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贫道混初唐-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太宗皇帝下令,游击将军薛仁贵带唐兵五千谏议大夫麦仲肥带二百炮兵携带二十箱手雷去给百济边境集结的三万军队一些教刮,让他们乖乖把高句丽王高藏还有泉盖苏文送回来。
第153章 重置高句丽
二上将军薛仁贵、谏议大夫麦仲肥躬身领命自尖准备 ※
却说百济和高句丽原先并没有接壤的地方,这块边境线本来是属于新罗,被高句丽和百济硬是给打下来,这段土地便被高句丽和百济两国瓜分。而现在这块边境线上,百济将领苍依佐帅领着百济的二万五军队和偻国的五千人正在构筑阵线。在他想来,唐朝军队打高句丽一年多了,粮草不济,早已经人困马乏。正所谓强弩之末,怎么可能丹来攻打百济呢?之所以陈兵边境也无非就是做个样子而已?
可惜他只猜对了前手段,却没猜对后手段;确实,唐军打百济全境可能有些艰难了,但打这样的局部战争,还是小菜一碟。当薛仁贵和麦仲肥带着五千二百唐军出现在不宽的边境上时,他才惊慌起来。急忙整顿兵马准备开战。偻将小义犬养他老爸的想象力真好小姨子和狗养的?看着对面唐军的装备同样分外眼红,上前道“将军,请派五千兵马与我等协同出击,保证可以将对面之敌击败”他看到唐军不过五千之数,自己带的五千再配合上五千百济兵以2敌”应该完全没有问题。
苍依伎巴不得有人打头阵,连忙答应“好,就依阁下之言。”偻将小义犬养带着这一万人整队准备冲击唐军。
看着对面突前的万数敌军,薛仁贵猜到应该是敌人的前锋军,正准备命令队伍冲击时,麦仲肥对薛仁贵道“薛将军,先别急,等我的掷弹兵攻击后在突击。我们这次来是恐吓百济的,只要让他们害怕,把高句丽王高藏和泉盖苏文交给我们就行了
俩人一路行军,一路闲谈。早已经成为朋友,何况麦仲肥的官阶高于薛仁贵却甘于做副手,这点也让薛仁贵对方仲肥大生好感?听完麦仲肥的话后慨然应允道“那好!就等麦大人攻击完,末将再突击说完命令全军戒备,二百掷弹兵炮兵向前。
青华山的炮兵曾经都是掷弹兵出身。
后来发明火炮后一部分转行当起了炮兵。这二百炮兵对掷弹却也不陌生。纷纷打开箱子,每人两颗手雷,装好后点燃火把。
唐军这二百人点燃火把的举动另对面的敌人莫名其妙,大白天的点火把做什么?却也不管这许多,在偻将小义犬养的带领下,一万人排成两个方阵,成密集的攻击阵形。开始突击。
看看敌军快要进入投掷范围了,麦仲肥一声令下,二百掷弹兵分成两伙,各自照顾一个敌军方阵,二百颗冒着青烟的手雷砸向方阵的中间。
随着“轰轰”的爆炸声,手雷在方阵中间爆炸,弹片横飞。敌人方阵中一下倒下了不少人。唐军和敌军都没见识过这种东西,就在双方都惊愕之中时,第二波手雷又砸了过来。
等第二波手雷爆炸后,麦仲肥一捅还在发愣的薛仁贵道“薛将军,该冲锋了!”薛仁贵这才清醒过来,急忙把手一招大喊“全军突击!”
