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平凡是真 完-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八月份的时候,青川下大暴雨又连续发山洪,所以嘉陵江的下游就涨水了。”刘朋坤眯眼回忆道:“我还是第一次看见那么大的洪水,周口这边要不是有座龙角山挡着,最后肯定会和锦屏镇一样被淹。我们当时还跑去河边看大水了,从嘉陵江上游冲下来好多的大树,还有一些猪啊牛啊的。”
“七八月份的洪灾,唉,我们这边没啥影响,可是长江地区……”陈雁蓬摇摇头没有再说下去。
在龙角山晃荡了一下午,傍晚十分一路人才浩浩荡荡往回家的路上走去。
袁书芳、袁书铃、蒲永清回到家时,袁爸、袁妈还没有回家,休息了一会儿后袁书芳就动手做晚饭。
“姐,我们去租碟子回来看吧。”袁书铃腻在袁书芳身边羡慕地看着袁书芳动作利落地切菜炒菜,姐姐的厨艺真是棒,为什么她就是学不会呢?
“没有影碟机啊,租回来也没办法看。”袁书芳任袁书铃腻在她身边,只是切菜、切肉时很小心翼翼以免把脏污、油腻粘到她身上。
“谁说没有,从北京回来后爸爸就买了一台VCD回来,只不过放在学校租的房子那边。我现在就去学校把它抱回来好不好?这样,我们在家就有玩的了。”
袁书芳疑惑地看着袁书铃,她怎么觉得自家妹妹的语气异常谄媚呢?见袁书铃双眼乱瞟,一副闪闪躲躲的样子,袁书芳确定她家妹妹又在打什么鬼主意了。“哦,放在学校那边啊,那就让它放那边呗,等开学了你们都要住学校那边,搬过来搬过去太麻烦了。”
“哇,不要啊,姐姐,我就想着趁你回来把VCD抱回这边房子呢,爸爸、妈妈都不准我和永清看碟子,说影响学习。”袁书铃功力不足,袁书芳不支持她把VCD抱回来马上炮筒一样炸了。
毫不客气地用沾着油腻的手捏上袁书铃的柔嫩脸颊,袁书芳失笑道:“怪不得一定要我同意,到时爸爸问起来你才有借口,对不对?”
“嘿嘿,嘿嘿。”心虚的袁书铃傻笑着任袁书芳捏。
“去吧,东西拿齐了记得把门锁好。身上有打车的钱吗?没钱我……”
“有,我期末考试全年级第一名,爸爸妈妈奖励了我一百年元钱,我还一分都没用呢。那边的门也不用锁,那些木匠都住在那边弄课桌呢。”袁书铃说完一阵风似地往外跑去,“姐姐,我现在就去学校,回来的时候我会顺便租些碟子回来。”
做好饭,袁爸、袁爸还没回来,袁书芳就把烧好的饭菜放在煤炉上热着,把厨房收拾干净后袁书芳转身走到客厅,铃铃租了什么好笑的碟子回来看,她和永清的笑声都快把房顶震垮了。
“姐姐,快来看《灌篮高手》,除了小燕子我最喜欢樱木花道和流川枫了。”袁书铃把袁书芳拉到身边坐着,还抓了一把糖放在她手里,然后再次把视线黏在屏幕上。
《灌篮高手》哦,怪不得!剥了一颗大白兔奶糖放在嘴里,袁书芳把茶几上的碟片拿过来看了看,怎么全都是《灌篮高手》和《还珠格格》?
“哈哈哈……樱木花道太搞笑了。”袁书铃和蒲永清笑得同捶沙发。
袁书芳抽抽嘴角把视线移往电视机——红头发的樱木花道腾空而起灌篮,可是位置没对准,一脑袋撞上篮板了。
看着电视里正在上演的一幕,袁书芳忍不住“噗哧”一笑,樱木花道啊!
