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纨绔霸王闯春秋-第1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守将关尹给绑缚在了关内最大的议事厅中,此刻正双眼喷火的瞪着一干墨者,恨不得将他们拔皮抽骨。直到看见姬凌云,双眼顿成死灰。显然已经从对方的装束中,隐约猜到了他地身份。
    姬凌云命人将他押下。
    墨翟这时出面求情。请求放了关尹。
    姬凌云本来就没有想过要杀他,但见墨翟出面也乐得卖墨翟一个面子,顺水推舟的对关尹道:“既然有墨兄为你求情,寡人就饶了你。不过还得委屈你几天。来人,将此人看护起来,好生对待。”
    墨翟神秘笑道:“大王可是想拿下函谷关?”
    姬凌云一愣,点头笑道:“不错。秦军无论如何都想不到我军会如此快速的攻破武关。若得到消息,必然会全军震恐,然后向三晋求援。三晋视我吴国为死敌,在公在私。必然会前来救援。函谷关便是他们入秦最近的道路,只要我们能够在秦国未察觉武关以失的时候,拿下函谷关。那么就等于卡住了三晋入秦的道路,那时,我军面对的仅仅只是秦国而已。一个秦国,对我吴国来说根本不在话下。当然,三晋也可以通过草原,绕过异族领地支援秦国。不过,当他们抵达的时候,秦国已经快要灭亡了。”
    墨翟听了这番话。脸上出现了惊诧之色,随即苦笑道:“这应该就是智者所见相同吧?”
    姬凌云不明所以。
    墨翟从袖中去出一卷书简递给了姬凌云道:“公孙兄乃当世神人,他以想好攻取函谷关的计策,一切都在这书简之中。”
    姬凌云迫不及待的接过书简打开阅览。其中内容竟是让墨者协助函谷关地守将宋陵防御函谷关,书简中在落笔处竟然有秦君赢利的印玺。
    “这怎么可能?”姬凌云失声叫了起来。
    墨翟变魔术似的从袖中取出了两根竹片。上面各写满了字迹。道:“这样就有可能了。”
    姬凌云拿过两根竹片,一片上面写道“武关乃我大秦门户。军事重地。其意之深,不容有失。寡人为策万一,特让墨者前来助君,同对强敌。”另一片写“尹公乃寡人重要臂膀,不可获缺。大敌当前,望公全力一战,务必将吴国虎狼拒于关外。寡人大军,不日赶来支援。待吴军退却后,寡人必将重赏。”
    他看了看竹片,在看看了书简轰然大笑了起来,高声赞道:“师兄这一计,绝了。”
    这时候尚且没有发明纸张,书简是唯一的书写用具。它们多用竹片制成,每片写字一行,将一篇文章的所有竹片编联起来,就是书简亦可称之为“简牍”。
    而公孙圣将赢利写给关尹的书简拆开,将其中写有武关以及关尹姓名的竹片取出拓写一份,但却将武关改为了函谷关,关尹的姓名改成了函谷关守将宋陵的姓名。这样一来,全篇就成了赢利让墨翟帮助宋陵一同镇守函谷关。那在书简最后的秦军印玺始终没有任何变化。
    墨翟在武关城下以赢利写地御令,毫不怀疑的被请进了武关。但若在函谷关的时候,他又可将书简拆开,去掉关键的竹片,装上公孙圣拓写的竹片,俨然又是一封盖有赢利印玺地“亲笔书简”。
    姬凌云将书简慎重地交给了墨翟,道:“墨兄,这一次又得麻烦你了。”
    墨翟笑道:“只要大王不忘对鄙人的承诺,区区小事,不值一晒。”他顿了一顿,道:“只要我们军用过早膳,立刻出发。”
    六月一十一日。
    姬凌云在墨者行会地帮助下不费一兵一卒,攻取了武关,打开了吴国入秦的门户。姬凌云不换秦国旌旗,不走任何风声,将战略目光看向了连接秦国与中原的唯一隘口…………函谷关。
    六月一十五日。
    经过了四天的跋涉,墨翟率领墨者来到了函谷关下。
    函谷关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始建于东周。是东去洛阳,西达长安的咽喉,亦是老子著作《道德经》的地方。
    墨翟望着函谷关,不久之前他曾来到这里作过实地考察,知函谷关关城为不规则四方形。城墙基宽三丈,东城墙沿弘农涧河岸蜿蜒起伏,长七百八十余丈;西城墙沿衡岭塬而筑,长五百六十余丈,南城墙长八十余丈,实是天下第一关。感慨之余不由庆幸,若非用计,此关纵有雄兵万百一时也难以攻克,到时也不知道要牺牲多少将士。
    在大弟子禽滑厘的提醒下,墨翟定了定心神靠近了关城。程序如同武关一样,先呈上书简,在决定一切。
    取代关尹的守将宋陵,并非是一个睿智之人,但却是一个心细之人,疑惑问道:“吴军出现在武关,依照常例,你们应该去武关帮助关尹将军,怎么会来函谷关?”