这五千唐军呐喊着冲向敌人。敌人被这突如其来的两拨爆炸弄得恐惧万分,眼看着身边的战友随着这爆炸声倒下去,以为唐军在使用妖法,发一声喊,丢下地上的千数伤兵死尸象见鬼一样,转身向后方自己的阵地跑去。
而唐军尾随着溃兵追击,一路狂奔的溃兵直接冲己方的阵形冲去?同样被爆炸声吓到的百济兵,被这些面带恐惧的溃兵一冲,顿时乱了阵脚。恐惧是会传染的,在这些一路大喊“有鬼”。的溃兵带动下,百济的三万人彻底乱了套,四百颗手雷彻底炸散了百济的军心。
尾随而来的唐军,大肆砍杀着这些已经没有战斗力只知道跑路的百济军。于是战场上出现奇怪的一边倒局面。五千唐军撵着跑的比兔子还快的三万百济军后面砍杀:而前面逃跑的三万人却根本不回头,任由唐军追赶。
一直追出十几里地的唐军。再也跑不动了。这才转身回来打扫战场。这一战以唐军零伤亡的代价歼灭小义犬养在内的百济偻国联军二千三百人。俘虏包括百济将领苍依佐在内的一千六百人。
押解着俘虏回到高句丽的王都,麦仲肥把其中的三百多偻国俘虏和那五千多偻国战俘关押到一起后。才随着薛仁贵上殿面君。
太宗皇帝对薛仁贵和麦仲肥两人这一战很满意。同时命令把苍依佐带上来对他说“联现在放你回去,你去告诉扶余义慈,让他把高藏和泉盖苏文给联送过来,联就对他所犯的错既往不咎,如果他还不识时务,联也不介意把百济纳入大唐版图
低眉顺眼、唯唯诺诺的苍依佐急忙叩谢,表示一定把大皇帝陛下的话带到,并力劝百济王把高藏和泉盖苏文送回来?太宗皇帝命人送苍依侦上路不提。
却说边境兵败的消息传回百济王宫,扶余义慈大是惊慌。百济没有和大唐交过兵那七千老弱和偻国兵此时正在俘虏营里劳动叭二池根本不知道大唐的战斗力和唐军已经装备有火器的鼎毖荡泉盖苏文为了自己的目的自然也不会主动去告诉他。就在扶余义慈胆战心惊、惶惶不可终日的几天里,苍依伎回来了。
苍依佼把太宗皇帝的原话告诉了扶余义慈,并劝说扶余义慈道“大皇帝陛下确实是个,仁盛之君,我们真不应该听信小人之言,与大皇帝陛下开兵见仗。唐军的战斗力根本不是我们能抵挡的。何况他们还有秘密武器,会发火、会爆炸。中者立毙!以末将看王上犯不着为了高藏和泉盖苏文得罪强盛的大唐
扶余义慈听了苍依佐复述的战场情况,才了解唐军只用了五千人就把自己的三万大军打的落荒而逃后,吓出一身冷汗。急忙命令苍依佐为特使拿着自己的手令去把高藏和泉盖苏文抓起来,送给大皇帝陛下。还特意修书一封。说明自己是被奸佞盅惑。才贸然犯下如此错误。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还主动提议把自己与高句丽两国一起占领的新罗国沿海一线让出来。便于新罗国去大唐纳贡等等。其实扶余义慈主动让出沿海一线还是想离大唐远点,他这一让百济彻底隔绝了大唐的陆上威胁。大唐如果想进攻百济。只能借道新罗或走水路来攻取。
苍依佼押解着高藏和泉盖苏文带着扶余义慈的认错书来到高句丽王宫朝见太宗皇帝。太宗皇帝大悦命人重赏苍依佐。至此东征高句丽圆满画上句号。
而新罗听说此事后。赶紧派兵占领了百济退出来的土地。新罗国王金春秋这个,抠门的家伙却只派人送来了二十车粮草前来劳军,还找借口说国家连年征战,开销很大。为了答谢大皇帝陛下为新罗复仇,特送”厚礼”答谢!
