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1处的特工皇妃-第1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贺萧问道:奴隶也可以做正妃吗?

    这个属下就不知道了,不过后来靖安王府不太平,连续出了几次事,老王妃和两名世子先后过世,从此王府之内,她就成了女主人。靖安王兵变失败之后,满门抄斩,她在一群忠于靖安王的党羽的护卫下逃了出去,不想却混进了唐户关,在唐户关守将的看护下活了下来。据说,这名王妃和靖安王的这位义子有奸情,

    楚乔面色阴沉,说道:她叫什么?

    “这个属下也不知,只是知道她娘家姓仇。”

    “姓仇?”

    楚乔低声默念。

    管松焦急京都被困,说道:“大人,唐京被包围,我们得回去救陛下啊”

    楚乔目光深沉,遥遥望着被燕北牢牢占据了的白芷关。”关。那一边,就是卞唐的国土。

    她点了点头,淡淡说道:“是的,我们是该回去了。”


青海长空 第189章:乱世得子


    一生之中,她从不曾见过真正的大雪。

    星子寥落的夜里月亮显得格外耀眼,雪白的光洒在地上,如一波波流泻的水,又如一片片白亮的雪花。她站在白塔的顶端,穿着一身宽大的衣袍,风从天尽头滚过来,吹起她的袖子,像是两只振翅欲飞的鹰,扑棱棱的扬起双翼,她的长发被风吹散,在背后张扬的飞,如同干万备蛛网,偌大的宫殿重重森森,笼罩在潦黑的夜幕之下,远处的黑石方门中,立着一个身影,看不清面容,只能从那挺拨的背脊中推测,那是一个军人,并且还很年轻。她就那么站着,已经很久了。

    玄墨一直没有出声,他望着她,月光静静的照在她的身上,有着洁白的光华。夜那么静,周遭的一切都消泯了声息,天地间一片静默,只有风吹过她的衣袍,发出噗噗的声音,带着白生的香气,缓缓的萦绕在他的鼻息之间

    一时间,他似乎又回到了很多年前,那时候他还是个孩子,跟随父亲站在田猎场上,他以一手好箭法赢得了满场的赞扬,于皇室亲贵子弟中崭露头角。可是她却穿着一身明黄色的宫装策马冲进马场内,一连三箭命中把心,然后回过头来,骄傲的看着他,对他说:不服气就出来比划比划?”

    那一天,皇帝坐在王位上大笑,说朕的女儿不输给男儿!

    其他王公贵戚也满口称赞着公主的身手了得,唯有他,静静的站在那里,仰着头,看着坐在马背上的小小的她,那一天的太阳那样暖,风那样温和,阳光洒在她娇嫩的脸上,一双眼睛熠熠生辉,他的胸口潮满的热,袖口的箭纹摩挲着手腕的肌肤,有些麻酥酥的痒。

    他什么也没说,站在那样美丽的她的面前,他似乎从此就丧失了语言的能力。一眨眼,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也早就习惯了仰望那个耀眼的身影,远远的看着她渐渐长大,看着她渐渐坚强,看着她跌侧,看着她爬起,看着她一步步走上权力的巅峰。

    时光流逝的那样快,岁月像是指尖的水,轻而易举的就淹没了曾经的年少和执拗,连同那些很多年都潜藏在心底的念头,都永远的失去了吐出来的机会,被命运的黄沙覆盖,永远的掩埋在了滚滚的风尘之中。

    “玄墨”

    纳兰突然轻声说道,白塔上太过空旷,她的声音听起来有一丝飘渺,她没有回过头来,目光仍旧望着下方那万家绊煌的灯火,轻声的问:“我真的做错了吗?”

    “殿下没有错。”

    纳兰轻轻一笑,摇头淡然道:恐怕是错了吧,曹太傅说的也许是对的,我开门揖盗,早晚会断送了怀宋的基业。

    “皇帝重病若此,纳兰氏已无血脉,怀宋一脉,已经无力传承。”
    
    “谁说无力传承呢?”纳兰嘴角含着一丝平静的冷漠,陈述道‘晋江王、安立王、江淮王,不都是有顺位继承的资格吗?”

