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战争之王-第1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仅一个月的功夫,索约大变样了。
达到自由军标准的民兵越来越多,而自由军中的很多人也突破了自己的瓶颈,已经具有了进入野战排的实力。不仅军事训练如此,畜牧、种植、手工艺技艺,开始在索约部民中广泛流传。索约一扫原先沉闷的气氛,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风气。
足球比赛还在进行,球场上再也难以见到个别神勇的家伙带球横冲直撞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部民学会了配合,学会了互相支持……当然,这些变化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身体条件并不出众的法林人在球场上想要取胜,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了。
就在索约风气大变的情况下,伊琳生了一个女孩儿,是个漂亮的黑皮肤的女孩儿。
当周吉平把这个自己长得很像自己的黑皮肤女孩儿抱在怀里的时候,他第一次有了留下来的想法。
就在孩子生下的第三天,弗朗索瓦也带着钻石交换回来的首批货物,从恩格罗回来了。
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弗朗索瓦多次给周吉平打来电话,就采买货物的内容进行了多次的沟通和变更。到最后,发觉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远不如弗朗索瓦出色的周吉平,果断的把采买大权交给了弗朗索瓦。
在索约购买来到首批货物中,最显眼的不是粮食,也不是两卡车的军火,而是五辆全新的厢式货车,这五辆车的采买是经过周吉平同意的。在这一点上,周吉平认为弗朗索瓦看得要比自己远。确实,在广阔的草原上,有货物、有军火都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没有相应的运力,这些货物只能呆在草原上,没法运到需要它的人手里。
至于驾驶这些车辆的司机,都是弗朗索瓦从恩格罗雇佣来的。别看恩格罗相对封闭,可由于港口的缘故,那里的人与外界的交流,远比伊玛拉草原与外界的交流要方便。相应的,那里各方面的人才也有一些。只要给他们开够养家糊口的薪水,自然有人乐意来效力。
在运抵索约的首批货物中,除粮食、药品、发电设备、生产工具、生活用品之类外,周吉平最关心的还是武器。
以每支美元的价格,弗朗索瓦买来了300支崭新的AK47。当然,这个价格可是弗朗索瓦从韦尔夫那里拿到的“内部价”。不过,看弗朗索瓦眉飞色舞的表情,周吉平肯定韦尔夫给这个价时不会痛快。
当然,有的时候一些武装冲突地区的AK会贱到50美元一支,但那大多是局势混乱异常,武器泛滥成灾的结果,并不是真正的武器价格。在那种情况下的武器质量也参差不齐,就好象是当初韦尔夫倒给瓦纳的那批武器一样。旱季里还将就能用,雨季里用过以后只要不立即擦上枪油,没几天枪管里就会长锈斑。更不要说这些枪在一群懒人手里,几年都没有好好的校对过。
那样的武器,在街头混混手里斗殴还可以用,但如果作为军队的统一武器就显得有些力有不逮了。一旦在战场上遇见用枪的行家,或是训练水准比较高的军人,拿着这样的武器向前冲的人,简直和去送死没区别。当初周吉平带人与瓦纳所发生的遭遇战,几乎就是凭周吉平一已之力,以几支加利尔就把鬣狗们打得落花流水一般了。
