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黑旗-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事实上。从柳宇接任前路统带的那一天开始,整个黑旗军都明白,柳宇执掌整个黑旗军地日子并不远了。但是没有想到这一天竟然这么快就到来了。
    太阳的炽热,让这些绝域万里的游子看到了无限地光明。
    “静一静!”还是如同雷鸣般的掌声。
    黄守忠也总算是弄清这掌声地原因。他想起了柳宇刚才的发言。
    “诸位黑旗军的兄弟,我们今天有缘站在这一面七星黑旗之下,我只说这么一句话,只要我柳宇能端得起碗,就不让诸位没饭吃。”…我说一句,将要成立的营头我不管他。老营头,只要在现在存在的老营头,我都全力照顾着,匀一匀,大家都可以有个半饱。”
    “每个老营头发快枪两百把,小迫击炮四尊,手榴弹一千个。四公斤的小炸药包二十个。不过手上没有那么军械,暂时先领用一半。其余再慢慢补齐。”这是柳宇开出地条件:“至于兵额,那就靠各营自力更生了。”
    一想到柳宇开出的条件。黄守忠不由就激动起来,他暂时放弃对刘永福的关注,重新估计了其中的利害得失。
    按柳宇的说法,现在存在的老营头,那么前营便是正副两个营头,可以一次性获得快枪两百把,小迫击炮四尊,手榴弹一千个,四公斤的小炸药二十个,后面还可以获得这么多物资。
    前营在河内战役缴获甚多,虽然不能象细柳营那样实现全员后膛化,但是可以骄傲地声称前营地大部分兵员都实现了后膛化。
    如果再加上这批装备,特别是威力极大地迫击炮、手榴弹和小炸药包,整个前营不但能基本实现后膛化,甚至还可以替新营头攒下些装备。
    黄守忠的心就热起来,虽然说只有一个营,但是三个营内部匀一匀,再加上细柳营允许地第二期装备,似乎一个完整的步兵团,一千五六百以上地战斗兵员,装备精良,就在他面前招手。
    他估计着这样的一个步兵团可以在野战中歼灭一个真正的法军步兵营,要知道换装以后,一个新步兵营至少可以打得三个以前的旧步兵营。
    至于吴凤典、刘成良等人也很满意柳宇的承诺,虽然直接先领到一半,一百把快枪,两尊六十毫米的小迫击炮,五百个手榴弹,十个小炸药包,但是这一切他们已经非常满意了。
    要知道战争之前的黑旗军步营一般不过是三百名的规模而已,如果有这样的装备,不敢说完全实现后膛化,但是基本都可以与法军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当然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特别是吴凤典和刘成良想得更多一些,但是这一刻他们心满意足。
    柳宇把自己积攒下来的本钱都拿出来,接下去就要看大家的表现:“兄弟们,我柳宇没有别的才干,也就带着大家拼命打胜这一仗。”
    “打胜了这一仗,我们就是一辈子的荣华富贵,打输了,我们就只能光**了。”柳宇干脆利落地说道:“兄弟们在山西经营了五年,也就是攒下了这么点本钱,现在都拿出来了,我们力争打个干脆利落的大胜,将法国人赶出越南去。”
    说完这些话,他意味深长地朝着唐景崧看了一眼:“至于后面的事情,我只能说,只能做,不能说。”
    唐景崧一听得这句话,不由就兴奋起来:“好!君当为今世之赵佗。”
    赵佗是南越国主,只是柳宇却淡淡地想道:“我当为今世之曹孟德。”
    一切都是趁热打铁,既然是新旧更替,自然有许多程序要做。
    只是柳宇却没有这么多热诚,他只是笑着说道:“义父,我还有几句休已话要说,荩臣你也留下!”
    他这么一开口,所有人都知趣地退出去,谁也不愿意在柳宇初上任的时候就得罪他。
    即便是自许为黑旗军第四号人物的吴凤典,现在也退了出去,心里却有些犯嘀咕。
    刘永福坐在那里,有些落寞地问道:“有什么事情?黑旗军是我一手创立,我倾注了无数心血,要什么要帮忙的地方,都直管开口吧!”
    柳宇却是从容地坐下,然后才开口说道:“也没有别的事情,只是想同义父商量一下,我黑旗军日后的权力划分。”
    刘永福在这个问题却有自己的底线:“我们差不多十二个营头,加上我准备新编的三个营,总共是十五个营五个团,难道还不清楚吗?”
