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贫道混初唐-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宗皇帝深思后问“如何将内、外库划分?划分比例又怎么算?”
麦兜麦仲肥道“水泥厂和煤矿已经开始投产,内库占水泥厂和煤矿的二成股份,水泥和石炭可以对外出售。出售的利润外库必须交与内库二成。此其一。小道还有其他的产品,可与内库合作生产,对外销售,但必须要按国家规定的税率向外库交纳税收。销售利润小道也只占两成。此其二。内库有了钱陛下是想修宫殿还是花园都由内库拨款,那时候群臣也就没话说了。至于劳民就更好办了,几年征战下来的俘虏完全是劳力,同煤矿例即可。没准还能锻炼出个专业的施工队伍呢,以后谁想使用施工队就要出钱雇,那也可以赚钱的啊。”
听完麦兜麦仲肥说的方案太宗皇帝茅塞顿开,哈哈大笑道“二天师果然是个妙人,朕没想到二天师还通经济之道。”随后又皱眉道“如果群臣说朕这是在与民争利那当如何处置?”
其实这也是麦兜麦仲肥的顾虑,虽然唐朝是历史上最开放的时代,经商通商甚至和现代也没什么区别,但自从汉代董仲舒提出独尊儒术以来,官不与民争利就成了个不成文的规定,虽然各大臣私底下都有自己的生意,但明面上都是由他人经营着。大臣都如此何况是皇帝了。迟疑了片刻后麦兜麦仲肥说“也不必由皇族出人,可选几个有一定实力的商家指定为皇商,经营新的产品,而不再经营普通商品,应该不算与民争利吧。”麦兜麦仲肥也不敢肯定,毕竟他来唐朝没多长时间,接触面还不多。
太宗皇帝听懂了麦兜麦仲肥的意思道“不知二天师可还有除水泥、玻璃之外的其他东西?”
麦兜麦仲肥从自己云房里拿出个葫芦递给太宗皇帝道“陛下请尝尝此物。”
太宗皇帝疑惑的接过葫芦打开塞子,一股浓烈的酒香扑鼻而来。“此是春酒?”随后太宗抿了一口后吐出一口酒气吧唧下嘴说“比春酒更浓烈,后味更绵长。”此葫芦正是麦二天师蒸馏出的烧酒。因没有设备,又不能下山,只好用玻璃做了套实验用的烧瓶、烧杯等物把一坛青羊宫里储存的低度酿造酒蒸馏出了这一小葫芦。
麦兜麦仲肥很惊奇难道已经有人做出了烧酒?急忙问“陛下所说的春酒是何物?”
“今年三月间剑南道节度史郧国公张亮回京,曾带十坛剑南春酒,据说是剑南蒸酒,产量极低,为酒中极品。于今和二天师的酒一比多有不足。不知道二天师此酒何名?”太宗皇帝说道
“难道那春酒就是后世的十大名酒《剑南春》的前身?看来不如自己的蒸馏技术,那就好办了。”麦兜麦仲肥想到这里说“回陛下,小道此酒名为…。《西凤》”既然你“剑南春”已经有了,那咱就让同为十大名酒的“西凤”提前问世吧。
“西凤!好名字。二天师可是要与朕的内库合作生产销售此酒?”太宗皇帝兴奋的问
“是,不知陛下可感兴趣否?”麦兜麦仲肥试探地问
“好,就这样决定,朕回宫后就和群臣讨论这内外库之分。…二天师你还是在青羊宫继续在休息两个月吧。哈哈~~”心情大好的太宗皇帝和麦二天师开起了玩笑。
麦兜麦仲肥一脸黑线,软禁就软禁吧还闹个休息真是地…
第二十二章 无聊的日子里想起炸弹
第二十二章无聊的日子里想起炸弹
与太宗皇帝谈心后让麦二天师对这个历史上的“天可汗”又多了几分了解。
数日后长孙无忌带着人亲自给麦二天师送钱来了。大堆的铜钱让麦二天师大感头疼。他很想给太宗皇帝出个主意也弄个类似宋朝时期的钱庄、票号什么的,但又被自己否定了。因为现在还不是时候,现在市面通用的还是铜钱,银子的流通要到宋以后才开始。到是有少量的金饼介入了流通,但那也是很小范围内。
没有金银本位做后盾钱庄、票号很难推动。铸金银币?那更扯淡,币制改革可不是那么容易的,那是牵一发动全身的事情,麦二天师自问还没那本事和影响力可以说动太宗皇帝进行币制改革。
长孙无忌这次来就是给麦二天师通风报信地。据他所说太宗皇帝回去后就和自己的亲信们商量了麦兜麦仲肥提出的建议。这些老人精们逐条分析完得出的结论是可行,但要更加详细化。
当第二天朝会时由房玄龄提出后,大殿里成了菜市场。一些目光深远的和喜欢拍马屁的大声叫好。而被痛打了一顿的氏族门阀的代言人和以孔颖达、萧瑀、魏征为首的守旧派以不合祖制,没有先例为由坚决反对,第一次讨论在乱烘烘的争吵中结束。
