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世湮华 紫筱恋喜 .-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俊才压力很大,病急乱投医,听信赵王后心腹太监赵炎的劝说,为鼓舞士气,亲率十万大军平叛,结果大军还没开到扬州,赵俊才就被人干掉了,恰逢赫连翊当时正在前来虞国求亲途中,偶遇乱贼,仅以三千部众便替赵俊才收拾了残局。
    孝公大悦,满朝文武都在传孝公对赫连翊可谓有求必应。
    赵王后暗示孝公:赫连翊既是求亲,怎会带三千精兵,这样兴师动众多不方便,还那么巧的就替我主平了乱?有姒黛在孝公枕头边猛灌迷魂汤,孝公如何听得进赵王后的话,反以赵俊才接连战败,折损大虞国体为由迁怒赵氏一族,赵王后从此失势。
    是以,五国联军有三十万,可孝公听闻赫连翊答应出兵,虽仅有十万,还是长出一口闷气,把心放回肚子里,又得捷报,自以为高枕无忧。
    十月二十五,虽许国战败退出,可晋公仍不罢手,与其他三国紧抱成团,频频侵犯虞境,慕耕臣接连退守三百里,赫连翊逗留许都十余日,不见再有动作。
    注:消息传入虞宫,笙歌戛然而止,孝公又病得爬不起床来。
    慕耕臣派使节潜入许都与晏军接触,赫连翊的太尉吴潜亲自接见虞国来使,态度甚谦和的与虞使周旋,谈判梗概为:其实我们也是迫于无奈才止步不前的,我们家大王一心挂念虞公安危,只是出来的太过匆忙,没来得及做好充分准备,其实想准备也准备不出来,你要知道我们晏国遍地是草料,可没有粮食啊,没粮食给将士吃啥呢,将士吃不饱,哪来的力气打仗啊,这样吧,你看我们晏国是为了你们虞国才搞得进退维谷,你们就意思意思的‘表示’一下吧!
    虞使:当然,当然,这个是一定的,太尉大人,大约需要多少‘表示’呢?
    吴潜略盘算:以人均月食一石半,两个月就是三石,十万众就是三十万石,另外再预留十万石以备不时之需,四十万石,不为难吧?
    虞使:四十万石!好的,好的,不为难,不为难,我们马上回去打报告审批。
    慕耕臣:四十万石?确实不算多,可我们存储的还不够二十万石,何况咱们也得吃饭啊,实在拿不出来那么多,还是跟上头请示请示吧?
    十一月十五,孝公接到慕耕臣奏折:请调四百万石军粮,举朝震惊!
    注:大司农谏言:人均一个月只要一石半就够了,他晏国才派了十万人,四百万石粮食够他们吃两年还有余富,这简直就是敲诈勒索,何况我们虞国大灾,部分地区时有易子而食的人间惨剧发生,哪里有四百万石军粮给他们呢?
    可虞公不批军粮,赫连翊就蹲在许国不发兵,眼见四国联军步步紧逼,而虞军早年被先王幽公搞得七零八散,一时凑不齐足矣抗敌的人马,孝公无计可施,姒黛向他举荐了个巧舌如簧的谏官,去和赫连翊打商量,最后讨价还价,以二百万石成交。
    慕耕臣接到孝公批示二百万石军粮的诏书,呆坐当场,他搞不明白自己求调四十万石,最后怎么批了二百万石,眼见难民难以控制,国库居然还有这么大批的存货,真是匪夷所思啊。
    首批三十万石的押粮军上路前,世子皓第二次冲出寝宫,厉声疾呼:父王糊涂,只看见外患,却忽略了内忧,二百万石粮食,明显就是个圈套,父王若尽数送至赫连翊手中,怕我大虞姬氏的气数也就到尽头了!
