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天下-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积石山之难打,千古有名,要众将不好奇都不行。
    “眼下非我们猜测李昌国他们是如何越过积石山的时候,我们要商议的是如何应对此事引发的冲击。”高仙芝浓眉一掀,极有威势,道:“我们原本以为,李昌国他们会在春暖花开之季与吐蕃在大非川大战一场,没成想,他们是如此大胆,竟然攻下积石山了,这打乱了我们的谋划,我们将如何应对?这就是我要的坏消息。”
    攻打积石山一事,是唐朝的最高机密,整个唐朝也没几人知道,就是高仙芝也不清楚。他是按照唐军与吐蕃在大非川大打而谋划的,如今这消息传来,把安西都护府的谋划全部打乱了,安西都护府如何应对,需要重新谋划。
第七十二章 大食东进
    原创第七十二章大食东进
    “这个……”众将的喜悦刹那不存,个个额头见汗精彩开始拼音
    越过积石山这事是天大的好事,对唐朝有百利而无一害。不过,对安西都护府的冲击却是异常之大,安西都护府的谋划全部打乱了,要重新谋划,重新部署,个个心头沉甸甸的。
    “都护,如何行动?”众将齐声问道。
    “笃笃笃。”高仙芝紧拧着眉头,紧抿着嘴唇,指节不住叩击短案,沉吟不语。
    如此重大的消息,即使以高仙芝的才干也不过可能在短时间内谋划出万全之策,沉思是必须的。众将紧抿着嘴唇,不敢出一点声响,生怕打断了高仙芝的思路。
    时间在无声中流逝,气氛异常凝重。
    若是高仙芝没有好办法的话,安西都护府的日子会很难过。原本就预料到,若是大食东进的话,必然是大举来袭,以安西都护府的实力能坚持多久,谁也说不清楚。而且,唐朝的援军暂时指望不上,吐蕃不破,唐朝援军难以到达。
    就是在如此艰苦的因难情形下,安西都护府要坚守,要为唐朝争取时间,这本就很困难。
    更别说,眼下这消息来得太突然,把安西都护府的谋划全部打乱了,要从头来过,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
    不知道过了多久,高仙芝吐出一口浊气,眼中光芒闪烁,打量众将。
    众将熟悉高仙芝,知道他已经有了办法。无不是精神抖擞,睁大眼睛,盯着高仙芝。
    “大唐越过积石山这事,对我们安西都护府既有利,亦有弊。”高仙芝缓缓开口。
    众将紧抿着嘴唇,没有说话,静听便是。每当紧要关头。高仙芝总有出人意料的谋划,众人对高仙芝是信任有加。
    “先说弊,就是打乱了我们的谋划,我们要重头谋划,难度不小。”高仙芝剖析起来道:“军队的重新调集、部署、粮草的运输……都要再度调派。”
    略一停顿,道:“至于利,显而易见。这消息既打乱了我们的谋划。必然打乱了阿布穆斯林得到消息时就有些晚了。我们要重新谋划,阿布穆斯林必然是想在唐朝与吐蕃恶战之际出兵西域,一举击溃,甚至全歼安西都护府。然后再趁唐军与吐蕃大战之际,兵临河湟之地。只要到了河湟之地,大食就剑指长安了。
    然而,唐军眼下就越过积石山,进入了吐蕃腹地,这必然远远出阿布穆斯林拿下石国,以为占得先机。他想得美。我之所以放任不理,就是要在他出兵之际攻占石国,打乱他的谋划。如今,他的谋划已经全部乱了,我们再趁机出兵石国,一举攻占石国,让阿布穆斯林的帅府。
    阿布穆斯林的眉头拧得更紧了。
    舒莱克是摩尼教的领,虽然他的实力与以往大为不如,却也不容小视。尤其是摩尼教是数百年的大教,信徒众多,哪是说灭就灭,一旦他大军东进,舒莱克再冒出来作乱,滋扰他的后方,阿布穆斯林大举东进,后方空虚,正是舒莱克苦苦等待的良机,他岂能不出来作乱?
    是以,在大食东进之前,把舒莱克收拾了,才能免除后患。
    “大人,冬日有一队唐人西来,最后不知所踪。”
    布穆斯林何等才智,念头转动之际,就想明白了,沉吟一阵,大声下令:“要在最快时间内的找出唐人,找到舒莱克。”
    “遵令。”众将齐声领命。
    “春季就要到了,冰雪即将融化,吐蕃与唐朝的大战就要爆了。”阿布穆斯林笑得很冷酷:“若是我们能抢在两国分出胜负之前赶到河湟之地,既可以切断唐军的退路,威胁长安,还可以对吐蕃进行致命一击,一战而收两国。”
    吐蕃和大食是联盟,共同对付唐朝,不过,若是有机会的话,阿布穆斯林很是意外,沉声问道:“何事惊慌?”
