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朱门风流1-第2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文 第五百零一章 你我等着做连襟好了
年底往赏府开中可以不按顺序就近往盐场支盐,而且每引盐只要三斗五升米!
从总兵府传来的这个消息仿佛一个惊雷炸响在所有晋商头顶。由于山西人多地少,因此即便自明初以来,朝廷多次从山西往山东北京等地迁移人口,本地出产依然不足,是以商人居多。山西盐池闻名天下,紧靠着的大同宣府又都是最需要军粮的地方,开中盐法受益最大的就是晋商。如今朝廷有令今次向宣府输粮可以不必等候支盐,而且每引盐只需要三斗五升,这其中的利润足可让人疯狂。
哪怕是加上一斗五升打点上下,只要能够拿到盐,一转手就是数倍的利!
一时间太原府、潞安府、汾州平遥等地的各大晋商全都派出了得力人手往宣府赶,期冀在这一席最丰厚的大餐上占据一个位置。而被指定收纳粮草的永庆仓则更是成了所有目光的焦点,只是主管此次收粮的人迟迟未决,这也让紧赶慢赶到了地头的各家管事很有些为难。
于是,为了面面俱到,消息灵通的他们少不得四下里兜搭巴结。不过,无论是总兵府、镇守太监府乃至于住在八珍街的张越,住在锦衣卫宣府卫所西侧的陆丰,这都是没法接近的地方,于是他们只能退而求其次,想方设法攀上这四个地方出来的人。毕竟,官文上固然讲明了“不次支盐,“但这一回朝廷需要的粮草数目巨大,众人总会排一个顺序出来,这早些开出仓钞赶紧去支盐,总比晚到的等上两三年才能去支盐来得划算不是?
商场上热热闹闹,官场上却仿佛平静了口大阅之后,心里有数的张越又见了陆丰一回,言辞隐晦地暗示一番后,他便一面继续养病,一面派人清点永庆仓永平仓永安仓三大仓的粮储。由于他这次因病没有事必躬亲,因此那帮原本提心吊胆的粮仓大使副使等等不入流官员自然是松了一口大气。而成天往来两边的连生连虎兄弟却是大大过足了被人恭敬着的瘾,都觉得那点苦累算不上什么。
这天,连生兴冲冲地赶回来,进了屋子便嚷嚷道:“少爷,疯了,真是疯了,来宣府这么多夭,小的还是头一回看到有这么多商人!从永庆仓出来小的就被几个管事堵截住了,差点给直接拉到了酒楼里头,即便这样,临走时还有人往小的手里塞钱!要不是总兵府派人守了八珍街两头不许商人出入,恐怕咱们这门口都得围满人!”
“商人趋利,要不是因为朝廷这次颁下的旨意说不次支盐,他们也不会这么趋之若鹜。”
四五天调养下来,张越差不多已经大好了,只是仍然借病观望。撂下了这句话,见连生在那儿使劲点头,他便盘问了几句永庆仓的事,继而又打发了他去总兵府探听一下情形,随即继续坐在眈上写奏本。好容易写完了,他唤了一声无人应答,一抬头才发现屋子中空荡荡的,这才想起从彭十三到向龙刘豹,哪怕是连虎也被自己派出去了。
想当初以为到宣府只是普通公干,如今皇帝一下子送来了巡抚宣府这一头衔,他身边的人手就有些捉襟见肘了。要不要派人往家里报个信,调派几个人过来?
他正这么想着,门前的帘子就否次被人撞了开来。看见那张熟悉的脸,他不由得心想这兄弟俩都是一模一样咋呼呼的性子。于是,当连虎喜气洋洋地嚷嚷了一句话时,他就露出了没好气的表情,但随着连虎身后又露出了一个脑袋,他的脸色紧跟着就僵了。
“少爷,您看是谁来了!”
“姐夫!”
“小五,你……你怎么来了!”
目瞪口呆的张越看着身穿男装满脸得意的小五,脑袋顿时有些转不过弯来。就算这小妮子向来是我行我素,可他那位岳母总不可能放任她四处乱跑,杜绾更不可能轻易答应。好容易回过神,他就发现小五背后还有人,立时忍不住恶狠狠地瞪了过去。
“老万,你捣什么鬼!”