    孝公以危言耸听之罪下令将世子皓关进天牢。
    十二月初九,奴儿心绪不宁,一连两顿饭都没吃,天色初暗便将自己关入寝宫,附和着锁妖塔上鼓噪的金铃,彻夜抚琴,反反复复同一首曲子,是世子皓尤其喜欢的《逍遥游》。
    烟翠守在奴儿寝宫外一整夜,她很担心奴儿,先前奴儿对抚琴很有兴趣,却从未完整演绎过一首曲子,这还是第一次听见奴儿连贯成曲,弹得这样好,可越是听来,越要心痛不已,高昂的曲调竟处处流露出哀婉的情境。
    第一缕晨曦钻进清冷的寝殿,落在奴儿血迹斑斑的手指上,琴声戛然而止,奴儿抬头,望着盘身于窗边的黄金大蟒,她知道从她弹第一曲的时候它便滑进了她的寝殿,一整夜,殿内有它陪伴,殿外有烟翠守护,奴儿嘴角抽了抽,却无法像往日那样没心没肺的绽开笑容,起身,缓步来到大蟒跟前,俯下身子,探出食指,在大蟒举高的前额上轻轻划走,须臾,血痕连成两个字——冥王。
    
    正文 第二十二章 殊途同归
    
    它便是那条日行一善的大蟒,奴儿也是后来才看清它是黄金蟒,曾由衷感叹过:真是够华丽,够炫目,够出尘脱俗啊!
    只是不知它是哪代先祖饲喂的宠物,因此也无从得知它姓甚名谁,不过自这日后,它被正式冠名为‘冥王’。
    冥者,海之深;冥者,地之渊。
    哪怕潜入海底、哪怕埋进地下,你皆为王,还有谁人敢犯?
    奴儿先前总让烟翠拿些吃食报答它的救命之恩,不过挽棠苑被彻底隔绝后,奴儿和烟翠就再也没见过冥王,何况又值隆冬,奴儿一直以为冥王该是蛰伏了,却没想到它会在这诡异的一夜,入住她的寝殿,之后近三年时间,死皮赖脸的耗在这里,天冷的时候,还臭不要脸的钻奴儿被窝,任奴儿和烟翠挖空心思想办法撵它离开,它就是不肯安分守已的回自己老巢去窝着。
    那日清晨,奴儿开门后,烟翠直接冲进来,与奴儿对望老半天却不知能说些什么,最后捧起奴儿血色淋漓的双手,泪眼朦胧的追问:“公主这是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
    奴儿回了烟翠一抹安抚的笑,之后眼皮一翻,直挺挺的向前倾倒,烟翠再次以自身为肉垫子,护了奴儿周全。
    虽然奴儿这两天很是反常,却并不知道此后每年腊月初九便是世子皓的祭日。
    原来初九一早,世子皓获知孝公允诺给赫连翊的二百万石军粮中最后五十万石已从边远地区陆续抵达,翌日便押送至赫连翊指定的接头地点。
    世子皓趁狱卒交接时脱身,可孝公却由大司农等官员陪同去审视军粮,世子皓没能立刻见到孝公,等傍晚孝公回到凌云宫后,居然撞见世子皓衣衫不整的压在姒黛身上。
    孝公怒不可遏,命人将其拉开,世子皓见了孝公的面,不知跪地求饶,反倒声色俱厉,据理力争道:“姒黛那妖妇就是个祸水,她是赫连翊派来迷惑父王的,最后那五十万石粮食不要再送去了,先解解王城外难民的燃眉之急吧,父王您清醒清醒,好好看看您的江山,天灾人祸,民不聊生,再不悔改,大虞百年基业将毁于一旦,到时候父王拿什么脸面去见我姬氏的列祖列宗呢?今日皓儿拼死也要替您杀了这祸国殃民的妖妇。”
    赫连翊,他曾尊称他为小姑夫,可怎么想到,有一天,大虞将可能毁在这个人手中,情义难两全的时候,他选择以绵薄之力,舍情取义,小姑姑不会怨他的。