    齐亚德虽是一代人杰,却对阿布穆斯林不以为意,云淡风轻的一挥手。
    “什么?唐军越过积石山了?”阿布穆斯林森然喝斥。
    齐亚德打了一个突,忙道:“大人,此事我也不太相信,可是,接二连三的军情送到,我不敢不信,不敢不报。”忙把手中的军报呈上。
    阿布穆斯林的眼睛越瞪越大,嘴唇不住蠕动,半天说不出话来。
    说不信嘛,这么多的军报,全是相同的消息,断不会有错。说信嘛,又太难以让人置信了,阿布穆斯林明断之人,如同眼下这般,犹豫难决之事,还是平生头一遭遇到。
    “亚历山大率三万大军东征数年,灭国数十,这事说起来难以让人相信,却是史实。同样的,积石山虽然难打,只要方法得当,未必就不能打下来,如此看来,此事可信。”阿布穆斯林如同遭了雷殛,身子摇摇晃晃,差点摔倒,大声吼道:“不好!”
    他心思灵敏之人,马上就想到这消息对他的谋划冲击有多大,把他的谋划全部打乱了,这后果太过严重了。(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第七十三章 胜券在握
    第七十三章胜券在握
    “大人。  ”众将大惊失色,就要前相扶。
    在众将心目中,阿布穆斯林毕竟是阿布穆斯林紧拧着眉头,紧抿着嘴唇,眼神时而锐利,时而飘忽,脸神色不停变幻,他越想越心惊。
    同样是唐军越过积石山的消息,对安西都护府和大食的冲击是截然不同的。
    对于安西都护府来,唐军越过积石山主要是好事,这明唐朝想早日结束与吐蕃的战事,早日把大军派入西域。坏处只在于,打乱了安西都护府的部署。这虽然严重,只要调整过来就成,不算很难。
    对于大食来,这消息带来的冲击异常之大,让阿布穆斯林的谋划,他的一切部署都打乱了,需要重新谋划。这点虽然严重,只要他运筹得好,就能改变过来,费不了多大事。
    二是这消息透露一个让他心悸的意图:唐朝决意要缩短与吐蕃的大战。绝不给阿布穆斯林可趁之机,他完全可以把后方再巩固,最好是把舒莱克找出来,处死,永除后患。
    而唐朝明显不想给他可趁之机,果断出击,攻打积石山。把战火烧到吐蕃腹地,要提前结束与吐蕃的战事。
    一旦吐蕃被灭掉,唐朝的大军就会快速西进,与大食在西域争雄。
    如此一来。大食的优势就不复存在。大食比起安西都护府最大的优势就是在于兵力更多,他可以集结起数十万大军进攻安西都护府,若不是他的后方不稳的话,他早就这么做了。
    失去了优势,以唐军强悍的战力,阿布穆斯林后方不稳,眼下若是立时出兵西域。与安西都护府大打的话,就给了舒莱克以可趁之机,舒莱克必然会趁此良机作乱,滋扰他的后方。更别,舒莱克一定会获得唐朝的支持,那样的话,对他的后方威胁就更大了。
    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行动,阿布穆斯林抚着额头,只觉很头疼。
    若是眼下不出兵,就错失了最后的良机,一旦唐朝腾出手来。大举西进,他的日子就难过了。若要最有成算。就是再晚一段时间出兵,先把后方再巩固一番。问题是,他没有这时间了,不出兵也要出兵。
    纵然后方不稳,阿布穆斯林看在眼里,大为满意,大声道:“数十来,打进中国,占领中国,奴役中国,是我们的夙愿。如今,我们就把先辈这一心愿变成事实,集结大军,打进中国!”
    “打进中国!打进中国!”众将大喜过望,仰首向天,大声咆哮,声震长空。
    一声令下,大食军队开始调集,一队接一队的开到,布哈拉城外很快就成了一片兵营,集结在这里的大食军队不下二十万军。
    当然,这只是一部分,还有不少大食军队分布在其他地方,一时间来不及集结,只能从各自的驻地开赴前方。
    “得得!”阿布穆斯林一拉马缰停了下来,面朝大军。齐亚德他们驻马阿布穆斯林扫视军队,只见兵士高昂着头颅,胸膛挺起,军心不错,士气高昂,大是满意,开始训话道:“安拉忠诚的仆人们,安拉赐予我们神启,中国人是异教徒,安拉的仆人要把中国人献给安拉。”
    “安拉!安拉!”