    墨翟很自然的回答道:“将军可能有所不知,那吴王姬凌云生性狡诈,用兵虚虚实实,让人摸不着头脑。他攻是不攻,不攻才是攻。他故意说要攻打武关,,其实真正的意图却是想通过天子领地,神不知,鬼不觉的攻打函谷关。贵军相国文章有通天之才,事先料到那贼子的诡计,并让鄙人帮助大人守城。”
    宋陵见墨翟不象是说谎,又知墨翟在不久前帮助秦国抵御了羌族的入侵,为秦国立下大功。可以说是自己人,兼之墨翟威名远扬心底便信了他的话,将墨翟以及三千墨者放入城中。
    三千墨者被安排在了南方,宋陵当即设宴款待墨翟,并让关内全部将军相陪。墨翟安排了一番同县子硕以及随巢子一起前去赴宴。
    宴会上,众人相处愉快。
    在傍晚士兵用餐的时候,三千墨者在管黔敖、公尚过、胡非子的带领下杀向了正在享用食物,毫无防范的秦兵。
    关中的秦兵在慌乱时连兵器亦找不到,更别说反抗了。
    有士卒去官邸报信,一进大厅却发现宋陵以及其他三位将军都以被墨翟生擒住了。宋陵虽然通晓武艺,但比起墨翟这位公认的剑术宗师,逊上何至一筹!!!
    很快,宋陵被擒的消息传了开来,关内秦军更是失去了战斗的**。
    函谷关因此落陷。
    得到消息的姬凌云立刻让瑞科分兵一万前去镇守函谷关。
    五日之内,秦国连失两处门户,朝野巨震。吴国这王者的强势让他们心底发寒,有的更是生出了投降之心。
第二十三章 孤注一掷(手打版)
           赢利呆呆的坐在自己的书房之中,抬头呆呆的望着屋顶。那意气风发的神态早已消失的一干二净,取而代之的是无比憔悴的神情。眼眶黑肿显然是三夜未眠的迹象,眼珠中布满了血丝,样子恐怖而吓人,一个好好的青年,在短短时日里仿佛苍老了十余岁。
    得到武关,函谷关落陷的消息以有三天了。
    自从派出墨翟后,赢利天天都在等待大军进程和战斗的消息。
    只几天,墨翟就到了武关,武关关令关尹派信使报告自己墨翟已到达了武关,并且还大势称赞了墨翟的才华。当时,赢利还曾夸奖他墨翟“行军无紊,才干非凡”。可是他哪里料到“才干非凡”的墨翟及麾下墨者竟是他人棋子,在五个昼夜之间就帮助自己的死敌拿下了自己麾下至关重要的两处门户关隘,彻底覆灭了镇守两地的万余士卒。
    万余士卒在吴兵眼中算不得什么,但对于兵源不足的秦国来说,却是不小的数量。
    记得那一天,侥幸从函谷关逃出升天秦国士卒历尽千辛万苦回到了秦都雍城。那时,赢利还记得自己正在朝堂上意气风发的向朝中大臣灌输秦军必胜的意念,说着自己打算以武关天险阻挡吴军主力,集结大军先行消灭汉中之敌,在反过头来对付吴兵主力的卓越战术。
    突然,前线听得前线的消息,开始还以为取得了优秀的战果,但见侥幸逃生的士卒形容憔悴,衣衫褴褛,不安的举动在胸中回荡。忍不住大声惊问到:“莫非前线兵败,否则怎是这等模样?”