散朝后的太宗皇帝以谈心为由,分别召见孔颖达、萧瑀、魏征等以及非氏族中坚力量。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让拥护者站了大多数。
第二次讨论时,反对派的声音小了不少。太宗皇帝以要尊重大多数人的要求下最终通过内外库制度。并将所有矿山收归国有,并入外库,不得私人开采,这又给了氏族门阀兜头一棒,出了自己心里的恶气。
另外长孙无忌还带来太宗皇帝口信让麦兜麦仲肥准备安排“西凤”酒的生产工序,并说在郦山脚下皇家禁区里辟了地,已经开始动工修建厂房,估计两个月可以完工,正好是麦兜麦仲肥禁闭期满。并悄悄问麦兜麦仲肥“能不能把玻璃的利润里两人各出一成让与房玄龄,省的那老头看着眼红。”麦兜麦仲肥慷慨答应。并同时要长孙无忌不要再送铜钱来了,按市价折成黄金送来,这样也不招摇。长孙无忌满口答应。临走时把麦二天师剩下的铜钱又全都拉下山去换黄金了。
软禁的日子很无聊。无聊的麦二天师自己出钱将后山丹房重新翻盖了,反正现在袁大天师已经不炼丹了,开始研究起中医养生来,更是听麦兜麦仲肥的话把孙思邈接到山上好吃好喝好招待的养着,还从弟子里选了八个喜欢医学的聪明弟子跟孙老道学习医术。孙思邈到底是老了,跑不动了,这样的安排看来很合胃口,平时写写著作教教徒弟什么的,到也自在。
比原来大四倍不止的原炼丹房现在被麦二天师完全霸占了。两间做了铁鹰铁虎的玻璃艺术工作室。一间弄成了自己的化学实验室,虽然设备严重短缺,但通过自己动手,做了什么烧杯、烧瓶、试管、溶剂瓶之类的到也把该有的玻璃器材弄了个大概,没有橡皮塞,咱用软木塞代替,只是没有橡胶制品连接各导管他曾把羊肉里的大血管弄出来当替代品,但那根本就是消耗品,一晚上就风干了,而且还发出难闻的腐臭气味。最后终于让他想出办法,将丝绸用蛋清涂抹后在将干未干时裹住导管的接口处,并用丝线缠紧。这样做出的连接头好处是基本可以替代橡胶管,坏处是,一旦定型后就不能再挪做它用了。
麦兜麦仲肥之所以弄这些,是他想到以前被忽略的一个问题,那就是他第一次做的炸弹。
那次不成功的炸弹,曾经一度让麦兜麦仲肥对在这个时代做出炸弹这一梦想破灭了。现在自己有了实验室后,他又有了启发。以前的炸弹不成功是因为硝的问题。在黑火药里硝做为氧化剂起着决定性作用。现在地普通土硝杂质高达七成以上,自己那世界里的硝纯度都是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成品硝,同是硝效果可是天上地下的差别。
虽然现在设备比较简陋,但把硝的纯度提到个七八成自己还是有些把握地。
麦兜麦仲肥把大瓶里倒进开水,将所有的硝石碾碎成粉,缓慢倒入瓶中搅拌,大约十几分钟后,水温不那么烫手了,瓶子里有三分之一的沉淀物。再用宣纸因为没滤纸,只能拿宣纸代替,过滤那溶液。倒出杂质加入新的开水,继续重复,直到硝石粉末用尽后,将过滤液倒进瓷盆放在火上蒸发。盆中水越来越少,瓷盆底下出现大量白色晶体,那可是纯度很高的硝啊。过滤、晾干,看着那白白的粉末,麦二天师那曾经受伤的小心灵又一次膨胀起来。
为了威力更大,将黑火药比例调整成百分之七十五的硝,白分之十的硫磺,白分之十五木炭,混合好,装进一个让铁鹰特制的鸡蛋大厚壁小口玻璃罐里,因为不能下山,弄不到铁罐,何况也不知道现在铁匠能不能做出这么精细的铁壳子。安好长达五米多的引线用蜂腊密封好,按捺住又开始激动的心情,把剩余的火药装进个玻璃瓶子里密封好。溜到后山一处没人烟的密林里放置好炸弹,并找来很多木板竖着栽在玻璃炸弹的两米半径周围,被兴奋和期望心情驱动下的二天师麦兜麦仲肥根本没感觉到累。
把一切准备好,检查了所有布置后麦二天师藏身在五米外的石头后面点燃引线。“轰”的一声后,只听前面的石头上劈啪脆响。吓的麦二天师急忙四肢着地,完全爬在地上。等石头上没了声音后,胆战心惊的二天师麦兜麦仲肥才从地上爬起来,小心翼翼的走到爆炸点一看,地上一个比脸盆小一号的浅坑里全是玻璃茬子,周围的木板上也被钉满了碎玻璃茬。效果和上次简直是没办法相比,结果是出奇的好。如果把这玻璃炸弹扔进人堆里,那人还不被扎成筛子?