    惊天的吼声响起,二十万大食军队的吼声震动苍穹。
    大食军队是由忠实的信徒组成,他们对安拉有着绝对的虔诚,为了安拉,要他们去死也不是问题。
    “中国人亵渎安拉,是异教徒,他们只配做奴隶。”阿布穆斯林手中的弯刀对着东方重重劈下,宛若惊雷闪电,极是骇人。
    “得得!”阿布?穆斯林一拍马背,率先出动,朝着东方飞驰而去。
    “隆隆!”大军紧随其后,闷雷似的蹄声陡然炸响,震人耳膜。
    若是从空中望去的话,只见一片人潮马海,朝着太阳升起的地方涌去。
    在其他地方,接到命令的大食军队,接二连三的朝东方赶去。
    xxxxxxxx
    长安,麟德殿。
    李隆基斜靠在宝座,正在欣赏歌舞。
    一队宫女在杨贵妃的领舞下,正在翩翩起舞,舞姿优美,煞是好看。
    “陛下,陛下。”高力士快步冲进来,冲李隆基禀报道:“前方军报。”
    “拿来。”李隆基眉头一掀,笑道:“定是好消息。”
    伸手接过,展开一瞧,不由得大笑道:“果然是好消息高力士,把陈玄礼,李林甫,太子叫来。”
    高力士应一声,忙去办理。
    杨贵妃挥挥手,宫女退了出去,香风阵阵,来到李隆基身前,笑问:“陛下,是何等好消息?是不是平了吐蕃?”
    “还没有,不过呢,为时不远了。”李隆基把手中的军报递给杨贵妃,笑道:“瞧,这是天大的好消息呢。”
    杨贵妃白玉似的素手伸出,又缩了回来,道:“陛下,这不好?臣妾还是不要知道的好。”杨贵妃不干预国事,这是她得宠的一个重要原因。
    “无妨。”李隆基笑着道:“这事算不得多么重要,都会想到的事。”
    杨贵妃颇有些好奇,接过军报一瞧,不由得惊呼声:“围住了逻些?吐蕃平定在即了。臣妾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呵呵!”李隆基异常欢喜,笑道:“眼下虽然还未平定,也是差不了多少,朕就接受的恭贺。去准备酒菜,朕要与陈玄礼他们好好喝一通。吐蕃平定在即,朕就当是庆功宴了。”
    杨贵妃应一声,退了下去。
    陈玄礼、李林甫和太子李享先后到来,冲李隆基见礼。
    李隆基冲他们挤眉弄眼,却是不事,把陈玄礼三人弄糊涂了,望望我,我望望,却是不明所以。
    “陛下,是不是吐蕃有好消息了?”还是李林甫反应够快,忙开口问道。
    “没错。”李隆基重重点头,道:“李昌国他们不负朕之厚望,把逻些团团围住了,数十万吐蕃军队和百姓被围在逻些了。”
    这是天大的好消息,陈玄礼他们齐声大笑,向李隆基道贺。
    “父皇,李昌国他们为何围而不攻?只要一战便可攻下逻些呀。”太子李亨对兵道不太在行,大声问道。
    “太子呀,凡事深思。”李隆基眉头一拧,道:“李昌国他们若是眼下进攻,破灭吐蕃是必然,不过,困兽犹斗,何况人乎?吐蕃人拼命一战,其战也难,大唐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第七十四章 赞普的疑惑
    第七十四章赞普的疑惑
    逻些城下,一片帐幕的世界,一座接一座的帐幕,不计其数,不知道有多少。…
    这正是唐军和奴隶的帐幕,唐军的营地在最里面,四周用寨栅围起来,里面才是帐幕。奴隶的帐幕在最外面,离唐军的营地有数里之地。
    奴隶人人脸带着笑容,个个欢喜不已,忙来忙去,忙着杀牛宰羊,晾制肉干。
    自从唐军把吐蕃军队驱赶进城后,唐军的胜利也就奠定了,奴隶的自由身、牛羊骏马就有了保证,奴隶是激动不已,把唐军当作了再生父母,感恩戴德,唐军有事他们就一窝蜂的涌来,抢着帮唐军做了。
    唐军缴获了海量的牛羊,要宰杀,要制作肉干。因为如此多的牛羊,需要大量的草料,唐军不可能去牧放牛羊,只有宰杀一途。奴隶立时涌来,抢着为唐军干活,若是唐军不准,他们就在营地外磕头,弄得哥舒翰和李昌国他们没奈何,只好同意。
    奴隶却是快活不已,帮唐军杀牛宰羊,制作肉干,忙得团团转,却是一点也不觉得累,反而是越干越有劲头。
    就这般,一应杂事全交给了奴隶,唐军反倒是没事儿了。
    唐军营地里,唐军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围着火堆,烤肉煨青稞酒,吃肉喝酒,聊天打屁,其乐无穷。
