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天下-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这些军队正如李隆基所说,是用人头喂出来的真正勇士,他们一出手,就与众不同,那种杀气,远非梨园弟子所能拥有。
    “四海皇风被,千年德水清;戎衣更不著,今日告功成。”将士们齐声高唱,声震长空,响遏浮云,震得地皮都在颤抖。
    随着鼓点,将士们列成鱼丽阵,动作整齐划一,如同一个人在表演似的。更重要的是,他们一举一动,带着一股让人心悸的气势。
    表演刚刚开始,群臣的血液就沸腾了,眼中精光暴射,如同驰骋在战场上。
    一群老兵率先站了起来,与将士们唱和。
    这群老兵是唐朝历次大战的功臣,他们虽然年岁大了,精力不济了,体力衰弱了,不能再驰骋在战场上。然而,他们听着将士们的歌唱,看着他们的军舞,他们的脑海中浮现出当年参加的大战,刀光剑影,流矢横飞,鲜血飞溅……他们的情绪再次激荡。
    不需要李昌国下令,没有参与表演的将士们紧跟着站起身,引吭高歌,与将士们相和。
    这种气氛太有感染力了,陈玄礼、李林甫、太子李亨、安禄山,还有群臣,齐刷刷的站起,引吭而歌。
    一时间,麟德殿里歌声震天价的响,地皮都在颤抖。
    伴随着歌声的还有冲霄的气势、激情、豪情、豪迈的勇气。
    李隆基看在眼里,听在耳里,心情激荡起来,右手执着鼓槌,左手把皇袍朝腰间一束,再握着鼓槌,重重用力砸了下去。
    李隆基双手上下翻飞,每一下砸下去,必然发出惊天动地的响声。他的眼中精光暴射,脸色赤红,额头上的青筋冒出来了,仿佛他指挥千军万马驰骋在战场上似的。
    “主圣开昌历,臣忠奉大猷;君看偃革后,便是太平秋。”将士唱完最后一句,战鼓最后一声响起,如同惊雷,整个军舞戛然而止。
    军舞虽然演完,所有人仍是沉浸在那让人热血沸腾的豪迈气氛中,仿佛驰骋在铁血横流的战场之上。
    李隆基一双手紧紧抓着鼓槌,手背上全是青筋,久久没有放开。
    “击破大食!”也不知道是谁率先吼出声。
    “击破大食!”紧接着,全场爆发,惊天的吼声直上九霄。
    吐蕃已经平定,接下来就是该大食了,这是唐人的梦想,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念着,此时不知不觉中就齐吼。
    “击破大食!”李隆基高举鼓槌,豪情万丈,吼得山响,额头上、脖子上、手背上的青筋如蠕动的蚯蚓。
    足足吼了一盏茶时分,李隆基手中的鼓槌不住下压,吼声这才停了下来,李隆基兴致高昂,心情非常不错,冲李昌国笑道:“果然如你所说,大唐的勇士们表演更加有气势,更加豪迈,让人如同驰骋在战场上。哪怕前面有万千人,也敢独往!”
    “陛下英明!”所有人齐声赞颂。
    李隆基的话说到了们的心坎上了。
    鼓槌一放,李隆基拉着李昌国,回到宝座上,端起酒杯,道:“来,我们一醉方休!干!”
