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朱门风流1-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头恰是光芒闪闪。
“姚少师?就是那个辅佐皇上赢了靖难之役,之后上朝穿官服,下朝穿僧衣的姚少师?他……他今天在栖霞寺?想不到竟然这么巧,眼下不早了,咱们赶紧去栖霞寺吧!”
他这反应不但惊得张越一愣一愣,就连房陵孙翰也觉得颇不可思议。孙翰甚至盯着那张脸死死看了一会,这才面色古怪地说:“江南士子不是都说姚少师德行有亏么,就连那本《道余录》也被人骂得半死。姚少师的嫡亲姐姐都不肯见他,你怎么还这么趋之若鹜?”
“那些腐儒懂什么!”万世节本能地冷笑了一声,话一出口,见对面三个人都用古怪的眼神瞪着他,他方才干咳一声,急忙改口道,“我只觉得姚少师运筹帷幄于千里之外,乃是靖难时皇上身边唯一的谋臣,其心志胆略着实让人钦服……咳,你们究竟去不去栖霞寺?”
张越自己对于那位名声赫赫的道衍和尚也很有些好奇,但看到万世节如崇拜偶像的小粉丝这般模样,还是觉得很有些不可思议。而房陵有意提起僧道衍,自然是为了激起别人的兴趣,孙翰又是无可无不可的。于是,四人便紧赶着会钞下了楼,牵出坐骑就往栖霞寺赶去。
PS:今日第二更……虽然这两天貌似又有点忙,但俺一定会保证天天三更……各位,推荐票拿来吧,月票也别忘了给俺留着
嗯,推荐《共婵娟》,书号1121703,一个大宅门中有悲有喜的故事……同样,也是俺女友写的
童子行 第九十三章 群英汇聚栖霞寺
栖霞寺位于栖霞山,传世至今已有将近千年,正是一座古刹。它在洪武年间经过大修,比南京城内另一座古刹鸡鸣寺更为宏大壮丽。当然,相比如今大兴土木拔地而起的敕建大报恩寺,它那点规制就算不得什么了。而由于栖霞寺并不在城中繁华地带,除了虔诚的善男信女,有兴致到栖霞寺一游的多半是文人墨客。
抵达栖霞山下,张越等人就下了马,房陵吩咐自己的两个随从留下来照看马匹,领着其他人顺山间小路往上走。不多时,一座宏阔的山门便出现在众人面前,那匾额上栖霞寺三字龙飞凤舞虬劲有力,却没有落款,也不知是哪位大文豪泼墨所书。
除了张越,别人都是来了好几回,因此口若悬河的万世节便沿路为张越讲解,充当了导游的角色。他从山门一侧的明徽君碑说到栖霞寺在唐朝曾作为天下四绝寺之一的光辉历史,又讲到隋文帝于此造舍利塔,总而言之,每一处殿阁的历史仿佛都刻画在他的脑海中,一段段典故信手拈来,那份从容儒雅看得房陵孙翰直咂舌,张越更是叹为观止。
他的这位友人,竟仿佛前世就是栖霞寺的和尚似的,这地上的某一块砖都能说出典故来!
然而,栖霞寺怎么都算是江南古刹,不说那些殿阁,就是僧房也有上百间,精舍更是无数。房陵不过是先头从父亲那里听说过一句,并不能确定道衍究竟在何处,四人犹如无头苍蝇一般乱转了一圈,最后就连兴致最高的万世节也有些垂头丧气。
“这些栖霞寺的和尚一定是得了人吩咐。”孙翰虽年少,但早年曾经随祖父见过道衍,其他的都不记得,但对于道衍那双三角眼却仍然留着深刻的印象,如今更想起了朝中的某些传闻,于是便低声提醒道,“自靖难之后,姚少师便几乎不管国事,只曾经辅佐太子和皇太孙,和其他官员几乎都没什么往来,如今也是一样。”
房陵原比孙翰精明,这会儿也深悔自己没事提起这一遭,便打起精神笑道:“咳,咱们今天来栖霞寺本就是这后山桃花开得好,又不是为了求神拜佛看和尚的。走走走,去后山桃花林去,那里的桃花乃是京城一绝,我和小孙每年都来,端得是人面桃花相映红。”
既然无缘一面,但张越本不是那种执着的人,当下就点头称是。万世节虽失望,但他生性豁达,只一会儿便故态复萌,乐陶陶地笑道:“既然没有得见高人的缘份,大家就只好希望今日能在桃林之中遇桃花了,否则可没法补偿咱们今日白跑一趟的遗憾。”
四人一路说笑一路往后山桃花林而去,路过一处法堂时,里面正好走出来几个人。为首的那个身着大红锦袍,面目俊俏,脸色却阴沉,仿佛刚刚遇上了什么不顺心的事,正是安阳王朱瞻塙,再后头的则是孟贤和一众护卫。
眼见是这么一拨人,张越微微一怔,却已经是避不开了。就在此时,走出法堂的朱瞻塙也恰好看见了张越,微一诧异便换上一副笑脸走了过来,更摇手阻止了张越的行礼。
“想不到今日居然在这栖霞寺遇见元节,还真是有缘。”朱瞻塙含笑点了点头,却看也不看一眼张越身后的其他三人,而是盯着张越的肩膀瞅了好一会,这才关切地问道,“说来惭愧,那一日我本想为你讨个公道,无奈却事与愿违。之后我还让人送去了几瓶太医院精心调制的外伤药,你可用过?如今你肩上的伤可好了?”
