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斗鸾txt-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冯兆中思索着道:“我们起初认定章家知道内情,是因为在宫里抓到了章启,但他后来招供说,太子妃沈氏确实有找他帮忙,但因为他不满沈氏要杀广安王朱文考,所以怒而离开,转去救吴王了。这个说法是对景的,我们当时也没再怀疑下去,之所以后来会认定章家确实有问题,是因为章常氏入宫谢恩时递上的折子里头,提到他们三家救下了太孙,还把人藏了起来。”
  “这就够了,如果他们没这么做,也不敢欺君啊!”冯兆南哼道,“我听说后真是气死了,若不是早早在乾清宫里安插了人,等皇上把太孙接回来立了储君,我们还做梦呢!差一点就叫章家骗了去,这口气我无论如何也吞不下!”
  冯兆中看向他:“二哥细想想,即使皇上知道折子里的机密外泄,也可以再派人去接啊!可他派出去的亲信,据大哥探知,也不过是把哥哥们找过的地方再找一遍罢了,哪里有太孙的踪影?”
  冯兆西有些迟疑地插嘴:“折子里说得含糊,没提太孙具体在哪儿,兴许是遗漏了?如今我们不就是想要撬开章沈氏的嘴,追查章家到底还有哪处隐密的产业是可以藏人的吗?”
  冯兆中顿了顿,看了他一眼,只觉得这位三哥有些蠢,便耐下性子解释:“折子里说得含糊,我们这些只看过折子的人不知道就罢了,可章常氏是面过圣的,难道她没跟皇上说?”
  冯家父子彼此对视一眼,冯立省沉吟道:“中儿的意思是……章常氏没有向皇上透露太孙的下落,这不合常理,因此可推断她其实并不知内情?可若她不知道,又为何要在折子里写那样的话?”
  “这事儿四哥不是查问过了么?”
  冯兆北咋一听到自己的名字,吓了一跳,抬起头来满面茫然:“啊?”
  冯兆中压根儿没看他,只是继续自己的推断:“章家的女眷都说,这折子事实上是章常氏口述,章沈氏代笔的,虽然写完之后章常氏曾经检查过,但章沈氏若想做手脚,也不是不可能。也许这折子里与太孙有关的字句都是章沈氏自作主张写上去的,但实际上她也不知内情,否则她就会直接告诉章常氏,让章常氏上禀皇上了。要知道,当时章家已经夺爵,章寂章启父子双双流放,原因就是章启向越王供出了太孙的下落,但如果章家隐瞒了太孙真正的下落,助皇上接回太孙,那就是有功无过,所有罪名都不作数了。章家人再傻也知道该怎么做。”
  冯兆东挑了挑眉:“你是说……章家人完全不知道太孙的事,反而是章沈氏故意在婆母的谢恩折子上做手脚添了几句多余的话,想要冒功吗?她为什么要这样做?这种事一查就知真假,到时候她还要负上欺君的罪名。”
  冯兆中笑了笑:“那几天沈李两家不是都倒了霉么?虽说皇上因大哥对沈大人用刑而撤了哥哥们的职,但因太子妃逼死广安王之事,皇上记恨沈家,也不曾赏他家恩典,而李家又愚蠢地把送上门来的太孙给赶走了。若是他们两家都曾经参与救助太孙,功过相抵,或许皇上会开恩呢?章沈氏不过是内宅妇人,为了私心冒欺君的风险,也不是不可能的。至于事后……只要说是太孙觉得有危险,暂时离开了暂住之所,也就蒙混过去了,日后等太孙还朝,这沈家是太孙外祖,李家也是亲姨母家,太孙难道还能看着亲人去死不成?”
  冯家父子恍然大悟,冯兆南恨得直拍桌子:“差点儿又叫这妇人蒙骗了去!害得我费了这么大功夫,却原来是假的,气死我了!”
  冯兆北小声道:“怪不得连章家人问那章沈氏太孙的下落,她也说不知道,原来并不是撒谎。”
  冯兆东斜了他一眼,他连忙缩了回去,前者冷笑一声,转向冯立省:“既如此,这章家就没有用处了,趁早把他们打发了吧,就照越王的意思,依圣旨长流,省得越王又气我们自作主张。”
  冯兆南急道:“就这么放过他们?那我们不是被那章沈氏白白耍了?!不行,不能放!无论如何我也要出了这口气!”
  冯兆东有些生气了:“二弟!大局为重,章家与朝中大臣勋贵皆有联姻,杀他们容易,就怕惹得其他人不满。如今新君登基在即,正是要紧的时候,不能出岔子,何苦节外生枝?!”
