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女攻略[I]-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魏紫一怔。
  没想到徐嗣谕会问这个。
  徐嗣谕忙笑着解释道:“我是怕三伯母不知道祖母病了。”
  “三夫人和三少爷刚刚来过了。”
  徐嗣谕听了对徐嗣勤道:“那我们也先回去吧。等明天祖母好些了再来看她老人家也不迟。”说着,拉了徐嗣勤就往外走。待出了太夫人院子,又让身边的丫鬟远远地跟着,低声对徐嗣勤道:“你难道没有发现,我母亲的丫鬟和五叔的贴身小厮都立在屋檐下等着?”
  “所以我才有些担心。”徐嗣勤皱了眉,“既然四婶婶的丫鬟和五爷的贴身小厮都在,那四叔和五叔肯定也在,连两位长辈都惊动了,只怕不是杜妈妈所说的‘精神不济’……”
  徐嗣谕听了不由笑:“大哥也太老实了些!”
  “你想想,中午吃饭的时候祖母都好好的,怎么突然间‘精神不济’到连孙儿都不见了?你再想想,要是真的有病,刘医正早就该来了,杜妈妈却说只有三伯母和三弟来过……”
  徐嗣勤恍然大悟:“这样看来,十之八九是五叔闯了什么祸,所以找了四叔来商量该怎么办!”
  徐嗣谕眼底闪过一丝笑意:“你反应也太慢了些!”
  “谁像你,鬼机灵一个!”徐嗣勤咧了嘴笑,“只要祖母不是真的生病就好!”
  “谁是鬼机灵?”徐嗣谕听了叫道:“我们可说好了,当着外人的面,你不能这样说我。”
  “这不是没有外人吗?”徐嗣勤笑道,“再说,你不是换了个母亲吗?我瞧着新婶婶还不错。”
  徐嗣谕笑了笑,没有接着他的话说,反问道:“大哥,忠勤伯家的三小姐是不是十分的标致?我听说你在家里念《关雎》……”
  没等他话音落下,徐嗣勤已举拳朝他的肩头揍:“你胡说些什么?”
  徐嗣谕猫腰躲过,笑哈哈地跑了:“有位伊人,在水一方……”
  这时候,他们还只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少年。
  ……
  太夫人发了好大一通脾气,徐令宽不住地保证以后再也不犯,这才渐渐收敛了怒气:“……你要记住你的话,做个诚信守诺的男子汉才是。”
  五爷捣头如蒜。
  徐令宜看着出面为弟弟解围:“娘,天色不早了。让丫鬟们摆饭吧!有什么话,吃了饭再说。”
  太夫人却没这信心,闻言无奈地叹了口气,怅然地道:“那就摆饭吧!”
  在外面听着动静的杜妈妈忙进去服侍太夫人更衣,十一娘则吩咐魏紫摆饭。
  吃过饭,太夫人留了徐令宜说话。
  五爷和十一娘忙起身告辞。
  出了太夫人的门,五爷草草朝着十一娘揖手行了个礼就走了。
  十一娘回到屋里洗漱了一番后,有太夫人屋里的小丫鬟来禀:“侯爷说,今天晚上就歇太夫人那里了。让夫人早些歇了,不用等门了。”
  十一娘打发了那丫鬟几文钱,早早上床歇了。
  第二天一大早,正梳着头,有丫鬟进来禀道:“弓弦胡同的大舅爷来了!”
  第一卷 第二百零一章 流言(下)
  十一娘大吃一惊。
  这么早?而且今天是腊月二十七。难道是五姨娘出了什么事?或者是大太太……
  她忙吩咐小丫鬟:“快请进来。”心乱如麻地换了件水蓝底十锦月季花锦缎通袄袍去了厅堂。
  看见出来的人是十一娘,罗振兴的表情明显一松,又问道:“侯爷呢?”
  十一娘不好说家里的这些事,模棱两可地道:“侯爷昨天晚上没有歇在这边。”
  罗振兴还以为徐令宜歇在小妾屋里,道:“我有话跟你说。”把“你”字咬得重重的。
  十一娘领了罗振兴到东次间偃息处,待小丫鬟上了茶后就遣了身边服侍的。
  “有件事,你仔细听好了。”罗振兴的表情很凝重,“别叫嚷,也别乱哭。”
  不听还好,听罗振兴这么一说,十一娘反而冷静下来。
  “大哥请说!”
  罗振兴深深地看了妹妹一眼:“昨天我跟几位同年去看望师座,结果听人说,侯爷有个私生子……”
  “侯爷有个私生子?”十一娘惊愕地望着罗振兴,“你是听谁说的?都说了些什么?”