    有了这通军舞表演,李隆基原本不高的兴致极为高昂,适才的不快荡然不存,杨国忠父子惹出的风波不过是一小段插曲。
    “干!”所有人冲李隆基遥敬一杯,一仰脖子喝干了,把杯底亮出来。
    “如此盛事,岂能无歌舞。”李隆基的兴致极高,笑呵呵的道:“就不要梨园弟子献歌舞了。把大胡子叫来,让他唱歌跳舞助兴。”
    “赞普献舞!”群臣大是欢喜,眉毛根根向上翻,无不是喜悦不禁。
    在平定吐蕃的庆功宴上,要吐蕃的赞普献舞,这是千古盛事,谁能不欢喜?(未完待续。。)
第二十九章 尽欢而散
    第二十九章 尽欢而散
    在唐朝历史上,平定敌国,活捉其首领的著名事件莫过于李靖灭东!!突厥俘获颉利可汗和苏定方灭西突厥俘虏贺鲁。
    在这两件事中,又以李靖灭东!!突厥,活捉颉利可汗最为著名。
    之所以最为有名,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因为颉利可汗趁隋末中原内乱之际,役使中原,掳获了大量的人口,为祸之烈,古今罕见。二是因为颉利迫使刘武周、梁师都、李渊向其称臣,让李渊、唐太宗倍感耻辱。三是颉利可汗趁玄武门事变后,唐太宗登基不久,根基未稳之际,亲率大军杀奔关中,兵临渭水,迫使唐太宗订立了“便桥之盟”。
    这些事一桩桩,一件件,都是奇耻大辱,让人难以忘记。是以,唐朝灭了东!!突厥,活捉颉利可汗后,唐朝大肆庆贺,终于洗雪了耻辱。
    已经退位的高祖李渊更是欢喜,亲自设宴,邀请功臣饮宴,席间,命颉利可汗跳舞助兴。此时的颉利可汗已成阶下囚,昔日的威风荡然无存,哪敢说个不字,只得献舞助兴,唐朝群臣尽欢而散。
    这事因而成为美谈,天下传颂,成为一段盛世佳话。
    如今,李隆基要吐蕃赞普墀德祖赞前来跳舞助兴,这是无上美事,可与当年的颉利可汗跳舞助兴相提并论,谁能不欢喜?谁能不喜悦不禁?
    瞧群臣这副欢喜样儿,个个嘴巴裂到耳根了,眼睛眯到一起了,只余一条小缝。
    “陛下,不仅要赞普跳舞,还要给赞普封个官啊。”有大臣大声叫嚷起来。
    “臣等附议!”群臣的兴致高昂,大声附和。
    李隆基脸上的笑容叠了一层又一层,笑得跟弥勒佛似的:“依你们说。该给大胡子封个什么官呢?”
    “右卫大将军!”群臣想也没有想,齐声大吼,个个乐不可支,一脸的欢喜,仿佛出了一个天大的美妙主意似的。
    颉利可汗被俘后,唐太宗并没有杀他,而是封了他一个右卫大将军的高官。群臣要李隆基封墀德祖赞这官职。那是对墀德祖赞的莫大讽刺,群臣能不欢喜么?
    若真封这官的话。无异于在告诉慰德祖赞:你和颉利一个样!
    这对于唐朝来说,那是扬眉吐气,无上美事。
    “嗯。不是不可以。”李隆基眉头一挑,笑得眼睛眯到一起了。
    “陛下,还要给赞普赐下良田美宅,要好酒好肉养着,不能亏了他。要把他养得白白胖胖的,有需要的时候,就叫他跳舞。”
    “对!大唐富饶,我们从牙缝里扣点渣也能把他象猪一样养着,绝不能让他死掉,最好养他百八十年。”
    颉利可汗被俘以后,就成了助酒兴的工具,唐朝有需要的时候,就要他献舞助兴,他不敢不遵。让他万分郁闷,最后悒悒而亡。
    群臣也是在打这种主意。可以想得到,只要墀德祖赞活着一天,唐朝有一天的快乐,谁也不愿他早死。
    “嗯。”李隆基重重点头,大为赞成这主意。
    正说着,墀德祖赞还有大论、小论、整事相……以及一众大臣被押了上来。
    群臣的目光齐刷刷从吐蕃君臣身上一扫,个个兴奋莫明。眼睛瞪得老大,恨不得立时欣赏到吐蕃歌舞似的。
    最后,群臣的目光停留在墀德祖赞身上。个个目光灼灼,仿佛饿狼看到羊羔似的。
    颉利可汗当年献舞。是一段佳话,遗憾的是群臣晚生百年,没有见识。如今,他们终于可以见识到墀德祖赞献舞了,谁能不热切?