除了AK47外,弗朗索瓦对武器火力配比方面的考虑,显然要比周吉平更全面。除了AK47、轻机枪、火箭筒,以及一些步兵携行具,这些周吉平明确点名购买的武器装备外。弗朗索瓦还“自作主张”的为索约购买回了一批重家伙迫击炮六门,毫米迫击炮两门。另外还有一个周吉平只见过,却从未接触过的炮队镜。
“人贵有自知之明。”当初弗朗索瓦在电话中提出要购买一部分迫击炮时,周吉平开始还觉得有些没必要。但经过弗朗索瓦稍加解释,周吉平就明白自己了自己所列出的武器采购列表,不过是放大了的土匪装备方式罢了。而经过弗朗索瓦调整过了的采购清单,才算得上是真正军事化的武器购买。
火炮,被称为陆战之王。眼下,当周吉平亲眼看到这些安放在木箱中的火炮时,他不禁在心里暗暗感叹:如果当初的瓦纳有这样的火力,自己就算是再神勇也只有远远逃命的份了。因为在那个时候,就算当时自己占据着索约的一号高地,拥有了那里高地和密林的掩护,但只要瓦纳手里有60迫,完全可以在德什卡的射程之外对自己吊上几炮。
战争之王 … 正文 第一百零六章 又遇麻烦
在坦克出现之前,火炮就当之无愧的陆战之王。直到具有运动功能的火炮——坦克出现以后,这个曾经的陆战之王才把陆战主角的桂冠让了出去。即使是这样,在很多情况下,火炮的作用还是无法比拟的。尤其是当小口径便携型火炮装备于步兵时,步兵分队的火力构成更加丰富了。
不过,迫击炮与火箭弹、无后座力炮一类的步兵直射火炮不同。它对使用者的专业要求更高,这却不是周吉平当初可以在部队里接触到的了。
虽然对这种曲射火炮半懂不懂,并且曾经一度忽略了它的强大火力压制威力,但周吉平毕竟还算得个具有较高文化基础的,比较出色的军人。在弗朗索瓦稍加解释之后,他就对目前弗朗索瓦所设计的武器配比倾倒了。
这些武器,远距离有毫米迫击炮,打击距离可达六公里;近些有60毫米迫击炮,射程五公里以上;再加上近距离范围内可以发威的火箭弹、枪榴弹,以及德什卡,RPG机枪,AK47,这样一道组合严密的大纵深的火力网就形成了,任何敌人想要冲击这样防线的人都要受到狠狠的打击。
人都有一种思维定式,这一点周吉平也不例外。在周吉平所经历过的军营岁月里,他只使用过火箭筒和枪榴弹之类的步兵常用武器,所以在他的思想里就形成了这样一种思维定式,认为步兵重火力不过是火箭弹无后座力炮等直射火器之类。
直到在弗朗索瓦的提示下,他才意识到自己犯了想当然的错误。更有甚者,弗朗索瓦还购买回了一支炮队镜。这也就是说,这些迫击炮可以在专业炮兵的指挥下统一使用,这时它们的火力将更为强大和恐怖。
不过至于如何操作使用这些迫击炮,周吉平自己也是个门外汉。连他都不懂,更何况那些连见都见过这些炮的土著们了。当他把这个问题扔给弗朗索瓦时,弗朗索瓦却笑而不答,只是告诉周吉平很快就会有人来教授这些火炮的使用技能了。至于这次合作的过程,弗朗索瓦只用了“比较顺利”几个字来描述。
弗朗索瓦这个问题回答的有些神秘,这让周吉平隐隐有些不快。不过人家不愿回答,周吉平也不好多问,毕竟弗朗索瓦身上的疑问实在太多了,也不在乎多这一两个。
当然,这些重火力武器的设置问题,也就先放了下来。在这之前,周吉平还有别的事情要忙。
乌达长老也跟着拉载这批货物的车回来了,他向周吉平和索约长老会汇报了恩格罗先期获释部民的安置情况。
“我们想得简单了,这些部民的事情有些麻烦。”上来的第一句话,就让众人的心揪了起来。
听到乌达长老这样说,周吉平和长老们都流露出一副凝重的神情,难道布须曼人还为获释部民们设置了什么障碍不成?
