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山河日月(还珠)-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马车内,小莲纵然有些疲惫,也不敢松懈半分,她知道满人马上得天下,这些皇子必然自幼熟谙骑射弓箭,眼前这位廉郡王看起来斯文温和,未必就没有一搏之力,只不过对方命门被自己握着,一时半会不会轻举妄动而已。
却见胤禩神情平静,没有一丝惊慌之色,也不管自己脖子上还架着把剑,兀自将身体一歪,斜靠在车厢内休息。
李煦忙中有细,准备的马车还是极好的,车厢四周都铺了羊毛褥子,柔软无比。
“八爷倒是好胆色,可惜是满人鞑子!”小莲哼笑一声,看了眼周遭装潢,又冷笑道:“果然是民脂民膏,花起来毫不心疼!”
胤禩微微皱眉,身体一动,小莲立时警觉起来。“你想做什么!”
他不语,撕下一片袍角,绕着脖子绑了一圈,将血止住,复又放松下来,闭目养神。
小莲从未见过有人面临生死依旧夷然不惧,心中不由有气,挑衅道:“你就不怕我把你带到一处没人的地方,挖个坑把你埋了?”
胤禩慢慢睁开眼睛,那眸子黝黑如沉潭一般,竟让小莲怔了一怔。
“你是天地会的人?与朝廷有何怨隙?”
一怔过后,小莲暗骂自己大意,冷道:“反清复明,是我辈汉人之己任,满清鞑子,人人得而诛之。”
她自上了马车之后,言语之间,皆冰冷如霜,不复之前笑靥如花妙语如珠的模样,可谓千变万化。
胤禩看了她一会,方慢慢道:“前明思宗多疑误信,自毁长城,可是满人害的?李自成起兵,一路畅通无阻,直入京师,也是满人害的?若皇帝英明睿智,重用贤臣,又何来灭国之祸?”
小莲哪里知道这些,听得直瞪眼,却不知道反驳什么才好,半晌才冷冷道:“你这般爱巧言狡辩,等去了庄子,让南先生治你就是。”
说罢不知从哪摸出一条布巾丢给他。“自己绑在眼睛上。”
胤禩笑了一下,依言照做,听话无比。
忽闻外头车夫传来一声低低的惨叫,马车缓缓停下,帘子掀动起来,似又进来个人。
小莲惊喜道:“三哥你可来了!”
被唤三哥的男人低声朝外头喊了一句快走,马车便又疾驰起来,他看着盘坐在那,双目蒙住的胤禩,微微皱眉:“快给他双手绑上!”
“这不是刚才只有我一个,怕放下剑,他就跑了嘛!”说归说,小莲拿起绳索,将胤禩双手反绑在背后。
胤禩本想等小莲疲惫时趁机脱身,却不料她半路来了帮手,这下确实是寸步难行了。
“那车夫不过是个下人,更是个汉人,你们说着要反清复明,却连自己人都杀。”
三哥冷笑一声:“鞑子走狗,自然可恨可杀,王爷还是不要枉费口舌了,若想说,等去了庄子,便让你说个够!”
胤禩知他们想抓自己作为要挟朝廷的把柄,他暂时性命无碍,又听两人两次都提起庄子,不由凝神听着车辙声音,想记下马车方向,借此判断庄子的地点。
只是那三哥聪明之极,似是看出他的意图,三番两次在他身边发出声响,扰乱他的心神,加上马车走得飞快,又是七弯八绕,几番下来,胤禩却也没法记住路线。
约莫过了一炷香,车停了下来,两人一左一右提起胤禩下车,便往一处走去,胤禩不能视物,只觉得脚下踩的似是坚硬青砖。
胤禛觉得有些心神不宁。
他已经很久没有这种感觉了。
上一回的时候,还是因着平阳地动,胤禩被埋在废墟之下,不明生死,也正是那一次,他伤了双眼,再难根治。
这一回……
他抓紧手里的佛珠,一轮轮转动,圆润的菩提木珠在指间滑过,互相碰撞发出微微的声响,却令得他更加烦躁,起身在屋内来回走动。
他们如今住的是江宁织造曹寅府邸,皇帝下榻,意味着对曹家的无上恩宠,圣驾六次南巡,有四次宿在曹家,这份殊荣,怕是别人求也求不来的,只不过曹寅因此欠下的巨额亏空,却是有苦自己知了。
门外忽然有人赶了过来,也没通报,便急急道:“四爷,万岁爷让您即刻过去!”
