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女攻略[I]-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语殷殷,玩得高兴。项太太一心一意在太夫人面前服侍,二夫人看着脸上也比平常多了几份笑意。
  十一娘却见项家没有后罩房却有个小小的花园,十分稀奇,又见沿着花园的墙角种了一溜各色的罂粟花,不认识它的人,会把它当成虞美人。十一娘不由走过去弯身打量。“那是一种叫罂粟的花。”背后突然传来二夫人的声音。
  十一娘转身,就看见二夫人站在屋檐的台阶上。暮春的阳光栖在她雪白的挑线裙子上,有种纤尘不染的干净,一如她脸白的面孔。
  她轻盈地走了过来,雪白修长的手指轻轻托了一朵盛开的大红色罂粟花:“是你二哥为我从遥远的西域谋来的。我随手撒在了院子里,没想到结果竟然会开花结果。”二夫人望着那些花,眼睛中充满了爱怜。
  十一娘一时语凝。半晌才道:“我要是记得不错,好像我们家花园里没有这种花!二嫂为什么不移植几株过去。”
  “有些东西,换了地方,就失去了原来的意义。”二夫人,眯着眼睛望着远处一片紫色的罂粟花,有种风轻云淡的从容。远处传来项太太愉悦的笑声,花园里现显寂静。
  十一娘见她再没有和自己说话的意思,笑道:“我去看看娘!”
  二夫人笑着点了点头。
  十一娘带着丫鬟住项太太和太夫人坐的八角凉亭去。快到凉亭的时侯忍不住回头,已不见二夫人的影子。
  第一卷 第三百零九章 除服(上)
  从项家回来,十一娘就开始准备元娘的除服礼。
  在这个时候,罗扳兴来了。
  “大哥!”十一娘忙迎了上去,“你怎么了?”
  “我带赵先生来见侯爷!”罗振兴笑道,“顺便来看看你。告诉你一声。免得你隔三岔五地差了人去问我。”
  “赵先生来了!”十一娘听着喜上眉梢,顾不得罗振兴的打趣,急急地道,“侯爷怎么说?”
  “两人正要说话。”罗振兴道,“看样子应该能成!”
  “那就好,那就好!”十一娘请罗振兴到东次间临窗的大炕坐了,“你都不知道。谆哥这些日子没有一点进展,把侯爷急坏了。昨天还手把手地教他写字。谆哥紧张的笔都握不住了。要不是我在旁边打岔,侯爷的脾气又要上来了……赵先生来了就好,至少不会比现在更糟糕!”
  罗振兴点头:“这事能成,多亏了柳阁老。要不是他老人家一封亲笔信,只怕还请不动赵先生。”
  十一娘听了立刻道:“我等会就给三婶婶写封感谢信去。再带些燕京的土特产一并送过去。”
  罗振兴见她通达世事,笑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没想到原先在家里什么都不懂的十一妹现在也能独挡一面了。”
  十一娘听着心中一凛,忙道:“这都是太夫人教的好!”然后吩咐小丫鬟端些水果来,“……青杏是陈大人送来的。”
  “哦!”罗振兴听着来了兴趣,“那个租你地的陈大人?”
  见自己成功地把话题岔开了,十一娘笑着点了点头:“正是那位陈大人。”
  “这才第一年,地里就有收成了!”
  “哪能。”十一娘笑道,“是陈大人自己田里的,摘了些我们尝尝鲜。”
  正说着,有小厮进来传话:“侯爷请舅爷去外书房!”
  罗振兴就辞了十一娘。
  他们虽然千辛万苦地把赵先生给请了来,徐令宜满不满意还两说。十一娘立刻差了宋妈妈去探消息。
  过了一柱香的功夫,宋妈妈折了回来。
  “侯爷留了赵先生花厅吃饭。”她笑盈盈地道,“还让白总管把外书房旁边的双芙院收拾出来给四少爷做了书房。”
  十一娘松了口气。
  晚上徐令宜回来,她问徐令宜:“这位赵先生可名副其实?”
  “现在看来还不错!”徐令宜有所保留,“不过,他既然能得到柳阁老的青睐,想来人品、学问不会太离谱!”
  能得这样评价已是个好的开瑞。
  十一娘放了一半的心。
  徐令宜和她说起孩子们的事来:“等除服礼后就让谆哥正式拜赵先生为师。至于谕哥,等娘的寿辰过后,就送他去乐安吧!”
  十一娘不由道:“谕哥知道这件事吗?”
  “还不知道。”徐令宜道,“等谆哥拜完师再说吧!他也可以趁机好好歇几天。”
  有个缓冲期也好!
