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天下-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积石山到了这里,就象一个壶嘴,前面大,后面小。而破壶口就建在这壶嘴上,扼守住了唐军通过积石山的通道。
    破壶口占地很大,方圆近十里。左右两侧依山而建,都有高约百丈的峭壁,长约七八里。前后倒不是很宽,顶多三四里的样儿,整个城呈一长方形。
    城墙高约五丈,结满了冰雪,光溜溜的,就是飞鸟也莫想驻足,真是一座雄关。
    “这个……”李昌国把破壶口一打量,一颗心直往下沉,要想打下破壶口,难度太大了,大得让人无法想象。
    正面进攻,就是死伤数万也不见得能有一丝机会,想都别想的事。
    从左右两边打主意,弄个雪崩或是冰崩,也没有机会。
    一是没有巴乔关那样的巨冰。二是这里的地势很特奇特,左右两侧的山峰呈阶梯状,每一级就是上百丈,最高的山峰倒有不少冰雪,就是离破壶口太远了,无法利用。
    李昌国扫视哥舒翰、郭子仪、李光弼、李白他们,个个脸色凝重,很显然,他们也感到棘手,非常的棘手。
    “唐军来了!”
    “唐军打来了!”城头上的吐蕃守军打量着开到的唐军,发出一阵讥嘲声:“兀那唐军,有种你打下破壶口。”
    “你们打巴乔关弄了个冰崩,有种你们在破壶口来个冰崩。”
    “冰雪在那里,离破壶口数里十远,你们有种弄个冰崩吗?”
    吐蕃兵士指指点点唐军,讥嘲的话象潮水一般响起,让唐军极是不服气。
    “大帅,让我们攻城。”龙武军个个气愤,眼里如欲喷出火来,急吼吼的请命:“就算这是鬼门关,我们也要打进去!”
    哥舒翰扫视龙武军,对他们的战意很是满意,道:“先莫要吵,扎下营蒙寨,我们好好议议。”
    “大帅,这有何好议的?吐蕃狗不把我们放在眼里,我们要让吐蕃狗知道龙武军的厉害。”龙武军七嘴八舌的嚷起来。
    “闭嘴!”李昌国沉喝一声,道:“有你们这么打仗的?吐蕃狗讥嘲一通,你们就忍不住了?破壶口如此难打,你们这么蛮干,会死多少人?莫要告诉我,你们不怕死。龙武军没有孬种,谁都不怕死。打仗得动脑子,要尽量减少伤亡,而不是头脑一热,蛮干似的冲上去。”
    李昌国一通训斥,龙武军低下头颅,很是羞愧,不再说话了。
    哥舒翰一声令下,龙武军开始扎营。
    李昌国、哥舒翰、李白、郭子仪、李光弼、李晟他们策马来到关前,抵近观察。更是观察,越是发现,破壶口难以攻克,他们的心越往下沉。
    “唐将听着,我是仁青措,奉英明的赞普之命镇守破壶口。”城头上一个身材高大,异常精悍的中年人冲李昌国他们喝斥起来:“我正告你们,立即退出积石山,归还大非川,割让河湟之地向大吐蕃赔罪,不然的话,大吐蕃的勇士会让你们后悔。”
    其人嗓门很大,声音如同雷霆,滚滚而来,震人耳膜。
    “唐将听清了么?将军的命令你们必须执行,不然的话,我们的弯刀会让你们后悔。”吐蕃兵士跟着起哄,大吼起来。
    “哈哈!”
    哥舒翰、李昌国、李光弼、李白、郭子仪、李晟他们仰首向天,大笑不已。
    这仁青措也太狂妄了,不仅要唐军退出积石山,还要唐朝归还大非川,还要割让河湟之地,这是天方夜谭。
    见过狂的,就没见过这么狂的。
    “你们笑什么?”仁青措脸一沉,手指着哥舒翰大声喝问。
    哥舒翰不住摇头,一脸看白痴的表情。
    “我们笑终于见识什么是蠢材,你就是蠢材!”李昌国大声讥讽。
    “你敢骂我是蠢材。”仁青措眼睛一翻,精光暴射。
    “你不是蠢材,你是蠢材的祖宗。”李昌国的讥嘲更进一步,道:“见过蠢的,就没见过你这么蠢的。大唐之军创千古奇迹,来到破壶口,吐蕃灭亡在即,你不思自保,竟然口出狂言,要我们退兵,还要归还大非川,割让河湟之地,你没睡醒吧?”