看着辉煌的成绩,二天师麦兜麦仲肥仰头向天哈哈大笑“本天师的掌心雷终于诞生了。看谁以后敢找本天师的晦气。”
第二十三章 解放了却见小日本,晦气
第二十三章解放了却见小日本,晦气
贞观四年(六三〇)九月,全国丰收,流散到各地的百姓回归故里,米每斗不超过三、四钱,一年仅判处了二十九人死刑。隋末,伊吾城主向突厥称臣。颉利被唐攻灭后,伊吾城主率他所属的七城降唐,唐朝在伊吾设置西伊州(今新疆哈密)。
二天师麦兜麦仲肥软禁期满。终于解放了,兴高采烈的来皇宫叩谢皇恩,刚到宫门前就被内侍挡住了。“二天师请留步啊,陛下正在接见外国使臣呐,现在不方便为您通报呀。”
“谢谢内府大人,不知道是哪国使者来我大唐?”麦兜麦仲肥客气的问。
“哎呀!二天师不可叫杂家大人呀,杂家算什么大人呐,二天师太客气啊!陛下正接见日本谴唐使狗上山田(犬上三田耜)和要是会日(药师惠日)等人呐。二天师可以在这里等等啊。”
这内侍嘴上的零碎太多,还配着那兰花指让麦兜麦仲肥实在难以忍受,急忙说“不用了,贫道去看看皇子殿下们,一会再回来吧。”
“那好呀,二天师慢走呐。”那内侍继续表演着那小萝卜粗细的兰花指。
麦兜麦仲肥加快脚步向上林苑方向走去,他怕慢了那内侍又来举着那兰花指和他咿咿呀呀,那样他很可能会吐出来。
来到冷清的宁心殿门前,除了个坐在台阶上打瞌睡的内侍,一个人都没有。
麦兜麦仲肥没叫醒那睡着的内侍,自己走进了宁心殿里坐在椅子上整理着前世关于日本人的资料,想找出个对付的办法。
前世曾在论坛里看到一个帖子说南宋灭亡的时候,日本“举国茹素”来哀悼大宋的灭亡。明亡后,朝鲜和日本认为中国已亡,日本从此蔑称中国为“支那”。明治维新后,自认为华夏正统的日本曾打着“攘夷主义”的旗号发动甲午战争等对清战争。唐、宋、明时作为对中国文明衷心倾倒的两个附属夷国,日本和朝鲜至今因还因宗主国文化沦丧而对中国存有偏见。
麦兜麦仲肥对这帖子很是不以为然。朝鲜就不去说了,但那日本从来没承认过是中国的附属。它一直都是左手输着中国的鲜血右手在中国背后做着小动作。
隋唐时期他一面派“遣隋使”“遣唐使”来中国学习文化和科技知识,一面支持挑动新罗和高丽反叛隋唐;宋时那日本更是和软弱的宋王朝达成协议宋每三月必须与日进行贸易,日则不允许本国商船去宋贸易,但派大量人员去宋学习来积储国力,先进技术和书籍典章源源不断的被送回日本国内。及到明朝时更是支持民间去劫掠,这就是有名的“倭寇扰沿海”。中国强大他就装孙子,打着学习的旗号,实则是来盗窃来偷明的转为暗的;中国衰弱了他就暗的转明的来劫来抢。
这里面也有中国自己的问题。儒学自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一直站着主流。但在宋以前基本都是披着儒家外衣,行着法家实际的操作。但到了宋时出现了三个阉割中国的刽子手就是“程朱理学”的创始人程颢、程颐和朱熹这三个货,尤其是南宋末期以偏盖全的歪曲使的国人的精神开始扭曲,幸好号称“黄祸”的蒙古人横扫欧亚大陆把这刚树立没多久的歪理淹没了。等到了朱元璋建立明朝时,七零八落的“程朱理学”根本形不成主流,再加上朱元璋本身就是地痞无赖出身,实行的还是法家那一套,到永乐强抢侄子的皇位后自己更不能去扶植变了味的儒家,他在变了味的儒家眼里就是不忠不孝的篡逆之人。
但不要忘记,正是在这个篡逆之人的手里中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远洋出现于世界,使世界2/3的白银流进了中国的国库。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科学系统的大百科全书《永乐大典》,而中国的科技水平和火器应用达到甚至超过了世界先进行列。有个例子说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有人在京城某仓库意外发现一批封存了200多年的火器。这批火器是明朝末年制造的,其中有的竟然比英军的装备还要先进。
