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天下-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传到杨国忠耳里,杨国忠气得仰天大吼,却是无可如何,谁叫他的坏事做得太多呢?
    李昌国却是名声大噪,因为他让杨国忠出了丑,一时间,长安百姓对李昌国是爱戴有加。
    xxxxxxxxx
    李昌国和太子李亨在郊外滑雪,检验雪撬。经过改进的雪撬,更加轻便,更加好用,李昌国大是满意,对唐朝的科技水平大为赞叹。
    太子李亨对滑雪一事mi上了,一有空就拉着李昌国去滑雪。他之所以如此做,一是因为他要李昌国教他滑雪,二是因为他要趁此机会与李昌国多加亲近。李昌国解过他的危难,再者李昌算计杨国忠一事,让他很是服气。
    杨国忠是李隆基的宠臣,一直是太子李亨的rou中刺,眼中钉,他拿杨国忠无可奈何,哪里想得到,杨国忠压根就不是李昌国的对手,给李昌国算计得死死的。
    以后对付杨国忠,还需要李昌国出大力,他自然不能错失这等亲近的机会。
    除掉杨国忠这个jiān臣,需要太子李亨这个盟友,李昌国当然不会拒绝这等良机。
    杨国忠知难而退,不去吐蕃,真是让李昌国无言。李林甫把李昌国的用意说了个通透,李昌国真的是打算在吐蕃nong死杨国忠的。大不了再给他一件大功,塞人口实便了。
    象杨国忠结仇那么多的人,谁个不想他死?若是杨国忠死了,被查出来是李昌国做的手脚的可能xing微乎其微。
    然而,让人想不到的是,杨国忠怕吃苦,不敢去吐蕃,天赐良机就这般白白溜走了,李昌国万分惋惜。
    “王维见过太子!见过李将军!”
    正在二人滑得兴起之时,王维赶到,冲二人见礼。
    “免了!”李亨一挥手,盯着王维问道:“王维,你的事做完了?”
    “快好了!”王维微微点头:“臣今日前来,是有一样东西要请李将军过目。”
    “哦!什么东西?是不是诗词?”王维是大诗人,若是有幸一睹他的新作,还真是荣幸,李昌国颇有些急切。
    “王维虽然略通文墨,却不敢有辱李将军法眼。”王维谦逊一句,把随身带来的一个包袱打开,道:“请李将军过目。”
    李昌国一瞧,这是一个折叠在一起的布帛,看上去很是陈旧,应该有些年头了,大是奇怪:“这是……”
    “这是我做的便榻。”王维笑着解释道:“我好游览,多在野外宿营,夏天多蚊虫,冬天太冷,就自个琢磨做了这个便榻。”
    李昌国拿在手里,心头怦怦跳,这是睡袋。
    睡袋,在平时没什么大用,在这次平定吐蕃之战中有莫大的作用。若是有睡袋,将士们歇息的时候就不用挨冻,可以保持旺盛的战力。
    李昌国一双虎目中jing光暴shè,盯在睡袋上再也移不开了。
    !d@t
第二十四章 重返前线
    第二十四章 重返前线
    第二十四章 重返前线
    太子李亨把李昌国那副专注样儿看在眼里,大是惊讶,问道:“这有何用?”
    “太子有所不知,这是睡觉用的。”李昌国知李亨没有见识过,为他解释道:“一摊开,钻到里面睡觉,可以遮风挡雨,哪怕是在冰天雪地里也可睡个暖和觉。”
    “真的?”李亨一双眼睛立时睁大了,很是难以置信。
    “确实如此!”王维很是惊讶,问道:“李将军,你识得这便榻?”
    现代人有几个没见过睡袋的?
    李昌国当然不能明说,笑道:“我一听你取名为便榻就做此想,给我懵对了。”
    王维大拇指一竖,大为赞叹道:“此物我极为珍视,极少视人,李将军闻名便知其用,了得!了得!”
