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天下-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娘嘞,终于要攻城了,盼呀盼的,终于盼到了。”
    “到了逻些,整日里就是吃肉喝酒睡觉打马球,憋死我了,还是杀吐蕃狗痛快。”
    “如今这把大火真是及时雨啊,我们可以趁机攻城,一举拿下逻些。”
    唐军喜上眉梢,大声议论,比大过年还要欢喜。
    “大唐万岁。”冲天的战号响起,震动九霄。
    红山宫里,群臣围着墀德祖赞一阵忙活,好不容易把墀德祖赞救醒。
    墀德祖赞醒过来,泪水如泉水般涌出来,双手捂面,呜咽而泣:“苍天啊苍天,你这是要亡我吐蕃,你这贼苍天。”
    群臣手脚冰凉,只觉天旋地转,天快塌了似的。
    “赞普,此时非丧气之时,得想法补救。”还是小论最为清醒,忙提醒墀德祖赞。
    “我心已乱。小论,你说,眼下该当如何处置?”墀德祖赞盯着小论。
    “赞普,臣以为立即发兵,一边弹压,一边救火。”小论倒也镇定,开始出主意:“救火之法倒也不难,眼下已经着火的地儿只能放弃,先把火势要经过之处的房屋、帐幕拆除。”
    这绝对是个好办法,没人有异议。
    “小论所言虽然有理,可本赞普最为担心的却是唐军。若是唐军趁此机会进攻的话。大吐蕃危矣。”墀德祖赞眉头紧拧着,束手无策。
    逻些如此混乱,正是唐军进攻的良机,唐军肯定不会错过。那样的话,逻些内有大火、混乱,外有强敌,很快就会灭亡。
    这话如同雷霆殛中一众大臣,个个浑身打颤,很是害怕。
    “赞普勿忧。”小论宽慰墀德祖赞道:“唐军围而不攻,就是要消耗我们的肉干。削弱我们的战力,眼下逻些虽然混乱,我军战力仍在,唐军断不会在此时进攻。”
    “也有理。”墀德祖赞明断之人。微一凝思,认可了小论的判断。
    “呼。”唐军才是吐蕃的心头大患,只要唐军不进攻的话,一切好说,群臣不由得大为宽心。
    “那就好,我们全力救火。”墀德祖赞跳将起来,就要出去指挥救火。
    就在这时,只见亲卫快步冲进来,大声禀报:“禀赞普,大事不好了。唐军攻城了。”
    “唐军攻城了?”这话如同惊雷,震得一众君臣脑中嗡嗡直响。
    小论刚刚认为唐军不会攻城,就接到唐军攻城的消息,这落差也太大了,群臣的目光齐刷刷盯在小论身上,尽是嘲讽之色。
    “小论,这就是你说的唐军不会攻城?有你这样谋划的?”大论早就看小论不对眼了,哪会错失这等良机,大声讥嘲。
    “这个……”小论也懵了。
    他可以肯定唐军不会攻城,唐军这又唱的哪出?
    “你你你去救火。你你你去弹压贱民们的暴乱。其余的人,随本赞普迎战。”墀德祖赞分派任务,直接无视了小论。
    分派一完,大步而去。
    刚离开红山宫,就听一阵惊天动地的战号响起。唐军大举出营,在营地外列成一个个庞大的军阵。气势惊天。
    再一瞧,只见一架架投石机矗立,好象一头头凶兽。
    “唐军真的要攻城了,大吐蕃要完了?”墀德祖赞头皮发炸。
    唐军把一坛坛猛火油搬到投石机的斗里,再点燃,猛火油燃烧,火光熊熊。
    “放!”一声令下,一坛坛猛火油划出明亮的抛物线,对着城头扑去,风声呼呼,极是响亮。
    猛火油就是石油,中国古代的称呼。古代中国的石油出产地主要是现在的延安。
    每坛猛火油在空中飞行,就会划出一道明亮的抛物线,不计其数的猛火油织出一张明亮的大网,对着逻些城里罩去。
    猛火油砸在城头上,火光四溅,猛火油流到哪里,火焰就烧到哪里,很快的,一片火海。
    唐军生怕逻些城里的大火不够猛似的,猛火油不断朝城里砸去,地上的猛火油厚厚一层,不住涌动,涌到哪里,火势就到哪里,火海越来越大,火势越来越猛,不断有房屋、帐幕被点燃。
    望着腾起的烈焰,墀德祖赞差点晕死过去。逻些城里的大火已经让他心惊肉跳了,唐军再放一把火,这逻些还能存在吗?