    李昌国的话音刚落点,哥舒翰他们又是一齐大笑,重重点头,大为赞同。
    唐朝已经把战火烧到吐蕃腹地了,仁青措还如此狂妄,真是让人无语。
    “你……”斗嘴仁青措哪是李昌国的对手,手指着李昌国,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
    “你什么你?仁青措,吐蕃狗,有种的出城来大战一场。”李昌国很想借这机会激怒仁青措,让他出城大战,说不定就有机会破城了。
    “吐蕃狗一向只会说大话,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就是没种,不敢出城来一战。”哥舒翰也是打着这心思,忙附和一句。
    “你们是想激怒我,让我出城作战,休想。”仁青措虽然狂妄了些,并非笨蛋,很快就冷静下来了。
    李昌国知道激怒仁青措不太可能,趁机破关的想法,只能是个美好的愿望,暗叹一声。
    李白眉头一挑,冲城头上喝道:“城上吐蕃兵士听着,只要你们归降大唐,你们就可以立功受赏,你们就不用世世代代做奴隶,为论做牛做马。”
    劝降,以给吐蕃兵士人身自由和立功受赏的机会进行利诱,是一个不错的办法。然而,此时却是行不通,李白一席话引来一片大笑声。
    “唐人,你休要妄想了!我们是大吐蕃的通士,是大吐蕃的论,不是那些卑贱的奴隶。”
    “要我们背叛大吐蕃,那是在做梦!”
    “我们愿为大吐蕃死战到底。”
    这些兵士是吐蕃的小贵族,拥有特权,他们虽然知道唐朝很富饶,却不会放弃自己的特权,说为吐蕃死战到底并非虚言。
    因为吐蕃就是他们的后台,是他们作威作福的根源,没有了吐蕃,就没有他们高高在上的特权。
    “唐人,你们真是得了失心疯,竟妄想劝降大吐蕃的勇士,做白日梦!”仁青措终于找回一场,得意的嚷起来。
    激怒不成,劝降不成,这破壶口还真是难对付,李昌国他们再观察一阵,回到哥舒翰的帅账商议军机。
    “说吧,谁有办法打下破壶口。”哥舒翰一屁股坐下来,阴沉着脸,大声问话。
    众人齐齐摇头,这就是回答。
    要是在以往,即使面对再大的困难,众人也会你一言我一语的说话,象今天这般,集体失声的事儿,还是头一遭遇到。
    唐军历经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来到破壶口,只要拿下这座雄关,就可以进入吐蕃腹地,哪里想得到,破壶口竟是如此的险要,让人束手无策。
    行百里者半九十,他们这是功亏一篑,谁能不恼?谁能不气?
    “还是我来说几句吧。”李昌国扫视众人,个个没有说话的打算,只得自己先说了。
    “监军,你有办法?”李晟最是心急,脱口问道。
    哥舒翰、郭子仪、李白、李光弼他们的目光齐刷刷集中在李昌国身上,很是期冀。
    李昌国微微摇头,众人眼中的热切立时消失,仿佛就未存在过似的。
    “如此雄关,哪是那么好打的,比起石堡城还要难打吧。”李昌国沉声道:“这事是很难,不过呢,我们可以从另一个方面来想。我们历尽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来到破壶口,已经创造了千古奇迹!自三王五帝,秦皇汉武以至于今,从未发生过的奇迹!”
    李白插嘴了,以惋惜的口吻道:“监军,就算再创造十个八个这样的奇迹,我们打不下破壶口,亦是无用。奇迹再好,不如打下破壶口好!”
    “李翰林此言极是在理!”哥舒翰、郭子仪他们大声赞同。
    李昌国在众人心目中的地位很高,很少有人反驳,象今天这般,一齐反驳是头一遭。
    “这理我也知道。”李昌国重重点头,道:“我的意思是说,我们创造了奇迹,即使我们不能完成这一奇迹,还可以让我们的后人接着完成这一奇迹。我们好不容易打到这里来了,无论如何也不会退走。”
    说到此处,略一停顿,道:“我们不退走,不放开积石山的道路,吐蕃军队就无法进入大非川,今年就没有大仗可打了,这让我们非常惋惜。不过,只要我们守在这里,一年一年的耗下去,说不定就有机会打下破壶口。到那时,大唐之军就可以攻入吐蕃腹地了。”
    打到眼下这种程度,唐朝应该改变战略了。
    若是唐军不能打下破壶口,一定要守在这里,与吐蕃耗,时间一长,说不定就有机会。
    只是,这时间有些长,也许是十年,也许是数十年,甚至上百年。
    “实在没办法,也只能如此了。”众人虽然万分不愿,也只能点头赞同。
    “既然你们都赞成,我这就向陛下禀报。”哥舒翰打量众人,众人无异议。
    哥舒翰当场写好军报,与众人商议一通,没人有异议,派人送去长安。
    “在此处与吐蕃狗耗下去,那是万不得已的办法,我们还是要想办法打下破壶口。”哥舒翰眉头一挑,宛若出鞘的利剑,道:“眼下冰天雪地,不是出战的好时间,正面强攻,城头太滑,于我们不利。我的意思是,我们一边想良策,一边准备在春暖花开,冰雪融化之后发起强攻。不论打不打得下来,一定要打!”
