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天下-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赞普,不可。”慌得一众大臣忙拉住,费了好大一番功夫,方才把弯刀抢下来。
    “隆隆!”就在这时,唐军营门大开,一队唐军从营地开出来,以战斗队形朝他们压来。
    领头的正是哥舒翰和李昌国,李白、郭子仪、李光弼、李晟,以及一众将领。
    “降,还是不降?”哥舒翰的吼声如同雷霆,声音滚滚而来。
    “降?”墀德祖赞眉头一挑,从地上一跃而起,仿佛这个字眼对他是天大的侮辱似的:“哥舒翰,你要知道,大吐蕃只有战死的赞普,没有投降的赞普。”
    “不降,就打得你降。”哥舒翰冷哼一声,手一挥,率领唐军冲了过来。
    “大吐蕃的勇士们,最后的时刻到了。我们生是大吐蕃人的,死是大吐蕃的魂,决不投降,死战到底!”墀德祖赞眼里射出炽烈的光芒,一把夺过弯刀,手腕一振,一朵漂亮的刀花闪现。
    “死战到底!”吐蕃大臣以及吐蕃军队大声怒吼。
    他们虽然饿得有气无力,声音沙哑,却是吼声如同炸雷,没有丝毫屈服之意。
    墀德祖赞撒腿便奔,朝着唐军冲去,一边冲一边挥着弯刀大吼。
    万余吐蕃大军吼得山响,泼风般对着唐军冲去。他们的气势很足,着实有同归于尽的勇气,具有一往无前之势,然而,他们早已经是强弩之末了,哪有力气冲锋。
    没冲出多远,就有人栽倒在地上,再也没了呼吸。
    这些吐蕃军队好象堆好的稻草被人推倒一般,齐刷刷的栽倒,再也没能爬起来。
    “虽不乏勇气,却是不识时务。”李昌国冷笑一声。
    唐军没有丝毫怜惜之心,对着吐蕃军队冲去。吐蕃军队压根就不是唐军的对手,丝毫挡不住唐军的脚步,很快就给击溃。
    大论、小论、整事相……这些大臣不断被擒。
    “完了,大吐蕃完了!”墀德祖赞仰首向天,长叹一声,手中弯刀对着脖子抹去。然而,手腕一疼,弯刀脱手飞出。
    只见一个身材高大的年轻人站在身边,打量着他,冷冷的宣布:“你被俘了。”
    “吐蕃灭亡了!”突然之间,惊天动的吼声响彻天际。
第一章 千古奇功
    欢呼声好不容易停歇下来,将士们依然喜悦不禁,人人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此生能参与如此灭国大战,满足了,太满足了。
    哥舒翰、李昌国、李白、郭子仪、李光弼、李晟、王维和众将聚在一起,商议军机。
    “各位,吐蕃已经被我们灭掉,这是天大的喜事,可是,吐蕃之事仍未完结。”哥舒翰扫视众将,只见众将裂着嘴直乐呵,不由得给他们泼冷水道:“灭掉吐蕃固然欢喜,不过,只是个开端,还有很多事情在等着我们去做。先把你们的欢喜劲头收起来,全心全意做事。”
    “遵令。”众将轰然相应,脸一肃,脸上的笑容荡然无存。
    “都说说,我们眼下有哪些事儿要做。”哥舒翰征询众将的意见。每当下令之前,哥舒翰都要征询众将的意见,全面把握,然后才会下令,这是哥舒翰的美德。
    “大帅,得向陛下报捷,让陛下欢喜欢喜。”众将齐声道来。
    “没错,这事一定会进行。来人,向陛下报捷。”哥舒翰一抚额头,居然把如此重要的事儿差点忘了。这都是他太欢喜了,欢喜得忘了如此大事。
    立时有一队唐军领命,骑着骏马,疾驰而去,远远传来他们的吼声:“吐蕃大捷!活捉赞普、大论、小论、整事相……”
    听着欢快的吼声,众将的脸上又泛起了笑容,美得冒泡。
    “哼!”李昌国冷哼一声。众将脸一肃,笑容刹那不存。
    眼下商议战后事宜,若是只顾着欢喜,说不定就忘掉一件几件,那就麻烦大了。
    “吐蕃已破,我们当分兵略地。”李晟扯起嗓子,大声吼起来。如同洪钟大吕。
    “没错。此时不略地,更待何时?”众将齐声附和。
    “终于说了一件正事。”李光弼拍拍李晟肩膀,调侃一句,引来众将齐声大笑。
    李晟心直口快,打仗没说的,要说谋划就差远了,往往十谋九不中。这次却是说到点子上了。
    逻些这一战,吐蕃精锐尽失,连赞普、大论、小论、整事相这些大臣都被唐军活捉了,已经没有兵力防守各地,正是唐军分兵略地的良机。
    可以想得到,若是唐军此时分兵略地的话,必然是不会有象样的抵抗,只要唐军赶到,吐蕃的土地就会成为唐朝的地盘。
    这前景实在是太美妙了,众将脸上泛着笑容。()
    “还有呢?”哥舒翰问道。
    “逻些城下如此之多尸体。应当尽早处置掉,不然的话,一旦腐烂,就会引发瘟疫,后果不堪设想。”李晟想了想,再度道来。