    他把黑旗军的最高权力交给柳宇,换来两个团的嫡系部队,这也是唐景崧能说服他的理由。柳宇就笑了:“你看看我们这三个人……”
    刘永福有些明白,刚才柳宇可以把唐景崧这个朝庭派来大员都请出去了,却是只留下了他们这三个人。
    柳宇、黄守忠、刘永福,这三个就是黑旗军已有或将有的三个步兵团的团长,或者说,黑旗军的所有部队都在他们三个团长的控制之下。
    他知道柳宇不是为了那三个新建营头的装备来与他扯皮的,心情大好:“有什么想法说吧!”
    柳宇笑道:“咱们三个人,恰好可以做一做黑旗军的主,我有点想法,想同义父和荩臣谈谈。”
    黄守忠同意他的看法:“莫不是要发的装备有些空额?那倒不急。”
    柳宇也把底牌亮出来:“是不急,虽然说有点空额,但是黑旗兵工厂能制士乃德快枪,能出各式迫击炮,还可以自制手榴弹和小炸药包,只要兵生产在,就不愁没有装备。”
    他这么一说,刘永福就问道:“那我那三个营头的装备什么时候能凑齐。”
    柳宇也很干脆:“现在是六月,想生产这三个营的装备,至少要等到九月份,不过这只是小事,我还有一件事想借重两位。”
    刘永福淡淡然地说道:“说吧!在我面前,我宁愿你称我一声将军,只要力所能及,我一定替你办到。柳宇只说了一句:“那好,那我们三个人把黑旗军的全部权力都抓到手里如何?”
第一百一十六章 分配
    柳宇只说了一句:“那好,那我们三个人把黑旗军的全部权力都抓到手里如何?”
    他此言一出,黄守忠和刘永福都吓了一跳:“全部?”
    “是全部权力!”柳宇的眼神充满了力量:“全部的权力。”
    刘永福轻轻地叹了一口气:“我当初有你这个决心就好了。”
    黑旗军的营制仿自湘淮勇营,自然也有着与勇营一样的毛病,那就是兵为将有,尾大不掉,营官都有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站在营官的立场上看,这是最正常不过,但是现在他们三个人的身份不再是普通的营官,而是一名营官之上的团长,看问题的角度又不同了。
    柳宇在这方面要好得多,在细柳营他始终是最高权威,即便是叶成林乌鸦营这样的营头,一个排长的任命都得柳宇点头通过,但是刘永福和黄守忠却没有这样的条件。
    但是黄守忠却觉得柳宇的建议非常不错,与其让营官的权力无限扩张,还不如象以前担任前营管带那样完全掌握权力,何况他们也确实有着这样的有利条件。
    他们三个人,掌握着黑旗军的全部部队,他们做出的决定没有任何人敢对抗,只要够快,就能把权力收到他们的手上:“怎么一个运作的法子?”
    “日常事务交给我处理,每周我们碰头开一次会,决定黑旗军的大政方针,若事若有争执。可以票决,一人一票。”
    柳宇提出的这个条件,对于黄守忠有着无限的诱惑,他关切地是一人一票这四个字。
    现在三个团长都是一票。那么柳宇事实并不能掌握着无限地权力。只要他与刘永福达成一致。就能推翻柳宇作出地决议:“一人一票?票多者通过?”
    “每周一议。一人一票!”柳宇也很干脆:“黑旗军地权力。要掌握到我们三个人地手上。”
    黄守忠显然没看到过班子会地实质。他关注地是权力架构。而柳宇也很清楚。在班子会上。永远上是书记操纵着一切。甚至可以强行通过决议。哪怕遭到优势地反对也不惧怕。
    刘永福也十分意动。他觉得这样一来他可以彻底掌握着两个步兵团地全部权力。不需要象今天这样惧怕着吴凤典地挑战。他同样没发现班子会是怎么样地一个过程。
    民主集中制。永远首先是集中。他不由问了另一个问题:“那第二团地装备怎么办?”
    “也给我们票决。”柳宇很干脆:“我会把细柳营相关地权力交出来。我们三个人可以组成议事会。”
    柳宇完成了刘永福一直想做却没有做成地事情。刘永福的神情总带着一些感触,但他也知道这是一个机会。
    他还有机会再次问鼎整个黑旗军地最高权力,但他只是语言深长地问了一句:“是团长吗?”