“天地良心,我可什么都没做!“万世节连忙举手解释道,“我是下来勾选军户的,你又不是不知道,先前兴和一下子死伤这么多,这空额不能不填补。至于小五姑娘,不是你家里知道你病了么?你先前身陷重围险些没命,这次又说病了,你那些家人都担心得了不得,所以小妾姑娘自告奋勇谁也拦不住,你岳母得知我要上宣府来,这才让我沿途照顾一二。”
“是啊是啊,这一路上确实多亏了万大哥照顾,他为了我连驿站都不能住呢!不过我也倒霉得很,他一路说事务紧急,打马走得飞快,我在马车里头都快被颠得散架子了,从京师赶过来只用了一天一夜!”
听到小五的这句话,张越险些被自己的口水呛死,再看到万世节那满脸无辜的模样,他顿时更觉得气不打一处来,冲着连虎便吼道:“谁让你们多事的?我不是有言在先,只是一点小病,不要往家里头胡说八道么?”
“少爷,要么是彭大叔,要么是别人,小的可以担保这事情绝对不是咱们泄露出去的!”
见连虎满脸委屈,张越只觉得这事情实在离奇了。可还不等他开腔发话,就只见小五一本正经地在他面前坐了下来,认认真真地抓着他的手腕诊脉。百般无奈的他只得抬头盯着万世节,沉声问道:“老万,这一次是去哪里勾选军户?”
“就近去璐安府。“万世节老老实实一摊手道,“我刚刚先去总兵府见了武安侯,原打算让小五姑娘先来和你会合,结果看到大街上那么多人,我担心不安全,就让她在车上等了我一会,然后一块找来的。答应杜伯母的事情既然办成了,我下午就起程,等事情办完再回宣府禀报,估计紧跟着就要马不停蹄转回京师。兵部的事情都堆积如山了,所以一切都得快。”
虽说深悉万世节秉性,知道他决计做不出拐带的事情,但刚刚乍一看到的时候,张越还真以为这两人上演了什么私奔的戏码,这会儿总算是松了一口气。然而,他这口气还没舒完,小五就撂下了他的手腕,转头对万世节说了一句……
“那劳烦万大哥回京的时候对我娘和姐姐捎个口信,就说我到时候和姐夫一道回去……”
“胡闹,老万你回去的时候带着她一道走!“张越这时候已经完全把最初的那点恼火扔到了九霄云外,遂用不容置疑的口吻对小五吩咐道,“这儿是宣府,就算家里人不放心我,你留上几天也就够了,早些回去!你姐姐不能照看家里,你顾着我这头,岳母怎么办?这做人做事总得有个主次,我这不是好端端的么?”
被张越一瞪一剑,小五想起裘氏一个人在家里头,顿时蔫了,老半天才不情愿地点了点头:“我听姐夫你的就是了……你也别怪别人,你病了的消息是隔壁武安侯夫人无意提起的,因为老太太身子不好,姐姐怕你有什么万一刺激了她,她又脱不开身,我死活求了,她这才勉强允了我过来瞧瞧。对了,姐夫你爹爹已经回来了,听说你大伯父也在路上……还有一件事,我和万大哥进这条街的时候费了不少功夫,有人看到我们进来了,就挤上来说话,他说自己是山东方青,问姐夫你是否能见他一见。
小五这说话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张越听得异常费劲,等听到最后一句,他一下子想起方青当时说过举家是从山西迁到山东的,本家也是山西大族。只是这会儿万世节和小五刚到,他也不好过多盘问,当下就吩咐连虎到隔壁八珍馆订些酒菜来,又打发了小五去隔壁屋子好好梳洗换一套衣裳。等人一走,他就对万世节哼了一声。
“你不是常常去杜家么?居然就任由她男扮女装出来,也不知道劝一劝!”
“你又不是不知道你这小姨子的性子,打定主意八头牛都拉不回来,我哪有那本事!“万世节唉声叹气地摇了摇头,看见张越死死盯着他瞧,这才讪讪地笑道,“元节你能不能别用这种眼神看我,怪碜人的……这一路上我骑马她坐车,可是没一点逾越之处,我只是按照杜伯母的托付把她好端端地带了过来,什么事都没干!”
这种越描越黑的解释听得张越更犯嘀咕,索性就直截了当地问道:“老万,明人不说暗话,你老实告诉我,你对小五可是有意?”