  冯兆南不服气地一仰脖子:“我也是为了大局着想!章家男人是流放到何处?圣旨里写的是太原!太原总兵是老燕王的亲信,而燕王的藩地又离辽东都司不远,更别说燕王自幼养在宫里,一向与太子亲近,让章寂父子去太原,岂不是便宜了他们?!万一他们因章常氏之死对越王与我们冯家怀恨在心,从中牵线,说动燕王与开国公联手,整个北方就要落到他们手中,到时候恐连越王的皇位也难坐得稳当!还有章沈氏,耍得我们团团转,就此饶了她,我断不能忍!”
  这倒是个问题。冯兆东陷入了沉思,冯立省看向幼子:“中儿,你可有法子?”冯兆西见状暗暗咬了咬牙。
  冯兆中微微一笑:“这有何难?要如何处置他们,不过是明面上的文章,实际上要怎么做,还不是我们说了算?”
  明鸾在刑部的大牢里才待了三天,就觉得无法再忍受下去了。且不说现在住的牢房条件恶劣,光是在经历了被释放的幸福日子之后,再重回这阴森的牢狱,就足以让人发疯。明鸾觉得自己的脾气见涨,而且对沈氏的怨恨日复一日地加深。
  她在想,如果再没人来救自己,而最终的结果是死路一条的话,她一定会在赴死的前一刻把沈氏掐死的!
  幸好这种苦日子没有持续太久,只过了三天,狱卒便带来了最新的消息,说是刑部查明案情了,没什么变化,章家案子维持原判。
  明鸾几乎要吐血,但在心中暗骂之余,也感到欣喜万分。维持原判就意味着她们这些女人孩子终于可以离开京城回老家去了,能重获自由,比什么都重要。
  宫氏与陈氏等人也都满面喜色,沈氏虽不如她们笑得欢,但脸上的表情也轻松了许多,还问狱卒她们什么时候可以出狱。
  但狱卒只是叫她们等待,这一等,便又过去了一天。到了第四日,言氏带着一个婆子打通了门路,前来探监,双眼红肿地带来了一个坏消息。
  “什么?!”明鸾以为自己听错了,“我们也要跟着去流放?为什么?!”
  (这就叫做池鱼之灾……)
 

第二十七章 起解
更新时间2012…3…27 19:23:07  字数:4841

 明鸾很想仰天长啸,她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古往今来最悲催的穿越者了,那些穿公主、穿皇后、穿贵族千金的她比不上就算了,可现在是连穿宫女、穿丫环、穿穷家女的都比她强,人家好歹还有自由自在的日子过,就算粗茶淡饭,也有致富奔小康的希望,她才穿过来做了十来天的千金小姐,日日被关在屋里喝苦药,好不容易终于能放风了,就摊上了抄家下狱的事,本想着爵位富贵没了就算了,安安分分回乡下种田也不错,结果现在还要去流放?!穿越大神,你也太坑爹了吧?!
  明鸾双手紧紧抓着牢房的铁栏暗自咬牙骂娘,其余人没留意到她的表情,都专心致志地盯着言氏那张嘴,想要知道更多的细节。
  言氏哽咽道:“相公这几日都在外头打听消息,疏通官员,想着好歹要让你们在牢里过得好些,咋一听闻刑部下了判决书,维持原判,实在喜出望外,立刻便赶来领人,不料刑部却迟迟不肯释放,后来寻了朋友打听,才知道……上头发了话,说章家亲眷暂不必释放,要等章家男丁发解,便一起送往流放地。”
  宫氏尖叫出声:“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皇上已经下过圣旨了,我们是要回乡的!既然刑部是维持原判,凭什么改了对我们的处置?!”
  沈氏的表情还算镇静,两眼直盯着言氏:“我听说皇上又病了,衡王失踪,越王还朝,想必如今朝上是越王与冯家势大,可是他们对我们家怀恨在心,连女眷孩子都不肯放过?但我朝本有律法规定,犯人中若是有年逾七十的老人,以及妇女、孩童、病弱者,都可以用金钱收赎,无需发遣。陈五奶奶不妨转告陈五爷,请他略破费些,先将我们赎出去再说,若真的流放,我们大人倒罢了,几个孩子却是经不住的。日后出去了,我们自会将钱财偿还,绝不会让陈五爷破费的。”
  陈氏愣了愣,难堪地咬住了下唇,言氏索性沉下了脸:“章大奶奶这话说得糊涂,我们夫妻若是舍不得银子,当初也不会巴巴儿地赶来帮忙。先前接你们出去,安排吃的、喝的,住的房子,穿的衣裳,请大夫抓药,花了多少银子?我们夫妻连眼皮都没眨一下,又怎会在这种要紧事情上小气?!”