    “真的长进了。”李昌国大拇指一竖。赞扬一句。
    李晟头一昂。胸一挺,假谦虚的笑笑,脸上的笑容叠了一层又一层,那意思是说我当然长进了。
    “逻些城下尸体有数十万具。逻些城里还有不少,若是不尽早处置。一旦腐烂,就会引发瘟疫,此事得从快。”李光弼点头赞同,道:“此时需要的人手很多。”
    “嗯。”哥舒翰微微点头。
    “这事可以让苦难的兄弟们来做,我们只要监督便可。”郭子仪想得就更远了,连人手都安排好了。
    “郭无敌所言极是。”众将齐声赞扬。
    奴隶自从被解救后,他们对唐朝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无时无刻不在盼着为唐军做事,为唐朝效力,若是唐军要他们做这事的话,他们断不会拒绝。
    “就这么多?”李昌国问道。
    “差不多了吧。”众将想了想,再没有建议。
    “大帅,先把略地一事安排下去,我们再来说后面的事。”所有事情里,分兵略地一事最为重要,应当最先执行。
    哥舒翰重重点头,道:“郭无敌,你率五万之军,向南略地。李光弼,你率五万之军,向东略地。李翰林,你率五万之军,向西略地。李晟,你率军三万,朝北略地。”
    这四个方向,唯有北方的土地最少,因为唐军就是从北方打过来的,有三万之军就差不多了。
    “遵命。”郭子仪、李白、李光弼和李晟齐声领命,冲哥舒翰和李昌国施礼,快步而去。
    没多久,十八万唐军在他们四人的率领下,隆隆开出,奔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一场大规模的略地行动开始了。
    “监军,这处理尸体一事,还是交给王维吧。他精通此道,交给他很合适。”哥舒翰对王维的管理才干是赞不绝口。
    “好。”李昌国也是此意,自然不会反对。
    “王维领命。”王维上前一步,大声领命。
    王维转身就去忙,没多久,数十万奴隶在王维的指挥下,开始处理尸体。先是在附近的荒野之地挖万人坑,然后再把尸体运来,扔到坑里,洒上厚厚一层石灰,再掩埋。
    如此之多的尸体,若是没有石灰消毒,即使埋掉也没多大用处,尸气会渗出引发疾病。
    数十万具尸体,要清理,要运输,要埋葬,需要的时间不短,虽然奴隶众多,也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只能一步一步来。
    “监军,吐蕃之地太过贫穷,大唐在这里不能驻守太多的军队,驻守吐蕃一事还是需要吐蕃人来完成。我的意思是,从吐蕃奴隶中挑选一批身强体壮,忠心可靠的人,训练他们,给他们装备,让他们协助我们的驻军,你以为如何?”哥舒翰盯着李昌国。
    吐蕃很穷,穷得只剩下牦牛粪了,要在这里驻守大量的军队,是不可能的,只能依靠吐蕃的力量来完成驻守。
    要依靠吐蕃的力量。当然就要召集一批身强体壮,忠心可靠的人进行训练,武装他们,让他们协助唐军。唯有如此,才能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还同样能够达到驻守吐蕃的目的。
    “我也是这么想的。”李昌国也是这个意思,两人想到一块了。
    “那就好。这事交给龙武军去做就成。”哥舒翰当即召来李毅他们,把此事交给他们了。
    龙武军是唐朝最为精锐的军队,他们去训练的话,一定会训练出一支战力强悍而又忠心可靠的吐蕃军队为唐朝效力。
    “在这之外,我们还有两件事要做。”李昌国眉头一挑,道:“一件是准备吐蕃的重建。吐蕃被我们打下来了,若是不能化入大唐版图。我们的努力只会白费。因此,我们应该着手重建吐蕃。这重建需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重建逻些城,二是选拔官员,治理吐蕃。”
    逻些毕竟是吐蕃的都城,虽然已经化为废墟,却是有着很好的地理位置,若是重建的话,会对唐朝提供莫大的帮助。
    别的不说,在逻些贮存粮草军械。驻守大军,一旦吐蕃其他地方有事,唐军就能快速出动,奔赴各处。
    吐蕃被灭,吐蕃原有的官制当然不能用了。旧的官制是为赞普效力,他们只会忠心于赞普。唐朝要想得到吐蕃。必须要改变现有的官制。提拔选举一批忠于唐朝,而又富有才干的人来治理。
    这些人当以吐蕃人居多,唐人人数不会太多,却要居于主导地位。如此,才能保证吐蕃不生乱。
    “嗯。”哥舒翰重重点头。大为赞成李昌国的话,问道:“还有一件呢?”