见张越目光炯炯,情知混不过去,万世节也就爽快地承认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我确实挺喜欢她的,所以自打那次和你在杜康楼吃饭又遇上她之后,就老是上杜家去,也就是借机多说几句话而已。你不知道,有几回我险些都对杜伯母求亲了,可小五懵懵懂懂的,我又怕吓着了她……不过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一定能打动她,你我等着做连襟好了。”
面对这么一句豪言壮语,张越简直不知道该说什么是好,老半天才憋出了一句恶狠狠的话:“这话是你说的,将来要是你敢对她不好,可别怪我对你不客气!”
PS:感谢大家的慧眼,前头那个夏练三九的低级错误已经改了……笔误啊,囧死了……
正文 第五百零二章 缓兵之计不是只有你才会用
尽管商业在如今的大明乃是末业,各地的富商也常常会受到官府盘剥乃至于士人冷眼,但并不妨碍富甲一方的富商们不断追求变得更有钱。天下商人之中,最有名的就是徽州府的徽商和山西的晋商,而由于大明如今用的是开中盐法,晋商近水楼台先得月,因此晋商远远压过了徽商,几乎独霸了宣府和大同开中纳粮换盐的路子。
八珍街靠近总兵府,在总兵府询问章程却吃了闭门羹的人有不少都聚在这外头。不过,即便知道这儿还住着一位钦差巡抚,由于总兵府派人封了这儿不让商人进出,他们也只好在路口的一些酒楼茶馆闲坐聊天。璐安府的是一拨,太原府的是一拨,平阳的又是一拨,泾渭分明的一张张桌子上从军情说到官场,从官场谈到生意,个个都是口若悬河。
方青那张桌子上是几个潞安府的商人。潞安府方家在百年前就是赫赫有名,然而在大明建国之后反而因为不断的迁移令而露出了颓势。如今潞安府的根子固然没有丢,宣府的商屯依旧在运作,但已经比不上那些近水楼台先得月利用开中法发家的新贵。
山东山西固然只是相差一个字,但比起别人的近水楼台先得月,他这个当家得到消息做出反应至少就要比别人慢了一天,而商场之上,一天就足够做很多事情了。要不是他正好上潞安府查帐,恐怕也赶不上这一次的大餐。因此,他干脆不派什么管事,自己亲自来了。
“前几年的开中都是归镇守太监府管,这一次换了武安侯,恐怕那边就没那么便当了。”
“何止是一个武安侯,没听说东厂那位厂公也来了么?”
“宣府这趟水如今深得很,大伙儿可得谨慎些,那位杀人如麻的小张大人也不是好惹的。听说他这次在兴和一箭射死了阿鲁台的儿子,一把火烧死了好几万人!这一回咱们按照成例孝敬了四方之后,他那儿也一定要打点周到!”
“皇上对王公公向来信任,这一回少不得多打点一下其他人而已,大头总还是镇守太监府,听说那一头直通宫内。镇守太监府进不去?嘿嘿,那是你们没找准路子……”
听到同桌一个面相精明的管事欲擒故纵地说起在镇守太监府另有门路,方青不禁暗自冷笑了一声,想到从前在青州时帮张越干过的勾当。陆丰眼下已经提督东厂,张越当初连这么个人都未雨绸缪捏住了,更何况如今?见这些人唾沫星子乱飞越说越起劲,他便往后挪了挪身子,冷不丁瞧见已经座无虚席的楼上又蹭蹭蹭上来了一个人。他一眼就认出了那小伙子,心中顿时大喜,连忙站起了身子。
“方公子。”连虎往八珍馆定了酒菜就匆匆赶到了街丑,找了好几个酒楼茶馆方才寻到了这里,此时见着方青,他便走上前来,“怪道我之前好似听到有人叫唤,却原来是您,好在您还遇上了小五姑娘,否则就错过了。
少爷让我给您带话,他如今正在养病,暂时就不见您了,让您稍安勿躁。”
见连虎笑嘻嘻地行了礼,随即就匆匆转身去了,方青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立刻琢磨着那最后四个稍安勿躁——张越决不会无的放矢,莫非是说动作太大可能会出事?联想到自己到了这里后打听到的那些官场秘闻,他立刻决定回头就呆在客栈里头,先观望一下方向再说。
刚刚还滔滔不绝的那个精明管事看到这一幕,顿时眉头一挑,站起身就笑眯眯地说:“那传话的小哥我瞧着面熟得很,方公子既然还有内线,怎么不早些告诉咱们,也好带挈大伙一块发财!要知道,这一回所需军粮至少也得数十万石,单单靠你们方家可是撑不住的!”