看到众人凝重的反应,乌达长老明白众人误会了。他笑着解释道:“不要误会,布须曼人倒是盼着草原部族的部民们早日离开,只是现在看来,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看到并不是布须曼人设置了什么人为的障碍,众人这才松了一口气,开始认真的听取乌达长老的汇报。
原来,几十万部民倒是真的获释了,只是他们的行程远不如众人原先想像的那样快。毕竟这些部族已经在恩格罗生活了九年,需要带走的乱七八糟的东西就有一大堆。再者,“破家值万贯”,穷怕了的草原部落居民们也是这个心理。想要带离恩格罗山的物品多得拿不了。再加上布须曼人送给草原部落每人一年的口粮,更是让这个本就不小的包袱更加的沉重。这样一来,草原部民的搬迁的动作也就更加的缓慢了。
这一个月来,等在恩格罗山口的乌达和尼齐长老,每天都能接到离开恩格罗山的草原原住民们。但个月下来,总共回归的人数也不到四万。照这个数字算下来,等这几十万人全部离开恩格罗,恐怕要等到来年的旱季才能全部完成。
这样的情况,也令布须曼人始料未及。想当初九年前的那场战争时,草原逃难的人群几乎几天内就涌进了恩格罗。而在这九年中,草原部民们也多次流露过想要离开的意思。甚至一度有些部族还闹出过“不让走就造个反瞧瞧”的意思。可谁能想到,如今布须曼人搭了一年粮食,盼着这些部民们离开了,却又甩不掉这个巨大的包袱了。
至于现在目前断断续续从恩格罗山里出来的部民,乌达长老说:这些部民中,除了部分部民执意回到原先的居住地外,大部分的部落都表示愿意听从部落之王的调遣,愿意参加索恩公路的修筑工作。也顺利的服从了乌达和尼齐两位长老对他们的安排,现在有近三万人口正在沿勘测好的索恩公路两侧定居下来,准备成为筑路工人。
近三万人口——听起来似乎很多,修筑草原部族负责的那一百五十多公里的索恩公路似乎足够了。实际上,这三多万人口可是拉家带口,男女老少都有的。除了妇女儿童和不能出力的老人,在落后的生产条件下,顶多有一万劳力能用来修筑索恩公路不错了。可一万劳力分布在一百五十多公里的道路上,每公里总共又有多少人呢?凭这样的人力条件和落后的筑路条件,索恩公路又需要多长时间才能修成?
想到这些,周吉平又发愁了。
人是问题,路也是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合作的利益根本到不了索约,仅凭弗朗索瓦买回来的那五辆货车,在颠簸的路面上,每次能运回索约的物资也实在是有限。
好在先期回归草原的这部分部族,他们都确实都领到了布须曼人发放的一年的口粮。看来布须曼人是确确实实打算完全释放草原部族的,而且有了这些粮食,周吉平在未来一年的时间里,也暂时不用为这些人的生计担心了。
战争之王 … 正文 第一百零七章 回归补偿
可不用担心的情况也就是今年一年而已,明年这些部民吃什么,这却是要在今年就开始准备的。按草原的气候,这个雨季就是这些部民们不可错过的生产季节。
“木巴长老和利拉大酋长也接见了我们,他们对我们很友好。不过他们也对眼下的情况很担心,毕竟是几十万部民的庞大队伍,如果不尽快离开恩格罗,并且修筑好索恩公路,我们从海外购买回的大量粮食和生活用品也没法运进草原,那双方的合作等于没有效果。所以,大酋长和长老在我们回来的时候,还特地对我们说。想让我们问问达蒙大酋长有什么好办法没有,能不能尽快解决部民回归草原的问题。”说着话,乌达把疑问的目光看向了周吉平。
随着乌达长老的目光,其他人的眼神也聚到了周吉平的身上,这有些让周吉平不胜其烦了。我又不是诸葛亮,满肚子尽是主意和点子。你们看我,我就有办法了吗?
“别光看我好不好,你们几位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了,能不能也动动脑筋,想想办法?”周吉平有些不快的对几位长老说道。说这话的同时,他的大脑已经飞速的运转了起来。他知道,其实自己也就而已,等这些部落长老们出主意,他还真不敢相信。
“乌达长老,你刚才说当初九年前的那场战争时,草原逃难的人群几乎几天内就涌进了恩格罗?”周吉平仔细回味着乌达长老刚才的话,有些不可置信的问道。
“是的,九年前的时候,北方军打进草原北部,杀了很多人。那时是我和伯玛乔酋长商量后决定的,不过五天的时间,草原上几乎所有的部落就都进了恩格罗山。”吉瓦约长老接过了周吉平的问话答道。显然,没人再能比他更有发言权的了。
“不过那时和现在可不一样啊。那时的部民们都有逃命的意思,扔下了大部分生活用品,一股脑的就逃进恩格罗了。现在再让他们扔下他们的家当,那实在是不太好办。”乌达长老继续为难的表情。
“舍不得?舍不得也得舍,至多将来给他们的些补偿罢了。”周吉平自言自语的说道。
忽然,他被自己的话点醒了——老天,老子也太聪明了!怪不得这些人这么崇拜我。想到这里周吉平颇为自得的看了看都是一脸愁容的诸位长老,他已经有主意了。
看到周吉平紧锁的眉头解开了,吉瓦约长老就知道周吉平有了主意,马上开口询问道:“怎么样?有办法了?”