  十一娘在心里叹了口气,待谆哥见过赵先生后私下问他:“赵先生是个怎样的人?”
  谆哥听着就露出一个笑容来:“先生对我很和气。”
  十一娘放心下来,笑着摸了摸谆哥的头。
  秦姨娘来了。
  十一娘和几位姨娘走动得并不频繁。
  她让小丫鬟请她进来。
  看见谆哥尘在十一娘的炕上喝羊奶丅子,杜妈妈等人并不跟在身边,秦姨娘很是惊讶。愣了片刻才恭敬地曲膝给十一娘行了礼。
  十一娘让小丫鬟她端了小杌子坐,问她:“你可有什么事?”
  秦姨娘道了谢,半坐在了小杌子上,道:“没什么事?”眼睛住谆哥身上瞅了好几下,“就是到夫人这里坐坐!”
  十一娘觉得两人之间现在的距离挺好,并不想再拉近。委婉地道:“要是你没什么事,那我就带谆哥去太夫人那里了!”
  秦姨娘错愣,有些尴尬地站了起来,嘴角微翕,欲言又止。
  十一娘把谆哥抱下炕,牵了手准备离开。
  “夫人!”秦姨娘喊她,满脸焦虑。
  十一娘转身望着她。
  秦姨娘的表情有些阴睛不定的。片刻后才低声道:“夫人,我听说,侯爷请了个很厉害的先生回来……就想问问,二少爷是不是也要到双芙院去读书了?”
  消息可真灵通。
  赵先生来了不过两天,秦姨娘就知道了。
  可有些话,不应该由自己说。
  “这恐怕要问侯爷!”
  奉姨娘听她提起徐令宜,有些不自在,强笑道:“我就是有些好奇。也不用惊动侯爷!”然后起身告辞了。
  十一娘领着谆哥去了太夫人那里。
  针线上的师傅正在给太夫人量衣裳。看见十一娘牵着谆哥进来,太夫人忙朝两人招手:“快帮我看看,是这匹喜上眉梢的妆花好看还是这匹牡丹穿花的杭绸好?”
  这是在为太夫人的寿辰做新衣裳。
  喜上眉梢是枣红色,牡丹穿花是大红色。过寿,自然是大红色好一些。
  “我觉得这匹好!”十一娘指了大红色牡丹穿花杭绸。
  “会不会太花了些!”太夫人犹豫道。
  “颜色艳亮穿着才精神!”
  太夫人点头,定了大红色牡丹穿花的杭绸,又拉了十一娘挑首饰。十一娘在太夫人屋里消磨了一个下午。
  待到了十九日那天,请和尚、道士做了法事,撤了元娘屋里的灵堂白帷,又给几个孩子换上了颜色鲜亮的衣裳,算是完成了除服礼。
  第二天,徐令宜先是领着谆哥去了双芙院,正式拜赵先生为师,开始启蒙。下午就叫了徐嗣谕去了书房,父子两关在书房里说了一下午。徐嗣谕从书院出来的时候据说脸色煞白,走路都有些晃晃摇摇的。
  到了黄昏时分,阖府都都知道徐嗣谕要去乐山了。
  奉姨娘披头散发地冲进了十一娘的屋子:“夫人,我求求您,我求求您,二少爷不能去乐安。”她进来就跪在地上给十一娘磕头。
  屋里子回落着沉闷的“咚咚”声。
  秦姨娘白净的额头立刻通红一片。
  宋妈妈和琥珀忙一左一右地把她架了起来。“秦姨娘这是干什么?”宋妈妈望了一眼端坐在炕上面色沉凝的十一娘,劝道,“有什么话不可以好好说的?非要这样跪在地上磕头的。要是夫人不答应,你岂不要一直这样磕下去?”
  这话就有些听头了。
  主母不答应,就一直磕头磕下去,那就是逼着主母一定要答应。这和那些朝臣要在金銮殿上死谏有什么区别?
  “没有,我没有!”秦姨娘满脸是泪,头摇的得拔浪鼓,却并没有为自己过多的辩解,而是呜咽道,“夫人,二少爷不能去乐安。他还那么小,最远也不过去过一趟西山……夫人,夫人,”她挣扎要离十一娘更近一些,“二少爷是个听话的好孩子,以后也会和四少爷一样孝顺您的……您看您上次禁了他的足,他就乖乖地呆在院子里哪里也没有去。还说夫人这都是为他好……夫人,我求求您了!”