    纳兰说的是实情,当皇室香火无以为继的时候,皇室分支是有继承皇位的资格的,只是,

    玄墨却没有再说话,白塔之上一片安静,甬道内有风吹来,带着潮湿的湿气,即便是夏季,仍旧有些阴冷。

    说到底,是我私心太重,在我心里,始终先有家,才有国。”

    纳兰似乎陷入了沉思之中,她的目光深邃飘渺,多年来身居高位,早已消磨掉了她骨血之中那份所谓的天真和纯善,即便偶尔也会有一丝丝冲动和任性,却也敌不过内心的坚守和偏执。

    想起近一段时间那些皇室宗亲们的嘴脸和所为,她的双眼就不由自主的闪过一殍冷冽的森芒。

    纳兰氏立国几百年,祖先们为了这万里山河抛头颅洒热血,战死沙场,保家卫国。这个江山,是他们纳兰氏用骨血铸造而成的,是她这么多年来呕心沥血护卫的,而那些人,不过是一些得享其成的蛀虫,凭什么要他们来坐拥这个天下?

    这个国家是我纳兰氏一手建立的,也是我的父辈祖辈一代一代用血来护卫的,就算要终结,也只能终结在我纳兰氐子孙的手里,别人,他们不配

    低沉的声音缓缓响起,月光苍白,洒在她明黄色的衣衫之上,看起来冰冷森然。她静静说道:‘通过正式渠道通知燕询,我赞同他的提议,还诸他遵守他的诺言,善待怀宋子民,将来继承大统的,必是我所出之子,还有,我要太平王的人头。”

    一片云彩飘过,轻轻的将圆月笼罩,只露出一层淡淡的光辉。大地被拢入黑暗之中,无声中,似乎有什么东西在瞬间破碎,然后散落一地,随着迭起的风,一丝丝的去了海角天涯。

    玄墨点头,于黑暗中说:“属下遵命。”

    纳兰沉默片刻,突然开口道:“通知司马扬,整顿三军,随时准备配合燕北,出兵大夏。”

    黑暗中的男人顿时仰起头来双目紧紧的盯着她,带着几丝震惊,又似带着几丝不敢置信。

    纳兰呼吸平静,似乎完全没有留意到他情绪上的波动,反而很冷静的说道:“玄墨,东海又有流寇入侵,这一次,还是要靠你来为我保卫东疆。”

    一时间,白塔上寂静无声,玄墨身躯挺拨,像是一棵杨树,他就那么望着她,目光穿越了这十几年的脉脉光阴,终究凝结成了此刻那无言的缄默。

    少年玩伴,他以亲王世子之尊做她的贴身护卫,看着她年少童真,娇颜如花。

    皇帝驾崩,他三天三夜跪于父亲门前,苦苦劝说父亲放弃谋逆登位的想法,转而辅佐稚龄幼帝和身为长公主的她

    这么多年来,他一直站在她的身后,听从她的一切命令,做她最忠诚的臣子和最值得信任的手下,哪怕是去和有权势的大臣之女联姻,也未曾反驳

    而如今,皇帝危在旦夕,大宋国祚堪忧,燕北铁骑袭来,她却要在这个时候,放他于东海之疆了。

    可是,仅仅是一瞬间,他就想通了这其中的关节。他的目光渐渐平静,又恢复了他一贯的样子,淡定冷静,他屈膝下跪,沉声说道:“微臣遵命。”

    有那么一瞬间,纳兰的心是高悬着的,直到他安静的屈膝,直到他以他一贯冷静的声音说,微臣遵命,她才恍然松开了紧握的拳头,她回过身来,无双的容颜清丽如画,眼角以金粉描绘,带着令人不敢逼视的艳丽和端庄。她觉得有必要解释一句,就说道:“燕北和大夏之间必有一场恶战,战场上厮杀惨烈,你是我唯一能够相信的人,我不希望看到你有什么三长两短。”

    玄墨仍旧低着头,很平静的说:“微臣明白。”

    纳兰深吸一口气,轻笑着说:“好了,起来吧,你我之间,不必居于礼数。”

    玄墨却并没有起身,他跪在那里,头顶是如银的月光,有昏鸦扑棱着翅膀飞过沉寂的天空,夜风吹过他鼓起的衣袍,上绣九曲蟒龙,位极人臣的图纹像是一楠森寒的刀,横在他的手上,能伤人,也能伤己。

    他从怀里缓缓掏出几样东西,一一放在白玉石阶上,纳兰见了眉头一皱,正想说话,却听玄墨静静说道:“微臣此去,不知何日能归,这京畿军和玄字军的兵权,就交还给殿下吧。”