张越万没料到朱瞻塙居然是这般热络地态度。连忙笑着称谢。又道是伤势已经痊愈。并无大碍。正说话间。孟贤却走了上来。因笑道:“越哥儿。那天安阳王为了你地事情急匆匆入宫。结果正好遇见了英国公。英国公不愿以小事让皇上烦心。所以才劝说了安阳王罢手。若非如此。只怕衡山王少不了一顿训斥。”
房陵孙翰此时终于品出了滋味来。不由得面面相觑。这又是安阳王。又是衡山王。张越进京没多久。怎么各色人物全都招惹上了?瞅着这里没有自个说话地余地。他们便彼此打了个眼色。又拉了拉万世节地袖子。三人便蹑手蹑脚地退到了道旁地一棵柳树下头。
孟贤不帮腔也就罢了。这一番提醒在张越听来。他却立时想起了当日朱瞻塙袖手旁观。待到事情闹大了方才出手地情景。因此很有些腻味如今地虚情假意。答话地时候便多加了几分小心。当朱瞻塙问起他今日来栖霞寺地缘由时。他更是本能地避过了某个话题。
“这春光尚好。今日我和几个朋友是来这栖霞寺踏青地。听说这栖霞寺后山桃花乃是京城一绝。如今天色还早。安阳王可有兴趣同游?”
“原来元节是来看桃花地。”朱瞻塙顿时笑了。却又惋惜地摇了摇头。“我倒是想陪元节看看桃花。无奈早上父王还嘱我下午出去拜客。只好等下次了。”
张越本就是随口一说。情知朱瞻塙不会有那么好地雅兴。此时便也笑着道了一声可惜。却忍不住多打量了一番那法堂。心中颇有些计较。
彼此之间又闲话了几句,朱瞻塙便带着众护卫离开,而孟贤有意落在最后,等前头的人走出稍远一些,他这才笑呵呵地说:“安阳王鲜少对人青眼相加,元节你真是福分不浅。对了,有件事我得提醒你一声,早先我和安阳王进了栖霞寺的时候,曾经碰见了你那两个堂弟。虽说是亲戚,但这些天你大哥名声大噪,难保他们存什么心思,你可得多多留心。”
人家既然提醒了,张越少不得答应了,等孟贤也走了,他方才四下里望了望,发现房陵孙翰和万世节全都躲在那棵柳树下头,连忙快步走了上去,轻描淡写地解释了一下朱瞻塙等人的身份。房陵孙翰见惯了皇亲国戚,虽咂舌张越初到京城就识人无数,但也没怎么放在心上。而万世节却若有所思地望着那佛堂,随即冒出了一句话。
“刚刚我瞧见那安阳王走出法堂的时候脸色似乎有些不好。如果我没记错,这里既不是求签祈福的地方,也没住着什么可以断**福的高僧全真。能让堂堂郡王铩羽而归,里头的人必定非同小可,会不会姚少师就在里头?”
PS:很多人看这几章不满意,事实上我自己写得也很不满意,之前改了三次还是不好,发上来果然也是感觉不好。昨天被雪儿同学也批评了一通。毕竟是第一个出现的女主,而且道衍和尚也是重要人物,所以后面几章先删除了……今天之内会全部修改出来(其实应该说是全部重写才对……)
童子行 第九十四章 桃花林中的纷争
PS:重写第二章,求推荐票……今天反正写了几章就发几章,弥补一下我撤掉四章的过失,阿弥陀佛……
***********************************
张越早知道万世节并非一般只会读书和吟诗作对的文人,此时见他敏锐地注意到这一点,不觉更是觉得此人聪明绝顶。见房陵孙翰都沉吟了起来,他便笑问道:“怎么,万兄还准备到里头碰碰运气?”