看着这二十车粮草的厚礼。太宗 帝哭笑不得。却也懒得和他计较。命人在闹市处斩了泉盖苏文。并为前高句丽王高建武在金刚山上修建了衣冠冢。
封高藏为怀庆郡王,大军班师时随御驾一起回京。将鸭绿江入海口的一个小村落命名安东县在此修筑军港。命左武侯中郎将苏定方带一万水军驻守。
于安市城设立东夷都护府任命右骁卫将军平壤道行军总管程名振为东夷都护,总领鸭绿江以西所有辽东地域。迁徙辽、盖、店三州七万户入中原,发青、徐、幽、并四州十万户填充辽东。
另册封高思腮的孙子,三十四岁的高无忌为抚宣王,立为高句丽王。大唐与高句丽戈江鸭绿江而治。
高句丽国为鸭绿江以东的幕高句丽领土。鸭绿江以西重归大唐版图。高句丽从原来朝鲜半岛最大的国家变为最小的国家。而新罗却一跃成为半岛最大的国家。
太宗皇帝还听从了谏议大夫麦仲烈的建议,命游击将军薛仁贵带五千精兵驻守平壤城,保护高句丽抚宣王的人身安全。所有军需物资由高句丽国供给。新立的高句丽王高无忌自然没有异议,高句丽新败。自保都困难,他也怕新罗会报复高句丽;
无事可做的麦仲肥却在私底下开始了游说活动。首先和东夷都护程名振搭上了关系。通过程名振结识了武侯中郎将苏定方,并和他们探讨起海军的发展。这两人一个是前征东水军先锋,另一个是现任东部舰队司令;麦仲肥把后世的一些海军理念强行灌输给这二人,并提出了把子母膛火炮搬上海船的设想。
他这一套说辞令程名振和苏定方听的耳界大开,尤其是刚接手水军的苏定方更是听的如醉如痴。看到两人被自己忽悠的找不着北了。麦仲肥乘兴提笔发 出后世风帆大航海时代的战舰样式”他知道辽东多的是原始森林,比他那找棵树都困难的漠南草原可阔气多了。但怎么造这样的战舰麦仲肥不知道,只能提供隐约还记在大脑里的这种风帆战舰的长宽高等数据。剩下的只能靠这两个人自己去研究解决了;
即使是只有个,草图,也另这两位看的心驰神往,如此巨大的战舰,如此威猛的炮火配置。想不称霸海上都难啊!程名振一边看着草图一边说道“昔,隋焰帝下江南所乘龙舟当可与此图战舰类似。老夫一定禀明陛下,找到那些造船的工匠。将这种造船工艺保留下来。”
这两人并没见过火炮攻城的情景,但火炮的威力已经在军中被传的神乎其神,对方仲肥所画的战舰上如此之多的炮孔很不以为然。苏定方就认为装这么多火炮纯属浪费。他认为一艘战舰上装一到两门火炮就完全可以胜任。
害的麦仲肥不得不再次给他们解说关于火炮的常识和目前火炮的弊端。这才让两人逐渐明白了原来火炮不是无所不能的,它还是有不完善的地方。最后。程名振照着麦仲肥画的示意图临摹了一张,揣进自尸,怀里,而麦仲肥那张被苏定方收起,两人声称,待禀明陛下后,在辽东试着先生产这样的小型战舰二
事后俩人拿着草图※
飞示二工宗皇帝,大宗皇帝看了众草图后也是心为点动,但束。太宗皇帝怕再劳民伤财。提出以现有的舰船进行改进,制造新舰等以后再说,还破例给苏定方的水军留下了三门子母膛火炮若干子膛炮弹和十个炮兵,用于实验把火炮装载到战船上的实验。
忽悠完这两人,麦仲肥又马不停蹄地去忽悠薛仁贵。这薛仁贵毕竟刚升官。正是想建功立业雄心薄薄的时候,可比程名振好忽悠,几杯酒下肚后。麦仲肥引导着薛仁贵的思路在军功路线上一路前行。
听罢麦仲肥的启发,薛仁贵满是感慨地道“如今大战已经结束。再想立军功可就不容易了
“所以我才在陛下面前保举你留守平壤城。如果你随陛下一起回京。那军功基本不可能再有了。但在这里,军功却时救都存在!”