    纳兰顿时就想推辞,可是目光触及那两块令牌的时候,她却有一瞬间的微愣。这京畿军原本是属于兵部的,当年她和玄墨联手斗败了兵部尚书之后,就将京畿军收于囊中,这些年来一直由玄墨统领,至于玄字军,则是玄墨的亲卫军,战斗力极强,算得上是怀宋的一等军队。鬼使神差的,她竟走上前来,笑着扶起玄墨,说道:“好,我先为你收着,等你回来,我再还给你。”

    玄墨身材挺拔,站在纳兰身前,比她高了一个头,他修长的眼睛像是一汪寒湖,就那么静静的望着她,没有不敬,可是却也有些大胆。

    纳兰仰着头,尖尖的下巴有着柔和的弧度,她淡笑着望着他,眼神熠熠,粼有波光。

    “太平王虽然已经叛逃,但是晋江王等人都不是易与之辈,微臣走后,殿下还要自我珍重。”

    纳兰微笑着说:“玄墨,你认识我多少年了?对我还不放心?”

    玄墨垂首道:“殿下天纵奇才,微臣失言了。”

    “好了,不必拘礼,你我相识多年,一路扶持,亦君臣亦挚友。我答应你,不管他日怀宋会走向何等命运,只要我还有一天话事权,定会授你玄王府满门荣宠。”

    指尖微凉,夜露缓缓爬上衣角,打湿了蟒龙的膊爪,玄墨躬身说道:”多谢殿下,夜深了,没有事的话,微臣先告辞了。”

    纳兰本还想嘱咐他几句,可是话到此处,却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她点了点头,说道:“夜里黑,叫下人多打一盏灯笼。”

    “是,微臣记住了。”

    说罢,玄墨就对纳兰施了一个礼,转身就向着甬道走去。月光透过通道上间或的格子,洒下一道一道的白痕,玄墨背脊挺拨,脚步稳健,一步一步的隐现于斑斑光影之中。很久之后,他终于下了白塔,走在偌大的广场之上,黑夜如同浓雾,将他的身影包裹在其中,纳兰站在塔上只能看到一个模糊的影子。

    夜风甚大,吹起纳芒的鬓发,她就那么站着,像是一尊白玉雕像,久久也没有移动牛分。

    她想起了很小的时候东海海盗扰边,她父皇亲自率军出征,那时候帝国强盛,兵力充足,四海一片富庶。她不明白守着这样的军队,父皇为什么还要亲自上战场,年幼的她拉着父亲的衣柚,迷感的问:“父皇,为什么你要亲自出征呢?”

    那一刻父皇的眼睛如同浩瀚的汪洋,让人一眼看不到边际。他宠溺的拍了拍她的头,静静的说道:“没有为什么,因为有些事情,你不去承担,就没有人去承担了。”

    那时候,她不明白父皇的话,可是现在,她突然就明白了。

    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无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逼不得已。

    她的一着不慎,让太平王的党羽得了手,给本就耳聋的小皇帝下了毒,这个可恰的孩子,不但是个聋子,更因此番中毒而时日无多。一旦皇帝驾崩,怀宋必定大乱,晋江王、淮安王等人无不蠢蠢欲动,到时候,她纳兰一脉,就要就此绝于天地之间。

    她不甘心,这些年来,她呕心沥血的处理朝政,殚精竭虑的辅佐幼主,而那些皇室宗亲,每一个每一天都在盼着她去死,她的祖辈们沙场拼杀,难道就是为了给他人做嫁衣,她多年来兢兢业业,怎能让江山断送在那些人渣的手里?

    燕北称霸之势已成定局,卞唐内乱,怀宋内乱,大夏更是打的一塌糊涂,这个时候,与其等到清儿死去,把江山交给那些居心叵测的皇室宗亲,莫不如以江山为资,换取怀宋子民的平安和她纳兰一脉的保全。毕竟,她还有重病的母亲,煜儿还有三个年幼的女儿,还有一群忠于皇室正统的忠心老臣。

    莫不如答应他的提议,这样一来,纳兰氏尊荣不减,两国结盟,图谋大业,更能完成她心中的宏愿,更何况,这个愿望,不也是她期盼多年的吗?