重生前的袁书芳是个小说迷、漫画迷、动画迷,最喜欢的动画片就是《灌篮高手》,最喜欢的人是樱木花道。她曾经买了《灌篮高手》全套影碟和漫画收藏,影碟被她看了不止十次,漫画的书页也被翻卷,还画了樱木花道的Q版样子贴满卧室的墙壁。因为樱木花道兴起学篮球的想法(虽然后来看了别人的训练打了退堂鼓而放弃),因为争论樱木花道和流川枫那个更帅更可爱差点和班上的女同学动起手来,上大学时立志找个樱木花道式的男朋友……那些青葱岁月啊,一去不复返了。
“大姐,我也在学打篮球哦,将来我会和流川枫打的一样好。”蒲永清转身面对袁书芳一脸坚定,但双颊因为笑得厉害而泛红,双眼也因为笑而湿意隐隐,完全是一个令人手痒的漂亮小正太。
“嗯,我相信,因为我们永清是最棒的。”为了不被蒲永清当作怪姐姐,袁书芳忍住想要扑倒的冲动轻轻拍了拍他的脑袋。长姐的威严啊,绝对不能丢掉!
袁爸、袁妈回来后,一家人一边围着桌子吃饭一边聊天。袁爸说课桌的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这两年蓬安冒起了很多卖课桌的小家具厂,他卖的课桌越来越受影响,要不是他把制课桌的原材料由松木改为柏木提高了质量,以及和那些学校的校长有着五六年的老交情,他们家的课桌生意早就被别人挤得没法做了。“这一年,我们家的收入完全来自卖家具和伙食团。课桌,现在根本挣不了钱,我把质量提高了,可是买课桌的学校一点都不愿意提高买价,我现在只能勉强保住成本。”
“我估计明年的伙食团也会越来越难做。红旗小学自从分为城北中学和城东路小学,很多我们认识的老师都调到小学那边去了,中学这边进来很多不认识的老师。而这些老师大多是拖家带口地住进学校的,家属中又有很大一部分没有工作,所以那些人都瞧上了伙食团想来分一杯羹。学校的领导也知道我们家这几年靠伙食团赚了几个钱,因此……”看着正在认真听的袁书芳,袁妈叹口气道:“放假前几天,学校的张校长找我去谈了下,他说下学期开始,学校的伙食团和小卖部将以招标的方式找人管理,谁出的钱多,谁就拥有伙食团和小卖部一年的经营权。”
袁书芳虽然还没满十六岁,但是在袁爸、袁妈心里女儿是大学生是知识分子,不管怎么都比大字不识一个的他们要强,因此两人完全没觉得对一个不满十六岁的女孩说这些有什么不妥。
“妈妈,你下学期别去做伙食团的生意了。”袁书芳还没开口,袁书铃便急切道:“我听我们班的田玲英说她妈妈下学期要在后校门新开一家食堂,还有李龙家,他妈妈好像也有这个打算。如果这两家伙食团真的开了,那学校伙食团的生意肯定会受影响。这几年,住在学校附近的人哪个不知道我们家靠伙食团赚钱,大家都聪明着呢,你们看着吧,只要有一个人在学校外新开食堂,接下来食堂啊,小吃店啊,小卖部啊将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学校周围。”袁书芳慷慨激昂地说完,最后只差拍胸脯保证了,就为了打消袁妈继续做食堂生意的念头。
“你咋知道这些?”袁书铃说的头头是道,令袁妈差点因诧异打翻手里的饭碗。