    “快,救火。”墀德祖赞强忍着晕眩,指挥吐蕃军队救火。
    然而,唐军的猛火油不断扔进来,火势越来越大,哪里能扑灭。
    放火已经成功,哥舒翰自然是不会错过良机,一声令下,唐军开始搭云梯,正式攻城。
    这不过是演戏,为的是拖住墀德祖赞,让他不能全力救火。然而,由于唐军憋得太久了,个个手痒,一接到攻城的命令,无不是使出吃奶的力气,如同下山猛虎般,异常勇猛,竟然一口气就攻上了城头。
    “唐军来了,唐军来了。”吐蕃兵士大吃一惊。
    墀德祖赞红着双眼,指挥吐蕃军队应战,两军在城头上展开搏杀。
    逻些城里虽然混乱,对吐蕃极为不利,不过,吐蕃的反击非常凶猛,这是困兽之斗,吐蕃兵士很明白,若是逻些丢了的话,他们必将死无葬身之地,给唐军制造了不小的麻烦。
    “还是监军高明,幸好没有攻城。”众将看在眼里,不得不服,李昌国的判断很正确。
    就这样,唐军不住进攻,拖住墀德祖赞,使他不能救火,直到整个逻些为大火吞没,这才停止进攻。
第八十三章 西域危急
    第八十三章西域危急
    第八十三章西域危急
    望着象cháo水一样退去的唐军,墀德祖赞只觉天旋地转,咬牙切齿:“小论说得对,唐军并不是要攻城,而是放火、制造hunluàn、拖住本赞普的手脚让我不能全力救火,唐军好恶毒!”
    回头一望,只见整个逻些城都给大火吞没,到处都是惊慌失措的人群,到处都是逃命的人群,逻些城里luàn得不能再luàn。txt电子书下载**
    “天亡大吐蕃!”墀德祖赞仰天一声悲呼,眼前一黑,直朝城下摔去。
    “赞普。”群臣大惊,忙拉住他,好不容易才拉上来。
    此时的墀德祖赞脸sè发黄,一头黑发变灰,更有不少白发。很显然,这事对他的打击太大了。
    唐军围城对于吐蕃来说极为严重,一个不好,吐蕃就要灭亡。可是,那时节还有粮草,还可以撑下去。眼下的粮草被烧光了,逻些城已经变为一片火海,吐蕃再也没有撑下去的任何希望了。
    作为吐蕃的赞普,要他不心惊都不成。
    这场大火整整持续了十来天,等到大火熄灭之后,逻些城已经变为一片废墟,城里的房屋十之**不复存在了。
    更要命的是,城里的rou干全被焚烧一空,能吃的只有战马。虽然很不想,却不得不宰杀战马艰难渡ri。
    不断有吐蕃人涌到城外,进攻唐军营地,唐军不予理睬,用弓弩shè退便是。
    也有吐蕃人要投降唐军,唐军仍是不理睬,不予接纳,让吐蕃人看不到一点希望,一片绝望之气在吐蕃漫延。
    xxxxxxxxx
    龟兹,安西都护府,高仙芝以及众将聚在一起,众将一脸的凝重,气氛很是沉闷。
    高仙芝率军西进,与阿布?穆斯林数度jiāo手,取得了不错的战绩。不过,大食势大,唐军不得不撤退。
    在撤退的途中,高仙芝想方设法要算计阿布?穆斯林,可惜的是阿布?穆斯林太过狡猾,高仙芝没有得手。
    就这样,唐军退回了西域,高仙芝命段秀实镇守碎叶城,他率领唐军回到龟兹。
    “瞧瞧你们那脸sè,跟谁欠你们银子不还似的。”高仙芝扫视一眼众将。
    “都护,我倒是宁愿有人欠我银子不还。”李嗣业大声道:“大食势大,我们安西都护府的兵力有限,情势严峻。”
    “是啊。”众将轰然附和。
    大食此次东进的大军不下五十万,虽然给高仙芝干掉六万余,却是未伤筋动骨,对安西都护府来说,这是一个很不好的消息。
    “情势没你们想的那么坏。”高仙芝站起身,扫视众将,大声道:“我们此次西进,取得了不错的战果。一是烧了石国都城,使得大食东进没有歇脚之处,其东进困难加大。二是我们先后两战,斩杀大食六万余,这是不错的战果。三是我们延缓了阿布?穆斯林的进军速度,争取了时间。”
    安西都护府此番西进的战果相当不错,以安西都护府那点兵力,能够做到此点,非常难得了,不能再苛求更多。
    在这些战果中,最大的战果并不是斩杀六万余大食军队,而是延缓了大食东进的速度,争取到了时间,这才是最为宝贵的。
    因为唐朝最缺的就是时间,只要争取到了时间,唐朝解决了吐蕃,那么一切都不是问题了。到了那时,唐朝大军西进,再也不惧大食。
    “即使这样,大食还是来了。”李嗣业嘀咕。
    “来就来呗。”高仙芝一点也惧,笑道:“有道是水来土屯,兵来将挡,大食虽然势大,我们大唐男儿是好欺的吗?”
