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君莫愁-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各位叔叔不必多礼了!”这些大管事年纪都在四五十岁以上,莫愁一向都以叔辈称呼,实在不习惯他们向她行礼。
  “姑姑,您清点一下可都齐了?”
  “齐了齐了。”君紫琴一迭声的道。莫家人的动作太快了,才不会儿工夫,所需的物品便全部送来,且全部都是最好最上等的,诸如数百年的老山参、大如鹅卵的深海珍珠、极品白玉所制的玉佛、千年沉香木制成的佛珠串、尺余高的珊瑚树等等,如同不要钱一般随意的堆放在一起。
  这也难怪这些管事如此积极奢豪。这些管事原本全是莫府里的家人,君子言入赘莫家后,跟着君子言四处东奔西走好不容易才创下了这偌大的家业。当年君子言入赘时,君如松极看不起莫家,差点要断绝父子关系,这几年虽然关系好转,但对莫家仍有些轻视。这些管事憋了一口气,好不容易有个显摆的机会,忙齐齐跑到相府里来了。
  “大小姐若没什么吩咐,小的们便告退了。”见了相府里众人惊羡的表情,管事们这才志得意满的告退而去。
  莫愁可不了解管事们的得意心情,只觉得他们这样一来,自己就显得太过张扬奢华了,若让清廉的君如松知道的话,肯定又要训斥自己奢侈了。
  不过,既然都送来了,也就不管什么奢不奢侈了,反正自己在相府众人的眼里本来就是一商人之女,虽然有钱,却入不了众人清高的眼界。
  但是,相府的家底莫愁还是知道一些,君紫琴实际上也算是相府的内当家,相府的家底有多少她最清楚,能省一些当然是最好的。
  “莫家的管事倒挺知进退的,比相府的管事强多子。”君紫琴一面叫人收拾送来物品,一面笑道。
  “那些都是一真跟着爹爹的老人,多亏有他们,莫家才能把生意做大了。”
  “其实,大哥的本事比家里所有兄弟姐妹加起来还大。”君紫琴叹了口气,坐下来道:“他十五岁起征战沙场,二十岁便扬名边关,被圣上封为骠骑大将军。又饱读诗,曾在御殿之上以诗文将钦点的状元比了下去。”
  “诶!“见君紫突然谈起自己的父亲,莫愁些惊讶,但她对父亲也是知之不多,不由得饶有兴致的为君紫琴倒了杯茶,坐在一旁听讲。
  “后来边彊安定,大哥便解甲赋闲在家,或读读或会会友,大多时候却是四处游戏山水,结交朋友。你爷爷看不下去,要大哥从政,并为大哥谋了个总督之位。”君紫琴抿了口茶,娓娓道来。
  “之后呢,我爹怎么从起商来了?”前途一便光明的君子言怎么会入赘莫家呢?
  “大哥当上总督不到三个月,大夫人,也就是你奶奶便病故了。大夫说是抑郁而终,大哥想不明白为何与父亲如此相爱的大夫人会抑郁而终。”君紫琴叹了口气,幽幽的道。
  “当然会抑郁了,就是因为相爱,丈夫有那么多小妾,凡是正常的女人都会抑郁吧!”莫愁暗道,她曾听君子言说过,奶奶是个非常温柔柔弱的女子。这样的女子爱上一个男人,可是那男人身边太多女人,争又争不过,那只能黯然伤神了。
  “因此大哥对父亲便有了一些意见。后来父亲实施了一些政令,而这些政令对大哥所在的地方却很是不利,两人意见不同,又吵了起来。正好那时大哥看上了大嫂,要娶她为妻,但大嫂的出身……”看了眼莫愁,君紫琴突然襟声。
  “我娘是商人家的女儿,与相府很是不相配,对吧!”莫愁把话接下去道。
  “啊!对不起,愁儿!”君紫琴连忙道歉:“我,我并没有看低商人的意思。”
  “没事,姑姑您继续讲吧。我不介意。”商人又怎样,真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些人这么看低商人。在这里,商人身份低,又常常课以重税。这大同朝如同莫愁前世那个世界的古代一样,是农业为国本,重农抑商,而且还有士庶族之分。
  “父亲自然极不同意这婚事,可大哥却铁了心的要娶大嫂。后来大哥又不知怎的发现了大夫人留下来的日记,里面记的都是大夫人多年来的心情,大夫人她……因为我娘她们……”君紫琴说得断断续续,莫愁却早已猜过其中因由。君紫琴是君如松的妾所生,大夫人则是君子言的母亲,因为君如松的妾太多,大夫人因而变得抑郁,但又没地方发泄,只得把心情写下来,被君子言看到了,以君子言的性格,十有**会怪罪君如松。
  “大哥看了那日记之后十分怨恨父亲。而那时父亲为了阻止大哥娶大嫂,做了一些不好的事情,接着因为父亲的政令使得大哥治下差点出现民众哗变,出动了军队才把事情压下去。大哥一气之下,不但辞官,更是与大嫂私奔到南方,入赘了莫家。”
  “原来如此!”莫愁总算知晓了其中的原由。不过,君紫琴为什么突然说起了这段往事呢?