    “能不能多做些?”李昌国一双眼睛瞪得滚圆,死盯着王维。
    睡袋是眼下急需之物,若是能多做些出来的话,对此次灭吐蕃有着莫大的作用。可是,以唐朝的科技水平,能不能多做些出来,李昌国还真是有些把不准。
    睡袋最大的难题在于隔热、保暖,若这问题解决的话,一切都好办。
    “没问题。”王维却是信心十足,道:“虽然有些麻烦,很费手脚,却是难不住我们的工匠,我只需要把方法一说,包准他们能做出来。”
    “太好了!”李昌国大声赞好,迫不及待,道:“我先试下。”
    不由分说,把睡袋放在地上,打开,一头钻了进去,把入口封死,睡了下来。
    不得不说,这睡袋的保暖效果很不错,一旦封死,冷气就进不来了,暖和多了。虽然比起升火取暖要差很多,在古代能有如此功效,难能可贵了。
    “李昌国,行不行?你快出来,让我试试。”太子李亨的好奇心给吊起来了,大声催促。
    “太子莫忙,让我多睡会,感受一阵再说。”李昌国却是不急,要全方位体验一番再说。
    李亨虽然心急,也不好再催,只能耐心的等着。
    李昌国睡在里面,感觉越来越暖和,这保温效果还不错,越来越满意。
    “这个王维,不仅诗写得好,还有如此巧思,解了我们一大难题。”李昌国大是欢喜,对王维是不惜溢美之词。
    过了小半个时辰,李昌国这才出来,李亨二话不说,一头就钻了进来,大赞一声:“挺暖和。要是再有些褥子的话,比暖榻也不逊色呢。王维,你真有巧思。”
    “太子过奖了。”王维谦逊一句。
    “王维,你立了如此大功,你要何种奖赏?”太子李亨封开出口,睡在睡袋里,不住滚动,感受起来。
    “王维不敢领赏。若是可以的话,王维想参与平定吐蕃之战。”王维一双眼睛望着李昌国,眼巴巴的,既是期盼,又是紧张。
    期盼的是李昌国答应,紧张的是李昌国不同意。
    “这事好说。”李昌国对王维很是赏识,道:“我们先把便榻带到军器监,请工匠们看看,能不能做,再去见陛下,说说这事。”
    “谢李将军!”王维深深一躬,满面红光,比吃了蜜还要欢喜,真恨不得抱着李昌国啃上几口。
    大唐男儿谁不以驰骋疆场为己任?
    更别说还是平定吐蕃这种千年盛事,王维能不欢喜若狂么?
    过了一阵,太子李亨钻出来,赞不绝口:“不错!不错!很不错!一是有些硬,睡在里面很垫背。二是还有点冷。吐蕃的寒冷远甚长安,这事还得再多加考虑,需要改进。”
    “太子,这事能解决是最好,不能解决也不要紧。”李昌国已经了弥补的办法:“这硬么很好办,只需要找个冰雪厚的地方扎营就成。睡在冰雪上,跟锦褥没多大差别。”
    “嗯!”太子李亨也是个聪明人,赞同这说法。
    “至于冷这事,可以生起火堆,将士们偎着火堆而卧,能减轻一些。”李昌国接着道。
    “生火取暖,是能减轻寒冷。可是,这还不够。”李亨眉头一挑,笑道:“有了,先去军器监,我们再去见父皇,解决这事。”
    “太子有何妙计?”李昌国有些想不明白了。
    “嘿嘿!”太子李亨一阵不怀好意的笑道:“你李昌国也有想不明白的时候?你等着瞧就是,这事一定办得漂漂亮亮的,让将士们不挨冻。走,军器监。”
    李昌国虽然很想问个明白,然而李亨不愿说,李昌国也就只好不问了,三人赶去军器监。
    到了军器监,太子李亨下令,一众良工前来,足足上百人,李亨把睡袋往他们面前一扔,问道:“能不能做出来?”
    这些工匠是唐朝的顶尖科技力量,他们把睡袋一通检视,个个眼睛放光,笑道:“如此巧思,真是让人想不到。”
    王维挺了挺胸脯,颇有些得意。
    然而,他的得意之情很快就不复存在了,只听一众工匠七嘴八舌的指责:“这是哪个劣等工匠做的?如此拙劣。若是给我们做的话,会更经折腾,更轻便。”
    “如此说来,你们能做了?能不能做得更加暖和?”保暖是重中之重,李昌国大声问道。
    “更暖和这事,我们没多大成算。”有工匠迟疑一阵回答。
    “也不是不可以,若是有狐皮的话,自然能更保暖。”有工匠出主意。
    在唐朝,没有棉花、没有天鹅绒这些保暖材料,狐皮是顶级保暖材料了。据传,极品狐裘可以化雪于三尺之外,穿一件狐裘跟揣着个小太阳似的。
    “这事就不用了,你们做得更结实,更轻便,更方便就成。”李亨冲工匠们一挥手,带着李昌国和王维快步离去。
    “太子,若是有狐皮……”狐皮轻便,还很保暖,这很重要,李昌国忙提醒李亨。
    “与其把狐皮用在那里,不如一人一件狐裘。”李亨笑着解释道:“你想啊,用在便榻里,只能睡觉暖和。若是做成狐裘,穿在身上,行军的时候很暖和,睡觉的时候可以用做被褥,这不是两全其美么?”