“此话如何说起?”薛仁贵被挑起了兴趣。
“如今最大的高句丽成了最小的日家。其他两个国家难道真的没什么想法?不要忘了,高句丽和新罗的仇恨。何况还有一边虎视眈耽的百济和偻国。根据我分析。只要我大唐大军一撤。这里仍然是个三国混战的局面。而你的任务就是保护这个弱小的高句丽
薛仁贵没听明白“他们来打高句丽,我肯定要帮高句丽防守,这是我的职责,在职责范围内那里有什么军功?。
“那要是新罗和百济联合打高句丽呢?那就是再起争端!到那时程都护也要出兵干涉,你不就可以有军功了?甚至会有灭国的大军功等着你
“你是说新罗和百济联合?怎么可能,新罗和百济也是冤家对头,他们怎么会联合?。薛仁贵怀疑地问。
“国与国之间那里有什么永久的仇恨?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现在高句丽武备不整,但在三个。国家中可用耕地却是三个国家里最多的,刻这一项也构成了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结果
“道理!如果真出现兄弟你说的那样。哥哥我该怎么做?。薛仁贵感觉麦仲肥说的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联合程都护和苏中郎,以快速突进的方式先灭了新罗”。麦仲肥坚定地说。
“为什么是新罗而不是百济?新罗可是我们的附属国啊!”薛仁贵不懂了。
“新罗是附属国不假,但他只要敢进攻高句丽刻,是背叛。那灭他刻,是应该的。别忘了,现在的高句丽是我们的保护国。其次新罗的国王善于见风使舵,如果先灭百济,他会马上投降,那时候你想灭他就没机会了
薛仁贵连连点头,但随着疑问也来了“照兄弟你的谋发。我这点、兵根本不够啊!”
麦仲肥郁闷的很想用头撞墙。道“我大唐的军队撤离后。这里不刻你说了算了吗?你可以让高无忌重组军队,由你派人去练他们,这样你不就有了仆从军了吗?”
薛仁贵连连点头嘿嘿笑着说“麦兄弟,你真是足智多谋!其实陛下应该留下你在这里才是最佳人选!我宁愿任你的副手。”
“不是兄弟不想啊!我漠南草原上还有一摊子事情呢!”麦仲肥确实不忍心放弃自己在漠南草原的基业。那里可是自己准备政教合一的地方啊!
薛仁贵唷然长叹一声道“还是兄弟有本事啊!早就听说过兄弟的手段,用蛮夷部落起家。八年时间创出鞘州辉煌,再一统北疆,小小年纪已经是封疆大吏。哥哥我可真是羡慕啊
“仁贵兄其实也不用羡慕我。我那也是被逼出来的你现在所处的环境和我当时一样。还更优越。那时我手下只有四百唐军,而你现在手下有五千唐军,只要善于利用周边的势力。经营得法,仁贵兄未尝不可成为封疆大吏呢?。麦仲肥很诚恳地说。
麦仲肥这一席话说的薛仁贵心里暖暖的。同时胸中也是豪气万丈。
是啊!只要自己经营得法。自己也未尝不可以做封疆大吏。“借兄弟吉言,为兄定不会让陛下和兄弟失望”。
俩人一顿酒喝的尽欢而散。大有相间恨晚的意思,感情却也越加深厚了许多。