    “大唐男儿不可侮!”众将刷的一声站起身,头一昂,xiong一ting,大声呐喊。
    高仙芝对众将的反应很是满意,微微点头,道:“你们要记住,我们的任务不是打败大食,而是拖住大食,为大唐争取时间。”
    以安西都护府的兵力,高仙芝不可能打败阿布?穆斯林。阿布?穆斯林率领四十多万大军东征,不要说那是战力强悍的大食jing锐,就算他们是猪,站在那里任由唐军去砍,也要把唐军累个半死。
    当然,若是拖住阿布?穆斯林,为唐朝争取时间的话,这事倒不算很难。
    “接下来,我就来告诉你们,我们的优势。”高仙芝开始剖析,道:“我们要镇守的不是整个西域,而是安西四镇。西域广阔,万里之域,若要全面镇守,非我们的兵力所能做到,只要我们守好安西四镇就算胜利。”
    西域一词在中国历史上多有变化,所指区域皆不相同,不过,在唐朝是最为广阔的。安西都护府的辖区很辽阔,不下万里之遥,以安西都护府的兵力,是不可能全面防守。
    放弃其他地域,守住安西四镇是很明智的决断。
    “安西四镇在,则西域就在。”高仙芝的声调转高,有些尖细。
    安西四镇是唐朝在西域的四个战略支撑点,只要四镇不失,则安西都护府不算失败。到了唐军大举西进之时,就会给唐军提供莫大的帮助。
    高仙芝扳着手指头,细数起来:“安西四镇是大唐在西域的重镇,大唐huā了大力气,城墙修筑得很是坚固,若是阿布?穆斯林攻城,必然要付出高昂的代价。”
    安西四镇对唐朝特别重要,唐朝huā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修建四镇,是当时非常有名的坚城,城高垣厚,大食要想攻下很困难。
    “大唐在城里贮存了大量的军械粮草,即使被围,坚守三两年不是问题。”高仙芝的声调更高数分,道:“吐蕃曾经进攻安西四镇,他们付出的代价,你们都知道,四镇如同贪婪的凶兽,吞噬了数以万计的吐蕃兵士。”
    在唐高宗时期,吐蕃曾经大举进攻安西四镇,虽然得手,却是附出了高昂的代价,死伤无数,由此可见安西四镇的坚固。
    “有如此多的有利之处,我们一定能坚守下去。”高仙芝右手重重一挥,道:“即使安西四镇丢了,只要我们争取了足够的时间,就是胜利!”
    时间对于唐朝来说太过宝贵了,以安西四镇的坚固,应该能够争取到时间,众将大是振奋:“坚守四镇,争取时间!”
    高仙芝的目光缓缓从众将身上扫过,道:“不过,我也要告诫你们,在艰苦的守城战中,我们不会有援军,一切要靠我们自己,你们有没有信心?”