    “大胡子,我们又见面了。”李隆基满脸的笑容,如同见到邻居般亲切,乐呵呵的道:“还是在长安好,我们想见面就见面,哪象你呆在逻些,我们见见面都难。”
    他说得特别亲切,仿佛见到久别的老朋友似的,然而,墀德祖赞听在耳里,如同被雷劈中,还是一连串的雷霆劈中。
    被抓到长安,一切由李隆基说了,他哪里有自由,李隆基想啥时间见面就啥时间见面。墀德祖赞很想分辩,却是喉头如同被什么东西堵住了,愣是说不出话来。
    此时此刻,他方才真正品味到什么叫亡国之君的滋味,那就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陛下,我等君臣虽是被俘,却不会屈服。”还是小论有胆识,冲李隆基道:“君有君道,即使吐蕃破灭,赞普被俘,陛下休想如意。”
    “狂妄!”
    “放肆!”
    群臣一片喝斥声响起。
    “啪啪!”李隆基一点也不恼,脸上的笑容更多了,笑得更欢了,轻轻击掌,朝宝座上一靠,道:“小论,你有胆有识,这点朕很欣赏。不过呢,你们全落在朕手心里,朕要把你们捏扁搓圆,你们谁敢说个不字?”
    头一昂,胸一挺,极是得意,冲一众吐蕃大臣一指,道:“你瞧瞧他们,大气都不敢出,一颗头颅埋到裤裆里了,个个垂头丧气,你们有丝毫反抗之力么?”
    吐蕃群臣个个心惊胆颤,大气都不敢,哪敢抬起头。
    “小论,说话需要实力的,你们在朕的手心里,没有一点与朕讨价还价的实力,还是不要自讨苦吃的为妙。”李隆基一通得意的话说完,大声道:“大胡子,久闻你们吐蕃的歌舞颇有独到之处,你给朕跳上一曲,助助酒兴!”
    “啊!”一片惊呼声响起,出自吐蕃群臣之口。
    他们知道这时节被押上来,肯定没好事。依他们想来,李隆基会耍威风,会吓唬他们,会喝斥他们,却是未想到李隆基要他们跳舞助酒兴。
    这事比杀了他们还要难受,这是把他当玩物呀。
    他们好歹是吐蕃的君臣,若是被打骂、被斩首,他们虽然气愤,还能接受,那毕竟是俘虏应得的下场。让他们跳舞助酒兴,这是自古以来最大的侮辱,会被后人唾骂。
    想想蜀后主阿斗,因为蜀乐助酒兴,而得了一个“此处乐,不思蜀”的讽刺典故,被无数后人讥嘲。
    如今,这命运落到他们身上了,谁能接受?
    可是,正如李隆基所言,他们落到唐朝手里了,李隆基要把他捏扁搓圆就捏扁搓圆,他们又能怎么样呢?
    想反抗,又没有那实力;接受,又心有不甘。
    “啊什么啊,大胡子,快跳啊,朕等着欣赏呢。”李隆基架了个二郎腿,摆出一副欣赏的样儿。
    群臣无不是打起精神,睁大眼睛,只等欣赏吐蕃歌舞了。
    “我我我……”墀德祖赞嘴唇蠕动半天,愣是没有说出一句完整的话。
    “要么献舞,要么死。”李隆基脸一沉,喝问道:“你选哪个?”