袁书铃仰起头一副“我最厉害最聪明”的样子,“这多简单的事啊,随便想想就知道了。”
袁书芳好笑地夹了一筷子木耳到袁书铃碗里,“你啊,快吃你的饭吧。”转头对袁妈道:“妈妈,铃铃说的不错,那个食堂估计以后赚不了什么钱,你就不要去管它了。累了这么些年,你就停下来歇歇吧。爸爸也一样,那个课桌生意做不下去就不做了,卖家具的家俱店生意不是不错吗?爸爸、妈妈现在把那个家俱店经营好了就可以了。”
袁爸点点头应声道:“我也是这么想,我现在就是在全心经营家俱店。从今年上半年开始,蓬安县买商品房的家庭越来越多,我们店的家具有时候供不应求,从合肥回来后到现在我已经回广元拉了三趟木料。只是……”袁爸神色有点黯然,“我担心家俱店的生意也做不长久。”
袁书芳点头表示明白,袁爸和手下的木匠做家具的手艺有限,他们再努力也做不出大城市里家俱商城卖的家具那样大气、华贵、典雅,就算做出来蓬安县也没有那么多人有那么大的购买能力,因此袁爸的家俱店开不长久那是铁板钉钉的事。“爸爸、妈妈,我早就想到这个问题了,你们放心,在我回学校前我会给你们一个新的且可以一直赚钱的方案。”
袁爸、袁妈听得女儿保证神色慢慢变得轻松,然后以轻松的口吻说起了蒲家的事。
蒲老五大学毕业后直接留家和蒲老四经营起了药材、果园种植;蒲老四从成都龙泉驿农家乐获得灵感,决心把蒲家方圆几里建成一个大型的拥有药材、水果、花卉的农家乐,为此说服了金子山乡政府投资,蒲家五兄弟都入了股;蒲老三媳妇儿怀孕了;蒲家大女婿姚明洲因贪污被撤职,他三个儿子在竹园坝供电所的工作也被撤销,姚明洲有把三个儿子送去与蒲家五兄弟合伙的打算……金子山因为蒲家几兄弟正处于翻天覆地的变化中。
听了蒲家的变化,袁书芳暗暗咂舌,四舅舅居然说动金子山乡政府投资,真是大手笔啊,如果成功,金子山说不定会提前十年脱贫;现在就看他有没有那个魄力镇住金子山那帮子牛鬼蛇神。金子山乡政府领导班子上到乡长下到普通社员可个个都是见钱眼开的人。
“昨天晚上老四还打电话问我参不参股……”
袁爸和袁书芳都把目光集中到了袁妈身上,“你答应了?”
“没有,我拒绝了。”袁妈摇摇头,眼里有可惜有遗憾,“大娃、二娃将来不会留在蓬安,更不会回金子山,所以我们去参那个股有啥用?”
“拒绝的好,放心吧妈妈,你和爸爸将来我和姐姐会养,我已经想过了,我将来招赘,这样我就可以照顾你们。”袁书铃说的认真无比。
听了袁书铃的话,袁书芳笑喷了,袁爸、袁妈脸黑了:“招赘?!你知道什么是招赘吗?你一天在哪学了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电视里啊,电视里不是天天在放啥上门女婿么?”袁书铃振振有词地指着无辜的电视机。
袁书芳扭过头大笑,生怕把口水喷到桌上的菜盘里,那大家今晚都要饿肚子了。
袁爸、袁妈恶狠狠地看着袁书铃,“从今晚开始,你只准看动画片、新闻、体育节目和动物世界。”
“不要啊!爸爸,妈妈,我错了,我不乱说话了。”袁书铃干嚎中。
“哦哦,二姐又被骂了,又被骂了。”蒲永清似乎很开心看到袁书铃被训。
今晚的袁家似乎一如既往地欢乐呀!