胤禛认出他是跟在康熙身边的内官,心知有异,忙应了一声,跟随而去。
待他们匆匆赶到康熙住的院子,才看到张廷玉、曹寅等人皆在,且神色凝重。
康熙见胤禛欲行礼,挥挥手道:“免了,有个消息要告诉你,你听了别急。”
老爷子难得说这种话,却更让人觉得不祥,胤禛捺下焦躁,点点头。
一旁的曹寅道:“四爷,扬州那边来报,说是八爷被天地会的乱党挟持走了。”
胤禛如遭电亟。
提点
胤禩被蒙着双目,车子又约莫驶了一炷香,这才缓缓停下来,小莲与三哥一左一右拽着他的胳膊跳下车,胤禩被带着进了一间庄子,七弯八绕走了一段路,又听得门被咿呀打开的声音。
“哎呀,小莲,你可回来了,六哥他们呢?”一个陌生的声音低呼道。
胤禩感觉到抓着自己胳膊的手一顿,才听见小莲哑声道:“六哥他们都……只有我回来了。”
那三哥截住他们的话头:“别光杵在这里,进去再说!”
“快进来!”
胤禩被他们推搡着往里走去,眼睛上的布条蓦地被扯下来。
突如其来的光线刺激得双目疼痛,让他不由得微眯起眼睛,半晌才看清这眼前处境。
眼前站着十余个人,除了那小莲与三哥之外,还有几个面目陌生的,前方主座上坐了个中年人,须发斑白,年过半百的模样。
小莲在一旁简短介绍了胤禩的身份,几个人看着他的目光立时不同,变得冰寒而有敌意。
“你就是八阿哥胤禩?”旁边有人上下打量着他。
胤禩不见慌乱。“几位是?”
“满人鞑子,也配问我们姓名!”一人冷笑道,“若不是你还有点用处,这会儿还能活着站在这里跟我们说话吗?!”
胤禩越过他们的挑衅,径自望向坐在主位上的人。
“小莲这一路上没有告诉你吗?我们是天地会的人,不知八阿哥可有耳闻?”一直没有开过口的中年人捋着胡须,慢慢道,沉稳的表情看不出太多的敌意。
胤禩颔首。“听说过。”
“少废话,你快点喊你那些走狗们,把七哥他们放了!”一人并作几步上前,一把揪起他的领子,恶狠狠道:“装什么傻!”
“剑湖,没看见堂主正说话呢,不得无礼!”那三哥皱眉道。
剑湖悻悻地放开他的领子,胤禩看到他眼中的恨意,毫不怀疑若有机会,他定会拔出手中的剑来捅自己一个窟窿。
“扬州织造李煦被刺伤,是诸位做的吧?”
“正是。”中年人有点诧异于他的平静,顿了顿,朝那些人吩咐道:“给八阿哥松绑了。”
“堂主?!”几人惊愕,纷纷出声。
“八阿哥是聪明人,定不会趁机逃走的。”中年人道,也不因他们质疑而恼怒。
小莲不情不愿帮他解了绳索,胤禩活动一下双腕,拱手朝他道:“多谢。”
“请坐。”对方手一引。
待他坐定,那人方道:“皇帝身边戒备森严,我们连近身的门道也摸不到,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李煦身为皇帝心腹,坐镇江南,监视百官,若能刺杀成功,也不算亏了,只是没想到,小莲竟然将八阿哥带了回来,这下子我们的筹码又增加了不少。”
“不知各位要的是什么?”对方说得平静,倒让胤禩有种闲聊的错觉。
那人还未回答,旁边剑湖已冷笑道:“我们还有几个兄弟落在李煦手里,总归要先把人赎回来,再将你杀了便是!”
那三哥叱道:“十弟,你这性子什么时候才会改,毛毛躁躁的,恁地让人看了笑话!”