    九重宫门大开,玄墨的身影渐渐隐没在了那无边的黑暗之中。

    她突然觉得有些心慌,好似有什么东西离开了,消散在这戒戚夜幕里,静静消泯。

    对于将玄墨发往东疆,她也是无可奈何,军队中反对此战的情绪太甚,如果不用雷霆之力,根本难以震慑,而玄墨掌兵宽厚,难以完成这个任务。有他在,只会掣射司马扬,让他无法整肃全军,配合燕北。

    更何况,此次太平王反叛一事,也让她看到了军权的重要性。而玄墨在军中的威信,远不是她能够比拟的,在太平之世,她尚可以依靠朝野之力掌控他,如今局势如此纷乱,她不得不防。

    但愿,他不会怪她。

    空旷的御道上,玄墨静静的走着,他的贴身侍从姜吴小心的跟在一侧,马车走在后面,发出一阵轱辘声。

    长公主信任玄王,玄王府离皇宫很近,还没到府中,远远的就见门前亮着几盏灯笼,全是红红的暖色,让人一看,就心生暖意。

    “王爷回来了。”

    王妃王村披着一身月白色的茹裙,在灯火下看起来素雅恬淡,她接过玄墨手中的灯笼,诧异下问道:“王爷为何提着一盏没点燃的灯笼。”

    玄墨微微一愣,低头看去,只见玉白宫灯并未点燃,薄薄的玉璧在其他灯火下看起来宛若琉璃,好似轻轻一碰,就会破碎一般。

    他轻声说道:“忘记了。”

    说罢,当先就向王府走去。王村拿过一件披风想要披在他的肩头,不小心碰到了他的手,不由得惊呼道:”王爷的手怎么这样冰?”

    玄墨不在意道:“没事。”

    说着,径直就向书房的方向走去。

    玉树站在原地,看着他的背影几个转折就消失在花园里,那件软白色的披风拿在手里,像是一面风筝,被风呼呼的吹着,轻飘飘的扬起。

    “王妃?”

    贴身丫鬈站在一旁,微微有些尴尬,小声的说:“夜里风大,先回房吧。”

    玉树点了点头,她点头的速度极慢,随即转过身来,又是那副温和的样子,笑容浅浅的说道:“王爷这么晚回来一定饿了,你去厨房吩悖厨子做几样清淡的小菜。”

    丫鬟无奈的点头道:“是,奴婢这就去,王妃还是早点去休息吧,你的身子不好,可不能再熬夜了。”

    玉树也不回答,只是催促道:“你快去吧。”

    丫鬟去了,玉衬回过头来,只见隔了回廊上的书房里亮起了烛火,一个极清瘦的身影站在窗前,光影闪烁,俊逸出尘。

    王衬看着看着,突然就笑了,她抿起嘴角,带着几个丫鬟去了茶室,那里新进了几盒好茶,待会可以泡给他尝尝。

    书房里,玄墨摊开一张上好的兰陵宣纸,将毛笔蘸饱了墨,笔触悬空,却久久没有下笔

    噗的一声,一滴墨迹落下,将宣纸晕开了一个大大的墨点,他却没有发觉,似乎正在想什么。

    姜吴站在一旁,小心的说道:“王爷,属下为你换一张纸吧?”

    玄墨低头看了一眼,然后面色不变的将纸团起,随意的扔在地上。

    姜吴不由得缩了缩脖子,他伺候玄墨已经七八年了,对这位喜怒不形于色的主子的脾气了解的很,见他这个样子,就知道他此刻的心情必定是非常非常的不好了。

    玄墨扔了那张纸就扯过另一张纸,盯着空白的宣纸看了半晌,就低下头开始书写。

    他写的极快,只是片刻,就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写好之后交给姜吴,说道:“明个一早送到礼部,交给于夫人,让他派人送到白芷关,亲手交给燕询。”

    姜吴一愣,心下打了个鼓,随即点头道:“属下遵命。”

    说罢,见主子没什么事的样子,就悄悄的退了出去。

    信封已经封好,他当然不敢随意拆开,一边走一边想,都说皇室有意和燕北联姻,不会是真的吧?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以后这怀宋,是姓纳兰,还是姓燕,“难道,前几日太平王行刺真的成功了”

    那些大人物的心思,当然不是他这样的人能够随意猜测的,姜吴想了一会,也就不想了,被厨房的香味吸引,就跑去偷懒了。

    玄墨坐在书房里,靠在九龙图纹的楠木椅背上,缓缓的闭上了眼睛。

    燕北和怀宋和亲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西蒙大地,在这个多事之秋,这次联姻很明显的将两国结成了一个同盟,很快,怀宋水军陈兵皇甫海,虎视大夏,做出一副随时都会和燕北共进退的姿态。