    那士卒叩首悲痛叫道:“正如大王,意料的一样。”哭丧着脸向赢利以及朝中大臣说明了
    群臣惶恐。
    即便三天过去了,赢利始终没有忘记那个时候议事大厅里的景象。当时,他听了肺都要气炸了,朝堂上的文人世家你一言、我一语。将吴国说得如何如何强大,将姬凌云赞成了举世无双的英雄人物。话里无不表现出悲观的情绪,暗指自己以及秦国一无是处,根本不是对方地敌手。
    有人说:“吴国雄兵五十万,战将千员,龙骧虎视,前来并吞秦国。s而我国在关中劲旅不过七万,实力悬殊,如何是吴国的对手。”
    有人又说:“吴国强大,不可立敌。”
    有地干脆就挑明了说:“自古以来。哪有不亡之国?哪有不败之家?吴王姬凌云今以取得一半天下,众人归心,强欲与争,以卵击石。我观吴王姬凌云贤德、仁慈,不如效仿当年晋文公依附我国一例,暂时归顺吴国,待日后吴国衰败之时。在做打算。当年,晋文公重耳遭到骊姬之乱的迫害,离开了晋国都城绛邑,四处逃亡。后得春秋霸主秦穆公的款待,在秦穆公的帮助重耳即位。
    开始,晋文公依照约定依附秦国,但随着晋国的强大,不但脱离了秦国的怀抱,反而成了新的霸主。
    那话中之意,明里是外赢利委曲求全。实着却是想以避战的方法来保住富贵。
    赢利当时恨不得将他们通通砍头,以泄心头之恨。但是,他知道如今人心浮动,若在大势杀戮,只会造成更大的潜在危机。为了秦国,他强迫自己忍了下来,当场甩袖而走。
    并且将自己关在了书房之中,这一呆就是三天。三天里,赢利滴水未进。
    “大王,文章相国。公孙圣大夫求见。”在这寂静无声地书房中,侍卫刚强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
    “请他们进来!”赢利的声音有些沙哑,但充满了令人窒息的煞气。
    “是!”侍卫应了一声,急促的脚步声随之远去,仿佛要离开这个恐怖的地方。
    紧接着又有脚步声响起。文章、公孙圣步入书房一同行礼参拜。
    赢利道:“你们起来。坐下说话。”
    文章、公孙圣分别与两旁跪坐,抬头看向赢利都忍不住惊讶的叫了起来。只不过三日不见。赢利地模样竟然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尤其是那一身的浓厚的煞气,让文章、公孙圣都不约而同的皱起了眉头。
    文章资格比公孙圣要老上许多,问道:“大王,您不要紧吧?”
    赢利添了添已经干裂的嘴唇道:“没事,寡人很好,你们放心。今日,寡人召见你们来是想问一问你们对当前局势的看法。我们到底是战,还是降。”
    文章立时表态道:“吴国强大不假,但我秦国亦不惧怕他们。战,即便到死,也要战。”
    赢利满意的看了文章一眼,然后在看向了公孙圣。
    公孙圣面不改色,知赢利心中已经有了决断,自己若是说降,即便赢利不杀他,亦不会在用他,平静而稳重的说道:“纵然死战,决不妥协。今我秦国尚有关中、天水,兵精粮足,尚且有一战之力。这如此情况之下,反欲投降,甘当奴才,卑躬屈膝,必未后人所以耻笑。我公孙圣丢不起这个颜面,大王更是丢不起。”
    赢利昂首“哈哈”大笑道:“想我巍巍大秦,整个朝中居然只有相国与大夫才是寡人的心腹,我赢利实在愧对历代先祖。但我大秦只有战死地君王,没有投降的君王。我得不到的东西,他人亦休想得到。”说到这里的时候,赢利眼中竟是疯狂,煞气更胜。
    文章、公孙圣对望了一眼,均看出对方眼中的诧异。
    大笑过后,赢利问道:“两位先生均有盖世之才,你们认为依照当前的情况,我们应该如何打这一战?”
    公孙圣抢先道:“臣下觉得应该立刻将伍封将军掉回雍城,死守城池,然后派使者游说三晋,让他们出兵帮助我国。”
    公孙圣说完并没有望着赢利,反而偷偷向文章看了过去。
    果然,见到文章平淡无奇的看了他一眼,然后在淡淡的说道:“文某并不认同公孙大夫的主意,臣下认为当前首要大事是主动出击,召集所有兵力,主动迎击。”
    公孙圣诧异问道:“这是为何?”