    “愿死。”墀德祖赞迟疑了一阵,一咬牙,下定决心。
    “朕成全你。”李隆基手一招,从龙武军兵士手中接过一把剑,抛到墀德祖赞脚边,道:“想死,自己抹脖子。朕决不会阻止你。”
    李隆基这招够狠,想死还得自我了结。
    以墀德祖赞的刚硬脾性,若是李隆基命人斩杀他的话,他宁愿死。可是,让他自己动手了结自己的一生,这需要的勇气比起让人杀他要大得多,而他墀德祖赞却没有这勇气。
    望着地上的剑,墀德祖赞脸色变幻,一会儿青,一会儿白。
    “大胡子,你以为朕不了解你?你没有自裁的勇气。若你真的想死,就不会被押到长安了,你完全可以绝食呀。你没有绝食,顺利的被押到长安,这说明你不想死。”李隆基一裂嘴角,冷笑道:“想当年,颉利比你强横百倍,到最后,被大唐活捉,还不是要他跳舞就跳舞,他哪敢说个不字。”
    颉利可汗的强横,天下闻名,要不然的话,他干不出那么多让华夏痛恨的事来。到最后,被唐朝活捉了,要他跳舞就跳舞,屁都不敢放一个。
    “赞普,你本是大吐蕃雄主,大吐蕃在你手里,空前强盛,你万万不可做出有辱大吐蕃的事,死就死罢,只是一闭眼的功夫。”一众吐蕃大臣不敢说话,倒是小论大声怂恿墀德祖赞果断的死去。
    若要保全名声的话,墀德祖赞眼下死掉是最好的选择的。然而,如同他这样面临这事的不只他一人,还有颉利可汗。以颉利可汗的强横,最后都得低头,何况墀德祖赞。
    “我……”墀德祖赞迟疑了一阵,眼中泪水滚落,极是委屈,万分不甘,却是扭动起来。
    他还是屈服了,选择献舞,而不是自裁。
    “大吐蕃的脸面丧尽了!”小论痛苦的闭上眼睛。
    吐蕃被灭,吐蕃君臣被俘,吐蕃的脸面丧失了九成九,还余下最后一点脸面,若是墀德祖赞不屈服,果断的抹脖子的话,还能保存那么一点点。
    他一屈服,当众献舞,这最后一点脸面都不复存在了。
    “如此僵硬,这也叫献舞?你会不会跳?”
    群臣的眼睛睁得老大,雪亮雪亮的,大声吼起来。
    墀德祖赞一个激灵,忙打起精神跳起来,不再那么僵硬了,多少有点灵活了。
    “还不行。”群臣大吼道:“跳好点。”
    在群臣的轰笑声中,墀德祖赞的舞蹈是越来越灵活,到最后是舞姿优美,极是流畅,一瞧便知这是个中好手。
    这还不算,他还引吭高歌,旋律优美动听,竟然极有音乐天赋。
    李隆基眼睛眯到一起了,手指随着旋律点动,合着节拍轻哼,摇头晃脑的,一颗脑袋晃出一个又一个圆圈。(未完待续。。)
第三十章 杨氏失势
    第三十章杨氏失势
    这是平定吐蕃的庆功宴,还要墀德祖赞这些吐蕃君臣跳舞助兴,这是无上美事,是最好的佐酒“佳肴”,李隆基心情大爽,比起品尝任何人间美味还要舒畅,就连屁股也是欢喜的,浑身毛细孔都在散发着喜悦劲头。
    不仅他如此,唐朝大臣谁个不如是呢?
    可以这样说,天下间就没有比这更能令人舒畅的事情了。
    一众大臣、还有将士们是呵呵直乐,指点墀德祖赞的舞蹈、歌声,狠狠饮酒,酒到杯干,一杯接一杯,仿佛他们喝的不是酒,而是仙酿似的。
    “你们也跳。”也不知道是哪个大臣心情实在是太好了,冲吐蕃群臣大吼一声。
    “对!你们跳,赶紧跳!”群臣大声附和。
    处此之情,吐蕃群臣哪敢说个不字,连墀德祖赞都跳舞了,都低头认输了,他们又岂能不低头?岂能不讨唐朝君臣的欢喜?