    “以我之见,吐蕃腹地难以筹措大量的粮草,不能驻守太多的军队。若是驻军太少的话,又不能起到震慑作用,我们当在大非川驻以重兵。一旦吐蕃腹地有事,大军可以从大非川快速增援。所以,发丁壮,在积石山中筑路,只要这条道路修好了,这事方能进行。”李昌国紧拧着眉头道。
    吐蕃太穷了,虽然腹地的地域不小,却难以筹措到大军所需的粮草,这驻军数目不能太多。吐蕃这么大的地方,若是没有足够的军队威慑的话,还不想乱就乱?
    要解决这事,困难太多了。大非川很富饶,能够筹集到大军所需的粮草,把大军驻守的大非川,就能节省很多人力物力,一旦吐蕃腹地有事,唐军可以快速增援。
    当然,必须要修一条路,把吐蕃腹地和大非川连接起来。
    这是很好的谋划,哥舒翰欣然道:“如此正好。此战之中,我们俘获了数十万俘虏,几乎全是丁壮,要他们来修路再好不过了。”
    逻些一战,吐蕃禁不起饿的人几乎全死了,老弱死得差不多了,余下的都是经得起饿的,多为丁壮,用他们来修路再好不过。
    李昌国他们最后之所以招降这些俘虏,而不是全杀了,也有要他们做苦力的意思。
    这事就说定了,李昌国他们开始做准备,准备大干一番。
    哥舒翰一声令下,数十万俘虏被唐军驱赶着进入逻些城里,开始清理逻些城里的废墟。他们虽然不愿,望着武装到牙齿的唐军,不敢不照做,开始清理。
    此时的逻些城已经是一片废墟,死尸遍地,凌乱不堪,光靠奴隶们难以在短时间内清理完成,驱赶俘虏来做再好不过。
    在唐军的监督下,俘虏不敢偷懒。若是偷懒的话,吃鞭子倒在其次,关键是怕唐军不给他们食物。
    为了解决出工不出力的问题,李昌国提议以工换食物的办法,那就是做得越多,获得的食物越多。为了食物,俘虏不敢不尽力,谁叫他们饿怕了呢?
    为了食物,俘虏拼命的干,不出数天,就把逻些清理出来了。城外的尸体全部处理掉了,只等重建了。
第二章 分兵略地
    欢呼声好不容易停歇下来,将士们依然喜悦不禁,人人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此生能参与如此灭国大战,满足了,太满足了。
    哥舒翰、李昌国、李白、郭子仪、李光弼、李晟、王维和众将聚在一起,商议军机。
    “各位,吐蕃已经被我们灭掉,这是天大的喜事,可是,吐蕃之事仍未完结。”哥舒翰扫视众将,只见众将裂着嘴直乐呵,不由得给他们泼冷水道:“灭掉吐蕃固然欢喜,不过,只是个开端,还有很多事情在等着我们去做。先把你们的欢喜劲头收起来,全心全意做事。”
    “遵令。”众将轰然相应,脸一肃,脸上的笑容荡然无存。
    “都说说,我们眼下有哪些事儿要做。”哥舒翰征询众将的意见。每当下令之前,哥舒翰都要征询众将的意见,全面把握,然后才会下令,这是哥舒翰的美德。
    “大帅,得向陛下报捷,让陛下欢喜欢喜。”众将齐声道来。
    “没错,这事一定会进行。来人,向陛下报捷。”哥舒翰一抚额头,居然把如此重要的事儿差点忘了。这都是他太欢喜了,欢喜得忘了如此大事。
    立时有一队唐军领命,骑着骏马,疾驰而去,远远传来他们的吼声:“吐蕃大捷!活捉赞普、大论、小论、整事相……”
    听着欢快的吼声,众将的脸上又泛起了笑容,美得冒泡。
    “哼!”李昌国冷哼一声,众将脸一肃,笑容刹那不存。
    眼下商议战后事宜,若是只顾着欢喜,说不定就忘掉一件几件,那就麻烦大了。
    “吐蕃已破,我们当分兵略地。”李晟扯起嗓子,大声吼起来,如同洪钟大吕。
    “没错。此时不略地,更待何时?”众将齐声附和。
    “终于说了一件正事。”李光弼拍拍李晟肩膀,调侃一句,引来众将齐声大笑。
    李晟心直口快,打仗没说的,要说谋划就差远了,往往十谋九不中,这次却是说到点子上了。
