件重要的事情想和众位爱卿商议。今日太平道预谋造反的事情,相信各位大人都听说了吧?”
群臣都纷纷点头。
刘宏愤怒的道:“太平道蓄谋已久,勾结朝中诸多大臣,并集结两万多信徒在京城之内,预谋造反。朕已经在白天派军平定了这些反贼,也诛杀了与太平道勾结朝中大臣,更是擒杀了信奉太平道的信徒,将京城之内的太平道全部廓清。如果不是中常侍张让举发及时,只怕朕的头颅早已经被反贼给割掉了!你们这群人拿着朕的俸禄,却一点也不干正事,朕要你们何用!”
话音一落,群臣又再次跪了下来,异口同声的道:“臣等无能,臣等有罪!”
“你们真的有罪,可是现在朕也不和你们追究了。京城内的太平道虽然已经根除,但太平道信徒众多,遍布八州之地,张角更是蓄谋已久,准备在今年的三月初五正式造反。今天是正月十七,距离三月初五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你们这些废物,都赶紧给朕想出一些平叛的好方法来!”
群臣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个不停,各抒己见,一时间大殿内一片噪杂。
“够了!都给朕安静下来!”刘宏心烦意乱,听到如此噪杂的声音,便怒吼道。
群臣从未见过刘宏如此暴躁,纷纷闭嘴,不敢再说话,都静静的聆听着刘宏准备要说的话。
刘宏朗声道:“好在你们当中,并不是那么的无能,朕已经采纳了左将军所献平乱之策,先封锁消息,紧守京畿一带,然后再秘密调集精兵强将,组成平叛大军,并下令各州郡自行募兵,也允许百姓组建义勇军,配合官军作战。你们都觉得这平乱之策如何?”
群臣面面相觑,心中更是猜疑不定,左将军之位根本没有设立,哪里来的左将军?
正当群臣还在狐疑的时候,刘宏突然喊道:“左将军何在?”
岳彦听到叫喊,立刻站了出来,朗声应道:“臣在!”
(ps:今天有事,暂且一更,请见谅。)
041解除党锢()
大殿内,满朝文武都将目光移到了岳彦的身上,但凡认识岳彦的人,没有一个人不感到惊讶的。
太尉杨赐最为吃惊,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昨天早上刚把岳彦赶出家门,只过了一天的时间,岳彦就已经成为了当朝的左将军,身份堪比九卿。
太傅袁隗站在杨赐的身侧,看到岳彦一番威武不凡的样子,很难想象的到,眼前的这个人,就是昨天在杨府中遇到的那个管家,简直判若两人。
“好你个杨伯献,居然敢阴我?”袁隗蠕动了几下嘴唇,在杨赐耳边轻声说道。
杨赐一脸的无辜,急忙小声回应道:“次阳贤弟,你我多年故交,我什么时候欺骗过你?这岳彦突然成了左将军,我也是大吃一惊,还不知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此话当真?”袁隗的眼睛中闪过一丝狐疑。
“我敢对天发誓,我若一早就知道岳彦是左将军的话,天打五雷轰。”杨赐压低了声音,信誓旦旦的说道。
袁隗见杨赐不像是说谎的样子,便相信了杨赐,但对岳彦如何在一天之内,从杨府的管家变成左将军感到很疑惑。
相比之下,杨赐比袁隗更想知道岳彦是怎么成为左将军的,心中也充满了迷惑。
除了杨赐和袁隗之外,凡是认识岳彦的人,都无不惊讶万分。
岳彦感受到群臣一起投来的炙热目光,用眼角的余光扫视了一下周围,看到的除了惊讶、迷惑之外,还有一些人投来了羡慕的目光。
这时,刘宏抬起手指着岳彦,朗声说道:“这是朕亲自封的左将军,姓岳名彦,刚才的平乱之策也是由左将军所献,众位爱卿不妨议一议,看看还有没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地方,尽管提出来……”
话音一落,群臣便纷纷交头接耳,小声议论着岳彦所献出的平乱之策。
有一些居心叵测的人,满心希望的能够从中找出纰漏的地方。可经过一番研讨之后,群臣居然发现这条平乱之策不仅可行性很高,而且还非常的严谨,最后只能大眼瞪小眼,谁也说不出岳彦所献的平乱之策有什么疏漏之处,只有默不作声。
片刻之后,大殿内一片寂静,刚才如同苍蝇一般的嗡嗡声再也听不见了。
刘宏见群臣不再商议了,便问道:“爱卿们商议的怎么样了?”