    这主意不错,不过,李昌国却是惊讶不已:“太子,这是数千将士出征,需要的狐裘有好几千呢?大唐能有这么多?”
    李亨大气的挥挥手,笑道:“若是无杂色,能化雪于三尺外的狐裘,大唐没几件。可是,不管色彩,只要暖和,这样的狐裘,八千一万,大唐还拿得出来。”
    “谢太子!”李昌国大是欢喜,有了狐裘,将士们行军不用挨冻了,有了睡袋,睡觉也不用挨冻了,这是大好事。
    只要解决了御寒,就能保证将士们的体力,这胜算就大多了。
    三人见到李隆基,李亨把事儿一说,李隆基大是欢喜,少有的把李亨夸赞了一通。
    李隆基雄材大略,对他的儿子们很不满意,不得不从筷子里挑旗杆,矮子里面找高个,立了李亨为太子。李亨这个太子很少有出采的时候,这次却是出采了,听了李隆基的夸奖之词,浑身轻飘飘的,仿佛在云端似的。
    对睡袋一事,李隆基既是好奇,又是赞赏,准了王维的请求,允他从军。
    王维欢喜不已,恨不得放声歌唱了。
    接下来的事,就很好办了,先是试制了几个睡袋,李昌国体验之后,大是满意,除了保暖一事没什么提升以外,在耐用、轻便、方便上都有提升。即使多一个睡袋,也增加不了几斤重量,这对极需节省体力的将士们来说,是无上福音。
    李昌国穿上狐裘体验,就暖和多了,虽然比起暖榻还是有差距,却也差得不太多。只要生起火堆,就能更进一步,李昌国大是放心。
    睡袋之事,不是很急,只需要李昌国他们出动之前运到大非川就成。雪撬反倒很急,要加紧制作,因为使用雪撬需要技艺,要对出征的将士们训练。
    是以,李昌国决定先做雪撬,后做睡袋。
    军器监加班加点的做雪撬,很快就有四五个了,李昌国决定回到大非川,对将士们进行训练。
    这事是应该做在头里,没人反对,一致赞成。
    出发这天,李隆基、李林甫、陈玄礼、太子李亨皆来送行。
    李昌国这次回京,不过是禀报军情,顺带办些事,没想到李隆基亲自送行,很是意外。
    李隆基笑道:“吐蕃是华夏的千年之敌,秦皇汉武未之讨,大唐此次平定吐蕃,实是华夏盛事,将士们出征,朕须得亲自饯行!”
    吐蕃之地在秦汉之际是羌人之地,羌人就是吐蕃的祖先,秦皇汉武无可奈何,唐朝若是平定了吐蕃,堪称千古盛事,李林甫、陈玄礼、李亨重重点头,大是赞成这话。
    “李昌国,你们放开了手脚去打,失败了,朕不追究你们的罪责!”李隆基很大气的挥挥手,道:“成功了,是将士们的功劳,朕会按功行赏!”
    越过积石山的成算并不大,即使失败了也在情理中,没必要追究罪责,只要将士们尽力就成。若是成功了,那是天大之喜,吐蕃一举平定。
    “你们还有何话说?”李隆基扫视李林甫、陈玄礼和李亨。
    李林甫执着李昌国的手,亲切的道:“李将军,本相只说一句,若有一个将士饿着了,唯本相是问!”
    李林甫准备与李昌国搞好关系,将来好对付杨国忠,是以主动献殷勤。
    杨氏势大,要对付杨国忠需要借李林甫之力,李昌国笑着道:“谢丞相!”
    对李昌国的回应,李林甫很是满意,笑眯眯的。
    陈玄礼只说了一句话:“打!放开了打!”
    李亨叮嘱几句,这饯行一事就完了。
    李昌国别过众人,率领龙武军开出长安,重返前线。
    !d@t
第二十六章 舒莱克
    第二十六章舒莱克
    第二十六章舒莱克
    大非川,青海湖附近一个山塬上,龙武军集结在这里,正在进行训练,一派热火朝天气象。  txt电子书下载之所以如此热闹,是因为摔跤摔得特别bāng。
    “砰!砰!砰!”
    沉闷的摔跤声响成一片,此起彼伏,不绝于耳,龙武军兵士成片成片的摔倒,个个滚得跟雪人似的,一身的冰雪。
    “这叫雪撬?应该叫摔跤撬!”