061
袁书芳的寒假并不长,大年初八就要返校,因此留在家的十几天可是天天忙的分*身乏术,要帮一家人做午饭和晚饭,要完成导师布置的寒假作业,要指导妹妹、表弟的学习,要天天带着弟弟妹妹出去锻炼身体,要考察蓬安县市场帮家里找一个可以长期做下去的生意,偶尔还要应朋友的约出去玩……袁书芳第一次哀叹科大太好给她们放的假期太短,哪像二零零三年以后大部分大学寒假都是放一个月。
袁书芳最心烦的生意在过年前两天有了着落,陪袁妈买年货时因为各商家店铺隔的太远,她们两人几乎跑完了整个县城才买齐了所需的年货。听着大部分人抱怨年货不好买,袁书芳灵光一闪,她家可以开一家超市啊,食品、化妆、百货都可以卖,相信很多人都愿意在一家店买齐自己所需的东西而不是东南西北的几家店奔跑。
袁书芳把自己的主意给袁爸、袁妈一说,两人都不约而同兴奋红了眼,之间袁妈拍着大腿道:“这可是个好门路啊。当时我和你爸在北京那个啥联华超市逛了一圈,把我们两个惊得啊,我们以前都不晓得那么多东西可以摆在一起卖。这个好,这个好,蓬安还一家超市都没有,我们如果开家超市的话,呵呵……”袁妈想到坐在那儿收钱的日子忍不住乐呵呵笑开。
“好是好,可是开家超市不容易吧?”作为一家之主,袁爸比袁妈要理智些,“先说开超市的钱吧,这两年做生意也赚了些,但是要开北京那边那么大的超市,我们的钱肯定远远不够;二是门面,据我所知蓬安县城内根本没有可以开超市的大门面,如果要自己修门面我们就更缺钱了。如果要开超市首要解决的就是这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没解决,后面的注册、进货渠道都无从谈起。”
袁妈一下子垮了脸色,是啊,北京的超市多繁华多大啊,他们家哪有那么多存款开那么大的超市,她的两个娃娃还要读书呢,可是这真是个很好赚钱的机会啊……“要不,我们找老四他们借几万块钱?不不,老四他们正在弄什么农家乐,他们自己都还在找银行贷款哪还有钱借给我们?”袁妈在一边自言自语,“贷款?对了,我们也可以贷款,可是不认识银行的人啊,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作抵押……”
“有抵押的,”袁爸沉声道:“蒲秀英,我们把家俱店拿去抵押,你觉得咋样?”
“家俱店?”袁书芳看出袁妈眼里有心动,有迟疑,“家俱店现在正赚钱,如果超市没有开起来或者亏了,那我们不是什么都没有了?”
袁爸紧紧抿着唇,眼里流淌着迷惘,他很想赌一把,可是他们一家子的生活,两个女儿的学习、生活费用以及将来的嫁妆都靠着这几年的积蓄和家俱店,他赌的起吗?如果失手,他和孩子她妈多年的辛苦将付诸流水。
看着默默无语的父母,拿着本子在一边写写画画的袁书芳莞尔,“爸,妈,北京联华那么大的超市你们是想也不用想,不说我们家没有足够多的钱开那么大的超市,你就是开了也绝对亏本,因为蓬安是个穷县,当地人没有那么大的购买力,所以我们开一家小型超市就够了,超市里不放熟食、不放蔬菜瓜果,就放一些大家平常常用的东西来卖,如零食、汽水、化妆保养品、洗衣粉肥皂、毛巾、牙膏牙刷、卫生纸,再卖点烟酒就差不多了。先开家小型的看看行情,如果有赚头再来开第二家稍微大点的。蓬安很穷,很多人到外地去打工,赚了钱也很少回当地发展,所以现在正是用鲸吞蚕食的方法慢慢把蓬安的零售业吃下来的机会。”
袁爸、袁妈一愣,把蓬安的零售业吃下来?很想斥责女儿的想法太过荒唐,可是心咚咚跳个不停,手心也不断往外冒汗,这个提议虽然很荒唐却也激起了他们内心的热情,如果真能吃下蓬安的零售业,两人不由自主在脑子想像起了全县人到他们超市买东西的美好前景。