    这是迫不得已的下下之策,却是不得不为。
    就这样,唐军紧锣密鼓,准备强攻破壶口。
第四十四章 赞普的怒火
    第四十四章 赞普的怒火
    逻些,红山宫,气氛异常压抑。
    墀德祖赞正与大论、小论、整事相这些重臣在计议,议来议去,都没有议出一个结果。
    “唐军打到巴乔关了,这是亡我之心不死!”墀德祖赞双手紧紧绞在一起,太过用力,手背发青,咬牙切齿的为唐军这次进军下了结论。
    唐军一个劲的往吐蕃腹地打,不用想也知道,唐朝是想灭亡吐蕃。
    这片土地若不是因为高山密林太多,地形复杂,难以进军的话,哪里用得着等到唐朝,早在秦皇汉武之际就并入了版图。尽管困难重重,华夏一直没有放弃努力,唐朝这次突然出兵,把积石山中的险关要隘打下这么多,其用心不需要说的,谁都明白。
    大论、小论、整事相一众大臣不住点头,大为赞同。
    “李隆基这是妄想!”墀德祖赞的声音很是尖细,很是刺耳:“数千年来,中原军队都没能越过积石山,他李隆基怎能做到?秦皇汉武没有做到的事,他李隆基也做不到!”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西北之地与羌大打,就有收这块土地之心,却是没能成功。汉武帝攘四夷,也想收这片土地,还是没能奏功。
    就是以秦皇汉武的雄风,都不能收这块土地,墀德祖赞有一万理由相信,李隆基不可能成功。
    “赞普英明!”群臣忙拍他的马屁,大声颂扬。
    “然而,唐军占据了积石山中这么多的险关要隘,就是切断了大吐蕃进军大非川的道路。不能进军大非川,这大非川就丢定了,如此之事,本赞普绝不能容忍。你们都说说。要如何才能打通这些险关?”墀德祖赞一双眼睛似欲喷出火来,足以把空气点燃。
    这也难怪,他好不容易调集倾国之兵,准备出兵大非川,把大非川夺回来。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唐军突然出现在积石山中,还把险关夺取了这么多。
    如此一来。吐蕃进军大非川的道路就给切断了。连出兵都做不到。谈何收回大非川?
    要知道,大非川对于吐蕃来说极为重要,正是因为吐蕃拥有大非川这个重要的经济区,吐蕃的实力才急剧提升,一举成为能与唐朝分庭抗礼的大邦。
    丢了大非川,吐蕃就是“一夜回到解放前”,实力大为削弱,重回松赞干布奠基时期。
    对于吐蕃来说,眼下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出兵大非川。因而,夺回这些险关要隘就异常重要了。
    这是重中之重,然而,群臣却是你望望我,我望望你。谁也没有说话。
    谁都知道积石山中的险关要隘有多难打,个个不下于石堡城。要想打通这条道路,还要全部收回来。只要有一座在唐军手里,出兵大非川的想法只能是幻想。
    这是难上加难,难如登天,谁能有主意?