  沈氏眼圈一红,哽咽道:“是我说错了,陈五奶奶莫见怪。我实在是着急,案子闹到最后居然是这样的结果,几个孩子都吃了好大的苦头,再折腾下去,如何撑得住?就连三丫头,这几日也没了精神,家里出事前她才大病过一场,还没养回来呢……”
  言氏的神色放缓了些,看了看明鸾,见她几日不见,小脸就瘦了一大圈,顿时心疼不已:“罢了,大奶奶你也是心急。别说你们自家人看着,便是我做亲戚的,瞧这几个孩子如今的模样,也觉得不忍心。你说的律法,相公早就想到了,也寻了朋友探问。可听那位大人的说法,你们娘儿几个本非犯人,不适用这条律法,因此不能用钱帛收赎。若是能的,我们早就把事情办了,又怎会拖到这会子?”
  明鸾不解:“这是什么意思?我们不是犯人,不能收赎,那刑部为什么还要扣着我们不放呢?不是犯人的,当然就该放出去才对啊!”
  言氏道:“听那人说,你们虽不是犯人,但都是罪犯亲眷。如今章家案子结了,男丁不日就要发解,朝廷念及章家先祖曾有功于国,不忍见其后嗣妻离子散,特地开恩,让亲眷随行前往流放之所,好让其在千里之外服役,亦能与家人团聚,不必牵挂亲人,也能更加安心地服刑。”
  明鸾差点一口气没上来。这理由表面上冠冕堂皇,实际上更狠更毒!本来只是流放男丁而已,现在却等于全家大小一起流放了,吃了更大的亏,还要对朝廷感恩戴德,这是谁想出来的阴损招数?!明鸾狠狠地在心里诅咒那人生儿子没屁眼。
  沈氏问:“刑部已经发下文书了吗?发解的日子可定了?即便我们要随行流放,到底不是犯人,也该把我们放出去才是。这一路北上,千里迢迢,一点行李总能准备吧?”
  言氏答说:“相公也这么问过了,那位朋友也不清楚上头是怎么想的,只知道有命令下来,说是章家人明日一早就起解,为了不耽误行程,到时再将亲眷从牢里提出来,直接押到城外去一起出发。行李等物,相公与我已经在准备了,到时候就一起送过去。”
  沈氏脸色渐渐白了,她咬了咬下唇:“怎么会是明天?不是说……犯人是五人一批起解的,还差两个名额不曾凑齐么?”
  “刑部决定专案专办,既有亲眷随行,也就不必再等别的犯人了,省得途中人太多,不好管束。”
  宫氏吞了吞口水,小声问:“为什么要管束?我们本不是犯人,不是么?便是要跟着流放,也用不着官差管束啊?”
  言氏摇了摇头:“这个我就不知道了,刑部那边自打有了新尚书,打听消息也好,疏通打点也罢,都没先前那么方便了。便是相公那位同年的朋友,也不敢透露太多。我们本来还想问上头是哪一位在留意这桩案子,他也不敢透露。”
  明鸾郁闷地道:“肯定不是越王就是冯家,越王现在恐怕没功夫理我们这样的小卒子,是冯家在搞鬼吧?什么念及章家祖上有功,特地赏的恩典,通通都是借口,实际上就是全家流放!”
  “慎言!”陈氏很想习惯性地斥责女儿,但一想到自家的处境,又心灰了,“事已至此,我们又能如何呢?”
  谢姨娘忽然哭着跪倒在地,向栏杆外的言氏磕头:“舅奶奶,求您开开恩,我们哥儿还不满周岁呢,这千里迢迢的,如何撑得住?还请您无论如何想想法子,救救哥儿吧!”