    “我们细柳营这边将有两个团,所以我会提名一位……”柳宇同样干脆利落地说道:“您这边也可以再提名一位,无论是刘成良或是吴凤典,都是您的自由。”
    议事会的将来不再是三常委制,而是五常委制。刘永福对此表示满意:“如果是连美怎么办?”
    “这也是您的自由!”
    许多时候。政治就是最直接的利益交换,但是这无疑损害到黄守忠的利益。他不得在这个问题表达自己地立场。
    “我觉得唐景崧大人应当进议事会。”作为一个只有两个步兵营的步兵团,黄守忠也想往里面塞一个人:“他是皇上派来的人。”
    即便唐景崧并不同他完全合拍。不象柳宇和刘永福那样完全控制着提名的人选,他也必须将他推出来。
    只是刘永福第一时间哼了一声:“外人!”
    这已经非常简单的表达他的立场,别看刘永福对于唐景崧在关健时候言听信从,但是他的内心,唐景崧只是一个外人。
    一个外人。
    在越南地事情失败了,他唐景崧可以拍拍**回北京做他地吏部主事,可是刘永福他们面临的却是灭顶之灾。
    正是基于这样地判断,刘永福很明智地作出自己的判断:“一个外人……”
    黄守忠不得转身救助于柳宇地协助:“统领,我觉得刘将军的说法太孟浪,唐大人是皇上派来的人,是能在天国那边说得上话。”
    柳宇却从不同的角度拒绝:“五票刚刚好,六票的话,三对三怎么办?何况他只是一个外人。”
    连刘永福都将唐景崧视作一个外人,何况是柳宇:“他只是一个外人。”
    黄守忠还想发言,刘永福却笑了:“这是我们的第一次票决,二对一。”
    他感受到这种民主集中制的好处。
    对于历史的这一瞬间,有着两极的评判。
    “在柳宇先生获得黑旗军的最高权力瞬间,他明智地感受到时代的大潮,主动进行政制改革,成立作为黑旗军最高权力机关的议事会,这一机构更贴近于现代的战时内阁,为黑旗军的发展壮大奠定基础,这是东亚历史上划时代的大事……”——
    以上源自《黑旗革命概史》,东京,一九七三年,城户先生纪念集印行委员会。
    “柳宇这个农民革命的内奸在窃取黑旗军这支革命军的最高权力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在剥夺了起义军自发的民主倾向,建立了完全非法的最高议事会,垄断了黑旗军的一切大小权利,甚至于连购买厕所这样的事务,都必须由最高议事会。”——
    以上源于《真正地中国革命史:告诉你另一个真正的黑旗军历史》。冯自由,阿美利坚人民执政共和国纽约市,一九二二年。
    一八八三年六月。天津。
    比起北京和保定,李鸿章更喜欢呆在这座城市。
    这座城市,和他数十年的功业相关,只有呆在这里,他才能静下心看看资治通鉴。
    少年时三千里外觅封候,只以为天下英雄未若是,老来却是心知一切皆空,外人皆李少荃最精洋务。只是他却是清楚得自己的底细。
    虽然从曾帅那学过不少御人之术,只是他清楚得知道,他这些东西只能拿来糊弄。糊弄洋人,糊弄下属。糊弄同僚,糊弄皇上太后,最后只能糊弄自己。
    可他又不知道自已要学些什么,西洋的物事他可以夸夸其谈,可是却骗不了自己,想起年轻时在曾国藩幕府的种种行径。他只觉汗颜,最后只能多读通鉴。
    但是即便是通鉴这本书,他也有些许不明白,但只有在天津这个城市,他才能静下来,细细回想历朝得失。
    这座城市有着他最亲信的亲兵,那是整个最精锐的炮兵。一切火炮皆为他营所无。由他最亲信的将领统御,这支亲兵始终不出天津。即便是甲午时淮军大挫于朝鲜、关外,这支亲军仍然没有参战。一直等于八国联军入侵,这支精兵才在苦战之后溃散。
    在天津附近,是淮军的数十个营头,在城内是他苦心经营地机器局,在海外还有他一手操办的水师。
    所以在这座城市之中,他可以安忱无忧,静静地靠在那里看着资本通鉴,享受不多得的阳光。
    他与这座城市,与整个淮军系统一样,都弥漫着一种腐朽地气味,但是与北京的腐朽不同,在表层还流露着一丝丝阳光,一丝丝朝气。
    有时候李鸿章也想走出这座城市,吹吹那迎来而来地海风,听一听那波涛之声,但是他还是喜欢停留在这座城市。
    一生功名已成,何须多做事,他所做的事便是缝缝补补,糊弄过去就行了。
    他的眼神充满了一些迷惑,慢慢地他转身朝着那年轻的影子问道:“幼樵啊,你又写了什么折子?”