周吉平“平静”点了点头,尽量控制着脸上自得的表情不露出来。
讲一讲,讲一讲。听周吉平这样说,几位长老都感兴趣凑了上来,准备洗耳恭听。
“补偿!”周吉平只吐出了一个单词,就卖了个关子,闭上了口。
“补偿?”显然,这个答案不足以解开几位长老心头的疑惑。吉瓦约长老更是略带责怪的看了一眼这个有些骄傲起来了的女婿。
“是,补偿。”周吉平被吉瓦约长老这一眼看得清醒了过来,心中暗叹自已是不是因为血钻的缘故,变得有些轻浮了?“简单点说,就是把布须曼人奖励给离开部民的那些粮食掌握在我们手里,鼓励那些在短时间内离开恩格罗山的部落。一个月内离开的,可以把一年的口粮完全奖励给他们。两个月内离开的,只奖半年的口粮。再往后离开的,只奖两个月的。这样,一来可以让从恩格罗出来的部民们轻装上路,减少不必要的负重;二是我们可以用粮食补偿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且鼓励他伙主动参与修筑索恩公路。”
“好主意!”最先开口的是穆索玛长老,他兴奋的拍了一下大腿说道。“这样要不了两个月,所有的部民就都可以回归到草原上来了。而且这个政策还可以限制一下那些刚回到草原上,就算计着离开的部落。”
“到时候再借发放粮食的机会,把各部落的酋长集中到索约,把草原部落联盟的事情公诸于众。那个时候,当他们看到现在索约的情况,再看到部落联盟的好处,说什么他们也会加入联盟的。那个时候,一切事情就都好办了。”吉瓦约长老也高兴的说。
就这么办!当天,周吉平就通过卫星电话,把自己的主意告诉了正在恩格罗发愁的木巴长老和利拉酋长。当电话那头的木巴长老听到这个主意时,好一会儿才说:“周,恐怕也只有你,才能想出这样的办法。当初布须曼人选择和达蒙合作,真是再正确不过的选择了。”
听到木巴长老的夸赞,已经冷静下来的周吉平只能客气的回复了几句,心里却有些盗窃般的惶惶然。这个看似高明的主意,其实和周吉平家乡县里拆迁办用的招数完全一样,不过就是一个拆迁补偿办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话一点不假。
政策对头,事情就好办了。木巴长老那边推出了“回归补偿”政策的同时,穆索玛长老和乌达长老乘去恩格罗运货的车出发了。他们要配合布须曼人那边,尽快把回归草原的部民们安置好,并且展开修筑索恩公路的前期工作。当然,他们还有另一个重要任务,把各部落的酋长和长老带回索约,先安排他们参观索约,然后再招开草原部落酋长长老参加的——草原部落联盟成立大会。
和他们随行的,是先期挑选出来的几十名下派到各定居点工作的“索约干部”。不过目前他们不会急于接手各部落的管理和改革工作,毕竟那是草原部落联盟成立以后的事情。他们此行的目的,就是帮助穆索玛长老等人,安排好索恩公路沿线的定居点的筹建工作,和索恩公路修筑的前期事宜。
有那一年的粮食补偿放在那儿,再加上草原部落早就想回归草原了。仅仅用了不到二十天的时间,共四十六万多人,从恩格罗迁出,浩浩荡荡的踏上了回归草原的路途。
战争之王 … 正文 第一百零八章 赶赴索约
现在老犇遇到问题了,大问题,正在努力克服。
说出来恐怕诸位不相信,老犇现在已经沦为家庭妇男了。
因为我母亲是中度老年痴呆症,父亲过世后对她打击很大。说话反反复复,有时甚至问我父亲去哪了。老犇现在只能一边在家带孩子一边照顾她,也就是只能在孩子睡着的情况下才能安心码字。
今晚已经写了两章,不知一会儿还能不能再写出一章。
旱季的伊玛拉草原,一派枯黄,生机廖廖。