    伴着冲天的酒气,世子皓一袭话说的含糊不清,可孝公却听明白了,出手狠狠的甩了世子皓一巴掌,差点没被这席话给气死过去。
    不管怎么样,还是自己的亲儿子,孝公气归气,却也只说世子皓是喝多了,先押回天牢,等酒醒之后审问清楚再行发落。
    姒黛抱着凌乱的衣衫,缩在床脚抽抽搭搭,看着无限委屈;听孝公之言,又开始寻死觅活,貌似无比贞烈,孝公温言软语的安抚着她,就差没跪下求她了。
    随后,被孝公召进来服侍姒黛的小婵竟从世子皓丢在床上的罩衣里翻出一封檄文,上面无碍乎‘弑昏君,夺美人’之类大不敬的说辞,孝公看完之后,一股邪火直窜脑际,姒黛又趁机往孝公头上大盆大盆泼沸油,孝公彻底失理智,化身狼心狗肺的畜生,连下两道诏书,其一:世子皓犯上作乱,废世子位,赐鸩酒以诛之;其二:王后赵池伙同赵俊才,祸乱朝政在前,今又纵世子谋逆犯上,罪不容赦,废后位,株连三族。
    世子皓来不及为自己申辩一句,尚在混沌中,便由高桑亲手灌下鸩酒,稀里糊涂的完结了年仅十五的好年华。
    赵王后伏诛,宠侍赵炎被绞杀殉主,姒黛不出所料荣登后位。
    因世子皓几个月来一直被禁锢着,可他却对外面的情况知之甚详,且一向唯命是从的少年突然转了性,竟敢忤逆犯上,定是被人教唆的,总要拉几个倒霉的出来示警,所以但凡有对晏国索要军粮一事持有反对意见的官员皆被冠上同谋的罪名,抄家的抄家,灭族的灭族,满朝文武,人人自危。
    再说北方战事,先前看赫连翊仅以二十天便攻克许国,孝公满心欢喜的以为只要几个月就能偃旗息鼓,却未料到,这场战事持续了两年还没个结果,而这两年里,赫连翊理所当然的又陆续向孝公索要了四百万石军粮,外加兵器、战马、饷银等军需不计其数。
    即便有许多官员知道这些物资的去向,可有世子皓那身为王族,却惨淡收场的例子和一批耿介官员满门被诛,血淋淋的教训摆在前头,再无一人敢在孝公面前多嘴半句。
    先经丧子之痛,随即又被北方战事或喜或忧的消息翻来覆去的摧残着,使得不满四十的孝公过早的现出老态,百病缠身,时常在床上一躺就是十天半个月的。
    两年来,不时有朝臣谏言,劝孝公立下新世子,可不要像宋国那样,自从小世子和独孤王后先后没了,世子位就悬而未决,致使宋平王两位实力相当的夫人——东阳氏和姜氏,明争暗斗许多年,搅合的宋宫一团乌烟瘴气,而做为两位夫人背后的家族,以左丞相东阳政为首的东阳一族还有以毗邻宋国的伯爵国申国为首的申侯姜氏一族,互不相让,闹得人心惶惶。
    孝公众子中,只世子皓还算像样,其余那些个怎么看怎么让人头大,明知谏官说得对,可孝公却始终不肯应允,只因为姒黛说一定会为他生个堪当大业的儿子,可他不知,姒黛永远也不可能替他生出儿子来。
    那些押送到边境的军需,其实并未运出虞国,赫连翊交由他过去的幕僚,现在的晏国少府化简全权负责。
    化简仅率百十来个人偷偷潜入虞国,携着赫连翊口谕和慕耕臣私下接触,以协助慕耕臣退敌的名义留在其身边,几坛子好酒下肚后,又和慕耕臣说:其实我们大王挺同情你们的灾民,跟你们索要军粮并不是我们大王的目的,我们大王这全都是为了你们的灾民着想啊!
    慕耕臣很是不以为然。
    化简就情真意切的开导慕耕臣:你看,你看,先前你们孝公下诏开仓赈灾,结果还不是到处饿死人,可我家主公一开口,粮食就源源不绝的送了来,现在你们的难民有救了,反正殊途同归的嘛!