    那个年轻的影子,让他又想起少年的旧事。
    张佩纶身着一身青衣,数不尽地风流,正如少年时的李鸿章,那时候他也是新点的翰林。
    他温文和雅地说道:“是写了个参人的折子。”
    一看到他,李鸿章就想起了许多前尘往事,这个清流中的干将与他这个朝中大佬是两代之交,而且两家人的交情很不一般。
    那是咸丰三年十一月,太平军北进庐州,吕贤基率团练六百人拒守舒城兵败,李鸿章未败先逃,直奔合肥。新任巡抚江忠源,令其率所带乡勇六百人,协助其它乡勇共守庐州,李鸿章无与庐州共存亡之意,见太平军屡掘地道攻城,破城志坚,难以坚守,遂以招集团练之名转进。
    他与前按察使张印塘所集溃兵、川勇,俱驻扎冈子集观望,张印塘便是张佩纶之父,张李两家之谊自此而起,陕甘总督舒兴阿统兵驰援庐州,亦停兵冈子集,李鸿章进谒请其速援,舒兴阿故意延缓,在城内江忠源十万火急,可是冈子集上,李鸿章和张印塘却是只求自保,连一兵一卒都不曾派出。
    四年元月十五日,太平军克庐州,杀毙江忠源以下守城官绅,李鸿章因在城外侥幸逃得性命。
    这一份共同见死不救的交情,自然不同于别家地友谊,张佩纶身为清流地中坚,却同李鸿章交好,借而平步青云,正是因为这一份通家之谊。
    只是有张佩纶,李鸿章也有了许多便利,现今清流灼手可热,但是这把火却始终没点到李鸿章的头上,关健就是因为张佩纶在清流中地位置。
    只是看到这个年轻时的影子,李鸿章却是浮想连连:“写了什么参人地折子?这可是得罪人的事情。”
    只是他年轻也没少做过得罪人的事情,别的不说,少年吕贤基弃水而死,间接坑死他的却是李鸿章,以后为求生存四处招惹是非,别人都骂上一句“翰林变绿林”,平定天国之后,他处处糊弄,得罪人之处最多。
    张佩纶的笑容很阳光:“折子保人就更多了。”
    清流之所以成为朝中一大势力,关健不在于其处处参人,象张之洞这样的人物,那都是圆滑无比,决不肯得罪朝中权贵,一向喜欢高射炮打蚊子,尽挑软的捏。
    至于张佩纶,也算是个人精,他平步青云,不在其参人之多,而在于其保人之众,一经他提名,纵便不能一步登天,也能身价百倍。
    只是李鸿章却摇摇头:“幼樵,要时时以不肖之心待人啊……”
    这句话却又勾起了李鸿章一段回忆,江忠源死后漕督福济继任安徽巡抚,他为丁末科会时的副考官,又为李鸿章的座师,只是李鸿章在福济之下数载,始终不得大用,数死数生,堪称人生一大磨难。
    可平定天国以后,李鸿章复函福济“辱知爱,尤植尤深且厚。比年视师吴会,奏薄效,皆缘患难相从,千磨百折而出”,淮军后人记举淮军诸事,说李治军,不使诸将和睦,预防其协谋为主帅害,似传中丞(指福济)衣钵。
    这句话就是当年福济说的:“时时要以不肖之心待人啊……”
    只是张佩纶却象足了当年的李鸿章,同样有着“翰林变绿林”的决心:“中堂,国家多变之际,自当有所变革,提用新锐,多用贤能,以利中兴啊,此番事大,所以特来请中堂决之……”
    李鸿章很清楚,张佩纶可以把朝中众臣得罪一番,却不会得罪自己,正是有了自己,他的位置才会在清流之中稳若泰山,才会在朝中堪称基石。
    看着那年轻锐气的青年,李鸿章终于放下了手上的通鉴,询问道:“你这次保得何人?”