    “大论,你可有主意?”墀德祖赞盯着大论。
    大论一缩脖子,吱吱唔唔道:“禀赞普,臣……”张口结舌,再无下文。
    “小论,你呢?”墀德祖赞一双眼睛盯着小论。
    在所有大臣中,唯有这个小论还算清醒,智谋也不错,墀德祖赞很是期待。然而,他的希望很快就破灭了,小论摇摇头,连话都不说了。
    他的目光一个个的扫视下去,看着谁谁就摇头,不说话。
    “你们这些蠢材,祖祖辈辈位居高位,竟然没有一点办法。松赞干布时,你们的祖辈多么有才智,有四贤的美誉,怎么到了你们这么一辈,全是酒囊饭袋?”墀德祖赞一颗心直往下沉,突然之间失控,破口大骂起来,指点一众大臣,口水乱溅。
    群臣听着他的大骂,那感觉就象雷霆在耳际轰鸣一般,大气不敢出,唯有低垂着头的份。
    “呼!”骂了半天,墀德祖赞也骂累了,骂不动了,这才停下来,道:“说!谁有主意,本赞普升他做大论。”
    大论相当于唐朝的丞相,是吐蕃的二号人物,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更重要的是,大论比起唐朝的丞相更有吸引力,因为这是世袭的,只要当上大论,世世代代都是大论。
    群臣的眼睛一下明亮起来,如同九天之上的烈日,不住抠脑门,恨不得抠出个主意。
    大论看在眼里,惊在心头,却是无计可施。
    时间在大臣们的苦思中过去,仍是没有主意,墀德祖赞又要大骂,就在这时,只见小论站起身,道:“臣禀赞普,臣有一个计较,或许能成。”
    “说!”墀德祖赞双眼一翻,精光暴射,盯着小论,大喝一声,宛若炸雷。
    小论听在耳里,却是如同天音仙乐,精神大振,道:“赞普,臣以为此事不必过于担忧。虽然唐军占据了好几座险关要隘,只要不再丢失关隘,唐军就不会打到大吐蕃的腹地来。”
    “你废话!”大论很是气愤,大声喝斥起来。
    小论如此急吼吼的出主意,就是要抢他的大论宝座,他不能不气,抓住机会讥嘲:“这事谁不知道?只要有一座险关要隘在大吐蕃手里,唐军就无法进入大吐蕃腹心之地,三岁童子都知道的事儿。”
    群臣重重点头,就是墀德祖赞也是赞同这话,虽然明知道他是在假公济私。
    “呵呵!”小论不仅不怒,反倒是笑了,道:“大论,你又可知,唐军何时会退去?”
    “你知道?”这问题谁也无法回答,一众大臣很是好奇,齐声问来。
    “要是我猜得不错的话,唐军很快就会退去,赞普不必为此事烦忧。”小论的声调有些高了。
    “此话怎讲?”墀德祖赞有些不明所以。
    小论微一沉吟,道:“赞普,您要站到唐军的位置上去想。对于唐军来说,若能打通积石山中的通道,唐军就能进入大吐蕃的腹地,就能灭亡大吐蕃,这对唐军的好处最大,尽管这是妄想,大吐蕃是不可能被灭的。”
    墀德祖赞是个精明人,一点就透,微微点头,大为赞同。
    小论看在眼里,精神更长几分,接着剖析道:“若是唐军不能打通积石山中的通道,唐军又会如何做呢?”
    一句反问,把一众君臣问了个大张嘴,谁也无法回答。
    “臣大胆猜测,唐军会退去。”小论的声调很高了,不容墀德祖赞问话,就说出了答案:“因为如此进不进,退不退的,唐军既不能灭大吐蕃,又不能重创我军,对唐军没多少益处,不如放弃积石山中的险关要隘。只要通路畅通了,大吐蕃就会出兵大非川,唐军就可以在大非川与大吐蕃大战一场,趁这机会重创大吐蕃,甚至是……”
    看了一眼墀德祖赞不再说话,那意思谁都明白,那就是唐军要活捉墀德祖赞。
    这话犯忌,他当然不敢说。
    墀德祖赞倒没有理睬他的不敬,而是眼中精光连闪,沉吟不决。
    群臣大气也不敢出,唯有打量着墀德祖赞的份。
    “有理!很有理!”墀德祖赞的脸上露出了笑容,道:“本赞普太过急燥,竟然蒙蔽了双眼。当然,积石关中的险关要隘不能再丢失了,若是再被唐军打下几座,唐军就赖着不走了,一切都将成为泡影。”
    “赞普请放心,巴乔关就是唐军的恶梦,断不可能越过巴乔关。”大论忙拍马屁。
    “是呀!巴乔关坚若金汤,唐军不可能打下来。”群臣忙着附和。
    小论打量着墀德祖赞,那意思是我是不是该升一级,做大论呢?
    墀德祖赞眉头拧着,正要说话,就在这时,只听一个声音远远的传来:“禀赞普,唐军打下巴乔关了。”
    “不可能!”一片反对声响起,群臣满脸的笑容,跟听笑话似的。
    “巴乔关又没有雪,不可能引发雪崩,唐军不可能打下巴乔关。”墀德祖赞信心十足,大声道来。
    “禀赞普,唐军是没能引发雪崩,却引发了冰崩。”快速冲进来的斥侯大声禀报道。
    “冰崩?啥叫冰崩?”一片轰笑声响起。
    “我只听过雪崩,没听过冰崩。你们有人见过冰崩么?”