方青若无其事地在自己的位子上坐下,轻描淡写地说:“说不上什么内线,那是小张大人的跟班。他刚刚说的话大伙儿也都听见了,就是稍安勿躁这么四个字而已。
“咳,我倒是忘了,小张大人当初在山东青州当过同知,和你是同一个地方。不过这都是过去的情分,这些当官的没一个不贪,听听人家给你的告诫——稍安勿躁,这一次得到消息的晋商有十几家,要是真像他所说那样耐心等,别人吃肉咱们连汤都喝不着!”
此时说话的是璐安府卢家专管开中这档子事的卢三爷,虽有些倚老卖老,但却还有几分好意。因此方青欠了欠身便说道:“商机不等人固然不假,但这次毕竟是北征纳粮,有一个助饷的意头在里边,所以我倒是觉着稍安勿躁这四个字没错。就像刚刚有人说的一样,宣府眼下这趟水太深,咱们若是没看清就贸贸然踩下去,到时候恐怕不单单湿了鞋子。
尽管他年轻资浅,但毕竟是方家真正的掌舵人,娶的又是苏松杨家的女儿,因此这会儿听了他的话,固然有不以为然的,但也有若有所思的。于是,和其他各桌的热火朝天相比,他们这些来自潞安府的商人很快就散了,各自回去琢磨这里头的名堂。
宣府距离北京也就是三百五十里地,只不过万世节和小五日夜兼程一天一夜赶到,最初的精神劲头过去之后,连吃饭的时候也都是上下眼皮子直打架,根本吃不出一个好坏滋味来。吃过饭之后,因万世节急着要走,张越就和小五将其送到门口,眼看着睡眼朦胧的某人上了马车,那马车风驰电掣地从街道另一头离去,饨才把同样满脸困意的小五赶了去睡觉。
进了自己那间屋子,他拿起已经写好的奏本过目了一遍,随即就脱下了身上的家常便袍,换上了一套官服预备出门。才穿戴好了打起帘子出门,他就听到外头传来了一阵闹哄哄的声音。很快,一个孟俊留在这儿的长随就匆匆从二门冲了进来。
“越少爷,镇守太监王公公来了!”
张越正打算去总兵府一趟,告诉郑亨一切就绪只等东风,但这会儿听到王冠来了,他不禁极其意外。从他之前头一次抵达宣府到现在,王冠还从来不曾私底下拜访过他,如今这当口跑来做什么?看到王冠带着几个随从大摇大摆进了门,他索性就下了几步台阶。
“王公公来得可是不巧,我正预备去总兵府。”
觑着张越身上那一套光鲜的官服,王冠自然知道对方不是有心敷衍,但他既然拉下脸上了门来,这会儿自然不肯把眼前人放走了,眼睛一眯就笑了起来:“咱家就耽搁小张大人一小会,绝不至于误了你的事。要是你乐意在这院子里说话,咱家也无所谓,横竖那天大教场半天的冷风都吹了不是……阿嚏……听说你病了,咱家可也是抱病来和你商量大事的。”
听到王冠这个响亮的喷嚏,张越心中嗤笑,转念一想就僻身把人让进了屋子。分宾主坐下之后,他打量了一眼王冠身上的衣服,发现是钦赐的麒麟白泽锦袍,他心里头就有了些计较,随即淡淡地问道:“王公公若有话但请直说。”
“好,咱家也不和你拐弯抹角!如今皇上开中的旨意都已经下了好几天了,现如今还不曾定下章程,实在不是一个办法。以前虽说都是咱家这个镇守太监主管,但今年数量太大,小张大人又是奉旨巡抚宣府的,不如和咱家搭一把手如何?武安侯应该是没功夫管这些事务的,只要咱家一说,他断然没有不答应的道理。这次的军粮要是办得好,小张大人回朝之后不但有脸面,就是先前守兴和的功劳,皇上也必然会一起补足了。”
因着今天传来锦衣卫宣府卫所大换血的消息,王冠就算再傻也知道这一回保不准就大祸临头了,面向京师的刘永诚海寿求援,许足了好处,一面又打起了张越的主意。在他看来,张越虽说表面和陆丰走得近,但文官向来看不起太监,那肯定是做给外人看的。再加上张越一定不明白兴和那档子事的玄虚,只要用这次盐利的好处打动了对方,来一个缓兵之计,只要他挺过这一关,许出去的这好处也不算什么。
怪只怪他当初失心疯了,怎么就会听了人的蛊惑下了那样的绝户计,忘记了张越乃是将门之后,更是背景深厚的主儿?要是那事情泄露出去,他就和干爹黄俨那样死定了!