见父母一副神游到天外的神色,双眼却是亮到吓人,袁书芳低头闷笑。其实按她的想法,爸爸、妈妈现在守着那个小家俱店过就可以了,家里有让她大学毕业妹妹高中毕业的存款就足够,至于之后的日子,她上辈子没有什么作为,这辈子,只要再给她三年,她会成为袁家合格的支柱。只是袁书芳更了解自家父母的心理,他们一辈子都是闲不下来的人,而且什么都想给两个女儿最好的,更想多留点东西给两个女儿,绝对不会甘于坐在家里做个混吃等死的人。
各自发呆了半响然后坐到一起讨论起了商场的运作方案。
袁爸因为是孤儿在蓬安没有亲戚,因此过年时即一家四口再加一个蒲永清吃了一顿年夜饭、看了一台春节联欢晚会就算过完年了,初一五人上午去街上看蓬安各学校各事业单位组织的游行活动,下午带上香蜡去龙角山拜菩萨,初二不出门,五人窝在家里看了一天的影碟,初三一大早袁爸、袁妈就去各街道寻找适合开超市的门面了,后面几天,袁氏夫妻一直在街上晃荡。
初六晚上,袁爸、袁妈面带喜色地回了家门,袁书芳一见便知门面有着落了。果然,袁爸一坐在沙发上便迫不及待开口道:“我们看中了两个地方,一个是城东路的农贸市场一楼,本来县政府是打算把一楼当作菜市场,但是卖菜的人都不愿交进市场的租金,市场建好了快两年都一直空着,所以一楼现在正在重新招商;一个在建设路。建设路的那个门面没有农贸市场大,但那里以前开过一家奔驰商场,二次装修花不了多少钱。我比较倾向于第二个门面,只是租金太贵了,房东要一年七千多,水电费另计。”
农贸市场和原来的奔驰商场?袁书芳回想了一下两个地方的位置,然后有了决定。“爸爸,你们问过建设路那个门面的卖价吗?如果可以的话,我觉得最好还是把门面买下来。”
“大娃,你也觉的建设路那个门面好?”袁妈有点气闷,她看中的是农贸市场的门面,“我觉得农贸市场的门面要好些啊,离花园(县城中心)近,离周口中学近,农民卖菜也在那附近,周围也有很多杂货铺,从城北路进城的农民走几步就可以看到农贸市场,多好的位置啊。”
“妈妈,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袁书芳耐心解释着,“农贸市场的位置是不错,但是你也说了从城北路进城的农民走几步就可以看见农贸市场,外面又到处都是杂货铺的,你觉得有几个农民愿意花更多的钱去买超市里和外面差不多的东西?你见过北京的超市了,干净、明亮、整洁,一看就是有钱人进入的地方,所以我们的超市必须开在有消费能力的地方。”
袁妈所有所思,袁爸满意看了袁书芳一眼,读大学的娃娃见识就是不同,“蓬安稍微有几个钱的人都在建设路买房子,建设路多的是卖衣服、鞋子、电器的店,可就没有一家是专门卖锅碗瓢盆和柴米油盐酱醋茶,而且依我看,蓬安县将来的建设重心也会在那条路上,所以把超市开在建设路绝对大有作为。”
袁书芳在心中对袁爸翘起了大拇指,老爸虽然大字不识一个,可看人、看事的眼光鲜少出过错。
袁妈听了袁爸的理由再没有提啥反对的意见,“那就定建设路那个门面了?那个门面很好,可是租金太贵了,如果买的话,我估计也要两三万。”
“如果两三万能买下来那就买下来,买比租好,买了我们可以随意折腾不用看房东的脸色。”房产、地产啥的还是掌握在手里比较放心,谁知道房东会不会看见超市生意火了就胡搅蛮缠地加收租金或想把门面要回去,这年头,害人之心不可有,但同样防人之心不可无。“钱不够就抵押家俱店和我们住的房子去银行贷款,总之,第一家超市一定要完完全全属于自己。”
“房子也抵押?”