    
    正文 第二十三章 信口雌黄
    
    慕耕臣的夫人洛红蕖便是扬州人世,本就心地善良,自是分外怜悯出自扬州的难民,而慕耕臣也是仁厚心肠,见不得百姓受苦。
    是以,明知或有圈套,还是放任化简行事,只要百姓能得活命,一切都好商量。
    只是化简无条件放粮半个月后,闻讯涌来的难民越聚越多,化简便在此时和慕耕臣义正言辞的打官腔商议:“慕将军听鄙人一言,我主此次亲率精兵十万之众,可贵国原是地广物博,人多势大,晋、江等国联合起来攻打贵国,尔等竟无多少强兵良马以迎敌,实在叫人贻笑大方,鄙人素来敬仰大虞慕氏雄风,又与将军交好,若将军不弃,鄙人倒有一计,可助将军脱此困境。”
    卖个关子,等慕耕臣上钩,连贬带激,慕耕臣果真就咬上了化简抛出的饵:“什么主意,化兄只管明示。”
    化简故作深沉老半天,慢条斯理道:“将军可去校场,与众难民直言,谁家能出一卒,便额外补给其家中老小三人份半年口粮,并安置容身之处,以助其度过荒年,待到明年开春,自然活命,鄙人略为估算前来寻生的难民之多寡,相信不多时日,将军便可收编新军十万之巨。”
    慕耕臣迟疑道:“此事若不经我主首肯,恐将不妥。”
    化简斩钉截铁:“有何不妥,这十万新兵皆由将军统领,御敌之术,胜者为上,又可安抚难民,一举两得,皆大欢喜,将军若猜忌鄙人意图不轨,那便作罢,算鄙人自讨没趣,即刻回去整装,明早就押着军粮取道州境回国,是赏是罚,我主自有决断,免在此地平白受人诟病,带累我主圣明。”
    慕耕臣甚惶恐:“化兄此计甚妙,甚妙,化兄意欲为何,我等概允之,但求化兄莫要记恨,弃我流民于不顾。”
    随后化简果真是爱咋地就咋地,慕耕臣始终不置一词。
    这个多事之秋,对慕耕臣来说好像怎么也盼不到回春,先是一代名将的爷爷死得不明不白,他在毫无准备之下,仓促担起重任,疲于应付着频频进犯的联军和颠沛流离的难民,好不容易给他送来一个化简帮衬着,却是处处透着诡异,让他镇日提心吊胆,因难民携来的恶疾波及到他的瘫子爹和病儿子,这次请回的和尚总算没白跑一趟,他老爹是死得透透的,他儿子也没能再活过来,慕耕臣一夕老矣。
    而这两年间,赫连翊的援军居然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在四国联军有大动作时,他在明面上拖拖他们的后腿。
    赫连翊出兵十万,虞国却因要筹措粮食,调兵横征暴敛,镇压流民,千里迢迢押送,后人粗略统算,此次多国混战,虞国国内竟调遣人马近百万之巨。
    再说联军那边,之前怂恿五国合纵抗虞的少叔秉却突然改变立场。
    最初是晋公收到密报,奏称自许国被赫连翊吞并后,冀、江、韩三国就生了外心,一两封密报,晋公还不当事,可接到的密报雪片似的飞来,晋公就有点坐不住了,随即召见正在晋国流窜的少叔秉,花重金雇佣他出去帮忙探探风声,少叔秉豪气万千的跟晋公拍胸脯保证,决不辜负晋公厚爱。
    却说少叔秉游说五国合纵抗虞,只用了三个月时间,而这次探访三国,却整整虚耗一年有余。