    文章道:“公孙大夫不闻楚国熊章一例?姬凌云领兵征战疆场,所打之战不下百次,仅有一次败在范蠡之手。如此辉煌战绩至有他独到之处,若我们学熊章一样。他依旧可以将雍城围死。相互消耗下去。如此,我军必败。与其这样,不如冒险进军,杀姬凌云一个措手不及,或许还有胜利的机会。”
    文章滔滔不绝地说道:“此外,吴国强势朝野震恐。如果我们在象乌龟一样缩在龟壳之中,恐怕朝野中人更会人人自危,更加助长了那些萌生投降之意的懦夫的气焰。”
    公孙圣面色露出为难的表情道:“我还是觉得应该死守为上,贸然出击太过冒险。不如这样,还是让大王决定吧!!!大王才是秦国之主,这等大事也只有大王能够做出最准确的决定。”
    赢利拍案而起道:“寡人决定了,秦国只有英雄没有懦夫。文相国说地对,我们不能当乌龟,应该主动出击,以求反败为胜。”
    文章、公孙圣齐声道:“大王英明。”
    文章松了一口气,心底窃喜不已。公孙圣也是一样,姬凌云地军事才干,天下少有敌手。不怕你战,只怕你避战。若一人有心避战,即便再有才华的人一时间也无法取胜。
    赢利一掌定音道:“就这样决定了。等伍封将军抵达之后。寡人立刻前去迎战,文相国,你充当寡人地随军谋士,一起出征。至于雍城就交给公孙大夫治理了。”
    文章神色微变,急在心头。
    公孙圣神色也是微变,道:“大王,不可。臣下资力微薄,哪能号令群臣。”
    赢利冷哼道:“才干你是不缺,非常时期还讲什么资历。如果寡人将雍城交给那些废物,只怕寡人一出城,他们就关上城门投降了罢。这镇守雍城,非你不可。寡人再将配剑交于你,在提拔你为上卿,地位仅次于文相国。在寡人不在其间,若发现意图不轨者,可立即将之斩首,无须通报。”
    公孙圣面色严肃拜伏在地,高声道:“臣下谢大王恩典,必不辜负大王厚望。”伏地其间,公孙圣眼中露出了一丝兴奋。
    显然,在这一次的交锋中,公孙圣胜过了文章。
第二十四章 石破天惊的消息(手
           公孙圣和文章都是当时少有的聪慧之人,心思缜密,目光长远。对任何事情都非常的敏感,能够在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小时中察觉出一些问题。
    经过这段时间的形势发展,以及双方的所作所为。两人都对对方起了疑心。公孙圣隐约察觉到了文章背后的意图。反之,文章在朦胧间亦感觉到公孙圣的用心不良。
    只是双方都仅仅只是怀疑没有证据证明。表面上两人是至交好友,其实暗地里不知交锋了多少次了。
    公孙圣在朝中的威望,实力远远不如文章。是以勉强将自己维持在不败之地,无法有效的还击。等了许久,终于等到了这么一个机会,打胜了一场无硝烟的战争。
    其实,公孙圣自己巴不得让赢利出战,但他非常清楚只要自己一说出战,文章会立刻说不出战。这样,有意出战的赢利绝对派遣对口味的自己充当随军谋士,而不会选择不对他口味,反对出战的文章。
    可现在他先一步说不战,那么文章在说不战的话,纵然赢利有心出战也会因此而打消这个念头。
    公孙圣并不清楚文章的真正意图,其背后有什么目的他也不晓得,但却知道若在文章实现他的计划一定会对吴国不利,因此,公孙圣果断的出击,先一步打破文章的计划,迫使他随军出征,令对方的计划胎死腹中。
    至于吴秦对战,公孙圣并不担心。文章长于战略而不是战术,赢利强与于权术,也不长于战术,老将伍封经验丰富,却是大将之才,但在应变上尚且不如任清璇。他们跟已得伍子胥、孙武子真传的大王正面交锋。胜算并不是很大。只要自己传出消息,告之赢利、文章的意图,让他有个准备就可。
    文章淡淡的看着公孙圣。眉头微微起皱,竟露出冷冷笑的笑意。两个人表面上和谐的关系正式打破。
    吴国攻下武关、函古关的消息,如同霹雳闪电一般传遍遍了天下诸国。
    赵国国君赵毋恤此刻正在扫荡北疆,在姬凌云伐秦地前三个月。赵毋恤已经率领赵国六万骑兵,北出雁门将兵锋指向了东胡异族。s
    赵毋恤天性好战,三晋联合,使之不得对内起兵,只能将矛头指向了塞外。一有空闲,他便会领上一队骑兵远出塞外。一年之中。赵毋恤几乎有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战马上渡过的。