由于明朝对儒学的不重视,而引发东林党人的反抗,又被魏忠贤这帮不知道礼义廉耻为何物的太监血腥镇压。如果不是崇祯末年那北方的鼠疫爆发,二十万边防部队全军覆没,辩子军又怎能入住中原?那变味的儒学又怎能把持住朝纲?中国又怎能被倒拖进苦难落后的深渊。麦兜麦仲肥想到这里有些沉重,也很无奈,综观中国历史,明朝其实是中国最骄傲的时代,但也是多灾多难的时代。据记载明朝中叶以后,天灾**就没断过,而且都是大灾大难,不知道是不是连老天都看中国那时期发展太快而故意捣蛋的。如果不是这样,哪里还有“无敌舰队”哪里还有什么“日不落帝国”的存在,有的只是在世界的东方那个无法撼动的庞然大物—中国。
不能再让历史重演。麦兜麦仲肥来到唐朝后第一次动了要改变历史走向的念头,虽然他知道这很难,而且会有很大阻力,但自己既然来了,就不能真的抱着旅游的态度,自己应该做点什么。“就从日本遣唐使开始。”麦兜麦仲肥自言自语道。
“老师,什么就从日本遣唐使开始呀?”一个童音出现在麦二天师的耳边。
二天师麦兜麦仲肥吓了一跳,转头一看四个小孩整齐的站在自己身后,正是李承乾、李恪、李泰和小李治四个。
“你们什么时候来的?我怎么不知道?”麦兜麦仲肥问
“我们知道老师今日解禁,就想去武德殿等候老师。那内侍说老师朝上林苑来了,我们就找来了,看老师正在沉思,没敢惊动。”李恪回答,其他三个点头称是。
李治显然对刚才麦兜麦仲肥的自语很感兴趣继续问“老师刚才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啊?”其他三个也是很期待的看着脉二天师。
“来,我给你们讲个故事。从前有一个人家里很富有,他有个穷邻居。这个富人经常接济这个穷人…”麦兜麦仲肥将中、日两国之间发生的事情演化成两人之间的故事讲给了四个小孩子听。
四个小孩听完表情各异。李承乾撇嘴说“早就该灭了那个穷邻居。”
李恪摇头说“不应该无偿接济他,把他收做仆人,做的好给饭吃,做不好用皮鞭揍他。”
李泰说“根本不用去理他,让他自生自灭算了。”
“应该去教育他,让他去自己找条出路,在他没找到前快饿死时送点饭给他,也只要他不被饿死就是了。”小李治想了半天说。
麦兜麦仲肥听完四小的话,对四人的性格有了更深了解。李承乾有些桀骜而且心狠手辣;李恪善于用手腕,和他老子性格很象;李泰冷漠心狠;李治能分辨是非但有些心慈手软,难怪会被武大姐把皇权弄去。
“老师,你说我们谁说的对?”小李治仰脸问
“你们说的都对,我更倾向于李恪皇子的思维。”麦兜麦仲肥想了想说。
李恪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第二十四章 君臣奏对坑日本
第二十四章君臣奏对坑日本
和几个皇子聊了会,感觉时间差不多了。麦兜麦仲肥急忙奔武德殿面君谢恩。
那萝卜兰花指还在当值。老远看到麦兜麦仲肥急忙迎上去“二天师啊,杂家已经回禀皇上啦,正要去找您呢,可巧您就来啦,快去见驾吧。”麦二天师很有想要给那个一嘴零碎的家伙嘴里塞个萝卜的冲动。
进了殿里躬身施礼“陛下,小道见礼。”
“免了,二天师的处罚以满,不知可有感想?”太宗皇帝笑咪咪地问。
“回陛下,小道没感想、不敢想。”既然你和我开玩笑,咱也和你开开玩笑。
“呵呵~~刚才内侍说你要来见朕,有何事情啊?”太宗没在继续玩笑。
“小道来谢恩,交旨的。”麦二天师也老实回答。
“恩,来人给二天师赐座。”进来个内侍把旁边地椅子挪了挪,就算是赐座了,只是个形式。之后出门,随手把门带上。
“谢陛下。”麦兜麦仲肥坐到那椅子上后说“刚才听内侍说陛下正在接见倭国使者?”