  她是这被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震懵了,话一出口,就知道自己问了傻问题。
  罗振兴并不是个八卦的人,连他都听说了,而且还是在和同年去看望师座的时候听说的,那这件事情肯定已经被传得沸沸扬扬,人皆尽知了。从凤卿事发到现在不过短短两日,这是个没有网络、没有电视的世界,想买孩子的又是区家人,谁散布的谣言,已不言而喻。至于说了些什么,当然是怎样把徐令宜抹得更黑就怎么说——既然事情败露了,可也不能就这样无功而返,不能伤其根本,让他小小的苦恼一下也是好的。
  “很多人在传!”罗振兴没办法一一道来,“当时我的师座、礼部侍郞于大人当时在场,也没有反驳。”于大人正直刚严,决不会听任门下弟子以讹传讹。他相信这件事的真实性,“说侯爷三年前在苗疆平乱之时有侍寝的营妓怀孕,后秘密带回燕京,诞下一子。”算一算,时间上也对,“因大姐病重,所以一直养在外面……”男人遇到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养在外面。
  他简单地交待了几句,然后定定地望着十一娘,“听说,侯爷已经把孩子带回来了,你可知道这件事?”
  十一娘没有办法回答。
  到目前为止,徐令宜给她的指示还是暂时瞒着大家。
  罗振兴见妹妹沉默不语,并不惊讶。
  十一娘嫁到徐家的日子毕竟还短。这种关系子嗣的事,自然要先商量太夫人……
  “十一妹,”他庄重地凝望着十一娘,“你现在知道这件事了,如果太夫人和侯爷都有意让孩子认祖归宗。你会怎么办?”
  十一娘听着心中一惊。
  自己怎么忘了这一茬。既然罗家已听到了这样的传闻,防微杜渐,总有一番安排。罗振兴一大早的起来,十之八七是为了这件事。她静静地望着罗振兴:“自然是要听太夫人和侯爷的!”
  罗振兴点头,眼底闪过一丝欣慰:“你能这样懂事就好。”
  罗振兴一大早起来就是为了交待她这一句?还是罗振兴根本就没有听懂她话里所隐含的意思?
  十一娘心底闪过困惑,罗振兴已低声嘱咐她:“只有一件事,你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答应的。”
  果然还有后招!
  她不动声色,正色地望着罗振兴:“请大哥教我!”
  “无论如何,都不能把孩子养在你的名下。”罗振兴目光灼灼地盯着十一娘,一字一句地道,“侯爷想把孩子领回来,那是人之常情。可要是养在了你的名下,这孩子就占了个‘嫡’的名份。这府里除了谆哥,就是他了。谆哥排在他前面,自然没什么。可你还年轻,以后会有自己的亲生子……”说到这里,他语气一顿,“不能让他占了你孩子的名份!”
  这孩子与罗家非亲非故,罗家有这样的想法也是人之常情。十一娘能理解。而且,也很赞同。凤卿要是养在自己名下,他要面对的不仅是嫡子谆哥的猜疑,还有庶长子徐嗣谕的忌惮。如果有一天这些孩子为了爵位祸起萧墙,那第一个遭殃的就是凤卿。
  还好徐令宜没有这个意思!
  十一娘长长吁了口气。
  转念又想到,既然区家有意散布谣言,徐令宜也应该很快就会知道。不知道徐令宜会怎样处置这件事?把孩子送到西山或是送回老家都给人一种欲盖弥彰的感觉,失去了隐瞒的意义。只怕多半还是会养在家里吧!这样也好。反正太夫人身体还健朗,一时半会这家是分不了的。以五夫人的性格,多半会漠视这个孩子,到时候挑几个老实本份、心底纯善的人照顾,他应该可以慢慢忘记以前的那种痛苦吧!
  可不管怎样,还是为他以后的命运担心!