“算了算了,咱们和姚少师素昧平生,这堂堂安阳王都碰了钉子,咱们贸贸然闯进去更落不得什么好!”万世节却是摇了摇头,随手打开了手中的折扇晃了两下,笑吟吟地说,“有缘将来总能一见,却也不必急在一时。我虽仰慕姚少师,可也不想被人赶出来那么丢脸。”
他这么一说,房陵孙翰自然更不会冒险。于是,四人便继续往后山行去。出了毗卢院旁边的小门,起初还只是窥见红艳艳的花林一角,待到顺着山路渐行了几步,那红色忽然铺天盖地地压了下来,使人仿佛置身于一片红色的天地中。当日杨士奇家的红梅林和此时这看不到边际的桃花林比起来,就仿佛萤火之光不可与皓月争辉。
张越前世也来过栖霞山,只知道这里秋天的枫叶极其有名,却不知道这里还曾经有过如此规模的桃林。此时旁边的房陵又解释道:“这桃树林乃是洪武年间栽下的,以前却也没有。如今还是桃花初开的时节,你看有些树不曾开花,所以来的人还不多。待到再过几天,这满山遍野都是文人骚客,也不知道给栖霞寺留下多少香火钱和墨宝题诗。”
别人说那些风雅事,万世节却偏打岔道:“你还少说了一样,这后山这么多桃林,每年收获的桃子便也是栖霞寺一大进项。就算一斤桃子十文钱,你算算这么多桃树得有多少斤桃子,得卖多少钱……”
这时候就连张越也忍不住笑了起来,遂没好气地打断道:“好了好了万兄,你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这人家来赏花,你偏算这桃林的收成,以后你当官买了大宅子,也在后宅里头种桃树收桃子算了!”
四人彼此打趣,便在林间缓缓而行。正如房陵所说,这桃花林至少有三分之一的花苞仍未绽放,绕是如此,那种粉艳艳的红色依旧让人赏心悦目。这一路也遇上了不少人,虽有男有女,女的却多半不是良家,个个大胆地往人脸上直瞅,眼神中颇带挑逗之意。一大圈逛下来,桃花倒是看饱了,桃花运却连影子都没有。
瞧见林间深处隐约有一处八角凉亭,四人都走得累了,便寻思过去歇一歇,待到近前才发现地方已经被人占了。两个身着华丽的少年各占一边,前头都有一张桌案,那桌案上摆着几个白瓷碟,里头是蜜饯果子,各有一个小厮立在旁边服侍。两个护卫模样的汉子则是守在凉亭前头,一副闲人莫入的架势。
眼见如此,孙翰忍不住嘀咕道:“好大的排场和架子!”
张越此时已认出凉亭中地人正是自己地堂弟张斌和张瑾。更知道那是两个瞧不起人地贵胄子弟。他实在不想和他们打交道。便准备叫上其他三人到别处去。谁知道他刚刚转过身。背后就传来了一个嗤笑声。
“这不是越三哥么?啧啧。居然是房陵孙翰。还有一个穷酸。这真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想不到你居然和房家孙家地人走到一块去了!咱们张家可是堂堂国公府。这孙家乃是不可世袭地伯爵。房家更是连伯爵都没了。你交这样地朋友。就不怕给大伯父丢脸么?”
“瑾弟你这话就说得不对了。祥符张家本就是旁支。再说谁都知道三房是庶出。越哥到了京城能够搭上破落勋家子弟已经是了不得地成就。难道你还指望他和那些小王爷小国公往来?越三哥。替咱兄弟俩问候超大哥一声。那金乡卫地倭寇可是没长眼睛。不会像神策军那些软绵绵地家伙那般让着他!”
张越先前几乎没和那两个堂弟说过话。此时听两人说话冷嘲热讽尖酸刻薄。他登时大怒。见两人在那儿交杯换盏喝起酒来。他便皮笑肉不笑地说道:“我们兄弟地事情自有我们自己操心。不劳二位指教。功名也需直中取。至少大哥地名声是自己挣地。我地秀才是自己考地。房兄和孙兄在国子监发奋苦读。万兄还是举人。可不像某些人只知道吃喝玩乐自以为是!”
“你说什么!”张斌一下子摔了杯子站起身来。指着张越地鼻子骂道。“别以为你们兄弟俩住在国公府就可以痴心妄想。没来由折了你们地福!来人。还不把这几个家伙赶出去!”