在大宅门和官场上浸淫了这么些年,张越即便看不出其他,但也看出了王冠那笑容下隐藏的紧张,心中哪里还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于是,彼此扯皮了一番,他便假作欣喜地接受了王冠的“好意”,旋即更是亲自把人送到了门口,但马车一离开视线,他就收起了笑脸。
王冠啊王冠,缓兵之计不是只有你才会用,要是不置你于死地,何以报死难将士之怨,何以报敌寇围城之仇,何以报家人担惊受怕之痛,何以报我殚精竭虑之苦!以德报德,以怨报怨,小芥蒂可以不计较,但大是非则非了清不可!
正文 第五百零三章 大戏的开场
“公公,公公!”
程九一阵风似的冲进了门,看见陆丰正在那儿慢条斯衣裳,连忙又往前窜了几步,这才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刚刚传来消息,王冠出了门,听说是去见小张大人!这会儿人已经到了八珍街的那座小院,怎么办,下头都已经预备好了……”
“预备好了就成了,管他去见谁!”
杀气腾腾的陆丰随手抓起一旁的姑绒大氅,哗啦啦抖开来往身上一披,旋即便转头呵斥道:“没出息,都跟了咱家那么久了,做事情还是这么咋呼呼的!王冠又不是傻瓜,袁方给我直接调来了十个人,沐宁也给咱家送来了二十名番子,他要是再没有动作,也不配在这宣府镇守太监的位子上干了五年!只不过,他去见张越……啧啧,他以为赫赫有名的屠夫是傻瓜不成,能够被他轻易用好处收买?”
这会儿程九方才回过神,连忙上前帮忙拉了拉陆丰那大氅和袍子的下摆,随即方才仰起头小心翼翼地问道:“公公的意思是,王冠是病急乱投医?”
“那是废话,咱家和张越有旧交情,而他和张越却有旧仇!”
陆丰没好气地用脚尖踢了踢这个始终胆小的跟班小太监,示意人起来,心想要不是这小子两年下来还是一如既往的胆小,指不定他就要再从廊下家的长随里头再挑选一个不起眼的来当心腹。这么想着,他便漫不经心地说:“赶紧去换一身能见人的衣裳,今儿个这开场戏不能唱砸了!袁方捎带的口信没错,要让人知道咱家的厉害,就得从抓回这儿锦衣卫的大权开始!咱家让你去总兵府办的事情如何了?”
“公公放心,武安侯听说是公公要借人,很爽快地拨了两百人,立刻就能出动!”
对于武安侯郑亨的这种态度,陆丰忍不住和先前的兴安伯徐亨比了比,最后得出了此亨大大胜过彼亨这个结论。兴安伯堂堂一个伯爵却被王冠弄得掣肘重重,一边想借他的力,一边还优柔寡断的,活该调回京师享福!这一回要是掀不翻王冠,他就把陆字倒过来写!
锦衣卫历来只是在大省的省府所在才有卫所,其他地方则是征用驿丞等等不入流的小官当作眼线,但宣府大同等等重镇却除外。锦衣卫宣府卫所设在与总兵府隔着两条街的鲜花巷子,名字虽好听,其实却是和其他地方的锦衣卫衙门一样阴森冷清。
然而就在这一天下午,寻常人退避三舍的鲜花巷子两头却围着好些人,因为他们看到了平生难得一见的奇景——这条巷子竟然被封了!都说宣府总兵和镇守太监之下就是锦衣卫,这话虽过分了些,但却是事实。这个卫所有百户一人,总旗两人,小旗六人,再接着就是不入流的校尉和军士。
即便一应人等品级不高,但权力却极大,几乎没人愿意惹。
“这似乎是总兵府的办……那位老侯爷胆子那么大,竟然敢对付锦衣卫?”
“那帮该死的家伙早就该治!治了,老侯爷当初在宣府的时候哪容得他们嚣张?嘿,这一回有好戏看了,真是大快人心!”
“治是该治,但天知道会怎么治!别光打雷不下雨就成!”
宣府城内的百姓们固然是拍手称快,而一众闻讯而来的各家晋商管事却都是如遭雷击。要知道,因着听说锦衣卫和镇守太监府乃是穿一条裤子的,他们想方设法往那些人手中送钱送物,费尽千辛万苦才填了这个无底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