剑湖涨红了脸,呐呐说不出话来。
胤禩也不去理他们,放眼厅内所有人,只有那中年人,才是发号施令的人。
被称三哥的人叫张辉,眼见他老神在在,安静闲适,既没有没有被挟持即将丧命的危机感,也没有口出恶言,破口大骂,称奇之余,不由有些钦佩。
这里本是天地会扬州分舵,在场众人无不以反清复明为己任,多年来与朝廷作对,也杀过不少官员,就连施世纶也曾遭暗杀,只因施世纶之父施琅乃前明将领,却降清为臣,令不少反清之士咬牙切齿,如今居然能抓到皇帝的儿子,也算不亏本了。
只是这个人质未免有些烫手,若是最后放回去,就白白浪费了这个机会,若是就此杀了,朝廷必然因此大动干戈,以天地会现在的实力,面对成千上万的军队,只怕也只是蝼蚁罢了,届时祸及江南百姓,又是一场腥风血雨。
只是其他人却未必这么想,如剑湖一般这样的孤儿,从小被收留回来,灌输的是驱逐鞑子恢复汉人江山的观念,对满人有种与生俱来的仇恨,若不是今日有分舵堂主殷雷在侧,他早已一剑刺了过去。
出乎众人意料,殷雷并未将胤禩关在湿冷的水牢,而是安排在庄子偏远的小厢房里,纵然简陋,还算有桌有榻,一日三餐也未曾少过。
胤禩坐在桌旁,正细细思忖这一路上的事情。
他不知道此时天地会分舵内部已经为了他的事情争执不休,但自他被带到这里,就无时无刻不在观察每个人的神情。
大多数人面对他,都是带着愤恨敌意的,惟独那中年人能与他交谈而不动气,也许转机就在他身上,眼下自己大可暂且安心,他身份特殊,对方又顾忌着在李煦手里的几个兄弟,一时之间也不会把他怎样,何况自己被挟持,李煦必然会上报老爷子,届时朝廷官兵倾城搜捕,倒霉的还是天地会诸人。
想通这一节,胤禩从桌上拿起一本书随意翻看起来,静待鱼儿上门。
只是他这边悠然自得,那厢却有人差点急疯。
胤禛忧心他安危,偏生在老爷子面前还不能形色外露,调兵围剿乱党,搜捕对方的藏身之处,连着几天下来,外忧内急,嘴角长了一圈水泡,连眼睛也有些赤红。
康熙看在眼里,并没有说什么,只是私底下吩咐梁九功炖些清润补品送过去。
主子们心情都不好,底下的人自然加倍小心,人在李煦眼皮子底下被挟持,他将府中上下清理了一遍,在康熙面前则愈发战战兢兢,只是康熙此刻也没心思去问他的罪。
李煦原先抓的乱党,几个死了,几个至今被关在大牢,惟独小莲仅以身免,这才闯出祸事,胤禛恨不得将牢里的那几个人凌迟至死,只是投鼠忌器,终究不敢妄动,只能寄望于派出去的人手,他自己也跟着一趟趟地往外跑,亲自把守城门搜查。
“万岁爷,如今乱党猖獗,唯恐殃及圣体,不若先行起驾回京?”曹寅暗叹了口气,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周围的人都不敢开口相劝,只得由他来开口。
曹寅早年曾是康熙侍读,两人一起长大,又经历了擒鳌拜,定三藩等事,可谓患难相知,自有一份情谊在。
见曹寅开口,张廷玉等人也忙纷纷应是,李煦颤巍巍跪在地上,伏身泣道:“万岁爷,奴才没用,等八爷平安归来,奴才定当以身谢罪!”
在场几人都是康熙近臣爱臣,他虽忧心儿子安危,也不至于到迁怒的地步。
康熙叹了口气。
“你们都跪安吧,朕要和老四说说话。”
待众人退近,他拍了拍榻旁位置,对着胤禛道:“过来这里坐。”
胤禛应了声,走过来坐下,却只沾了半边,重心仍在脚上。
他小心翼翼的态度被康熙看在眼里,并没有说什么,只是突然提起另一个话题。
“十三被圈的事情,你是不是恨朕?”
胤禛一惊,没料到他会突然如此问,忙起身欲跪,康熙把他按住。
“儿臣万死,绝不敢有此念,请皇阿玛明鉴!”
“朕老了,只想儿孙们孝顺和睦,围绕膝下,可惜往往事与愿违!”兴许是胤禩被掳一事触动了康熙的心弦,连日来他的情绪并不高,眉眼之间也隐隐露了老态。
胤禛不知道该怎么回话,索性沉默下去。
他小的时候,也曾对这位帝王兼父亲抱着极深的孺慕之情,纵然他养在佟皇后名下,却也不是每时每刻都能见到康熙,有一回他偷偷跑到养心殿附近,却正好看到康熙蹲下身抱起太子,抚着他的头开怀大笑,父子俩和乐融融的模样让他羡慕无比,以致于后来在上书房,他一直都拼命读书,期望换来老爷子的一声赞许。
可惜那个时候,在帝王眼里,除了太子,其余的儿子,都只不过是陪衬而已。
如此年复一年,期盼的心黯淡下去,康熙可以是最慈霭的父亲,同样也是最残酷的帝王,当有人威胁到皇权时,就算最心爱的儿子,也可以毫不留情地舍弃。
胤禛仍然记得当年大阿哥与太子是如何受宠爱,又是在后来如何被打压下去,一个个变得庸碌禄蠹,关在只能看到方寸蓝天的小院里虚度年华。
所有这一切,连同他自己的野心,都让胤禛不得不对这位帝王抱着十二万分的警惕,生怕一个不慎,就重蹈那些兄弟的覆辙,落得个万劫不复。
久而久之,父子之情,渐渐掺和了许多疑虑和戒备。
所幸康熙也并没有要他回答的意思,只慢慢道:“这些日子你跟在朕的身边,都学到些什么?”