    逻些这一战,吐蕃精锐尽失,连赞普、大论、小论、整事相这些大臣都被唐军活捉了,已经没有兵力防守各地,正是唐军分兵略地的良机。
    可以想得到,若是唐军此时分兵略地的话,必然是不会有象样的抵抗,只要唐军赶到,吐蕃的土地就会成为唐朝的地盘。
    这前景实在是太美妙了,众将脸上泛着笑容。
    “还有呢?”哥舒翰问道。
    “逻些城下如此之多尸体,应当尽早处置掉,不然的话,一旦腐烂,就会引发瘟疫,后果不堪设想。”李晟想了想,再度道来。
    “真的长进了。”李昌国大拇指一竖,赞扬一句。
    李晟头一昂,胸一挺,假谦虚的笑笑,脸上的笑容叠了一层又一层,那意思是说我当然长进了。
    “逻些城下尸体有数十万具,逻些城里还有不少,若是不尽早处置,一旦腐烂,就会引发瘟疫,此事得从快。”李光弼点头赞同,道:“此时需要的人手很多。”
    “嗯。”哥舒翰微微点头。
    “这事可以让苦难的兄弟们来做,我们只要监督便可。”郭子仪想得就更远了,连人手都安排好了。
    “郭无敌所言极是。”众将齐声赞扬。
    奴隶自从被解救后,他们对唐朝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无时无刻不在盼着为唐军做事,为唐朝效力,若是唐军要他们做这事的话,他们断不会拒绝。
    “就这么多?”李昌国问道。
    “差不多了吧。”众将想了想,再没有建议。
    “大帅,先把略地一事安排下去,我们再来说后面的事。”所有事情里,分兵略地一事最为重要,应当最先执行。
    哥舒翰重重点头,道:“郭无敌,你率五万之军,向南略地。李光弼,你率五万之军,向东略地。李翰林,你率五万之军,向西略地。李晟,你率军三万,朝北略地。”
    这四个方向,唯有北方的土地最少,因为唐军就是从北方打过来的,有三万之军就差不多了。
    “遵命。”郭子仪、李白、李光弼和李晟齐声领命,冲哥舒翰和李昌国施礼,快步而去。
    没多久,十八万唐军在他们四人的率领下,隆隆开出,奔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一场大规模的略地行动开始了。
    “监军,这处理尸体一事,还是交给王维吧。他精通此道,交给他很合适。”哥舒翰对王维的管理才干是赞不绝口。
    “好。”李昌国也是此意,自然不会反对。
    “王维领命。”王维上前一步,大声领命。
    王维转身就去忙,没多久,数十万奴隶在王维的指挥下,开始处理尸体。先是在附近的荒野之地挖万人坑,然后再把尸体运来,扔到坑里,洒上厚厚一层石灰,再掩埋。
    如此之多的尸体,若是没有石灰消毒,即使埋掉也没多大用处,尸气会渗出引发疾病。
    数十万具尸体,要清理,要运输,要埋葬,需要的时间不短,虽然奴隶众多,也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只能一步一步来。
    “监军,吐蕃之地太过贫穷,大唐在这里不能驻守太多的军队,驻守吐蕃一事还是需要吐蕃人来完成。我的意思是,从吐蕃奴隶中挑选一批身强体壮,忠心可靠的人,训练他们,给他们装备,让他们协助我们的驻军,你以为如何?”哥舒翰盯着李昌国。
    吐蕃很穷,穷得只剩下牦牛粪了,要在这里驻守大量的军队,是不可能的,只能依靠吐蕃的力量来完成驻守。
    要依靠吐蕃的力量,当然就要召集一批身强体壮,忠心可靠的人进行训练,武装他们,让他们协助唐军。唯有如此,才能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还同样能够达到驻守吐蕃的目的。
    “我也是这么想的。”李昌国也是这个意思,两人想到一块了。
    “那就好,这事交给龙武军去做就成。”哥舒翰当即召来李毅他们,把此事交给他们了。