  言氏愣住了,看向陈氏,陈氏僵了僵,背过身去暗暗抹泪,明鸾却没那么好脾气,冷笑道:“你打的好算盘,如果能救,你以为五舅舅五舅母不会救?我都逃不过去,更何况弟弟是男丁?!”言氏也叹道:“刑部的意思是一个人也不能放,明日直接押送城外,这位姨娘,若我们夫妻真有这本事,早就把姑奶奶和外甥女救出去了,又怎会在此措手无策?你不必哭求,我是真没法子。”
  谢姨娘抱着儿子嘤嘤哭着,角落里的周姨娘已经软软滑落在地了,她右手紧紧搂着儿子,左手牵着女儿,整个人如同木雕一般。
  事情已经成了定局。言氏带来的坏消息让所有章家女眷都泄了气。沈氏木木地坐在角落里不知在想什么;宫氏则坐立不安,在牢房里走来走去,见玉翟小声哭泣,便骂她两句,接着又柔声安慰女儿,信誓旦旦宫家不会坐视不理,一定会想办法救她们母女的,但玉翟早已失了信心,反问母亲:“我们家自从出了事,只有嬷嬷来过一回送了些吃食衣物,还有小姨来探听消息,除此之外还有谁来过?连我们上回出狱时,也只有三婶娘家派了人来接,母亲送信回去,连个来问好的人都没有,可见是不打算管我们了,母亲如今再说这话又有什么意思?”宫氏听了顿时哑口无言;陈氏在旁看着,也是无精打采的,却还要安慰谢姨娘:“别再哭了,回头没了力气,还如何抱文骐?他今天吃过奶了没有?哭得好不可怜,是不是饿了?”谢姨娘却只是抱着孩子哭个不停,没有回答半句话。
  明鸾看得心烦,扯了条干草绞了又绞,猛地站起身来:“谁说流放就一定是死路了?我还不信了!跟着去就跟着去,太原又不是什么鸟不拉屎的偏僻乡下,一起去还能一家团圆呢!”她扑到陈氏面前,小声提醒对方:“母亲忘了上回出狱时遇到的那个送文书的官儿么?他不是说了,北边已经安排好了,祖父、伯父和父亲他们去了会有人照应的,还有燕王什么的,只要我们平平安安地到了地方,未必就会受苦。”
  陈氏想了想,觉得似乎有些道理:“说得也是,我差点儿就把这个给忘了。”
  “是吧是吧?”明鸾脸上开始有了笑意,“还有啊,五舅五舅母不是说会帮我们打点行李吗?祖父他们是去流放,那当然不会过得太舒服,但我们只是随行,不是犯人,多带点银两行李也是可以的,路上可以过得舒服些,也能照应一下祖父、伯父和父亲他们。如果押解的官差是好说话的,还可以收买他们,让祖父、伯父与父亲路上少受些苦。我们别想这是在流放,就当作我们是要迁居北方好了。”
  陈氏坐直了身体,脸上表情带了几分惊喜,谢姨娘早已不知何时停下了哭声。宫氏听见了,两眼放光地扑过来道:“三丫头这话说得不错!到时候我们雇上几辆车跟着,比两条腿走着强!”玉翟抹了一把泪,哽咽着问:“能坐车吗?祖父和父亲、叔叔不能坐吧?”宫氏语塞,但很快反应过来:“给押解的官差塞银子就是,只要不在人前坐,官差不说,又有谁知道?”
  沈氏皱着眉道:“三丫头的话虽有理,但越王与冯家既然有心为难我们章家,又怎么肯轻轻饶过我们?从来就没听说过流放的犯人还能坐车……”
  明鸾打断了她的话:“那有没有犯人坐囚车呢?”
  沈氏顿了顿,有些迟疑:“这个是有的,但囚车跟车不同……”
  “都是车子,谁说犯人就不能坐车了?”明鸾心想,男人们身体强壮,可以走路,但女人孩子却是受不了这个苦楚的,当然是坐车更好,问题在于章家是大户人家,如果讲究个礼法孝顺什么的,长辈走路晚辈就不能坐车,那才是真的吐血呢,如果到时候真的遇到这种事,她一定会找章家的男人骂的,孙子一辈的年纪都小,身体又弱,是守礼法重要还是孙子的命重要?只要章老爷子发了话,想必妇孺坐车就没问题了。
  唉,她对这些亲人长辈还真是没什么感情,事关自己的小命,就怨不得她自私了。
  就在明鸾还在盘算路上要如何减轻自己的负担辛苦之际,沈氏已经考虑起到达太原后的生活来。既然有人在太原为章家男丁做好了安排,北上途中也有陈家帮忙打点照应,她也该好好想想日后的事了。等一家人在太原安顿下来,不用说第一件事就是联系远在辽东的丈夫,以及派人找自己的一双儿女,还有驻守北平的燕王,记得昔日养在宫中时,曾经受到过太子妃的照拂,很快送个信去,请他出面为沈家昭雪……