    吃饱喝足,唐军没事做,就去打马球寻乐子。打马球是唐朝最为主要的游戏,可以锻炼骑术,在唐军中很流行。
    军营中到处都是打马球的呼喝声,唐军骑着骏马,在球场纵横来去,展示了高超的骑术,让人赞叹。
    帅帐中,哥舒翰、李昌国、李白、郭子仪、李光弼、李晟,以及一众将领围坐在一起。割食牛羊肉,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好不快活。
    喝到兴起时,开始猜拳,“棒棒鸡、棒棒虫、棒棒虎”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响成一片。谁也不让谁,好不热闹。
    正如李昌国所说,唐军围住逻些后,唐军的任务就是吃肉喝酒睡觉聊天打屁,至于攻城一事。压根就没有去做。
    在这之外,唐军还有一件事,那就是防止吐蕃军队逃走,寨栅坚固结实,一架架强弩放在寨栅,唐军全副武装守卫,戒备森严,就是苍蝇也莫想逃走。
    逻些城里。人满为患。…到处都是人,不是吐蕃军队,就是吐蕃贵族百姓,连站脚的地方都没有,想转个身都很困难。
    “哪来的这么多人?平日里满山沟也不见几个人,怎会这么多人?”
    “都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好多的人哦。这得好几十万?”
    “好几十万?据说有八十多万呢。”
    “我的天啊,八十多万。逻些城就这么一点大。顶多容纳二十余万人,一下子塞入这么多人。连站脚的地方都成问题了。没有住的地儿,没有水喝,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贵族和百姓议论纷纷,越说越是郁闷,个个脸写着不爽二字。
    这也难怪,逻些虽是吐蕃的都城,却是并不大,最多容纳二十万人。一下子涌入八十多万人,其拥挤程度可想而知了,到处都是人,密集如同麻秆,密密麻麻,可以说见缝插针。
    人多了,麻烦也来了,没有住的地方,没有水喝,为生活之事,每天都要爆发很多起冲突。而且,冲突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越来越激烈。
    最初几天,没有喝的,还可以喝冰雪,眼下冰雪融化了,没有了冰雪就没有了水喝,这实在是让人受不了。没有住的地方,挺挺还能过去,没有水喝就成大问题,谁能不闹事?
    墀德祖赞不得不派出吐蕃军队前来弹压,一天不杀一千人,也要杀八百。尽管如此,仍是不能禁止冲突。最激烈的一次冲突,竟然有万人卷入,让墀德祖赞很头疼。
    红山宫,墀德祖赞正与群臣议事,个个紧拧着眉头,很是发愁,人多了,不得不发愁。
    墀德祖赞揉揉眉头,低沉的声音响起:“唐军怎么就不攻城呢?我盼着唐军攻城。只要唐军攻城,我就派那些闹事之徒去送死。他们死了,逻些城的地儿才会大。”
    唐军攻城这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儿,按理说墀德祖赞应该盼望唐军不要攻城,然而他却盼望唐军攻城,不为别的,只是因为城里的人太多了,他想杀掉,又怕闹事,若是能借唐军之手来杀掉那是最好。
    让他意外的是,自从唐军把逻些围住后,压根就没有攻城,哪怕是一次。
    这让墀德祖赞君臣很是疑惑,有大臣猜测道:“唐军胆小如鼠,怕了大吐蕃的勇士,不敢攻城。”
    “胡言乱语。”一片斥责声响起。
    虽然一众大臣心里很想认同这话,却是很明白,这是不可能的,唐军能够越过积石山,一路打到逻些,哪会胆小怕事。
    “唐军为何围而不攻?”墀德祖赞的眉头拧得更紧了,思索起来。
    这事,他思索了好几天,都没有头绪。
    一众大臣也是不解,越想越糊涂。按理说,唐军攻入吐蕃腹地,是要灭吐蕃,眼下唐军已经打到逻些了,只需要一战就可以攻破逻些,达到灭亡吐蕃的目的。偏偏在这节骨眼,唐军却是围而不攻,要让人不好奇都不行。
    “赞普,唐军这是毒计。”小论眉头一掀,大声为墀德祖赞解惑。
    “毒计?”大论不屑的嘲笑道:“有围而不攻的毒计么?我怎么没听过?”