    大食势大,一定会把四镇团团围住,切断唐军的救援之路,即使唐朝派出援军,也不可能抵达。
    再者,唐朝眼下不可能发出援军,因为唐朝正在平定吐蕃,派不出太多的援军。在大食大举东征的情形下,唐朝派出的援军太少的话,不仅达不到救援安西四镇的目的,反而是给阿布?穆斯林送菜,会被他歼灭,这不明智。
    是以,高仙芝他们必将是孤军奋战,一切得靠他们自己。
    “有!”虽只一个字,却是有着无比的信心。
    高仙芝重重点头,道:“我这就给陛下发去最后一份军报。从此以后,我们孤军奋战,要么与城俱亡,要么大唐救出我们。”
    说完,高仙芝当着众将的面写好军报,派人送往长安。
    不出高仙芝所料,两天之后,大食大军到来,把龟兹团团围住。大食没有满足于围住龟兹,还把于阗、疏勒也给围住了,至此,安西四镇陷入重围,与唐朝的联系全面断绝。
    阿布?穆斯林骑着神骏的战马,在众将的簇拥下来到龟兹城下,冲城头上打话,道:“请高仙芝说话。”
    他的一口中国话竟然相当流利。他一心想打进中国,jing研中国情形,这中国话当然是跑不了的。
    高仙芝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对手,阿布?穆斯林用了一个请字。
    “阿布?穆斯林,你气儿顺了?”高仙芝在众将的簇拥下来到城头上,冲城下的阿布?穆斯林一打量,调侃一句。
    “你……”阿布?穆斯林一想起被高仙芝算计之事,有些气堵,好在他的度量不小,随即哈哈一笑道:“高仙芝,我们虽然为敌,我是巴不得你死掉,不过,我还是尊敬你,因为你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对手。”
    高仙芝重重点头,道:“你也是。”
    阿布?穆斯林脸上绽放出笑容道:“能得你高仙芝尊敬我,我非常荣幸。最了解自己的并不是自己的朋友和家人,更不是自己的部下,而是你的敌人。我们为敌,却是最为了解,最为敬重。”
    说到这里,略一停顿道:“我非常敬重你,不想你身死此城之中,放下武器,成为安拉忠诚的仆人吧。高仙芝,你放心,我不会为难你,更不会为难你这些忠勇可嘉,让人敬重的部下。我,阿布?穆斯林,一言九鼎,说话算话。”
    阿布?穆斯林的信誉还是让人放心的,他说不会为难,肯定不会为难,高仙芝微微点头,笑道:“阿布?穆斯林,多谢你的美意。你可见过大唐男儿不战而降的?过去没有,眼下没有,未来不会有!”
    阿布?穆斯林眼神一黯。
    “阿布?穆斯林,安拉若是需要主人的话,我可以考虑收他为仆人。”高仙芝的声调陡然转高,话里充满讥蔑。
    安拉是伊斯兰教的神祗,高仙芝竟然要做他的主人,这是渎神,阿布?穆斯林脸如寒罩,沉声道:“高仙芝,我给过你机会了。”
    “哪那么多废话,唯战而已!”高仙芝冷森森的回敬。
    阿布?穆斯林手一挥,大食军对海cháo一般对着龟兹涌去,一场惊天的大战爆发了。
第八十四章 王忠嗣复职
    原创第八十四章王忠嗣复职
    第八十四章王忠嗣复职
    长安,麟德殿。5
    李隆基眉头紧拧着,心事重重,高力士站在身旁,一言不发,仿佛他不存在似的。
    “陛下,您这是怎么了?”杨贵妃颇有些好奇,眨巴着灵动的双眼问道。
    “朕是在担心战事。”李隆基眉头拧得紧了。
    “陛下,这事不用担心吧?李昌国他们打得那么好,逻些已经被团团围住了呢。”杨贵妃颇有些意外,捋了捋鬓边秀边。
    “你不懂的。”李隆基无心解释,冲高力士道:“高力士,你去把陈玄礼、李林甫和太传来,朕要与他们好好商议。”
    高力士应一声,步而去。
    “爱妃呀,李昌国他们这边是没什么问题,朕担心的是西域。”李隆基站起身,双手紧握,不停踱步。
    “西域?”杨贵妃对政事不了解,有些迷糊。
    李隆基没有为她释疑的兴趣,挥挥手,杨贵妃施礼告退。
    “希望时间还来得及。”李隆基仰首望着殿顶,忧心忡忡。
    “见过陛下。”陈玄礼、李林甫和太李亨赶到,冲李隆基见礼。
    李隆基挥挥手,要他们免礼,招呼他们坐下来。
    “陛下,召臣等前来可有要事?”陈玄礼的xing有些急,一坐下来就问话。
    “有一件事要与你们商议。”李隆基站定,打量三人道:“吐蕃战事进展顺利,朕很放心。不过,李昌国他们围困逻些,不是短时间内能取胜,三五个月时间是需要的。如此长的时间,西域战事争会如何发展,朕实无成算。”