  第十四章 贺寿辰王府会众美
  “愁儿定然疑惑我为什么突然说起这些往事来吧!”君紫琴看了看莫愁,放下茶杯缓缓的道。零点看书
  “是。”
  “我也不过是有感而发罢了!大哥离开家二十年,这二十年我们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因为父亲的缘故他根本就不愿意回这个家来。”君紫琴幽幽的道。
  “爹爹他……”
  “你爹爹的脾气我了解,他最是倔强,从不低头。”
  “姑姑,我爹爹他虽倔强些,但这多么多年了,也不会再执着陈年往事的。况且,爹爹他已打算今年进京过年。”
  “多年的心结是没那么容易打开的。”叹了口气,君紫琴接着道:“就是因为你爹爹今年会来京中过年,我才有些担心。他和父亲两人虽已和好,可是却不能在一起生活!”
  也是,君子言和君如松都是那种有着绝对权威的人,本来就不太对盘,如果一起生活的话,意见不和的时候肯定会起争执。
  “所以,有些事要拜托愁儿了。”君紫琴顿了顿,略带祈求道:“愁儿是大哥疼爱的女儿,待大哥进京之后,希望愁儿能从中周旋些,莫让大哥与父亲再起争执。”
  “这个……”当和事佬啊,而且还是当两个脾气倔强而威严的长辈的和事佬,莫愁可不觉得自己能胜任。
  “我知道愁儿做得到。”看着莫愁,君紫琴笑道:“从莫家的管事们对愁儿你的态度上就能看出,愁儿并非只是呆在深闺里的小姐,而且我还听说莫家的生意愁儿也在帮忙打理。虽然我不知道愁儿有多少本领,但我相信大哥的女儿定然不会太差,大哥既然会让你帮忙打理生意,自然多少也会听你一些话。”
  “诶?”君紫琴地这份自信到底从哪里来地啊。莫愁自认为与君紫琴并不是很熟悉啊!
  “大哥和父亲地关系好不容易才变得好一些。我并不想他们再恶化下去。相信愁儿和愁儿地娘亲也不想吧!”
  莫愁倒是无所谓。她有时候总爱置身事外地看一些问题。况且。君子言与君如松地关系是好是坏对她并没有影响。但一想到自己地母亲莫氏。莫愁却有些犹豫。。莫氏这些年来一直致力于修好君子言与君如松地关系。
  莫氏是个传统地贤良淑德式地女子。以父夫子为天地典型代表。莫愁有时候也想不明白。这样地女子怎么接受君子言地私奔呢?难道。爱情地力量真地有那么伟大?
  因为是私奔。莫氏总是心怀愧疚。在她看来。君家父子地关系完全是因为她而变坏地。所以。她总是想方设法地想要弥补回去。
  虽然重生后。因为有着前世记忆地关系。莫愁总是没办法完全融入女儿这个角色中去。但十七年地感情却不容忽视。她还是爱着他们地。别人地感觉她可以忽略。但莫氏却是忽略不得地。莫愁不愿意看见她伤心。
  “愁儿尽力为之吧!”答应了君紫琴,莫愁告辞回了静月楼。
  转眼进了十月,天气也凉了许多。初二正是永安郡王家老王妃,也就是莫愁姨婆的寿辰。
  一大早,莫愁、君若眉等人便由君子语及夫人宁氏,还有君紫琴三人带着,前往永安王府。
  此次前往拜寿的有莫愁、莫忧、君若眉、君若眉的哥哥君子语的长子君若风,君若瞳及君子语、君紫琴、宁氏等三位长辈。
  到了王府后,君子语与君若风因是男子被招待在前厅,而莫愁等众女眷则被引进了内院。
  老王妃虽年已七十,却鹤发童颜,声音清亮,一点也不显老态。
  莫愁等人进到内堂时,老王妃正与两位先到的老姐妹说话。莫愁等人包括宁氏、君紫琴都是小辈,老老实实的行礼叩头,祝老人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都是自家人,就不必那么多礼节了,坐吧!”老王妃一声吩咐,便有女侍搬来椅子,莫愁几个谢过之后便都坐了下来。
  “哟,这是谁家的小孩,长得怪可爱的。”一位与老王妃年纪相仿的老太太将坐在旁侧的莫忧揽进怀里,笑问道。
  “回三姨,忧儿是子言大哥的儿子。”君紫琴忙在一旁道:“忧儿,叫三姨婆好。”
  “三姨婆好!”莫忧很是乖巧地甜甜叫着,惹得三姨婆一阵开心,叫人取来小点心给莫忧。
  “子言?”老王妃看了看莫忧,又看了看莫愁,对君紫琴道:“那这丫头就是子言的女儿吧!”