房陵孙翰刚刚被张斌张瑾那一通尖酸刻薄地话说得怒火大炽。听张越反唇相讥自是痛快。此时见张斌喝令手下动手。他们唯恐张越吃亏。连忙上前一步挡在张越身前。就连向来恬淡地万世节也恼火地和三人一起并肩站了。就在两边剑拔弩张地时候。旁里忽然响起了一个声音。
“来人哪,把这凉亭中的人赶出去,好好的地方偏生被乱七八糟的人占了,污了这桃花林的清静!”
张越闻言一怔,循声望去,这才发现自己身后不远处不知何时多了一行人,为首的乃是是两个少女。
左边那发话的少女十四五岁,身穿秋香色潞稠吉祥如意纹样的对襟小袄,底下着一条云纹羊皮金延边挑线裙子,额上戴着玛瑙金约,一张脸沉得和下雨天前的乌云似的。右边年纪略小的少女则是上穿沉香色水纬罗襦衫,下着一条白碾光绢裙,头上戴着纱罗花饰斤,此时正好奇地朝他看过来。
那少女不过是话音刚落,她身后便涌上来十几个护卫,拨开张斌张瑾的两个护卫就冲进了凉亭中,二话不说地将一样样东西搬了出来。张斌张瑾在最初的愣神过后都是大怒,张瑾更暴跳如雷地喝骂了起来,言语自是很不好听。
“你们张家的名头能用来吓别人,可别拿来吓我!”那戴着玛瑙金约的少女冷笑一声,一字一句地道,“你们可以凭着张家的名头把别人挡在外头,我是周王陈留郡主,让你们腾地方你们就敢大放厥词?能打仗的那是已故河间王,是英国公!我若是见了英国公自然会礼敬三分,你们两个只知道吃喝玩乐的家伙算什么东西!”
童子行 第九十五章 巧人巧事
PS:发现那几章我虽然删除了,但前后链接有时候可能有问题,不知道咋回事。这是今天第三更,也是重新写的第三章,之前两章只要从这里直接上翻两页就好。我发现似乎从目录进去直接往后翻页会出问题,真是囧了……继续去码字,接下来还有……
×××××××××××
张越在开封城中住了这么些年,对于周王朱橚自然不陌生。
永乐皇帝朱棣当初打的是奉天靖难的旗号,可一旦坐稳龙庭,手段却不比建文帝软。那些个曾经以为兄弟当权比侄儿当政更好的藩王们一个接一个地倒了霉,就连曾经借兵给朱棣的宁王也被封到了南昌,手中的兵权几乎被消夺殆尽。倒是从云南回归的周王朱橚因着是朱棣的同母胞弟,又不管政事,日子还过得比较逍遥。只看此回新年朝觐,其他藩王都回了封地,周王却仍留在南京,便可见朱棣对这胞弟仍有所不同。
前几年张越还曾经跟着父亲前去周王府拜寿,但王府内眷自然不可能见到,因此今天还是第一回见这位陈留郡主。虽只是第一次,但观其言知其人,有那一通犹如疾风骤雨却字字在理的数落在前,这陈留郡主的人品脾性自然一清二楚。眼见张斌张瑾一瞬间变成了哑巴,狼狈不堪地被人扫出了凉亭,他不禁微微笑了笑。
撞到了一块了不得的铁板,张斌张瑾惟有自认倒霉,可看到张越那嘲讽的笑容,两人却吞不下这口气。张斌狠狠踢了那个一把就被人推开的护卫一脚,厉声喝道:“还愣着干什么,郡主既然说了要腾地方,还不把这几个杵在这里碍事的小子统统赶开!”
闻听此话,刚刚蔫得犹如打了霜黄瓜似的两个护卫顿时有了精神,气势汹汹地就朝张越四人逼了过来。就在此时,斜里却冒出了一声轻笑:“郡主刚刚说的是把凉亭中的人赶出去,把凉亭腾出来,可没涉及其他人,两位越俎代庖,莫非没听见郡主钧命?”
说话的正是那头戴纱罗花饰巾的少女,而陈留郡主在听到这话之后,立时柳眉倒竖喝道:“本郡主是让你们滚,谁让你们捎带上别人!若是你们再不知好歹,休怪本郡主让人帮你们滚回去!”
发觉今日已经吃定了亏,张斌张瑾即便心中再怨毒,此时也只得打碎了牙齿往肚里咽。两人看也不看那些被人扔出凉亭的东西,对陈留郡主微一躬身,气咻咻地带着护卫小厮回身就走。碍于有惹不起的人在场,两人也不好撂下什么狠话,临去时也就狠狠瞪了张越一眼。
“河间王和英国公俱是英雄盖世,家里怎么会出了这样没用的家伙!”