  说着,身子住下蹲,要跪下去,“我给您磕头了!求您别让四少爷去乐安……”
  那边雁容巳蹑手蹑脚地撩帘而出。
  “好了!”十一娘一声喝斥,“蓬头垢面,成什么体统!”又沉声道,“秦姨娘身边服侍的丫鬟呢?怎么也不知道帮秦姨娘打水进来净净脸!”
  她面容冷峻,一双明眸寒光四射,让屋里的人俱是心中一紧。
  一旁的绿云听着一个激灵,点了两个小丫鬟,亲自带着去打水。
  秦姨娘望着眼角眉梢都带几份冷意的十一娘,半晌才回过神来。只是还没有等她开口,十一娘已吩咐小丫鬟:“给秦姨娘端张小杌子来。”
  小丫鬟战战兢兢地应“是”,端了小杌子进来。
  十一娘指了小机子:“坐吧!”
  秦姨娘还有些怔愣,宋妈妈已朝琥珀使了个眼色,一把将她推坐在了小杌子上。
  “你为什么不愿意二少爷去乐安?”十一娘端起茶盅来啜了一口,慢条斯理地道。
  秦姨娘犹豫了一会才低声道:“二少爷太小了……”
  十一娘打断了她的话:“甘罗十二岁为太宰,当朝梁阁老十二岁中秀才。二少爷也不算小了!”
  秦姨娘听着一哽,半天才道:“乐安太远了……”
  “好男儿志在四方。当行天下路,观世间景。怎么能像花似,不经风雨地养在内院。以后又怎能为我们这些妇孺遮风挡雨?”
  “可,可……”秦姨娘急得脸色通红,却说不出第二个词来。
  十一娘又啜了一口茶,徐声道:“你来我这里,二少爷可知道?”
  “不知道!”秦姨娘愣道。
  “既然如此,”十一娘淡淡地道,“秦姨娘还是问问我们家二少爷的意思为好?要去乐安的,毕竟不是姨娘,是我们家二少爷!”
  秦姨娘这才听出些味道来。
  “夫人!”她神色惶惶地望着十一娘,“这全是我的意思……”
  十一娘看了她一眼。
  “秦姨娘这样越俎代庖。知道的,说秦姨娘是个直性子;不知道,还以为是二少爷的意思。何况送二少爷去乐安,也是为了二少爷好。那姜家,可曾出过两位帝师,二少爷要去的谨习书院,山长姜柏姜先生,可是建武四十六年的状元郎。有这样的老师教导二少爷,可是二少爷难得的机缘。你问也不问二少爷一声,就这样闹开了,让二少爷的面子往哪里搁?”
  秦姨娘听脸上红一阵白一阵。
  屋里就响起红绣的惊呼声。
  “侯爷!”
  第一卷 第三百一十章 除服(中)
  红绣的一声惊呼让所有的人都半蹲了下去,秦姨娘更是吓得从小杌子上跌跪在了地上。
  “侯爷……”她脸色苍白,嘴角翕翕,声音却像被卡在了喉咙里,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徐令宜沉着脸,大步走了进来。
  “侯爷!”十一娘把他迎到临窗的大炕坐下,眼角的余光却朝蹑手蹑脚地立在了琥珀身后的雁容瞟去。
  “送谕哥去乐安,是我的决定。”
  屋子里响起徐令宜略带清冷的声音。
  “抚养子女,却是夫人的职责。”他脸色铁青,“你是府里的老人了,难道连这点规矩都不懂?还是你自认比别人多了几分体面,所以把这些规矩都不放在眼里了?”
  徐令宜声音一句比一句高,说出来的话一句比一句尖锐。
  人要脸,树要皮。秦姨娘毕竟是徐嗣谕的生母。虽然在徐令宜面都是半个婢女,可在宋妈妈等人面前,却是半个主子。
  十一娘忙朝着琥珀使了个眼色,轻手轻脚起身,带丫鬟、妈妈退了出去。
  抬眼却看见乔莲房和文姨娘立在厅堂。
  乔莲房满脸的诧异。
  文姨娘面带笑容,却目光闪烁。
  “夫人!”她见十一娘走了出来,立刻曲膝给十一娘行礼,又动作轻柔地上前搀了十一娘。好像十一娘是个值得她从心里尊敬的老者,恭敬中带着几份仰慕的亲昵。
  十一娘不动声色地上前几步,避开了她的搀扶。
  文姨娘微微一怔,很快就恢复了常态。
  “你要是闲得发慌,就待在屋里多做做针线。不要一天到晚到处乱参合……”
  四月一日,徐府已撤了夹帘换上了青绸帘子。
  虽然隔着帘子,徐令宜的声音却清晰可闻。
  “夫人主持中馈,忙里忙外,还知道抽出空来给太夫人做件小衣。你呢?可曾孝敬过夫人一鞋一袜,一丝一缕?以前是……”他语气一顿,话只说了一半就咽了下去,“……现在身边有夫人做表率,你难道有样学样也不会?”