    这厮拿着晋公的厚赏到处拉关系套交情,拖拖拉拉好几个月才到了距晋国最远的江国,江侯接见少叔秉,在国宴上,少叔秉陈词滥调打哈哈,等江侯察觉异样,私下和少叔秉会面的时候,少叔秉竟又声泪俱下的忽悠江侯,大意为:我对不起陛下您啊,当初寻摸着虞国受难,这样的好机会,大家齐心合力击败虞国,共享良田沃土,哪曾想晋公这老家伙不是个好玩意,总在我跟前说他们晋国被几个屁用不顶的子爵国给拖累了,如今悔到肠子都青了,莫不如趁着还有余地,找个机会把您和冀侯、韩侯三人捆了献给虞公,以求不计前嫌,重修旧好。
    听了少叔秉的话,江侯没气炸了肺,旋即召见心腹宠臣,随少叔秉游走其他两国,共议对策。
    少叔秉被三国奉为上宾,好吃好喝款待着,他说要月亮,别人不敢拿星星糊弄他,小日子过得那叫惬意快活,等着这三国终下决心,准备先下手为强后,少叔秉却打扮得衣衫褴褛跑回晋国,见了晋公后,扑通一声就跪下了,抱着晋公的腿嚎啕出声,哭得那叫一个肝肠寸断,叽里呱啦的信口雌黄,大意为:陛下我对不起您啊,本想着合五国之力必赢虞国,哪曾想他们几个国家都是酒囊饭袋的鼠辈,见许国投敌后,愤愤谴责陛下您自己有野心,还要拿他们垫背,然后三国私下会晤,准备撕毁合约,干掉陛下后,瓜分晋国,然后再派使臣将陛下的首级送到虞国去请求虞公宽恕,陛下对我有知遇之恩,他们是知道的,所以明面上对我奉为上宾,私下却监视着我的一举一动,我冒死逃回来,就是想提醒陛下留神,万万提防别被小人所害。
    晋公被少叔秉一席话刺激得险些心梗。
    孝公三年八月,赫连翊终于养得马肥兵壮,可不等出击,四国联军就窝里反了,你打我一拳,我踢你一脚,最后大动干戈,赫连翊笑眯眯坐山观虎斗。
    孝公三年十月末,晋公次第击败冀、江、韩三国后,遣使与慕耕臣私下接触。
    孝公三年十一月十八,慕耕臣亲自骑快马,携晋公降书进宫朝拜,不想竟得了个锒铛入狱的下场,降书变成通敌‘铁证’,而后参慕耕臣的奏折堆满孝公案头,罪名如是:晏安侯求取六十万石军粮,慕耕臣却狮子大开口,跟陛下要了六百万石粮食,然后用这些粮食招兵买马,两年下来,竟佣兵五十万,意欲和晋国里应外合,如今不等陛下召见,私自回京,便是启事之兆,若陛下不早作应对,定将追悔莫及。
    孝公病得头晕目眩,只听见慕耕臣坑了他六百万石军粮,想起为阻止自己派送军粮而丧命的儿子,顿觉痛彻心腑,而慕耕臣非但坑他军粮,居然还用他的粮和钱招兵买马,真是怒火攻心,为了避免引起慕耕臣及其部下的警觉,咬牙切齿的下了一道诛杀慕耕臣九族的密诏,只要求尽快正法。
    密诏刚送走,孝公猛地呕出一口血,躺回床上继续体会什么叫生不如死去了。
    
    正文 第二十四章 夺魂摄魄
    
    孝公三年腊月初九,世子皓两周年祭日当天,世袭将军爵的慕氏一族被秘密诛杀,以慕氏满门的性命祭奠屈死的世子皓,孝公略感宽慰。
    注:镇北将军府外,政通人和,百废待兴;一墙之隔,却是血流成河,穷途末路。
    镇北将军保得了一方安泰,却保不了自家老幼。
    初八夜里,守城的老门官张汉看见和慕夫人往来密切的董樊氏携一名少年在城门即将关闭前,乘一辆青篷马车匆匆出城,之后再也没人见过董樊氏与那名少年。