胤禛一怔,思忖片刻,斟酌着道:“皇阿玛一言一行,堪为儿臣楷模,正如这次老八被挟持,儿臣失了方寸,这是大为不妥的,幸得皇阿玛提点,方才醒悟过来。”
康熙点点头:“江南呢,你也看了不少,看出什么问题来没有?”
“官官相护,官商勾结,欺上瞒下,俨然已成风气;黄河水患,年年大修,年年仍有险情,疏浚洪泽湖一事只怕刻不容缓。”
康熙开始先是不置可否,及至后来,方才轻轻颔首。
“治河是百年大事,也是关乎民生的社稷根本,确实不容忽视,河道总督张鹏翮精于河事,为人清正,你可向他多请教一二。”
胤禛口中应下,心里却有些怪罪老爷子不急于处理胤禩的事情,反而还有闲情与他说起治河。
康熙看了他一眼,似乎看出他心中所想,便道:“你不徇私,性子刚硬,这很好,但过了则显急躁,且水至清则无鱼,做人做事,不要太刻薄寡恩了。”
不待胤禛回话,他又道:“朕已派了人出去,估摸着这两天也该有老八的下落了,对方身边也有朝廷的人,他一时半会不会有危险,你放心便是。”
胤禛这才知道老爷子早有后着,又听到对方身边也安插了人手,不觉悚然动容。
老爷子久居帝位,果真处处都布着棋子,连天地会身边都能放人,那么他们这些儿子……
胤禛不敢再往下想,只觉得忽然之间一身冷汗。
永和宫。
“姐姐这是在准备什么,莫非娘家来人了?”宜妃看着德妃吩咐宫人将一些珍贵药材装进匣子里,诧异道。
德妃含笑道:“完颜氏已有了身子,正好送些药材过去补补。”
她口中的完颜氏,正是十四的嫡福晋。
宜妃哎呀笑道:“姐姐可真是爱屋及乌,对胤祯费尽了心思!”
换句话说,也就是对另外一个儿子,倍加冷落。
她们二人斗法斗了半辈子,末了因着老九与十四走近,关系也跟着缓和许多,只是宜妃快人快语,素来嘴不饶人,时不时总会说些让人如鲠在喉的话。
德妃微垂了头,亲自点着匣子里的药材,仿佛没有听出她的弦外之音,淡淡笑道:“妹妹言重了,总归是从自己肚子里出来的,又是一手带大的,我若不多疼些,谁还顾着他?”
“谁说不是呢!”宜妃笑靥如花。“如今十四得皇上如斯宠爱,封王封侯,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连我们家老九一见了我,都不停地夸他呢!”
说这话的时候,难免带了点酸溜溜的语气,只因当年宜妃冲冠后宫,一连诞下三个儿子,后宫连佟皇后也要让她三分,谁知后来却是默默无闻的德妃追赶上来,与她共执凤印,分掌后宫。到了如今,三个儿子里,老五胤祺敦厚良善,不擅与人争,老九则隐隐有依附十四之势,还有一个十一阿哥胤禌,却是长到十二岁的时候便早殇了。
算来算去,如今后宫众妃嫔所出的皇子里,竟惟独德妃的两个儿子最有出息。
只是宜妃明白归明白,心中难免不忿,逮着机会,总要刺她两句。
德妃笑了笑,道:“胤禟是兄长,胤祯是弟弟,兄长照顾弟弟,我还得多谢妹妹教出的好儿子呢。”
宜妃被她的话噎了一下,想起自己今日前来是有事的,只得忍下那口气,笑道:“瞧我这记性,本是有事来找姐姐商量的,眼看这大选,又快到了吧?”
德妃一听她这话意,便笑道:“妹妹这是来想给自己物色媳妇人选了?”
五阿哥、九阿哥早已有了正妻,如今再选,也是侧福晋。
宜妃娇笑:“这回姐姐可猜错了,妹妹不是想给老五他们选,而是给老八。”
德妃一怔。
胤禩正妻早亡,如今嫡福晋之位悬空,府里张氏身份低,也无所出,不能扶正,自然要张罗着帮他挑继福晋,只不过胤禩的生母良妃已经薨逝,这事怎么也该养母惠妃来提才是,怎的由宜妃来开这个口?