  这完全就训上了!
  十一娘就笑着对两位姨娘道:“今天天气有些热,我们去前面的水榭坐坐吧!”
  乔莲房表情惊骇不定,没有做声。而文姨娘则连声附合:“好啊,好啊!我看这两天碧漪湖荷花好像在花苞露出来。待到荷花盛开的时候,夫人不如办个荷花宴吧?我们也跟着沾沾光,海吃海喝一通……”一面说。一面伸手要去搀十一娘,然后又像想起了什么似的,手顺势一扬,就拂了拂头发纹丝不乱地鬓角。
  她们撩帘而出。
  却看见呆立在窗棂下的徐嗣谕。
  今天真是到齐了……
  十一娘思忖着,就看见听到动静的徐嗣谕缓缓抬头朝这边望过来。
  他原本漆黑明亮的眸子此刻却如灰烬般黯然无光。
  闻针可落的院子就响起了一声短促的嗤笑
  那样的突兀,却又无比的清楚。
  十一娘蹙眉望去。见到的却是一张张或幸灾乐祸、或平静如水、或同情怜悯的脸,早已没办法判断是谁发出的这一声嗤笑。
  她再朝徐嗣谕望去。
  他满脸通红,神色羞愧地站在那里,眸子中盛满了惶恐与不安,有了十二岁男孩子的无措与脆弱。
  十一娘招他过去。
  “侯爷正在训斥秦姨娘!”她声音比平常要高一些,在安静的院子里更显清亮,“你要知道,侯爷可是当朝太子少师。外面三品的封疆大吏要见,都得拿了名帖到回事处去听回音。他要是真的恼了谁,抬抬眉毛就能把人打发了,还要这样着急上火的在那里发脾气?”说着,徐徐地把满院子的人扫了一眼。
  徐嗣谕眼睛一亮,喊了一声“母亲”,略显激动的声音里隐隐带着几份哽咽。
  “二少爷也随我去水榭吧!”十一娘淡淡地笑了笑,“连我都避了出来……免得侯爷气消了,出来却看见满院子的人,脾气又上来了!”
  丫鬟、妈妈都低下了头。
  徐嗣谕则感激地望了十一娘一眼,轻“嗯”了一声,跟着十一娘去了水榭。
  十一娘和他在碧漪湖旁散步。
  “侯爷让你去乐安,你怎么想的?”
  和长辈以这种方式谈话,徐嗣谕还是第一次遇到。他显得有些不自在。
  “我听爹爹的安排!”
  没有言不由衷,没有勉强敷衍……既然如此,为什么要站在窗棂下听。
  十一娘停下脚步望着徐嗣谕,轻轻挑了挑眉。
  徐嗣谕抿了抿嘴,迟疑了片刻才道:“二伯母也这么说!”
  二伯母?
  十一娘很是吃惊。
  徐嗣谕低了头:“二伯母和母亲说了一样的话。她说,好男儿当建功立业,马革裹尸而还。那些坐馆先生,多是落第之人。八股文章,科举应试,自己都没有弄清楚,又怎能教出好学生?谨习书院的姜山却不一样,他本身是状元出身,又是由仕入学,学问、人品、见识都不是一般人所能比拟。爹爹把我送到那里去,是花了很多功夫的,对我期望很大的。”他说着,抬起头来,嘴角高翘,露出一个笑容来,眉眼间就有了少年憧憬未来的飞扬,“还说,不孝有三。阿意曲从,陷亲不义。只要性情禀直,就能做到。不娶无子,绝先祖祀。还可以过继。只有家贫亲老,不为禄仕最难做到。要我好好读书,考个功名,将来为徐家光耀门楣。”
  考个功名……何其难。要不然,也就不会有后来范进中举疯癫了。
  可这个时候,没有比二夫人说法更好的激励了!
  十一娘点头,也笑着鼓励他:“那谕哥要好好用功才是。”
  徐嗣谕笑着点了点头。
  而倚着水榭栏杆远远地眺望碧漪湖畔的文姨娘脸上虽然挂着笑容,眼底却没有一丝的欢快。
  徐令宜训斥秦姨娘的话在她脑海里挥不去!
  难道,侯爷要的就是这些!