  “是,这是子言大哥的长女,名叫莫愁!”
  “莫愁,名字倒不错。我记得子言的媳妇姓莫吧!”
  “是的,大嫂是金原府的莫氏,不过愁儿是跟着咱们家姓君!”
  “本就该姓君,你大哥是君家的嫡长子,怎能让他的孩子姓别的姓呢?”老太妃皱眉道:“你爹和你大哥也是,都这么多年了,那些陈年往事早该丢开了。”
  “爹和大哥已经想开了,今年大哥准备回京中过年。”
  “想开了便好。”老王妃点点头,朝莫愁招了招手:“小丫头过来,让姨婆看看。”
  “是。”莫愁缓步起到老王妃跟前。
  “挺俊的,跟我那早去的妹子长得还真像!”老王妃拉着莫愁的手细细的瞧了瞧,有些伤感的对几个老姐妹道:“都老了,咱们那辈儿的姐妹,如今只剩下我们三个了,说不定哪天咱们也去了!”
  “姨婆您长命百岁,寿比南山,愁儿今后可是年年都要给姨婆送寿礼来的呢!”莫愁赶忙在一旁宽慰老人家,这老王妃在自己的寿辰上说这种晦气话,还真是百无禁忌,看得真开啊!
  “小丫头嘴甜。”老王妃笑了起来,让莫愁坐在一旁陪着聊起天来。
  聊了几句,老太妃突然想起什么似的道:“愁儿第一次来永安王府,还没见过我家那几个丫头吧!”
  “常听姑姑说姨婆家的几个姐妹都是仙子一样的人物,愁儿只是无缘得见!”
  “什么仙子啊,不过是几个野丫头罢了,整日里闹哄哄的。”老王妃笑道:“她们啊,就该跟你们姐妹学习学习。瞧你们斯文娴静、知识礼,眉儿还是皇上亲封的才女呢,那几个小丫头怎比得上!”
  “姨婆过奖了,眉儿只是好静,闲着多看了几本而已,哪及姐姐妹妹们活泼可爱呢!”君若眉忙谦虚的道。
  “我倒是喜欢安静些的丫头。”老王妃笑道:“瞧我这老太婆,就爱说闲话,倒把你姐妹几个拘着了。罢了,你们还是去和那儿个小丫头玩吧,和我这老婆说话可就无聊了!”
  摆了摆手,便有两个大丫头从外面进来,领了莫愁几个前往王府里几个小姐所住的隽秀园,莫忧是个小男孩,也有幸跟着一起进了小姐们闺房。
  郡王府比相府要大上许多,走了许久,一行人才来到了隽秀园。
  今儿虽是老王妃的寿辰,但因还没到正式的拜寿时辰,所以王府里的小姐仍旧在闺房呆着。
  刚走进隽秀园,莫愁便听得一阵咯咯的笑声,接着一个粉衣的少女边叫嚷着边冲进了领路的大丫头怀里,把那丫头撞的一个趔趄。
  “碧晴姐姐救命啊,四姐姐要打我!”粉衣少女躲在名叫碧晴的大丫头身后,朝匆匆跑过来的另一个绿衣少女做着鬼脸。
  “碧晴不要护着她,这丫头把我的画毁了,竟然还敢恶人先告状。”绿衣少女气极败坏的道。
  “四小姐,七小姐别闹了,今儿有客人呢!”碧晴将粉衣少女从身后拖出,指着莫愁等人道。
  “咦,若眉表姐,若瞳表妹,你们来啦!”绿衣少女打了招呼,又看了看莫愁道:“这位姐姐是?”
  “这是我家大姐姐君莫愁,和我家小弟君莫忧。”君若眉回答道。
  “啊,你就是君莫愁!”粉衣少女朝莫愁打量了一番,才道:“我听哥哥说过,说君家新来了位大小姐,名字就叫做君莫愁。”
  “菁菁,你怎么这么没礼貌。”远处一名蓝衣少女走了过来,对名叫菁菁的粉衣少女道:“这位是君家的表姐,怎么可以你你你乱叫呢!”