    小论有取代大论之势,大论对小论是又忌又恨,一有机会就要打压小论,此时也不例外。
    德祖赞眉头一立,问道:“此话何意?”
    “唐军这是要困死我们。”小论叹口气,剖析道:“逻些城里有数十万人,唐军若是进攻的话,固然能够一战而定,可是,困兽犹斗,何况人乎?大吐蕃的勇士无路可走时,一定会拼命一搏,那样的话,唐军的伤亡必然不小。与其在此时攻城,还不如围而不攻,与大吐蕃耗下去,等到大吐蕃粮草耗尽之时再来决战。”
    “啊!”一语点醒梦中人,不少大臣恍然,惊呼声响成一片。
    “好毒的计策。”墀德祖赞清醒过来,额头直冒冷汗,几乎是自言自语,却是声音很大,群臣都听得见:“怪不得当时禁军处于不利之境,唐军却是放开一条口子,任由禁军走脱,那是怕禁军被灭,对大吐蕃的军心士气打击太过沉重,四散逃命。同样的,本赞普能活着回来,也是唐军攻意放走本赞普。”
    当日一战的情景浮现在脑海里,不解之迷终于廓清,墀德祖赞一阵阵直渗冷汗,背直发凉。
    “还有,唐军当日只顾着驱赶我们入城,却是不让只牛片羊入城,就是打着如此恶毒的心思。”墀德祖赞抹一把额头的冷汗,入手湿漉漉的:“逻些城里的人越多,越是混乱,粮草消耗越是多。若是本赞普下令限量吃喝,一定会激起事端。好毒辣的毒计。”
    群臣听在耳里,一身一身的出冷汗,根本就不敢去想可怕的后果。
    城里有八十多万人,粮草有限,消耗起来很快。若是限量,倒是可以延长一些时日,却是于事无补,最终免不了灭亡。
    更要命的是,这才被围不过数日时间,城里的混乱已经初见端倪了,为争水、争住处而闹事的人越来越多。虽是在弹压却是于事无补,治标不治本,今天打压下去了,明天又会接着闹。
    “可有办法?”墀德祖赞盯着小论问道。
    群臣的目光齐刷刷集中在小论身,盼望他想个好办法,就是大论也不例外。
    小论没有说话,只是缓缓摇头,长叹一声。
    他是看得明白,可是看得明白是一回事,要有实力解决又是另一回事,吐蕃眼下不具备解决这问题的实力。
    “唐军不攻城,那我们就去攻打唐军的营地。”大论马出主意。
    小论叹息一声道:“唐军不会与我们交战的。”
    “废话,只要我们的人出了城池,打不打得由我们说了算,唐军不打也要打。”大论很是不爽,风头全给小论占了,自己要挣些面子回来。
    “只能如此了。”墀德祖赞很赞同小论的话,却是迫于情势,不得不一试。
    挑选了两千身强力壮的论和百姓,许下重赏,要他们出城去攻打唐军营地。这些人还以为墀德祖赞真的要重赏他们,大是欢喜,千保证万保证,一定要打得唐军抱头鼠蹿,雄纠纠,气昂昂的出城,叫嚷着要唐军出来送死。
    “吐蕃狗终于出城了。”唐军是巴不得立时一战,却是碍于哥舒翰的严令,不敢出战,忙向哥舒翰禀报。
    哥舒翰正在与李昌国、李晟猜拳行令,听了禀报,想也没想,大声下令:“任何人不得离开营地一步,违者斩!”
    “吐蕃狗都在叫阵了,怎么办?”
    “用强弩、弓箭射退便是。”哥舒翰命令一下达完,就冲李晟道:“你输了,喝酒,喝酒,莫想耍赖。”
    前来禀报军情的将军看在眼里,眼珠子差点掉在地,哥舒翰对这事简直就不放在心,只得向李昌国求助,只见李昌国眼皮都不抬一下,只得离去。
    唐军一阵弩矢、箭雨过后,这些吐蕃人死伤惨重,只得退回城里。
    墀德祖赞看在眼里,一颗心直往下沉。
    反正吐蕃人迟早都是死人,何必急在一时,何必搭唐军的性命?未完待续。。
第七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