    只得强打起心神,开始跳舞唱歌。
    有了这些大臣的加入,吐蕃的歌舞就更有声势了,更加动听了。为了讨得唐朝君臣的欢喜,吐蕃君臣的脸上强挤出笑容,笑容堆了一层又层,仿佛见到老祖宗似的。
    唯有小论没有跳舞,痛苦的闭上眼睛,眼泪从脸颊上流下来。
    小论是吐蕃群臣中最有胆色的一个,虽是被俘,却是不愿低头。在这种庆功宴上。这无异于是挑衅。难以容忍,然而,唐朝君臣却是选择了容忍,打量小论的目光还不乏佩服。
    唐朝之所以强大,就是因为唐朝有很多热血男儿,他们佩服的就是好汉子,小论这心性正对他们的脾性,不得不佩服。
    “把小论押下去。”李隆基一挥手,龙武军押着小论离去。
    这是在减轻小论的痛苦,让他眼不见为净。
    就这般。庆功宴的气氛达到**,唐朝君臣一边欣赏吐蕃歌舞,一边指点,一边痛饮。
    时间过得飞快。很快就过了午夜,这才兴尽。
    李隆基站起身来,仰首向天,一通大笑,指点着李昌国的肩头,道:“李昌国,朕今日方知当皇帝之乐乐无穷矣!哈哈!”
    转过身,大步而去,瞧他那架势,不是在走路。而是在飞,浑身轻松异常。
    “哈哈!”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李林甫笑得很是欢畅,在李昌国肩头拍拍道:“今日之宴,必成我辈最美好的记忆!能有此等盛宴,我辈此生不虚!”
    虽然他是千古有名的大奸臣,这话却是说到群臣心里去了,就连太子李亨也是重重点头赞同。诚如李林甫所说,人生若此,夫复何憾?
    “颉利献舞一事,是大唐盛事。我们能在有生之年参与此等盛事,积了八辈子的德。”陈玄礼捋着胡须,笑眯眯的,声调异常之高,一脸的陶醉。
    “没错!”群臣齐声附和。
    “尽兴了吧?尽兴了就散了吧。”李林甫右手一挥。群臣告辞离去。
    “李将军,可是要回府?”李林甫冲李昌国笑眯眯的问道。
    “嗯。暂时不。我先去弟兄们的住处瞧瞧再说。”李昌国微一沉吟。
    参与庆功宴的将士们是从边关赶回来的,他们的住处早就安排好了,不过,以李昌国的作风,必然是要去看个究竟,不然不放心。
    “呵呵!李将军爱兵若此,怪不得能令行禁止。走,一起去。”李林甫的心情极度之好。
    “我也要去,一起,一起。”陈玄礼当然要去看个究竟。毕竟,参与庆功宴的将士们中,龙武军占了很大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将士们的宿处就在龙武军的兵营中,他是责无旁贷。
    “我们也去。”群臣眼巴巴的看着陈玄礼,盼望他们允许。
    要去龙武军的营地,没有陈玄礼的允许,谁也进不去,就是李林甫也休想。
    “龙武军军营等闲不得进入,今儿是大喜的日子,我就破一次例,准许你等进入。”陈玄礼难得的通情达理一次。
    “谢龙武军大将军。”群臣大喜。谁个不知,哪个不晓,龙武军兵营很难进入。
    “先说好了,不得乱跑,只能在将士们的宿处呆着。”陈玄礼脸一沉。
    “龙武大将军请放心,我等明白。”群臣深知龙武军的重要性,陈玄礼能允许他们进入,已经是天大的恩情了。
    当下,一群人赶往龙武军的营地。李昌国有好久没回来了,旧地重游,颇多几分感慨。回想起当时初到龙武军的情景,被陈玄礼变着法子刁难,给他下马威。
    “龙武大将军,我一这里,就想起当初我来之时,你是何等的看我不顺眼,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李昌国一碰陈玄礼。