贞观二十年二月,太宗皇帝带领凯旋的东征队伍,返回大唐。此次战役共历时一年零三个,月,算上筹备期共一年七个月。共出动陆军十五万人。海军四万人。被杀的高句丽军在四万以上,俘虏不计其数基本就地遣散。唐军损失二千多人,镇北军损失四千多。士卒损失虽不太多但走出征战马的损失率却极高,回到国内的战马数量不到出征前的三成。尤其镇北军战马的损失数量更是高的惊人。只有不到二成回来。大部分镇北军成了真正的步兵。
这一战一举奠定了大唐东部的安定。自汉代失去的辽东版图重新回到中国。
第154章 是高升还是靶子
二及二十年五月,太宗皇帝带着太子李治和满朝女以刘阔别一年有余的首都长安?留守长安的人员出长安城十里前来迎接。太宗皇帝在旌旗招展、锣鼓喧天的热闹气氛之中,志得意满的回到了明德大殿之上。
如力行赏的时候到了。房玄龄在太宗太子东征期间监国有功加封上柱国勋号。长孙无忌、李劫皆封上柱国。李道宗封柱国大将军。马周加封中书令兼太子右庶子;尉迟恭加封开府仪同三司。水军大总管张亮封东都洛阳令。
营州都督张俭调东都洛阳任左武卫大将军,其他随军官员各有封赏。
此次火炮和手雷的威力令所有将领有了直观体验。太宗皇帝特旨另立一部为雷部直接归皇帝直接管辖,吴王李恪为第一任雷部尚书同时免去李恪的镇北大都护之职。
谏议大夫、镇北副大都护麦仲肥在东征期间,献奇策火焚辽东城、调火炮轰破安市城,未雨绸缪运棉衣抵御严寒、火烧鸭绿江敌军防线、扬国威于百济边境。屡立奇功,特恩旨为清远县侯爵位,食邑三百户。升任镇北大都护之职正三品上,领兵部侍郎衔虚衔,只是挂名并没有实权,是对有战功的功臣的一种表彰奖励兼太子左庶子之职。
太宗皇帝任命麦仲职这一大堆头衔就是在表明态度,联没有食言。提你为侯爵,把漠南草原戈 归你管辖,还给你个太子左庶子之职让你有机会亲近太子,联该做的都做了。以后就看你自己的表现。
这一堆头衔下来,最有用的就是镇北大都护和太子左庶子这两个职位。一个是封疆大吏,一个是下一代帝王身边人。群臣虽然对太宗皇帝突然给麦仲肥这么多职衔感到意外,尤其是从子爵一下越过伯爵直接到侯爵感到不可思意,但参加东征的人都知道麦仲肥在东征中确实是功勋卓著,几次硬仗都是采纳了麦仲肥的建议才打赢的,到也不认为太过分。这一下,麦仲肥挤身于大唐高官的行列。
王玄策被加封从五品下礼部给事中,留京城任职。
封赏过后,太宗皇帝命人大排筵宴,庆祝此次东征的圆满结束!这一顿酒席一直从中午喝到晚上。酒席宴上上自皇帝下至百官都是兴高采烈。而麦仲肥这顿酒却喝的心惊肉跳?他发现长孙无忌的眼光老是扫向自己,而且目光里很有深意!麦仲肥可是知道,太宗皇帝驾崩后,这位国舅大人的权势一时无人出其左右敢于反对他的都找个由头弄走或杀掉。看来自己要小心行事,太宗皇帝在还能有他给自己撑腰,要是太宗皇帝驾崩后,自己可就真的没靠山了。为今之计只能快速整合漠南的势力,加速政教一体的进程。只有这样自己才有自保的力量。
酒席散后。麦仲肥正想去看看已经好久未见的师傅、涅老爹和妾老爹他们,却被随后出来的尉迟恭拉住。尉迟恭今天竟然没有一丝醉态,两只大眼睛雪亮“仲肥,随老夫回府,老夫有事要与你说。”
麦仲肥随义父尉迟恭上马回到鄂国公府,爷俩在大堂上落座后。尉迟恭开言道“大都护府的大都护和都护府的都护不一样,大都护府的大都护都是由亲王一级遥领,连郡王都没资格。陛下怎么会让你做镇北大都护?还有太子左庶子这事情是怎么回事?”