换人
宜妃仿佛看出她的疑惑,笑了一下,不紧不慢道:“天可怜见,老八府里如今也没个正经的主子管着,惠妃不提,我们这些做额娘的,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不是,怎么说也该为他好好张罗一下,正巧我娘家有个远房侄女,年方十六,人也伶俐……”
话说到这里,德妃已经明白她的意思了。
当年宜妃想要撮合自己的侄女嫁给胤禩,可那会儿两人看不对眼,这婚事就吹了,后来胤禩娶了富察氏,郭络罗氏则嫁入康亲王府,二者再不相干,如今胤禩发妻早亡,宜妃旧事重提,无非想给自己儿子再拉一个帮手,也给郭络罗家多加一层保障。
储位空悬,皇帝也没有指定继承人,宜妃无非是还觉得自己的儿子大有希望罢了。
思及此,德妃暗自冷笑一声,不动声色:“想来妹妹是早就想好了的,只是说起来,惠妃才是老八的正经长辈,这事儿,也该是她那边点头才好。”
自大阿哥失势之后,惠妃也就跟着沉寂下来,长年很少踏出钟粹宫半步,除非节日宴请,否则难以看见她的身影,再者她入宫得早,姿色衰老,康熙早就不去那里过夜了,宜妃并没有将她放在眼里,此时听得德妃提醒,不由一愣。
“惠妃成天都在钟粹宫内足不出户,我只怕这些琐事扰了她的清净。”
德妃含笑道:“不管如何,惠妃总是老八的正经额娘,妹妹应当先问问她的意见再说。”
宜妃有点不甘心,但这事本就是自己思虑欠妥,德妃的话,于情于理都无法反驳,只得悻悻应了,告辞离去。
德妃冷眼看着她走出去,脸色晦暗不明。
宜妃出身郭洛罗氏,家族庞大,自然不愁挑个亲戚出来,德妃却不然,她本是小家出身,乌雅氏也并不显赫,到了她这一支,也就自己一步步爬到今天这个位置,若要从中选个适龄女子当郡王继福晋,只怕身份不够高贵,康熙那边也未必会答应。
手指轻轻摩挲着匣子上的雕纹,德妃露出一抹笑容,转头对侍立一旁的大宫女铃兰道:“你去安排一下,这几天让完颜氏递牌子进宫一趟。”
翌日,十四福晋完颜氏从宫中回来,便见胤祯与胤禟二人坐在厅中喝茶聊天。
“九哥,爷。”完颜氏笑道,“既是九哥在此,那我就先退下了,让你们爷俩好好聊聊。”
说罢转身欲走。
“额娘喊你进宫做什么?”十四喊住她。
完颜氏迟疑片刻,十四道:“九哥不是外人,无须避忌。”
她方道:“额娘让我看看娘家今年有没有适龄选秀的亲戚,想说给八哥当继福晋。”
此言一出,十四与胤禟皆是一怔。
两人都是聪明人,转念一想便明白了。
德妃这是为着小儿子打算,想让胤禩与十四的关系因联姻而更近一层,乌雅氏这个家族拿不出手,便从完颜氏那边挑人。
回头对上胤禟似笑非笑的眼神,十四脸上有点挂不住,皱眉道:“额娘心血来潮,你别跟着起哄,回头我与她说去。”
待完颜氏离去,胤禟方道:“德妃娘娘为了十四弟,可真是煞费苦心。”
十四无可奈何:“行了,九哥你就别挤兑我了,八哥不是傻子,额娘这般做,只会弄巧成拙,如今众兄弟里,有点出息的,数来数去也就那么几个,就算拉拢不到人,也万不能将人得罪了,让他离我们越来越远。九哥,八哥素来关照你,前些日子你与他谈过没有,结果如何?”
最后一句话,带了自己都没有察觉的酸溜溜的味道。
胤禟眼神一黯,沉默下来。
他自然知道八哥自小便关照他,还记得小时候,他总喜欢和老十两人跟在八哥后面当尾巴,可不知从何时起,两人就渐行渐远。
也许是因为八哥无异于皇位,而他不甘寂寞,也许是因为八哥与四哥交好,渐渐疏远了他,便连这次他跟着老爷子去江南前,他们也没见过几回。
而他因着支持十四的缘故,对八哥总有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心虚,以致于每回想上门,最后都退却了脚步。
十四见他面色有异,也不知自己哪句话说错了,回想起胤禩待胤禟的亲厚,再对比跟自己的关系,客气有余而亲热不足,不由有些吃味,只恨自己晚生了几年,没能跟着这些哥哥们出入上书房,度过年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