    “我从未摔得如此惨过!就是当年入选龙武军也未如此凄惨。”
    “着实够惨,摔成这样,妻一定不识得。”
    尽管龙武军的军纪很严,此时也是不免叫头接耳,议论纷纷。
    龙武军尽管了得,可是第一次接触到雪撬,还是不会用,不适应,给摔得七荤八素,不辨东西南北。
    “监军,我们只要能坐在雪撬上滑到山下就成,不必如此吧?”有龙武军兵士实在是忍不住了,向李昌国大声提议。
    “是!这东西学会了也没多大用处呢。不就是省点力气么?我们坐在上面,滑下去不就成了?”立时有兵士附和。
    李昌国把龙武军兵士一扫视,笑道:“好吧,我让们知道为何要们学会滑雪”李昌国一声令下,康德忙把李昌国的长枪拿来。
    李昌国接在手时,站到雪撬上,道:“们心了!”
    脚下一用力,雪撬好象离弦之箭一般冲了出去,手中长枪舞动,斗大的枪花出现,在一个龙武军兵士féi屁股上一拍,这个龙武军兵士象皮球一般滚了出去,摔在数丈外,顺着山塬滚了下去,一条深深的雪印出现。
    “这个……”龙武军兵士想不明白,为何李昌国动手便动手。
    李昌国却不理睬他们,冲入龙武军队伍里,手中长枪上下翻飞,龙武军兵士碰着就滚,挨着就摔,只一会儿功夫,就有十几个龙武军兵士滚到山塬下,个个跟雪人似的。
    “监军……”龙武军兵士大骇,纷纷闪避。
    就在这时,李昌国却是停了下来,冲他们道:“们都看见了,要是在下山之际遇到吐蕃狗,们没有一点还手之力,还想省力气,丢人!”
    龙武军兵士明白过来,个个一脸的羞愧,讪讪的有些不好意思,道:“监军请放心,我们练!一定苦练!”
    雪撬是为了节省体力的,下山或者遇到山坡,只需要坐在上面滑下去就成了。
    可是,万一遇到吐蕃军队,与吐蕃军队遭遇的话,龙武军不会滑雪,与吐蕃人叫战就要吃亏。
    更重要的是,在雪地里,雪撬是很好的工具,若是龙武军掌握了的话,一旦与吐蕃军队遭遇,借助雪撬的便利,可以更有效的杀伤吐蕃军队。
    正是从这点考虑,李昌国才要求龙武军必须掌握熟练的滑雪技巧。
    龙武军明白过来,不再有异议,在李昌国的率领下,开始苦练滑雪技巧。
    滑雪对于龙武军来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他们初学之际,摔得那个惨,让人不忍卒睹,个个跟雪人似的,身上厚厚一层冰雪,却是没人叫苦,没人叫累。
    受伤对于龙武军来,那是家常便饭,不受伤还能叫龙武军么?
    他们自然是不当一回事,咬牙苦练。
    不得不,龙武军的素质非常好,不过一个时辰,就能滑雪了。当然,仅仅能滑雪与借助雪撬的便利作战,还有很大的差距,不过,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能滑雪了,龙武军的兴致大起,对滑雪特别喜好,拼命的训练,恨不得不吃不喝不睡。
    接下来,李昌国教他们利用雪撬进行战斗的技巧,龙武军学得很快,进步极大,李昌国大是满意。
    xxxxxxxxxx
    康国为大雪覆盖,一片白皑皑的冰雪世界,鸟兽绝迹。
    在康国东北的旷野间,正有一队人踩着冰雪,艰难的行进。领头的是一个跛子,走路一跛一跛的,不是别人,正是封常清。
    风雪太大,迷住了眼睛,连马都不能骑,只能步行。唐军紧跟着封常清的脚步,却是无怨无悔。
    “还有多远?”
    封常清吐出一口热气,瞬间变成冰晶,白门g门g一片,很是好看。
    “大人,就快了!再有十来里路就到了!”一个金发碧眼的胡人心翼翼的回答。
    “带路!”封常清一挥手,喘着粗气道。
    “大人,请随我来!”这个胡人依然心翼翼。
    一行人在胡人的带领下,继续前进。地上积雪两尺余,一脚下去,就是一个深深的坑,封常清他们走得异常艰难,却是没人叫苦,艰难的前行。
    走了差不多三里路,封常清他们拐进一个山谷,胡人捏着嘴,一声清脆的骆驼声响起来。一声未了,一声又起,极有节奏,一连响了五声,方才停下来。
    “不愧是看着骆驼粪长大的波斯人,连信号都要用骆驼叫。”封常清调侃一句。
    “大人见谅!”胡人陪着笑脸。
    山谷里有人大声问话:“丝绸到了?”