“启禀陛下,左将军所献的平乱之策老臣以为,可行。”太尉杨赐率先站了出来,拱手道。
“那其他人是什么意见?可还有什么补充的吗?”刘宏又问道。
刘虞突然站了出来,朗声道:“左将军的平乱之策虽好,但却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党锢之祸积怨日久,而党人之中不乏有足智多谋之士,若是党人与太平道同流合污,为叛军出谋划策,只怕朝廷再对付起太平道反贼,就会难得多。臣以为,与其让太平道拉拢党人,不如陛下亲自释放党人,并宣布解除党禁,恢复党人的自由身,公卿可以自由聘用党人为谋士,如此一来,我朝廷大军方能所向披靡,彻底杀败反贼!”
刘宏听后,眉头紧锁,脸上也露出了一番不喜之色。
这党锢之祸由来已久,是刘宏和上一任皇帝汉桓帝时期发生过的重大事件。其原因是,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士大夫、贵族等对宦官乱政的现象不满,与宦官发生党争。
事件因宦官以“党人”罪名禁锢士人终身而得名,前后共发生过两次,以第二次最为严重,而这次党锢之祸就发生在刘宏的统治之下,宦官几乎将士大夫一党全部诛杀殆尽而结束。可是,但凡党人的门生、故吏、父兄、子弟甚至沾亲带故的人,都一律免官而遭到禁锢,而这一次的党锢之祸一直持续到今天,算来也有十几年了。
此时刘虞突然提起党锢之祸的事情,刘宏又怎么能够不生气呢?
不等刘宏发话,光禄勋丁宫便急忙站了出来,声援刘虞。紧接着,廷尉崔烈,卫尉张温都一一站了出来,支持刘虞的提议。
片刻之后,二三十个不同等级的大臣都纷纷公开表示支持刘虞的建议,并祈求刘宏释放党人,解除党锢。
岳彦站在大殿之中,看到站出来的人大多数都是文官,丝毫没有畏惧刘宏,直言上奏,他的心里顿时对这些人产生了一些佩服。
这时,太尉杨赐也随声附和了起来,并向太傅袁隗使了一个眼色,袁隗会意,也主动上奏,请求解除党锢。
司空袁逢见状,也紧随其后站了出来,官员中有许多袁氏的门生故吏,一见到袁隗、袁逢都站了出来,他们也跟风站了出来。
一时间,在大殿中站着的八十多位官员里,竟然有五十多位大大小小的官员站出来一致向刘宏请求解除党锢。
岳彦见状,也随波逐流了起来。
刘宏一直贪图享乐,很少上朝,算起来,也差不多有好几年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今个第一次上朝,居然会被一群大臣给威逼了。
他斜视了身边的张让一眼,张让便主动凑到刘宏的耳边,小声说道:“陛下,法不责众。更何况,现在正是用人之际,不妨暂时解除党锢,等到平定太平道的叛乱之后,再颁布天下,继续进行党锢。”
刘宏听后,连连点头。
“陛下,太平道遍布八州之地,然幽州与异族相邻,若雨太平道勾结,里应外合,只怕幽州不再为我大汉所有。微臣以为,陛下可派遣有才干的人出任幽州刺史,一方面秘密招募兵勇,训练军队,以应对太平道造反之事,另一方面抚慰异族,不让其提兵南下,才能保全幽州。”张让急忙说道。
刘宏点了点头,一脸着急的道:“爱卿说的极是,可是这一时之间,朕也想不出有谁能够出任幽州刺史的职位……”
“陛下莫急,微臣心中早有人选。”
“谁?”
“司隶校尉刘伯安乃皇亲国戚,深得陛下信任,以前也曾经做过幽州刺史,在幽州一带颇得民心,就连异族也敬让刘大人几分,若是让刘虞出任幽州刺史的话,外可以安抚鲜卑异族,内可平定太平道叛乱,真是最佳人选。”张让建议道。
刘宏连连点头,然后向张让摆摆手,这才朗声对群臣道:“众位的爱卿的提议,朕思虑了很久,觉得很有道理。所以,朕决定,从今天起,解除党锢,恢复党人自由。除此之外,朕还有一事要宣布。朕要组建三支平叛大军,需要三个文武全才的将帅之才,众位爱卿不妨推荐几个人,朕也好从中挑选。”
话音一落,群臣心中都是一阵惊喜,没想到刘宏竟然同意了解除党锢。喜悦之余,群臣纷纷推荐有将才的人,其中呼声最高的有三位,一位是北地太守皇甫嵩,一位是议郎卢植,另一位则是谏议大夫朱儁。
群臣所举荐的三个人中,除了皇甫嵩不在京城外,卢植、朱儁都在京城,但官职都略小,并没有在参加早朝的班位当中,所以三人这时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