    “陛下深谋远虑。”陈玄礼赞一句,道:“眼下大唐派不出多的军队去西域,高仙芝他们能顶多少时间实是无法预料,西域之事我们应该做坏的打算。”
    “陈将军所言,臣也赞同。”李林甫是安西大都护,西域战事与他有很大的关系:“大食势大,若是大唐派出的援军太少的话,济不得事,反倒让大食逐个击破。是以,派往西域的援军要多,要一起行动,眼下明显不能派援军。”
    李隆基重重点头,道:“援军一事固然重要,却非朕所虑。朕之所虑者,若是大食围住西域,再兵发河湟,既断我平定吐蕃大军后路,又剑指长安,实为心腹之患。”
    大食此番东征的军队很多,断定会仅仅满足于西域,一旦把西域拿下,即使不能攻破安西四镇,也必然会有所举动。()出兵河湟之地,既断李昌国他们的后路,又威胁长安就成了必然之举,此事不得不防。
    “你们说,要如何处置为宜?”李隆基打量着三人问道。
    从眼下战局来看,河湟之地就成了极为重要的地方,关系着唐朝的前途,一定要有妥善处置。问题是,眼下的唐朝派不出兵。
    “陛下,要不让李昌国他们抽调一部分兵力回转河湟。”陈玄礼沉吟着道。
    这倒是个办法,李隆基却是不准,道:“不可。李昌国他们虽然围住了逻些,却还未取得胜利。一旦逻些城里的食物消耗一空,吐蕃必作困兽之斗,不断冲击李昌国他们的营地,一旦李昌国他们手中的兵力不足,就会被吐蕃逃走。”
    在饥饿的驱使下,吐蕃要逃,不断冲击唐军营地,是必然之举。若是李昌国他们的兵力少了,说不定就放跑一部分,那后果不是说着玩的。
    “那要怎么办?”陈玄礼jing通兵道之人,一经李隆基提醒,就明白过来了。
    李隆基接着道:“长平大战与此相仿佛,秦国虽然战胜了,却是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差点被赵军逃脱。吐蕃战事,不能有任何疏忽。从何处调兵呢?”
    唐朝全国的总兵力五十四五万,吐蕃就调了三十万,余下的兵力镇守各处,难以抽调,要想抽出兵力太难了。
    “陛下,臣有一策,或可抽出兵力。”李林甫眉头一揿。
    “哦。何策?”李隆基大感兴趣。
    陈玄礼和太李亨的目光齐刷刷集中在李林甫身上。
    “陛下,臣以为,吐蕃一灭,大唐的疆域就会骤增万里,需要驻守的大军就会多,因而眼下的五十四五万大军已经不够用了。再者,还要与大食大战,这兵力就加不足。”李林甫大声道:“臣叩请陛下下旨,招蓦壮勇从军,大举扩军。”
    隆基重重点头,大为赞成这话,眉头一挑,又道:“招蓦壮勇从军,扩大军队已是迫在眉睫了,此事不得不为。可是,河湟之地的驻守一定要jing兵强将,一个不好,就要与大食开战,招蓦的军哪能与大食之军作战?”
    大食东征大军都是身经百战的jing锐,哪是招蓦之军所能抵挡,李隆基这话很有道理。
    “陛下英明。”李林甫赞颂一声,道:“臣以为,可以用招蓦的壮勇换下jing锐,把jing锐派往河湟之地。”
    “妙!”陈玄礼和太齐声赞叹。
    太李亨与李林甫是死对头,却不得不承认,李林甫此计正是处理眼下局势的佳之法。
    “对对对。”李隆基恍然,大声赞叹,一口气不知道说了多少个好字,道:“蓦壮勇不堪大任,却可以用来镇守内地。他们一边镇守,一边训练,要不了多长时间,就可以成军。此事关系重大,立时进行,先招蓦十万壮勇从军,从各地抽调五万jing锐赶去河湟之地。”
    “陛下,有兵不能无将,还要请陛下择一良将统兵。”陈玄礼提醒一句。
    光有jing锐之军,没有良将统领,也不可能镇守河湟之地,这择将就成了必然之事。
    “陛下,吐蕃军报。”就在这时,高力士兴冲冲的进来,把一份军报呈给李隆基。
    “是好消息?”李隆基眉头一挑,步上前,一把夺过来,展开一瞧,不由得大笑:“哈哈,天助大唐矣!天助大唐矣!”
    “陛下,可是拿下逻些了?”陈玄礼心急之事,脱口问道。
    “那还没有,却也差得不算远了。”李隆基笑呵呵的把手中军报一扬,声调很高,几乎是在歌唱:“逻些发生大火,把逻些化为废墟了。”
    “真的?”陈玄礼、李林甫、太李亨三人的眼睛瞪得滚圆,如同牛眼睛,一脸的难以置信:“不会吧?上天如此助大唐?”
    李昌国他们采取的围城之策固然可以减少大量的伤亡,却是时间太长,若是逻些有足够的食物的话,坚持一年半载不是问题。此战要想早ri取胜,重要的莫过于减少城里的食物,这场大火就做到了,这太让人难以置信了,哪有如此美事,是砸到头上的美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