    龙武军是唐朝最为精锐的军队,他们去训练的话,一定会训练出一支战力强悍而又忠心可靠的吐蕃军队为唐朝效力。
    “在这之外,我们还有两件事要做。”李昌国眉头一挑,道:“一件是准备吐蕃的重建。吐蕃被我们打下来了,若是不能化入大唐版图,我们的努力只会白费。因此,我们应该着手重建吐蕃。这重建需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重建逻些城,二是选拔官员,治理吐蕃。”
    逻些毕竟是吐蕃的都城,虽然已经化为废墟,却是有着很好的地理位置,若是重建的话,会对唐朝提供莫大的帮助。
    别的不说,在逻些贮存粮草军械,驻守大军,一旦吐蕃其他地方有事,唐军就能快速出动,奔赴各处。
    吐蕃被灭,吐蕃原有的官制当然不能用了。旧的官制是为赞普效力,他们只会忠心于赞普。唐朝要想得到吐蕃,必须要改变现有的官制,提拔选举一批忠于唐朝,而又富有才干的人来治理。
    这些人当以吐蕃人居多,唐人人数不会太多,却要居于主导地位,如此,才能保证吐蕃不生乱。
    “嗯。”哥舒翰重重点头,大为赞成李昌国的话,问道:“还有一件呢?”
    “以我之见,吐蕃腹地难以筹措大量的粮草,不能驻守太多的军队。若是驻军太少的话,又不能起到震慑作用,我们当在大非川驻以重兵。一旦吐蕃腹地有事,大军可以从大非川快速增援。所以,发丁壮,在积石山中筑路,只要这条道路修好了,这事方能进行。”李昌国紧拧着眉头道。
    吐蕃太穷了,虽然腹地的地域不小,却难以筹措到大军所需的粮草,这驻军数目不能太多。吐蕃这么大的地方,若是没有足够的军队威慑的话,还不想乱就乱?
    要解决这事,困难太多了。大非川很富饶,能够筹集到大军所需的粮草,把大军驻守的大非川,就能节省很多人力物力,一旦吐蕃腹地有事,唐军可以快速增援。
    当然,必须要修一条路,把吐蕃腹地和大非川连接起来。
    这是很好的谋划,哥舒翰欣然道:“如此正好。此战之中,我们俘获了数十万俘虏,几乎全是丁壮,要他们来修路再好不过了。”
    逻些一战,吐蕃禁不起饿的人几乎全死了,老弱死得差不多了,余下的都是经得起饿的,多为丁壮,用他们来修路再好不过。
    李昌国他们最后之所以招降这些俘虏,而不是全杀了,也有要他们做苦力的意思。
    这事就说定了,李昌国他们开始做准备,准备大干一番。
    哥舒翰一声令下,数十万俘虏被唐军驱赶着进入逻些城里,开始清理逻些城里的废墟。他们虽然不愿,望着武装到牙齿的唐军,不敢不照做,开始清理。
    此时的逻些城已经是一片废墟,死尸遍地,凌乱不堪,光靠奴隶们难以在短时间内清理完成,驱赶俘虏来做再好不过。
    在唐军的监督下,俘虏不敢偷懒。若是偷懒的话,吃鞭子倒在其次,关键是怕唐军不给他们食物。
    为了解决出工不出力的问题,李昌国提议以工换食物的办法,那就是做得越多,获得的食物越多。为了食物,俘虏不敢不尽力,谁叫他们饿怕了呢?
    为了食物,俘虏拼命的干,不出数天,就把逻些清理出来了。城外的尸体全部处理掉了,只等重建了。
第三章 王忠嗣的震惊
    原创第三章王忠嗣的震惊
    陇右节度府,王忠嗣端坐,神情专注,正在处理军务
    就在这时,一个亲卫进来,冲王忠嗣见礼,道:“禀大帅,逻些被大唐攻占,吐蕃灭亡了!”亲卫的声调极高,如同在打雷,震人耳膜。
    “吐蕃灭亡了?”王忠嗣霍的抬起头,打量着亲卫。只见亲卫高昂着头颅,挺着胸膛,眼里射出炽烈的光芒,一脸的风光霁月,仿佛这仗是他打的。
    “千真万确。”亲卫大声回答。
    “哼,休要乱说。”王忠嗣可不信,冷哼一声道:“虽说我们的大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