“不错,二天师可有何见解?”太宗皇帝看他主动提出这事应该有什么想法就问。
“不知陛下对这倭国之民有何看法?”咱先要知道你的态度才好定策。
“呜…倭国这个小国之人孤悬海上,民风到也淳朴。其人求知欲很强,而且好学。从隋以来就亡命于大海前来我中国学习。此诚可敬之”太宗皇帝整理了下思路后缓缓的说出了自己对这个民族的看法。
不能让太宗皇帝有这种想法必须把它扼杀在摇篮里。麦兜麦仲肥急忙接过话头说“陛下,小道有个故事,讲与陛下听。”说完把老虎和猫学本领的故事说了一遍后继续说“小道也没接触过倭国这个民族,但刚才在等陛下召见时小道暗自掐算了下,卦像显示这个叫倭国的国家将来是我中国的大患。而且倭国现在正在新罗和高丽进行着什么对我大唐不利的事情,小道法力有限无法窥测。”咱没忽悠您老人家,这可是历史上记载的事情。
太宗皇帝皱起了眉头。他现在对麦兜麦仲肥的所谓六爻神掐之术还是比较相信的。上次出征匈奴的经过和这位麦二天师掐算的结果一摸一样,也不由的他不信。“如果真如二天师所说,那这倭国其心机很深呐!”太宗皇帝思索着说。接着冲门外喊“来人”
门一开进来个内侍,太宗皇帝道“即刻让中书省发函营州都督张俭,令他密切注意新罗、百济、高丽动向。如有异动马上快马报长安。”那内侍答应正要走,麦兜麦仲肥急忙喊住对太宗皇帝说“陛下,辽东得天独厚,而我朝里使用的辽东地图具是隋朝留下,多有被战火焚损,不如让张都督派人重新绘制,以备不时之需。”太宗皇帝略一思索道“不错”挥手对那内侍道“让张俭将辽东地图重新绘制,去吧。”那内侍屁颠屁颠地去了。
内侍走后太宗皇帝问麦兜麦仲肥道“二天师可有如何应付倭国要求的计策否?”
麦兜麦仲肥不敢卖弄便道“小道也没什么好的计策,但小道想来,可以将儒门典籍与佛门佛经传授与他们,让他们知礼仪,也许能在佛门的感召下让他们立地成佛也说不定。还有就是有关军事和民生的技术坚决不能让他们学得。到是可以与他们互开贸市。小道曾查阅典籍时有前人写倭国国内金、银矿山很丰富,但他们地冶炼技术很落后,我们可以让他们用这些矿石来交换我朝的丝绸、瓷器、茶叶这些消耗品,但制作方法同样不能让他们知道。另外不能让倭国来人到处乱跑,还要想办法把他们安顿在一起,让他们看什么,不让他们看什么也要详细的定出来。”
太宗皇帝坐在椅子上沉默着在消化麦兜麦仲肥的话。麦兜麦仲肥也没去打断,这些都是后世的一些经济掠夺和保密的手段。太宗皇帝一时半会想不明白也情有可原。
一柱香时间后,太宗皇帝才从沉思中抬起头问“为什么二天师不将道门典籍也送与他们?难道道门典籍不如儒门和佛门吗?”
“陛下,非道门典籍不如儒门和佛门。实因道门典籍里藏着大秘密,切不可给他们。”
“哦?不知道门典籍里所藏何秘密?”太宗皇帝奇怪的问。
“且不说小道与师傅的推算之法。陛下请看此物。”说着麦兜麦仲肥从兜里套出个鸡蛋大小的玻璃球递给太宗皇帝,正是麦二天师发明的“掌心雷”。
太宗皇帝接过那圆圆的玻璃球问“此玻璃蛋有何用?又与那典籍里所藏秘密有何关系?”
“此物是小道在道门典籍中找到的火药之法而制成的掌心雷。”没办法,道门典籍里很多化学原理,虽然粗浅但肯定不能给小日本子的。
“哦?掌心雷?如何使用?”太宗皇帝很惊讶
“陛下请找几个人来,随小道去找个地方一试便知。”麦兜麦仲肥懒的解释,带他去看看效果就知道了。
太宗皇帝喊了几个内卫来,几个人走到上林苑找了块空阔地段。麦兜麦仲肥指挥那几个内卫把实验场布置好。
因为这个“掌心雷”是麦兜麦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