    “李昌国,你休要胡说,我陈玄礼肚内能撑船,哪能刁难你?你酒喝多了,乱说。”陈玄礼眼睛一翻,一概不认帐。
    李昌国如今成了唐朝的英雄,很多人在打探他的事情,他初入龙武军之时被陈玄礼刁难一事都知道,听了这话,无不是偷着乐。
    “李将军,你莫要生气,这老儿就这臭脾性。每个初来龙武军的兵士,都会给他变着法子刁难,他明明是想耍威风,却美其名曰下马威。”李林甫手肘一碰李昌国,调侃一句。
    “丞相,你再乱说,我把轰出去。”陈玄礼的脸上挂不住了。
    “是是是,我没乱说,我只说实话。”李林甫明看是在认输,实则在挤兑陈玄礼。
    一行人说说笑笑,进入龙武军军营,来到将士们的安歇处。李昌国但看得很仔细,只见歇宿用具一应俱全,什么也不缺,跟现代社会住五星级宾馆有得一比了,看来唐朝在这事是花了很大心思。
    平定吐蕃是天大的美事,若是让将士们有丝毫不便,那将是错过。
    李林甫也很上心,不住的问这问那,还出主意,力图让将士们歇宿得更舒心。
    李昌国能听出,李林甫这次是真的上心,是真心话,不是作伪。转念一想,也就释然了。以李林甫的性格,只要与他没有利害冲突,他又一切按律处置。这些将士们与他压根就没有利害冲突,对他没有丝毫威胁,他犯得着与这些英雄过不去么?
    这就是李林甫。若是换成杨国忠,即使这些将士们与他没有利害冲突,他也会找事,因为他要耍威风呀。
    处理好这事,李昌国这才与众人告辞回家。
    一路上,只见长安灯火通明,到处都是欢庆的百姓,个个喜笑颜开,欢欣鼓舞,大声吆喝,尽情的发泄喜悦的心情。
    长安,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
    在康德他们的簇拥下,李昌国终于回到阔别已久的家。远远望去,只见家里灯火通明。
    刚到家,香风阵阵,一个美妙的人影就扑了过来,李昌国拥着这熟悉的**,还没有说话,高妙丽就嗔怪道:“真是的,这么晚了才回家。”
    虽是在嗔怪,却是一脸的笑意,跟盛开的鲜花般,明净无暇。
    “我这不回来了?”李昌国笑看美人。灯下观美人,美人越是美,不由得心痒难搔,在高妙丽耳边轻声问道:“想我不?”
    “想!”高妙丽轻轻点头。
    这不是明知故问么?谁个留守的人不想征战在外的家人?
    “想我哪里?”李昌国脸上闪过一抹狡色。
    “想……你坏死了。”高妙丽轻轻扭着李昌国的耳朵,嗔怪不已。
    “好好,都是我的不好,我不问了。”李昌国一副认错的好态度。
    高妙丽松了一口气。然而,一口气还没有松完,只听李昌国问道:“你想哪里想我了?”
    “哪里都想……啊!”高妙丽心神激荡之下,差点说漏嘴了,好在她冰雪聪明,立时发觉,忙捂住嘴巴。
    “哈哈!”李昌国大乐,把高妙丽抱起,在她耳边轻声道:“我这就去查查,你哪里想我。”
    “你坏死了。羞死人了,还有这么多人呢。”高妙丽一颗螓首埋在李昌国坏里,俏脸飞霞,羞不可抑。
    李昌国抱着高妙丽进屋,放下她,叫人打上热水,好好的洗个澡。这个澡洗得真的是惊天动地的舒畅,懒在浴桶里都不想出来了。
    自从出征以来,就今晚上洗了一个痛痛快快的澡,终于把半年的疲累、征尘洗掉,毛细孔都在欢呼。
    这晚上当然是被翻红浪,两人榻上大战。阔别这么久,干柴遇到烈火,岂能不熊熊燃烧。
    次日清晨,李昌国睡得正香,却给高妙丽叫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