  而罗振兴见十一娘眼底闪过一丝怅然,还以为她是担心徐令宜要把孩子养在她的名下该怎么办——徐令宜眉宇间有慑人的威严,十一娘年纪又小,怕他也是常情。
  “十一妹。”他徐徐地道,“你也不用担心。要知道,这自古收养外室子一来要宗族同意,二来还要正室同意。徐家人少,侯爷本就担了宗主之位,这第一条也就视同虚设。至于第二条,你们本是夫妻,妻以夫为天,既然侯爷有此意,你如若驳了,侯爷面子上过不去,以后夫妻不免要生分。为了这件事夫妻不和不免不美。我来给你出个主意,你看行不行?”说是问她行不行,却觉得她不仅年纪小,而且见识有限,根本就没有征求她意见的意思,直接就说了出来,“二房不是没有承嗣的吗?我看,如果侯爷跟你说起这件事,你不如好好跟侯爷说说,把这孩子直接认到二房的名下。而且还可以对外说,这孩子是从善堂收养的,或是偶尔拾到的,因有一双酷似徐家人的凤眼,觉得是个缘分,特意抱了回来,准备继承二房的香火。这样一来,既可以解了你的围,也可以为侯爷分担一二。侯爷听了,想必也会喜欢的。”
  于情于理,想的真是很周到。
  肯定不是大太太的意思。
  大太太决不会顾及她和徐令宜的感情——她和徐令宜的关系越紧张,她在子嗣上就越困难,就越依赖谆哥,谆哥的地位就越牢固。这正是大太太喜闻乐见的,又怎么会提醒她别因为孩子的事使小性子而影响了夫妻间的关系?
  看样子,这是罗振兴自己的意思了!
  她不由认真地望着罗振兴,轻轻地喊了一声:“大哥”。
  罗振兴笑起来:“怎么了?”
  “没事!”十一娘也笑,眸子如雨后的初虹,熠熠生辉,“这孩子出身如此卑微,我怕二嫂不答应!”
  “不答应也没关系!”罗振兴道,“养在姨娘们名下也一样。文姨娘不是没儿子吗?可以养在她的名下。文姨娘没有儿子到底心虚。把孩子养在她名下,她才能和乔姨娘斗一斗。要是二夫人那里行不通。你跟文姨娘提一提。文姨娘是个聪明人,她肯定会想办法的。你别出面就行了。”
  十一娘笑着点头:“我知道了。”
  罗振兴笑了笑:“好了,该嘱咐你的都嘱咐了,我见了侯爷就回去了。”
  十一娘忙叫小丫鬟去请徐令宜。
  罗振兴奇道:“怎么?歇在太夫人那里!”
  “太夫人昨天不舒服,留了侯爷说话。”
  罗振兴听了若有所思。
  难道母子俩是为这件事……
  念头一闪而过,去请徐令宜的小丫鬟折了回来:“夫人,侯爷回来了!”
  看样子是半路上遇到了!
  十一娘“哦”了一声,和罗振兴迎了上去。
  一大早看见罗振兴,徐令宜也难掩惊讶:“振兴这么早就来了。屋里说话吧!”
  两人到东次间坐下,十一娘亲自沏了茶进去。
  罗振兴和徐令宜说了那些谣言。
  徐令宜并没有露出诧异的表情,点头道:“我也听到了。你不用担心,这件事我会处理好的,不会让十一娘受委屈的。”
  罗振兴听着松了口气。
  徐令宜是个说话算数的人。既然说不会委屈十一娘,那就肯定不会把孩子养在十一娘的名下。
  他得了准信,心里的大石头落了地,和徐令宜寒暄了几句,就屈身告辞了:“……今天准备去个同年那里吃饭。”
  徐令宜也不虚留他,送他出了门,折回来和十一娘到内室说话。
  “我是昨天半夜才得的消息。当时我们两家抢孩子的时候柳蕙芳就不知所踪了。这孩子又被他当摇钱树似的关在屋里养大的。他落魄后和以前的朋友又大多断了来往。知道这件事的人不多。我把孩子接回来的时候就已派人去善堂给他做了个底根,纵有什么破绽,众口铄金,区家也翻不出什么大浪来。”
  “那孩子还送不送到西山去?”十一娘要讨徐令宜一个准信,“要是不送去,我也好安排一下!”
  “你安排安排吧!”徐令宜道,“送来送去的,如掩耳盗铃。”
  那就是可以留下来了。
  十一娘想到凤卿小鹿般惶惶不安的眸子,心中微安。
  有小丫鬟进来禀道:“侯爷,周大人来了!”