    这董樊氏闺名唤作樊彩云,与她姐姐樊绿云皆是慕夫人在娘家时的贴身侍婢,一同陪嫁到慕家,当年樊绿云在一场骚乱中,抱着慕耕臣的女儿慕玉蟾走失,这樊彩云的命运也没比她姐姐好上多少,时局稍安后,樊彩云由慕夫人牵线,嫁给了慕老将军一位董姓幕僚的儿子,不曾想成亲没多久,夫婿就在一场剿匪行动中丢了命,随后樊彩云寡居董家十几年,慕夫人很是体恤她,这些年时常招她过府小住几日,叙叙家常,而那少年却没人见过,董樊氏与张汉说那是她远道前来投亲的侄儿。
    后来张汉听闻慕家满门被诛,想起那晚董樊氏惨白的脸和红肿的眼睛,才觉察出自己的疏忽,再去回忆那名始终蜷缩在车厢里角,怀抱漆木盒的少年,董樊氏说他打南边来,怕冷,所以将他用狐裘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一双琥珀色的大眼睛。
    张汉守在这里几十年,而且这里又是各国客商往来贸易的必经之处,可谓阅人无数,却在对上那双眼睛时愣在当场,不由赞叹:原来这世上竟会有这样好看的一双眼,住在我隔壁的酸书生时常念叨的那四个字是怎么说的来着,对,对,夺魂摄魄,我今天可算是见识到了什么叫夺魂摄魄了。这裹得毛茸茸的少年莫不是妖精变得吧?不过,能长出这双眼睛来的,也应该是女妖精才对……
    张汉觉得自己真的被蛊惑了,居然生出隐隐的不舍来,这样好看的一双眼,却蓄满被围捕的小鹿般的仓惶和令人伤感的无助,听说妖精是最擅长魅惑人心的,张汉克制住自己的心乱,出声问道:“叫什么?”
    身子明明抵着车厢板,可听见张汉出声,少年还是不由自主的抱紧怀中的漆木盒,向后缩了缩,老半天才嗫嚅:“瑾——瑾……”
    他的声音很低很柔,不过的确是男声,少年还没说完,旁边董樊氏便笑吟吟的递上一根金簪,求张汉高抬贵手。
    和慕家有关的人,谁忍心刁难,张汉推拒了那根金簪,放了董樊氏离开。
    慕家满门被诛,张汉曾幻想董樊氏带走的那个少年是慕家的血脉,可整个大虞都知道,慕耕臣只有一个儿子,名唤慕玉阳,早在孝公元年就死了,因慕玉阳的死,慕夫人差点哭瞎了眼,那么,那少年当真是董樊氏的侄儿了?
    也有人说,自打上头派了一队铁骑入住将军府后,董樊氏三番两次求见慕夫人,却总被新换的门子以各种借口回绝,董樊氏觉察出异常,初八那天下午,董樊氏索性耗了半生积蓄,买通了把手将军府后门的一个门子,私下里同慕夫人见过一面,半个时辰后离开将军府,回家不多一语的遣走几名老仆,雇了辆马车,带着前两个月才住进董家的少年离开了,董樊氏毕竟不是什么重要人物,跑就跑了,上头派来善后的官员连查都懒得查一下,反正将军府里三百七十二口,一个没少就好办。
    慕家被抄斩的消息在三天后才公布于众,远在百里外的镇北军将士震怒了,大骂孝公昏聩无道。
    就在这时,化简出示虎符接掌军权,当时军中十之七八的将官都是化简一手提拔起来的,几个要职还是化简特意安插进来的晏国旧部,二年潜移默化的引导,将士自是拥护化简的;加之大家都沉寂在孝公此举带来的伤害中,对化简宣称自己乃是晏国人也没什么过激的反应,他们更多想到的是两年多前受灾时,孝公置百姓生死于不顾,还有现在眼看战乱平定,孝公却卸磨杀驴……
    孝公四年腊月十九,晋公宣布战败,却不理会虞国来使,将荣称晋王室第一美女——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