    这天晚上,整个白芷关照旧沉浸在一片冰冷的死寂之中,自从燕北军接管了这座关。之后,这里就再无曾经的繁华了。

    两更时分,一群穿着黑色的伪装军装,脸上画着油彩的军队缓缓的出现在了关口下。

    楚乔站在队伍中央,再一次重复了一遍这次行动的规矩。

    第一,无差别狙杀,对于任何可能造成威胁或是可能发出警报的人,都要给予最干净利落的狙杀。第二,第一队在城内制造混乱,第二队在东北方向驱赶马群引起城内守军的恐慌,制造大现模夏军来袭的假象。第三,其他人马等在城外,随时准备接应同伴,趁乱过关。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三更更鼓敲响的那一刿,贺旗带着第一队队员,向是一群幽灵一般,向着白芷关关。迅速而去。

    同时,第二队也启程,往东北方早已准备好的马队走去。

    黑暗之中,贺旗带着秀丽军的精锐战士匍匐前进,很快就消失在了视线之中。楚乔带着几名亲卫等在密林里,她静静的坐着,反复在脑海里一遍遍的推敲全盘的计划,寻找破绽和漏洞。

    一遍,两遍,三遍。

    好了,没问题了。她深吸一口气,静静等待着回音。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东北方突然响起一阵震天的马蹄声,马蹄如雷,间中夹杂着战士的怒喝,被马尾上绑着的树枝所扬起的烟尘遮住了天上的月亮,乍一看去,好似有几十万的人马呼啸而来。白芷关的城头顿时一偏哗然,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了东北方。

    很快,白芷关东北方城门开启,两队斥候军悄悄的冲了出来,可是还没等他们靠近,守在城门外的秀丽军就已经将他们迅速的结果掉了。

    又过了半个时辰,城内火光乍起,楚乔顿时站起身来,沉声说道:“时间到了,走!”

    赤水江畔,早已准备好的浮舟被推上水面,楚乔带着一众部下上了筏子,沿着水路往卞唐方向全速而去。

    燕北军全是由骑兵和重甲军组成,没有半个水军。仓促间接管白芷关,也定然无法完全防守如此浩瀚的水域,再加上内外皆有敌人来袭,此时此刻,这条赤水水路,就是通往卞唐的最佳通道。

    然而刚走了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忽听前方水声潺潺,楚乔一把挽起强弓,瞬间拉满,只听嗖的一声,一声惨叫顿时在黑暗中响起,紧随其后,数百只火把顿时亮起,大约五百多只战船于漆黑的夜色中现出真身来。

    一连串的急响,几十杆长枪从四面八方刺了过来,一名燕北军官站在船头,持刀高呼:“叛贼受死吧!”

    几十排利箭上弦,森然的箭头对准楚乔等人,军官猛的挥下战刀,士兵们就扣下弩机的扳机,一排排弓箭顿时激躬而来。

    “跳!”

    贺萧突然厉吼一声,下一秒,秀丽军集体跃入浩瀚的赤水之中,弩箭噼啪,密密麻麻的扎在那些小舟浮船之上,可是却没有留下一丝血腥。

    统领,他们跳河了”,

    有人在大叫,可是很快,就有士兵狂呼道:“将军!船漏水啦!”

    紧随其后,无数的声音此起彼伏,很多船舱底被砸碎,江水呼啸着涌了进来,眨眼之间,就有三艘小型船只沉没,那些不会水的燕北战士抱着浮木在江中挣扎,凄厉的惨叫声回荡在江面上,火把噼啪作响,四下里一片混乱

    “他们在下面!”

    那名将军大怒,大声喝道:“用石机,用长矛,砸死他们!插死他们!”

    “将军,不行啊,河里还有我们的人……”

    “滚!”

    那名亲兵被怒斥,还想要大喊,却被同僚拉到一旁,那人愤愤不平的道:“可是陛下说过了要抓活的!”

    其他人忙说道:“活的?死的都不一定能抓到,还活的?”

    火把映天,巨石排空。

    将军怒喝一声,部下迅速装好石机,一排排长矛手也跑上前来。下一秒,只听隆隆声响彻耳际,一颗颗巨石砸入水中,长矛如同箭雨,犀利的插入赤水,江面顿时泛起一浪一浪的红雾,血腥翻滚,有若红云。

    攻击一轮接着一轮,渐渐的,江面平静下来,楚乔等人的木筏全部被砸碎,近千艘木筏的碎片形成了一座水上浮桥,涌到燕北战船的船下,层层堆积在一起。

    喊杀声渐止,仓促结成水军的燕北战士们疑感的望着平静的江面,皱眉道都死了吗?为何还不飘上来?

    “快看!”

    不知道是谁突然喊了一声,众人顺着那声音看去,只见在自己的后方,极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