  徐令宜听了对十一娘苦笑:“看样子,大家都知道了。”
  第一卷 第二百零二章 登场(上)
  徐令宜一天就在迎来送往中度过,连午饭和晚饭都是外院吃的。
  十一娘则和往常一样,先去了太夫人那里。
  三夫人早到了,正笑容满面地和太夫人说着话。太夫人看上去精神不大好,心不在焉地听着。
  见十一娘进来,太夫人打发了三夫人,留了她说话。
  “……那孩子,真的长着一双凤眼?”好像还不相信这是真的一样。
  十一娘点了点头。想为凤卿在太夫人面前争取一下。把他身上有伤的事告诉了太夫人。
  太夫人半晌没有做声,开口却说起谆哥来:“……明年开春就要启蒙了,我让魏紫陪着他在暖阁描红。
  十一娘见太夫人有意回避着这事,也不着急,顺着她的话说:“早点拿笔也好,免得见到先生什么都不懂,吓着了,反而不愿意学了。”
  “正是这个理。”太夫人笑道,“小孩子,占了先机,就会越学越有劲。老四的意思,是想请个先生单给勤儿、谕哥、俭儿上课,谆哥也跟着三位哥哥一起。可我想,还是去族学的好。勤儿几个毕竟年长,学的东西多,谆哥跟着,处处被压着,怕他心中畏惧……”和十一娘说起几个孩子上学的事来。
  十一娘陪着说了会话,又和太夫人一起去看了谆哥,然后把太夫人送到了佛堂,这才去了凤卿那里。
  滨菊迎了出来:“夫人,东西都收拾好了,随时可以启程了。”
  她昨天陪着冬青歇在“半月泮”。
  十一娘点头,和她去了卧室。
  凤卿换了南永闺女妞儿的一件桃红色旧绫袄,手脸洗的干干净净的,唇红齿白,像女孩子似的,十分秀美。冬青正半蹲在他身边和他说着什么。听到动静,他抬脸看见十一娘,立刻将一旁的食盒抱在了怀里,目露警戒地望着十一娘。
  冬青知道是十一娘进来了,忙起身屈膝给十一娘行礼,苦笑道:“夫人,我和滨菊劝了凤卿少爷半天了,凤卿少爷就是不肯放下食盒。走到哪里带到哪里。我们也没办法了。”
  滨菊忙在一旁道:“是啊,夫人。我们都劝了。”
  “食盒里还有点心吧?”十一娘想了想问道。
  滨菊点头:“还有一包驴打滚,一包艾窝窝,一包豌豆黄。”
  这孩子,真是饿怕了!
  十一娘叹口气:“把点心拿出来,他自然就会丢了食盒。”然后把凤卿会留在府里过年的事告诉了她们,“……暂时就住在‘半月泮’。滨菊隔三岔五的来看看,帮个手。”又嘱咐她们,“这边有井,有河,你们一定要小心,千万不能让凤卿少爷离了眼睛。”
  两人恭声应“是”,滨菊更是粲然笑道:“西山住着二夫人,规矩大,讲究多,冬青姐姐昨天还担心会失礼呢!还好不用去了。”
  冬青听着脸色微红:“我这不是怕丢了夫人的颜面吗?”
  十一娘理解她们的担心。
  二夫人看上去高贵典雅,一般的人在她面前都会自惭形秽。
  她笑着给她们打气:“该做什么做什么,有什么好怕的。”又催她们,“把食盒里的点心拿出,换到纸匣子里装了,让凤卿带在身边。”说着,叹着气摸了摸凤卿的头,“以后天天有吃的了,就不会这样了。”
  冬青和滨菊笑容渐渐敛去,同情地望着凤卿。
  凤卿见大家都望着他,把食盒抱得更紧了。
  十一娘不禁微微叹气,蹲下身去帮他整了整衣襟,把他暂时不去西山的决定告诉了他:“……你要听话,跟着冬青住在这里。要是想去哪里玩,不要一个人乱跑,跟冬青说,让她带你去。”
  凤卿听不明白十一娘所说的那些解释,他只知道,他会继续住在这里。
  他朝着十一娘点头如捣蒜,笑容灿烂的像六月的阳光,还拿出食盒里的艾窝窝给十一娘吃。
  十一娘不要,凤卿却非塞给她不可:“好吃!”十一娘只好小小地咬了了一口,然后趁机把食盒里的点心换到了纸匣子里。
  又细细地叮咛了凤卿、冬青和滨菊几句,去了三夫人那里。
  该吩咐下去的事都已经吩咐了,现在只需要应付一下突发事件就可以了,三夫人反而比往日更清闲些。
  请十一娘坐到了自己对面,她压低了声音:“怎么这个时候才来。娘没事吧?我怎么看着脸色不好的样子!”语气里隐隐含着刺探。
  十一娘含含糊糊地搪塞了过去,和她说了些过年的事,然后找了个借口回了自己的屋,然后让绿云把绣花架子搬到了炕,沉下心来开始绣着屏风。刚绣了几针,有小丫鬟来禀:“国子监钱奶奶来了。”
  十一娘一怔。
  不知道是故意回避些什么,还是因为有了身孕不方便,自从她嫁到徐家,五娘从来没来过。而她因为上有婆婆下有夫婿,出趟门不容易,也不曾去看望过五娘。
  她想到一大早突然来访的罗振兴……难道她也听到了什么不成?