  她到自己做姑娘的时候。
  打算盘得了第一,老太爷高兴地把她举过头顶,随后又婉惜地说了一句“可惜是个女孩子”;穿了小厮的衣裳跟哥哥去收棉布,手一摸就知道是什么织机织出来的,哥哥赏了她一块羊脂玉,然后如释重负地悄身和管事说“还好是个女孩子”……后来家里要把她嫁到徐家来,她一句话也没说。当时只觉得,老太爷、哥哥们再也不会嫌弃自己是女孩子了吧!
  可谁曾想到,文家如果是鱼缸,那徐家就是河岸。
  而她,如一只被从鱼缸里被丢到了岸上的鱼,不仅呼吸困难,还粗俗难堪……一样被人嫌弃!
  恍然中她抬头,看见乔莲房略带几份不耐的脸。
  “文姐姐,”从水面吹来的风还残留着几份寒意,她拢了拢褙子的衣襟,“难道我们就一直站在这里等着?”
  文姨娘想到之前她纵是微笑也带着几份降尊屈行的不屑,忍不住道:“要不,你去看看?侯爷训了这么长的时候,只怕口都干了!”
  她说着,就看见乔莲房的眼睛亮起来。
  文姨娘忍不住笑了起来。
  乔莲房却露出了一个笑容:“夫人和姐姐都在外面等……我还是跟姐姐一起在外面等吧!”
  文姨娘点了点头,眼底闪过一丝失望。
  有小丫鬟跑过来,没看见十一娘,奇道:“两位姨娘,夫人呢?”
  乔莲房指了指湖畔。
  文姨娘却从衣袖里掏了几文钱赏给那小丫鬟:“侯爷找夫人什么事呢?”
  小丫鬟不肯接赏钱。
  “没事,没事。”文姨娘笑道,“给你买糖吃。要是不能说,你别说就是。”然后道,“夫人正和二少爷说话呢!”
  那小丫鬟听着迟疑了片刻,道:“反正您等会也会知道……侯爷让夫人去,说从今开始,秦姨娘就在夫人跟前服侍,把规矩学会了再说!”
  ********************************
  “你为什么不跟她说这是我的意思?”徐令宜靠在床头,望着正移灯过来的十一娘。
  晶莹的灯光照在她脸上,有种素净的美。
  “我和侯爷是夫妻。”十一娘放下灯,坐到了床沿,“别说当初侯爷跟我说这事的时候我是赞同的,就是我不赞同,有人这样质疑侯爷的决定,我也不能把事推到您那里去。”
  徐令宜听着微愣。
  十一娘已脱鞋上了床,靠在床头和他说话。
  “只是侯爷以后别再发这样大的脾气了!”然后把今天有人当着自己的面嗤笑,自己又怎么和他到湖边说话,他又怎样回自己的,一一都跟徐令宜说了,“……谕哥儿不小了,过几年都要娶媳妇了。您这样不管不顾地乱训一通,别说谕哥在仆妇面前抬不起头来,就是以后的媳妇,只怕也要跟着受牵连!”
  徐令宜没有做声。
  “侯爷也早些睡吧!”十一娘就笑着放了帐子,“听说明天院子里上梁,我们什么时候可以搬回去?”
  徐令宜笑着搂了她:“六月份应该可以搬了!”
  十一娘在他怀里挪动了半天才找到一个比较舒适的位置。
  “侯爷,要不我们订一个小一点的灯吧?专放在墙角。这样又可以照明,又免得灯光刺眼,妾身半天才睡得着。”
  “行啊!”徐令宜道,“明天我跟内务府说说。”
  十一娘和他说起秦姨娘来:“……我看,您说说就算了。不用在我面前立规矩了!”
  第一卷 第三百一十一章 除服(下)
  十一娘的话让徐令宜颇为诧异,他坐起身来。
  “秦姨娘这也是病急乱投药。”十一娘也跟着他坐起身来,“您现在训了她,谆哥也知道了您的心意。您就不要再把事情闹大了。说起来,也是因为秦姨娘太过担心谕哥的原因。”
  徐令宜听着沉默了一会,才低声道:“那几年我在外面的多,家里的事全交给了你姐姐。她身体不好
  ,有时候难免精神不济。你现在主持中馈了,有些事,还是立起来才好。”
  竟然不同意!
  十一娘有些意外,又听他话里有话,心中一动,道:“谕哥由秦姨娘服侍着,原是姐姐的意思吗?”
  徐令宜顿了顿才道:“当时家里的事多,你姐姐有些照顾不过来。”
  侧面承认了徐嗣谕交给秦姨娘带是元娘的意思。
  十一娘想到了秦姨娘见识,又想到二夫人和徐嗣谕之间的若有若无的牵连……她忍不住求证,笑道:
  “我听说谕哥是跟着二嫂启的蒙。当时谕哥多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