麦仲肥现在才明白大都护这位置竟然有这么多讲究。难怪漠南都护府升为镇北大都护府后,李恪会遥领大都护一职。不过这事情在东征时太宗皇帝倒是给自己提醒过。至于太子左庶子他也不知道太宗皇帝为什么会给自己。
麦仲肥挑了一些自己能说的说给尉迟恭。尉迟恭揪扯着胡子把脸扬起,好半天才开口道“这样看来,陛下是想安排一招暗棋?可也不对呀,既然是暗棋。却弄的这么张扬,里面究竟有什么玄机呢?圣心难测啊!好了!时间也不早了,你也去安歇吧尉迟恭张嘴打了个大大的哈欠道。
尉迟恭这样一说,麦仲肥起身向尉迟恭行礼后,回到鄂国公府给自己专门留的厢房里,早有两个小丫鬟打好了水,伺候麦仲肥洗漱更衣。麦仲肥自去休息。
麦仲肥走后,尉迟恭独自坐在大胡床上自言自语“陛下一下子把这小子提得这么高,到底是什么用意呢?这样一来长孙那个家伙只怕会拉拢仲肥,如果拉拢不成没准就会打压,这小子哪里是那个老家伙的对手?弄计谋玩手段这活还真不是老夫的长项,想帮也帮不了,别反而令陛下疑心。罢了、罢了!且看这小子自己的造化吧”。
麦仲肥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猛然想起了太宗皇帝和自己说的后一段话“你要是有什么野心,联也同样留有手段对付你的那就是说,自己身后太宗皇帝还留有一手,而且这样看来,这一手也不只是专门用来对付自己的。心刚二身后的这手才是暗棋,如此高调的提高自己的户。;来是显示太宗皇帝言出如山的秉性,二来吗,恐怕就是把自己竖起来好挡住身后的那一手,太宗皇帝是人越老越变的谨慎起来了。
想到这里,麦仲肥真的是苦笑连连了。自己来这里只是想好好生活,顺路帮自己心目中认为最强盛的大唐更强盛,再把国粹道教发扬一下而已。可随着自己有意无意的一步步走到现在,却身不由己的卷进了政治旋窝里,成了中央权利争斗的一方角逐者,而且是最靠近旋窝中间,却又最脆弱的一个,角逐者。
太宗皇帝这一招,直接把自己放到了箭靶子的位置上。看来以后自己只有学习房老大人那样小心谨慎,不要犯出什么大错被人揪住了小辫子才好。太宗皇帝活着他还能照顾一下自己这个被他亲自立起的箭靶子,但如果他死了呢?貌似太宗皇帝好像离驾崩也不远了吧?在自己印象里不是贞观二十二年就是二十三年驾崩,现在已经贞观二十年了,也就还有两三年时间,这两三年时间够不够自己把政教一体化在漠南推开?想着这些令人头疼的事情,麦仲肥迷迷糊糊地睡了过去。
第二天一早,麦仲肥醒来,洗漱穿戴完毕后,来到前厅拜见了义父。尉迟恭命麦仲肥陪他一起吃早餐“这次东征回来,老夫决定不再过问朝廷里的事情,以后你自己好自为之。本想安排你义兄也去你那里帮衬帮衬,可惜你那嫂嫂不同意,你义兄也是不情不愿,都还是贪恋长安的繁华!却不知这里乃是英雄冢啊!”
“漠南确实也荒僻,既然嫂嫂不同意。那就让义兄在义父跟前尽孝也不错。仲肥过不了多久就要回任上了,这一走又不知道几年才能回来,有义兄在您老身边也好有个照应。
义父还有什么要嘱咐的吗?”
“嘱咐也白嘱咐,还不如不嘱咐!以后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了,你和你义兄之间要多帮衬。义父老了,能够安享晚年就不错了?唉!”尉迟恭的一个。唉字道出了数不尽的沧桑,曾经横刀立马的无敌大将军,现在所剩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