    自从赵国建立以来,赵毋恤在这数载中收服大小异族三十部落余个,击破的大小部落五十个。
    以战养战,赵毋恤以这种粗鄙,却妙用无穷地方法,无时无刻的训练己方将士,威镇异域。使得北方闻赵丧胆。
    而东胡是一个古老游牧民族,是一个部落联盟,包括了当时族属相同而名号不一的大小部落。早在商朝就有东胡的活动记载。此时,主要活动在当时燕国的北部和东北部,也就是西辽河的上游老哈河、西拉木伦河流域。
    他是一个强大的部落联盟,时常窥视中原。与燕国和赵国的接触比较频繁,经常发动战争。
    赵国以北的部落,大多都以臣服赵国,惟有东胡却不将赵国看在眼内,甚至是时常挑衅。赵毋恤本打算将精力用在对付吴国身上。但那东胡王却不知好歹,派兵来惹赵毋恤这个煞星。
    赵毋恤忍无可忍,亲率大军迎敌。采用了强攻,迂回地战术,以自己精兵对抗来敌,再命大将窦隼率领赵国最精锐的胡刀骑士迂回穿插,大破东胡。经过一路追杀,赵毋恤已经远出千里,将来犯的八万贼寇彻底杀溃,连续收服了六个原本是东胡联盟的族部。
    赵毋恤高坐在马上口中抱怨道:“整个漠北就没有一个象样的对手吗?”在他的眼中战斗不是杀戮。而是乐趣。
    每一场战斗的过程都会让他生出一种难以言语地快感,使其深深的为之陶醉。
    在他身旁站着两位文士。
    一个神色木纳,呆板,表情却有如一个木偶,看不出有什么奇特之处。另一个中等身材。面貌干瘪,长得是奇丑无比。但那一双眼睛却是灵活多变,郁郁生姿。
    木纳男子道:“蛮夷人不晓战术,不通阵法,不知鬼谋,远不如中原人厉害,我等取胜也是正常之事。”
    奇丑男子“咻咻”笑道:“我到是觉得这战打的舒服。若对手都是这般蠢材,我也可以安乐一些。”
    赵毋恤笑道:“义父还是这个样子,若真是这样,人生岂不无趣的紧?还是董师但的话对寡人的脾胃,不断的同优秀的对手战斗,才能真正的得到成长。真想早日跟姬凌云一较高下,不知我和他到底谁厉害一些。”
    木纳男子、奇丑男子正是赵国相国董安于以及上卿郄疵,两人都是盛名以久,虽然奇貌不扬,但一生才干却是世间难得。
    “大王不是对手!”董安于话不多,但字字精辟从不做作,有一是一。
    赵毋恤不服气道:“为什么?”
    “冲锋陷阵,你比他强,但战略布局,你却远逊于他。他为政而战,所打的每一战都有意义。而大王却是为战而战,盲目地追求胜利,不在乎其他。这样纵然可以使得大王在战场上保持着不屈的斗志,同时却会在不知不觉中消耗自己的国力。”这次回答的是赵毋恤的义父郄疵。
    赵毋恤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不明白。
    董安于、郄疵相互对望了一眼,均暗叹了口气,知道赵毋恤这毛病一时半会儿是改不过来了。
    人无完人,世上那有没有弱点的人呢?即便是姬凌云也有致命的弱点哩。
    两人同时想到,相视一笑,均想到了自己手上的那张王牌。
    这时,快马来报,“大王,秦国传来消息。说姬凌云已经攻下了武关、函谷关了两座关城,现今以向秦国深处深
    “这么快!”三人脑中同时闪过这个念头。他们无时不在注意秦国的战况,前不久才得知吴国兵分三路攻秦。短短时日,吴国竟然已经拿下了两座秦国最坚固的关城。
    “对方用地是什么妙计?”郄疵忙问道。
    传令兵将知道得到的消息细细一说。
    三人无奈的摇了摇头,得到墨者行会的襄助,姬凌云以后的防线将更加稳固了。
    传令兵又道:“还有秦国已经派出了使者求援,希望我国与韩、魏可以出兵共同对付吴国贼寇。”
    赵毋恤道:“你们怎么看?”
    郄疵摇头道:“姬凌云地战略目光真是可怕,没有了函谷关我们必须亲骑通过草原,绕个大圈,穿过匈奴地领土,我们才能够救得了秦国。”
    听到匈奴,赵毋恤这时突然想起了一个人,问道:“你们觉得挛广义如何?”
    “那个匈奴单于?”董安于、郄疵相继一愣。然后,董安于道:“是个好人物。”
    郄疵紧接着道:“此人是荤粥的少族长,据说仰慕中原文化,自幼就来到了中原。三十年后归国。因习得一身本领,他父亲让他统率一万骑兵。此后,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