  再多的盘算与想法都只是虚幻,现实就是用来打击人的。明鸾第二天早上随家人一同被押到城门外的时候,脑子里再次骂起了穿越大神。
  章寂父子三人穿着深红色的囚衣,一个个篷头灰脸的,额角还刺了字,因离得远,也不知道都写了些什么,但看上去真是狼狈不堪,一个个都不复往日的白净体面,跟街上的叫花子没什么区别。女眷们虽在牢中捱了几日,到底曾经在陈家梳洗过,瞧着比他们要整洁多了。父子母子夫妻相见,一时间都难以抑制心头的悲伤,抱头痛哭。
  明鸾也被章三爷搂着哭上一份,只不过他怀里还抱着陈氏和谢姨娘,以及谢姨娘怀里的小文骐,含泪泣道:“几乎以为此生再不能见了!”明鸾虽然不大看得上这个渣爹,心里也有些酸酸的,见陈氏哭得上气不接下气,便出声安慰道:“往后我们一家人就在一起了,父亲不要伤心。”章三爷哭着不停点头,又搂过她嚎。
  陈宏夫妻早就坐车赶到了,见状也忍不住有些难过,言氏悄声吩咐婆子打了水来,请章家众人梳洗,又送上干净的秋衣。章寂感动地向陈宏拱手致谢:“亲家高义,老夫此生决不敢相忘,日后若有幸,定会报答。”陈宏道:“都不是外人,亲家老爷何必说这等外道的话?两家既联姻,本就该相互扶持才是。”
  章寂叹了口气,看向陈氏的方向,面露愧色:“是我章家家门不幸,连累了贤媳。当日结亲,本是拙荆存了私心,想着陈家富裕,娶了陈家女为媳,日后几个小儿分家,三儿阿敞凭借妻子的嫁妆,也能过上安乐日子,可惜这孽子不能体会慈母之心,多年来都不曾厚待贤媳,如今还连累她受苦。亲家不念旧恶,反而对章家伸出援手,实在叫我无颜以对。”
  陈宏淡淡一笑,这些事他早就听族人提过了,心里有数:“亲家老爷不必多说了,婚姻乃是结两姓之好,怎能因一方失势,便束手旁观呢?家妹与外甥女是章家人,日后还要请亲家多照应呢。”
  章寂明白他言下之意,郑重点头应承:“放心。”
  众人梳洗换装过后,一直在不远处跟洗砚搭闲话的差役过来催了:“日头升得老高,该走人了。若是错过了宿头,我们还要吃挂落呢。”
  一行人无奈起程,陈宏便命洗砚带上几个车夫婆子,牵着两辆马车在后头随行。明鸾悄悄打量着那几个差役,见他们仿佛没看见那些马车似的,心下大定,双腿也忽然间有了力气,大踏步走起路来。
  沈氏一路走,一路不停地回头望向南京城墙,眼圈都红了。陈宏与言氏对视一眼,低声商量了两句话,后者便赶上前对沈氏道:“章大奶奶,你不必看了,沈家与李家的案子如今也已了结,都是判的长流,就跟你们在一个地方呢,早在昨儿一早就已经出发了。”
  沈氏讶然,眼中泪花翻滚,盈盈下拜:“多谢陈五奶奶相告,大恩大德,必结草衔环以报。”
  言氏哪里会将她的报答放在心上?转身便回到了丈夫身边,夫妻俩目送章家人远去,便回转城内,陈宏还跟妻子商量:“明日就回去吧,出来这么久了,再不回去,怕是要耽误公事。”言氏连连点头。
  才进了城,他们便听到皇宫方向传来了钟声,不由得双双愣住,细心一数,都大惊失色。
  承兴皇帝宾天了。
 

第二十八章 大行
更新时间2012…3…28 19:06:57  字数:5124

 衡王朱允熞站在宫殿门前,木然看着宫中一片素白,半日没说出一个字。
  他被“绑架”了几日,虽然有吃有喝,没受什么苦楚,但整个人都清减了,眼中阴鸷之色更甚。
  王府随侍早已得了消息赶到,见他这副模样,也不由得胆战心惊,小心上前问:“王爷,是不是……先换了孝服再说?”
  衡王斜了他一眼,一声不吭地往前走,随侍慌忙叫人跟上。主仆一行往前走了没多久,便看到迎面来了一群人。衡王认出为首的是自己的亲姑姑安庆长公主,脸上不由得更阴沉了几分,双脚也慢了下来。
  安庆长公主原就是寡妇,但既要进宫,自然也要正式穿戴一番,比平时家常打扮又添了几分贵气。她刚刚在大行皇帝灵前哭了一场,两眼肿得如同核桃一般,扶着侍女有气无力地走着,想着是不是到皇后那里歇一歇,见衡王迎面走来,不由得愣了一愣,旋即露出惊喜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