    “美丽的丝绸运到了!”胡人大声回答。
    “们会不会话?我怎么又成了丝绸?”封常清把自己一端详,相貌丑陋,无论怎么看总是和美丽的丝绸沾不上边。
    “大人来自古老的东方,跟丝绸来自同一个地方,这名ting好的。”胡人赞扬一句,眼里尽是yàn慕的光芒。
    中国的丝绸是丝绸路上的招牌货物,只要是丝绸之路所经之处,谁个不知,哪个不晓?可惜的是,丝绸太贵,只有达官巨贾才有钱买得起,要胡人不眼红都不成。
    “莫要那么看我,我是人,不是丝绸。”封常清把胡人那副他就是丝绸的样儿看在眼里,感觉怪怪的,一个大活人,怎么跟丝绸一样?
    一阵脚步声响起,三个身材异常高大精悍的胡人,腰挎大马士革弯刀,大步而来。
    “美丽的丝绸大人,请进!”三人中个头最高的胡人侧身相请。
    “我再一次,我不是丝绸。”封常清有些郁闷,提醒他们一句。
    “呵呵!”胡人发出一阵畅笑声:“谁叫大人和丝绸来自同一个地方呢?”
    “们就记得丝绸。我们大唐还有茶叶、香料、美yu、珠宝……”封常清一句数落的话还没有完,胡人的眼睛泛红了,恨不得把封常清变成这些传闻中的珍宝。
    “这是们的待客之道?”封常清有些不耐烦了。
    不能怪封常清,实在是这些天,他与波斯人打叫道让他异常惊讶,这些波斯人见到他,个个跟叫化子见到金元宝似的。
    “大人,请!”几个波斯人大是尴尬,讪讪一笑,把封常清请了进去。
    山谷里风雪迷漫,灰门g门g一片,不见帐幕,不见住处,跟旷野似的。
    来到山谷深处,有一个山洞,波斯人把封常清请了进去。
    这个山洞看上去很平常,没有任何异处,直到深入十几丈后,方才发现,这是一个住处。有不少身材高大的波斯人守卫,见到封常清,友好的点头打招呼。
    封常清一扫,发现他们眼里更多的是企盼。
    一个五十来岁的男子在几个身材高大的波斯人护卫下,快步到来,冲封常清见礼道:“舒莱克见过封将军!”
    一口流利的汉语,字正腔圆,很是地道。
    封常清颇有些讶异,打量着舒莱克,只见其人身材并不是很高,中等个头,也不魁梧,颇有些瘦削。不过,其人举手投足间,自有一股让人仰慕的气质。
    “封常清见过先知。”封常清回礼。
    “请!快请!”舒莱克亲热的执着封常清的手,拉着封常清朝里走。
    朝里行了十来丈,来到舒莱克的住处,很是简陋,只有一张卧榻,以及一些被褥。好在升了几堆火,倒也暖和。
    舒莱克扶着封常清坐在一个石墩上,冲封常清歉意的笑笑道:“贵客远来,多有怠慢,还请封将军见谅”
    封常清接过茶一喝,这是老茶,还是粗茶,放下茶盅,笑道:“先知清贫若此?”
    “哎!”舒莱克脸上闪过一抹怒色,叹息道:“自从大食东侵,灭我国之后,我们摩尼教就成了异教徒,处处受制,时时刻刻有性命之忧,境况越来越差。”
    摩尼教是波斯帝国的国教,波斯帝国被阿拉伯帝国灭亡之后,摩尼教自然也就成了伊斯兰教的眼中钉,rou中刺,阿拉伯帝国对摩尼教进行无情的镇压,教徒死伤惨重。
    要不是因为摩尼教的历史悠久,已经存在数百年了,根基深厚的话,早就给阿拉伯帝国灭了。
    尽管如此,教徒死的死,散的散,摩尼教的日子越来越难过。若不是有唐朝在后面支持的话,摩尼教不定早就给阿拉伯帝国剿灭了。
    “近半年来,阿布?穆斯林跟疯狗似的,四处杀人,不明青红皂白,不分男女老幼,只要是活人,都会给杀死。”舒莱克的手紧握在一起,脸色发白,恨声道:“自我教兴起以来,从未有如此浩劫。”
    阿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