  “哦,对不起哦!”粉衣少女见机倒快,忙道歉道。
  “没关系!”
  “让莫愁姐姐见笑了,我家妹子太冒失了,我叫风苓,排行第三。”蓝衣少女指了指绿衣和粉衣两位少女道:“这两个是四妹妹风芊和七妹妹风菁。”
  第十五章 隽秀园众美闲聊天
  永安郡王家里的七位小姐,三位嫡生四位庶出,全部住在隽秀园。。待莫愁等人与她们姐妹聚齐后,一时间,莺莺燕燕好不热闹。
  七位小姐虽性格各异,但大体来说都是活泼开朗的个性。莫愁初来乍到,与众人还不是很相熟,君若眉则天生一副淡漠性子,不爱开口说话。因此,都是她们自家姐妹笑闹不休,偶尔莫愁才会说上几句。
  “莫愁姐姐,你可玩过踢毽子?”问话之人是七小姐风菁。这风菁是王爷正妃所生,年纪在十三四岁的样子,因机灵活泼,深得王爷和王妃的宠爱,虽有些娇宠,所幸并不蛮横。
  “这个倒是玩过几次。”踢毽子是京中女孩子们常玩的一种游戏,但一般只在民间流行,像王府里的大小姐们都被要求行端坐正不可嬉闹,因此像踢毽子这种游戏也是不许玩的。
  “哦,那姐姐陪我踢一会儿吧!”
  “菁儿,你自己爱闹怎么还想拉着莫愁妹妹一起闹呢!”发话的是王府里的大小姐风萝。风萝是正妃嫡出,比莫愁大两岁,现今十九岁,已经许了人家,正是当朝大将军家的二公子,来年开春便完婚。
  “你们都不会踢毽子,也不肯学了陪我玩,难得莫愁姐姐会踢,你又说我胡闹。”风菁不高兴的撅嘴道,大姐什么都好,就是爱管着她。
  “菁妹妹若想玩我倒是可以陪你玩一会儿,只是我这身衣裳不太适合。”莫愁今日穿一身浅绿色宫装锦裙,这种宫裙腰身紧收,下摆长而窄,适合款款而行,连步子想迈大一些也很难办到,更别提踢毽子了!
  “真可惜。”风菁看了看莫愁的衣服,先是无奈的叹了一声,接着灵机一动,道:“不如大姐姐借件便服给莫愁姐姐穿着,这样就可以玩啦!”
  “菁儿,今儿是奶奶的寿辰,莫愁妹妹是来给奶奶祝寿的,可不是来陪你踢毽子的!”风萝有些动气的道。
  “是。”见姐姐有些生气,风菁不敢再提,只得襟声。
  一时间。气氛有些沉静下来。
  “对了。。首发若眉妹妹最近可作了什么好诗词?”见大家有些默然。王府地二小姐风苑忙开口道。
  “最近有些惫懒。没作什么诗词。”君若眉摇头道。
  “前两日大姐姐进宫从天宁公主那里录了两首秋词回来。写得却是极好地。”风苑朝君若眉笑道。
  “天宁公主好文才可是天下人皆之。公主所作地诗词定然是极好。”君若眉不动声色地道。
  “妹妹可是和公主齐名地才女。不如也作一首给众人听听。”
  “姐姐谬赞了,若眉只不过是些虚名,哪敢与公主相比!”
  “若眉姐姐太谦虚了,姐姐是天下第一的才女,这可是父皇亲口封的呢!”众人正在说话间,一个清脆如黄莺般悦耳的声音从众人身后响起。
  “参见公主!”回头看去,却原来是一名身着五彩描凤宫裙,年纪十六七岁的少女,正是当今皇上的爱女,天宁公主北瞑歆,众人忙齐齐蹲身行礼。
  “众姐妹都免礼吧!”北瞑歆挥了挥手,笑道:“咱们都是常在一处玩的姐妹,就不用是行如此礼节了。”
  “公主不可,虽是姐妹相称,但您毕竟是公主,君臣有别啊!”风萝沉声道。
  “好啦萝姐姐,你最是道学了,就不要说那些三从四德什么的啦!”风萝不以为然的道。
  “咱们女子,就该遵守女诫,恪守妇道。”
  “有萝姐姐这样三从四德的媳妇儿,大将军家定然欢喜的很呢!”北瞑歆取笑道:“好啦,我是代母后来给王妃贺寿的,顺便找你们玩儿,就不要说那些道学的话了!”