    清流最喜欢干的一件事就是推举贤能,象张佩纶常常上一个折子,保举至数十人甚至百人之多,日后保举之人若得功名,自然记得他的好处。
    但是他参起人,也是毫不留情面,更关健的是他不象张之洞那样喜欢用高射炮打蚊子洞,从道员到布政使他敢于开炮,只要他身后站着李鸿章,他就能在清流中屹立不倒。
    “此番要举荐原广西布政使徐延旭为广西巡抚,此外保举之从尚多。”
    李鸿章眼神却是精光一现:“那你要参什么人?”
第一百一十七章 再战
    “你要参什么人?”
    李鸿章的声音很温和,却也让张佩纶不得不佩服他的老练,眼前这个老人却有旁人难以比拟的权术。
    李鸿章很清楚,张佩纶的保举确实是有些过于张狂了,他居然一开口就是把广西巡抚换下来,更替上号称最通越南情形的徐延旭。
    他知道徐延旭与鹿传霖是儿女亲家,正是借着这一层关系,徐延旭才能一步登天,从道员而跃升成广西布政使,而现在张佩纶却是替徐延旭铺路,让他直接出任广西巡抚。
    总督、巡抚与布政使不一样,那是真正的一方大员,开府一方,一省大小事务尽操于手,无论是军务、政务还是财务,都可以一手抓。
    即便以淮军人才鼎盛,平定发捻功勋之盛,直到现在为止,能真正做到督抚这一级的,也只有两广总督张树声等区区数人而已,这固然有枢府压制加上李鸿章不喜欢部将别开生面的缘故,但也可以想见督抚权责之重。
    可是眼前这个年纪轻轻的张佩纶,却是谈笑间要把广西巡抚换上自己属意的人,而且徐延旭如果真能上位的话,那简直就是创造了大清朝升官的一个记录。
    一年之内,从道员而晋布政使,又以布政使之身再晋巡抚,即便是洪杨发乱之际,也没有这样晋升的记录,即便广西是如此偏远的一省,他也觉得这件事太难办了。
    但是张佩纶就那么轻轻松松地说了出来,而且这个年轻人似乎觉得轻轻松松办到这件事,这让李鸿章感到自己是多么腐朽的一个老人。
    当年平定洪杨之后,他难得支持部将下去抢地盘夺印把子,前后不过两次,可是这两次都是败兴而归。
    一次是让潘鼎新率鼎军入鲁,想从丁宝桢手里摘印把子,结果十七营鼎军被丁宝桢玩得连点渣子都没剩下了,还有一次是刘铭传入陕。结果几十个营的铭军也差点给左宗棠这老匹夫给吞吃个干净,还好他运筹帷幄,把这些队伍都撤回江南,不过还是给张树声占了大便宜去。
    可是张佩纶却是轻轻松松谈论着一个巡抚地更换。李鸿章清楚地知道。他地最大凭仗便是自己地支持。有了自己地支持。张佩纶甚至有保举两江总督地勇气。
    可自己想拿下个地盘。却怎么这么艰难?这个喜欢糊弄自己地老人难免有些伤神。他却还是问到了关健地问题:“你要参谁?”
    张佩纶微微一笑。那年轻地味道让靠椅上地老人无限感概:“参地人甚多……”
    正如保举地人一样。不会一篇奏折上就保举一人。这次张佩纶第一个要推荐地是徐延旭。但是在名单上却有好几十人。这些人都会记得张佩纶地恩义。
    同样参奏地文武官员也不会在少数。至于原因。中法兵事和安南之变便是最好地理由。这些被参地官员已经不适合这一场战争了。所以他只能让贤了。
    “但头一个。广西提督冯萃亭。”
    张佩纶说出他要参的人选,语气更是轻松写意:“该员虽有镇守镇江之旧,转战两广之功,但年已老朽,不知兵事,自当易人,广西左路防军统带黄桂兰能堪大任,可任提镇。”
    他的年轻让李鸿章有一种迷醉的感觉。他也曾有这种的时候,那时候三千里外觅封候,是何等的意气奋发,但是他已经老了。
    他只能思考着这其中地利害得失,他与冯子材并无深交,不过昔年淮军驻兵上海的时候,每个月曾给镇江三万两军饷。
    对于冯子材,他也有些了解,冯子材出身发捻。以后受了国朝招安,随张国梁转战江南,以后江南大营两次被长毛大破,冯子材也从紫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