  十一娘思忖着,吩咐小丫鬟:“快请到东次间喝茶。”
  然后到镜台前整了整妆容,去了东次间。
  五娘穿了件大红色牡丹花开通袖袄,比上次见到时又丰腴了些,却更显艳丽明媚。
  “五姐!”十一娘笑朝她福了福。
  紫菀扶着不方便的五娘曲了曲膝,算是回了礼。
  十一娘上前扶着她坐到了临窗的大炕上。小丫鬟端了茶来,又亲自接了端给她,这才坐到了她的对面。
  “姐姐今天怎么有空到我这里来坐坐?姐夫呢?怎么不一起过来。”
  “我倒是想来,”五娘指着自己微微凸起的肚子,“可它不答应。”又道,“快过年了,顺王那里,工部杜侍郎那里,国子监祭酒那里……都要走动走动。你姐夫忙得脚不沾地。”语气里隐隐含着几分得意。
  十一娘笑着顺了她的话说:“这几天虽然没有下雪,可北风刮得紧,姐姐也要吩咐姐夫注意身体才是。”
  “那是自然。”五娘表情里又多出几份傲然,“你姐夫还是小孩子脾气,穿什么衣裳,吃什么东西,全都要我一手操办。我就是有时想偷个懒,让紫菀服侍一下,他都不依……”眉宇间带着几分羞怯地说起来自己婚后的幸福生活。
  十一娘和以前一样,静静地听着,露出得体的微笑,不时插两句好让她说的更尽兴。
  不一会,话题就转到了孩子身上。
  五娘朝着十一娘使眼色,示意她让身边服侍的人都出去。
  十一娘看着明了——她肯定也听了那些流言蜚语。
  只是不知道她是自己想来的呢?还是受钱明之托来的?
  十一娘思忖着,遣了屋里服侍的。
  “十一妹,”她望着十一娘的目光充满了同情,“你可知道,侯爷在外面养了个外室,还生了个儿子……”
  虽然版本略有不同,但内容基本是一样的。
  十一娘和五娘一向话不投机,自然不想和她多说。只道:“大哥一大早来过了。他都跟我说了。”
  五娘很是吃惊。昨天钱明一听到消息就商量她:“……十一妹在内院,这件事只怕还不知道。你明天一早就去永平侯府给她报个信,和她说说体己的话。”
  她还记得自己一听就急了:“怎么会出这种事?得赶快告诉父亲和大哥一声才是,他们也好早做打算。”
  “你啊!”钱明听了直笑,“怎么像孩子似的,做事顾前不顾后。”
  她听着愕然。
  钱明已笑道:“你想想,徐家出了这样的事,一般的人哪里能说得上话。你却不同,和她是一个屋里长的姊妹。我们开干果铺子的时候,人家侯爷又是出力又是出钱的。就是投桃报李,我们也要去看看才是。何况我们还准备和文家的人合伙做生意,到时候求十一妹的地方多着呢!你趁着这机会和十一妹多多亲近亲近,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她听着不免心动。
  钱明在一个酒宴上认识了文家的三爷。文三爷听说钱明娶的是罗家五小姐,很是亲热。后来知道钱明手头不活,拿出宣同府打的五千担粮食的欠条:“……我只收二千八百担的盐引,其他的都是你的。”钱明很意外。文三爷只说:“你回去好好合计合计。”
  钱明后来一打听,五千担粮食换成盐引,除了各路孝敬的,最多也就能落三千两百担出来,可要是有宣同总兵出面,损耗最多在五百担粮食,余下的,都是自己赚的……
  上次开干果铺子,把她亏怕了。
  要不是收手早,把铺子转出去小赚了一笔,如果等到明年铺子租赁到期,只怕五百两银子要亏个一干二净。
  这种不用出本钱只赚差价的生意最适合他们。
  只是,想要做成这桩买卖,却非得与宣同总兵范维纲交好的徐令宜出面不可。偏偏他们又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机会跟徐令宜说。这件事就这样拖了下来。
  现在徐家出了这样的事,十一娘如果知道了,肯定很是彷徨无助。到时候自己再帮她出出主意,她肯定会对自己生出感激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