袁书芳龇牙咧嘴地揉了揉被袁妈尖叫震得差点耳聋的耳朵,“妈妈,相信我的眼光,我们这家超市一定会成功,一定会赚。”
袁妈神色犹疑不定,最后一咬牙望着丈夫、女儿坚定道:“赌了吧,了不起重头再来。”
袁爸、袁妈的动作很快,第二日就去找建设路门面的房东谈价格去了,在袁书芳回学校的头天晚上两人以三万七的价格把那家约有一百多个平方的门面据为己有。
袁书芳很想亲手帮忙父母把超市建起来,可是她必须返回学校了,因此走之前就对着父母啰哩啰唆了一大堆,啥去工商局注册的时候一定要把手续办整齐免得将来工商局找麻烦,啥进货一定要去成都进,进货前一定要看清对方商品的质量检测,还有啥不能贪图便宜卖假货影响超市声誉……
袁书芳还没说完就被无奈又好笑的袁妈一巴掌拍上去成都的火车,“你当你爸妈还是小孩子呢,好歹我们也做了这么多年的生意哪会不知道这些道理?你就放心回学校吧,不懂的我和你爸会去找雁蓬的爸爸。”
火车开了,袁书芳脑袋伸出窗外,双手使劲对在站台上小跑着的母亲挥舞,“妈妈,你快回去吧,要和爸爸多保重身体,我一回到学校就给你们打电话。”
到了成都,袁书芳和梅玫在火车北站汇合。袁书芳、梅玫、陈雁蓬三人本来该一起到成都买火车票,只是袁书芳要留在家里帮衬父母,所以直到梅玫买好两人的火车票打电话催袁书芳快从蓬安动身,陈雁蓬登上去往北京的列车,袁书芳才不紧不慢地来到了成都。
火车上,袁书芳和梅玫认识了科大少年班的校友王梓新,他还差几个月才满十四岁,满脸青涩和无助。知道袁书芳和梅玫也是科大的学生,就如雏鸟见到母鸟一般,恨不得连上厕所也跟着她们。
“王梓新,你这么小,你父母怎么就放心你一个人回学校?火车人坏人很多,他们也不怕你被人拐卖了?”梅玫从塑料口袋里拿出两个大红苹果分给了袁书芳和王梓新,然后自己也拿出一个小口啃着,一边还用好奇的眼光打量着王梓新。
袁书芳一边啃苹果一边翻看《地质学基础》。
“咔嚓!”王梓新咬了一口苹果,低垂着眉眼闷闷回答道:“我爸妈说我是大学生了,应该独立自主。”
一路上,梅玫兴致勃勃地问了王梓新好些问题,把人家的祖宗八代都问清了。而王梓新,不论梅玫问他什么他都老实回答一点都不懂得撒谎或掩饰,甚至连他父母每个月挣多少钱,他行李箱里装了多少钱都一一告诉了梅玫。
听两人说到钱的问题,袁书芳连忙合上书打断两人道:“你们两个,注意点,生怕别人不知道你们多有钱是吧?”虽说这是在卧铺车厢,虽说他们这节车厢只有寥寥几个人,可是火车历来都是易发生偷窃事故的地方,难保两人的对话没有引起那些“有心人”的关注。
梅玫和王梓新抬眸小心翼翼看了袁书芳一眼,然后快速垂下头一副“对不起,我错了”的样子。
袁书芳看着两人一致的动作哭笑不得,这才不到三个小时的相处时间就这么默契了?
062
事实上,袁书芳的担忧并不是多余。凌晨两点多,火车经过安康的时候,熟睡的袁书芳被一种奇怪的感觉惊醒,眨眨眼,凝神一听,有人在翻她们的行李。
保持着侧睡的姿势,袁书芳靠着淡淡的灯光看向对面,她对面上铺睡的是梅玫,眼珠转转没有看见小偷的身影,那么小偷就是在翻王梓新的行李了,果然梅玫和王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