旱季的烈日是最没有同情心的。它会把本就很干旱的草原大地,置于它的高温炙烤下,蒸发掉能蒸发的所有水份。只有一些根系深深扎入大地的树木,还能保持着郁郁葱葱的生命颜色。如果你凑巧在这片枯黄的色彩里,看到一些东西走向的绿色的话,那往往会是一条几近干涸的河床。尚未彻底干涸的河床底部是潮湿的淤泥,它正勉力滋养着河岸边的植物,强撑着给单调的草原增加着一丝生气。
在这显得有些了无生趣的草原上,有一条贯通南北的简易公路。烈日下,公路上尘土大起,一长溜的汽车车队正行驶在尘土飞扬的公路上。这些钢铁怪兽行驶搞出的动静,惊得一些隐藏在暗处的的小动物,纷纷躲避。
这一长溜的汽车队,是由十四辆各式汽车组成的。它们现在正行驶在尚未修筑完工的索恩公路上,只是烈日下已经不见了参与筑路的土著部民们。
自从几十万草原部族陆续返回草原之后,在穆索玛等长老的组织下,“归补偿粮得到了迅速的发放”,这也让回归部族浮躁的心情很快安定了下来。随后,大部分回归草原的部族沿索恩公路一线展开,参与到了修筑索约公路的工程里来。
尽管眼下草原上筑路的工程手段很是单一,效率也低得令人难以想象,但草原唯一的优势——人数的优势渐渐显现了出来。沿草原部族负责的一百多公里道路上,沿途尽是靠修路赚工分的土著大军。这些土著居民通过自已的劳动,由索约派来的“专员”记下工分。据说那些叫做工分的东西,可以用来换到粮食,或者草原上不多见的生活用品。
就这样,仅仅二十多天的时间后,索恩公路雏形初现,已经基本具备了通车的条件。当然这还要感谢旱季的烈日所赐,在这个季节里,草原的大大小小的河流基本上都干涸了。个别有些水的也不过干得只剩下一条小水沟儿了,简单垫上几根木头就是桥,就具备了通车的条件。
在此期间,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合作,布须曼人与草原部族都对双方的合作甚为满意和愉快。尽管草原一方运力不足,但在布须曼人的帮助下,第一批用钻石换来的货物已经全都运到了索约。第二笔钻石换货物的合作,也顺利的展开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周吉平和木巴长老通过多次电话沟通后,终于商定召开部落联盟大会。打算召集蒙塔亚南部部族的酋长长老们齐聚索约,以尽早落实南方部落联盟的合作事宜。如果联盟成功,整个南方部落区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也将会让蒙塔亚南方部落自治的历史进入新的一页。
所以,这才有了草原上史无前例的十四辆汽车所组成的车队,浩浩荡荡的开赴索约的一幕。
这十四辆汽车里,前五辆车拉的是属于索约的货物,后面的九辆汽车则须曼人从恩格罗里开出来的,车上拉的都是草原各部落的长老和酋长们。当然,别看后八辆车拉的全是人,待遇却是不一样的。
在中间的两辆车里,那辆最好的吉普车上坐着的是,从恩格罗来参加南方部落联盟成立大会的利拉酋长和木巴长老。紧接着就是他们的警卫车,上面坐着二十多个全副武装的警卫。
再向后的两辆货车,平均每辆上只有十二个人。可别小看这总共才二十四个人,他们全是人数在五千人以上的大部落的酋长。他们这些人所能控制的部民总数在二十多万人,几乎占了整个草原人口数的一半儿。
而在他们的后面,是满满的四卡车的人,每辆卡车上都有近四十人的样子。这些人,都是人数在五千人以下三百人以上的部落酋长和长老们。由于车上人太多,就算草原部民们都比较瘦,很多人也不得不侧着身子坐着才行。
最后一辆车是辆敞篷的中型吉普。后面车厢里面坐着几位浅色皮肤的异族人,而在吉普两侧和车尾的车厢板上,站立着数名神色严峻,全副武装的部族战士。显然,这些异族人所享受的待遇,也要比前面像塞在罐头里的沙丁鱼似的部族领袖们要高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