  “这位姐姐没见过,是哪家的姐姐啊!”北瞑歆将视线落在莫愁身上,问道。
  “这是君相爷家的大小姐,若眉妹妹的姐姐,君莫愁。”风萝介绍道。
  “你就是莫愁姐姐啊!”莫愁发现自己似乎名气挺大似的,听了她的名字,众人都是一副原来你就君莫愁的反应。
  想来也是,这些小姐们闲着没事,八卦自然也是人生一大乐事。东家长西家短,谁家小姐新购置了衣裳手饰,谁家小姐看中了某个少年,谁家小姐打骂了丫头,只要坐在一起闲聊,就没有八不出来的事情,更何况是相府新来位大小姐这种大事情。
  “见过公主。”虽然不太愿意向一个比自己小的少女行礼,但人家身份高贵,形势比人低,那也没办法了。
  “姐姐多礼了,咱们初次见面,也没什么好给姐姐的。”北瞑歆将腕上的一串珠串摘了下来,拉起莫愁的手戴上,道:“这是海外番国进贡来的紫晶佛珠,也不是什么稀罕物,权当给姐姐做个见面礼吧!”
  “多谢公主。”紫晶佛珠虽不算什么稀罕宝贝,但难得北瞑歆所给的这一串除了色泽均匀水透之外,每颗珠子大小颜色竟然完全一致!幸好莫愁生长在巨富之家,这种财货宝贝见得太多了,所以对这串佛珠也不是很惊艳。
  “刚才听各位说起诗词,其实萝姐姐从我宫中录去的那两首秋词也并非我所做的,是别人从今次的观灯诗会里抄来给我的,说是此次的诗魁。”北瞑歆笑道:“不如我念给众位听听。”
  “甚好!”众人齐声道。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一说到观灯诗会莫愁便知定是自己抄来的那两首秋词,果不其然。没想到观灯诗会的影响力那么广,这两首诗都传进皇宫里去了,这使得莫愁又有些担心起来,不知道他们会不会追究作诗之人是谁,然后查到她头上呢?
  “好诗,这两首诗一反常人悲秋之态,气势宏伟,意境壮丽。”君如眉点头赞道。
  “正是,父皇也是如此说。还说若是此人也参加今年大考的话,只要文章过还得去,定送他个状元当当。”
  “这个……送状元的话有些儿戏了吧!”莫愁在一旁心虚的道。连皇帝都读了这两首词,莫愁觉得事情怎么有闹大了的趋势呢?
  “姐姐你有所不知,父皇说能做出这两首诗来的人,胸中必有些抱负和丘壑的,只要他大考能过,给他个状元让他展抱负又有何不可呢!”
  “呵呵,这个倒也是呢!”干笑两声,莫愁自认没什么抱负,她可不想当官搞政治去。何况她也不可能去参加什么大考,她连考试资格都没有呢!
  “等那位才子得了状元,到时候指给公主姐姐当附马爷,这才是皆大欢喜呢!”风菁突然在一旁玩笑插话道。
  “菁儿!”北瞑歆对风菁娇嗔道,脸上却没有一丝恼怒之气。惹得莫愁心惊不已,总觉得公主这表情怎么看怎么像芳心暗许的样子。
  “不过,说到诗词,还记得我们去年结的元梅诗社吗?”北瞑歆虽不恼怒,却也不敢将那话题接下去而被众看出心思,忙忿开话题道。
  “就是去年却城郊梅庄游玩时所结的诗社吗?”
  “正是。”北瞑歆道:“本来说好今年待梅开之时,再去那儿赏梅结社的。不过今年估计去不成了,听说那梅庄主人要将庄子卖掉搬去南方,新的庄主可不一定会再将庄子开放了供人游玩。”
  “那庄子虽不怎么样,但那一庄的梅树却别具风味,若真关了倒可惜了。”君若眉皱眉道。那梅庄她常去,十分喜欢那一庄的品种各异的梅树,去年的元梅诗社她正是结社人之一。
  “既然如此,公主不如将那庄子买下来。”莫愁在一旁出主意道。
  “莫愁姐姐说笑了,我虽贵为公主,父皇对我也颇为宠爱,可我还没到开府的年龄,父皇不会给我买庄子的,我自己的月钱可不够买一个那么大的庄子。”
  “这样啊!”莫愁转了几念头,最后笑道:“那真是可惜了,只希望新庄主能继续开放那个庄子了!”
  “希望如此吧!”
  众人又说了些闲话,便有人来请,原来时辰已到,众小辈须到正堂去给老王妃叩头拜寿。于是众人便理了理仪容,齐齐往正堂而去。
  第十六章 欲创业京郊买别庄
  老王妃寿辰过后,莫愁一行人便回了相府。。一回到静月楼,莫愁便兴冲冲的找来从莫府带来的管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