陈留郡主余怒未消,冲着那几个离去的背影又恼火地瞪了一眼,旋即又转过身来。她只是随眼一扫房陵孙翰和万世节,却在张越脸上打量了许久,这才正色道:“唔,那两个家伙既说你是祥符张家的人,那我们也算是同乡。不过,要不是刚刚你那两句话说得颇有些骨气,我才懒得多事。希望你今后真能做到功名直中取,别让那两个没出息的小子看了笑话!”
说完这话。陈留郡主便不再看张越。也没有往那凉亭中歇息地意思。而是转身亲密地挽住了那头戴纱罗花饰巾地少女。却是不复刚刚地正经。而是露出了天真烂漫地笑容:“绾儿妹妹。我父王一向自负棋下得极好。平素就只服姚少师。谁知道今儿个竟在你手上连输三盘。你可得好好教教我。以后我也能多赢他几盘。省得他老说我一手臭棋……咦。你在看什么?”
被一个身份尊贵年纪却比自己还小地小郡主给勉励了一番。张越着实好笑。却又觉得这小郡主颇有些可爱。他和其他三人打了个眼色。此时正准备走。他却忽然发现那个头戴纱罗花饰巾地少女正在看他。而下一刻。对方更是冲他问了一句话。
“张公子可是单名越。字元节?”
张越着实有些奇怪。遂点了点头。此时那陈留郡主却犯了好奇。连忙问道:“他刚刚又不曾报名。绾儿妹妹怎么知道他地名字。莫非认识他?”
那头戴纱罗花饰巾地少女不禁莞尔。随即对陈留郡主笑道:“好叫郡主得知。我和张公子这还是初次见面。至于为何知道他地名字。却因为他是我爹爹唯一地学生。算起来我该称师兄地。我那爹爹倒罢了。我娘却常常唠叨他。这名字可是如雷贯耳。”
说完这句。她便对张越裣衽施礼道:“小女杜绾。拜见张师兄。”
张越此时方才明白面前这位竟是杜桢的独女,他的小师妹,一瞬间更想起了之前往杜家避雪蹭饭时杜夫人裘氏的异样热情,于是惊异之外也隐约有些尴尬。两厢厮见之后,他忽然想起陈留郡主刚刚曾提过下棋,更提到过姚少师,照此说来,周王和道衍应该都在这栖霞寺,而且极有可能正在那法堂,所以刚刚安阳王朱瞻塙才会碰了钉子。
先前没有冒险进那法堂,此时既然有机会,他便对陈留郡主问道:“郡主,我今日和三位友人同来栖霞寺,游桃林看桃花固然是一桩,同时也是因为直到姚少师最近住在这栖霞寺。我刚刚听你提到姚少师,不知道……”
“你们是为了见姚少师才来的?”陈留郡主颇为纳罕地看了看张越,又扫了一眼那边的三人,因笑道,“这可是奇了。姚少师虽说在朝中地位尊隆,皇上也很是体恤,可民间对他却没多少好话,士子们对他也是诋毁居多。唔,少师只是不肯见朝中官员,对于后辈却一向和气,见你们应当无碍的。再说了,就是少师不买别人的面子,也至少会买绾儿妹妹的面子。”
张越此时更觉得奇了,杜桢一向不理释道,女儿怎么会和道衍有深交?正疑惑的时候,那陈留郡主却已经点点头拉着杜绾走了,于是,他招呼了房陵张翰和万世节一声,连忙追了上去。众人出了桃花林沿原路回到寺中,陈留郡主等人果然进了刚刚安阳王朱瞻塙出来的法堂,后头的四个人彼此对视一眼,心中都道今儿个碰见了巧事。
法堂中空空荡荡并没有人,等出了后门方才豁然开朗。一座幽静的院子掩映在郁郁葱葱的竹林中,近前一看那院子里不过是一个花圃,沿墙却是简简单单的三间房。比起栖霞寺其他殿阁的重檐飞角,这里却是简朴得几近简陋。
童子行 第九十六章 提问和回答
PS:前面半章之前上传后又改过了,可以翻上一页过去看……终于发现昨天那几章的真正问题——**之过急,忘了这是明朝不是唐朝,时人的为人行事都不同……好吧,至此算全部改完了,明天开始上传新章,阿门(貌似前后链接还有问题,待会找编辑解决去)
************
“元节,怎么跟着你总能遇上贵人?上回是皇太孙,这回又是周王郡主,周王和姚少师兴许还都在里头!”
“这算得了什么?上回我在杨府头一次遇上元节的时候,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