    “没见过!没听过!”
    斥侯是有问必答,为他们解释得清清楚楚:“唐军把巴乔关上面那块巨冰弄下来了,巴乔关被深埋大葬,已经不复存在了。这就是冰崩。”
    “咣啷!”墀德祖赞一个趔趄,差点摔倒在地上,撞翻了短案上的杯盏。
    “不好!”墀德祖赞脸色大变,站立不稳,摇摇晃晃,大吼一声。
    群臣还没闹明白他为何大吼不好,就在这时,又有斥侯冲进来禀报:“禀赞普,旺堆投降了唐朝,献出了离散关。”
    “什么?”群臣的眼睛瞪得滚圆,一副见了鬼的表情。
    吐蕃与唐朝打了这么多年,虽然败多胜少,却少有人投降唐军,乍闻此言,个个不相信。
    “旺堆说,离散关左右两侧都有巨冰,唐军只要弄下一块就足以把离散关埋上十回八回,他害怕了。又怕丢了关,赞普治他的罪,就投降了唐朝。”斥侯接着禀报。
    墀德祖赞指着探子,半天没有说出话来,身子直哆嗦。
    “禀赞普,唐军已经赶到破壶口,驻兵关下。”又一个斥侯快步冲进来,大声禀报。
    这一连串的坏消息,让吐蕃群臣脑子转不过来,个个木桩似的站着。
    “噗!”墀德祖赞一口血箭喷出来,仰面便倒。(未完待续)
第四十五章 李隆基的决心
    祝朋友们中秋快乐
    ——————————
    长安,麟德殿,李隆基双眉紧拧,右手轻摆,把杨贵妃递过来的羹推到一边
    “陛下,您这般不吃不喝,龙体怎么受得了?”杨贵妃好看的秀眉一皱,清脆如同天音般的话音响起
    “朕哪有心思吃喝”李隆基微微摇头,道:“李昌国他们已经行动了,到底打得如何,朕却是一点消息也没有,朕担心呐”
    杨贵妃劝道:“陛下,不管仗打得如何,这饭总得吃?陛下已经两天两夜颗粒未进……”
    “行了,莫说了你先下去,让朕好生静静”李隆基紧拧着双眉,踱起了步,埋怨不已:“这个李昌国,也不给朕送点消息,让朕担心,哼,朕要你们好看”
    杨贵妃嫣然笑,宛若百花盛开,道:“陛下,你舍得么?”
    “有何舍不的?”李隆基眉头一掀,颇有几分威猛:“他们如此让朕担心,朕惩戒惩戒他们总成?”
    杨贵妃紧抿着嘴唇,笑道:“陛下,莫到时您是满脸笑容,冲李昌国招手,李昌国快来,快快过来”
    玉手轻扬,学起了李隆基的举动,惟妙惟肖
    “大惩不用了,小惩就行了,小惩就行了”李隆基脸上泛起笑容,略为赞扬一句道:“李昌国这小子,总是能做出让人意想不到的事儿,但愿这次还能再让朕意想不到”
    一语未落点只见陈玄礼飞也似的冲进来,远远就嚷起来了:“陛下,军报,军报李昌国这些兔崽子们总算想起了向长安发军报”
    “这些崽子们,哼”陈玄礼这话说到李隆基心里去了,埋怨一句,飞奔过来,从陈玄礼手里一把夺过军报,一打量,眉头又拧着了:“不是捷报,也不是败讯这些小崽子闹的甚玄虚?”
    “哎呀,陛下,管他什么玄虚,一瞧不就知晓了么?”陈玄礼忙提醒
    李隆基很是赞同这话三两下打开军报,一瞅之下,眼睛猛的瞪圆了,胡须直翘,半天说不出话来
    陈玄礼一双眼睛瞪得滚圆脖子伸得与长颈鹿有得一比了,忙问道:“陛下,是捷报还是败讯?”
    “军报除了捷报败讯,难道就没有别的?”李隆基把手中的军报一扬下巴微扬,笑道:“陈老儿你猜猜看,这些兔崽子们打到哪了?”
    “这个……”这事还真把陈玄礼给难住了微一沉吟道:“能打下三五关就不错了,打到四关”他来了个折中
    看见李隆基一脸的喜悦,忙改口道:“不,不,瞧陛下如此喜悦,五关”
    “你这老儿越老胆越小,不敢去想朕告诉你,这些小崽子们打到最后一关了,已经驻兵破壶口了”李隆基的声音很高,颇有些尖细,有些刺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